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安全技术说明书
《农业技术手册》word版

请在使用本手册前详细阅读前言部分杀菌剂臺灣商品名:皇大仙臺灣通用名:鋅錳乃浦大陆商品名:兴农生大陆通用名:代森锰锌皇大仙(兴农生)80%代森锰锌WP Mancozeb产品亮点全络合态离子结合,耐雨水冲刷。
禾本科使用会产生“退肥”效果(即防治氮肥过旺盛,叶子坚挺),增进着色,提高商品价值。
产品特性(同类产品名金大生M-45)兴农生是代森锰与锌离子的配位络合物,是广谱性的保护性杀菌剂,也是同类杀菌剂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品种,主要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与多种内吸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复配,往往能扩大杀菌谱,延缓病原菌对内吸剂产生抗性。
其杀菌原理主要是抑制菌体丙酮酸的氧化。
兴农生耐雨水冲刷。
使用方法:1. 苹果斑点落叶病:于谢花后20~30 天开始喷药,春梢期喷2~3 次,秋梢期喷2 次,间隔10~15 天,同时可兼治果实轮纹病、疫腐病,一般是用8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2. 梨黑星病:在病开始侵染时和发病初期,喷80%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10~15天喷1 次。
可兼治黑斑病、褐斑病。
3. 桃树细菌穿孔病、疮痂病、炭疽病、褐腐病:从桃树展叶后至发病初期,喷80%可湿性粉剂700~800 倍液,15 天喷1 次,共喷2~3 次。
4. 葡萄霜霉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80%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7~10 天喷1次,连喷4~6 次。
防治葡萄黑痘病,在萌芽后,每隔2 周喷药,连续阴雨应缩短间隔期,喷80%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5. 柑橘疮痂病、炭疽病、黄斑病、黑星病、树脂病,于发病初期开始喷80%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
一般在春梢萌动芽长2 毫米时喷药2 次,保春梢;谢花2/3 时喷1~2次,保幼果;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喷1~2 次,保幼果和夏梢。
6. 荔枝霜疫病:自花蕾期开始喷80%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7~10 天喷1 次,共喷6 次以上。
防治杧果炭疽病,用80%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自开花盛期起连喷4 次。
小麦一喷三防应用技术优点及注意事项

小麦一喷三防应用技术优点及注意事项作者:李铭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1期摘要阐述了小麦一喷三防应用技术,介绍了其优点,并提出了注意事项及建议,以促进该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麦;一喷三防;应用技术;优点;注意事项;建议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183-01针对每年小麦生长过程中遇到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及蚜虫、吸浆虫和干热风的不同程度侵害,开展社会化统防统治,及时进行小麦一喷三防,是提高赤霉病防治的重要手段,科学规范使用应用技术是保障全年小麦高产、稳产夺取农业丰收的必备条件之一。
1 一喷三防应用技术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根据需要选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等药剂混合施用。
一次或根据需要重复施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大麦穗、增加粒重的目的[1-2]。
小麦开始见花时,重点防治赤霉病,选择具有较好的耐冲性、渗透能力好、持效性长的药剂,如用咪锰·多菌灵675 g/hm2、咪鲜胺180 g/hm2、2%井冈霉素390 g/hm2等,对适量的水进行喷雾处理;如果在小麦处于花期时遇到雨雾天气较多,应在7 d左右,再喷施1次,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对于病虫发生严重的小麦田,要适当加大用量,以降低损失。
小麦生长中后期,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病虫发生种类多,且发展速度快,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小麦采用一喷三防重点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仅可以减少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防止抗药性产生,还能降低农药残留,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
如在小麦抽穗扬花前,是防治吸浆虫成虫的关键期。
同时,随着气温升高,麦蚜也加快繁殖为害,小麦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等也即将进入流行危害期,此时采用一喷三防技术,选用防治吸浆虫和麦蚜的杀虫剂,如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 mL/hm2或50%毒死蜱乳油450 mL/hm2加上预防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的杀菌剂,如用20%三唑酮乳油450~750 mL/hm2或80%多菌灵超微粉剂650 g/hm2,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中各选1种复配使用,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在小麦生长发育后期如遇高温低湿气候,极易出现干热风灾害,采用烯唑或三唑酮醇+氟氯氰菊酯+多效唑或芸苔素+优质多元素叶面肥,起到一喷三防的最大作用[3-4]。
洋葱病虫害防治

