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一中2018届高三数学最后一卷试题理(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 (1)

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 (1)

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A. B.C. D.2. 已知是虚数单位,若,则的虚部是()A. B.C. D.3. 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4. 《九章算术》之后,人们学会了用等差数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张丘建算经》卷上有叙述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注:从第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如图是源于其思想的一个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是,则输入的是()A. B.C. D.5. 已知,分别满足,,则的值为()A. B.C. D.6. 某空间凸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和侧(左)视图中的正方形的边长为,正(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的三角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B.C.D.7. 中,,,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8. 某班级有男生人,女生人,现选举名学生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和体育班委.男生当选的人数记为,则的数学期望为()A. B.C. D.9. 已知函数单调递增,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实数,满足不等式,则的最小值为()A. B.C. D.10. 一个正四面体的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掷这个四面体四次,令第次得到的数为,若存在正整数使得的概率,其中,是互质的正整数,则的值为()A. B.C. D.11. 已知抛物线,过定点,且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且直线不垂直轴,在,两点处分别作该抛物线的切线,,设,的交点为,直线的斜率为,线段的中点为,则下列四个结论:①;②当直线绕着点旋转时,点的轨迹为抛物线;③当时,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④当,时,直线垂直轴.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个 B.个C. 个D. 个12. 设函数 在 上存在导函数 ,对任意的 有 ,且当 时, .若 , 的零点有(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平行四边形 中, , ,,则________.14.的展开式中含 的项的系数是________.15. 棱长为 的正方体 如图所示, , 分别为直线 , 上的动点,则线段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16. 如图所示,已知直线 的方程为, , 是相外切的等圆,且分别与坐标轴及线段 相切, ,则两圆半径 ________(用常数 , , 表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已知 . (1)求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 满足 ,求 前 项和 .18. 底面 为正方形的四棱锥 ,且 底面 ,过 的平面与侧面 的交线为 ,且满足 .(1)证明: 平面 ;(2)当 四边形时,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19. 深受广大球迷喜爱的某支欧洲足球队.在对球员的使用上总是进行数据分析,为了考察甲球员对球队的贡献,现作如下数据统计:(1)求 , , , , 的值,据此能否有 的把握认为球队胜利与甲球员参赛有关;(2)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乙球员能够胜任前锋、中锋、后卫以及守门员四个位置,且出场率分别为: , , , ,当出任前锋、中锋、后卫以及守门员时,球队输球的概率依次为: , , , .则: 当他参加比赛时,求球队某场比赛输球的概率;当他参加比赛时,在球队输了某场比赛的条件下,求乙球员担当前锋的概率; 如果你是教练员,应用概率统计有关知识.该如何使用乙球员? 附表及公式:.20.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 ,,且,与该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1)求椭圆标准方程;(2)过点 的直线与 相切,且与椭圆相交于 , 两点,求证: ;(3)过点 的直线 与 相切,且与椭圆相交于 , 两点,试探究 的数量关系.21. 已知函数.(1)讨论函数 的零点个数;(2)已知,证明:当时,.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曲线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求出曲线上到直线的距离最大的点的坐标,(2)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并设,为曲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求的取值范围.[选修4-5:不等式选讲]23. 已知函数.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若的解集包含,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A【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解析】求出集合,,从而求出,由此能求出.【解答】∵集合,,∴,∴.2.【答案】B【考点】复数的运算【解析】由已知可得,代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解答】∵,∴,∴的虚部为.3.【答案】C【考点】余弦函数的图象【解析】利用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建立不等式关系求解即可.【解答】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解得:,.∵,∴当,可得.4.【答案】C【考点】程序框图【解析】由已知中的程序语句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的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解答】第一次执行循环体后,,,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第二次执行循环体后,,,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第三次执行循环体后,,,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第四次执行循环体后,,,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第次执行循环体后,,,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第次执行循环体后,,,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故输出∴,5.【答案】D【考点】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解析】对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再由,求导,判断单调性,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可得所求值.【解答】,可得,,可得,即有,可得,由的导数为,可得在递增,可得,即为,即,可得,可得,6.【答案】C【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解析】画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表面积即可.【解答】由题意可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左侧是放倒的三棱柱,右侧是三棱锥,俯视图和侧(左)视图中的正方形的边长为,正(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的三角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7.【答案】【考点】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解析】利用二倍角和正弦定理,化简可得答案.【解答】∵由,得,即,∴得,∴则(舍),或,∵∴,∵,由正弦定理可得:,∴,推导可得:,即,∴. 8.【答案】C【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解析】由题意知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是,,,,,计算对应的概率值,求出的数学期望值.【解答】由题意知,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是,,,,,且,,,,;∴的数学期望为.9.【答案】A【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简单线性规划【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函数为奇函数,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可得,变形可得:,即或,由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分析其可行域,又由,设,其几何意义为可行域中任意一点到点距离的平方,求出的最小值,计算即可得答案.【解答】根据题意,因为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即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则,又由函数单调递增,则,变形可得:,即或,所以可得其可行域,如图所示:,设,其几何意义为可行域中任意一点到点距离的平方,分析可得:的最小值为,则的最小值为;故选:.10.【答案】B【考点】模拟方法估计概率【解析】当时,的概率,当时,的概率,当时,的概率,当时,的概率,从而求出的概率,由此能求出的值.【解答】正四面体的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掷这个四面体四次,令第次得到的数为,存在正整数使得的概率,∴当时,的概率,当时,的概率,当时,的概率,当时,的概率,∴得的概率,其中,是互质的正整数,∴,,则.11.【答案】C【考点】抛物线的性质【解析】设点坐标,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直线的方程,代入即可求得,即可求得直线的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及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得,.即可判断①④正确.【解答】设,则直线的方程:,直线过点,所以,解得,所以直线,,由,所以,所以,即,,,所以,则,∴.故垂直轴,故①④正确,12.【答案】C【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解析】令,,由,可得函数为奇函数.利用导数可得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即,解得,再令,分离参数,可得,,利用导数,求出当时,,即可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解答】当时,令时,,函数单调递增,令时,,函数单调递减,∴,(1)当时,,函数单调递减,∵,∴直线与有两个交点,∴的零点有个,故选:.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答案】【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律【解析】推导出,,,由此能求出.【解答】∵平行四边形中,,,,如图,∴,∴,∴,∴,∴.14.【答案】【考点】二项式定理及相关概念【解析】利用二项式定理把展开,可得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解答】∵,故它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15.【答案】【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解析】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异面直线与间的距离,以为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线段长度的最小值.【解答】∵棱长为的正方体如图所示,,分别为直线,上的动点,∴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异面直线与间的距离,以为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线段长度的最小值:.16.【答案】【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得,,设,,列关于,,,,,的方程组,整体求解得答案.【解答】如图,由已知得,,,设,,则,②+③得:④.把①代入④,得,∴.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答案】,∴,.故.,当时,,令,∴,,∴,故,又满足上式,∴.【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解析】(1),相减可得,.即可得出.(2),当时,,令,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得出.【解答】,∴,.故.,当时,,令,∴,,∴,故,又满足上式,∴.18.【答案】∵底面为正方形,且底面,∴,,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底面,底面,∴.∵四边形为正方形,∴,∴平面,∴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而,.由,得,取得,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二面角的大小为,由四边形,得,∴,∴,∴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解析】(1)推导出从而平面,进而,再由,得.连接交于点,连.则,由此能证明平面.(2)推导出,,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解答】∵底面为正方形,且底面,∴,,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底面,底面,∴.∵四边形为正方形,∴,∴平面,∴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而,.由,得,取得,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二面角的大小为,由四边形,得,∴,∴,∴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9.【答案】,,,,,,∴有的把握认为球队胜利与甲球员参赛有关;设表示“乙球员担当前锋”;表示“乙球员担当中锋”;表示“乙球员担当后卫”;表示“乙球员担当守门员”;表示“球队输掉某场比赛”,则;.因为:::,所以,应该多让乙球员担任守门员,来扩大赢球场次.【考点】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解析】(1)分别求出,,,,的值,求出的值,利用临界值表可得出结论;(2)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分别计算出乙球员在担任“前锋”,“中锋”,“后卫”,“守门员”时输球的概率,最后相加得到已乙球员参加比赛时,球队输球的概率;利用乙球员担任前锋时输球的概率除以球队输球的概率即可得出答案;分别计算出乙队员在担任“前锋”,“中锋”,“后卫”,“守门员”时输球的概率,以输球概率最小时,乙球员担任的角色,作为教练员使用乙队员的依据.【解答】,,,,,,∴有的把握认为球队胜利与甲球员参赛有关;设表示“乙球员担当前锋”;表示“乙球员担当中锋”;表示“乙球员担当后卫”;表示“乙球员担当守门员”;表示“球队输掉某场比赛”,则;.因为:::,所以,应该多让乙球员担任守门员,来扩大赢球场次.20.【答案】∵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公共点为或,若公共点为时,则,又,解得,与矛盾,故公共点为.∴,又,∴,..反之,当时,联立,解得满足条件.∴椭圆标准方程为.证明:∵,设过的直线,联立,得.设,,则,又,∴.由与相切得:,,∴,∴.即:.猜:.证明如下:由(2)得.∵,∴.【考点】椭圆的性质【解析】(1)由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可得公共点为或,若公共点为时,得出矛盾,故公共点为.因此,又,.即可得出.(2),设过的直线,联立,得.设,,又,利用数量积运算性质与根及其系数的关系可得:.由与相切得:,解得,即可得出.(3)猜:.分析如下:利用斜率计算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解答】∵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公共点为或,若公共点为时,则,又,解得,与矛盾,故公共点为.∴,又,∴,..反之,当时,联立,解得满足条件.∴椭圆标准方程为.证明:∵,设过的直线,联立,得.设,,则,又,∴.由与相切得:,,∴,∴.即:.猜:.证明如下:由(2)得.∵,∴.21.【答案】.令,∴.令,则函数与的零点个数情况一致.时,.∴在上单调递增.又,∴有个零点.时,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① 即时,,无零点.② 即时,个零点.③ 即时,,又.又,,令,∴在上单调递增,∴,∴两个零点.综上:当或时,个零点;当时,个零点;当时,个零点.证明(2)要证,只需证.令,只需证:.令,,∴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且.令,,∴在上单调递增,∴,∴,故.【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解析】(1).令,问题转化为求函数令,零点的个数问题,先求导,再分类讨论,根据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即可求出,(2)利用分析法,和构造函数法,借用导数,即可证明.【解答】.令,∴.令,则函数与的零点个数情况一致.时,.∴在上单调递增.又,∴有个零点.时,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① 即时,,无零点.② 即时,个零点.③ 即时,,又.又,,令,∴在上单调递增,∴,∴两个零点.综上:当或时,个零点;当时,个零点;当时,个零点.证明(2)要证,只需证.令,只需证:.令,,∴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且.令,,∴在上单调递增,∴,∴,故.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答案】∵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则曲线上点到直线的距离:,当时,最大,此时,.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即.设,则.∴的取值范围是.【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解析】(1)曲线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能求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由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能求出直线的普通方程,由此能求出曲线上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的点的坐标.(2)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设,能求出的取值范围.【解答】∵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则曲线上点到直线的距离:,当时,最大,此时,.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即.设,则.∴的取值范围是.[选修4-5:不等式选讲]23.【答案】解:当时,,即.①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②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③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或.的解集包含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①当时,恒成立恒成立恒成立,解得.②当时,恒成立恒成立恒成立,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解析】分段去绝对值,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2)的解集包含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当时,恒成立,解得.当时,恒成立解得.【解答】解:当时,,即.①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②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③当时,不等式化为,解得.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或.的解集包含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①当时,恒成立恒成立恒成立,解得.②当时,恒成立恒成立恒成立,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

