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精选参考课件

38
Burkitt淋巴瘤 39
Burkitt’s lymphoma,starry-sky
40
Burkitt’s lymphoma,mitoses
41
周围T细胞淋巴瘤
• 一组异质性肿瘤(多型性、T免疫母细胞) • 主要侵犯副皮质区,最后破坏整个淋巴结 • 由核有扭曲的多形性细胞构成 • 免疫表达CD2、CD3、CD5等T细胞标志 • T细胞受体单克隆性重排 • 高度恶性,进展快
42
Lymphoblastic(T),convoluted
43
T cell
44
• 2、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 好发鼻腔
• 我国常见,占20%, EB病毒相关
• 病理:凝固性坏死,多种炎细胞
•
浸润背景上,肿瘤性淋巴
临床特点
•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 部淋巴结最多见;病变可从一个 或一组淋巴结开始, 也可开始 即为多发。
6
淋 巴 瘤
7
淋巴造血系统
•结外器官相应症状(咽淋巴环、 扁桃体、睥、胃肠道和皮肤 等)。(约占1/3)
8
小 肠 淋 巴 瘤
9
淋巴造血系统
•易向其它淋巴结和全身其他组织、 器官扩散,如脾、肝、骨髓。 •晚期可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 身症状。
35
Diffuse large cell,centroblastic
36
淋巴造血系统
Burkitt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
)
37
淋巴造血系统
1.1958 ,Burkitts报道,非洲儿童; 儿童和青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好发于颌骨、颅面骨、腹腔器官及 CNS,一般不见于外周淋巴结或脾 3.病理组织学特点: •星天现象; •肿瘤细胞呈生发中心小无裂细胞样 (B细胞性淋巴瘤) 4.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Burkitt淋巴瘤 39
Burkitt’s lymphoma,starry-sky
40
Burkitt’s lymphoma,mitoses
41
周围T细胞淋巴瘤
• 一组异质性肿瘤(多型性、T免疫母细胞) • 主要侵犯副皮质区,最后破坏整个淋巴结 • 由核有扭曲的多形性细胞构成 • 免疫表达CD2、CD3、CD5等T细胞标志 • T细胞受体单克隆性重排 • 高度恶性,进展快
42
Lymphoblastic(T),convoluted
43
T cell
44
• 2、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 好发鼻腔
• 我国常见,占20%, EB病毒相关
• 病理:凝固性坏死,多种炎细胞
•
浸润背景上,肿瘤性淋巴
临床特点
•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 部淋巴结最多见;病变可从一个 或一组淋巴结开始, 也可开始 即为多发。
6
淋 巴 瘤
7
淋巴造血系统
•结外器官相应症状(咽淋巴环、 扁桃体、睥、胃肠道和皮肤 等)。(约占1/3)
8
小 肠 淋 巴 瘤
9
淋巴造血系统
•易向其它淋巴结和全身其他组织、 器官扩散,如脾、肝、骨髓。 •晚期可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 身症状。
35
Diffuse large cell,centroblastic
36
淋巴造血系统
Burkitt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
)
37
淋巴造血系统
1.1958 ,Burkitts报道,非洲儿童; 儿童和青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好发于颌骨、颅面骨、腹腔器官及 CNS,一般不见于外周淋巴结或脾 3.病理组织学特点: •星天现象; •肿瘤细胞呈生发中心小无裂细胞样 (B细胞性淋巴瘤) 4.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病理学课件:10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新生B细胞与成熟B细胞 滤泡树突状细胞
次级淋巴滤泡
中心母细胞, 中心细胞 (滤泡中心B细胞) 滤泡树突状细胞 着色体巨噬细胞 少许T细胞
边缘带(单核样B细胞)
套区(B小淋巴细胞)
生发中心
4.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特性:
引起淋巴造血系统的疾病众多,如:感染、 化学药物中毒、放射线、变态反应、遗传、发 育异常等。因此疾病种类繁多,表现为淋巴造 血系统各种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
第十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lymphohematopoietic system)