洋葱病虫害防治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洋葱常见病虫害识别•洋葱病虫害防治方法•洋葱霜霉病的防治•洋葱灰霉病的防治•洋葱软腐病的防治•洋葱根腐病的防治•洋葱蓟马虫害的防治•洋葱甜菜夜蛾虫害的防治01CATALOGUE洋葱常见病虫害识别洋葱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洋葱的叶片和花梗。
感染初期,叶片出现苍白、淡黄色的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后期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
病斑背面长出灰白色的霜状霉层,严重时叶片枯死。
症状识别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施肥、控制湿度等。
药剂防治可使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防治方法洋葱霜霉病症状识别洋葱灰霉病主要危害洋葱的花梗和叶片。
感染初期,花梗出现淡褐色的水渍状病斑,后期逐渐扩展并腐烂。
叶片出现灰褐色的病斑,湿度较大时,病斑上出现灰色的霉层。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如控制湿度、清除病残体等。
药剂防治可使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洋葱灰霉病洋葱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洋葱的叶片和鳞茎。
感染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的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并引起腐烂。
鳞茎感染后,外部鳞片变软、腐烂,内部充满细菌脓液。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施肥、控制湿度等。
药剂防治可使用农用链霉素、硫酸链霉素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症状识别洋葱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洋葱的根部。
感染初期,根部出现淡褐色的水渍状病斑,后期逐渐扩大并引起根部腐烂。
地上部分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等症状。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如控制湿度、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等。
药剂防治可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进行灌根防治。
洋葱蓟马虫害症状识别洋葱蓟马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洋葱的心叶和嫩叶。
受害叶片出现细小的黄色或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扭曲变形。
心叶被害后,生长受阻,甚至不能抽苔。
防治方法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如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间卫生等。
榴莲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榴莲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榴莲树病虫害概述•榴莲树病虫害的预防措施•榴莲树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榴莲树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目•榴莲树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榴莲树病虫害防治的实践案例录CHAPTER榴莲树病虫害概述分布症状不同类型的榴莲树病虫害症状不同。
叶部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病斑、枯萎或脱落;果实病害则导致果实出现霉斑、腐烂等现象;枝干病害则引起枝条枯萎、腐烂或死亡。
危害榴莲树病虫害的发生对榴莲树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其中,炭疽病、蒂腐病等病害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无法食用;果腐病、疫病等则造成大量果实腐烂,导致产量损失。
同时,枝干病害还会导致树体死亡,对榴莲生产造成长期影响。
榴莲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与原因传播途径原因CHAPTER榴莲树病虫害的预防措施选用适合当地环境、抗病能力强的榴莲品种。
在种植前进行种苗的检疫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与清园科学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满足榴莲树的正常生长需求。
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在生长季节适当喷洒叶面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科学施肥与灌溉CHAPTER榴莲树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杀菌剂用于防治榴莲树的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等。
常用的杀菌剂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
使用时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
杀虫剂用于消灭昆虫,如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等。
使用时需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稀释和喷洒。
杀螨剂用于消灭榴莲树上的害螨,如三氯杀螨醇、炔螨特等。
使用时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常用农药及其使用方法在使用农药时,需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使用剂量。
同时,还需遵循使用农药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使用安全。
安全使用在使用农药时,需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农药。
同时,还需注意储存和使用农药的安全场所和安全设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菌灵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多菌灵 化学品俗名: 无资料
化学品英文名称: carbendazim 化学名称:
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技术说明书编码: 无资料 CAS No.: 无资料
有害物成分 无资料 成分/组成信息 50%多菌灵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低毒
侵入途径:无资料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无资料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无资料
眼睛接触:无资料
吸入:无资料
食入:无资料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资料
有害燃烧产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无资料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至安全场所。大量
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六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原药在阴凉、干燥处贮存2-3年,有效成份不变。对人畜低毒,对鱼类毒性也低。
第七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未制定标准
呼吸系统防护:无资料
眼睛防护:无资料
身体防护:无资料
手防护:无资料
其他防护:无资料
第八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味的粉末
pH: 无资料
熔点(℃): 215-217℃时开始升华,大于290℃时熔融,306℃时分解
沸点(℃):无资料
分子式:无资料
主要成分:50%多菌灵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可溶于无机酸及醋酸,并形成相
应的盐
主要用途:杀菌剂
可用作工程塑料,无资料
第九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化学性质稳定
禁配物:碱性药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聚合危害:无资料
分解产物: 无资料
第十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无资料
LD50:大鼠LD50:6400毫克/公斤;口服-小鼠LD50:7700毫克/公斤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无资料
致敏性:无
致突变性:无
致畸性:无
致癌性:无
第十一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无资料
废弃处置方法:统一存放,集中处理。
废弃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无资料
包装类别:无资料
包装方法:原药袋装包装,每袋净重40kg
运输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
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五部分: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