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

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A={x||x−3|<2x},B={x|−4<x<3},则(∁R A)∩B=()A.(−4, 1]B.[−3, 3)C.[−3, 1]D.(−4, 3)【答案】A【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解析】求出集合A,B,从而求出C U A={x|x≤1},由此能求出(C R A)∩B.【解答】∵集合A={x||x−3|<2x}={x|x>1},B={x|−4<x<3},∴C U A={x|x≤1},∴(C R A)∩B={x|−4<x≤1}=(−4, 1].2. 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z=2+i,则zz的虚部是()A.4 5iB.45C.−45i D.−45【答案】B【考点】复数的运算【解析】由已知可得z,代入zz,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解答】∵z=2+i,∴zz =2+i2−i=(2+i)2(2−i)(2+i)=35+45i,∴zz 的虚部为45.3. 已知w>0,函数f(x)=cos(wx+π3)在(π3,π2)上单调递增,则w的取值范围是()A.(23,103) B.[23,103] C.[2,103] D.[2,53]【答案】C【考点】余弦函数的单调性【解析】利用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建立不等式关系求解即可.【解答】解:函数f(x)=cos(wx+π3)在(π3,π2)上单调递增,则{π3ω+π3≥2kπ−ππ2ω+π3≤2kπ,k ∈Z .解得:{ω≥6k −4ω≤4k −23,k ∈Z . ∵ ω>0,∴ 当k =1,可得2≤ω≤103.故选C .4. 《九章算术》之后,人们学会了用等差数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张丘建算经》卷上有叙述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注: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如图是源于其思想的一个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S 是60,则输入的x 是( )A.4B.3C.2D.1 【答案】 C【考点】 程序框图 【解析】由已知中的程序语句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S 的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 【解答】第一次执行循环体后,n =1,S =x ,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第二次执行循环体后,i =2,S =2x ,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第三次执行循环体后,i =3,S =3x ,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第四次执行循环体后,i =4,S =4x ,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第29次执行循环体后,i =29,S =29x ,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第30次执行循环体后,i =30,S =30x ,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故输出S =30x =60 ∴ x =2,5. 已知α,β分别满足α⋅e α=e 2,β(lnβ−2)=e 4,则αβ的值为( ) A.e B.e 2 C.e 3 D.e 4 【答案】 D【考点】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解析】对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再由f(x)=x+lnx,求导,判断单调性,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可得所求值.【解答】α⋅eα=e2,可得α+lnα=2,β(lnβ−2)=e4,可得lnβ+ln(lnβ−2)=4,即有lnβ−2+ln(lnβ−2)=2,可得α+lnα=lnβ−2+ln(lnβ−2),由f(x)=x+lnx的导数为1+1x>0,可得f(x)在x>0递增,可得α=lnβ−2,即为2−lnα=lnβ−2,即lnα+lnβ=4,可得ln(αβ)=4,可得αβ=e4,6. 某空间凸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和侧(左)视图中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正(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的三角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2+3√22B.72+3√22C.3+2√2D.2+√2【答案】C【考点】由三视图求体积【解析】画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表面积即可.【解答】由题意可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左侧是放倒的三棱柱,右侧是三棱锥,俯视图和侧(左)视图中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正(主)视图和俯视图中的三角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2+2×12×1×1+1×1+12×1×1+12×1×√2+1 2×1×√2+12×1×1=3+2√2.7. △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2=2b2−2a2,2sin2A+B2=1+ cos2C,则sin(B−A)的值为________【答案】√34【考点】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解析】利用二倍角和正弦定理,化简可得答案.【解答】∵由2sin2A+B2=1+cos2C,得cos2C=2sin2A+B2−1=1−cos(A+B)−1=−cos(π−C)=cosC,即2cos2C−cosC−1=0,∴得(cosC−1)(2cosC+1)=0,∴则cosC=1(舍),或cosC=−12,∵0<C<π∴C=2π3,∵c2=2b2−2a2,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2B−sin2A)=sin2C=34,∴sin2B−sin2A=38,推导可得:sin(B+A)sin(B−A)=38,即sinCsin(B−A)=38,∴sin(B−A)=√34.8. 某班级有男生32人,女生20人,现选举4名学生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和体育班委.男生当选的人数记为ξ,则ξ的数学期望为()A.16 13B.2013C.3213D.4013【答案】C【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解析】由题意知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是0,1,2,3,4,计算对应的概率值,求出ξ的数学期望值.【解答】由题意知,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是0,1,2,3,4,且P(ξ=0)=C 320∗C204C 524=C 204C 524,P(ξ=1)=C 321∗C203C 524,P(ξ=2)=C 322∗C202C 524,P(ξ=3)=C 323∗C201C 524,P(ξ=4)=C 324∗C200C 524=C 324C 524;∴ ξ的数学期望为 E(ξ)=0×C 204C 524+1×C 321∗C203C 524+2×C 322∗C202C 524+3×C 323∗C201C 524+4×C 324C 524 =1C 524(32×20×19×3+32×31×19×10+32×31×30×10+32×31×29×5) =3213.9. 已知函数y =f(x)单调递增,函数y =f(x −2)的图象关于点(2, 0)对称,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f(x 2−2x)+f(−2y −y 2)≤0,则z =x 2+y 2−6x +4y +14的最小值为( ) A.32B.23C.3√22D.√22【答案】 A【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 简单线性规划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函数f(x)为奇函数,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可得f(x 2−2x)≤f(2y +y 2)⇒x 2−2x ≤y 2+2y ,变形可得:(x +y)(x −y −2)≤0,即{x +y ≤0x −y −2≥0 或{x +y ≥0x −y −2≤0 ,由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分析其可行域,又由z =x 2+y 2−6x +4y +14=(x −3)2+(y +2)2+1,设m =(x −3)2+(y +2)2,其几何意义为可行域中任意一点到点(3, −2)距离的平方,求出m 的最小值,计算即可得答案. 【解答】根据题意,因为函数y =f(x −2)的图象关于点(2, 0) 对称,所以函数y =f(x)的图象关于点(0, 0)对称, 即函数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则f(x 2−2x)+f(−2y −y 2)≤0⇒f(x 2−2x)≤−f(−2y −y 2) ⇒f(x 2−2x)≤f(2y +y 2),又由函数y =f(x)单调递增,则f(x 2−2x)≤f(2y +y 2) ⇒x 2−2x ≤y 2+2y ,变形可得:(x +y)(x −y −2)≤0, 即{x +y ≤0x −y −2≥0 或{x +y ≥0x −y −2≤0, 所以可得其可行域,如图所示:z =x 2+y 2−6x +4y +14=(x −3)2+(y +2)2+1,设m =(x −3)2+(y +2)2,其几何意义为可行域中任意一点到点(3, −2)距离的平方,分析可得:m的最小值为(√1+1)2=12,则z=x2+y2−6x+4y+14的最小值为12+1=32;故选:A.10. 一个正四面体的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掷这个四面体四次,令第i次得到的数为a i,若存在正整数k使得∑=i=1k ai 4的概率p=mn,其中m,n是互质的正整数,则log5m−log4n的值为()A.1B.−1C.2D.−2【答案】B【考点】模拟方法估计概率【解析】当k=1时,∑=i=1k ai 4的概率p1=14,当k=2时,∑=i=1k ai4的概率p2=34×4=316,当k=3时,∑=i=1k ai 4的概率p=34×4×4=364,当k=4时,∑=i=1k ai4的概率p=14×4×4×4=1256,从而求出∑=i=1k ai4的概率p=mn=125256,由此能求出log5m−log4n的值.【解答】正四面体的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掷这个四面体四次,令第i次得到的数为a i,存在正整数k使得∑=i=1k ai 4的概率p=mn,∴当k=1时,∑=i=1k ai 4的概率p1=14,当k=2时,∑=i=1k ai 4的概率p2=34×4=316,当k=3时,∑=i=1k ai 4的概率p=34×4×4=364,当k=4时,∑=i=1k ai 4的概率p=14×4×4×4=1256,∴得∑=i=1k ai 4的概率p=mn=14+316+664+1256=125256,其中m,n是互质的正整数,∴m=125,n=256,则log5m−log4n=log5125−log4256=3−4=−1.11. 已知抛物线y2=2px(p>0),过定点M(m, 0)(m>0,且m≠p2)作直线AB交抛物线于A,B两点,且直线AB不垂直x轴,在A,B两点处分别作该抛物线的切线l1,l2,设l1,l2的交点为Q,直线AB的斜率为k,线段AB的中点为P,则下列四个结论:①x A⋅x B=m2;②当直线AB绕着M点旋转时,点Q的轨迹为抛物线;③当m=p8,k>0时,直线PQ经过抛物线的焦点;④当m=8p,k<0时,直线PQ垂直y轴.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考点】抛物线的性质【解析】设Q点坐标,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直线AB的方程,代入即可求得x0=−m,即可求得直线AB的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及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得x A x B=m2,y P=y0.即可判断①④正确.【解答】设Q(x0, y0),则直线AB的方程:y0y=p(x0+x),直线AB过点M(m, 0),所以y0×0=p(x0+m),解得x0=−m,所以直线AB:y0y=p(x0+x),x=y0y p−x0,由y2=2px(p>0),所以y2=2p(y0y p−x0)=2y0y−2px0,所以y2−2y0y+2px0=0,即y2−2y0y−2pm=0,y A+y B=2y0,y A y B=−2pm,所以x A x B=(y A y B)24p2=(−2mp)24p2=m2,则y P=y A+y B2=y0,∴y P=y0.故PQ垂直y轴,故①④正确,12. 设函数f(x)在R上存在导函数f′(x),对任意的x∈R有f(x)+f(−x)=2x2,且当x∈[0, +∞)时,f′(x)>2x.若f(2e−a)−f(a)<4e(e−a),g(x)=e x−ax的零点有()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解析】令ℎ(x)=f(x)−x2,ℎ(−x)=f(−x)−x2,由ℎ(−x)+ℎ(x)=0,可得函数ℎ(x)为奇函数.利用导数可得函数ℎ(x)在R 上是增函数,f(2e −a)−f(a)<4e(e −a),即ℎ(2e −a)<ℎg(a),解得a ≥e ,再令g(x)=e x−ax =0,分离参数,可得a =e x x,φ(x)=e x x,利用导数,求出当x >0时,φ(x)min =φ(1)=e ,即可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 【解答】当x >0时,令x >1时,φ′(x)>0,函数φ(x)单调递增, 令0<x <1时,φ′(x)<0,函数φ(x)单调递减, ∴ φ(x)min =φ(1)=e ,(1)当x <0时,φ′(x)<0,函数φ(x)单调递减, ∵ a ≥e , ∴ 直线y =a 与y =e x x有两个交点,∴ g(x)=e x −ax 的零点有2个, 故选:C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3,AD =5,|DA →+DC →|=4,则BA →∗AD →=________. 【答案】 −9【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律 【解析】推导出BD =4,AB ⊥BD ,cos <BA →,AD →>=−cos∠BAD =−35,由此能求出BA →∗AD →.【解答】∵ 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3,AD =5,|DA →+DC →|=4,如图, ∴ BD =4,∴ AB 2+DB 2=AD 2,∴ AB ⊥BD , ∴ cos <BA →,AD →>=−cos∠BAD =−35,∴ BA →∗AD →=|BA →|⋅|AD →|⋅cos <BA →,AD →>=3×5×(−35)=−9.(2x 2−1)(1x −2x)7的展开式中含x 7的项的系数是________. 【答案】 1024 【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解析】利用二项式定理把(1x −2x)7展开,可得(2x 2−1)(1x −2x)7的展开式中含x 7的项的系数. 【解答】∵ (2x 2−1)(1x −2x)7=(2x 2−1)(1x 7−14⋅1x 5+841x 3−280⋅1x +560x −672x 3+448x 5−128x 7),故它的展开式中含x 7的项的系数是2×448+128=1024,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EFGH 如图所示,M ,N 分别为直线AF ,BG 上的动点,则线段MN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33【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 【解析】线段MN 长度的最小值是异面直线AF 与BG 间的距离,以H 为原点,HE 为x 轴,HG 为y 轴,H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线段MN 长度的最小值. 【解答】∵ 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EFGH 如图所示,M ,N 分别为直线AF ,BG 上的动点, ∴ 线段MN 长度的最小值是异面直线AF 与BG 间的距离,以H 为原点,HE 为x 轴,HG 为y 轴,H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1, 0, 1),F(1, 1, 0),B(1, 1, 1),G(0, 1, 0), AF →=(0, 1, −1),AB →=(0, 1, 0), ∴ 线段MN 长度的最小值:d =|AB →|sin <AB →,AF →>=|AB →|√1−[cos <AB →,AF →>]2=1×√1−(1×√2)2=√2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的方程为x a +yb =1,⊙C ,⊙D 是相外切的等圆,且分别与坐标轴及线段AB 相切,|AB|=c ,则两圆半径r =________(用常数a ,b ,c 表示)【答案】 ac +bc −c 22(a +b)【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得cos∠OAB =ac ,sin∠OAB =bc ,设AF =x ,BE =y ,列关于a ,b ,c ,r ,x ,y 的方程组,整体求解得答案. 【解答】 如图,由已知得,cos∠OAB =ac ,sin∠OAB =bc , 设AF =x ,BE =y , 则{x +y +2r =cr +2r ∗ac+x =a r +2r ∗bc +y =b, ②+③得:2r +2r(ac +bc )+x +y =a +b ④. 