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动态研究
农田农药多菌灵的降解及影响因子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别 其 降解 率在 7 1 . 9 %。从 半 衰期 角度 分析 ,加 入 降解 菌后 ,多 菌 灵 降解半 衰期 缩 短3 7 . 5 %。多 菌灵 降解 主要 通过 微生 物实 现 ,被 分
解为氨基苯并咪唑 ,微生物降解过程可 以理解 为矿化过程 ,添加 定含量维生素 ,能够缩短降解时间。在其他研究中也发现微生 物 的存 在 能够 促 进农 药 的降解 ,并 且有 助 于缩 短 降 解半 衰 期 。本
浓度 复合 污染 ,就需要 同等重视 C d 和多 菌灵 的修 复 。 3 结语 研究 结 果 显 示 ,土 壤 多菌 灵 的 降解 与 土 壤湿 度 、微 生 物 含 量
有关 ,较 高浓 度 的 土壤 湿 度有 助 于 多菌 灵 的 降解 , 因此 在 多 菌灵
一
些 微 生 物 可能 具 有抗 性 ,因此 针 对 一些 复 合 型 的污 染 土壤 ,需
灵降解 ,第六组添 ̄ I I 5 0 mg / k g C d ,加入多菌灵 ,其余培养操作与上
步等 同 。 2 结果 与 分析
要合理选择降解菌 ,如果土壤 同时存在低浓度的c d 和多菌灵混合 污染 ,再 土壤 治 理 中可 以将 重 点放 在 c d 污染 治 理方 面 ,如果 是 高
一
多菌 灵 是农 田常 见 广谱 杀 菌剂 ,使用 频 率 较 高 ,经 过蔬 菜 等 农 作 物 进人 到动 物体 内将 会 引起 组织 病 变 ,土 壤 中 多菌 灵 的 降解 不 仅 与 本身 性 质有 关 ,还 与土 壤 理化 环 境有 关 ,分析 多 菌灵 在 农
次研 究 也 能够 看 出这 一 点 ,高 浓 度 多菌 灵 的半 衰 期 较长 可 能 是 因 为高 浓度 下土 壤微 生物 的 活性下 降 ,影 响降解 速度 。 多菌 灵不 同水含 量 下测 定 ,在 4 周 后 ,含 水量 8 0 %的 土壤 多菌 灵 降 解 在9 5 . 6 % ,含 水 量6 0 %的 多菌 灵 降解 在 7 8 . 5 %,含 水 量4 0 % 的多 菌 灵 降 解 在6 3 . 9 %,并且 土壤 中多 菌 灵 降解 速 度 加 快 ,因此 为促 进 多菌 灵 的讲 解 ,可 以考 虑 在 土壤 可接 受 范 围 内适 当增 加 湿 度 。可 能是 因 为合 理 的 土壤 湿 度有 助 于 微生 物 的 繁殖 ,其 次土 壤 湿 度 增加 能够 适 当改 变 孑 L 隙度 、溶解 性 以及 土 壤 的 吸附 作用 等 , 进 而影响 到农药 的降解 。 测 定 不 同浓 度C d 对 多菌 灵 降解 的影 响 ,结 果 显示 不 同浓 度 C d 对 其 降解 的影 响存 在 一定 不 同指 出。低 浓 度下 的C d 元素 添加 能够 促 进 多菌 灵 降解 ,但 是 浓度 超 过一 定 指 标后 ,多 菌灵 的 降解 速 度 反 而下 降 ,而且 添 加 高浓 度 的c d 后 ,多 菌灵 的降解 半 衰 期有 较 大 变化 。c d 对农药降解的影 响在之前相关文献中有一定报道【 2 】 ,多
多菌灵农药残留标准

多菌灵农药残留标准多菌灵是一种常见的农药,常常用于防治作物疫病。
然而,使用多菌灵也会导致农产品中残留多菌灵的问题。
因此,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多菌灵农药残留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
本文将从多菌灵的性质、使用情况和标准制定等方面介绍多菌灵农药残留标准。
一、多菌灵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属于苯并咪唑类农药。
多菌灵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酵母菌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多菌灵在植物体内可吸收、转运和代谢,影响到真菌细胞膜的脂类合成,最终导致真菌无法生长和繁殖。
多菌灵可用于防治多种植病,如白粉病、黑斑病、炭疽病等。
然而,多菌灵也有其不良影响。
多菌灵可以引起植物的负面反应,如抑制植物的生长、降低花粉发芽率等。
此外,多菌灵容易在环境中残留。
残留的多菌灵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障人类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各国纷纷制定了多菌灵农药残留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多菌灵残留的潜在风险、农作物的种植周期和消费量、检测方法、最大残留限量等。
以中国为例,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曾于2007年颁布了《农产品中多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该标准规定了多菌灵的最大残留限量。
