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合集下载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一、A11、陷窝细胞主要见于A、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B、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C、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D、淋巴细胞消减型霍奇金淋巴瘤E、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2、关于淋巴造血系统疾病错误的是A、包括良性增生性疾病B、见于淋巴结的各种炎症C、少见于恶性肿瘤疾病D、可发生霍奇金淋巴瘤E、有淋巴反应性增生3、关于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错误的是A、表现为受累淋巴结肿大B、瘤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C、形成典型的R-S细胞D、经典型分为五型E、我国发病率较低4、在我国最多见的淋巴癌类型是A、MALT淋巴癌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NK/T细胞淋巴癌D、蕈样霉菌病E、滤泡性淋巴瘤5、下述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中,错误的是A、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淋巴瘤中发病率不高B、分类繁杂C、多数病例发生在淋巴结D、可累及消化系统E、DLBCL是我国多见的类型6、以下哪项不能引起淋巴结肿大A、病原微生物感染B、化学药物C、异物D、变性坏死的组织成分E、自身产生的抗体7、不属于淋巴结良性病变的是A、反应性淋巴结炎B、结核性淋巴结炎C、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D、猫爪病E、淋巴瘤8、反应性淋巴结炎的病理变化错误的是A、发炎的淋巴结肿胀,灰红色B、淋巴滤泡增生C、有大量核分裂象D、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增宽E、淋巴细胞在滤泡周围浸润二、A21、男性,29岁。

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午后低热、盗汗,查体:颈部肿大淋巴结互相粘连,串状分布,与皮肤也有粘连。

行肿大淋巴结活检可见结核结节中央干酪样坏死灶,周围有上皮样细胞围绕,抗酸染色阳性。

该患者诊断为A、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B、猫爪病C、结核性淋巴结炎D、非特异性淋巴结炎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女性,50岁。

1周前有上感病史,近2天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轻微疼痛,行组织学检查可见淋巴结被膜下和副皮质区片状或灶性凝固性坏死,可见核碎片,周边可见巨噬细胞增生,常见吞噬核碎片现象。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A型题1 下列细胞中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最重要的是:A 曲核细胞B 霍奇金细胞C 双核的R-S细胞D 免疫母细胞E 嗜酸性白细胞2霍奇金淋巴瘤中预后最差的是:A 混合细胞型B 淋巴细胞消减型C 结节硬化型D 淋巴细胞为主型中的结节状浸润E 淋巴细胞为主型中的弥漫性浸润3各型霍奇金淋巴瘤中出现多数陷窝细胞的是:A 结节硬化型B 混合细胞型C 淋巴细胞为主型D 淋巴细胞消减型中的网状细胞型E 淋巴细胞消减型中的弥漫纤维化型4下列哪一种细胞一般不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A裂细胞B无裂细胞C曲折核细胞D组织细胞E镜影细胞5有Ph1染色体标志的主要是哪一种白血病::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D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E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6粒细胞性白血病时,白血细胞在肝内的浸润部位是:A 肝包膜下B 集中在小叶中心C 集中在汇管区D 散在于肝小叶E 围绕在小叶下静脉周围7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在骨内、骨膜下或其他器官内,可由白血病细胞形成瘤结,外观呈某种颜色,称为:A 白色瘤B 黄色瘤D 棕色瘤E 转移瘤8 脾脏在哪种白血病时肿大得最重,可能重达5000ɡ?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D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E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9白血病时骨髓的病变多以何处最重?A股骨B胫骨C掌骨D指骨E椎骨1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细胞内的硷性磷酸酶比相应白细胞的如何?A 升高B 降低C 有时升高,有时降低D 无明显改变E 虽有量的差异,但一般细胞化学检查难以反映这些差异。