把①代入④,得2r(ac +b c )+c =a +b , ∴ r =ac+bc−c 22(a+b).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n =n 2+n +2. (1)求{a n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b n }满足b n =a n ∗2a n ,求{b n}前n 项和T n .【答案】S n =n 2+n +2,S n−1=(n −1)2+(n −1)+2(n ≥2), ∴ a n =S n −S n−1=2n(n ≥2),a 1=S 1=4. 故a n ={4(n =1)2n(n ≥2,n ∈N ∗) . b n =a n ∗2a n={2n ∗2a n =2n ∗4n (n ≥2,n ∈N ∗)4∗24=64(n =1), 当n ≥2时,T n =b 1+b 2+⋯+b n =64+2(2×42+3×43+⋯+n ×4n ), 令P n =2×42+3×43+⋯+n ×4n ,∴ 4P n =2×43+3×44+⋯+(n −1)×4n +n ×4n+1, −3P n =2×42+43+44−n ×4n+1=32+43(4n−2−1)4−1−n ×4n+1,∴ P n =−323−4n+1−439+n×4n+13,故T n =64+3P n =(6n−2)∗4n+1+5129(n ≥2,n ∈N ∗),又T 1=64满足上式, ∴ T n =(6n−2)∗4n+1+5129(n ∈N ∗).【考点】 数列的求和 数列递推式 【解析】(1)S n =n 2+n +2,S n−1=(n −1)2+(n −1)+2(n ≥2),相减可得a n =S n −S n−1=2n(n ≥2),a 1=S 1.即可得出. (2)b n =a n ∗2a n={2n ∗2a n =2n ∗4n (n ≥2,n ∈N ∗)4∗24=64(n =1),当n ≥2时,T n =b 1+b 2+⋯+b n =64+2(2×42+3×43+⋯+n ×4n ),令P n =2×42+3×43+⋯+n ×4n ,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得出. 【解答】S n =n 2+n +2,S n−1=(n −1)2+(n −1)+2(n ≥2), ∴ a n =S n −S n−1=2n(n ≥2),a 1=S 1=4. 故a n ={4(n =1)2n(n ≥2,n ∈N ∗) . b n =a n ∗2a n={2n ∗2a n =2n ∗4n (n ≥2,n ∈N ∗)4∗24=64(n =1), 当n ≥2时,T n =b 1+b 2+⋯+b n =64+2(2×42+3×43+⋯+n ×4n ), 令P n =2×42+3×43+⋯+n ×4n ,∴ 4P n =2×43+3×44+⋯+(n −1)×4n +n ×4n+1, −3P n =2×42+43+44−n ×4n+1=32+43(4n−2−1)4−1−n ×4n+1,∴ P n =−323−4n+1−439+n×4n+13,故T n =64+3P n =(6n−2)∗4n+1+5129(n ≥2,n ∈N ∗),又T 1=64满足上式, ∴ T n =(6n−2)∗4n+1+5129(n ∈N ∗).底面OABC 为正方形的四棱锥P −OABC ,且PO ⊥底面OABC ,过OA 的平面与侧面PBC 的交线为DE ,且满足S △PDE :S △PBC =1:4. (1)证明:PA // 平面OBD ;(2)当S 2四边形OABC =3S 2△POB 时,求二面角B −OE −C 的余弦值.【答案】∵ 底面OABC 为正方形,且PO ⊥底面OABC ,∴ PO ,OA ,OC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设OA =OC =2a ,OP =2b ,则O(0, 0, 0),C(0, 2a, 0),B(2a, 2a, 0),F(a, a, 0),P(0, 0, 2b),E(a, a, b). ∵ PO ⊥底面OABC ,CF ⊂底面OABC ,∴ CF ⊥PO .∵ 四边形OABC 为正方形,∴ AC ⊥OB ,∴ CF ⊥平面OBE , ∴ 平面OBE 的一个法向量为CF →=(a, −a, 0). 设平面OEC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而OC →=(0, 2a, 0),OE →=(a, a, b).由{m →∗OC →=0m →∗OE →=0,得{0∗x +2a ∗y +0∗z =0ax +ay +bz =0 , 取得z =−a ,得m →=(b, 0, −a)为平面OCE 的一个法向量. 设二面角B −OE −C 的大小为θ, 由S2四边形OABC=2S 2△POB ,得PO =√63OA ,∴ ba=√63,∴ cosθ=|OF →∗m →||OF →|∗|m →|=√a 2+a 2∗√a 2+b 2=√55, ∴ 二面角B −OE −C 的余弦值为√55.【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 【解析】(1)推导出OA // BC 从而OA // 平面PBC ,进而DE // OA ,再由OA // BC ,得DE // BC .连接AC 交OB 于F 点,连DF .则DF // PA ,由此能证明PA // 平面OBD . (2)推导出PO ,OA ,OC 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利用向量法能求出二面角B −OE −C 的余弦值. 【解答】∵ 底面OABC 为正方形,且PO ⊥底面OABC ,∴ PO ,OA ,OC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设OA =OC =2a ,OP =2b ,则O(0, 0, 0),C(0, 2a, 0),B(2a, 2a, 0),F(a, a, 0),P(0, 0, 2b),E(a, a, b). ∵ PO ⊥底面OABC ,CF ⊂底面OABC ,∴ CF ⊥PO .∵ 四边形OABC 为正方形,∴ AC ⊥OB ,∴ CF ⊥平面OBE , ∴ 平面OBE 的一个法向量为CF →=(a, −a, 0). 设平面OEC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而OC →=(0, 2a, 0),OE →=(a, a, b).由{m →∗OC →=0m →∗OE →=0,得{0∗x +2a ∗y +0∗z =0ax +ay +bz =0 , 取得z =−a ,得m →=(b, 0, −a)为平面OCE 的一个法向量. 设二面角B −OE −C 的大小为θ, 由S2四边形OABC=2S 2△POB ,得PO =√63OA ,∴ ba=√63,∴ cosθ=|OF →∗m →||OF →|∗|m →|=√a 2+a 2∗√a 2+b 2=√55, ∴ 二面角B −OE −C 的余弦值为√55.深受广大球迷喜爱的某支欧洲足球队.在对球员的使用上总是进行数据分析,为了考察甲球员对球队的贡献,现作如下数据统计:(1)求b,c,d,e,n的值,据此能否有97.5%的把握认为球队胜利与甲球员参赛有关;(2)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乙球员能够胜任前锋、中锋、后卫以及守门员四个位置,且出场率分别为:0.2,0.5,0.2,0.1,当出任前锋、中锋、后卫以及守门员时,球队输球的概率依次为:0.4,0.2,0.6,0.2.则:1)当他参加比赛时,求球队某场比赛输球的概率;2)当他参加比赛时,在球队输了某场比赛的条件下,求乙球员担当前锋的概率;3)如果你是教练员,应用概率统计有关知识.该如何使用乙球员?附表及公式:K2=n(ad−bc)2(a+b)(c+d)(a+c)(b+d).【答案】b=8,c=8,d=20,e=20,n=50,K2=50×(22×12−8×8)230×20×30×20≈5.556>5.024,∴有97.5%的把握认为球队胜利与甲球员参赛有关;1)设A1表示“乙球员担当前锋”;A2表示“乙球员担当中锋”;A3表示“乙球员担当后卫”;A4表示“乙球员担当守门员”;B表示“球队输掉某场比赛”,则P(B)=P(A1)P(B|A1)+P(A2)P(B|A2)+P(A3)P(B|A3)+P(A4)P(B|A4)=0.2×0.4+0.5×0.2+0.2×0.6+0.1×0.2=0.32;2)P(A1|B)=P(A1B)P(B)=0.2×0.40.32=0.25.3)因为P(A1|B):P(A2|B):P(A3|B):P(A4|B)=0.08:0.10:0.12:0.02,所以,应该多让乙球员担任守门员,来扩大赢球场次.【考点】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解析】(1)分别求出b,c,d,e,n的值,求出K2的值,利用临界值表可得出结论;(2)1)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分别计算出乙球员在担任“前锋”,“中锋”,“后卫”,“守门员”时输球的概率,最后相加得到已乙球员参加比赛时,球队输球的概率;2)利用乙球员担任前锋时输球的概率P(A 1|B)除以球队输球的概率P(B)即可得出答案;3)分别计算出乙队员在担任“前锋”,“中锋”,“后卫”,“守门员”时输球的概率,以输球概率最小时,乙球员担任的角色,作为教练员使用乙队员的依据. 【解答】b =8,c =8,d =20,e =20,n =50,K 2=50×(22×12−8×8)230×20×30×20≈5.556>5.024,∴有97.5%的把握认为球队胜利与甲球员参赛有关;1)设A 1表示“乙球员担当前锋”;A 2表示“乙球员担当中锋”;A 3表示“乙球员担当后卫”;A 4表示“乙球员担当守门员”;B 表示“球队输掉某场比赛”,则P(B)=P(A 1)P(B|A 1)+P(A 2)P(B|A 2)+P(A 3)P(B|A 3)+P(A 4)P(B|A 4)=0.2×0.4+0.5×0.2+0.2×0.6+0.1×0.2=0.32; 2)P(A 1|B)=P(A 1B)P(B)=0.2×0.40.32=0.25.3)因为P(A 1|B):P(A 2|B):P(A 3|B):P(A 4|B)=0.08:0.10:0.12:0.02,所以,应该多让乙球员担任守门员,来扩大赢球场次. 已知椭圆x 2a2+y 2b 2=1(a >b >1)的离心率为12,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且|F 1F 2|=2c ,⊙F 2:(x −c)2+y 2=1与该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1)求椭圆标准方程;(2)过点P(4c, 0)的直线与⊙F 2相切,且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求证:F 2A ⊥F 2B ;(3)过点P(4c, 0)的直线l 与⊙F 1:(x +1)2+y 2=r 2(r >1)相切,且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试探究k F 2A ,k F 2B 的数量关系. 【答案】∵ ⊙F 2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公共点为(a, 0)或(−a, 0),若公共点为(−a, 0)时,则a +c =1,又ca =12,解得a =23<1,与a >1矛盾,故公共点为(a, 0).∴ a −c =r =1,又e =ca =12,∴ a =2,c =1.b 2=a 2−c 2=3. 反之,当c =1时,联立{(x −1)2+y 2=1x 24+y 23=1,解得{x =2y =0满足条件.∴ 椭圆标准方程为x 24+y 23=1.证明:∵ P(4, 0),设过P(4, 0)的直线l:x =my +4, 联立{x =my +4x 24+y 23=1,得(4+3m 2)y 2+24my +36=0.设A(x 1, y 1),B(x 2, y 2),则y 1+y 2=−24m4+3m 2,y 1y 2=364+3m 2,又F 2(1, 0), ∴ F 2A →⋅F 2B →=(x 1−1)(x 2−1)+y 1y 2=(1+m 2)y 1y 2+3m(y 1+y 2)+9=36(1+m 2)4+3m 2−72m 24+3m 2+9=72−9m 24+3m 2.由l:x =my +4与⊙F 2:(x −1)2+y 2=1相切得:2=1,m 2=8, ∴ F 2A →⋅F 2B →=0,∴ F 2A →⊥F 2B →.即:F 2A ⊥F 2B . 猜:k F 2A +k F 2B =0.证明如下: 由(2)得k F 2A +k F 2B =y 1x1−1+y 2x 2−1=2my 1y 2+3(y 1+y 2)m 2y 1y 2+3m(y 1+y 2)+9.∵ 2my 1y 2+3(y 1+y 2)=2m ×364+3m 2−72m4+3m 2=0,∴ k F 2A +k F 2B =0. 【考点】 椭圆的离心率 【解析】(1)由⊙F 2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可得公共点为(a, 0)或(−a, 0),若公共点为(−a, 0)时,得出矛盾,故公共点为(a, 0).因此a −c =r =1,又e =ca =12,b 2=a 2−c 2.即可得出.(2)P(4, 0),设过P(4, 0)的直线l:x =my +4,联立{x =my +4x 24+y 23=1 ,得(4+3m 2)y 2+24my +36=0.设A(x 1, y 1),B(x 2, y 2),又F 2(1, 0),利用数量积运算性质与根及其系数的关系可得:F 2A →⋅F 2B →=(x 1−1)(x 2−1)+y 1y 2=(1+m 2)y 1y 2+3m(y 1+y 2)+9.由l:x =my +4与⊙F 2:(x −1)2+y 2=1相切得:2=1,解得m 2=8,即可得出F 2A →⋅F 2B →=0.(3)猜:k F 2A +k F 2B =0.分析如下:利用斜率计算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解答】∵ ⊙F 2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公共点为(a, 0)或(−a, 0),若公共点为(−a, 0)时,则a +c =1,又ca =12,解得a =23<1,与a >1矛盾,故公共点为(a, 0).∴ a −c =r =1,又e =ca =12,∴ a =2,c =1.b 2=a 2−c 2=3. 反之,当c =1时,联立{(x −1)2+y 2=1x 24+y 23=1,解得{x =2y =0满足条件.∴ 椭圆标准方程为x 24+y 23=1.证明:∵ P(4, 0),设过P(4, 0)的直线l:x =my +4, 联立{x =my +4x 24+y 23=1,得(4+3m 2)y 2+24my +36=0.设A(x 1, y 1),B(x 2, y 2),则y 1+y 2=−24m4+3m 2,y 1y 2=364+3m 2,又F 2(1, 0), ∴ F 2A →⋅F 2B →=(x 1−1)(x 2−1)+y 1y 2=(1+m 2)y 1y 2+3m(y 1+y 2)+9=36(1+m 2)4+3m 2−72m 24+3m 2+9=72−9m 24+3m 2.由l:x =my +4与⊙F 2:(x −1)2+y 2=1相切得:2=1,m 2=8, ∴ F 2A →⋅F 2B →=0,∴ F 2A →⊥F 2B →.即:F 2A ⊥F 2B . 猜:k F 2A +k F 2B =0.证明如下: 由(2)得k F 2A +k F 2B =y 1x1−1+y 2x 2−1=2my 1y 2+3(y 1+y 2)m 2y 1y 2+3m(y 1+y 2)+9.∵ 2my 1y 2+3(y 1+y 2)=2m ×364+3m 2−72m4+3m 2=0, ∴ k F 2A +k F 2B =0.已知函数f(x)=√xax .(1)讨论函数f(x)的零点个数;(2)已知g(x)=(2−x)e √x ,证明:当x ∈(0, 1)时,g(x)−f(x)−ax −2>0. 【答案】√xf(x)=lnx −a √x ⋅x .令x 32=t ,∴ x =t 23(t >0).令ℎ(t)=lnt −32at ,则函数y =ℎ(t)与y =f(x)的零点个数情况一致 .ℎ(t)=1t−32a .(i)a ≤0时,ℎ′(t)>0.∴ ℎ(t)在(0, +∞)上单调递增. 又ℎ(1)=−32a ≥0,ℎ(ea+1a)=a +1a−32aea+1a≤a +1a−32a ⋅1e 2=(1−32e 2)a +1a<0,∴ 有1个零点.(ii)a >0时,ℎ(t)在(0,23a )上单调递增,(23a ,+∞)上单调递减. ∴ ℎ(t)max =ℎ(23a )=ln 23a −1.①ln 23a <1即a >23e 时,ℎ(23a )<0,无零点. ②ln 23a =1即a =23e 时,ℎ(23a )=0,1个零点.③ln 23a >1即0<a <23e 时,ℎ(23a )>0,又23a >e >1,ℎ(1)=−32a <0.又23a −49a 2=23a (1−23a )<23a (1−e)<0,ℎ(49a 2)=ln(23a )2−32a ⋅49a 2=21n 23a −23a , 令φ(a)=21n 23a −23a ,φ′(a)=2⋅3a 2(−23⋅1a 2)+23a 2=2−6a 3a 2>0,∴ φ(a)在(0,23e )上单调递增,∴ φ(a)<φ(23e )=2−e <0, ∴ 两个零点.综上:当a≤0或a=23e 时,1个零点;当0<a<23e时,2个零点;当a>23e时,0个零点.证明要证g(x)−f(x)−ax−2>0,只需证√x+2<(2−x)e√x.令√x=m∈(0,1),只需证:21nmm+2<(2−m2)e m.令l(m)=(2−m2)e m,l′(m)=(−m2−2m+2)e m,∴l(m)在(0,√3−1)上单调递增,在(√3−1,1)上单调递减,∴l(m)>l(1)=e且l(m)>l(0)=2.令t(m)=lnmm ,t′(m)=1−lnmm2>0,∴t(m)在(0, 1)上单调递增,∴t(m)<t(2)=0,∴21nmm+2<2,故g(x)−f(x)−ax−2>0.【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解析】(1)√xf(x)=lnx−a√x⋅x.令x32=t,问题转化为求函数令ℎ(t)=lnt−32at,零点的个数问题,先求导,再分类讨论,根据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即可求出,(2)利用分析法,和构造函数法,借用导数,即可证明.【解答】√xf(x)=lnx−a√x⋅x.令x32=t,∴x=t23(t>0).令ℎ(t)=lnt−32at,则函数y=ℎ(t)与y=f(x)的零点个数情况一致.ℎ(t)=1t −32a.(i)a≤0时,ℎ′(t)>0.∴ℎ(t)在(0, +∞)上单调递增.又ℎ(1)=−32a≥0,ℎ(e a+1a)=a+1a−32ae a+1a≤a+1a−32a⋅1e2=(1−32e2)a+1a<0,∴有1个零点.(ii)a>0时,ℎ(t)在(0,23a )上单调递增,(23a,+∞)上单调递减.∴ℎ(t)max=ℎ(23a )=ln23a−1.①ln23a <1即a>23e时,ℎ(23a)<0,无零点.②ln 23a =1即a =23e 时,ℎ(23a )=0,1个零点.③ln 23a >1即0<a <23e 时,ℎ(23a )>0,又23a >e >1,ℎ(1)=−32a <0.