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整理版
1国际会计整理

国际会计期末重点国际会计三大难题:合并财务报表、外币折算、物价变动会计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服务的三个层次:1、最高层次是一体化的国际性会计律师事务所(会计公司)2、第二层次是建立在“联盟”基础上的兼具国际和国内性质的会计律师事务所3、第三层次是国内性质的会计律师事务所为从事国际业务而进行的临时性协作为什么说市场国际化,特别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世界货币市场的发展,使得不仅跨国公司而且国内公司也向国际货币市场融通资金,这就意味着,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对贷款人或筹资者提出了应提供在国际间可比且可信的财务信息要求,从而推动会计国际化。
影响企业会计发展的经济因素有哪些?1、企业资金来源2、通货膨胀3、经济发展水平阿伦对会计模式的国际分类1、英国会计模式(不列颠会计模式):强调公司应按“真实和公允”的观点提供财务报告,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利益;2、美国会计模式:通过“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为了保护证券市场投资人利益;3、服从税制需要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会计模式4、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以德国为代表)的会计模式比较会计模式的主要特征:美国会计模式:1.在官方的支持和干预引导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2“公认会计准则”是编制财务报告时必须遵循的所有会计准则、规程的总和3年度审计和公布财务报告的法定要求主要适用于公众公司4强大的会计职业界组织5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会计准则的制定6高质量的会计准则7投资者利益至上8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背离英国会计模式:1、通过《公司法》管理公司事务,包括对公司财务会计和报告的要求2、会计准则的制定3、公允和真实是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指导思想4、会计职业界并没有组成全国统一的组织5、重新构造公司对外财务报告6、关于在会计计量中支持现行成本会计法国会计模式:1、以税务为导向的会计2、由政府制定颁布全国统一的《会计方案》3、法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影响4、会计职业界——分离为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法定审计师协会5、极度稳健和形式胜于实质6、积极推广社会责任会计7、跨国合并报表开突破税务导向的先河8、1996年启动的法国会计改革日本会计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对外敞开了国门,因此西方国家的法律开始影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日本的会计实务体系又深受美国会计模式影响,从而有一种掺和的迹象。
2104年[国际会计]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2104年[国际会计]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c7b9337375a417876f8f0a.png)
电大《国际会计》期末复习考试考点归纳总结名词解释1、创立合并是指现存的几家公司以其净资产换取新成立公司的股份,原来的公司都宣告解散。
2、购买是指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由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控制权的企业合并。
3、国际会计协调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限制和会计实务中的差异,形成一套公认的标准和惯例,促使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4、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
5、外币折算是指把不同的外币金额换算为本国货币的等值或同一特定外币等值的程序,它只是在会计上对原来的外币金额的重新表述。
6、吸收合并是指一家公司取得其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净资产而后者宣告解散。
7、权益结合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共同控制它们的全部或实际上是全部的净资产和经营活动,一以便继续对合并后的实体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
8、资产:资产是指由于过去事项的结而由企业控制的预期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
9、外币兑换是指把外币换成本国货币、把本国货币换成外币、或是不同外币之间的互换。
10、国际税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凭借其税收管辖权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项所得征税时,所形成的各国政府和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11、国际会计是国际性交易的会计,不同国家会计原则的比较,以及世界范围内不同会计准则的协调化。
12、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的示范形式,是对已定型的会计实务的概括和描述。
把一般目的的、面向本国的会计在最广泛的含义上扩展到:(1)国际比较分析;(2)多国经营交易和多国企业经营方式中独特的会计计量和报告问题;(3)国际金融市场的会计需要;(4)通过政治、组织、职业和准则制定等方面的活动,对世界范围内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差异所进行的协调。
13、通货膨胀会计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同步持续背景下的会计对策,其主要原因是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不断增发通货各种生产和生活消费品价格都持续上涨。