第一节 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第二节 淋巴样肿瘤(Lymphoid neoplasms)
Non-Hodgkin lymphoma(NHL) Hodgkin lymphoma(HL) 第三节 髓系肿瘤 第四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
一、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一)概述 1.概念
⑴非霍奇金大多来源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少数来源于NK细胞
⑵根据细胞来源可分为不同类型 ⑶非霍奇金与霍奇金病不同,病组织成分单一,
以一种细胞类型为主
2.部位
多发生于表浅,LN,以颈部LN最多见其次腋 下LN、腹股沟LN,还会累及纵隔、肠系膜和腹膜 后深部LN。
5. NK/T细胞淋巴瘤(血管中心性淋巴瘤)
我国常见,多发生在鼻和上呼吸道。 特点:肿瘤细胞穿入血管壁,管壁呈增厚、管腔狭窄、
闭锁等破坏;广泛凝固性坏死; 瘤细胞间明显急慢性炎症反应。 免疫表型:表达T细胞标记CD2、CD3及NK细胞标记CD56。
二、霍奇金淋巴瘤(HL/HD)
(一)概述 1. 特点:HD是ML一个独特类型
A.肿瘤性成分: 1.典型R-S细胞的特点:
次级淋巴滤泡
中心母细胞, 中心细胞 (滤泡中心B细胞) 滤泡树突状细胞 着色体巨噬细胞 少许T细胞
边缘带(单核样B细胞)
套区(B小淋巴细胞)
生发中心
4.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特性:
引起淋巴造血系统的疾病众多,如:感染、 化学药物中毒、放射线、变态反应、遗传、发 育异常等。因此疾病种类繁多,表现为淋巴造 血系统各种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
第十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lymphohematopoietic system)
第一节 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第二节 淋巴样肿瘤(Lymphoid neoplasms)
Non-Hodgkin lymphoma(NHL) Hodgkin lymphoma(HL) 第三节 髓系肿瘤 第四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
一、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一)概述 1.概念
⑴非霍奇金大多来源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少数来源于NK细胞
⑵根据细胞来源可分为不同类型 ⑶非霍奇金与霍奇金病不同,病组织成分单一,
以一种细胞类型为主
2.部位
多发生于表浅,LN,以颈部LN最多见其次腋 下LN、腹股沟LN,还会累及纵隔、肠系膜和腹膜 后深部LN。
5. NK/T细胞淋巴瘤(血管中心性淋巴瘤)
我国常见,多发生在鼻和上呼吸道。 特点:肿瘤细胞穿入血管壁,管壁呈增厚、管腔狭窄、
闭锁等破坏;广泛凝固性坏死; 瘤细胞间明显急慢性炎症反应。 免疫表型:表达T细胞标记CD2、CD3及NK细胞标记CD56。
二、霍奇金淋巴瘤(HL/HD)
(一)概述 1. 特点:HD是ML一个独特类型
A.肿瘤性成分: 1.典型R-S细胞的特点: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课件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5) 92, 1226-1230.
鼻NK/T 细胞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 Sir.Thomas Hodgkin • 年轻患者,颈 部淋巴结多见 • 出现特征性大 细胞 • 炎症性背景
p233
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淋巴造血系统的组成
• 骨髓,胸腺 • 淋巴结
• 结外淋巴组织, 脾脏, etc.
淋巴结的结构
Cortex Paracortex
Medulla
Cortex – Lymphoid follicles (B cell area) Paracortex – T cell area Medulla – Sinuses (histiocytes), cords (B)
•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NLPHL)
发病部位:广泛
B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形态 一致 弥漫 生长
B细胞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Burkitt 淋巴瘤
p228
• 高度侵袭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 • 非洲地区性/散发性/HIV相关性 • 常发生于结外部位---头面骨,腹腔 器官和CNS • 满天星图象,滤泡中心细胞
肿瘤性 急症!
