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分娩的四要素
分娩及决定分娩的因素

分娩及决定分娩的因素
分娩的定义: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早产:妊娠满28周,不满37足周。
●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
●过期产:妊娠满42周(294日)及以后分娩。
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及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
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
如图:
●产道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
骨盆大小及其形状对分娩有直接影响,是决定胎儿能否顺利分娩能否顺利
自然分娩的重要因素。
●胎儿胎儿能否顺利娩出,除产力和产道外,还取决于胎儿大小、
胎位及有无畸形。
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常新生儿体重在2500~4000克之间,小于2500克称低体
重儿,大于4000克称巨大儿。
●精神心理因素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对于能否顺产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怎样做可以让孕妈妈减轻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呢?我们将会对孕妈妈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孕妈妈采取特殊的呼吸方式,顺利度过分娩期。
具体方法将在后面的“心理镇痛分娩法”中详细介绍。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常识知识练习题带答案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常识知识练习题分娩:孕满28周后,胎儿及其附属物全部从母体排出的过程。
足月产:孕满37周而不满42周分娩者。
早产:孕满28周而不满37周分娩者。
过期产:孕满42周及以上分娩者。
例题:妊娠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者称为A.早产B.足月产C.难产D.过期产E.滞产『正确答案』B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因素本节考点:(1)产力(2)产道(3)胎儿(4)精神心理状态影响分娩的四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
若四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顺利经产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
例题: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取决于A.产力、产道B.产道及胎儿的大小C.产力、产道与胎儿,包括胎位、胎儿大小及有无发育异常D.产力、产道及会阴盆底的情况E.产力、产道及胎儿大小『正确答案』C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为分娩的主要力量,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中,使子宫颈口开大,迫使胎儿下降娩出。
腹肌、膈肌和肛提肌在第二产程时起辅助作用。
(一)子宫收缩力:临产后的正常宫缩具有以下特点:①节律性: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常宫缩是子宫体部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
临产后随着产程进展,每次子宫收缩的强度由弱到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由强到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子宫肌松弛。
如此反复,直至分娩全部结束。
在全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频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强,子宫腔内压力逐渐加大。
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30秒,间歇期约5~6分钟。
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
当宫口开全后,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60秒,间歇期可缩短至1~2分钟。
②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向中央集中,左右对称③极性: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
④缩复作用: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放松,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而较前略短。
决定分娩的三要素

决定分娩的三要素分娩是指从临产发动至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决定分娩有三个因素,既产力、产道及胎儿。
如果三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
第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临产后的子宫反复收缩 (宫缩),使装有胎儿和羊水的袋子(胎膜)中的压力逐渐增强,迫使宫颈管短缩直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部下降。
与用手压气球是相同的原理。
随着压力的增强,胎膜从子宫壁脱落,整个袋子把子宫口撑开,这叫做胎胞。
在子宫口开全的前后,胎胞不能承受压力而破裂,引起破水,胎儿就可顺利通过产道。
子宫收缩力是具有规律性的。
正常宫缩是子宫体部不随意、有节律的阵发性收缩。
每次阵缩总是由弱渐强,维持一定时间,随后由强渐弱,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
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约30秒,间歇期约5~6分钟。
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当宫口开全后,胎先露部已下降至阴道。
每当宫缩时,前羊水囊或胎先露部压迫骨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的引起排便动作,产妇主动屏气。
此时,产妇喉头紧闭向下用力,腹肌及膈肌强有力的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
腹压在第二产程,特别是第二产程末期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否则不但无益,反而容易使产妇疲劳和造成宫颈水肿,致使产程延长。
腹压在第三产程还可促使胎盘娩出。
肛提肌收缩力:有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
当胎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时,还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