第四章国际会计

4.1.4 日本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进程
日本会计准则的制定转向了主要依靠民间力量的机制
目前存在于日本公认会计实务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7处 主要不同之处:
(1)金融工具(终止确认,要求取得法律认可);(2 )企业合并(极少使用权益集合法,合并商誉必须摊销); (3)资产减值(不用);(4)养老金(对损失和利得进行 摊销);(5)研发费用(费用化);(6)合并报表(独立 列示少数股东权益);(7)投资用房产(历史成本计量) 。
• 行政管理层次指大藏省下设的企业会计 审议会 。
(二)会计规范
• 法律中的会计规范
–日本的商法 –日本的证券交易法 –日本的企业所得税法
• 政府会计规范
–(1)日本企业会计原则
–(2)合并报表原则及其注释。 –(3)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标准及其注释。 –(4)成本计算标准。
4.1.1 会计实务基本上服从法律要求
(4)应在一致的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对会计原则 变动的重大影响应予以披露;
(5)应在财务报表及其附加的注释中披露上期的比 较财务信息。
荷兰还是世界上惟一明确规定对《年度报表法》的实 施进行法定检查的国家。
荷兰《年度报表法》和《所得税法》的会计要求并不 完全一致。区别于德国, 类似于美国。
4.2.2 由官方和民间结合的三方准则委员 会”制定会计准则
• 日本会计中, 不得将资本交易带来的净资产增 加额纳入分配。这条原则实质上是企业资本保 全原则。
• 日本会计模式具有宏观利益和企业利益双重导 向。
(一)会计管理体制
• 日本的会计管理体制可以分为法制管理 和行政管理两个层次。
• 法制管理层次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即 商法、证券交易法和公司所得税法。
国际会计整理资料

国际会计第二章会计形成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①法律制度(成文、不成文法系)②企业资金来源(英美→外界、德日→银行)③税制(财务和税务会计分离)④政治和经济联系⑤通货膨胀(动摇了历史成本会计)⑥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易类型→影响会计)⑦教育水平(被误解的可能)⑧地理条件(邻国会计协调)文化因素1)霍斯蒂德①个人主义②权力距离③不确定性规避④阳刚之气2)盖瑞①职业主义→法律控制②统一性→灵活性③稳健主义→激进主义④保密性→透明度宏观经济模式瑞典企业会计实务是从国家经济目标中派生出来的,命题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②企业通过从事符合国家政策的活动方式来实现自身目标③企业紧随国家政策就是服务于公益。
微观荷兰会计过程必须从真实意义上保全投入企业的资本①如果真实资本亏蚀企业将不能生存②鉴于企业本身是经营活动中心某企业永久性投入资本必须得到重大关注③有效地区分析本和收益,对评价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十分必要。
独立范畴趋向英美会计被看做一项服务,从经营过程中派生,在判断、测算和误差不断累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统一会计趋向法国会计被标准化,政府用作管理的工具(计量业绩、资源配置、征税、价格控制)全球会计模式(由会计惯例、准则、制度、价格控制)分为判断性(谬勒(标志:公认会计原则)美国会计学会诺比斯(生物学术语)阿伦(真实公允、公认会计原则、服从法西意会计模式、公司利益导向、计划经济)盖瑞(文化,4象限10文化区))、实质性推断分类frank&nair(环境导致类似会计假设)。
第三章美国:公认会计原则①在官方支持和干预引导下由民间机构指定会计准则(证券法、证券交易法、证券交易委员会)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7名专职委员:3职业界+2实业界+1学术机构+1政府③年度审计和公布财务报告的法定要求主要适用于公众公司(股票在证交所上市交易或在场外市场发行)④强大的会计职业界组织⑤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分营利事业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的要素、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⑥高质量会计准则(保护投资人、全球公认、高质量会计准则必须包括公认综合会计基础概念的核+高质量准则+准则需严格解释和应用)⑦税务、财务会计相背离⑧其他特征(重视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强调充分披露+不赞同利润平稳化)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认会计原则的整合英国①通过《公司法》管理公司事务,包括对公司财务会计和报告要求②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职业界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由独立民家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政府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对会计、审计准则的制定进行改革<财务报告理事会包括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报告检查小组、会计行业监督委员会、审计实务委员会、会计行业调查与纪律委员会、精算准则委员会>→英国会计准则→财务报告三次框架<上市公司将依然使用欧盟采纳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小企业将继续使用***>③真实和公允的观点,来自《公司法》,引导会计准则④英国会计职业界⑤重新构造对外财务报告⑥在会计计量中支持现行成本会计⑦社会经管责任和增值表法国(意大利西班葡萄牙)①以税务为导向②由政府制定颁布全国统一的《会计方案》,体现对宏观政策的保证监督,执行和扩展《》利用民间力量+《商典法》&《所得税法》③法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编合并报表④会计职业界—分立为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法定审计师协会⑤嫉妒稳健和形式胜于实质⑥积极推广社会责任会计⑦跨国合并报表突破税务想到的先河⑧96年启动法国会计改革德国(及北欧各国)①会计服从法律(税法+商法+公司法)要求②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要求充分披露③按总费用法编制损益表③按总费用法编制损益表,按销售成本法编制损益表,结果一样④会计职业界,注会的要求世界最高,会计准则是对《股份公司法》的解释⑤执行统一账户表英美差异:美国把制订会计准则的权力委托给力量强大的会计职业界的代表组织,自己仍然保留对会计准则制订的监督权和否决权。
