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专题 对联 课件
对联-(完美版)ppt

草 —— 花 绿草 —— 红花 雨润绿草 —— 风拂红花 静聆雨润绿草 —— 笑看风拂红花
5. 初春某天,本市某校某班同学在郊外搞语文实践活动。下 午回家路上,主持人抛出最后一项活动:即景对对子。在 山路上,B组王怡然发现了走在前面的本班“诗坛才子”丘 比比留下的上联——“近水碧苔三四点”及请B组同学对下 联的要求。王怡然环顾四野后,提笔欣然作答。细看风景 草图(注水池、碧苔、柳树、飞鸟、远山、夕阳、山路等 景物),想必你一下就猜出了王怡然对的下联,是吧! • 王怡然对的下联是:
⑤无益身心事莫为 ⑥梅花冬到自然红
③芳草春来依旧绿 ④有关国家书常读
⑦文章不写半句空
⑧红梅正报万家春
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 • • ①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②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③ 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④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 ( (
场景和名胜古迹,直到现在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按内容和场合分:哀挽联、喜庆联、名胜联、谐讽联、行 业联
古人怎样学习对对联?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 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 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 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对课:旧时学习词句和准备做诗的一组练习。如: 老师说“雨”,学生对“风”;老师说“桃红”,学 生对“柳绿”。
请分出下列对联的上联和下联。 1、 春日偏能惹恨长 ( 下 ) 东风不为吹愁去 (上 ) 2、青云羡鸟飞( 下 )白发悲花落( 上 ) 3、落叶他乡树( 上 )寒灯独夜人(下 ) 4、松叶竹叶叶叶翠( 上 )秋声雁声声声寒( 下 )
请把完全混乱的八条字幅配对成四副对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专题四 对联
②【对联二】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分析】这是一副回文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对联大意为:大 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连绵无尽。已 知 中的字为同一个字,请结合对联大意将下联补充完整。
专题四 对联
跳竹竿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寄寓着期盼丰 收的美好心愿。跳竹竿源于生产生活,不仅动作简单易学,而且男 女老幼均可参与。跳竹竿时,和着欢快的碰撞节奏声,表演者翩然 起舞,轻松穿梭于开合变换的竹竿之间;持竿者吆喝助威,敲击出 灵动鲜明的节奏。观众也被现场欢快的气氛感染,变得亢奋起来, 纷纷加入跳竹竿的队伍。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 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 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专题四 对联
三、区分上下联的方法 (1)按音调平仄区分。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 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根据古音和今音的对照,今音的一、 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三、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 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先有“城乡富”这个“因”, 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郴同学根据景区提供的图片拟写了一副对联,但对下联举棋不定,
请你结合对联知识帮他选择准确的一项( C ) 上联:山为锦屏何须画
下联:______________
A.水作琴声不用乐
B.水作琴声何须弹
C.水作琴声不用弦
D.水作琴声曲悠扬
专题四 对联
【解析】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 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首先排除“水作琴声何 须弹”,“何须”上下联重复。根据结构相同的特点,排除“水作 琴声曲悠扬”, 根据平仄,排除“水作琴声不用乐”。
中考对联复习专题PPT课件

•
墙 上 芦 苇,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
山 间 竹 笋,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
└─┘ └─┘ └─┘ └─┘ └─┘ |
•
方位 联合 主谓 主谓 方位 │
•
└────┘
│
│
└──┘
•
偏正
│
│
主谓
•
└┬┘
└───┴─────┘
•
│
联合
•
└───────────┘
•
主谓
• 词类必须相同,结构必须相应,这两条一般都是应该遵守的。
.
16
•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 人间清暑殿, • 天上广寒宫。 • 两岸晓烟杨柳绿, • 一园春雨杏花红。 •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 155293453(诗联会友)
.
17
• 1、
• 犹留正气参天地
纸上画龙龙不动; 鬓边插凤凤难飞。
三尺彩绫,三尺系腰,三尺坠; 一床锦被,半幅遮身,半幅闲。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山高水深,劝渔夫及早回头。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藕虽有孔,心中不染尘垢。
桃李杏梅,这些花那时开放?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
.
20
说出这两幅对联的差别。
学海赛舟资水为墨腾蛟浪 广寒扳桂丹霞作笺步云衢
中考对联复习专题
.
1
对联的分类:
从内容分: 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 联 、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从形式分: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中考对联专题课件(共49张PPT)