• 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
•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
•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性T细胞淋巴瘤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null, systemic
p225
5年存活率
• Group A (>70%)
– 间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细胞 – 边缘区淋巴瘤,MALT 型
WHO classification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课件

肤、涎腺、甲状腺、中枢NS)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淋巴结正常结构部分或 全部破坏 滤泡型与弥漫型 瘤组织成分单一
滤泡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滤泡性淋巴瘤
来源于生发中心的惰性B细胞,欧美占25-45%,我国占 10%,中年人。
① 病理特点:中心细胞、中心母细胞形成明显的结 节状
核大,双核或多核。染 色质浓缩。在核膜上, 核膜增厚
核仁大、3-4μm,个别 7μm,嗜酸性, 核仁 周围有透明晕。
经典型R-S 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经典型R-S 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诊断性RS细胞
图注:诊断性R-S细胞 细胞大,圆或卵圆形,胞浆丰富,淡伊红染或嗜双色性。 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双核,呈镜影样对称排列(镜影细胞)。核膜较厚 ,核仁大,圆形,红染或嗜双色性。
滤泡性淋巴瘤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A: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生发中心bcl-2阴性)
B:滤泡型淋巴瘤 (生发中心bcl-2淋阳巴造性血系)统疾病
Bcl-2阳性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类型: B细胞肿瘤 T和NK细胞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s Lymphoma ,HL)
病变特点 :
①以儿童和青年成人为主 ②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是首发症状。 颈部LN、锁骨上LN 腋下LN,纵隔LN,腹膜后LN, 主动脉旁LN 纵隔、后腹膜、大动脉旁LN ③ 多为单发性、晚期扩散至肝、脾、骨髓、消化道 ④特殊的临床表现
② 免疫表现的细胞遗传学: CD19、CD20、CD10、 bC1-2
③ 临床:腹股沟淋巴结受累最常见,进展缓慢,预 后好,5年生存率>70%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淋巴结正常结构部分或 全部破坏 滤泡型与弥漫型 瘤组织成分单一
滤泡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滤泡性淋巴瘤
来源于生发中心的惰性B细胞,欧美占25-45%,我国占 10%,中年人。
① 病理特点:中心细胞、中心母细胞形成明显的结 节状
核大,双核或多核。染 色质浓缩。在核膜上, 核膜增厚
核仁大、3-4μm,个别 7μm,嗜酸性, 核仁 周围有透明晕。
经典型R-S 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经典型R-S 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诊断性RS细胞
图注:诊断性R-S细胞 细胞大,圆或卵圆形,胞浆丰富,淡伊红染或嗜双色性。 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双核,呈镜影样对称排列(镜影细胞)。核膜较厚 ,核仁大,圆形,红染或嗜双色性。
滤泡性淋巴瘤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A: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生发中心bcl-2阴性)
B:滤泡型淋巴瘤 (生发中心bcl-2淋阳巴造性血系)统疾病
Bcl-2阳性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类型: B细胞肿瘤 T和NK细胞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s Lymphoma ,HL)
病变特点 :
①以儿童和青年成人为主 ②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是首发症状。 颈部LN、锁骨上LN 腋下LN,纵隔LN,腹膜后LN, 主动脉旁LN 纵隔、后腹膜、大动脉旁LN ③ 多为单发性、晚期扩散至肝、脾、骨髓、消化道 ④特殊的临床表现
② 免疫表现的细胞遗传学: CD19、CD20、CD10、 bC1-2
③ 临床:腹股沟淋巴结受累最常见,进展缓慢,预 后好,5年生存率>70%
--医学课件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一个细胞带一个独特抗原受体
(三)淋巴瘤分类
※类型复杂 ※根据临床表现、组织学结构、主要细胞、免疫表型、 基因型等来分类
*淋巴瘤
源自淋巴细胞 及其前体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前体淋巴细胞肿瘤
成熟B细胞肿瘤 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不同类型淋巴瘤治疗方法、预后不尽相同 (非霍奇金淋巴瘤须全身治疗、霍奇金淋巴瘤 早期局部治疗即可)
白血病 辐射 染色体畸变
细胞死亡 2、药物 烷化剂 3、其他化学物质 苯 4、病毒 T-白血病病毒 5、遗传因素 先天愚型发病率高,单卵孪生者有 可能同时发生本病
病理特点
急性
慢性
病变范围 骨髓、周围血液、肝脾淋巴结、肾肠脑膜
浸润破坏 浸润集中、破坏性大 浸润弥漫、破坏性小
肝脾肿大
轻
重
淋巴结肿大
轻
轻
(四)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分期
※无痛性LN肿大、发热、盗汗;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等 ※属免疫系统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易见,故常合并感染、 自身免疫病
分期:根据淋巴结和结外器官受累情况分I、II、 III、IV
(五)淋巴瘤的诊断
