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降解菌的鉴定及降解条件初步优化

合集下载

高效降解多菌灵芽孢杆菌菌株D—A—2的筛选及鉴定

高效降解多菌灵芽孢杆菌菌株D—A—2的筛选及鉴定

高效降解多菌灵芽孢杆菌菌株D—A—2的筛选及鉴定作者:马晨王全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36期摘要[目的]筛选能高效降解多菌灵的菌株。

[方法]对土壤中能高效降解多菌灵菌株D-A-2进行分离筛选及鉴定。

[结果]采用管碟法从土壤中初筛得到24株具有活性的菌株,光谱法复筛得到6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D-A-2菌株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

[结论]D-A-2菌株降解能力最强,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多菌灵;降解细菌;分离;鉴定;枯草芽孢杆菌中图分类号S4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6-0135-02Abstract[Objective]To screen the bacterial strains that can effectively degrade carbendazim.[Method]Carbendazimdegrading bacillus strain DA2 in the soil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Result] 24 strains with activity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oil by cylinderplate method from the soil,6 strains with strong degrading ability were obtained by spectroscopicmethod.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16S rDNA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for strain DA2.[Conclusion]DA2 strain had the strongest degradation ability,which was initially characterized as Bacillus subtilis.Key wordsCarbendazim;Degeneration bacterium;Isolation;Identification;Bacillus subtilis多菌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苯并咪唑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等特点,能有效防治病虫害[1]。

多菌灵降解菌GRPD-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多菌灵降解菌GRPD-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2 0 1 3年 3月 第3 6卷 第 2期
四 川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Ma r ., 2 2
多菌 灵降 解 菌 G R P D一1 的 分 离鉴 定 及 降 解 特 性 研 究
蒲 丹 , 张晓喻 , 刘 刚 一 , 黄春 萍 , 李 琪 , 张 宏 '
( 1 .I  ̄J J I N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 院,四川 成都 6 1 0 1 0 1 ;2 .四川师范大学 植物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 1 0 1 0 1 )
A z o s p i r i l l u m b r a s i l e n s e [

本 实验室 从 长 期受 多菌 灵 污 染 的 农 田土 壤 中
原 菌有丝分裂 中纺 锤体 的形 成 , 影 响细胞 分裂 , 起 到
杀 菌作用 J , 多菌灵在全球广泛应用, 用 于 控 制 谷 物、 油菜 、 水果 、 蔬 菜 和观赏 植物 的病 害 . 根据 土 壤类 型 的不 同 , 多 菌灵 的 半 衰 期 从 3~1 2个 月 不
高效降解多菌灵的微生物是修复多菌灵污染土壤的
有 效途径 , 对 解 决 农 药 残 留问 题 具 有重 要 意 义. 目 前, 国 内外 关于多菌 灵 的降解菌报 道较 少 , 已报 道 的
发生过 作物 的 药害 事故 . 据 1 9 9 5年 7月到 1 9 9 6年
8月 对江 苏 、 广东 、 黑 龙江 等 l 9个 省市 的调查 表 明 , 共发生 药害 2 0 0多起 , 药 害 面积 超 过 1 3万 h m , 直 接 经 济损失 达 l O亿 元人 民 币 . 多菌灵 ( c a r b e n d a z i m) 是一 种苯并 咪唑类 高效 低 毒 杀菌剂 , 具有 内吸治疗 和保护作 用 , 机理是 干扰 病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病害,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和园
艺等领域。

然而,多菌灵的使用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因此,研究多菌灵降解菌株的
分离和降解特性对于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从农田土壤样品中分离出一株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分析。

1. 菌株分离和鉴定
将土壤样品置于生理盐水中,进行稀释涂平板法分离,筛选出一株对多菌灵有良好降
解效果的菌株,命名为djl-10。

通过形态-生理学特性、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djl-10为一株属于根瘤菜单纯杆菌属(Rhizobium)的革兰氏阴性菌。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多菌灵的毒性和降解能力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多
菌灵对djl-10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djl-10能够有效地降解多菌灵。

在25℃下培养4天后,菌株djl-10对400 mg/L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了90.5%。

3. pH和温度对djl-10的降解能力
通过对djl-10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和降解能力进行比较,发现菌株djl-10在LB
培养基上的生长和降解能力最强,对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了91.2%。

综合以上结果可知,djl-10是一株能够有效降解多菌灵的菌株,其降解能力受到pH、温度和培养基等因素的影响。

这一研究为多菌灵降解菌株的筛选、应用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的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近年来,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多菌灵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较长,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寻找高效又安全的多菌灵降解菌株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从多菌灵土壤样品中筛选出一株多菌灵降解菌株,命名为djl-10。