胎儿娩出后,胎盘降至阴道时,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胎盘娩出。
第二:产道胎儿娩出的通道叫做产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骨产道指真骨盆,是产道的重要部分。
骨产道的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
平时无论哪儿都没有胎儿可以通过的缝隙。
影响胎儿正常分娩的各类因素

影响胎儿正常分娩的各类因素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一、产力(一)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
1.节律性:节律性宫缩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2.对称性:宫缩源自两侧子宫角部迅速以微波形式向子宫底部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在向子宫下段扩散。
3.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
4.缩复作用: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
(二)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宫口开全后,宫缩时压迫盆底组织和直肠反射性引起排便动作。
(三)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部位在骨盆腔内进行内旋转,胎头仰伸及娩出。
二、产道(一)骨产道(真骨盆)1. 入口平面:横椭圆形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11cm2.中骨盆平面:骨盆最小平面,骨盆最狭窄部分,前后径长的纵椭圆形。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10cm. 与内旋转密切相关。
3.骨盆出口平面: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形组成。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两个三角共同的底边,正常9cm.出口后矢状径:8.5cm. 如果稍短,横径加后矢状径>15cm,正常胎儿可通过后三角经阴娩出。
注意:从下往上,出口9,中骨盆10,入口11.4.骨盆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断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5.骨盆倾斜度: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的角度,正常60度,大了异常。
注意:耻骨弓角正常90度,小了异常。
小角小了好,大角大了好。
(二)软产道1.子宫下段:由非孕期的子宫峡部伸展形成,非孕期长约1cm,临产时长约7~10cm。
子宫上段肌壁厚,子宫下段被牵拉薄,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之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生理缩复环,正常情况下,不易自腹部见到。
2.宫颈的变化:宫颈管消失,临产前宫颈管长2~3cm。
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缩短消失,然后宫口扩张;经产妇多是宫颈管缩短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产科总结-正常分娩

正常分娩一、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一)子宫收缩力1. 节律性✧宫缩的节律性是临产的标志。
✧正常的宫缩是宫体部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有疼痛。
✧临产开始时,间隔 5-6min,持续 30s。
✧宫口开全后,间隔 1-2min,持续 60s。
2. 对称性✧起自两侧宫角部,均匀协调地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向子宫下段扩散,约在 15s 内扩展至整个子宫。
3. 极性✧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4. 缩复作用✧每当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短缩变宽,间歇期肌纤维虽然松弛变长变窄,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为缩复(retraction)。
(二)产程中的辅助力量1.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2. 提肛肌收缩力●产道(一) 骨产道1. 入口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前缘。
✧入口前后径:即真结合径。
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平均值为 11cm。
✧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为 13cm。
✧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2.75cm。
2. 中骨盆平面:骨盆最小平面。
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
✧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第4~5 骶椎间的距离,平均值 11.5cm。
✧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平均长约 10cm。
3. 出口平面: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
前三角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间距离,平均值 11.5cm。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即出口横径,≥8cm正常。
✧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平均长6cm。
✧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平均长 9cm。
✧当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之和>15cm 是,一般正常大小胎儿可以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4. 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曲线。
临床执业医师女性生殖系统复习重点:第六单元正常分娩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48题,其中分娩的产程和处理32题,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6题,枕先露的分娩机制5题,先兆临产和临产的诊断4题,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娩的产程和处理,其次是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应重点掌握。
考点串讲早产:孕28~37周产。
足月产:孕37~42周产(2007)。
过期产:≥42周产。
一、影响分娩的四大要素产力(子宫收缩力为主)、产道(骨、软)、胎儿因素(重量、产式、方位、先露、安危状况)、精神心理因素(自信、社会影响)。