该标准要求,多菌灵在各种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小麦、大麦、稻谷、玉米和花生中,不得超过每公斤0.02毫克;苹果、葡萄、梨、桃、草莓、葡萄柚、柑橘、番茄、辣椒、黄瓜、茄子、豇豆、苤蓝、头菜等蔬菜、水果中,不得超过每公斤0.01毫克。
此外,中国还制定了《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该标准要求在食品中不得检出多菌灵。
这意味着,多菌灵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必须低于检测限,才能被认为是安全的。
其他各国标准的最大残留限量不同,但基本原则相同。
例如,欧盟在2011年颁布了注重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膳食中多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其中包括了多菌灵的最大残留限量,该限量因不同食品而异。
多菌灵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多菌灵等杀菌剂的残留允许量检测计算和美国相关规定的修改的对策问题的评论

关于多菌灵等杀菌剂的残留允许量检测计算和美国相关规定的修改的对策问题的评论1 涉及的问题:1-1 关于多菌灵(Carbendazim)、硫菌灵(Thiophanate)、甲基硫菌灵(Thiopphanate-metyl)和苯菌灵(Benomyl)等在美国等外国的使用情况的变更及其对农残检测项目列表的影响。
1-2 关于上述农药在初级农产品中/上的残留检测结果的计算。
2 评论意见2-1关于多菌灵(Carbendazim)、硫菌灵(Thiophanate)、甲基硫菌灵(Thiopphanate-metyl)和苯菌灵(Benomyl)等在美国等外国的使用情况的变化及其对农残检测项目的影响⑴多菌灵Carbendazim:由于怀疑“多菌灵”有致癌作用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美国并没批准用于食品生产,但EPA 准许有限制地在2009年前使用多菌灵,批准在佛罗里达柑桔上使用(2002~2008),因为没有其他替代农药,其后有了替代农药,就不再延长多菌灵的使用期。
所以,美国批准的农药列表有相应调整。
在我国、欧盟和日本的农药残留限量列表中都有多菌灵。
不应当认为此后就可以不用考虑多菌灵残留检测问题,也许恰恰相反。
如,最近有关于美国在自巴西等国进口的柑橘汁中检出有农药多菌灵残留的报道,尽管残留量很低,但影响甚大。
按美国规定,若在柑桔汁中检出的多菌灵Carbendazim残留量达≧10ppb,就可以采取法律行动,进行处置。
所以,针对美国关于多菌灵的农残规定的修改,诺安(Sino analytica)不会改变现行检测列表中的检测项目“多菌灵”(报告限0.01ppm)。
因为不仅我国和其他国家允许使用多菌灵,同时苯菌灵、硫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农药用后都可能检出多菌灵残留。
⑵硫菌灵Thiophanate和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在美国和欧盟的列表中没有硫菌灵,但都有甲基硫菌灵。
似乎美国在1986年有硫菌灵登记(Thiophanate-ethyl, case 0387),但未见有以后的再登记;美国在2004年有甲基硫菌灵在登记,但适用作物有限,不包括柑桔类。
多菌灵在黑土中的吸附及解吸行为

化学农药作为保 障农业 丰收 的重要手 段 , 在农业 生产 中 发挥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J然 而 , , 由于人们 长 期 的不 科 学用 药, 剧毒 、 高残 留、 难降解农药的大量使用 , 使人们面临着不断 增加农 药污染的环境 问题 J所 以研究农 药在 土壤 中的环境 , 行为对于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 重要 意义。 多菌灵 ( abn ai 属于苯 并咪 唑类 的内吸性杀 菌剂 , C redz m) 因具有高效 、 抑菌谱广等 优点而得 到广泛应用 , 常用于 稻、 、 麦 棉、 果树 、 蔬菜 、 中药材等多 种作物 的褐斑病 、 立枯病 、 疫病、 早 灰霉病 等病害的防治 j 。但多 菌灵 会导致雄性 啮齿类 动物 的 生殖能力下降 , 当然 也会影 响到人 类 的生 殖 、 生长 和发育 。 J 对于多菌灵在环境中的残 留以及测定方法等方面 , 国内外 已有 人做 了不少的研究 , 但有关黑土对多菌灵吸附一解吸行为的研 究还较少 J 。多菌灵的结构 稳定 , 在土壤 中残留期长 。这种 难 降解有机物在土壤 中的吸附行为 是决 定其生物有效性 和持 久性 的重要因素 , 同时也影 响着其 向水体、 大气 的迁移速度 J 。 文中通过研究 多菌灵在供试 土壤 中吸附一解吸行为 、 探讨 土壤有机质等 因素对多菌灵在供试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的影响, 了 解多菌灵在土壤环境中的存在状况及迁移规律。研究结论可 以 为土壤中多菌灵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