又23a −49a 2=23a (1−23a )<23a (1−e)<0,ℎ(49a 2)=ln(23a )2−32a ⋅49a 2=21n 23a −23a , 令φ(a)=21n 23a −23a ,φ′(a)=2⋅3a 2(−23⋅1a2)+23a2=2−6a 3a 2>0,∴ φ(a)在(0,23e)上单调递增,∴ φ(a)<φ(23e )=2−e <0, ∴ 两个零点.综上:当a ≤0或a =23e 时,1个零点;当0<a <23e 时,2个零点;当a >23e 时,0个零点. 证明要证g(x)−f(x)−ax −2>0, 只需证√x+2<(2−x)e √x .令√x =m ∈(0,1), 只需证:21nm m+2<(2−m 2)e m .令l(m)=(2−m 2)e m ,l ′(m)=(−m 2−2m +2)e m ,∴ l(m)在(0,√3−1)上单调递增,在(√3−1,1)上单调递减, ∴ l(m)>l(1)=e 且l(m)>l(0)=2. 令t(m)=lnm m,t ′(m)=1−lnm m 2>0,∴ t(m)在(0, 1)上单调递增, ∴ t(m)<t(2)=0, ∴21nm m+2<2,故g(x)−f(x)−ax −2>0.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θy =sin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2sinθ.(1)求曲线C 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求出曲线C 上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的点的坐标,(2)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并设A ,B 为曲线C 上的两个动点,且OA ∗OB →=0,求|AB →|2的取值范围. 【答案】∵ 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θy =sinθ(θ为参数),∴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4+y2=1,∵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2sinθ.∴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x−2y−2=0,则曲线C上点到直线l的距离:d=√5=√5=√5√2sin(θ−π4)+1brack,当θ=3π4时,d最大,此时,P(−√2,√22).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2θ+4ρ2sin2θ=4,即ρ2=4cos2θ+4sin2θ=43sin2θ+1.设A(ρ1,θ),B(ρ2,θ+π2),则|AB|2=ρ12+ρ22=43sin2θ+1+43cos2θ+1=2094sin22θ+4∈[165,5].∴|AB→|2的取值范围是[165, 5].【考点】圆的极坐标方程【解析】(1)曲线C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能求出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由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能求出直线l的普通方程,由此能求出曲线C上点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的点的坐标.(2)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ρ2=4cos2θ+4sin2θ=43sin2θ+1.设A(ρ1,θ),B(ρ2,θ+π2),能求出|AB→|2的取值范围.【解答】∵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x=2cosθy=sinθ(θ为参数),∴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4+y2=1,∵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2sinθ.∴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x−2y−2=0,则曲线C上点到直线l的距离:d=√5=√5=√5√2sin(θ−π4)+1brack,当θ=3π4时,d最大,此时,P(−√2,√22).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2θ+4ρ2sin2θ=4,即ρ2=4cos2θ+4sin2θ=43sin2θ+1.设A(ρ1,θ),B(ρ2,θ+π2),则|AB|2=ρ12+ρ22=43sin2θ+1+43cos2θ+1=2094sin22θ+4∈[165,5].∴|AB→|2的取值范围是[16, 5].5[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g(x)=|2x+1|−|x−m|.(1)当m=3时,求不等式g(x)>4的解集;(2)若g(x)≥|x−4|的解集包含[3, 5],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当m=3时,g(x)>4,即|2x+1|−|x−3|>4.①当x≥3时,不等式化为2x+1−x+3>4,解得x≥3.≤x<3时,不等式化为2x+1+x−3>4,②当−12解得2<x<3.③当x<−1时,不等式化为−2x−1+x−3>4,2解得x<−8.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x|x<−8或x>2}.(2)g(x)≥|x−4|的解集包含[3, 5]⇔g(x)≥|x−4|在[3, 5]上恒成立⇔|2x+1|−|x−m|≥|x−4|在[3, 5]上恒成立.①当3≤x≤4时,g(x)≥|x−4|恒成立⇔2x+1≥|x−m|+4−x恒成立⇔3−3x≤x−m≤3x−3恒成立,解得−3≤m≤9.②当4<x≤5时,g(x)≥|x−4|恒成立⇔|2x+1|≥|x−m|+x−4恒成立⇔−x−5≤x−m≤x+5恒成立,解得−5≤m≤11.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3≤m≤9}.【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与证明【解析】(1)分段去绝对值,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2)g(x)≥|x−4|的解集包含[3, 5]⇔g(x)≥|x−4|在[3, 5]上恒成立⇔|2x+1|−|x−m|≥|x−4|在[3, 5]上恒成立.1)当3≤x≤4时,⇔3−3x≤x−m≤3x−3恒成立,解得m.2)当4<x≤5时,⇔|2x+1|≥|x−m|+x−4恒成立解得−m.【解答】解:(1)当m=3时,g(x)>4,即|2x+1|−|x−3|>4.①当x≥3时,不等式化为2x+1−x+3>4,解得x≥3.≤x<3时,不等式化为2x+1+x−3>4,②当−12解得2<x<3.③当x<−1时,不等式化为−2x−1+x−3>4,2解得x<−8.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x|x<−8或x>2}.(2)g(x)≥|x−4|的解集包含[3, 5]⇔g(x)≥|x−4|在[3, 5]上恒成立⇔|2x+1|−|x−m|≥|x−4|在[3, 5]上恒成立.①当3≤x≤4时,g(x)≥|x−4|恒成立⇔2x+1≥|x−m|+4−x恒成立⇔3−3x≤x−m≤3x−3恒成立,解得−3≤m≤9.②当4<x≤5时,g(x)≥|x−4|恒成立⇔|2x+1|≥|x−m|+x−4恒成立⇔−x−5≤x−m≤x+5恒成立,解得−5≤m≤11.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3≤m≤9}.。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 理科数学 含解析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 理科数学 含解析 精品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 ∈R ,i a 的值为( ) A .1- B .0C .1D .2【答案】C【解析】 则10a -=,即1a =,故选C .2.设()()()2i 3i 35i x y +-=++(i 为虚数单位),其中x ,y 是实数,则i x y +等于( ) A .5 B C .D .2【答案】A 【解析】由()()()2i 3i 35i x y +-=++,得()()632i 35i x x y ++-=++,∴63325x x y +=-=+⎧⎨⎩,解得34x y =-=⎧⎨⎩,∴i 34i 5x y +=-+=.选A . 3.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一人参加数学竞赛,老师将二人最近的6次数学测试的分数进行统计,甲、乙两人的得分情况如茎叶图所示,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x 甲,x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x >甲乙,乙比甲成绩稳定,应选乙参加比赛 B .x x >甲乙,甲比乙成绩稳定,应选甲参加比赛 C .x x <甲乙,甲比乙成绩稳定,应选甲参加比赛 D .x x <甲乙,乙比甲成绩稳定,应选乙参加比赛 【答案】D【解析】由茎叶图可知,甲的平均数是727879858692826+++++=,乙的平均数是788688889193876+++++=,所以乙的平均数大于甲的平均数,即x x <甲乙,从茎叶图可以看出乙的成绩比较稳定,应选乙参加比赛,故选D . 4.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DC ,BC 的中点,那么EF =()A .11+22AB AD B .1122AB AD --C .1122AB AD -+D .1122AB AD -【答案】D【解析】因为点E 是CD 的中点,所以12EC AB = ,点F 是BC 的中点,所以1122CF CB AD ==-,所以1122EF EC CF AB AD =+=-,故选D .5.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左焦点为F ,过点F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M ,N ,若OMN △的面积为20,其中O 是坐标原点,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A .22128x y -=B .22148x y -=C .22182x y -=D .22184x y -=【答案】A【解析】由c a =225c a =,∴2225a b a +=,故224b a=.∴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y x =±,由题意得(),2M c c -,(),2N c c --,∴14202OMN S c c =⋅⋅=△,解得210c =,∴22a =,28b =, ∴双曲线的方程为22128x y -=.选A . 6.一个几何体的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A .4πB .5πC .8πD .9π【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的原图如下图所示:在图中AB ⊥平面BCD ,BC BD ⊥,2BC =,1BD=,2AB =.由于BCD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它的外接圆的圆心在斜边的中点E,且122r CD ==, 设外接球的球心为O,如图所示,由题得222914R=+=, 所以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94π4π9π4R =⨯=,故选D . 7.执行如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a 的值为2,则输出S 的值为( )A .3.2B .3.6C .3.9D .4.9【答案】C【解析】运行框图中的程序可得①1k =,2122S =+=,不满足条件,继续运行; ②2k =,282=33S =+,不满足条件,继续运行;③3k =,8219+=346S =,不满足条件,继续运行; ④4k =,1921076530S =+=,不满足条件,继续运行; ⑤=5k ,1072117=+==3930630S .,满足条件,停止运行,输出=39S ..选C . 8.已知函数()f x 在定义域()0+∞,上是单调函数,若对于任意()0x ∈+∞,,都有()12f f x x ⎛⎫-= ⎪⎝⎭,则15f ⎛⎫ ⎪⎝⎭的值是() A .5 B .6 C .7 D .8【答案】B【解析】因为函数()f x 在定义域()0+∞,上是单调函数,且()12f f x x ⎛⎫-= ⎪⎝⎭,所以()1f x x -为一个常数,令这个常数为n ,则有()1f x n x -=,且()2f n =,将()2f n =代入上式可得()12f n n n=+=,解得1n =,所以()11f x x =+,所以165f ⎛⎫= ⎪⎝⎭,故选B . 9.己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 )A .αβ∥,且l α∥,l β∥B .αβ⊥,且l α∥,l β∥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 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答案】D 【解析】m ⊥平面α,直线l 满足l m ⊥,且l α⊄,所以l α∥,又n ⊥平面β,l n ⊥,l β⊄,所以l β∥, 由直线m 、n 为异面直线,且m ⊥平面α,n ⊥平面β,则α与β相交,否则,若αβ∥则推出m n ∥,与m 、n 异面矛盾, 故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故选D .10.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C -的六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球O 的表面积为194π,1AA ⊥平面ABC ,5AB =,12BC =,13AC =,则直线1BC 与平面11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52B .52C .26D .26【答案】C【解析】由5AB =,12BC =,13AC =,得222+AB BC AC =,∴AB BC ⊥.设球半径为R ,1AA x =,则由1AA ⊥平面ABC 知1AC 为外接球的直径,在1Rt A AC △中,有()222132x R +=,又24π194πR =,∴24194R =,∴5x =.∴11AB CS =△1252ABB S =△. 设点B 到平面11ABC 的距离为d , 则由1111B AB C C ABB V V --=,得112512332d ⨯=⨯⨯,∴2d =,又113BC =,∴直线1BC 与平面11ABC所成角正弦值为126d BC =C . 11.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短轴长为2,上顶点为A ,左顶点为B ,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且1F AB △的面积为22-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1211PF PF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C.⎤⎦D .[]14, 【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22b =,故1b =;∵1F AB △∴()12a c b -=,∴2a c -=()()2221a c a c a c b -=-+==, ∴2a =,c =()12212121111112444PF PF a PF PF PF PF PF PF PF PF ++===--+,又122PF ≤≤211144PF PF ≤-+≤,∴121114PF PF ≤+≤. 即1211PF PF +的取值范围为[]14,.选D . 1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若不等式()()()ln 1ln 121f ax x f ax x f -+++--≥对任意[]13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2ln 3e 3+⎡⎤⎢⎥⎣⎦,B .1e e ⎡⎤⎢⎥⎣⎦, C .1e⎡⎫+∞⎪⎢⎣⎭,D .[]2e ,【答案】A【解析】因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在()0+∞,上递减,所以()f x 在()0-∞,上单调递增,若不等式()()()ln 1ln 121f ax x f ax x f -+++--≥对于[]13x ∈,上恒成立, 则()()2ln 121f ax x f --≥对于[]13x ∈,上恒成立, 即()()ln 11f ax x f --≥对于[]13x ∈,上恒成立,所以1ln 11ax x -≤--≤对于[]13x ∈,上恒成立,即0ln 2ax x ≤-≤对于[]13x ∈,上恒成立,令()ln g x ax x =-,则由()10g x a x =-=',求得1x a=, (1)当11a≤时,即0a <或1a ≥时,()0g x '≥在[]13,上恒成立,()g x 单调递增,因为最小值()10g a =≥,最大值()33ln32g a =-≤,所以2ln303a +≤≤,综上可得2ln313a +≤≤;(2)当13a ≥,即103a <≤时,()0g x '≤在[]13,上恒成立,()g x 单调递减,因为最大值()12g a =≤,最小值()33ln30g a =-≥,所以ln323a ≤≤,综合可得,a 无解,(3)当113a <<,即113a <<时,在11a ⎛⎫⎪⎝⎭,上,()0g x '<恒成立,()g x 为减函数, 在13a ⎛⎤⎥⎝⎦,上,()0g x '>恒成立,()g x 单调递增, 故函数最小值为111ln g a a ⎛⎫=- ⎪⎝⎭,()1g a =,()33ln3g a =-,()()312ln3g g a -=-,①若2ln 30a ->,即1a <<,因为()()310g g ->,则最大值为()33ln3g a =-,此时,由11ln0a -≥,()33ln32g a =-≤,求得12ln3e 3a +≤≤,综上可得1a <; ②若2ln 30a -≤,即11ln332a <≤=()()310g g -≤,则最大值为()1g a =,此时,最小值11ln 0a -≥,最大值为()12g a =≤,求得12e a ≤≤,综合可得1ea ≤≤综合(1)(2)(3)可得2ln313a +≤≤或1a <或1e a ≤≤,即12ln3e 3a +≤≤.故选A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word完整版)2018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和答案

