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残留的生物降解

合集下载

微生物对环境中农药的降解与去除

微生物对环境中农药的降解与去除

微生物对环境中农药的降解与去除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虽然能有效地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病害和杂草的侵害,但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以及食物中可能会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降解和去除环境中农药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微生物在环境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们可以通过降解和去除农药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降解是指微生物利用农药分子作为其生长和代谢的底物,将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而微生物去除则是指微生物通过吸附、转化、活性代谢等方式,将农药从环境中去除。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制。

微生物在降解农药时主要通过酶的作用,将农药分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这些酶通常是由微生物自身产生的,特定的酶用于特定类型的农药分解。

例如,农药降解微生物能够产生的酶包括脱氯酶、脱甲基酶、氧化酶等。

这些酶能够将农药分子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降解的效果。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微生物去除农药的方式。

微生物通过吸附农药分子表面,改变其化学性质,从而降低其在环境中的毒性。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吸附农药分子后,通过代谢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通过这些方式,微生物能够有效地从环境中去除农药。

许多微生物被发现具有降解和去除农药的潜力。

一些细菌和真菌,如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和拟青霉等,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污染的生物修复和生物处理。

这些微生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降解和去除,对多种类型的农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此外,一些微生物也可以与其他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提高农药的降解效果。

除了微生物降解和去除农药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减少农药的环境影响。

例如,通过合理的农药使用和施用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浓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通过选择和使用天敌和生物控制剂,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并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环境中降解和去除农药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农药残留及微生物在农药降解中的应用与展望

农药残留及微生物在农药降解中的应用与展望

收稿日期:2003-12-11文章编号:1005-6114(2004)01-0031-05农药残留及微生物在农药降解中的应用与展望张韩杰,闫艳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71018)摘要:农药在人类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草害等诸方面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因之而来的农药残留问题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综述了农药残留及微生物在其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关键词:农药;残留;降解;微生物中图分类号:$481.1+8文献标识码:B农药是人们主动投放于环境中数量大、毒性广的一类化学物质。

[12]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的开发与应用曾为人类在农、林业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对那些性质比较稳定、难于分解消失有毒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已造成严重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日益重视,相继提出了“软农药”(so ft p estici des )和“抑菌剂”(f un g istatic )等概念[9],生物农药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化学农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解决环境中存在的农药残留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

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我国科研工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已成为环境修复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对我国农药残留情况以及微生物在农药降解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农药残留及其危害1.1农药残留农药作为目前农业增产的主要依靠,在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农药的施用方法仍以药液喷洒和粉剂喷洒为主。

研究表明[6]:施用农药后,仅有1%!2%的药作用于防治对象本体,有10%!20%附着在作物本体上,其他80!90%的农药主要散落在农作物的周边环境,如农田、土壤或漂浮于大气,与尘埃吸附形成气溶胶。

农田农药多菌灵的降解及影响因子分析

农田农药多菌灵的降解及影响因子分析
0 引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别 其 降解 率在 7 1 . 9 %。从 半 衰期 角度 分析 ,加 入 降解 菌后 ,多 菌 灵 降解半 衰期 缩 短3 7 . 5 %。多 菌灵 降解 主要 通过 微生 物实 现 ,被 分
解为氨基苯并咪唑 ,微生物降解过程可 以理解 为矿化过程 ,添加 定含量维生素 ,能够缩短降解时间。在其他研究中也发现微生 物 的存 在 能够 促 进农 药 的降解 ,并 且有 助 于缩 短 降 解半 衰 期 。本
浓度 复合 污染 ,就需要 同等重视 C d 和多 菌灵 的修 复 。 3 结语 研究 结 果 显 示 ,土 壤 多菌 灵 的 降解 与 土 壤湿 度 、微 生 物 含 量
有关 ,较 高浓 度 的 土壤 湿 度有 助 于 多菌 灵 的 降解 , 因此 在 多 菌灵

些 微 生 物 可能 具 有抗 性 ,因此 针 对 一些 复 合 型 的污 染 土壤 ,需
灵降解 ,第六组添 ̄ I I 5 0 mg / k g C d ,加入多菌灵 ,其余培养操作与上
步等 同 。 2 结果 与 分析
要合理选择降解菌 ,如果土壤 同时存在低浓度的c d 和多菌灵混合 污染 ,再 土壤 治 理 中可 以将 重 点放 在 c d 污染 治 理方 面 ,如果 是 高