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djl-10菌株为一株属于黄色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细菌,与其他菌种的相似度均为97%以上。

在富含多菌灵的培养基中,djl-10菌株的降解率达到96.7%,24小时内即可完全降解多菌灵。

菌株在不同pH值(5.5~8.0)和温度下(20~40℃)均能够实现较好的降解效果,但在酸性条件下降解效率无明显提高。

此外,djl-10菌株对不同浓度的多菌灵都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性能,当多菌灵浓度为200mg/L时,其降解率仍可达到85.2%。

为探究djl-10菌株的降解机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发现,djl-10菌株能够将多菌灵分解为苯酚和异氰酸酯两种代谢产物,推测djl-10菌株可能是通过分解所降解的多菌灵,最终将其转变为无害物质。

综上所述,djl-10是一株高效的多菌灵降解菌株,在多种不同条件下都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后续研究可通过进一步分析其降解机理,探究其基因水平与代谢途径,为开发更为高效的多菌灵降解菌株提供理论基础。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10的分离及降解特性多菌灵是一种广谱的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多菌灵的长期使用已经引发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担忧。

为了寻找有效的方法降解多菌灵,许多研究已经聚焦于多菌灵降解菌株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菌株djl-10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

菌株djl-10是从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

从多菌灵处理过的土壤样品中取样,并利用传统的菌落计数方法将样品分离成纯培养物。

然后,对这些纯培养物进行基于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初步鉴定。

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来鉴定这些纯培养物。

从多菌灵处理土壤样品中成功分离到一个有效的菌株,被命名为djl-10。

鉴定结果显示,djl-10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并具有较高的多菌灵降解能力。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djl-10对多菌灵的降解是一种主要通过降解代谢途径进行的。

djl-10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的降解实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降解效果。

结果显示,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djl-10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降解多菌灵。

具体而言,djl-10能够在48小时内降解多菌灵的90%以上。

djl-10对多菌灵的降解还受到温度、pH值和营养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适宜的条件下,djl-10的降解效率更高。

为了进一步研究djl-10的降解机制,使用HPLC和GC-MS等分析方法对多菌灵降解产物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djl-10通过氧化代谢途径将多菌灵降解为多个中间代谢产物,最终生成无害物质。

在降解过程中,djl-10还产生了一些酶,如多菌灵水解酶和羟基化酶,进一步促进了多菌灵的降解过程。

菌株djl-10是一种具有高效多菌灵降解能力的菌株。

其降解多菌灵的能力主要通过降解代谢途径进行,并受到温度、pH值和营养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djl-10通过产生多菌灵水解酶和羟基化酶等酶来促进降解过程。

这些发现对于开发高效降解多菌灵的生物技术有重要意义。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6-2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6-2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fri rwt s 3 o t g o h wa 0℃ a d p . ep ciey Thss an c u d u l e c r e d zm s te s l ab n nto e s n H70 rs e t l. v i t i o l ti ab n a i a oe cr o . i g n r iz h r
维普资讯
中国环境科学
2 0 , () 0 - 0 6 63:3 7 3 0 2 1
C ia n i n na c ne hn E vr met S i c o l e
多菌灵降解菌株dl —的分离 、鉴定及降解特性 j 62 一
许敬亮, 王志春, 塑, I 王 李J鹏 ( 哽 南京农 业大 学生 命科学学院, 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 物工程重点开放实 验室 江苏 ,
关键词 : 多菌灵 ; 生物 降解 ;分 离鉴 定 ;红球 菌属
中图 分类 号 :X12 7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1 —9320 )3 00 —4 00 6 2(0 60 3 70 3
Th s lto d n i c t n a d d g a ain c a a tr f a f ce t c r e da i - e r dng b c e im .XU e ioain ie tf a i n e r d t h r ce s o n e in a b n zm d g a i a tru i o o i
s l i o e o r e . h d d fn t h b t n o ed g a a o f a b n a i b i 6 2 o e n t g n s u c s Cu r a e i i i i o n t e r d t n o r e d z m y d l — . i en i h i c ・