(一)产力1.子宫收缩力(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产程) 具有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左右对称上强下弱)、缩复作用(2006)。
2.腹肌是第二产程的重要辅助力。
腹压用于第三产程促使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一般在第二三产程发挥作用。
(二)产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1.骨产道骨盆的四个平面及其径线(入口、最大、中骨盆、出口)。
几个重要径线:入口平面前后径11cm;中骨盆平面横径l0cm(坐骨棘间径);出口平面横径9cm(坐骨结节间径);骨盆测量径线最有价值的是骶耻外径(2003)。
2.软产道子宫下段(即子宫峡部)、子宫颈、阴道、骨盆底软组织。
(1)子宫下段(生理收缩环是由于子宫收缩力的对称性及缩复作用,宫底比下段厚,造成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而形成)。
(2)宫颈(宫口开全l0cm胎儿才能娩出)。
子宫颈管消失。
初产妇:宫颈管先消失,宫颈外口后扩张。
经产妇:颈管消失与宫颈外口扩张同时进行。
(3)会阴阴道和盆底软组织。
(三)胎儿(胎儿大小、胎位、胎儿形态)1.胎头颅骨胎头径线:双顶径(BPD), 9.3 cm。
枕额径(前后径):11.3 cm。
枕下前囟径(小斜径):9.3 cm。
枕颏径(大斜径):13.3 cm。
2.胎位理想胎位:枕前位(LOA、ROA)。
臀位:先出臀易,后出头困难。
横位:足月妊娠活胎不能通过产道。
3.胎儿畸形(四)精神心理因素二、枕先露的分娩机制1.分娩机制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抬头的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部过程。
正常分娩理论测试卷及答案(一)

正常分娩理论测试卷及答案(一)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填空题(每格2分,共62分)1、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产后正常宫缩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为____________。
4、骨盆入口前后径平均值约为__________。
5、软产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弯曲管道。
6、正常枕先露的分娩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常分娩时,胎头以___________(哪个周径)通过产道。
8、在枕前位分娩,当胎肩径进入骨盆入口横径或左斜径时,胎头的动作是__________。
9、枕先露临产过程中,胎头下降程度的标志是__________。
10、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临产后宫颈发生两个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妇女骨盆倾斜度的正常值是________。
13、最短的胎头径线是_____________。
14、确定胎方位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24分)1、分娩2、分娩机制3、生理性缩复环三、简答题(共14分)1、何谓分娩机制中的衔接?何时衔接?答案:一、填空题:1、产力、产道、胎儿及社会心理因素2、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3、子宫收缩力4、11cm5、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6、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7、枕下前囟径8、仰伸9、坐骨棘连接10、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11、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12、60°13、双顶径14、囟门二、名词解释:1、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圈闭娩出的过程,称分娩。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 14 /20 15 学年第二学期教案第十四章正常分娩概述:一、定义:妊娠满二十八周后,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产道内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早产:28-36周末分娩足月产:37周-41周末过期产:≥42周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四要因素一、产力:子宫、腹肌、膈肌、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宫缩):为临产后的主产力,促使宫颈管短缩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及胎盘胎膜娩出。
正常宫缩的特点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
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30秒—1分;5、6分—1、2子宫收缩力对称性:两侧宫角-宫底左右对称-宫体-宫颈极性:宫底2倍强度,最持久。
缩腹作用:宫缩后肌纤维缩短,松弛后不能到原来的长度,使宫腔逐渐缩小,宫颈消失,宫口张开,胎儿下降。
二、产道:骨产道:指真骨盆,各平面的大小、形态,直接影响分娩的过程。
软产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二、胎儿:胎儿大小、胎位、胎儿畸形。
1.胎儿大小是影响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
胎头是胎体的最大部分,是通过产道最困难的部分,如胎头径线过大,即使骨盆大小正常,也可引起相对头盆不称导致难产。
2.胎位产道为纵行管道,若为纵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容易通过产道。
头先露时,颅骨重叠、周径变小,有利于娩出,矢状缝和囟门可确定胎位。
臀先露时,因胎臀较胎头周径小且软,阴道不能充分扩张,胎头娩出时又无变形机会,造成胎头娩出困难。
横产式(肩先露)时,妊娠足月胎儿不能通过产道。
3.胎儿畸形如脑积水、联体儿等,由于胎体或胎头过大,造成娩出困难。
四.精神心理因素: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能影响机体内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产妇害怕和恐惧心理,会出现焦虑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等,影响产妇正常分娩。
对产妇来说分娩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这种应激既有生理上的,也有精神心理上的。
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己越来越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骨盆出口平面
即骨盆腔的下口,由两个 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形组 成,有四条径线: 出口前后径:11.5cm 出口横径:9cm,其长短 与分娩关系密切。 出口前矢状径:6cm 出口后矢状径:8.5cm
案例引导
一临产孕妇出现规律宫缩、胎膜破裂,那么
她能顺利分娩吗?