多菌 灵 是农 田常 见 广谱 杀 菌剂 ,使用 频 率 较 高 ,经 过蔬 菜 等 农 作 物 进人 到动 物体 内将 会 引起 组织 病 变 ,土 壤 中 多菌 灵 的 降解 不 仅 与 本身 性 质有 关 ,还 与土 壤 理化 环 境有 关 ,分析 多 菌灵 在 农
次研 究 也 能够 看 出这 一 点 ,高 浓 度 多菌 灵 的半 衰 期 较长 可 能 是 因 为高 浓度 下土 壤微 生物 的 活性下 降 ,影 响降解 速度 。 多菌 灵不 同水含 量 下测 定 ,在 4 周 后 ,含 水量 8 0 %的 土壤 多菌 灵 降 解 在9 5 . 6 % ,含 水 量6 0 %的 多菌 灵 降解 在 7 8 . 5 %,含 水 量4 0 % 的多 菌 灵 降 解 在6 3 . 9 %,并且 土壤 中多 菌 灵 降解 速 度 加 快 ,因此 为促 进 多菌 灵 的讲 解 ,可 以考 虑 在 土壤 可接 受 范 围 内适 当增 加 湿 度 。可 能是 因 为合 理 的 土壤 湿 度有 助 于 微生 物 的 繁殖 ,其 次土 壤 湿 度 增加 能够 适 当改 变 孑 L 隙度 、溶解 性 以及 土 壤 的 吸附 作用 等 , 进 而影响 到农药 的降解 。 测 定 不 同浓 度C d 对 多菌 灵 降解 的影 响 ,结 果 显示 不 同浓 度 C d 对 其 降解 的影 响存 在 一定 不 同指 出。低 浓 度下 的C d 元素 添加 能够 促 进 多菌 灵 降解 ,但 是 浓度 超 过一 定 指 标后 ,多 菌灵 的 降解 速 度 反 而下 降 ,而且 添 加 高浓 度 的c d 后 ,多 菌灵 的降解 半 衰 期有 较 大 变化 。c d 对农药降解的影 响在之前相关文献中有一定报道【 2 】 ,多

多菌灵和五氯酚钠的光降解和光催化降解初探

多菌灵和五氯酚钠的光降解和光催化降解初探
中图分类号 :T 5 .;T 5 . Q 4 09 Q 4 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7 ・2 42 0 )20 3-3 6 15 8 (0 60 -0 80
S u y o h t / h t e t l t g a a i n o r n zm n t d n P o o p o o a a y i De r d t fCa be da i a d c o S d u Pe t c l r p e a ewih Ti n me e wd r o i m n a h o o h n t t Oz Na o t rPo e
rs li ta ab n a i c udb e rd db e uts h t r e d zm o l ed ga e yUV n O2n n mee o e n i l, u o im e tc lr p e ae c a dTi a o trp wd re t ey b t d u p na ho o h n t r s
CHE Ja - i , ANG o L N in q u W Du , OU Ho g r i n —u
(olg f e sya dC e cl n ier gOca nvri f hn , h n o g n d o 2 6 0 , h a C l e Chmir hmia E gnei , enU iesyo C ia S ad n g a 6 0 3 C i ) e o t n n t Qi n
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是光化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它 9 .%) 8O ; 有其突出的优点 :常温常压下反应 , 反应条件温和 ,
TO2P 5 i 2 ,Deus,7%锐 钛 型 ,3%金 红石 gsa 0 0
平均粒径 为 2 W, 1L 比表面积为 ( ±1) 2 ; rI 5 5m/ O g 降解产物不造成二次污染 , 并可循环利用 , 因此越来 型 , 越受到人们的重视。C r " 17 a yj 96年报道了在紫外 e 于 其它试剂均为优级纯 ,所用水为 3 次蒸馏水。

多菌灵降解菌GRPD-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多菌灵降解菌GRPD-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2 0 1 3年 3月 第3 6卷 第 2期
四 川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Ma r ., 2 2
多菌 灵降 解 菌 G R P D一1 的 分 离鉴 定 及 降 解 特 性 研 究
蒲 丹 , 张晓喻 , 刘 刚 一 , 黄春 萍 , 李 琪 , 张 宏 '
( 1 .I  ̄J J I N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 院,四川 成都 6 1 0 1 0 1 ;2 .四川师范大学 植物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 1 0 1 0 1 )
A z o s p i r i l l u m b r a s i l e n s e [