11在癌症患者周围血液中找到恶性细胞,说明此患者A 已发生了血道转移B 并发了白血病C 即将发生转移D 不一定即将发生转移E 已是晚期癌症患者12关于白血病患者血内白细胞总数及其功能,以下哪些是对的?A 数目一定多于正常,但其细胞的功能低于正常B数目多或少于正常,但其细胞的功能也低于正常C数目一定多于正常,其细胞的功能也常高于正常D数目可以少于正常,其细胞的功能却高于正常E数目也可以少于正常,但其细胞的功能却高于正常13白血病时,白细胞在心、肾等器官的浸润A 常形成瘤结,原组织结构淋巴细胞为主型明显破坏B常不形成瘤结,但原组织结构明显破坏消失C常形成瘤结,但原组织结构常没有明显破坏D 常不形成瘤结,原组织结构常没有明显破坏E 是很少见到的现象14按预后的好坏,霍奇金淋巴瘤四型的排列顺序应为A 混和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B淋巴细胞减少型——混和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C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减少型——混和细胞型D——结节硬化型——混和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E 淋巴细胞减少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和细胞型15下列哪种恶性肿瘤属于T细胞型淋巴瘤?A 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型淋巴瘤B 蕈样霉菌病C 大无核裂泸泡中心细胞型淋巴瘤D非Burkitt淋巴瘤E绿色瘤16下列哪种恶性肿瘤属于B细胞型淋巴瘤?A 组织细胞性淋巴瘤B Sezary综合征C 曲折核淋巴细胞型淋巴瘤D Burkitt淋巴瘤E 恶性颗粒细胞瘤17关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一种类型B又称急性弥漫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又称慢性进行性组织细胞增生症D是T细胞性淋巴瘤的一种E是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进行性恶性增生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18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造血系统肿瘤是:A蕈样霉菌病B Burkitt淋巴瘤C绿色瘤D毛细胞白血病E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9瘤细胞间散在多数吞噬各种细胞碎屑的巨嗜细胞,形成所谓“满天星”图像的恶性肿瘤是:A脂肪肉瘤B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D恶性巨细胞瘤E Burkitt淋巴瘤20霍奇金淋巴瘤中预后最好的组织学类型是:A淋巴细胞为主型B淋巴细胞减少型C结节硬化型D混和细胞型E 以上都不是21恶性淋巴瘤是: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发生的肿瘤B淋巴结发生的肿瘤C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发生的肿瘤D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发生的肿瘤E淋巴结的B淋巴细胞发生的肿瘤22典型的镜影细胞是:A多核瘤巨细胞B细胞大,浆丰富,双色性或嗜酸性C核大,核膜厚,核呈空泡状D有大的嗜酸性核仁E双核并列,有大的嗜酸性核仁,形似镜影的R—S细胞23典型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P h1阳性,其预后:A放射治疗效果好B放射治疗效果差C化疗效果差D化疗效果好E免疫治疗效果好24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几位?A第3位B第5位C第8位D第11位E第15位25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A 5%~10%B 10%~20%C 20%~30%D 30%~40%E 40%~50%26关于恶性淋巴瘤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B分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肉瘤三大类型C肉眼呈结节状,可有假包膜,切面呈“鱼肉样”D淋巴组织结构破坏,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间可有网状纤维穿插包绕E青少年多见,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7下列哪项不属于霍奇金淋巴瘤的类型?A淋巴细胞为主型B组织细胞型C淋巴细胞减少型D结节硬化型E混合细胞型28下列哪项不属于白血病的主要类型?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9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FAB分类)A绿色瘤B毛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红白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30关于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引起类白血病的原因去除,血象不恢复正常B类白血病反应时一般无明显贫血和血小板减少C类白血病反应时粒细胞有严重毒性改变,胞浆内有毒性颗粒和空泡等D类白血病反应时中性粒细胞的硷性磷酸酶活性和糖原皆明显增高E类白血病反应时细胞内不见P h1染色体31在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中不易见到的细胞是:A 陷窝细胞B嗜酸粒细胞C幼稚的淋巴细胞DR-S细胞E成纤维细胞32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时,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小?A颅内肿瘤淋巴结转移B恶性淋巴瘤C鼻咽癌淋巴结转移D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E肺癌淋巴结转移3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原发部位主要是:A 淋巴结B骨髓C胸腺D脾脏E散在的淋巴组织34大量幼稚的白细胞弥漫浸润于肝窦内,这是:A急性感染时的类白血病反应B恶性淋巴瘤转移至肝脏C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粒细胞性白血病E髓外造血B型题:B细胞型淋巴瘤B T细胞型淋巴瘤C 组织细胞型淋巴瘤D霍奇金淋巴瘤E Burkitt淋巴瘤35最常见的淋巴瘤是36镜影细胞是诊断上述那种疾病的重要依据?37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很少见的类型是38“满天星”图像是上述哪种疾病的病变特点之一?39蕈样霉菌病属于A、R—S细胞在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多B、常有较多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及组织细胞的浸润C、没有R—S细胞D、陷窝细胞多E、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很少40、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41、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42、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43、淋巴细胞消减型霍奇金淋巴瘤C型题:A、存在于皮质内B、存在于髓质内C、存在于二者之内D、存在于二者之外44、正常淋巴结内淋巴滤泡45结节性淋巴瘤的结节X型题:46组织细胞增生症X(Langerhans细胞组织增生症)包括:A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B急性弥散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慢性进行性组织细胞增生症D骨的嗜酸性肉芽肿E巨大淋巴结增生症47白血病的分类方法包括:A根据病情急缓和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B根据增生细胞的类型