学习目标
技能: 1.学会观察三个产程,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处理 正常分娩 2.能进行接生准备.外阴冲洗.外阴消毒.铺产床 协助正常分娩接 生及进行新生儿脐带处理的全过程 3.会对产妇,提供照顾,减轻产妇的不适和焦虑,使其顺利度 过分娩期 知识: 1 . 掌握正常分娩过程及护理 2. 熟悉影响分娩的因素 3.了解分娩镇痛 素质:通过护理操作培养学生爱护病人的观念,严谨.认真的 工作作风
能否顺利分娩。常见的情绪反应是焦虑和恐
惧,这种心理状态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
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致使子宫缺氧而发生 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
产程延长。
课后作业
预习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教学札记
本次课主要是互相熟悉了解,让学生熟悉影响 分娩的四因素,掌握骨盆各个平面的重要径 线和胎头径线的测量方法。
经产妇则宫颈管消失与 宫口扩张(dilatation of cervix)同时进行。 扩张2
缩短
宫颈管
消失
宫颈口扩张 — 开全
(3)阴道、盆底的变化 随着胎先露的下降,阴道粘膜皱襞展平使腔 道加宽。会阴体由未孕时的5cm厚变成2~4mm 薄的组织,以利胎儿通过。但临床上分娩时要 注意保护。
重点、难点
重点:分娩期三个产程的护理 难点:分娩机制
一、分娩的定义
分娩(delivery) 妊娠满28周及以后 胎儿及附属物从母体产道排出的过程
37 w ≤ 40 W < 42 W
早产
足月产
过期产
二、影 响 分 娩 四 因 素
产 力 产 道 胎 儿
产 妇 心 理
(一)产力
子 宫 收 缩 力
腹肌 和 膈肌 收缩力
2.软产道 软 子 宫 下 段 产 道
子 宫 颈
阴 道
盆 底 软 组 织
(1)子宫下段
子宫下段的形成由非孕时1cm的子宫 狭部至妊娠末期被拉长至7~10cm。
峡 部
(2)子宫颈
主要变化是宫颈管消失 (effacement of cervix) 和宫口的开大 动画1
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 失,宫口后扩张。
试讲材料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医院的张立萍,下学期的妇产科护 理学由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为了圆满地完 成学院领导安排的教学任务,我先进行一下 试讲,我讲课经验不足,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 意见和建议!我试讲的题目是:第四章分娩 期妇女的护理。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因素。
影响分娩的四要素
中医院:张立萍
*子宫下段收缩最弱
缩复作用
宫缩时子宫肌纤维变短变粗,间歇时松弛,但不能恢复到原 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后,肌纤维越来越短。 临床意义 使宫腔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宫颈管逐渐消失。
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是重要的辅助力量。
运用的条件: 1、宫口开全, 2、配合子宫收缩
3.肛 提 肌 收 缩 力
肛提肌 收 缩 力
1.子宫收缩力特点:
节律性 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 重要标志之一 对称性和极性 缩复作用
节律性
宫缩持续时间由短到长 衡量宫缩标准 宫缩间隙时间由长到短 宫缩的强度由弱到强 强度
宫缩期 间歇期
宫缩期
宫缩的节律性有利于胎儿氧的供应
对称性和极性动画
特点:
* 宫底部收缩力最强 * 子宫体收缩力其次
帮助先露部进行内旋转 产生合力使胎头仰伸 有助于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二)产道
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 为骨产道和软产道
骨产道 产
道
软产道
1.骨产道 骨盆三个假想平面
分娩时将骨产道 分为三个假想平 面,各平面的大 小、形状与分娩 关系密切。
入 口 平 面
中 骨 盆 平 面
出 口 平 面
(1)骨盆入口平面 真假骨盆分界面,呈横 椭圆形,有四条径线:
(三)、胎儿
1.胎儿大小
胎头是胎体最大部分
胎头塑形 (1)
胎头塑形(2)
2.胎位
头位时胎儿容易通过 产道,而臀位及横位造 成分娩困难。
3.胎儿畸形:如脑积
水、联体儿 、无脑儿
等常发生分娩困难。
头位
臀位
横位
(四)、产妇的心理状态
妊娠和分娩是妇女一生中的两件大事,
随着分娩的临近, 大多数产妇会担心自己
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 位老师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