❖病变组织活检是确诊淋巴瘤唯一方法 ❖免疫表型检测必不可少 ❖其它: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免疫球蛋白检测、染色体
❖多见于成人 ❖形态变化范围大
本型 最常见
病原和发病学
EBV感染、B细胞起源
临床病理联系: 无痛性LN肿大、发热、盗汗;
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等
第三节 髓样肿瘤 (白血病)
概念:白血病(leukemia)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 生形成的恶性肿瘤 Definition:Leukemias are neoplastic proliferation of white blood cell precursors.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课件

•结节硬化型HL(陷窝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5
• 病灶中
弥漫性 各种炎 细胞的 浸润 (LC、 嗜酸粒 C、组 织C、 纤维母 C)
• 轻度纤
维化
混合细胞型HL(镜影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6
o 细胞核呈 水泡状增 大,单核 且多分叶 状 —— 爆米花, 核仁较典 型R-S细 胞小 .
淋巴细胞为主型HL(爆米花样细胞)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4
一、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 HL)
❖ 大多属于B淋巴细胞源性。 ❖ 细胞形态多样性。
瘤巨细胞(Read-Sternberg cell) 各种炎细胞 纤维化 CD15 CD30 ❖ 主要发生在淋巴结。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5
❖病理变化
▪ 病变部位:一般从颈部淋巴结、锁骨 上淋巴结开始。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
• 骨髓髓样造血前身细胞单克隆增生, 分化成熟障碍—停止在母细胞阶段。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9
• 病变特点
骨髓内肿瘤细胞的弥漫性增生,全身各 器官广泛浸润,不形成肿块。
周围血中大量原始细胞。 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副皮质区及窦内浸润。 脾内原始及幼稚细胞主要累及红髓,在
12
组织学分型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经典型HL
结节硬化型HL 女性最常见 混合细胞型HL 淋巴细胞为主型HL 淋巴细胞消减型HL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3
•由胶原纤 维带分割为 多个细胞性 结节,结节 内部的细胞 构成多样,典 型的RS Cell少,但 可见陷窝C
结节硬化型HL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4
临床篇造血和淋巴系统培训课件

➢ 分类 • 放射性胶体骨髓显像 • 红细胞生成骨髓显像 • 粒细胞生成骨髓显像
另外,近年来随着PET骨髓示踪剂的研究和应用,细胞代谢活性骨髓成像(metabolic activity imaging)和细胞增殖活性骨髓成像(proliferative activity imaging)日益进入相关 应用研究。
本文• 档核所医提学供(的第信息9版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七)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
四、临床应用
• 恶性肿瘤骨转移时肿瘤细胞首先侵袭骨髓,在骨髓腔内种植。 • 在骨皮质浸润之前首先出现骨髓肿瘤细胞浸润。 • 骨髓显像比普通的骨显像能及早发现肿瘤骨转移。
本文• 档核所医提学供(的第信息9版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 骨髓局部显像剂分布减低、缺损或增高 提示局部骨髓功能减低、缺失或增强。
本文• 档核所医提学供(的第信息9版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八)其他
四、临床应用
• 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等的骨髓影像,表现 为中央骨髓活性明显增强、外周骨髓扩张和脾脏肿大。
• 急性溶血性贫血的骨髓影像正常或轻度增生活跃。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四、临床应用
(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aemia vera,PV)
PV是以红细胞和血量绝对值明显增高,骨髓各系统造血系统显著增生,尤以红系增生明 显的血液病。
骨髓像: 早 期 表现正常。 进行期 表现为中心骨髓活性 正常,同时有外周骨髓显像及脾肿大。 晚 期 中心骨髓及外周骨髓均不显示,出现髓外造血。
另外,近年来随着PET骨髓示踪剂的研究和应用,细胞代谢活性骨髓成像(metabolic activity imaging)和细胞增殖活性骨髓成像(proliferative activity imaging)日益进入相关 应用研究。
本文• 档核所医提学供(的第信息9版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七)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
四、临床应用
• 恶性肿瘤骨转移时肿瘤细胞首先侵袭骨髓,在骨髓腔内种植。 • 在骨皮质浸润之前首先出现骨髓肿瘤细胞浸润。 • 骨髓显像比普通的骨显像能及早发现肿瘤骨转移。
本文• 档核所医提学供(的第信息9版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 骨髓局部显像剂分布减低、缺损或增高 提示局部骨髓功能减低、缺失或增强。
本文• 档核所医提学供(的第信息9版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八)其他
四、临床应用
• 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等的骨髓影像,表现 为中央骨髓活性明显增强、外周骨髓扩张和脾脏肿大。
• 急性溶血性贫血的骨髓影像正常或轻度增生活跃。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四、临床应用
(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aemia vera,PV)
PV是以红细胞和血量绝对值明显增高,骨髓各系统造血系统显著增生,尤以红系增生明 显的血液病。
