必修五、唐诗宋词文学常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2、唐诗: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着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着《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着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3、文言虚词: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4、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
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
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
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5、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

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必修一1.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2.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3.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代著名诗人。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4.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0 文学常识:诗歌常识梳理

文学常识:诗歌常识梳理(一)诗歌的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二)诗歌的分类1.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旧体诗)和现代诗歌(自由诗)两大部分。
2.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⑴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⑵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⑶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⑷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1.山水田园诗派。
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
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
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
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必修五、唐诗宋词文学常识

1.《文选》是《昭明文选》的简称。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2.《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犍为人。
“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
有《震川文集》。
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为《项脊轩志》。
4.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剧本体例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由曲、白、科三部分组成。
一本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角色唱到底。
以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以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
《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他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
在《西厢记》中,王实甫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和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5.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
其中《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6.《旧日的时光》作者是英国的罗伯特·彭斯。
这首诗后来成为影片《魂断蓝桥》的插曲。
其作品有《一朵红红的玫瑰》、《自由树》等。
7.《箭与歌》的作者是美国诗人朗费罗。
其作品还有《生命颂》、《伊凡吉林》等。
高中语文必修5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归去来兮辞》本文是一篇辞赋。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1 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
《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2 风波:战乱。
3 公田:供俸禄的田。
4人事:指做官。
5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滕王阁序》成为他的“绝唱”。
1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
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
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3“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
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
4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候官员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
5襜帷:车的帷幔。
6旬假: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7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8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9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在睢水旁边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
11北辰:北极星。
这里暗指国君。
12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13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做宣室。
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14“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又称今体诗,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
“律诗”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上阕、上片,第二段叫下阕、下片。
3、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他们多写情愁别绪,风格清丽婉媚。
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取材广泛,风格豪放不羁。
4、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
5、“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是闻一多先生对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赞誉,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6、孟浩然和王维并称“孟王”,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7、王维人称“诗佛”。
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8、高适在盛唐诗坛中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与岑参并称“高岑”。
9、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风豪放飘逸,语言清新自然,继屈原后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人称“诗仙”。
10、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后世称为“诗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1、《梦游天姥吟留别》《兵车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即歌行体。
歌行体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12、韩愈世称韩昌黎,同柳宗元齐名,倡导古文运动,称为:韩柳:,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3、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
14、温庭筠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15、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1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柳永和南宋的李清照(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代表词作分别是《雨淋霖》、《声声慢》。
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苏轼号东坡居士,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名作有《赤壁赋》;辛弃疾号稼轩,代表词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3、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
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4、古今异义的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5、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6、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
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8、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9、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
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10、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是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1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3、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4、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唐诗宋词基本知识