C根据周围血内白细胞的数量D白血病的免疫学分类E根据瘤细胞的分化程度48、属于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的细胞是:A、免疫母细胞B、小核裂细胞C、大无核裂细胞D、浆细胞E、曲折核细胞49、对于诊断混合细胞型霍奇金病意义较大者有:A、多数典型的R—S细胞B、多数典型的隐窝细胞C、较多纤维组织条索形成D、大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E、数量较多的各种炎性细胞50、对于诊断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意义较大者有:A、多数典型的R—S细胞B、多数隐窝细胞C、大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D、大量各类炎性细胞E、较多纤维组织条索形成51、属于白血病继发变化的有:A、发热B、出血C、脾肿大D、感染E、贫血52、Burkitt淋巴瘤的特征是:A、多见于儿童B、大量免疫母细胞C、大量呈结节性增生的小无核裂细胞D、大量弥漫性增生的小无核裂细胞E、出现“满天星”现象53霍奇金淋巴瘤的分期依据是:A病变位于横膈的一侧或两侧B瘤细胞的分化程度C累及几组淋巴结D累及淋巴结外器官的情况E病变范围越广,预后越差54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时可出现:A肝肿大B脾肿大C淋巴结肿大D骨髓巨核细胞减少E全血细胞增多55、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特征:A、多见于老年B、长期发热C、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D、病变仅累及造血系统E、组织细胞进行性恶性增生56、下列细胞中对霍奇金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为:A、霍奇金细胞B、R—S细胞C、镜影细胞D、隐窝细胞E、多核R—S细胞57、病人颈部淋巴结肿大常应考虑的疾病是:A、淋巴结反应性增生B、嗜酸性肉牙肿C、淋巴结结核D、淋巴结转移癌E、恶性淋巴瘤58白血病时组织内容易出血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凝血酶原减少B骨髓内白血病细胞的浸润C制造血小板的细胞减少D巨核细胞变为瘤细胞E血管的破坏59急性白血病时周围血象的表现常是:A半数病人白细胞不增多B其中有大量的原始和幼稚的白细胞C红细胞总数多低于正常D血小板总数一般减少E早期即出现贫血60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特点是:A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性恶性肿瘤B瘤细胞有吞嗜现象,吞嗜红细胞的现象是该病的重要特征C肿瘤细胞内非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皆为阳性D较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晚期可出现黄疸、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进行性衰竭E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二名词解释1、白血病2、淋巴样肿瘤3、非霍奇金淋巴瘤4、镜影细胞5、恶性淋巴瘤6、髓样肿瘤7、绿色瘤8、类白血病反应9、组织细胞增生症10、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1陷窝细胞(腔隙型细胞)12霍奇金淋巴瘤13 R—S细胞三填空1、造血系统包括和。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病理学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病理学
IV期:弥漫或播散性累及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
• 病原和发病学
R-S细胞来源难确定 淋巴细胞为主型中的R-S细胞表达B细胞标记 而其他型的R-S细胞表达CD15 CD30
现认为大多数霍奇金淋巴瘤是B细胞来源的,少 数是T细胞源性
EBV感染与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有关
• 临床过程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ⅠⅡ期:无全身症状 预后较好 Ⅲ Ⅳ期:发热、体重下降、瘙痒、贫 血 预后不良 诊断:淋巴结活检 治疗:大剂量放疗和化疗
淋巴细胞,浆细胞 嗜中性白细胞 嗜酸性白细胞 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
随病情变化逐渐减少
纤维间质
纤维组织 嗜酸性无定型物质
随病情的变化逐渐增多
霍奇金淋巴瘤的组成成分
小 淋 巴
肿 瘤 细
细胞
胞 , 嗜
成 分
----
酸 性 细 胞 , 吞 噬 细 胞 等 。
霍 奇 金 细 胞 。 反 应 成 分
----
霍奇金淋巴瘤的组成成分 嗜酸性白细胞
(爆米花样细胞)
免疫组化:CD20 (+) CD79a (+)
CD45RA(+)BCL-6(+)
经典型
结节硬化型 以陷窝细胞为主,有少量典型R-S细胞
淋巴细胞为主型 爆米花细胞为主,少见典型R-S细胞
混合细胞型 有各种霍奇金细胞和相当多典型的R-S 细胞
淋巴细胞消减型 有少量R-S细胞和变异的多性型R-S细胞
混合细胞型: 可转变为淋巴细胞减少型. 部分霍奇金淋巴瘤病人:
可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
霍奇金淋巴瘤分期
I期: 病变局限于一组淋巴结
IE :病变局限于一个结外器官或部位
II期:病变局限于膈肌同侧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淋巴结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复习资料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复习资料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复习资料一、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1.定义:各种损伤和刺激引起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2.病因(多种多样)感染性:病毒(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细菌(如结核病;猫抓热)、真菌、原虫(如弓浆虫病)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代谢性( 如Niemann-Pick病)医源性(如淋巴管造影)恶性肿瘤(如窦组织细胞增生)特发性(如Kikuchi病*,Castleman病)3.病理形态学特点肉眼特点:淋巴结体积增大,切面灰白、土黄镜下特点:淋巴结反应的病理变化依赖于外来刺激的性质和反应细胞的种类4.临床病理联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是临床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的原因二、Kikuchi病(Kikuchi’s disease)别名: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otizinglymphadenitis)1.多见于亚洲人2.好发于年轻人,女性更为常见3.1/3-1/2患者发热;约50%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25%可见非典型性淋巴细胞4.多为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伴疼痛5. 病理组织学特点:淋巴结副皮质区显著增生伴坏死6.免疫表型特点:Macrophage(CD68+) 、T cell(CD8+) 、B cell virtually absent7.细胞遗传学特点: Diploid pattern8.自限性疾病9.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三、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别名: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 X)1.定义:是Langerhans 细胞或其前身的增生性疾病,包括一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生物学行为各不相同的疾病。