第一章 国际大会计概述

一、传统国际商务理论
• (一)静态传统国际商务理论 • 1.静态传统国际商务理论含义。传
统国际商务理论的兴趣是在静态的意 义上, 取出发展阶段静止的断面, 在严 格假定的基础上分析贸易形式, 从福利 角度解释对外贸易产生的利益, 它所分 析的是已经标准化的商品和初级产品 的贸易。假定技术水平不变、生产要 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从而各国优势固 定不变。
(二)国际会计的发展
• 根据国际会计发展的重要阶段及主要事件以及
国际会计重点的转移过程。国际会计的发展主
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从1900年至1972年,在此期间的国
际会计进展较为缓慢,主要是陆续成立了一些
国际性的组织,召开了一些学术研讨会。当时
的工作虽然没有涉及国际会计理论的实质性内
容,但为以后的研究起到了探索和铺垫的作用
二、国际会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国际会计的必要性 • (二)国际会计的可行性--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一)国际会计的必要性
• (一)国际会计的必要性 • 1.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 2.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保障。 • 3.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二)国际会计的可行性——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 国际会计的本质是国际会计的重点从“协调化”转向“标准化”,即建立和推行 一套世界通用的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第一章 国际会计概述
第一节 国际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际会计及其发展 (一)国际会计的概念 (二)国际会计的发展 (三)国际会计的特征
(一)国际会计的概念
• 1. 国际会计(International Accounting)。国际 会计内容广阔但研究时间较短,因此,较难有一个 确切的定义。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教授M.Zafar Iqbal等认为,国际会计是针对国际间经济业务的 会计,是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比较,以及世界范 围内的会计准则的协调。而美国会计学家Weirch和 Anderson则进一步将国际会计细化为三个概念,即 跨国公司会计(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ccounting)、比较会计(Comparative accounting)和世界会计(World Accounting)。
国际会计重点整理

三、什么是国际会计?国际会计产生的原因及必要性。
答:1、对国际会计存在三种观点即世界会计、国际会计和国外子公司会计,综合各方意见,可定义为:国际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在国际范围内的拓展,它是以国别会计比较、国际会计差异协调及跨国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问题为对象,以协调差异和加强跨国经营会计管理为目标的一个新的会计分支。
2、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性:有四个方面:(1)国际贸易的扩大及市场的国际化,国际贸易的增加、国际投资的扩大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客观上使得从事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地关注别国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方法;(2)跨国公司的出现,跨国公司的特征决定了在其经营活动中必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会计问题。
一方面,跨国公司设在各国的子公司必须采纳所在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高度集中的经营决策,又要求各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能够得到协调甚至统一。
(3)经济地区的推进;(4)国际间财务会计的交流。
四、国际会计的内容:1、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2、国际财务会计3、国际管理会计。
五、国际会计的功能:1、协调差异功能2、事前预测和决策功能3、事中控制功能4、事后反映和分析功能第二章一、1、近代会计起源于意大利(复试记账法源自15世纪的意大利)。
2、现代会计起源于美国(美国是最先研究管理会计的)。
二、1、研究会计环境原因: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会计环境,不同的会计环境,必然早就和产生与之相应的不同的会计模式,如果说会计模式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特征的一种综合性概况,那么,会计环境则是导致不同会计模式及不同国家会计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什么事会计模式?对会计模式进行分类的意义及必要性?答:1、会计模式是对若干个国家和地区跨级特征的综合性概括和描述。
2、其必要性和意义在于:(1)为国际会计实务的比较提供基础。
通过把若干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特征概括为会计模式,为进行国际会计比较提供了一个共同性的比较基础,避免了只是个别、分散地就具体的会计实务进行了比较所存在的缺陷。
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汇编文件