1 吉林省科技重点项 目( 00 1)吉林农业大学研究启动基金。 ) 2 94 、 0 2 第一作者简介 : 李明石 , , 6 男 1 7年 5 生 , 9 月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 环境学院 , 博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 : 兰坡 , 林 农业 大 学 资源 与环 境 学 院 , 授。E 赵 吉 教 —
多菌灵贮存稳定性研究

wa u i t i ee te e tr .R — s td da df r mp ru e f e s e f nt a sl T e eut s o dta ted c m— u 】 h s l we th e o t r sh h
po iin ae of c r n a i sa a d sto r t s a be d zm tnd r
An u , ee, n u 3 0 h iH fiA h i 0 5 ) 2 1
在 建 立 柑 橘 中 多 茵 灵 残 留 分 析 标 准 方 法 的 基 础 上 , 究 了 不 同 温 度 下 多 茵 灵 在 乙腈 、 研
样品 提取 液和柑橘基 质样品 中的稳定性 。[ 结果] 多茵灵标准 工作液在一 0 4 2 、℃贮存条 3 0d 后, 多菌灵分解率分别 为 25 %和 07 %, .6 . 3 多茵灵 的标 准工作 液具有 良好的稳定性 ; 柑橘提 取 液 中的 多菌灵在一 O4和 2 ℃下贮存 3 2、 5 0 d后 , 分解率分别为 07 %、 .1 .4 28 %和 25%; . 0 添
57 %。【 .8 结论] 该研究建立 了柑 橘 中多菌灵的残留分析 方法 , 对促进我 国柑橘 出口具有十分
重要 的 意 义 . .
s rg t it_ to 】 ae nte t aes bl [ h d B sd o h o a i Me y
e tbl h e t sa i m n of he r sdu a l ss s t e i e nay i m e h d o abe da i to f c r n zm i or n e,t e n ag h sa lt f c r nda m i a e o tie tbii y o abe zi n c t ni l r
关于多菌灵残留量检测的实验研究

关于多菌灵残留量检测的实验研究作者:王侠文杨泽川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7期摘要:多菌灵应用范围广,在农作物中残留量的检测十分重要。
基于此,试验建立了苹果、梨、桃、橙四种多菌灵的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结果表明,多菌灵在四种水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3.2%~109.3%,RSD 为5.0%~9.6%,其准确度及其灵敏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多菌灵残留量;液相色谱;基质效应水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广受欢迎。
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常使用农药多菌灵来抗菌防霉。
多菌灵又称苯骈咪唑44号,化学名称为2-(甲氧基氨基甲酰)苯骈咪唑,是一种广谱、高效、内吸性杀真菌农药,目前,已广泛用于水果种植生产。
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而且有一定的毒性,能够持久地残留在果品蔬菜中,导致多菌灵残留累积,可通过食物链,对人引起兴奋、抽搐、精神恍惚、恶心呕吐、头昏头疼、胸闷、上腹压痛等中毒症状,影响人体健康。
因而,对其残留量进行检测具有必要性。
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设备Acquity uplc H-Class和Xevo TQD液相/串联质谱仪(美国Waters 公司), Sigma3k15 型离心机(德国);Acquity BHE C18色谱柱( 100 mm×2.1 mm,内径1.7μm);电子天平(精确到0.01g);涡旋振荡器;0.22μm有机系针孔滤膜过滤器;以及实验室常规实验设备。
1.2试剂与材料多菌灵标准储备液1000μg/mL(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超纯水;乙腈和甲醇均为色谱纯( Fisher 公司);样品前处理试剂盒和净化包(C18、PSA(乙二胺-N-丙基硅烷)GCB)(美国Agilent公司)。
1.3实验步骤1.3.1标准溶液配制将多菌灵标准储备液(1000μg/mL)用甲醇以及4种水果的空白溶剂分别稀释至0.2、0.1、0.05、0.02、0.01μg/mL工作溶液,现配现用。
液相色谱法检测柑橘中多菌灵残留的方法研究

添 加 回收率 为 1 O .变异 系数 为 52 l% .%。
关键 词 :高液 液相 色谱 ;多茵灵 ;残 留 ;检 测 中图分 类号 :¥ 8 . 4 2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4 0 2 0 )5 1 — 3 0 2 5 8 (0 6 0 — 0 0