本 实验室 从 长 期受 多菌 灵 污 染 的 农 田土 壤 中
原 菌有丝分裂 中纺 锤体 的形 成 , 影 响细胞 分裂 , 起 到
杀 菌作用 J , 多菌灵在全球广泛应用, 用 于 控 制 谷 物、 油菜 、 水果 、 蔬 菜 和观赏 植物 的病 害 . 根据 土 壤类 型 的不 同 , 多 菌灵 的 半 衰 期 从 3~1 2个 月 不
高效降解多菌灵的微生物是修复多菌灵污染土壤的
有 效途径 , 对 解 决 农 药 残 留问 题 具 有重 要 意 义. 目 前, 国 内外 关于多菌 灵 的降解菌报 道较 少 , 已报 道 的
发生过 作物 的 药害 事故 . 据 1 9 9 5年 7月到 1 9 9 6年
8月 对江 苏 、 广东 、 黑 龙江 等 l 9个 省市 的调查 表 明 , 共发生 药害 2 0 0多起 , 药 害 面积 超 过 1 3万 h m , 直 接 经 济损失 达 l O亿 元人 民 币 . 多菌灵 ( c a r b e n d a z i m) 是一 种苯并 咪唑类 高效 低 毒 杀菌剂 , 具有 内吸治疗 和保护作 用 , 机理是 干扰 病

多菌灵在大青叶中降解残留动态的研究

多菌灵在大青叶中降解残留动态的研究
CO r o n
暑 o5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0 2 4 6 8 l l 0 2 1 4 l l 6 8
时间 (an) ri
图l 多菌 灵对照 品色谱 图
12 3 标 准溶 液 的配 制 ..
准 确 称 取 4 6 g多菌 .7m
相关研 究 , 进行 了安 全性 评价 。 并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田 间试 验 .
12 1 仪 器 与 试 剂 Wa r 60 Cnrlr高 效 .. t s 0 ot l e oe 液相色谱仪 、 t T 46紫外检测器 、 Wa r 8 eM 旋转蒸发仪、 超声 波 清 洗 仪 、 空 泵 、5 分 液 漏 斗 等玻 璃 仪 真 20m1 器 ; 菌灵 标 准 品 ( 多 国家 标 准 物质 研 究 中心 提 供 ) 、
平的多菌灵对照品溶液 , 回收率范 围在 7 .7 ~ 9 5 %之 间 , 合农药残 留分 析要求 。田间降解 动态试 验结 2 2% 8.7 符
果表明 , 高浓 度多菌灵在 大青叶 中降解半衰期 为 2 9 , .2d 低浓度 多菌灵在 大青 叶 中降解 半衰期 为 2 7 。施用 .4d
大 青 叶为 十 字 花科 二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菘 蓝 (st n I  ̄i— a
6 0d分别在各 小 区采用 “ 5点取 样法 ” 样 品 , 取 混匀后
用 四分法 留样 50 g备检 。同年 8月 1 0 8日进 行 第二
dgtaFr ) i i o . 的干 燥 叶 , 有 清 热 解 毒 、 血 消 炎 oc t 具 凉 等 功效 。使用 多菌 灵 可 对菘 蓝 的 霜霉 病 、 白粉 病 等
在 北京 同仁堂 河北 中药材 科技 开发 有 限公 司 中药材 试 验基地 。共 进行 高 、 及 空 白 3个 多 菌灵 浓 度 水 低 平 的施 药 。每 个 试 验 小 区 面积 2 高 浓 度 小 区 4m , 施 5 % 多菌灵 可湿 性粉 剂 ( 0 山东 淄博 百 禾 生物 农 药

食品中多菌灵的危害与现状分析

食品中多菌灵的危害与现状分析

食品中多菌灵的危害与现状分析张光辉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123班摘要:本文通过对多菌灵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和毒理机制进行探讨,找出多菌灵对人体的巨大危害,分析食品中多菌灵危害现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遏制这种现象。

关键词:多菌灵农药;检测;使用现状;对策;预防The harm of carbendazim and present situationanalysis in foodGuangHui ZhangClass 3,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ranslation,College of Food andBioengineering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carbendazim pesticide residues on the harm to human body health effect and toxicology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and find the carbendazim huge harm to human body, the analysis of carbendazim in food hazards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curb this phenomenon.前言农药残留是由于农药的应用而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药投入农业生产活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1]。

对于农药残留,人们往往重点关注对环境或者农产品的影响,而忽略对于农产品加工产品对人的危害,尤其是主要面向儿童消费群体的各种果汁和果酱等[2],这使得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们生活造成更多的隐患。