唐诗宋词基本知识一、唐诗介绍1、主要形式和特点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诗是流行于唐朝时期重要的文学形式,是在汉魏民歌、乐府诗基础发展起来的,象《陌上桑》、《长歌行》、《孔雀东南飞》、曹操的《短歌行》等都是乐府诗和民歌。
唐诗主要有六种艺术形式,一为古体诗,一为近体诗,其中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二类四种,一类叫做绝句,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一类叫做律诗,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举例:五言古体诗:例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李白的《长干行》,诗中有“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七言古体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言绝句:孟浩然的《春晓》、王之焕的《登鹳雀楼》七言绝句:贺知章的《咏柳》、张继的《枫桥夜泊》五言律诗:王维的《观猎》、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七言律诗: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2、唐诗派别(1)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过故人庄》(2)边塞诗派: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
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选》是《昭明文选》的简称。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2.《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犍为人。
“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
有《震川文集》。
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为《项脊轩志》。
4.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剧本体例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由曲、白、科三部分组成。
一本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角色唱到底。
以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以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
《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他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
在《西厢记》中,王实甫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和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5.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
其中《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6.《旧日的时光》作者是英国的罗伯特·彭斯。
这首诗后来成为影片《魂断蓝桥》的插曲。
其作品有《一朵红红的玫瑰》、《自由树》等。
7.《箭与歌》的作者是美国诗人朗费罗。
其作品还有《生命颂》、《伊凡吉林》等。
8.《别离》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诗人冯至,其作品还有《昨日之歌》、《山水》等。
9.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他著《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叙史方式)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
它记叙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规模宏大,贯通古今。
全书共130篇,52万6千余字,家(记诸侯兴亡,30篇)、表(记大事年月,10篇)、书(记各种典章制度,8篇)五种体例。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0.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后代。
他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中国的屈原)之一。
《楚辞》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收集了战国时楚国人屈原、宋玉的作品及西汉人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模仿屈宋的文章而写的作品。
我们学过其中的《渔父》。
11.培根,英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培根论人生》。
12.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
先秦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撰,外、杂中个别篇目可能出自庄子之手,余者是庄子的门人及后学所写。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
13.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有“书圣”之称,也擅长诗文。
曾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他所创作和书写的《兰亭集序》,既是文坛杰作,也是行书珍品,千百年来为人所盛赞和传颂。
他的隶书,史书称“为古今之冠”。
14.帕斯卡尔,法国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
他的《思想录》与蒙田的《随笔集》、培根的《培根人生论》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15.罗素,英国思想家、哲学家。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16.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
1882年4月19日当他逝世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安葬在另一位科学界伟大人物牛顿的墓旁,享受着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17.《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贾祖璋,浙江省海宁人,中国科普作家。
著有《鸟类研究》、《生物学碎锦》等。
18.《景泰蓝的制作》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
江苏苏州人。
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有《倪焕之》、《稻草人》等。
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
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杜审言,字必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青年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
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音乐谐美,章法井然,对推进律诗的形成颇有贡献,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
诗文俱佳,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
有《王子安集》。
杨炯,官至盈川(今四川筠连县)令,人称“杨盈川“。
有《盈川集》。
陈子昂,字伯玉。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有《陈子昂集》。
白居易评价:“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张若虚,和贺知章、包融、张旭齐名,号“吴中四士”。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开拓了唐诗题材。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
张九龄,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唐玄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章平事、中书令。
有《曲江集》。
其诗早期未脱台阁习气,后诗风大变,以五言古诗最为突出。
李颀,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有《李颀集》。
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其诗作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他和王维并称“王孟”,是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
有《孟浩然集》。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人称为“诗佛”,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
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高适,唐代边塞诗人。
字达夫、仲武。
官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
与岑参并称“高岑“。
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高常侍集》。
岑参,长于七言歌行。
诗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有《岑嘉州诗集》。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们两人合称为“李杜”。
他的诗歌体现了开元时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又反映了唐王朝处于极盛而衰的转折关头的社会现实。
风格豪放飘逸。
有《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出生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及组诗“三吏”、“三别”。
在艺术上,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三、创新求变的中唐诗中唐诗歌,其情感基调是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审美趣味,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然趋向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
唐诗在中唐发生了重大转折。
韦应物,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有《韦苏州集》。
韩愈,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有《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县人,客死于柳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刘禹锡与之并称为“刘柳”。
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有《河东先生集》。
刘禹锡,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
晚年曾任太子宾客,后世称刘宾客。
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
在诗歌创作方面,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
他的诗,风格雄豪苍劲,传诵之作极多。
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寄寓深远,被奉为“咏史大家”。
有《刘梦得文集》。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与其好友元稹齐名,并称“元白”。
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之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早期所作讽喻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中不少篇章,尖锐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
其诗语言通俗。
有《白氏长庆集》。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有《李长吉歌诗》。
四、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大唐帝国尽管日薄西山,但晚唐诗坛仍然是余晖绚烂,出现了一大批成就突出的诗人。
杜牧、李商隐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杜牧的诗清新俊逸,雄姿英发,于拗折峭健之中现风华掩映之美;李商隐的诗构思缜密,声情绵邈,辞藻精丽。
晚唐诗感时伤怀,风格多样,个性鲜明,散发出秋花的晚香。
樊川”,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