国际会计准则第1O号--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的事项(1978年 10月公布,1994年 11月格式重排)范围1.本号准则适用于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的事项的会计处理和揭示。
2.下列事项,可能产生或有事项,然而不包括在本号准则的范围之内:(1)人寿保险公司因签发保险单而产生的负债;(2)退休金打算下的付款责任(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退休金费用”);(3)因长期租赁合同产生的承诺(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会计”);(4)所得税(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
定义3.本号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或有事项,是指如此的一种状况或情况,其最终结果是收益或亏损,同时只有在一项或若干项不确定的以后事项发生或不发生时才能予以证实。
资产负债表以后发生的事项,是指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和财务报表批准公布日之间发生的有利和不利的事项,能够分为以下两类事项:(1)为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提供进一步证据的事项;(2)能够讲明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的状况的事项。
或有事项4.本号准则所使用的或有事项一词,仅限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或情况,同时其财务阻碍将由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的以后事项所决定。
许多如此的状况或情况,依照权责发生制的差不多会计概念,在财务报表上反映为应计项目。
5.在财务报表中,对企业正在进行和经常发生的许多活动需要作出可能。
尽管确定财务报表所呈报的金额的程序是相似的,但可能所涉及的事实本身并不产生那种作为或有事项的特点的不确定性。
例如,采纳可能的使用年限来确定折旧这一事实,并不使折旧成为或有事项。
资产使用年限的最后终止,并不是不确定的。
另外,因同意劳务而产生的付款金额,也不是第3段所定义的或有事项,尽管该金额可能是可能的,但发生这些债务的事实却是确定无疑的。
6.与以后事项有关的不确定性可用结果的一个变动范围来表。
这种变动范围能够表现为用数字表示的概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准确程度不能以现有资料加以证明。
(财务会计)国际会计复习资料中英结合版

国际会计复习资料A.Basic Knowledge1.we view accounting as consisting of three broad areas: measurement、[‘meʒəmənt](计量)disclosure[dis’kləuʒə](披露) and auditing[‘ɔ:ditiŋ](审计).2.The thre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 are(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IFAC)(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uditing practice Committee;IAPC) (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3.Hofstede’s four cultural dimensions are(霍夫斯泰德的四个文化层面):(1)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2)power distance(权力距离)(3)uncertainty avoidance(风险规避)(4)masculinity(阳刚之气)4. The four culture dimensions that affect a nation’s financial reporting practices by Gray refer to?影响一个国家的财务报告的做法的四个层面系指:(1)Professionalism (职业主义维度)(2)Uniformity (统一性维度)(3)conservatism (保守主义维度)(4)Secrecy (保密性维度)5.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 normally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 groups.(会计准则的制定通常涉及结合私营和公共部门的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会计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特别是货币、资本市场国际化。
02、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性服务的三个层次:1)最高层次是一体化的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2)第二层次是建立在“联盟”基础上的兼具国际和国内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3)第三层次是国内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从事国际业务而进行的临时性协作。
03、20世纪70年代国际会计研究中的三种不同观点:1)乐观主义者的“世界会计”观点,按照这一观点,国际会计被认为是可以为世界上所有国家采纳的全球体系,应该制定一套在世界范围内一致应用的公认会计准则;2)悲观主义者的“国别会计”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各国会计的差异是因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法律、文化、地理等环境而形成的,是不大可能协调一致的;3)实务主义者把国际会计视为跨国公司(母公司)于国外子公司会计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国际会计研究的课题几乎无不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要求有关,即使是带有宏观会计性质的各国会计模式的研究,也是跨国经营所要求的。
04、“模式”是指某种事物或过程的已定型的标准形式。
会计模式可简括地表述为会计实践的示范形式,它是对已定型的会计实务的概括和描述,而并不排除属于同一模式的各国(和各地区)会计实务中仍存在某些非基本性的差异。
不同的会计模式则是就其基本特征的差异而相互区别的。