(word完整版)2018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和答案

2018安徽数学<理科)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题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fB1ZBk3ZyS <1)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iai-+21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A>2(B> -2(C> 21-(D>21<2)双曲线8222=-y x 的实轴长是 (A>2(B> 22(C> 4(D> 24<3)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x x x f -=22)(,则=)1(f(A>-3 (B>-1 (C> 1(D>3<4)设变量x,y 满足|x|+|y|≤1,则x+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1(B> 2,-2(C>1,-2(D>2,-1<5)在极坐标系中,点)3,2(π到圆θρcos 2=的圆心的距离为 (A> 2(B> 942π+(C>912π+(D>3<6)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48(B> 17832+(C>17848+(D>80<7)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A> 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 (B> 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D> 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8)设集合A={1,2,3,4,5,6},B={4,5,6,7,8},则满足A S ⊆且φ≠B S I 的集合S 的个数是(A>57 (B> 56 (C> 49(D>8<9)已知函数)2sin()(ϕ+=x x f ,其中ϕ为实数,若|)6(|)(πf x f ≤对Rx ∈恒成立,且)()2(ππf f >,则)(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6,3Z k k k ∈⎥⎦⎤⎢⎣⎡+-ππππ (B>)(2,Z k k k ∈⎥⎦⎤⎢⎣⎡+πππ (C>)(32,6Z k k k ∈⎥⎦⎤⎢⎣⎡++ππππ (D>)(,2Z k k k ∈⎥⎦⎤⎢⎣⎡-πππ <10)函数n m x ax x f )1()(-=在区间[0,1]上的图像如图所示,则m,n 的值可能是(A> m=1,n=1(B> m=1,n=2(C> m=2,n=1(D> m=3,n=1fB1ZBk3ZyS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PDF版含答案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PDF版含答案
得最大值,则 a 的取值范围( ).
A. (3, e2 2e) B. (3, e2 2e]
C. (3, e2 2e 5 ) D. (3, e2 2e 5 ]
2
2
2
2
11.已知定义在实数集 R 上的偶函数 f (x) 满足 f (x 1) f (x 1) ,且当 x [0,1] 时,

A. (0,2)
B. 0,2
C. 1,2
D. 0,
2.已知命题 p : x R ,使 sin x
5 2 ;命题 q : x R ,都有 x2 x 1 0 .给出
下列结论:
①命题“ p q ”是真命题 ②命题“ p q ”是假命题 命题④命题“ p q ”是假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的大小顺序是(

A. b a c B. c b a C. c a b
D. b c a
21-x,x 1,

5.设函数
f (x)
1
-
log
2
x,x>1,
则满足
f (x) 2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1 , ) A2
B [0, )
C (1, ) D 4,


0,
1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0,8
D.