高 国文 ,刘 育 清 ,朱 家香
(. 昌市农 产 品质量 安全 监督 检验 站 ,湖北 1宜 2 湖北 省农 药检 定所 ,湖北 . 武汉 宜昌 4 30 ; 4 0 0 4 07 ) 3 00
De e m i ton o r e t r na i f Ca b nda i sdu n a darn zm Re i e i M n i by HPLC
收 稿 日期 :2 0 — 3 0 06 0 — 7
改变 H 2 5 — 0 0的色谱 方 法 流 动 相 配 比 . G 88 20 使 杂 质 峰 与 多 菌 灵 实 现 基 线 分 离 ( 3进 图
1n 0g多 菌 灵 标 准 品 谱 图 、 图 4进 与 图 2相 同 的柑橘样 品 21 0 ̄ L谱 图 ) 该 方 法 5倍 噪 声 的 。 检 出 限 为 02 /g 方 法 的 添 加 回 收 率 为 .mgk .
—
1 一 0
维普资讯
两l 召 菘 堙 1 r
P siieS in ea d Ad n s ain et d ce c n mi i r t c t o
法 进行 了修 改 .用 甲醇加 冰 醋 酸 为 提 取 液 , 用 高 速 匀 浆 取 代 振 荡 提 取 ,缩 短 前 处 理 时 间 ;
阿维菌素在柑桔上的残留及其降解动态研究的开题报告

阿维菌素在柑桔上的残留及其降解动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柑橘的品质和产量,农民常常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
阿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柑橘的病虫害防治中。
但是,阿维菌素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在柑橘上使用阿维菌素后,会在果实表面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阿维菌素在柑橘上的残留情况和降解动态,对于制定科学的农药使用方案,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调查阿维菌素在柑橘上的残留情况和降解动态。
本研究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柑橘中阿维菌素的残留量,并探究阿维菌素在柑橘上的降解规律。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柑橘样品:选择柑橘种类较为丰富的果园,收集不同时间、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柑橘样品。
2. 检测阿维菌素残留量:将柑橘样品分别制成适当的样品,并采用HPLC法检测阿维菌素残留量。
3. 分析阿维菌素的降解规律:将柑橘样品在合适的条件下保存,定期取出样品,通过HPLC法检测阿维菌素的降解情况,分析其降解规律。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阿维菌素在柑橘上的残留情况和降解规律,为柑橘的农药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帮助制定阿维菌素的安全使用标准。
此外,本研究的预期结果还包括:1. 揭示阿维菌素在柑橘上的残留情况和降解动态。
2. 结合柑橘生长周期和储存条件,推断阿维菌素在柑橘上的降解速率。
3. 为阿维菌素和柑橘质量安全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借鉴。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文献查阅、实验条件的探究与制定。
2. 第二阶段(4-6个月):样品的收集、样品的处理和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检测。
3. 第三阶段(7-12个月):分析阿维菌素的降解规律。
4. 第四阶段(13-15个月):数据归纳和分析、论文撰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于 2002年 9~11月 、2003年 9~11月
进行 。试验地点安排在浙江省衢州市郊 、广西区南 宁市郊和桂林市郊 。试验农药为 50%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 (由杭州大地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 ,供试 作物为 柑 ,树龄 5年 。最终残留试验 :按在柑橘上 推荐使用剂量即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和 高剂量 (500倍 )水稀释液喷雾施药 。第一次施药在 柑橘果采摘前 2 个月左右进行 ,以后每隔 7 d施药 一次 ,共施药 3次和 4 次 ,距最后一次施药 20 d和 30 d时分别取上中下及里外 5点的橘子样品和土壤 进行检测 。降解动态试验 :按高剂量 ( 500 倍液 )施