05、会计发展模式:1)宏观经济模式,代表国:瑞典,特点:①各个企业确定正式和非正式的目标,然后,在其经营中坚持使这些目标最大化②国家制定正式和非正式的全国性政策,然后采取管理程序去实施这些政策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④企业最好通过从事密切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活动方式来实现自身的目标⑤如果企业紧随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就是最好地服务于公共利益;2)微观经济模式,代表国:荷兰,特点:①各个企业是经营活动的中心②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存③企业生存的最佳策略是经济优化④作为企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会计从经济分析中派生出其概念与应用⑤如果真实资本基础亏蚀,则企业将不可能生存⑥鉴于企业本身是经营活动的中心,企业的永久性投入资本必须得到重大关注⑦有效地区分资本和收益,对于评价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十分必要;3)独立范畴趋向,代表国:美国、英国,特点:会计被看作是一项服务,它从所服务的经营过程中派生出自己的概念和原理,而不是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派生出自己的概念和原则。
会计成为一门在判断、测算和误差不断累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学科;4)统一会计趋向,代表国:苏联、法国,特点:会计被标准化并用做中央政府管理控制的工具。
计量、披露和列报上的统一性,使得会计信息更易于被政府计划部门、税务当局乃至企业经理人员用来控制各种类型的经营活动。
06、全球会计模式的分类:1)判断性分类;2)实证性判断分类。
07、诺比斯的分类:其借用生物学术语,1)把第一层次称为“纲”,指他所考察的财务报告惯例;2)在第二层次“亚纲”中,他把世界范围内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以微观为基础和以宏观统一为基础的两类;3)在第三层次“族”中,进一步把以微观为基础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侧重商业经济学和注重理论”以及“侧重商业惯例和实用主义”两类,把以宏观统一为基础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根据税制、根据法律”和“根据经济学理论”两类;4)在第四层次“种”中,又把“起源于英国”的侧重商业惯例和实用主义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受“英国影响”和受“美国影响”两类,把根据税制、法律的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根据税制”和“根据法律”两类;5)第五层次的“个体”,则列出各国财务报告惯例在这个分类系统中的归属。
该分类系统展示了各国会计实务体系的“亲疏”关系。
08、诺比斯分类的弊端:1)借用生物学术语,隐含着期间具有的“进化”概念,这对描述财务报告实务的发展是不合适的;2)以国家而不是以企业为目标进行分类研究,会引起误解,因为同一国家的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可能使用一种制度,也可能使用几种不同的制度。
09、诺比斯分类的改进:1)在研究中主要关注的不再是不同的国家,而是提供财务报告的公司;2)所划分的层次不在借用生物学术语,而是使用财务报告实务的分类用语,分为“类(class)”、“属(family)”、“体系(system)”、并以举“例(examples)”的方式列示不同国家的不同公司的财务报告所属的类别。
10、阿伦的分类:1)强调公司应按“真实和公允(true and fair)”的观点提供财务报告,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利益的不列颠会计模式(英国会计模式);2)通过“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为了保护证券市场投资人利益的美国会计模式;3)服从税制需要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会计模式;4)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德国)会计模式;5)服务于集中计划经济的苏维埃(苏联)会计模式。
11、美国会计模式:在官方(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支持和干预引导下由民间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会计准则。
12、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国家。
13、《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即《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凸显了“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原则。
除强化SEC的监管权力和作为公司治理机制基石的独立董事制度外,就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对独立审计的监督机制来说,这次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削弱历史形成的AICPA的强势地位。
14、美国的税务会计于财务会计相背离;法国,德国的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吻合。
15、财务报告的其他重要特征:1)重视短期偿债能力分析;2)强调充分披露(full disclosure)原则;3)不赞同利润平稳化(income smoothing)。
16、英国通过《公司法》管理公司事务,包括对公司财务会计和报告的要求;美国通过公认会计原则(GAAP)管理。
17、“真实和公允”观点,是英国《公司法》提出的对公司财务会计和报告要求的指导思想,是英国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
18、英国、荷兰在会计计量中支持现行成本会计。
19、公司报告的目标,不限于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且明确地提出“社会经管责任(public accountability)”。