2.亚型:•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慢性进行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hronicprogressive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或称Hand-SchÜl ler-Christian病、•急性弥散性组织细胞增生症(acute disseminated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或称Letterer-Siwe病3.共同点:Langerhans细胞增生伴有多少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第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⑤明确了淋巴瘤与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将两者示为同一 疾病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
⑥不用分级,引用惰性、侵袭性、高侵袭性的概念,临床医 师更易接受,与治疗方案密切相关。
二、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HL)
1832年
Hodgkin 第一次 描述
(一)、临床病理特点
◆淋巴结肿大(颈部),一个、一组 → 由近及远 LJ
陷窝细胞
CD30阳性
(二)HL的WHO分类及各类特点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5%)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结节硬化型 (40~70%) ▶淋巴细胞为主型 (5%) ▶混合细胞型 (20~25%) ▶淋巴细胞消减型 (1.5-5%)
1、NLPHL临床与病理表现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
➢ 淋巴滤泡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有助于鉴别诊断指标:
①淋巴结结构保存; ②不同分化期的淋巴细胞混杂。细胞多样性。 ③核分裂象多。 ④滤泡大小和形态明显不同,主要分布于皮质,有明显吞噬现象。 ⑤ 外套层清晰。
⑥Bcl-2阴性
2、副皮质区淋巴增生
◆T细胞区反应性增生并转化为T免疫母细胞, 使T区增宽,血管增生,淋巴滤泡萎缩。
异型淋巴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 核形态不规则,边缘皱褶状,见核仁
第二节 淋巴样肿瘤
一、概述
(一)淋巴样肿瘤的概念 (二)WHO淋巴样肿瘤的分类 (三)淋巴细胞的分化与淋巴瘤分类的关系
二、常见类型
一、概述
(一)淋巴样肿瘤的概念 来源于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 肿瘤。 包括一组肿瘤。淋巴瘤、淋巴细胞白
2、CHL (4个亚型) 结节硬化型(nodular sclerosis)