多菌灵 [ carbendazim , N - ( 2 - 苯并咪唑基 )氨 基甲酸甲酯 ]又叫苯并咪唑 44 号 、棉萎灵等 ,是一 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 ,能防治水稻 、棉花 、蔬菜 、果树 等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 ,尤其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 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1 ] ,但它的残效期比较 长 ,对哺乳动物有一定的毒性 [ 2 ] 。因此 ,农产品中 多菌灵残留量的测定越来越受到重视 [ 3~8 ] 。目前有 关多菌灵在柑橘上的残留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试验 研究了多菌灵在柑橘及橘园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 特性 。
— 113 —
菌灵 在 不 同 样 品 中 的 添 加 回 收 率 在 80. 1% ~ 105. 4%之间 ,变异系数最大为 5. 5% (表 1) 。
表 1 多菌灵残留分析方法添加回收率
添加浓度 (mg / kg)
0. 01 0. 1
1 5
土 壤
回收率 ( % ) ( x ±s) —
87. 0 ±2. 12 88. 9 ±3. 18 82. 7 ±2. 70
变异系数 (%) —
2. 44 3. 58 3. 26
全 果
回收率 ( % ) ( x ±s) —
90. 7 ±2. 76 80. 1 ±4. 17 88. 0 ±1. 87
变异系数 (%) —
3. 04 3. 80 2. 13
果 肉
回收率 ( % ) ( x ±s)
105. 4 ±5. 80 86. 3 ±2. 33
施药 浓度 (稀释 倍数 )
施药 次数 (次 )
取样 时间
( d)
广西 , 2002 土壤 果皮 果肉
残留量 (mg / kg)
广西 , 2003
浙江 , 2002
土壤 果皮 果肉 土壤 果皮 果肉
1 000
3
20 0. 992 4. 470
30 0. 208 2. 549
4
20 2. 110 5. 409
收稿日期 : 2004 - 09 - 30 项目来源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委托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编
号 : 200302532) 。 作者简介 :金仁耀 (1981—) ,男 ,浙江遂昌人 ,硕士研究生 ,从事农药
残留分析的研究工作 。 Tel: ( 0571) 86971220; E - mail: gwj7701 @ 163. com。
30 0. 352 3. 462
500
3
20 3. 013 11. 513
30 0. 706 7. 140
4
20 4. 346 14. 499
— 112 —
江苏农业科学 2005年第 2期
在国际型振荡器上振荡提取 2 h,用布氏漏斗抽滤 , 以 50 m l甲醇洗残渣 ,合并滤液于 250 m l平底烧瓶 中 ,在 40 ℃水浴上减压浓缩至 40~50 m l,留待液 液分配 。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转移至 500 m l分液漏 斗中 ,加入 20 m l 0. 1 mol/L 的盐酸溶液和 100 m l 10%NaCl溶液后 ,再加入 50 m l石油醚剧烈振荡 1 m in,静置 分层后 , 弃 去石 油醚 层 。下层 水 相 用 2 mol/L NaOH 溶液调节 pH 值至 6. 5,再用二氯甲烷 萃取 3次 ,每次 40 m l。经无水 Na2 SO4 干燥 ,合并二 氯甲烷于 250 m l平底烧瓶中 ,减压浓缩至近干 ,再 用氮气吹干 ,以 N , N - 二甲基甲酰胺定容至 5 m l。 (2)柑橘 (橘皮 、果肉和全果 ) :称取 20. 0 g (精确至 0. 01 g)捣碎的样品 (果肉为 50. 0 g)于 250 m l具塞 三角瓶中 ,加入 80 m l甲醇和 20 m l 0. 1 mol/L 的盐 酸溶液 ,再按土壤样品的处理方法处理 。
药 1次 ,每个处理 3次重复 ,每小区 2株 。施药后当 天 (叶上药液干后 )及间隔一定的时间 ( 1 d、3 d、7 d、14 d、28 d、45 d)分别取上中下及里外 10个橘子 样品及土壤进行检测 。浙江试验点为壤土 , pH 值为 6. 5,广西试验点为沙质红黄壤 , pH值为 6. 3。 1. 2 分析方法 1. 2. 1 仪器与试剂 仪器 : HP1100 液相色谱仪 (带 DAD 检测器 ) ,色谱工作站 ,国际型振荡器 、旋 转蒸发仪 ( 2FG - 85A 型 ) 。试剂 : 甲醇 、二氯甲烷 、 石油醚 、盐酸 (均为 A. R. 级 ) ; 无水硫酸钠 (A. R. 级 ,用前在马福炉中 600 ℃灼烧 4 h) ; 甲醇 (色谱 纯 ) ;乙腈 (色谱纯 ) ;水 (二次重蒸 ) ; N , N - 二甲基 甲酰胺 (重蒸 ) 。多菌灵标样 :已知含量 , ≥ 99. 0%。 1. 2. 2 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柱 :Φ4. 6 mm ( id) × 100 mm , TRACE EXCEL 120 ODS - C18 不锈钢柱 , 粒径 5 μm。