多菌灵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分析

多菌灵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分析

多菌灵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分析李明石;曲迪;李成龙;王呈玉;王玉军;赵兰坡【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40)012【摘要】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土壤中,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富集筛选,获得1株耐冷多菌灵高效降解菌株.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 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应用高效波相色谱法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的降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所获得的菌株与Enterobacter菌属的亲缘关系最近,将其命名为Enterobacter sp.D5;该菌株能在以100 mg·L-1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15℃、pH值7.0、200 r·min-1的最适生长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12d,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100%;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外加氮源可以提高多菌灵的降解率,外加碳源抑制了多菌灵的降解.【总页数】4页(P133-136)【作者】李明石;曲迪;李成龙;王呈玉;王玉军;赵兰坡【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92【相关文献】1.多菌灵降解菌系的筛选与组成分析及其对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 [J], 解林奇;刘君;高淼;徐晶;周义清;孙建光2.一株偶氮染料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分析 [J], 李威;崔岱宗;林璐瑶;邸新;李少龙;赵敏3.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分析 [J], 苏琼; 江子骏4.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分析 [J], 张娟琴; 陈思尹; 唐卫红; 白娜玲; 李双喜; 郑宪清; 肖明; 吕卫光5.一株新的多菌灵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分析 [J], 王呈玉;李明石;曲迪;李成龙;崔俊涛;胡耀辉;王玉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菌灵降解菌株的分离以及降解条件研究

多菌灵降解菌株的分离以及降解条件研究
Ⅱl e rd t n o he s ̄n o ab n a i a H au f 0~8. a il ieec e dga a o ft td nc re d zm t i li p v eo 5. l 0h dl t df rn e.Ⅱ】 e rd t n rt n rae ao gwi teice n f i te ed ga a o aeice sd l n i h t h n rm to n e c b t n aI u ai r o M t n dw smot e heicb t na t wa 0% . ed ga ain rt nces dao gwi tea dt o ab na dnto e o l  ̄ .a a s wh nt n u a o momt s1 i nl e rd t aei rae l n o h t h d i f cr o n i o n i g nsu' r o a d temotd ga ain rt n h s e rd t aewi u 0ea ab n SLC wa 6% ,a d ta t 5% poe e tn sntoe ol ̄ wa o h t c s sc o Ol  ̄ r r s8 n h t h 0. wi rti p po ea i g nSL c n r r smot e c ig9 s,rahn o% o ab n a i atr5 c y .W I n te cn nmto o ab n a i wa o r hego h mo n fbce aicesd ao w t tep ln ig o u- n c re d zm f l s e a l h o c t i f cre d zm e o n slwe .t rwt a u t o a tr n rae l n i h h r o gn fc i g o l tr t ue i me.W h te cn e tain o ab n a i wa ih r h rwh o a trawa lwl icB da i s,a d te sd cesd. eo t mm ∞ h o c nrt o f cr e d zm shg e ,te go t f bcei sso y nI e tf t n r h n wa erae pi m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菌灵降解菌的鉴定及降解条件初步优化
作者:徐惠娟胡典典张虹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
摘要:对已分离到的多菌灵降解菌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后,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多菌灵降解菌降解条件。

用4因素6水平混合均匀设计表,综合考察培养时间、接种量、pH、温度对多菌灵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影响。

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得出最终降解条件为:培养时间6 d、接种量10%、pH 4.0、温度为45 ℃时,最优目标函数Y(降解率)为68.65%。

进一步进行盆栽试验,检测该菌在实际应用中的降解效率为59.54%。

关键词:多菌灵降解菌;均匀设计;降解条件优化;盆栽试验
中图分类号:Q9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372-02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16
多菌灵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内吸性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主要用于水果保鲜、蔬菜、果树和谷类作物的真菌病害防治[1]。

多菌灵化学性质稳定且降解半衰期长,在果蔬及土壤中的残留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极大危害[2]。

利用生物降解法去除多菌灵残留已成为热点。

本研究运用均匀试验设计的方法,多因素多水平地优化多菌灵降解菌对多菌灵的降解条件,评估降解菌的降解能力,为实现多菌灵残留去除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试验菌株从长期喷洒多菌灵的花卉基质土中分离纯化得到,保存于实验室内。

1.2 试剂与培养基
多菌灵标准品由Adamas公司生产,纯度为98%,80%多菌灵悬浮剂为苏州遍净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种子培养基参考文献[3],降解培养基为NaCl 100 mg,K2HPO4 150 mg,KH2PO4 50 mg,MgSO4·7H2O 20 mg,(NH4)2SO4 200 mg,多菌灵20 mg,去离子水 100 mL。

pH依需要调节。

1.3 菌株鉴定
将菌株充分活化后进行菌体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

提取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
16S rDNA,PCR产物纯化后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序,测序数据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