木霉T2—2产多菌灵水解酶的条件及酶学特性

木霉T2—2产多菌灵水解酶的条件及酶学特性
E C L 10O S—C 8不锈钢柱 , X E 2 D 1 粒径 5 m。流动相采用 甲 醇和 0 1 . %磷酸缓冲液 , 流速 0 8m Z i。紫外检测 器波长 . I mn 2 0n 进样量 为 2 。一个酶活力单位 ( ) 8 m, 0 u 定义为在本试
木霉 ( rhdr as. T T/ o e ) 2—2菌株 , c m p 是本试验室选育得到
试 验室选 育得 到 的 1株可 以快速 、 高效 降解 多菌灵 的菌株 。
于 提 取酶 。 14 粗 酶 液 的 制备 .
将培 养 好 的 菌 液 在 室 温 下 以 6 0 0 rrn离 心 分 离 0 / i a 2 i, 0r n 菌体用 0 1m lL p a . o H值 =6 0的 P S缓 冲液洗 涤 2 / . B 次, 洗液与 上清 液 合并 用 于胞 外酶 测定 。洗 涤 后 的菌 体 以 1: 0 1 的体积 比悬 浮 于 P S中 , B 然后在 冰水浴 中进行 超声破
中图分类号 : 9 99 Q 3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 2—10 【 1 0 0 7 0 10 32 加1 )6— 5 7— 2
多 菌灵 因化学性 质稳定 , 衰期较 长… , 导致哺乳 动 半 易 物免疫功 能下 降和染色体 畸变而 影响后代 繁衍等性 质 , 而具 有“ 三致” 作用 ,0 2年被我 国农业部列为环境激素类化 学农 20 药 J 。因此对多菌 灵残 留 的降解研 究越来 越受 到 国 内外 关 注 一 。生物 降解是通过酶促反应去除土壤 中多菌灵残 留的 有效 途径 。利用微 生物降解 环境中 的农 药残 留, 具有投 资与 处理 费用低 、 安全性好 、 无二次 污染 等优点 , 是一种切实 可行 的土壤生物修 复办法 。利用对农药具有降解功能的微生物来 生产 酶制剂 , 目前广 泛使用 的活体 制剂相 比, 便于储存 、 与 更 运输 和使 用。木霉 ( r hdr as. T 2菌株 , Ti o e p ) 2— c m 是笔者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9 — 2010学年第二学期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课题名称:多菌灵残留的生物降解研究设计时间:2010.12.10—2011.12.25系部:化学工程系班级:0803生物化工姓名:刘佳指导教师:田连生目录摘要 (3)Abstract (4)1 绪论 (5)1.1农药污染的危害 (5)1.2 我国土壤农药污染现状 (6)1.2.1 常用化学农药的种类和特点 (6)1.2.2 我国土壤农药污染现状 (6)1.3 农药污染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7)1.3.1 农药污染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7)1.3.2 农药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8)1.3.3 农药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 (8)1.4 多菌灵的理化性质 (9)1.5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9)1.6 多菌灵降解方式 (10)1.7 多菌灵降解的意义 (10)2 实验部分 (12)2.1 试验材料 (12)2.2 实验仪器 (12)2.3 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与纯化 (12)2.4 种子液制备 (12)2.5 16SrDNA序列分析 (13)2.6 多菌灵降解率的检测 (13)2.7 多菌灵浓度的影响 (14)2.8 氮源对菌株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14)2.9 pH值对菌株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14)2.10 培养温度对菌株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14)3 结果与讨论 (15)3.1 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15)3.2 多菌灵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15)3.3氮源多菌灵降解的影响 (15)3.4 pH值多菌灵降解的影响 (16)3.5 培养温度对多菌灵降解的影响 (16)3.6 讨论 (17)4 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多菌灵残留的生物降解研究刘佳0803生物化工摘要:本文采用富集培养法,在长期施用多菌灵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对多菌灵降解效能高的菌株RF33-2。

经生理生化和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

菌株RF33-2降解多菌灵的最适pH值6.0~10.0,最适温度35.0~40.0 ℃。

该菌株在多菌灵浓度为1O、3O、50、100、300 mg/L 的无机盐培养基中,30 ℃振荡培养24 h后,其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分别为42.44%、48.97%、77.19%、78.66%和9O.O7%。

外加有机氮源如酵母浸出粉、胰蛋白胨、酵母膏可促进该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效果,而无机氮源尿素的加入会抑制对多菌灵的降解作用。

关键词: 多菌灵;残留;生物降解;降解率Biodegradation of Carbendazim residuesLiu jia0803 Bio-ChemicalAbstract:Carbendazim is a benzo-pyrazole pesticides because the crop residues on the longer term, so on its residue analysis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carbendazim purified from the soil of one pairs of carbendazim degradation of performance of a high strain RF33-2.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nd sequence homology analysis, the 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carbendazim optimum pH value of 6.0~10.0, and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35.0~40.0 ℃. Bacterium in the carbendazim concentration of 10, 30, 50 , 100,300 mg/L of the inorganic salt medium, 30% after 24 h shaking culture, its degradation rate of carbendazim were 42.44%, 48.97%, 77.19%, 78.66%, and 90.07%. Add a small amount of organic nitrogen sources such as yeast extract, tryptone, yeast extract can promote the degradation of carbendazim strains, add a small amount of inorganic nitrogen sources urea inhibit strains of carbendazim degradation.Keywords:Carbendazim; residue; bio-degradation; degradation rat1 绪论1.1农药污染的危害[1]在人类农业生产中,农药很早就被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农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省时省力等优点,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生产使用,仅1985年,世界的农药产量就达200多万t。