流动相 :采用甲醇 、乙腈和 0. 1% 磷酸 水缓冲液梯度淋洗 : 0 m in,甲醇 100% ; 4 m in,甲醇 10% ,乙腈 20% ,缓冲液 70% ; 6 m in,甲醇 100% ;停 止时间 10 m in。流速 : 0. 8 m l/m in。检测波长 : 281 nm。进样量 : 20 μl。多菌灵相对保留时间 : 约 5. 5 m in;典型色谱图见图 1~4。 1. 2. 3 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 0. 01 g (精确至 0. 2 mg) 多菌灵标准品 , 置于 10 m l容量瓶中 , 以 N , N - 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摇匀后即 为标准母液 。从上述标准母液中准确吸取 1 m l于 25 m l容量瓶中 ,以 N , N - 二甲基甲酰胺稀释至刻 度 ,摇匀 ,再从中准确吸取 1 m l于 10 m l容量瓶中 , 以 N , N - 二甲基甲酰胺稀释至刻度 ,摇匀 ,备用 。 1. 2. 4 样品的前处理 ( 1)土壤 :称取制备好的土 样 20. 0 g (精确至 0. 01 g)于 250 m l具塞三角瓶中 ,
加入 80 m l甲醇和 20 m l 0. 1 mol/L 的盐酸水溶液 ,
2. 2 方法回收率 取制备好的空白对照样品 20. 0 g (柑橘果肉为
50. 0 g) ,加入一定量的多茵灵标准品 ,按上述方法 对样品进行提取 、净化 、测定后 ,计算添加回收率 ,多
金仁耀等 :多菌灵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动态研究
相关系数 半衰期
R2
T I/2 ( d)
0. 937 6 2. 59
0. 934 7 3. 65
0. 982 9 13. 95
0. 901 9 8. 15
0. 976 5 2. 26
0. 936 4 1. 39
0. 952 6 34. 48
0. 771 0 19. 69
表 3 多菌灵在柑橘上的残留试验结果
2 试验结果
2. 1 标准曲线 采用 外 标 法 定 量 , 将 多 菌 灵 的 标 准 母 液 用
N , N - 二甲基甲酰胺稀释成 0. 1~100 mg /L 的标准 溶液 。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 ,测定了 HPLC /DAD 对多菌灵响应的线性关系 (图 5) 。检测线性范围为 1~2 000 ng,其线性回归方程式为 y = 3. 3548x + 86. 653,相关系数 r = 0. 999 6, 最低检出量 : 1. 0 × 10 - 10 g;按上述方法 ,以土壤称样 20 g,定容 10 m l, 果肉 50 g,定容 10 m l,果皮 10 g,定容 10 m l,计算实 测最小检测浓度分别为 : 土壤 0. 025 mg / kg; 果肉 、 果皮 0. 01 mg / kg。
江苏农业科学 2005年第 2期
— 111 —
多菌灵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动态研究
金仁耀 1 , 桂文君 2 , 寿林飞 2 , 吴慧明 2 , 朱国念 2
(1.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29; 2.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29)
摘要 : 用稀盐酸和甲醇混合溶液提取柑橘和土壤样品中的多菌灵 ,并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多菌灵 的残留量 。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 :土壤 0. 025 mg/ kg;果肉 、果皮和全果 0. 010 mg / kg。添加回收率在 80. 1% ~105. 4%之间 ,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田间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 ,多菌灵在柑橘中降解较土壤中缓慢 ,半衰 期可达 35 d。按推荐用药量施药 ,对于橘肉使用是安全的 。 关键词 : 多菌灵 ; 柑橘 ; 土壤 ; 残留 ; 降解 中图分类号 : S481 + 1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 1302 (2005) 02 - 0111 - 04
测定收获的橘果 (果皮和果肉 )及土壤 ,结果
(表 3)表明 :残留量与施药水平呈正相关 。其中土 壤和橘皮中的残留量较高 ,施药后 30 d采收的样品 中 ,多菌灵最高残留量仍分别有 2. 74 mg / kg (浙江 , 2002)和 17. 19 m g / kg (广西 , 2003 ) ,但是果肉中的 残留量 却 明 显 低 于 土 壤 和 橘 皮 , 最 高 仅 为 0. 36 mg / kg (浙江 , 2样品名称 地点 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