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槑”的语言学解读
槑槑是什么意思

槑槑是什么意思篇一:有槑友整理——多肉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浸盆:多肉的浇水方式一种,适用于播种、浇水不方便或养殖过于密集的多肉组盆等,浸盆时将多肉连盆放入盛放水的容器中,看到土壤表层湿润后即可拿出。
(注意事项:浸盆时间不宜过长,浸盆可以让土壤充分湿润,但也不宜干透)闷养:将多肉放在室外露天环境下养殖就叫做露养,是一种模拟多肉植物野外生存环境的栽培方式,放在室外的环境下养殖都算露养。
(注意事项:露养要注意环境气温突变,例如冰雹、暴雨等,夏季正午时还需遮阳避免晒伤,露养前也要先做好防虫处理,避免虫害发生。
)散光:指不让多肉植物直接接受强光照射,而是放在散射光条件下的培养方式,常见于百合科多肉植物。
(注意事项:家庭养殖可以使用遮阳网来制造散光环境。
)半阴:指比散光接触阳光更少的环境,相比起散光养殖,这种养殖环境接触的阳光会更少更弱。
比较适用于多肉植物晾根、上盆时或者叶插繁殖时。
(注意事项:这种环境只适合短期使用,例如叶插的多肉在半阴环境下可以更快的出根出芽。
)老桩:指养殖多年,枝干部分已经木质化的多肉植物伪老桩;指将徒长的多肉植物杆子上的叶片掰掉之后形成的伪老桩,也有人称为水桩,寓意为水份含量较大的桩子。
(注意事项:伪老桩的识别很容易,一般伪老桩都较绿水份含量较大,还有一点就是杆子上的生长点间隔很大,而老桩的生长点则间隔很小。
)徒长:徒长就是失去多肉植物原本矮壮的造型,茎叶疯狂伸长的现象,缺少日照,光线过暗,浇水又相对较多是主因。
已经徒长的植物,基本是没可能再变回去了,可以等春秋生长期,截下顶部晾干伤口后枝插。
一定记得晒足太阳(夏天正午除外),若是不能保证日照,浇水就略控制些。
穿裙子:同样也是徒长的一种,在肉肉缺少日照,光线过暗,浇水又相对较多时会发生,原本比较包拢的叶片变为比较摊开的样子,或者肉肉叶片往下翻就像妹子穿着裙子一样。
(注意事项:肉肉摊大饼之后,一定要加强日晒控制浇水,还是有机会恢复之前状态的,而穿裙子的肉肉则比较难恢复状态,因为部分叶片已经硬化,很难再改变形态,但是也不能放松管理,老叶片新晨代谢掉之后肉肉还是会恢复成好看的样子的。
屏蔽网络热词囧和槑的思维很可怕

韩浩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在两会上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
“3Q”(ThankYou)、bt(变态),还有“囧”、“槑”等,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会产生不好影响。
(3月9日《重庆晚报》)
身为IT届人士,沈长富代表对网络语言如此隔膜,着实令人惊讶,难道沈代表不知道,网络
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融入网民生活并且影响到现实语境了吗?屏蔽这些字词
固然在技术上很容易操作,但习惯了创造的网民会很快制造出新的代替字词,难道一直要继续
屏蔽下去直至封口?
人类创造文字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交流,出于这个目的的字词新的使用和组合方式,可以视为
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思维方式,屏蔽“囧”和“槑”,无疑等于将人们生拉硬拽回到过去。
沈长富代表说这些网络语言会对青少年产生不好影响,这未免太武断和偏见了些,使用“囧”和“槑”,会让青少年变得孤僻离群还是会让他们变得不可理喻?事实证明,这些字词,一不会影
响学习,二不会带坏孩子,三不会导致犯罪,相反还能呈现出他们乐观、聪慧和创新的一面,
何罪之有?
退而言之,个别网络语言虽然晦涩难懂,但充其量也不过是青少年之间一种带有游戏性质的文
字交流,对主流社会的语言结构构不成任何伤害,沈代表有点操心过度了。
和沈代表一样对网络抱有偏见的还有严琦委员,前几天她“关闭所有社会网吧、政府办公共网吧”的建议,惹得舆论一片哗然。
要么关闭,要么屏蔽,沈长富和严琦并非个例,是什么样的
土壤让这种喜欢一刀切、粗暴的家长式思维如此流行?