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
请选择题号:
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
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横幅: 人多病,少财富。
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定 远渡孤烟起( ) D.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诸葛亮 军 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出 师
山表
猜人名: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欧阳修
请回答:
无苦
私心
此为节日庆联, 适用于___。
育 英
培 桃
A、国庆节
才李
B、教师节 C、劳动节
功香 在满 中天
B华 下
请回答:
镜里彩鸾留倩影; 钗头艾虎助新妆。
男女双佳好似鸳鸯鸟; 婚姻两愿喜结连理枝。
对联的分类
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选答四:说说下面对联与哪些名胜有关?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中国楹联,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远渡孤烟起( ) D. 有人从字数上将楹联分为短联和长联;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斜阳鸟外落( ) B. C.梦随春风到天明 4、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挽联
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
变而来,是一种用于哀挽死者的楹联。这种 楹联往往能把肃穆的场面渲染的更加庄严。 白纸配黑字,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 追念和尊敬之情。
对联的分类
初中语文中考教学指导 对联 课件 (共53张PPT)

祸 不 单 行 昨 夜 行
福 无 双 至 今 朝 至
平凡世界,回首时, 苦辣酸甜忧乐喜
潇洒人生,会心处, 之乎者也矣焉哉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 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 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 深
究天机,乐与有机无 机作伴
培学子,巧同原子分 子周旋
把握现在时,将来怎 会虚拟语气?
对 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对联的特点
⒈词性相当,结构相应 ⒉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⒊文字精练,意境优美 ⒋ 平仄相对,张贴规范
对 联
导源于骈文,衍生于律诗。
例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旅夜书怀》 例2: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阁夜》
乌龙潭——白马湖 石头城——燕子矶 无想寺——莫愁湖
凤凰台——麒麟门 总统府——状元楼 阅江楼——朝天宫
1.动宾式: 无想寺——莫愁湖 朝天宫——阅江楼 2.并列式: 凤凰台——麒麟门——珍珠泉 清凉山——慈悲社 3.主谓式: 龙蟠里——虎踞关——鸡鸣寺
4.后缀式: 燕子矶——石头城 5.称谓对: 总统府——状元楼 夫子庙——将军山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 融情态动词。
处三尺讲台,作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05.福建)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四水江第一,四时 夏第二,老夫居江夏, 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 在后,小子本儒人,何 敢在前,何敢在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知识青年刚柔并济筑丰功(横批:龙的传人)
七年级语文对联六副PPT精品课件

对联的种类:
(1)春联:我国最早出现的应用范围
最广的迎春节的对联。如: 横批: 喜气盈门 对联: 羊回玉宇留祥驻 猴降神州赐 福多
(2)门联:也叫门贴、门对。门联与春
联不同,不是节日临时性的,而是长 久刊缀在门旁。如: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3)堂联:是一种装饰联,用于美化
对联六副
教学目标 :
1、了解关于对联的一些常识 2、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 3、熟读成诵,并从生活中积累
诵读欣赏: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万家忧乐到心头
上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物华天宝
下联:人杰地灵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PPT文档·教学课件
厅堂、居室的。如: 白云山半山亭联:海上生明月 山中有 白云
(4)寿联:为年长者祝寿用的。如: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5)趣联:大多是通过妙用对联修辞
手法(联格)来体现趣味性的对联。 如: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下联: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讨论:对联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求(5源自平4) 仄)对 相上
联 中
对 。
下 联
的 修 辞 技 巧 。
相 对 的 字 还 要
相(
同3
,)
词上
性下
相 同 。
联 的 语
句
《初一对联常识》课件