然而大量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难降解农药的使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杀手”。

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发现:全世界每年使用农药400余万t,而实际发挥效能的仅有1%,其余99%都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造成环境污染。

农药污染范围广,面积大,时间长,不仅污染农作物和土壤,而且还进一步污染到地面水体和地下水以及海洋环境,它们在杀死靶标生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杀死非靶标生物,对周围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

农药进入环境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农药直接喷洒在土壤中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去除杂草;二是为防治病虫草害而喷洒于作物叶面,其中至少会有90%的农药落入土壤当中;三是在喷雾和喷粉使用农药时,部分农药弥漫于大气中,并随着气流和风迁移,散布到环境的各个角落。

叶面呼吸大气中农药蒸汽根部吸收土壤水溶液农药植物吸收农药的途径表皮渗透土壤大气中农药大气中农药干湿沉降图1 植物吸收农药的途径农药对人、畜健康和地球生态安全的影响也是当今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20世纪60年代,有机氯农药污染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先被人们认识;70年代初,六六六和DDT被逐出杀虫剂家族;80年代初,有机磷农药的剧毒品种被清除出常规农用化学品名单;90年代以来,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植物激素等数十种农药在内的环境激素类化学农药和持久(难降解)有机毒物的危害性及其监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们对动物的毒性主要有:1)影响人和动物生殖繁衍,造成动物雌性化、腺体病变和后代生命力退化;2)引起动物脏腑器官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3)“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这不仅直接危害到人类健康,而且可造成许多野生动物的种群消亡,引发地区生态危机和生物多样性。

而环境激素类化学农药目前在我国产销应用量巨大,特别是多菌灵是目前农业上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杀菌剂。

因此,其在环境中残留的降解,已成为我国急待解决的问题。

1.2 我国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土壤是人类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巨大人口压力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农林土壤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其他一些化学物质,而且其施用量将可能在很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水平,这些化学物质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使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引起土壤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生产力下降等负面效应,极大的影响了农林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也使污染土壤的面积进一步增加,这种增加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将成为农业环境治理的热点领域。

1.2.1 常用化学农药的种类和特点化学农药按其功能不同,主要分为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三大类;而依据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无机农药等多种类型。

这些化学农药的共同特点是:⑴有毒性,且靶向性差;⑵残留性,一般分为高残留、中残留和低残留等;⑶迁移性和累积性,可通过空气、土壤或地下水发生迁移,甚至在生物体内累积。

1.2.2 我国土壤农药污染现状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平均发生病虫害约27~28亿亩次,农药,尤其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依然是保证粮食作物增产、稳产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目前,全国农业使用化学农药为80~100万t左右,有机磷农药占40%,高毒农药占37.4%,这些农药无论以何种方式施用,均会在土壤残留,而且在我国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据测定仅为20%~30%(发达国家的有效利用率为60%~70%)。

若按单位面积施药量计算,我国农药用量是美国的2倍多。

根据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2000年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田4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6]。

据联合国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农副产品因为化学农药的残留问题,每年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对农药的使用主要是着眼于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对于施用后进入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未给与足够的重视。

化学农药大量使用,一方面杀死了许多无辜的生物,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又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和放大作用,给人类和高等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是造成土壤农药污染的主要种类。

目前世界上的有机磷农药商品达上百种,在我国使用的有机磷农药约30余种,使用量为20万t,其中80%以上是剧毒农药,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敌敌畏等,其中甲胺磷的使用量一年就高达6.5万t。

目前我国有机磷农药占据农药主导地位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仍将长期使用。

有机氯农药是造成土壤农药污染的另一大类,我国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污染地区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地区,在土壤、农产品、河流沉积物中都检测到了该类农药的残留。

2000年太湖流域农田土壤中15种多氯联苯同系物检出率为100%,六六六、DDT超标率为28%和24%,上海市郊区农田中的DDT含量严重超标,南京市菜地土壤中六六六和DDT的检出率为100%。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禁用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在逐渐降低,但目前仍在使用的有机氯农药如二氯杀螨醇、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等,同样造成土壤、植物和水源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