网络是新生事物,纵然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却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前进方向,关闭和屏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关人士在发言前最好先给自己分别上一堂技术课和包容课。
槑槑怎么读

槑槑怎么读
méi
槑,音“méi”汉语汉字。
亦为网络热词,字由二呆组成,故成为形容人比呆还呆的意思。
槑,其来源于陕西方言,人们常说:槑倯,槑得很,老槑等等,山东日照方言也有此字,形容词,意思接近于倯,不善言辞有无能之意,例如槑神,老槑,槑呲。
在江苏沭阳方言中是指智障患者、精神病患者,也作为打趣、长辈吓唬小孩子用的词语,如老槑子来了。
槑的原意:梅
槑的网络流行语用法
两个“呆”凑到一起便成了“槑”,在最近的网络流行语中,“槑”不仅呆,而且很呆。
槑(音同“梅:méi”),部首:木,基本字义:同“梅”。
《康熙字典》:槑,古文梅字。
单看“槑”的解释跟“呆”可谓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可在新新人类的眼里,它们愣是被拉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了一家人。
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槑”字样子形同两个小人手牵着手,因此也用来表示情侣热恋中的状态(恋爱中的男人女人,人称智商降低,用“呆”形容再适合不过了,很形象,很达意)。
槑的应用
“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便可以查到,在《新华字典》第10版可以查到。
“梅”字旁边就写着它的两个异体字,其中有一个就是“槑”。
至今,在开封包公祠内的匾额上还有“槑”这个字,匾额上书写的意思为“梅花堂”。
说“槑”

说“槑”最近,古汉字“槑”的意义被翻新,并活跃于网络中。
本文从“槑”的词义、产生原因及读者的接受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说明。
标签:槑新义会意近来,“槑”这个古汉字在网站、论坛、报纸新闻等媒体中频频出现,备受众多新生网民的宠爱。
“槑”并不是汉字系统中新造出来的字。
《康熙字典·类篇》(中华书局,1958):“呆同槑省,或某,通作梅。
本草:呆,梅杏类。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0)则说:“‘梅’,本作‘某’,亦作‘楳、槑’①果木名;②节侯名;③姓”。
在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也可以查到“槑”字,它是“梅”的异体字。
从字形来看,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槑”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在今天的网络文化中,“槑”的音义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槑”由“呆+呆”组合而成,网民们直接看形读音,通常把它读作“呆呆”或者是“双呆”,在语义上赋予它“很傻、很呆、很天真”的新义。
如:(1)原道G18长得确实很槑,看起来真的很傻很天真,没有那款MP4外观槑得如此可爱,简直一位“槑”美眉。
(天极网,2009年3月12日)(2)《梦幻天堂》一对很槑的凤凰男、孔雀女。
(搜狐网,2008年7月16日)(3)京城的练功师也算天子脚下的实干官员了,不过每天却很槑、很闲、很无聊,而一心想飞黄腾达的练功师,大多时间都只能槑得发慌了。
(PCHOME,2008年11月27日)(4)在拍摄《向周星驰致敬先》一剧中,杨紫饰演的“槑女”孙权鬼使神差地去参加“校花”竞选,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的她在决赛时遇到了颜丹晨饰演的“霹雳女”曹操。
(新浪网,2008年12月18日)新词语的产生主要包括:为新事物创造新词、给旧词赋予新义、词义褒贬转移、外来语音译或意译四种方式。
“槑”属于给旧词赋予新义。
早在《康熙字典》中“槑”就已经出现,但因后来并没有进入汉语常用词汇而归于沉寂。
近来“槑”被赋予全新的含义而活跃于网络语言中。
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从_囧_字流行看网络语言传播

● 简 明
从“囧”字流行看网络语言传播
“囧”,这个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念的古汉字,如今却在网 续到由“呆+呆”组成的这个“槑”字。因为由两个“呆”字