骨髓像: 早 期 表现正常。 进行期 表现为中心骨髓活性 正常,同时有外周骨髓显像及脾肿大。 晚 期 中心骨髓及外周骨髓均不显示,出现髓外造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urkitt淋巴瘤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9
• 病理学(第9版)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一)前体B细胞和T细胞肿瘤
1. 发病年龄常<15岁,病情进展迅速;可有贫血、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血和继 发感染等,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脾大或纵隔肿块,也常有白血病征象;对治疗反应很敏 感。
2. 淋巴结结构被肿瘤性淋巴母细胞所取代,肿瘤细胞可浸润被膜和结外组织;瘤 细胞中等大,胞质稀少,核染色质均匀,可出现小核仁,核分裂象多见。
21
• 病理学(第9版)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二)成熟B细胞肿瘤
1.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 常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明显多于女者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肝脾大。
➢ 小淋巴细胞呈弥漫性增生浸润。瘤细胞核为圆形或略不规则,染色质浓密,胞质少。 其中可见少数幼淋巴细胞形成增殖中心,在低倍镜下呈淡染区域,又称“增殖中心” 。
2. 临床表现
淋巴结肿大、压痛,若脓肿形成,可有波动感,偶可穿破皮肤成窦道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5
• 病理学(第9版)
一、反应性淋巴结炎
(二)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1. 淋巴滤泡增生 明显的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
2. 副皮质区增生
副皮质区增宽,可见活化的T免疫母细胞,常伴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淋巴窦扩张
WHO淋巴肿瘤的分类原则
基本依据 基本类别
1 形态改变 3 遗传改变
非霍奇金
霍奇金
2 免疫表型 4 临床特征
B细胞 T/NK细胞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经典型
基本问题
为什么分这么多?为什么一定要区分出霍奇 金与非霍奇金?白血病/淋巴瘤的区分?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8
• 病理学(第9版)
主要类型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
3. 窦组织细胞增生
淋巴窦明显扩张,窦内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增生和内皮细胞肥大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6
• 病理学(第9版)
• 反应性滤泡 增生
• 反应性副皮质 区增生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7
• 病理学(第9版)
二、特异性淋巴结炎
(一)淋巴结真菌感染
1. 机会性感染,免疫力低的患者易发
3. 表达原始细胞标记TdT和CD34,还可表达CD10、CD1a,分为T-ALL和B-ALL ,B-ALL根据融合基因变异分为不同的基因亚型。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0
• 病理学(第9版)
3/8/2021
• 肿瘤细胞中等大,可见小核仁, 染色质均匀,胞质稀少,右上 角为TdT染色阳性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3/8/2021
第十二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作者 : 王哲 甘润良
单位 : 空军军医大学 南华大学医学院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
3/8/2021
第一节 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第二节 淋巴组织肿瘤 第三节 髓系肿瘤 第四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
重点难点
掌握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常见原因及病理变化;恶性淋巴瘤的概念 ;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病理特点及预后;非霍奇金淋巴瘤 的常见类型、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3
• 病理学(第9版)
• 淋巴结内可见片状坏死 淡染区,与周围组织分 界清楚
• 高倍镜可见较多坏死碎 屑,周围有前体浆样树 突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4
第二节
淋巴组织肿瘤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5
• 病理学(第9版)
非肿 肿 瘤瘤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 EBER原位杂交证实 EBV感染
12
• 病理学(第9版)
二、特异性淋巴结炎
(四)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1. 年轻女性好发,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轻微疼痛
2. 病变界限清楚,片状不规则坏死、核碎片明显,坏死周围巨噬细胞和前体浆样树突细胞增生
3. 病程为自限性,2~3月内自愈
2. 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后、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外周血可查到异型淋巴细胞
3. 淋巴结可见增生活跃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副皮质区,滤泡增大。偶见双核大细胞, 有时形态与霍奇金淋巴瘤的标志性R-S细胞相似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1
• 病理学(第9版)
• 可见体积较大的淋巴细 胞增生活跃,主要由浆 母细胞、免疫母细胞组 成
一、概 述
淋巴瘤 髓样肿瘤
霍奇金 非霍奇金