1.4 均匀设计及数据分析
选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案,拟选4因素,即培养时间(X1)、接种量(X2)、pH(X3)、温度(X4)(图1),每个处理重复5次,测定不同因素条件下多菌灵降解菌对多菌灵的降解能力,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分析所得数据,对多菌灵降解率进行优化求解,建立菌株对多菌灵的最佳降解力模型,预测最佳值。

1.5 盆栽试验
1.5.1 小白菜的预处理种植7盆小白菜,其中试验组3盆,对照组4盆。

按市售多菌灵使用说明配制多菌灵悬浮剂,将所配药剂等份均匀喷洒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小白菜茎及叶表面,早晚各处理一次,每次每盆20 mL。

连续处理2 d,第3天开始用生长于对数期的菌液处理小白菜,每盆菌液20 mL,对照不喷菌。

喷菌后第3、5、7天采样进行多菌灵残留测定。

1.5.2 标准曲线的绘制与样品的提取分离参考于彦彬等[4]测量多菌灵残留量的方法,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样品多菌灵残留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鉴定
在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培养基上进行菌株djj-1活化培养24 h后观察,菌落较小,奶白色,表面光滑,湿润,呈圆形。

显微镜下观察菌体为杆状,单个存在或成对存在,静止期呈球形,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将菌株djj-1的16S rDNA序列在NCBI上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与Acinetobacter baumannii的同源性达99%。

2.2 降解菌的降解条件优化
采用三波长校正法对均匀设计的每个试验处理进行多菌灵降解率的测定,结果见图1。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5],以培养时间(X1)、接种量(X2)、pH(X3)、温度(X4)为自变量;以降解率(Y)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Y=56.298 4-1.150 6X1-7.162 0X2+1.567 2X3-0.055 1X4-0.416 1X12+0.202 8X22+0.005
1X33- 0.003 7X44+0.5352 7X1X2+0.238 4X1X3+0.002 7X1X4-0.243 6X2X3+0.156 4X2X4-0.056 0X3X4
回归方程Y的决定系数R2为0.865 3,经F检验P
为了寻求在试验条件下获得最大降解率,通过DPS数据处理系统对回归方程Y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个试验因素的最优组合:X1为6,X2为10,X3为4,X4为45,即培养时间为6 d、接种量为10%、pH 4.0、温度45 ℃时,最优目标函数Y(降解率)为68.65%。

2.3 多菌灵降解菌株的初步应用分析
2.3.1 标准曲线参照多菌灵标准曲线[4,6]的测定步骤,测定不同含量多菌灵的三波长校正吸光度ΔA,以校正吸光度ΔA为纵坐标,多菌灵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0~50 μg浓度范围内,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 0.001 5-0.000 8X(μg),Y为校正吸光度ΔA,相关系数为0.999 5。

2.3.2 样品的测定结果对处理后的小白菜进行多菌灵残留量的测定,根据数据计算得最大降解率为59.54%(表2),在理想最优目标函数(降解率)68.65%以内。

3 小结与讨论
微生物法是消除环境中多菌灵农药污染的有效手段,因此,选育和应用高效多菌灵降解菌是多菌灵环境污染实现高效处理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将多菌灵降解菌经多次分离纯化后,对其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發现与Acinetobacter baumannii的同源性达99%。

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包括多菌灵的浓度、培养时间、pH、温度及金属离子等。

目前对多菌灵降解菌的研究多局限在实验室试验单因素水平降解率方面,本研究应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从多因素、多水平研究微生物降解多菌灵的能力,优化菌株djj-1对多菌灵的降解条件。

结果表明,在其最优条件下,即培养时间6 d、接种量为10%、pH
4.0、温度45 ℃时,降解率为68.65%。

本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小白菜中多菌灵残留量的测定。

结果表明,多菌灵菌株对小白菜中多菌灵最大降解率为59.54%,其结果较为满意,但本试验只是研究了菌株对盆栽小白菜多菌灵的降解作用,实验室中的温度相对适中,昼夜温差不大,无阳光暴晒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将降解菌在户外蔬菜田中应用,对多菌灵的降解能力如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坚.英汉农药名称对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GARCIA P C, RUIZ J M, RIVERO R M, et al. Is the application of carbendazim harmful to healthy plants evidence of weak phytotoxicity in tobacco[J]. J Agric Food Chem,2002,50(2):279-283.
[3] 沈萍.微生物学实验[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于彦彬,苗在京,万述伟,等.三波长校正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中多菌灵残留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5):353-357.
[5] 蒋卫红,夏结来.偏最小二乘回归及其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1(3):2802-2831.
[6] 范宁云,蔡兴,李彩霞.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残留量新方法的研究[J].甘肃科技,2009,25(2):5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