络世界大放异彩,成为众多新生代网民的新宠。网络论坛出现 组成,“槑”被网民们形象地当作很呆很天真的意思。而在古
了名为“一日一囧”的“囧视频”短片,贴吧里专门为这 汉语,“槑”的音、意及用法都同“梅”,和“呆”风马牛不相
61
新媒体
类风格。
网络语言的传播:独特的网络语境
2008 年 7 月 24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北京 发布了《第 2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截至 2008 年 6 月 30 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2.53 亿,首次大幅 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在中国网民结构中, 学生用户仍是第一群体,占到网民总数的近两成,其次为 IT 行业用户。庞大的“鼠标土豆”的网络化生存方式给网络语言 的传播提供了充足的受众基础。
物,这些网络上流行的语言具有灵活性和随意性,生动有趣又 教授斯科特·法尔曼在一个互联网电子公告板上第一次使用了
富有创意,而象形的符号化表达则是网络语言的又一大特点。 微笑符号“:-)”。这个由一个冒号,一个连接号,再加半个
这个形似哭丧人脸的“囧”是一个古汉字,读 jiong,本来 括号组成的符号已经成为了网络上最为流行的符号语言。随
“从语言应用的角度来看,新词语的显示有一个过程,过 程中的词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在规范和不规范之间 有一个很开阔活跃的中间地带,我们应像对待新事物一样,对 新词语抱着积极欢迎的态度。”③对网络语言多一些宽容和理 解,少一些大惊小怪,通过网络语言的自身净化能力以及对网 络传播的有效监管,粗鄙化及“含草量”高的网络语言将被逐 步淘汰,网络语言的失范问题会得到合理解决。
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_施春宏

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 71 ·
“宽带 、 用的各种语言形式, 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和特别用语 ( 如 域 “网民 、 ), 名、 鼠标 、 病毒 、 浏览器 ” 和 网吧 、 黑 客、 虚 拟 空 间、 信息高速公路” 二是网民在聊天室 和网络论坛上的交际用语 。 狭义的理解主要指 后 者 。 与 互 联 网 有 关 的 专 业 术 语 和 特 别 用 语, 虽然所占比例很大, 但这部分表达不会引起一般网络交际中的争议, 即便有争议也主要限于技 术领域或学术领域;而对于一般网民之间交际情景的表达形式和内容则有很大的争议 , 民间广 本文的网络语言取狭义的理解 。 泛参与其中 。 基于此, 网络语言的出现和使用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 。 赞成者有之, 反对者有之 。 有内容方面的, 有形 式 方 面 的 。 有 语 言 学 方 面 的, 主要是结合语言规范及其对语言生活、 语言教学的影响来 谈;也有非语言学方面的, 主要是结合精神文明 及 其 对 文 化 传 统 、 社 会 生 活 的 影 响 来 谈。总 的 网络语言在兴起之初曾引 起 广 泛 的 争 议, 尤 其 因 于 根 元 主 编 的《中 国 网 络 语 言 词 典 》 而 来看, 引起的争议最为激烈 。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大的 争 议 已 经 告 一 段 落 。 虽 然 最 近 三 四 年 关 于 火 星文的争议又持续了一段时间, 但影响的层面不大, 新的认识不多 。 网络语言已初步形成了自 网络语言的社会方言特征渐趋鲜明 。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争议进行总结和反思 。 己的交际规则, 这里, 我们先对争议双方的观点做出较为系统的归纳整理: 赞成的理由主要有:特定交际群体的表达需要, 有着现实的背景, 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新媒 体的需要, 网络媒体发展的必然, 体现为互联网文化;是草根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 适应了草根 阶层的表达需求;某些表达形式有新意和特色, 体 现 出 鲜 活 新 奇、 方 便 时 尚、 生 动 幽 默、 个性化 体现了语言创新能力;属于一种新的社会方言, 在某种意义上发展了汉语, 为汉 色彩强等特点, 语的交际和发展提供了养分;语言是活的, 是动 态 的, 是 发 展 的;倡 导 了 多 样 化 的 语 言 实 践, 丰 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针对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语言污染 、 语言垃圾因而主张纯洁汉语这 “纯洁汉语 ” , “语言污染 、 种情况, 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抽象的叫 的东西 语言垃圾 ” 的提 并做好整理 、 研究工作;要有效参 法要慎之又慎 。 