109 肿瘤IHC检测相关指标--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09 肿瘤IHC检测相关指标--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CD5+
CD23Cyclin D1t (11:14)- (FISH检测) CLL/SLL
CD10+ CD5CD10-
BCL6+ BCL2+
CD103+ CD25+ CD11c+ CD103-
FL
HCL 形态学: 边缘区样 临川特征: 结外、脾
胞浆内Ig-
MZL
2.4.2 成熟B细胞淋巴瘤——小细胞
MYC+ BCL2BCL6MYC+/BCL2+ BCL6+/-
BL
U-DLBCL/BL
U-DLBCL/BL MYC+ BCL2BCL6MYC+/BCL2+ BCL6+/BL
FISH检测 MYC, BCL2, BCL6
U-DLBCL/BL
BCL6+/BCL2IRF4/MUM+/-
U-DLBCL/BL
2.4.2 成熟B细胞淋巴瘤——大细胞
2.4.2 成熟B细胞淋巴瘤——局限于皮肤
疾病 原发皮肤边缘区淋巴瘤 缩写 PCMZL
Gene Tech
典型免疫表型 CD20+、BCL2+/-、CD10-、BCl6-、IRF4/MUM1+/-、 胞 浆κ+或λ+占40%。
TdT+、CD2+、 CD7+、胞浆CD3+、sCD3-/+ sIg-、CD10+/-、CD19+、CD20-/+、TdT+
B细胞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NK细胞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CD3-,CD56+,TdT+
TDT (胞核阳性)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讲义)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讲义)
弥漫性
结节性
细胞异型性
淋巴瘤诊断常用辅助实验技术
1、免疫组化
淋巴组织非肿瘤性增生
CD20
CD3
B细胞性淋巴瘤
CD20
CD3
T细胞性淋巴瘤
CD20
CD3
2、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 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
Ig基因单克隆重排: B细胞淋巴瘤
TCR基因单克隆重排: T细胞淋巴瘤
Negative Positive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NHL) —— 80-90%
HL
NHL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HL)
临床病理特点
约90%病例原发于淋巴结 形态独特的瘤巨细胞 瘤组织内含大量非肿瘤性炎症细胞
几种瘤细胞特点
R-S细胞:双核、多核或分叶核瘤巨细胞, 包涵体样嗜酸性核仁
前NK细胞
淋巴结
初级滤泡
Naïve B细胞
抗原
次级滤泡
套区
套细胞
生发中心