B细胞 T/NK细胞
组织细胞-树突细胞-肥大细胞
形态变化
免疫表型
遗传改变
3/8/2021
淋巴造血组织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16
• 病理学(第9版)
3/8/2021
• 淋巴细胞的发 育分化与其相 对应的淋巴瘤 类型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7
• 病理学(第9版)
惰性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B细胞CLL/小淋巴细胞 淋巴瘤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局限性惰性淋巴瘤
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 瘤MALT型
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 淋巴瘤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侵袭性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包括 ALCL, AITL) NK/T细胞淋巴瘤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熟悉 髓系肿瘤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了解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概念、细胞特征及类型 。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3
第一节
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4
• 病理学(第9版)
一、反应性淋巴结炎
(一)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1. 病理改变 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若为化脓菌感染,可有中性粒细胞形成脓肿
2. 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3. 特殊染色PAS、Grocott六胺银可显示出菌体,能帮助诊断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8
• 病理学(第9版)
二、特异性淋巴结炎
(二)猫抓病
1. 汉塞巴通体属(Bartonella henselae)立克次体感染所致,宠物传播
2. 临床表现为猫抓病史,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
3. 病变为化脓性肉芽肿,中心为中性粒细胞聚集的脓肿,周围围绕组织细胞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9
• 病理学(第9版)
3/8/2021
• 化脓性肉芽肿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0
• 病理学(第9版)
二、特异性淋巴结炎
(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 好发于青少年,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炎、淋巴结和肝脾大等症状,EB病 毒感染相关,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9
• 病理学(第9版)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一)前体B细胞和T细胞肿瘤
1. 发病年龄常<15岁,病情进展迅速;可有贫血、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血和继 发感染等,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脾大或纵隔肿块,也常有白血病征象;对治疗反应很敏 感。
2. 淋巴结结构被肿瘤性淋巴母细胞所取代,肿瘤细胞可浸润被膜和结外组织;瘤 细胞中等大,胞质稀少,核染色质均匀,可出现小核仁,核分裂象多见。
21
• 病理学(第9版)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二)成熟B细胞肿瘤
1.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 常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明显多于女者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肝脾大。
➢ 小淋巴细胞呈弥漫性增生浸润。瘤细胞核为圆形或略不规则,染色质浓密,胞质少。 其中可见少数幼淋巴细胞形成增殖中心,在低倍镜下呈淡染区域,又称“增殖中心” 。
2. 临床表现
淋巴结肿大、压痛,若脓肿形成,可有波动感,偶可穿破皮肤成窦道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5
• 病理学(第9版)
一、反应性淋巴结炎
(二)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1. 淋巴滤泡增生 明显的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
2. 副皮质区增生
副皮质区增宽,可见活化的T免疫母细胞,常伴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淋巴窦扩张
WHO淋巴肿瘤的分类原则
基本依据 基本类别
1 形态改变 3 遗传改变
非霍奇金
霍奇金
2 免疫表型 4 临床特征
B细胞 T/NK细胞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经典型
基本问题
为什么分这么多?为什么一定要区分出霍奇 金与非霍奇金?白血病/淋巴瘤的区分?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8
• 病理学(第9版)
主要类型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
3. 窦组织细胞增生
淋巴窦明显扩张,窦内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增生和内皮细胞肥大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6
• 病理学(第9版)
• 反应性滤泡 增生
• 反应性副皮质 区增生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7
• 病理学(第9版)
二、特异性淋巴结炎
(一)淋巴结真菌感染
1. 机会性感染,免疫力低的患者易发