因此主张对新生的事物要宽容;要面对现实, 与, 积极引导 。 有人认为网络语 言 根 本 不 需 要 规 范 。 有 人 甚 至 认 为 网 络 语 言 是“语 言 史 上 的 ( 王德亮 、 2008 ), “代表着汉语发展的方向 ” , “将 带 动 汉 字 体 系 逐 步 实 现 符 号 一场革命 ” 仲梅, ( 牟玉华 、 2008 ) 。 化、 拼音化的改革 ” 谢旭慧, 反对的理由主要有:网络语言的流行将对汉 语 和 中 文 造 成 负 面 影 响, 造 成 了 母 语 的 危 机; 颠覆传统, 冲击了传统交际;汉字 、 外文 、 数字 、 字母 、 符号等杂糅在一起, 显得不伦不类;采用英 文等外文拼写, 崇洋媚外, 殖民心态, 有损于民族尊严;追求时髦, 品位低下, 庸俗 、 低级;网络语 言不文明现象严重, 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语言文化水 平 和 文 明 道 德 教 育;网 络 语 言 是 黑 话, 是语 语言垃圾;生造乱用 、 怪词别字 、 破坏汉语 结 构 规 律 、 语义混乱等违背语言规范的现象 言污染 、 影响了汉语的纯洁性;对涉网不深的 人, 往 往 看 不 懂, 带 来 交 际 的 困 难;网 络 语 言 纯 非常严重, 粹是一种文字游戏, 不值得也不应该当一回事 。 因此需要展开一场汉语保卫战;加强网络语言 监管, 至少要让网络语言留在网络;要通过立法的手段来规范 、 限制网络语言的使用 。 当然这种二分法的归纳有时也不完全到位, 这里 面有交 叉 的地 方。如 赞 成网 络 语 言的 人 也看到了网络语言交际中不文明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 响, 反对网络语言的人也看到了网络表 达中某些有价值的表达方式 。 我们这里并不试图对各种看法作出评论 。 但网络语言在各种争 议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带来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 总的来看, 往昔强烈批评的声音似乎没 有发挥多少作用, 而对网络语言 的 考 察 和 整 理 ( 如 编 词 典 、 出版专书等) 倒使更多的人了解了 加快了网络语言从网 上 走 到 网 下 的 进 程 。 现 在 很 多 网 络 语 言 表 某些网络语言的内涵和用法,
槑是什么意思

槑是什么意思槑作为一个汉字,在传统上并没有太多的使用,也没有固定的含义。
然而,近年来,槑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特别是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和年轻人的口语中,槑被广泛使用,成为一种流行词汇。
那么,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探索一番。
槑的字形比较独特,由“木”和“每”两个部分组成。
按照汉字解释,可以从字形的结构和组合角度去理解槑的含义。
首先,“木”代表着树木,象征着自然和生机。
其次,“每”可以表示时间或频率。
从字形上看,槑给人以生机勃勃、不断变化的感觉。
这也与它在网络语言中多变、有赞美或夸张的含义相契合。
在现实生活中,槑常常出现在表达语气、情感和态度的句子中,它是一种带有个人喜好或评论的评述词语。
槑有时用来加强语气,有时用来表达夸张或戏谑的口吻。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会用槑来形容事物的特殊特征,以及对某件事物或某个人的个性表达喜爱或赞美。
槑能够直观地传达人们的感受和态度,使得交流更加有趣和生动。
槑的使用在汉语中产生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与传统的汉字组合相比,槑被广泛接受并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它包含了一种新的年轻人对于生活态度的诉求。