,

1 4

1 8
,


二、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若幂函数
f
(x)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 理科数学 解析版(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  理科数学 解析版(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一卷理 科 数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 ∈R ,ia 的值为( ) A .1- B .0C .1D .2【答案】C【解析】则10a -=,即1a =,故选C . 2.设()()()2i 3i 35i x y +-=++(i 为虚数单位),其中x ,y 是实数,则i x y +等于() A .5 BC .D .2【答案】A 【解析】由()()()2i 3i 35i x y +-=++,得()()632i 35i x x y ++-=++,∴63325x x y +=-=+⎧⎨⎩,解得34x y =-=⎧⎨⎩,∴i 34i 5x y +=-+=.选A .3.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一人参加数学竞赛,老师将二人最近的6次数学测试的分数进行统计,甲、乙两人的得分情况如茎叶图所示,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x 甲,x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x >甲乙,乙比甲成绩稳定,应选乙参加比赛B .x x >甲乙,甲比乙成绩稳定,应选甲参加比赛C .x x <甲乙,甲比乙成绩稳定,应选甲参加比赛D .x x <甲乙,乙比甲成绩稳定,应选乙参加比赛 【答案】D【解析】由茎叶图可知,甲的平均数是727879858692826+++++=,乙的平均数是788688889193876+++++=,所以乙的平均数大于甲的平均数,即x x <甲乙,从茎叶图可以看出乙的成绩比较稳定,应选乙参加比赛,故选D .4.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DC ,BC 的中点,那么EF =( ) A .11+22AB AD B .1122AB AD --C .1122AB AD -+D .1122AB AD -【答案】D【解析】因为点E 是CD 的中点,所以12EC AB =,点F 是BC 的中点,所以1122CF CB AD ==-, 所以1122EF EC CF AB AD =+=-,故选D . 5.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左焦点为F ,过点F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M ,N ,若O M N△的面积为20,其中O 是坐标原点,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A .22128x y -=B .22148x y -=C .22182x y -=D .22184x y -=【答案】A【解析】由c a=225c a =,∴2225a b a +=,故224b a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y x =±,由题意得(),2M c c -,(),2N c c --,∴14202OMN S c c =⋅⋅=△,解得210c =,∴22a =,28b =, ∴双曲线的方程为22128x y -=.选A . 6.一个几何体的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7988569888621甲乙23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A .4πB .5πC .8πD .9π【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的原图如下图所示:在图中AB ⊥平面BCD ,BC BD ⊥,2BC =,1BD =,2AB =. 由于BCD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它的外接圆的圆心在斜边的中点E,且122r CD ==, 设外接球的球心为O,如图所示,由题得222914R =+=, 所以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94π4π9π4R =⨯=,故选D . 7.执行如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a 的值为2,则输出S 的值为( )A .3.2B .3.6C .3.9D .4.9【答案】C【解析】运行框图中的程序可得①1k =,2122S =+=,不满足条件,继续运行; ②2k =,282=33S =+,不满足条件,继续运行;③3k =,8219+=346S =,不满足条件,继续运行; ④4k =,1921076530S =+=,不满足条件,继续运行; ⑤=5k ,1072117=+==3930630S .,满足条件,停止运行,输出=39S ..选C . 8.已知函数()f x 在定义域()0+∞,上是单调函数,若对于任意()0x ∈+∞,,都有()12f f x x ⎛⎫-= ⎪⎝⎭,则15f ⎛⎫ ⎪⎝⎭的值是( ) A .5 B .6C .7D .8【答案】B【解析】因为函数()f x 在定义域()0+∞,上是单调函数,且()12f f x x ⎛⎫-= ⎪⎝⎭,所以()1f x x -为一个常数,令这个常数为n ,则有()1f x n x -=,且()2f n =,将()2f n =代入上式可得()12f n n n=+=,解得1n =,所以()11f x x =+,所以165f ⎛⎫= ⎪⎝⎭,故选B . 9.己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 )A .αβ∥,且l α∥,l β∥B .αβ⊥,且l α∥,l β∥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答案】D【解析】m ⊥平面α,直线l 满足l m ⊥,且l α⊄,所以l α∥, 又n ⊥平面β,l n ⊥,l β⊄,所以l β∥,由直线m 、n 为异面直线,且m ⊥平面α,n ⊥平面β,则α与β相交,否则,若αβ∥则推出m n ∥,与m 、n 异面矛盾, 故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故选D .10.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六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球O 的表面积为194π,1AA ⊥平面ABC ,5AB =,12BC =,13AC =,则直线1BC 与平面11AB 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52B .52C .26D .26【答案】C【解析】由5AB =,12BC =,13AC =,得222+AB BC AC =,∴AB BC ⊥. 设球半径为R ,1AA x =,则由1AA ⊥平面ABC 知1AC 为外接球的直径,在1Rt A AC △中,有()222132x R +=,又24π194πR =,∴24194R =,∴5x =.∴11AB C S =△,1252ABB S =△. 设点B 到平面11AB C 的距离为d , 则由1111B AB C C ABB V V --=,得112512332d ⨯=⨯⨯,∴2d =,又113BC =,∴直线1BC 与平面11AB C所成角正弦值为126d BC =C . 11.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短轴长为2,上顶点为A ,左顶点为B ,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且1F AB △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1211PF PF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C.⎤⎦D .[]14, 【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22b =,故1b =;∵1F AB △∴()1222a cb -=,∴2a c -=-()()2221a c a c a c b -=-+==, ∴2a =,c =()12212121111112444PF PF a PF PF PF PF PF PF PF PF ++===--+,又122PF ≤≤,∴211144PF PF ≤-+≤,∴121114PF PF ≤+≤. 即1211PF PF +的取值范围为[]14,.选D . 1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若不等式()()()ln 1ln 121f ax x f ax x f -+++--≥对任意[]13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2ln 3e3+⎡⎤⎢⎥⎣⎦,B .1e e⎡⎤⎢⎥⎣⎦, C .1e⎡⎫+∞⎪⎢⎣⎭, D .[]2e ,【答案】A【解析】因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在()0+∞,上递减,所以()f x 在()0-∞,上单调递增, 若不等式()()()ln 1ln 121f ax x f ax x f -+++--≥对于[]13x ∈,上恒成立, 则()()2ln 121f ax x f --≥对于[]13x ∈,上恒成立,即()()ln 11f ax x f --≥对于[]13x ∈,上恒成立,所以1ln 11ax x -≤--≤对于[]13x ∈,上恒成立,即0ln 2ax x ≤-≤对于[]13x ∈,上恒成立, 令()ln g x ax x =-,则由()10g x a x =-=',求得1x a=, (1)当11a≤时,即0a <或1a ≥时,()0g x '≥在[]13,上恒成立,()g x 单调递增,因为最小值()10g a =≥,最大值()33ln 32g a =-≤,所以2ln303a +≤≤,综上可得2ln313a +≤≤;(2)当13a ≥,即103a <≤时,()0g x '≤在[]13,上恒成立,()g x 单调递减,因为最大值()12g a =≤,最小值()33ln 30g a =-≥,所以ln323a ≤≤,综合可得,a 无解,(3)当113a <<,即113a <<时,在11a ⎛⎫⎪⎝⎭,上,()0g x '<恒成立,()g x 为减函数, 在13a ⎛⎤⎥⎝⎦,上,()0g x '>恒成立,()g x 单调递增, 故函数最小值为111ln g a a ⎛⎫=- ⎪⎝⎭,()1g a =,()33ln 3g a =-,()()312ln 3g g a -=-,①若2ln30a ->,即31a <,因为()()310g g ->,则最大值为()33ln 3g a =-,此时,由11ln0a -≥,()33ln 32g a =-≤,求得12ln3e 3a +≤≤,综上可得1a <<; ②若2ln30a -≤,即11ln332a <≤=()()310g g -≤,则最大值为()1g a =,此时,最小值11ln 0a -≥,最大值为()12g a =≤,求得12e a ≤≤,综合可得1ea ≤≤,综合(1)(2)(3)可得2ln313a +≤≤或1a <或1e a ≤≤12ln3e 3a +≤≤.故选A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安徽省涡阳一中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