3. 表达原始细胞标记TdT和CD34,还可表达CD10、CD1a,分为T-ALL和B-ALL ,B-ALL根据融合基因变异分为不同的基因亚型。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0
• 病理学(第9版)
3/8/2021
• 肿瘤细胞中等大,可见小核仁, 染色质均匀,胞质稀少,右上 角为TdT染色阳性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3/8/2021
第十二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作者 : 王哲 甘润良
单位 : 空军军医大学 南华大学医学院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
3/8/2021
第一节 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第二节 淋巴组织肿瘤 第三节 髓系肿瘤 第四节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
重点难点
掌握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常见原因及病理变化;恶性淋巴瘤的概念 ;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病理特点及预后;非霍奇金淋巴瘤 的常见类型、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3
• 病理学(第9版)
• 淋巴结内可见片状坏死 淡染区,与周围组织分 界清楚
• 高倍镜可见较多坏死碎 屑,周围有前体浆样树 突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4
第二节
淋巴组织肿瘤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5
• 病理学(第9版)
非肿 肿 瘤瘤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 EBER原位杂交证实 EBV感染
12
• 病理学(第9版)
二、特异性淋巴结炎
(四)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1. 年轻女性好发,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轻微疼痛
2. 病变界限清楚,片状不规则坏死、核碎片明显,坏死周围巨噬细胞和前体浆样树突细胞增生
3. 病程为自限性,2~3月内自愈
2. 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后、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外周血可查到异型淋巴细胞
3. 淋巴结可见增生活跃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副皮质区,滤泡增大。偶见双核大细胞, 有时形态与霍奇金淋巴瘤的标志性R-S细胞相似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1
• 病理学(第9版)
• 可见体积较大的淋巴细 胞增生活跃,主要由浆 母细胞、免疫母细胞组 成
一、概 述
淋巴瘤 髓样肿瘤
霍奇金 非霍奇金
B细胞 T/NK细胞
组织细胞-树突细胞-肥大细胞
形态变化
免疫表型
遗传改变
3/8/2021
淋巴造血组织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16
• 病理学(第9版)
3/8/2021
• 淋巴细胞的发 育分化与其相 对应的淋巴瘤 类型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7
• 病理学(第9版)
惰性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B细胞CLL/小淋巴细胞 淋巴瘤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局限性惰性淋巴瘤
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 瘤MALT型
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 淋巴瘤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侵袭性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包括 ALCL, AITL) NK/T细胞淋巴瘤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熟悉 髓系肿瘤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了解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概念、细胞特征及类型 。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3
第一节
淋巴结的良性病变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4
• 病理学(第9版)
一、反应性淋巴结炎
(一)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1. 病理改变 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若为化脓菌感染,可有中性粒细胞形成脓肿
2. 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3. 特殊染色PAS、Grocott六胺银可显示出菌体,能帮助诊断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8
• 病理学(第9版)
二、特异性淋巴结炎
(二)猫抓病
1. 汉塞巴通体属(Bartonella henselae)立克次体感染所致,宠物传播
2. 临床表现为猫抓病史,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
3. 病变为化脓性肉芽肿,中心为中性粒细胞聚集的脓肿,周围围绕组织细胞
3/8/2021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9
• 病理学(第9版)
3/8/2021
• 化脓性肉芽肿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0
• 病理学(第9版)
二、特异性淋巴结炎
(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 好发于青少年,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炎、淋巴结和肝脾大等症状,EB病 毒感染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