槑传递着年轻人对事物的独特观点和感受,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槑也反映了当下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和语言的创新。
通过槑这样的口语词汇,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增强交流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媒体上,槑经常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一种新的网络流行语。
例如,槑槑萌是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可爱和迷人的词语。
而槑槑幸福则是用来表达某人对自己或他人生活非常满意和幸福的状态,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情绪。
此外,槑还可以作为单独词语使用,表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物的肯定或鼓励。
值得注意的是,槑的含义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因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往往是不断变化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槑的含义可能会有所演变或扩展。
因此,在使用槑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交流对象来理解其含义,以避免产生理解的偏差。
槑作为一种流行词汇的兴起,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的变迁。
从_囧_槑_烎_等字的流行看网络用字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与言说从“ ”、“ ”、“开 火”等字的流行看网络用字 汪梅枝
摘要 “ ”、“呆呆”、“开 火”等生僻字近两年风行网络,它们大部分都是古汉字,在网络上除表示其本义外,更多
的是表示新的意义。它们之所以迅速火爆网络,是由于其自身形体结构的特点和网民求新求异的社会心理,而在
求新求异社会心理的主观需求。网民以年轻人居多,他们的 “开 火”等网络用字的新思考。这一学科能否真正确立并继续
创新意识使其不甘于普通的语言表达。“网游中的新人、新 发展,要看类似网络汉字的发展前景。就目前而言,它的出
手”,这样的语言表达在年轻的网民看来过于普通,甚至是 现至少首先拓展了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新视野。
154
思考与言说
作家杂志 Write r Ma ga zine 2010 No.6
这一表情就被网民赋予了以上诸多含义,而具体意义要结 的灾难和不幸成为过去,我们在奋力抗争后又恰逢盛世,成
合语境去分析。例如:例(5):春运怎么才不那么 ?很明显, 功办奥运,举国庆华诞,经济快增长,我们的心态开始变得平 说的是春运中乘客无奈及郁闷的心情,用作以上意义时 和。这时“,一个声音高叫着‘中国人开 火起来!’”我们的国人开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些网络用字大部分属于古汉字,早
“ ”在网络上可以表达郁闷、悲伤、无奈、无语、失望等
已存在于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之中,但很多字在网络上的意 诸多意义,表示这些意义时“ ”是一个象形字,它就像一张
义已区别于本义,甚至与本义已大相径庭。综合考察这些汉 脸,里面的“八”像下垂的眉眼,“口”就像张开的嘴巴,于是
个意义,而具体是什么,就要依人而定,有的人失望,有的人 待“生僻字走俏”这一问题上,不能单方面地判断是好是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赤壁 》 — 一代 霖 片 的 开 山怪 —
2 4 [ 作者简介 ] 刘海 霞, 山东曲阜 师范大学文学 院研究生 。
准确 地 说 ,髁 ” 不 是一 个 新 字 , “ 并 它是 一 个 古汉 字 , 际上 实
它就是“ 梅花” “ ” 的 梅 的一 个异 体字 , 其音 义 和“ ” 全一 梅 完
样 。早 在 19 95年 1 2月 2 2日 ,国 家 文 字 改 革 部 门 就 发 布 了
“ 外焦里嫩” 圆” 的“ 心情 , 甚至是 想形容这段 某人“ 很霖很山寨” ,
( ) 心 髁肺 髁 肚肠 1髁
《 康熙字典 ・ 类篇》 “ :呆同霖省 , 或某 , 通作梅。《 本草》呆 , :
