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教学案例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3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3 篇导语:《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3 篇,欢迎[亠丿]』—I大家参考!《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 (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 教学录音及设备。
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教学安排:四课时五、教法与学法:1. 朗读法。
2. 品悟法。
六、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第一次月考。
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
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二)走近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这9篇《敬业与乐业》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敬业与乐业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 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 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 教学录音及设备。
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
教学安排:四课时五。
教法与学法:1. 朗读法。
2. 品悟法。
六。
教学过程与内容:【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一次月考。
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有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
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二) 走近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敬业与乐业教案优秀9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优秀9篇《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集合》,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概况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弄清本文字面上意思,熟悉课文内容。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学习并能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培养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使他们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苦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学习精神与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升华。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2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教学难点:1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大屏幕: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敬业与乐业》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敬业与乐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敬业与乐业》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3、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德育目标】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教学方法】1、诵读法2、研讨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人各有志同学们即将初中毕业,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到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里有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二、作者简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及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这篇文章是梁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噗该校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三、整体感知1、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难懂的句子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3、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四、合作探究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样把问题说清楚的一(1):引出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二(2~5):论述中心论点前的铺垫,强调“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三(6、7):论述“要敬业”的原因以及怎样“敬业”四(8):论述“要乐业”以及怎样才能“乐业”五(9):总结全文,强调“责任心”和“趣味”的重要性2、思考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章的异同:相同点:⑴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⑵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⑶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⑷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不同点:⑴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⑵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五、布置作业同学们现在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来进一步解读文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语句?下节课交流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还感受了演讲与一般议论文的两点不同,这堂课我们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看能否谈得更真切些,精彩些!二、研读,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三、拓展延伸1、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深入解读,谈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自省式阅读,鼓励“有独特见解”“进行个性化表达”)2、仿写练习:既然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有如此深切的见解,不如让我们动动笔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两段文字四、作业摘抄文中经典语句、格言五、结语课堂学习时间终归非常有限,所以课内学习并非终点让我们课外再去读一些关于“敬业与乐业”的名言或文章,让这些思想渗透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在你面对现在的学业唉声叹气时,在你将来面对不喜欢的职业怨天尤人时,希望这篇文章以及课外阅读的文章都能给你带去无穷的力量!《敬业与乐业》教案2一.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023最新-《敬业与乐业》教案【精选8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壶知道帮助大家整编的《敬业与乐业》教案【精选8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课时编号:9课题5 敬业与乐业课型常规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情感态度目标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重点理解讲演词的结构安排难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听介绍了解背景及常识二、简介作者(略)三、阅读感知第一部分(1):(总)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分段讲读(一)学习第一部分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论述中心(二)学习第二部分学生讨论、交流理清内容层次1.论述"敬业"的重要2.论述"乐业"的重要教后反思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课时编号:10课题5 敬业与乐业课型常规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情感态度目标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重点理解讲演词的结构安排难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检查背诵"我老实告诉你……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学习第三部分学生讨论、交流理清内容层次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敬业与乐业》教案15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15篇《敬业与乐业》教案1一、教材分析第二单元都是议论性__。
《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议论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__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层次清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文短意长。
学生通过学习这篇典型的议论文能够锻炼逻辑思辨能力,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习论证方法;梳理__结构以及段落层次;找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从内容上来说,在这篇__中梁启超提出了“敬业乐业”的生活原则,从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两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还不够系统,尤其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上,理解不到位。
另外,处于这一学段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教会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乐学”“乐业”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__内容,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明确__论点。
2.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角度为每一部分分层,从而明确__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每一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分析梳理__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能够将举例论证的方法加以运用。
4.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四、教学重点1.梳理__思路,理清__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内部的结构关系。
2.在分析梳理__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__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
五、教学难点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回顾已知,激兴趣、导新课教师引导: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不但自己非常优秀还是一位特别出色的父亲,他把九位子女都培养成了特别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5篇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5篇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德育目标】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研讨探究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人各有志。
同学们即将初中毕业,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
……到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里有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二、作者简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及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这篇文章是梁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噗该校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
三、整体感知1、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难懂的句子。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
3、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四、合作探究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样把问题说清楚的。
一(1):引出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
二(2~5):论述中心论点前的铺垫,强调“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在苦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讨论互动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各行业,让学生选择。
学生发言后,教师解析:其实,不论是哪一种选择,“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
” (证俨法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整体感知课文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亵渎:轻慢,不尊重。
骈进:并进,一起前进。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安居乐业: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无旁骛: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强聒不舍:硬要啰唆个不停。
聒,喧扰。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并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说说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论据证明论点的?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
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4、理清文章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
奈曼旗八仙筒镇中学梁长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常用的论证方法。
说出作者及相关情况。
2﹑会读,能写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识记词语的含义。
3﹑知道作者的观点,理清本文的层次,能说出每部分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积累文学常识;组内检测生字词语的读音,含义;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重点熟读课文,知道作者的观点能理清本文的层次。
难点知道作者的观点,理清本文的层次,说出每部分的意思。
学习方法查阅资料自主合作探究法读书六字诀法
学习目标:
1、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常用的论证方法。
说出作者及相关情况。
2、会读,能写文中的生字、生词并知道它的含义。
3、知道作者的观点,理清本文的层次,说出每部分的意思。
设置情景:课前调查:在座的同学我们现在在做着什么事?(学生,学习)
同学们,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是否把学习当做一件乐事呢?(要实话实说,请举手告诉大家)那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敬业与乐业》这是梁启超在上海华中职业学校的一篇演讲稿,虽然已经时隔百年,希望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所启迪。
演讲稿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这是我们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的议论文,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1′
明确目标:1自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2再整理,画出关键词1′
预习评价:我们来回顾预习内容
1﹑找两个小组分别介绍议论文知识和作者梁启超,看哪个组介绍的准确具体
3′
2﹑组内读准课后词语,写词语,做到会读会写3′
3﹑词语含义比拼(两个小组互相提问)3′
基础知识掌握不错,希望大家能坚持做到课前预习!下面我们通过读书学习“敬业与乐业”的原则,并用心体会,相信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启迪。
读书感知:
1﹑组内两人对读课文,要求文通字顺。
5′
2思考问题(出示核心问题)课文中作者先后谈论了那几个问题?3′
3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师生交流—板书2′
有业
文章主体{敬业
乐业
4.展示预设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3′
①句子接龙游戏:请用文中的九句话来压缩这篇议论文(每组一句,句子接龙)师生在梳理这些句子。
师小结:由此我们发现读议论文就是找到每段的中心句,就可以掌握大概内容了3′
②游戏升级:只允许用四句话来概括全文,该说那四句呢?(小组回答)2′
③小组抢答:只要一句话来概括,是哪句?顺理成章完成第2题
2)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说中心论点是什么?
这篇课文篇幅虽然长,但是条理很清晰,请同学浏览课文,梳理课文层次3′3)理清课文思路,说出每部分所写内容
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把老师的的板书补充完整,做到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探究问题: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一谈。
(学生各抒己见)3′
归纳总结:
请同学针对学习目标总结本节课内容,归纳自己的学习收获。
2′
达标测试:
完成训练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