B免疫母细胞
滤泡B母细胞 淋

中心母细胞

髓 中心细胞 质
边缘区B细胞
浆细胞样淋巴细 胞
浆细胞
胸腺
原T细胞
前T细胞
胸腺T细胞
CD4+T细胞

CD8+T细胞

活化 CD4+T细胞
活化 CD8+T细胞
发生于淋巴结及结外淋巴组织
淋巴结
结外组织
临床表现
早期:局限性、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 大,或淋巴结外局部肿块
晚期:肿瘤侵犯骨髓、肝、脾等重要器官
大体形态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 R-S细胞(Reed-Sternderg cell)2. 镜影细胞(mirror image cell)3. Burkitt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4.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5. 组织细胞增生症(histiocytosis)二、A型题1. 血液中发现了癌细胞说明()A.肿瘤已发生了血道转移B.肿瘤即将发生转移C.肿瘤不一定必然发生转移D.病人癌症已是晚期肿瘤E.病人会有临床症状2. 关于淋巴瘤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B.分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三大类型C.肉眼呈结节状,可有假包膜,切面呈“鱼肉样”D.淋巴组织结构破坏,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间可有网状纤维穿插胞绕E.青少年多见,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3. 关于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鉴别,不正确的说法是()A.引起类白血病的原因去除,血象不恢复正常B.类白血病反应时一般无明显贫血和血小板减少C.类白血病反应时粒细胞有中毒性改变,胞质内有中毒性颗粒和空泡D.类白血病反应时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糖原皆明显升高E.类白血病反应时细胞内不见Ph1染色体4. 在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中不易见到的细胞是()A.陷窝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幼稚的淋巴细胞D.R-S细胞E.成纤维细胞5. 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时,可能性最小的疾病是()A.颅内肿瘤淋巴结转移B.淋巴瘤C.鼻咽癌淋巴结转移D.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E.肺癌淋巴结转移6. 在霍奇金淋巴瘤中,按其预后好坏的排列顺序为()A.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B.淋巴细胞减少型-混合细胞型-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C.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减少型-混合细胞型D.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E.淋巴细胞减少型-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7. 霍奇金淋巴瘤的肿瘤细胞是()A.类上皮细胞B.单核细胞C.R-S细胞D.组织细胞E.异型性组织细胞8.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描述,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来源于B细胞的低恶度肿瘤B.病人的周围血白细胞一般不增高C.脾大明显D.病人常为50岁以上,发展缓慢E.其白血病细胞主要浸润肝汇管区及其周围的肝窦9. 下列不符合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结病变特征的是()A.瘤细胞浸润胞膜B.淋巴结结构破坏C.淋巴结切面上见大片坏死D.淋巴结切面呈鱼肉状E.肿大淋巴结常相互融合10. 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生于()A.纵隔淋巴结B.肠系膜淋巴结C.腹股沟淋巴结D.颈部淋巴结E.腋下淋巴结11. 霍奇金淋巴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腹膜后淋巴结B.滑车淋巴结C.颈部淋巴结D.纵隔淋巴结E.肠系膜淋巴结12. 关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A.主要侵犯淋巴结、肝、脾、骨髓B.一般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器官和组织同时受累C.脾内瘤细胞主要浸润白髓D.淋巴结内瘤细胞浸润于淋巴窦肿瘤细胞在骨髓多呈灶性分布三、X型题1. 巨脾通常发生于()A.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2. 急性白血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A.贫血B.出血C.休克D.感染E.高血压3. 滤泡性淋巴瘤的特点是()A.多见于中年人B.瘤细胞呈结节状生长C.瘤细胞主要为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D.预后较差E.多数病例瘤细胞表达bcl-2蛋白4.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高度恶性的是()A.滤泡型淋巴瘤B.弥漫型大B细胞性淋巴瘤C.Burkitt淋巴瘤D.周围T细胞性淋巴瘤E.以上都是5. 周围T细胞性淋巴瘤是()A.一组异质性的肿瘤B.约占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0%-30%C.瘤细胞呈CD2、CD3、CD5阳性表达D.进展快,是高度恶性肿瘤病人常为儿童,其全身淋巴结肿大四、问答题1.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诊断依据主要有哪些?2.简述白血病的主要类型及其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