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必修顺序编排)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1-5、选修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1-5、选修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1-5、选修文学常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

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

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必修一1.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2.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3.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代著名诗人。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4.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必修一至必修五)必修一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的谦称。

5、执事,办事的官吏,有时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6、竖子,对人的蔑称。

7、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8、中庶子:掌管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9、郎中,宫廷的侍卫。

10、关中,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11、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12、伯仲叔季是兄弟辈长幼的排行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最小。

13、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度三个月,每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

比如,春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春,第二个月称为仲春,第三个月称为季春,以此类推。

14、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15、参乘:亦作:“骖乘”,古时候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必修二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中,阳,指的是阴历十月。

4、《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5、《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中,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6、《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7、《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编《烛之武退秦师》1.《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5.大夫: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3.竖子:对人的蔑称。

4.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5.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6.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7.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黄河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优美的汉字》1.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2.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发。

《奇妙的对联》1.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2.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诗》、《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它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化常识整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化常识整理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必修1-5)必修1《沁园春·长沙》1.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2.⑴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

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

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⑵词的分类: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新课标人教语文必修一至五文化常识

新课标人教语文必修一至五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大全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

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

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必修一到必修五文学常识

必修一到必修五文学常识

必修一----必修五文学常识汇总组稿王晓必修一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胜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在抗战全面爆发后,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

毛泽东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重大胜利。

1949年9 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49 年10 月1 日,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人,又称“雨巷诗人”。

《雨巷》是象征主义代表作。

戴望舒为笔名,其笔名出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3、徐志摩(1897年—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

4、艾青(1910年—1996年),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

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

5、《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孔子的《春秋》所作的注解,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6、《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总

人教版课本必修1~5文化常识必修1文化常识《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必修一1. 戴望舒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代表作《雨巷》.2.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人。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代表作《再别康桥》。

3. 艾青我国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

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4.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作者是左丘明,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5. 《战国策》西汉末刘向编定的国别体史书。

6. 《史记》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原称《太史公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7.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

著有《史记》。

8.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9. 巴金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

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代表作《家》《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10.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

现代剧作家。

代表作有报告文学《包身工》,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春蚕》、《祝福》、《林家铺子》、《我的一家》等。

必修二1.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代表作《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2. 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字达夫。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和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3. 陆蠡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

郁达夫原名陆考原,字圣泉,笔名陆敏、六角。

代表作《囚绿记》《海星》《竹刀》。

4. 《诗经》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所产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首。

汉代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

《诗经》开创了的反映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诗经》的内容:风(160民间歌谣)雅(105宫廷正乐)颂(40祭祀乐歌)。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5.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

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6. 《离骚》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一部反映浪漫主义的杰出作品。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这些作品打破了以四言为主的格调,运用了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7. 《孔雀东南飞》我国最长的叙事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

它是汉乐府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所谓乐府最先是指的音乐机关。

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就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它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8.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9. 曹操字孟德,汉魏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四言诗上,题材全部是汉乐府诗歌,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特色。

10.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因此称他为“田园诗人”,对后世特别是唐代诗有重大影响。

11.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1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13.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谥号文,所以又称王文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必修三1.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

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2.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1918年,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等3.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短篇小说精选集》。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4,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祖籍陇西,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有《李太白集》。

代表诗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5.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又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诗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望岳》、《登高》、《垂老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与元缜合称为“元白”。

7.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其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晚年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纂《孟子》一书。

8. 荀子名况,字卿,时人尊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他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9.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

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

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

10.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11.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

小时候成绩不好,在一次只有35名学生参加的会考中,竟名列第32,因此父母和教师都没有对巴尔扎克抱什么希望,更不要说发现他什么天才。

巴尔扎克大学毕业后便进了律师事务所,如他父母所希望的,这是“铁饭碗”。

但年轻的巴尔扎克不顾家庭反对,辞去职位专心写作。

在一处贫民窟的阁楼上,巴尔扎克开始他的作家生涯。

第一部作品悲剧《克伦威尔》未获成功,尔后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也未引起注意,遂做出版商,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负债累累。

这巨额债务像恶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但他并未消沉,在他书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

”巴尔扎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但也就在这碰撞中认识了生活,而且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