在西欧各国特别是英国流行的增值表,所反映的增值额应“在出资者(股东和债权人)以及雇员、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并将一部分重新投入企业”的思想,正是报告公司的社会经管责任的体现。
20、法国的会计实务体系是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比利时(不沿地中海)、土耳其(跨欧亚)等国的会计实务体系的代表,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的非洲和南美洲前殖民地国家中仍具有深刻影响,它实行的统一会计方案在西方国家中独树一帜。
21、法国会计模式:以税务为导向的会计;由政府制定颁布全国统一的《会计方案》,类似于中国的《会计制度》。
22、法国国内企业编报各自的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是《会计方案》、《商法典》和《所得税法》。
23、法国会计惯例特色:极度稳健和形式胜于实质。
24、法国在跨国合并报表开突破税务导向的先河。
25、德国的会计实务体系是北欧各国如荷兰、丹麦、瑞士、瑞典、挪威、芬兰等国的会计实务体系的代表,加上德国成文法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因此,人们普遍地把该会计实务体系称为德国会计模式。
26、德国会计模式:会计服从于法律(税法、商法和公司法)要求;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要求公司对外充分披露会计信息;按总费用法编制的损益表;一些独特的会计惯例,在合并报表中全面合并的只包括国内子公司而把国外子公司排除在外,国内公司划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惯用期限不是1年而是4年。
27、日本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明治维新时,受欧洲大陆国家(法、德)影响;二战以后,受美国影响。
会计实务基本上服从法律(税法、商法和证券交易法)要求;其他重要特征,1)“形式胜于实质”和“实质重于形式”的观念相掺杂;2)高度举债的经营方式;3)在利润分配中先提留法定公积和任意公积。
28、荷兰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阿伦分类中,归于德国会计实务体系为代表的北欧会计模式;诺比斯分类中,列为以微观为基础、侧重商业经济学、注重理论的典型代表。
会计准则和实务以法律规定为基础,但财务会计有别于税务会计;在北欧会计模式中最富有与美国会计模式相协调的色彩;现行重置成本计量是荷兰会计实务体系注重理论指导的例证。
29、瑞典会计实务体系的特征:阿伦分类中,归于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北欧会计模式;诺比斯分类中,列为以宏观统一为基础、根据经济学理论的典型代表。
税法和国家的特定经济政策(西方国家很少说“政策”)支配瑞典公司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惯例;《理解瑞典财务报表入门》,其他国家无此惯例。
30、发达国家会计实务体系(模式)综述:美英会计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并立,1)环境因素的主要差异:①美国和英国同属不成文法系国家,而欧洲大陆国家则属成文法系国家②美国和英国的资本市场最为发达,企业面向社会公众筹资(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故其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是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要求“公允表述”(美)和“真实公允”(英),且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要高,要求充分披露。
而欧洲大陆国家,主要依靠大银行筹集资金(德),或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政府投资(法),其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是以公司利益和主要债权人利益为导向,且“准备”会计和财务报告一般不要求充分披露(只对股份公开发行的公司才有较为充分的披露要求)③美国和英国的跨国经营活动和跨国公司最为发达,相对来说,欧洲大陆国家的跨国公司和经营规模较小;2)会计实务中的主要差异:①公允表述与遵循法律之间的矛盾②“适度”稳健与“极度”稳健的原则③充分披露与不要求充分披露④在利润分配中是否提留公积。
31、欧盟在两大会计模式趋同化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32、发展中国家会计实务体系的一般特征:1)会计实务体系处在不断地变革之中,许多国家称之为会计改革,它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2)各国的会计实务体系,一方面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特别是独立后的前殖民地国家受其原先的殖民统治者的会计实务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要投资来源国的会计影响,在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国家,欢迎国际会计趋同化,以利于吸引外资,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和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3)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不同程度上涌现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其中不少是外商投资企业,这与广大的、在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上陈旧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形成很大反差,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对它们的会计实务作出不同的要求;4)鉴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多数倾向于集权制,会计规范大都采取政府法规和准法规的形式,同时,由于会计职业界力量相对薄弱,除少数国家(墨西哥)外,难以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许多发展中国家基于改革开放的要求,援用国际会计准则,或是在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