安徽省涡阳一中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

绝密★启用前2018届涡阳一中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u 64 Fe 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蓝藻细胞膜向内折叠成为光合膜,其膜中含有色素和光合酶B. 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C.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D. 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有些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有变化C. 癌变细胞的多个基因发生突变,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D.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3、实验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光合色素时,可采用纸层析的方法对叶绿体中色素进行提取 B. 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时,插条上芽的数量应相等 C. 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D. 在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可直接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 4.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从胸部折断,膝跳反射可能不会存在,但针刺足部有感觉B.新生儿出生六个月内不易生某些传染病,因为其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能力C.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组织液D.HIV 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特异性免疫过程5.如图1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 、a 基因控制)乙(B 、b 基因控制)两种遗传病,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图2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4和5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32B.该家庭中只有图1中5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图2表示C.图3细胞中出现A 、a 的原因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D.甲乙两病易在新生婴儿和儿童中发生,可通过绒毛细胞检查进行产前诊断达到优生6.“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为此,涡阳县政府精心筹划以武家河为依托修建了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B.若在河边的空地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人工林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而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不需要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7.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聚乙炔用I 2或Na 等做掺杂后可形成导电塑料,该导电塑料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B .“酸雨”是由大气中的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的C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合成中将原子充分利用,转化为新的原子D .加酶洗衣粉不适合洗涤羊毛织品上的污渍 8. 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用N A 表示。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一中2018届高三数学最后一卷试题理(含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一中2018届高三数学最后一卷试题理(含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一中2018届高三数学最后一卷试题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为虚数单位,若复数满足,那么()A. 1B.C.D. 5【答案】C【解析】分析:解方程可求得,根据复数模的公式可得结果.详解:,,故选C.点睛: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运算,通过分母实数化转化为复数的乘法,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防止简单问题出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2.已知集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化简集合,由指数不等式的性质化简集合,从而可得结果.详解:根据题意,,,,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集合的补、交集与并集,属于容易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在求补集与交集时要考虑端点是否可以取到,这是一个易错点,同时将不等式与集合融合,体现了知识点之间的交汇.3.已知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与展开式中的系数相等,则实数的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由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与展开式中的系数相等,利用二项式的通项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的通项公式为,当时,常数项为,通项式为,当时,的系数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展开式定理的通项与系数,属于简单题. 二项展开式定理的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关于二项式定理的命题方向比较明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1)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可以考查某一项,也可考查某一项的系数)(2)考查各项系数和和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和;(3)二项展开式定理的应用.4.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关于的对称点为,以为直径的圆被过原点的直线截得的最短弦长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过原点的弦与垂直时,弦长最短,即轴与圆的交点为,,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设的坐标分别为,过原点的弦与垂直时,弦长最短,即轴与圆的交点为,即,,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及离心率,属于难题.离心率的求解在圆锥曲线的考查中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一般求离心率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直接求出,从而求出;②构造的齐次式,求出;③采用离心率的定义以及圆锥曲线的定义来求解.5.2018年元旦期间,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的三个高速收费口每天通过的小汽车数(单位:辆)均服从正态分布,若,假设三个收费口均能正常工作,则这个收费口每天至少有一个超过700辆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求解即可.详解: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每个收费口超过辆的概率,这三个收费口每天至少有一个超过辆的概率,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态分布的性质与实际应用,属于中档题.有关正态分布的应用题考查知识点较为清晰,只要掌握以下两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1)仔细阅读,将实际问题与正态分布“挂起钩来”;(2)熟练掌握正态分布的性质,特别是状态曲线的对称性以及各个区间概率之间的关系.6.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设出球心,根据三视图所给数据列方程求出半径,从而可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三棱锥中,平面平面,设为的中点,连接,显然平面,根据三视图数据,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为的外心,外接球的球心一定在直线上,球心在线段的延长线上,设,球半径为,则,由勾股定理可得,,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选C.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对简单组合体三视图问题,先看俯视图确定底面的形状,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确定组合体的形状.7.已知直线经过函数图象相邻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将的图象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解析式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直线,令可得,最高点坐标与最低点坐标,从而可得周期与的值,进而可得值,根据图象变换规律可得结果.详解:直线,令可得,最高点坐标为,最低点坐标为,所以函数的周期为,,,的解析式为,平移后的解析式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重点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规律的理解与掌握,能否正确处理先周期变换后相位变换这种情况下图象的平移问题,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度.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A. 33B. 35C. 36D. 40【答案】C【解析】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得到输出的的值.详解:执行程序框图,;;,结束循环,输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流程图,属于中档题. 解决程序框图问题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混淆处理框和输入框;(2) 注意区分程序框图是条件分支结构还是循环结构;(3) 注意区分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4) 处理循环结构的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控制循环次数;(5) 要注意各个框的顺序,(6)在给出程序框图求解输出结果的试题中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9.已知锐角的内角为,,,点为上的一点,,,,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中,由余弦定理可得,中,由正弦定理得,根据极限位置,可得当时,,当时,,从而可得的取值范围.详解:中,由余弦定理可得,,,中,由正弦定理得,,得,当时,,当时,,为锐角三角形,,的取值范围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属于简单题.对余弦定理一定要熟记两种形式:(1);(2),同时还要熟练掌握运用两种形式的条件.另外,在解与三角形、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还需要记住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便在解题中直接应用.10.设函数,若存在实数,满足,则,,的关系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以,,结合,从而可得结果.详解:,即,所以,又,所以,又因为,,故选B.点睛:解答比较大小问题,常见思路有两个:一是判断出各个数值所在区间(一般是看三个区间);二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直接解答;数值比较多的比大小问题也可以两种方法综合应用.11.(且)在区间上无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只需函数与的图象在区间上没有交点,当时,显然成立;当时,单调递增,要使函数与的图象在区间上没有交点,则须,从而可得结果.详解:令,则,设,于是要使函数且在区间上没有零点,只需函数与的图象在区间上没有交点,当时,显然成立;当时,单调递增,且,此时,要使函数与的图象在区间上没有交点,则须,即,于是,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或,故选C.点睛:函数的性质问题以及函数零点问题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考生需要对初高中阶段学习的十几种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以及对称性非常熟悉;另外,函数零点的几种等价形式:函数有零点函数在轴有交点方程有根函数与有交点.12.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中,、分别为、边上的点,且,将沿折成,使平面平面,则几何体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设当平面平面时,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平面,可得几何体的体积,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可得时,体积最大,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设的高为,的高为,当平面平面时,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平面,以几何体的体积,,当,在时,取得最大值,,故选B.点睛:求最值问题往往先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然后根据:配方法、换元法、不等式法、三角函数法、图象法、函数单调性法求解,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然后准确地找出其单调区间,最后再根据其单调性求凼数的最值即可.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菱形的边长为2,,点是上靠近的三等分点,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向量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然后利用数量积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点睛:向量运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几何运算往往结合平面几何知识和三角函数知识解答,运算法则是:(1)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别是两向量的和与差);(2)三角形法则(两箭头间向量是差,箭头与箭尾间向量是和);二是坐标运算:建立坐标系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解答(求最值与范围问题,往往利用坐标运算比较简单).14.已知,,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可得,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代入即可的结果.详解:因为,,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某部门为实现对某山村的精准扶贫,利用该山村的特产水果建厂生产,两种饮品.生产1吨饮品,需1小时,获利900元;生产1吨饮品,需1小时,获利1200元.每天饮品的产量不超过饮品产量的2倍,每天生产饮品的时间不低于生产饮品的时间.若每天生产两种饮品的总量至多4吨,则该厂每天的最大获利为__________元.【答案】4400【解析】分析:设每天两种饮品的生产数量分别为,目标函数为,则有,利用线性规划求解即可.详解:设每天两种饮品的生产数量分别为,目标函数为,则有,可行域为三直线三交点为组成的三角形,变形为,平移直线,当直线经过,即当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最大获利,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定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16.已知为坐标原点,过点作两条直线与抛物线:相切于,两点,则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求出以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代入,可得,过的直线方程为,利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以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详解:设,,以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即,同理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代入,可得,过的直线方程为,联立,可得,,又到直线的距离为,,当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点睛:解决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几何意义,特别是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来解决,非常巧妙;二是将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然后根据函数的特征选用参数法、配方法、判别式法、三角函数有界法、函数单调性法以及均值不等式法求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古代数学著作《张丘建算经》上曾出现“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而且每天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天织布5尺,前30天共织布390尺,记女子每天织布的数量构成数列.(1)在30天内,该女子在偶数天所织布的数量比在奇数天所织布的数量多多少?(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答案】(1);(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应为等差数列,设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由题意知,即,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结果;(2)由(1)可知,,故,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然后利用放缩法可得结论. 详解:(1)根据题意,应为等差数列,设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由题意知,即,∴ (尺),故该女子在偶数天所织布的数量比在奇数天所织布的数量多尺.(2)由(1)可知,,故,∴.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常见的裂项技巧:(1);(2); (3);(4);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18.如图,是斜三棱柱中,已知,异面直线,且.(1)求证:平面平面;(2)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1)先证明平面,而平面,所以,又因为,即,可得平面,从而可得结论;(2)设是的中点,因为,所以,由(1)可知平面,以过点且与平行的直线为轴,以所在直线为轴,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垂直数量积为零列方程组可求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可得结果.详解:(1)因为,所以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又因为异面直线,,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又因为,即,且,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设是的中点,因为,所以,由(1)可知平面,以过点且与平行的直线为轴,以所在直线为轴,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设与平面所成角为,∵,,,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则即不妨令,可得,∴ ,∴ 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点睛:空间向量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形,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写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出相应直线的方向向量;(3)设出相应平面的法向量,利用两直线垂直数量积为零列出方程组求出法向量;(4)将空间位置关系转化为向量关系;(5)根据定理结论求出相应的角和距离.19.自2018年元月2日开始,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今年首次大范围雨雪天气,雨雪天气对民众的生活有显著影响.我国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山东冬季短时间内积雪深度(单位:)和降雪量(单位:)的关系为,当降雪量为5时,积雪深度为3.9.下表为山东甲地未来24小时内降雪量及其概率: ()根据以往的经验,甲地某工程施工期间的积雪深度(单位:)对工期的影响如下表:积雪深度(1)已知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的降雪过程为暴雪,下表为山东5个城市24小时内的积雪深度测量值.积雪深度现从上述5个城市中,随机抽取2个,求抽取的2个城市降雪量均为暴雪的概率;(2)求甲地在24小时内降雪量至少是5的条件下,工期延误不超过6天的概率;(3)若甲地此工程每延误一天,损耗10000元,求该工程损耗的数学期望.【答案】(1);(2);(3)20000【解析】分析:(1)因为,求得样本中心坐标代入可得,,所以,由此得到对应的个城市降雪量,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结果;(2)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可得结果;(3)设该工程损耗为,则,,,,利用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出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可得分布列,利用期望公式可得结果.详解:(1)因为,代入可得,,所以对应的5个城市降雪量为:降雪量)达到暴雪的城市为3个,所以抽取的2个城市中为暴雪的概率为.(2)由概率加法公式,得,又,由条件概率,得,故甲地在24小时内降雪量至少是5的条件下,工期延误不超过6天的概率为.(3)根据题意,,,,,设该工程损耗为,则,,,,所以的分布列为:于是,,故该工程损耗的数学期望为元.点睛:求解一般的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的基本方法是:先根据随机变量的意义,确定随机变量可以取哪些值,然后根据随机变量取这些值的意义求出取这些值的概率,列出分布列,根据数学期望和方差的公式计算.注意在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时不要忽视概率分布列性质的应用,对实际的含义要正确理解.20.动点在圆:上运动,定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的交点为.(1)求的轨迹的方程;(2)过点的直线,分别交轨迹于,两点和,两点,且.证明:过和中点的直线过定点.【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Ⅰ)先利用线段的中垂线的性质和椭圆的定义判定动点的轨迹为椭圆,再求其轨迹方程;(Ⅱ)先利用直线的特殊情况探索直线过定点,再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得到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中点坐标公式进行求解.试题解析:(Ⅰ)连接,根据题意,可知,则,故点的轨迹为以、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则,,∴,所以点的轨迹的方程为.(Ⅱ)分别设直线和的中点为、,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或为0时,分析可知直线与轴重合,当直线的斜率为1时,此时,,直线的方程为,联立解得直线经过定点.下面证明一般性:当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1时,设直线的方程为,则直线的方程为,设,,联立消去得,则,所以,即,同理:,于是直线的斜率为,故直线的方程为,显然时,,故直线经过定点.点睛:在处理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往往先根据题意合理设出直线方程,再联立直线和圆锥曲线方程,但要注意“直线不存在斜率”的特殊情况,如本题中利用直线不存在斜率时探究其定点,给一般情形找到了目标.21.已知.(1)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2)当,时,证明:函数只有一个零点;(3)若的图像与轴交于,两点,中点为,求证:. 【答案】【解析】(Ⅰ)依题意:在上递增,对恒成立即对恒成立,只需当且仅当时取,的取值范围为……………………………………………………………4分(Ⅱ)当时,,其定义域是时,当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其值为当时,即函数只有一个零点……………………………………………………………8分(Ⅲ)由已知得两式相减,得由及,得令,在上递减,∵,∴.………………………………………13分22.