梅 , 类。” 杏
《 辞源》 “梅 ’本作 ‘ ’亦作 ‘ 、 ’ 果木名 ; :‘ , 某 , 襟 踝 ① ②节候 名; ③姓。”
在 商 务 印 书 馆 出版 的第 5版 《 代 汉 语 词 典 》 现 中也 有 “ ” 字 , 是“ ” 它 梅 的异 体字 。 从 以 上注 解 可 以看 出 ,霖 ”的 释义 在 较 长 的历 史 时 期 内 , “ 并 没 有发 生 变 化 。 在 今 天 的网 络用 语 中 ,幂 ” 的 音义 、 法 但 “呆 字 用 已与 古字 大 不相 同 , 得进 一 步 分 析研 究 。 值
4 快 乐是 一 种 智 慧 , 乐不是 没 有 烦恼 髁 圃 . 快
一
、
“ ” 霖 的古 义
容 , 论 是 对 自 己心 爱之 人 “ 你 一 万年 ” 情 感 流 露 , 是 碰 不 爱 的 还 到 事 不 关 己的 “ 是 来 打酱 油 的 !” 者 是 看 到 桌 画 面被 雷 到 我 或
古 音 在一 部 。稞 , 文某 从 口。 ” 古
通 过 以上 例 子我 们 可 以看 出 , ” 网络 语 言 中 主要 被 用 “ 在 来形 容 一 个人 很 呆 、 傻 、 很 很天 真 。 种 网络 新 义 与古 代 汉语 中 这 的释义 完 全 不 同 , 古 汉语 里 ,髁 ” 在 “ 的音 义 、 法 同 “ ” 用 梅 。 2“ ” 音 “ ” .稞 谐 没 “ ” 为 网络 流行 词 以后 , 的网 民直 接 取 “ ” 读音 来 髁 成 有 的 谐 “ ”如使 用 网名 “果 没 , 罘 心霖 肺 ”从 而丰 富 了“ ” , 的用法 。 例如 :
某从 口。”
() 3 片场 , 着熊猫大黑框眼镜 , 戴 箍着 牙箍的霖女孙权 , 被
“ 僧 老 师” 唐 追苍 蝇 追到 要 崩 溃 了 , 于是 “ ” 拿 出一瓶 比她 人 咻 地
还 高的 “ 你命 30 牌 ” 虫剂 开始 叨叨 :要 你命 30 要 00 杀 “ 00牌 必
杀 死 , 以随 时 随地 扫 除 您 的 困扰 ,00一 出, 恼 不 留 , 可 30 烦 实在
“杲 的语言学解读 罘”
O 刘 海 霞
( 曲阜 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 30 7 10)
【 摘 要】 “ 是 继 网络 流行词‘ 之后 流行起来 的 一个 汉字 , 时间在 各大 网站 、 坛 、 棵” ‘ 囵” 一 论 博客 、 报纸
等 媒 体 中 频 频 出现 , 受 网 民 的 宠 爱 。 下 面 分 别 从 “ ” 古 义 、 义 、 行 原 因等 方 面 考 察 分 析 这 一 网络 备 稞 的 今 流
都 可以在 第一 时 间里 准确表 达 , 人倍 儿 感 亲切 。( 浪 网 ) 让 新
《 第一批 异体字 整理表 》 其 中就包括 “ ” 的两个异 体字 : , 梅 字
“ ” “杲 。 襟 和 果 ” 它在 古 书 中 的注 解如 下 : 《 文 解 字 》 “ , 果 也 , 木 从 甘 阙 ( 厚 切 )髁 , 文 说 :某 酸 从 莫 , 古
是 您居 家旅 行 杀蝇 灭蚊 必 备 良品 ! 那神 态 , 唐 伯 虎点 秋 香 》 ’ ’ 比《 里 的 华 夫人 更 圆一 筹 , 了杨 紫还 不 忘 唱 上 一 句“ 末 欢迎 拔 打 免
费电话 80 …” 中 国宁 波 网 ) 0… 。(
《 文解 字 注 》 “ , 果 也 , 是 今 梅 字 正 字 , 见 梅 下 , 说 :某 酸 此 说 从 木 甘 阙 。 阙谓 义训 酸 而形 从 甘 , 其 解 也 。 裁谓 , 此 不得 玉 甘者 , 酸 之母 也 。 几食 甘 多 易作 酸 味 。 土 含 而生 木 之验 也 。 厚切 , 水 某
翻 新词。
【 键 词】 髁 ; 关 古义 ; 网络 新义 ; 流行原 因
中图分类号 :H 1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 2 8 1(0 )7 0 2 — 2 17— 60 2 1 0 — 04 0 1
在互联网的语言使用环境 中, 对古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固有 的一些字词进行创新性 的使用可 以说是网络新词 比较 明显 的 特点之一。“} 的使用就是一个例子 , j} i” ! i 它虽为古汉字却以一种
全新 的形象 化 意 义广 泛 流行 于 网络 。例如 :
1 最霖 最 雷人 最 囹最喜 庆 . 2 . 点 车展 之 最 .盘 最髁 最 雷人
二 、呆 ” 网络 新 义 “采的 1 霖” “ ” . 取 呆 义 “
“ ” 两个 “ ” 组 合 而成 , 传 统 意义 和 “ ” 有 任何 跺 由 呆 字 其 呆 没 关 系 , 在 网络 用语 中 , 者 却 产生 了千丝 万 缕 的联 系 。 看几 但 二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