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线段的中点的直角坐标为(2,1),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解析】【详解】分析:(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中将和换成和即可得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的直角坐标方程得,利用韦达定理以及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可得,从而可得结果.详解:(1)由题目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可化为,即,即,∴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的直角坐标方程得,整理可得,设,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方程为.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转化、直线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以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消去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就可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消去参数的常用方法有: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③乘除消元法;④三角恒等式消元法,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只要将和换成和即可.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Ⅰ)解不等式;(Ⅱ)设函数的最小值为,实数,满足,,,求证:.【答案】(1);(2)见解析【解析】【分析】(1)f(x)≤x+1,即|x﹣1|+|x﹣3|≤x+1.通过①当x<1时,②当1≤x≤3时,③当x>3时,去掉绝对值符号,求解即可;(2)由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得,|x﹣1|+|x﹣3|≥|(1﹣x)+(x﹣3)|=2,推出a+b=2.令a+1=m,b+1=n,利用基本不等式转化求解证明即可.【详解】①当时,不等式可化为,.又∵,∴∅;②当时,不等式可化为,.又∵,∴.③当时,不等式可化为,.又∵,∴.综上所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证明:由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得,,∴,即.令,,则,,,,,原不等式得证.【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一中2018届高三数学最后一卷试题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那么(已知)为虚数单位,若复数满足1. C.B.A. 1 D. 5C 【答案】【解析】.分析:解方程可求得,根据复数模的公式可得结果详解:, C.,故选点睛: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运算,通过分母实数化转化为复数的乘法,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防止简单问题出错,造成. 不必要的失分,)2.已知集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D.C.A.B.D 【答案】【解析】,从而可得结,由指数不等式的性质化简集合分析: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化简集合.果,,详解:根据题意,D. ,,,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集合的补、交集与并集,属于容易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在求补集与交集时要考虑端点是否可以取到,这是一个易错点,同时将不等式与集合融合,体现了知识点之间的交汇.- 1 -的系数相等,则实数的值为(已知)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与展开式中3. D.B.A.C.【答案】A【解析】展开式中的系数相等,利用二项式的通项公式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与分析:由列方程求解即可.的通项公式为,详解:通项式为,,当时,常数项为 A.,故选的系数为时,当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展开式定理的通项与系数,属于简单题. 二项展开式定理的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关于二项式定理的命题方向比较明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1)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可以考查某一项,也可考查某一项的系数)(2)考查各项系数和和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和;(3)二项展开式定理的应用.的对称点为点右焦点分别为,、4.,已知双曲线关于:的左、为直径的圆被过原点的直线截得的最短弦长为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D.A.C.B.【答案】B【解析】即轴与圆,短的交点为最点析分:过原的弦与弦时垂直,长,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设的坐标分别为,过原点的弦与垂直时,弦长最短,轴与圆的交点为,即即,B. ,故选-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及离心率,属于难题.离心率的求解在圆锥曲线的考查中是②构造的,从而求出;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一般求离心率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直接求出. 齐次式,求出;③采用离心率的定义以及圆锥曲线的定义来求解(单位:辆)5.2018年元旦期间,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的三个高速收费口每天通过的小汽车数,假设三个收费口均能正常工作,则这个,若均服从正态分布收费口每天至少有一个超过700辆的概率为()D.C.A.B.【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求解即可.详解: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每个收费口超过辆的概率,这三个收费口每天至少有一个超过辆的概率C.,故选有关正态分布的应用题考查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态分布的性质与实际应用,属于中档题.)仔细阅读,将实际问题与正态(1识点较为清晰,只要掌握以下两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熟练掌握正态分布的性质,特别是状态曲线的对称性以及各个区间2分布“挂起钩来”;(. 概率之间的关系)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6.- 3 -D. C. A. B.C 【答案】【解析】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 设出球心,根据三视图所给数据列方程求出半径,从而可得结果详解:中,由题意可得,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三棱锥平面,平面为,的中点,连接平面,显然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视图数据,外接球的球心一定在直线的外心,点为上,球心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则设,球半径为,由勾股定理可得,,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选C.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题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对简单组合体三视. 图问题,先看俯视图确定底面的形状,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确定组合体的形状图象相邻的最高点和最已知直线经过函数 7.)的图象沿轴向左平移低点,则将个单位后得到解析式为(D.A.B.C.- 4 -A 【答案】【解析】的分析:直线从而可得周期与,令可得,最高点坐标与最低点坐标,. 值,进而可得值,根据图象变换规律可得结果详解:直线可得,,令,,最低点坐标为最高点坐标为所以函数的周期为,,,的解析式为,平移后的解析式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重点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规律的理解与掌握,能否正确处理先周期变换后相位变换这种情况下图象的平移问题,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 的深度)8.的值为(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B. 35C. 36 A. 33D. 40- 5 -【答案】C【解析】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得到输出的的值.详解:执行程序框图,;;,结束循环, C.输出,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流程图,属于中档题. 解决程序框图问题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混淆处理框和输入框;(2) 注意区分程序框图是条件分支结构还是循环结构;(3) 注意区分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4) 处理循环结构的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控制循环次数;(5) 要注意各个框的顺序,(6)在给出程序框图求解输出结果的试题中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上的一点,,,,点,9.为已知锐角的内角为,的取值范围为()则C. B. A.D.A 【答案】【解析】由正弦定理得分析:,由余弦定理可得,中,中,根据极限位置,可得当,时,- 6 -.的取值范围当,从而可得时,中,由余弦定理可得,详解:,,中,由正弦定理得,,得,当,时,当,时,为锐角三角形,,A.,故选的取值范围为对余弦定理一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属于简单题,同时还要熟练掌握运用2)(1);(要熟记两种形式:另外,在解与三角形、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还需要记住两种形式的条件.等特. 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便在解题中直接应用,,若存在实数,满足,则10.设函数)的关系为(,D.B.C.A.B 【答案】【解析】合:分析利结可等不本基式得以,,用.,从而可得结果详解:,即,- 7 -,所以,又,所以又因为, B.,故选点睛:解答比较大小问题,常见思路有两个:一是判断出各个数值所在区间(一般是看三个;二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直接解答;数值比较多的比大小问题也可)区间. 以两种方法综合应用的取值范围是(,则实数(且)11.)在区间上无零点D.B.A.C.C 【答案】【解析】时,显然成立;当与只需函数上没有交点,的图象在区间分析:单调递增,要使函数上没有交点,则须与当的图象在区间时,.,从而可得结果详解:令,,则,设上没有零点,于是要使函数在区间且的图象在区间与只需函数上没有交点,时,显然成立;当单调递增,时,当,此时,要使函数与上没有交点,的图象在区间且,即,则须的取值范围是或,故选,解得于是C.,故实数- 8 -点睛:函数的性质问题以及函数零点问题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考生需要对初高中阶段学习的十几种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以及对称性非常熟悉;另外,函数零点的几种等方程轴有交点在有零点价形式:有根函数函数.函数有交点与沿、分别为,将边上的点,且12.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中,、的体积的最大值为()折成,使平面,则几何体平面D.B.C. A.【答案】B【解析】平面分析:设时,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当平面,的体积平面,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几何体可得时,体积最大,从而可得结果.详解:设为的高为,,的高平面时,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当平面以几何体的体积得平面,,,当,,故选B.在时,取得最大值,点睛:求最值问题往往先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然后根据:配方法、换元法、不等式法、三角函数法、图象法、函数单调性法求解,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 9 -域,然后准确地找出其单调区间,最后再根据其单调性求凼数的最值即可.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上靠近,点已知菱形的边长为2的三等分点,则,是13.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向量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然后利用数量. 积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故答案为运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几何运算往往结合平面几何知识和三角函数知识解答,点睛:向量(2)三(1)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别是两向量的和与差);运算法则是:的;二是坐标运算:建立坐标系转化为角形法则(两箭头间向量是差,箭头与箭尾间向量是和) 解析几何问题解答(求最值与范围问题,往往利用坐标运算比较简单).,则__________,.14.已知【答案】 【解析】,代入即可,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可得分析:由. 的结果详解: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两种饮品.利用该山村的特产水果建厂生产生产115.某部门为实现对某山村的精准扶贫,每天饮品的产元小时,获利1200900元;生产1.吨饮品,需1吨饮品,需1小时,获利饮品的时间不低于生产饮品的时间倍,每天生产.量不超过饮品产量的2若每天生产两种饮品的总量至多4吨,则该厂每天的最大获利为__________元.【答案】4400【解析】,目标函数为,则有两种饮品的生产数量分别为分析:设每天,利用线性规划求解即可.详解:两种饮品的生产数量分别为,设每天目标函数为,,则有可行域为三直线三交点为组成的三角形,变形为,平移直线,经过当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时,直线即当,故答案为最大获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 11 -的定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则为坐标原点,两点,过点相切于作两条直线与抛物线,:16.已知.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求出以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代入,可得,,利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以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过的直线方程为.,详解:设,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以,即,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同理,,代入可得,,联立,过的直线方程为,,可得的距离为,又到直线,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当.点睛:解决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几何意义,特别是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来解决,非常巧妙;二是将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 12 -然后根据函数的特征选用参数法、配方法、判别式法、三角函数有界法、函数单调性法以及均值不等式法求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古代数学著作《张丘建算经》上曾出现“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而且每天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天织布5尺,前30天共织布390尺,记女子每天织布的数量构成数列.(1)在30天内,该女子在偶数天所织布的数量比在奇数天所织布的数量多多少?,证明:.项和为(2的前)设数列))见解析(2;【答案】(1 【解析】项和为)根据题意,应为等差数列,设数列公差为,前,1分析:(),即)由(1,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结果;由题意知(2的,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可知,,故. 然后利用放缩法可得结论项和为应为等差数列,设数列,的公差为,前详解:(1)根据题意,由题意知,即,∴(尺),尺.故该女子在偶数天所织布数量比在奇数天所织布的数量多(2)可知,1,)由的,故∴.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 13 -(1);(2)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常见的裂项技巧:;(3));(4;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且, .已知,18.如图,异面直线是斜三棱柱中,平面;(1 )求证:平面与平面,求直线(2)若所成角的正弦值.)(2(1)见解析;【答案】【解析】以,又,所平)先证因明面,平而为面(分析:1是平面(2)设,从而可得结论;的中,可得,即)可知平行的,所以平面点,因为,由(,以过点1且与所在直线为轴,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轴,以直线为的一个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可得垂直数量积为零列方程组可求出平面结果.是菱形,所以,)因为,所以四边形 1详解:(,又因为异面直线,- 14 -所以,平面,平面,所以而,又因为,即,且,而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平面.是,所以,2的中点,因为)设(且与平面1由(,以过点所在直线为平行的直线为轴,轴,以)可知轴,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所在直线为以,,设与平面所成角为,,,,则,,,∵不妨令即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则可得,,∴.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观察图形,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1一般步骤是:(点睛:空间向量解答立体几何问题)设出相应平面的法向量,利用(3系;(2)写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出相应直线的方向向量;)54)将空间位置关系转化为向量关系;((两直线垂直数量积为零列出方程组求出法向量;. 根据定理结论求出相应的角和距离日开始,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今年首次大范围雨雪天气,雨雪天气2年元月19.自2018).对民众的生活有显著影响我国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山东冬季短时间内积雪深度(单位:- 15 -.3.9和降雪量5(单位:时,积雪深度为)的关系为,当降雪量为 24小时内降雪量及其概率:下表为山东甲地未来单雪量():位0.050.200.10.05概率 0.200.40根据以往的经验,甲地某工程施工期间的积雪深度(单位:)对工期的影响如下表:10工期延误天数26小时内的个城市24的降雪过程为暴雪,下表为山东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5(1)已知. 积雪深度测量值22.65积雪深度()3.92.0257.8515.15个城市降雪量均为暴雪的概率;2个,求抽取的2现从上述5个城市中,随机抽取天的概率;的条件下,工期延误不超过6至少是2)求甲地在24小时内降雪量5(. 元,求该工程损耗的数学期望)若甲地此工程每延误一天,损耗10000(3200003)(;(2)【答案】(1);【解析】以入心得为,求样本中坐标代可得,所,因1:分析())由(2,由此得到对应的个城市降雪量,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结果;,,3)设该工程损耗为,则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可得结果;(可得分布列,,,利用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出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 利用期望公式可得结果可得,,代入1详解:()因为,- 16 -.所以 5个城市降雪量为:对应的30510.2720)降雪量(2.5.个城市中为暴雪的概率为个,所以抽取的达到暴雪的城市为32)由概率加法公式,得,(2,又,由条件概率,得.56的条件下,工期延误不超过天的概率为至少是故甲地在24小时内降雪量)根据题意,(3,,,,,所以的分布列为:,则,,,设该工程损耗为0.10.20.60.1于是,,.故该工程损耗的数学期望为元点睛:求解一般的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的基本方法是:先根据随机变量的意义,确定随机变量可以取哪些值,然后根据随机变量取这些值的意义求出取这些值的概率,列出分布列,根据数学期望和方差的公式计算.注意在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时不要忽视概率分布列. 性质的应用,对实际的含义要正确理解的交点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线段,定点在圆20.动点:上运动,.为- 17 -的轨迹的方程;)求(1和证明:过,,分别交轨迹.于两点,且,中点(2两点和)过点的直线. 的直线过定点【答案】(12));(【解析】(Ⅰ)先利用线段的中垂线的性质和椭圆的定义判定动点的轨迹为椭圆,再求其轨试题分析:的得到关于先利用直线的特殊情况探索直线过定点,再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迹方程;(Ⅱ)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中点坐标公式进行求解.试题解析:(Ⅰ)根据题意,连接,则可知,,的椭圆,则,故、点的轨迹为焦点,长轴长为为以4,∴,的方程为所以点的轨迹.时,分析可知直线斜率不存在或为、0(Ⅱ)分别设直线和,当直线的中点为时,此时轴重合,当直线,联立解的斜率为,直线1,的方程为与.经过定点得直线的方程为,的斜率存在且不为下面证明一般性:当直线0,1 时,设直线的方程为,设,,则直线得,联立消去,所以,则- 18 -,,同理:即,的斜率为于是直线,的方程为故直线,故直线经过定点显然时,.点睛:在处理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往往先根据题意合理设出直线方程,再联立直线和圆锥曲线方程,但要注意“直线不存在斜率”的特殊情况,如本题中利用直线不存在斜. 率时探究其定点,给一般情形找到了目标.已知21.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求,函数(1的取值范围;)若时,证明:函数)当只有一个零点;,(2轴交于求证:若两点,.中点为,的图像与,(3)【答案】【解析】(Ⅰ)依题意:恒成立上递增,在对恒成立,即对只需时取当且仅当,分 (4)的取值范围为,其定义域是(Ⅱ)当时,时,时,当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函数取得最大值,其值为时,函数当当时,即- 19 -……………………………………………………………8分函数只有一个零点两(Ⅲ)由已知得式相减,得及由,得,令上递减,在分∴.∵, (13)轴22.(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为参数)的参数方程为,以原点为极点,的极坐标方程为.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1(.,求直线的方程(2)设直线的中点与曲线的直角坐标为(交于2,1,两点,线段))1(;)(2【答案】【解析】的直角坐标和换成1分析:【详解】()即可得到曲线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中将和的直角坐标方程得代入(方程;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利用韦达定理以及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可得. ,从而可得结果的极坐标方程可化为详解:(1)由题目知曲线,,即,即的直角坐标方程为.∴曲线- 20 -代入的直角坐标方程得)将直线(2的参数方程,,整理可得,则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设,,∴,的斜率,∴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转化、直线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以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消去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就可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消去参数的常用方法有: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③乘除消元法;④三角恒等式消元法,极坐标和即可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只要将和.换成5:不等式选讲23.选修4—.已知函数;(Ⅰ)解不等式求证:.,,满足,(Ⅱ)的最小值为设函数,,实数 2)见解析;(【答案】(1)【解析】【分析】3>时,②当﹣3|≤x+1.通过①当﹣1|+|xx<11≤x≤3时,③当x)≤x+1,即()(1fx|x 时,去掉绝对值符号,求解即可;,(+xa+1=m令a+b=2,)﹣3|=2推出.)﹣(1|+|x|x)(2由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得,﹣﹣3|≥|1x ,利用基本不等式转化求解证明即可.b+1=n,.【详解】①当时,不等式可化为,∴又∵;?.时,不等式可化为②当,又∵,∴.,.时,不等式可化为③当,∴又∵.- 21 -综上所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证明:由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得,(2,.,即∴令,,,,,则,,原不等式得证.【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