押韵不准确,常会押上同音异调的字母,影响对 联的整体感觉。
6. 例题分析
对联的理解
举例、针对性分析对联的含义和 意象,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 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和热情。
对联的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对联技巧修改不规 范、易错的对联,提高学生语文 修辞运用能力。
对联的润色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联 想能力,润色修改过的对联,使 得对联更加顺滑、通顺。
对联欣赏能力。
8. 对联的修辞
对联的象征意 义
对联除了具有韵律饱 满、文化凝练和艺术 感染力之外,还具有 象征意义,更具有广 泛的文化内涵。
对联的文化内 涵
对联中蕴含的中国传 统文化内涵,是对我 们繁荣发展的美好祝 愿。
对联和文学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 学形式,是用语言艺 术形式表现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达了中国是指人们无 虑快乐、天上人间的 美好状态。
春色无边
春色无边是描写春天 美好景色的一句对联, 给人一种极为美好的 心灵感悟。
5. 常见错误
头尾相连
连续上联和下联起来作为一句话,缺乏对仗、押 韵。
意义不通
上下联互相独立,意思不连贯,缺乏反应对联的 深远内涵。
上下脱节
上下联之间没有联系,在意义上无法形成对称和 比较。
3 对仗
4 押韵
对仗是指上下联在意义、语法、语音、形式、 韵律等各方面的一种相对对应关系。
押韵是指上下联语言的音节和声调相同或相 似,从而呈现出一种诗秀美感。
3. 对联技巧
1
多用形象化的表述
运用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增加对联的
请教老师或大师
2
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多运用先辈的经验和知识,向大师请教,
初三中考 对联复习《对一对 连一联》课件(20张ppt)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中考对联题
3、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中考对联题
4、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偶 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词
• 下联
性 相
• 冰消雪融万朵梅花扑鼻来香
同
训练2:连对子
1.根据上句内容、结构、词性、平仄进行配对
A 时雨点红桃千树 B 亭闲有竹春常在 C 无意东风花半露 D 晴空一镜悬明月
a 山静无人水自流 b 春风吹绿柳万枝 c 夜市千灯照碧云 d 有闲春色燕双飞
A—b、B—a、C—d、D—c
2、对联寻亲:下面本是五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 你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4.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中考设置对联考点,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4.按联语来源(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二、方法点拨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它能很好地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
解答对联题,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考生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此,考生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应对技巧。
这里谈一种对对子最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拆合法。
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如:①句“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
考生一看就知“扫”为动词,可以迅速地对出“除、革、扬、去、建、展、破、树、立、起、乘、积”等等一大串;“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两辈、五暑、亿回”等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怪癖、陋风”等等。
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一代——新风”等等。
同理,“祖国——江山——好”,可以对之:“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新”“人民——生活——美”“社稷——日月——新”“乾坤——日月——新”“黎民——心情——爽”“大地——气象——新”“百姓——喜事——多”等等。
以上“拆合法”是考生做对联题时所具体使用的方法,那么,考生平时如何练就对对子的功夫呢?考生不妨做到以下几点:1.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句子的练习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
2.多关注一些对句名家高手的佳联、妙对像王勃、苏轼、解缙、纪晓岚、郑板桥、郭沫若等的佳联妙对。
如: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后你不能不叹服。
3.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4.平时,可采用口头比赛或书法才艺展示等形式进行对联的训练对近年来对联题的命题内容进行研究,不难发现逐渐形成了三个明显的材料内容指向,即深挖课文内容、直取经典阅读、巧用人文资源。
现各举一例:例1: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例2:《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岗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例3:请你为长沙的名胜古迹选择合适的对联,将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提示]:麓山寺,位于岳麓山,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所寺院,至今已有1700多年。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号称千年学府。
天心阁,位于城南,今天心公园内,是旧长沙的制高点,可俯瞰全城。
杜甫江阁,位于湘江边,为纪念杜甫晚年漂泊湘江而建。
A.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省B.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灯火最关心C.江流楚韵阁驻唐风D.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①岳麓书院②天心阁③麓山寺④杜甫江阁答:1.世外桃源;2.D;3.①A②B③D④C。
鉴于此,我们除了解熟悉对联有关常识(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和深挖教材课文内容外,还要强化名著的阅读(回目、关键人物、重要情节等)、提高鉴赏能力(内容、情感、哲理、语言),还要积极关注与当地有关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以此拓展自己的视野。
三、拓展延伸(一)经典对联1.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代徐渭所作。
上联指年少时好(hǎo)读书却不爱好(hào)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2.上联: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下联:八音齐鸣,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3.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
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纪晓岚即兴所对。
4.上联: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联:尔人你,伪为人,裘求衣,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5.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6.上联:蚕为天下虫下联:鸿是江边鸟此联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人江淹所对。
7.上联: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下联: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8.上联:一盏清茶解解解解元之渴下联:五言绝诗施施施施主之才9.上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下联: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10.上联:因荷(何)而得藕(偶)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二)对联故事1.拆字联: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清朝有个小学童叫史致俨(yǎn),他九岁那年去县里参加考试?考官叫他试试对对子,出的上联是:闲看门中月;“闲”,是“闲”的繁体字。
是说,坐在院里,悠闲地从院门里看着那亮晶晶的月亮。
这还是个拆字联,“闲”字可以拆成“门”和“月”,“月”正好在“门”里。
上联从意思到文字技巧,都挺不错。
史致俨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思耕心上田。
2.大才子巧对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才思敏捷,他的对联新巧别致,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一同僚嫉妒解缙,蓄意当众讥讽,出了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解缙出口对道:“一马陷足污泥中,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其人当众出丑,羞愧而去。
3.夜贴对联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着揭走了。
临除夕,不得不又写了一副。
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
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
这样,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
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三点剖析考点:对联的识记、辨别和填写。
重难点:对联的拟写。
易错点:词句使用不恰当、对仗不工整、意思不合等。
题模精选题模一:选择题例1.1.1(1)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
小明的妈妈和小华的妈妈分别想开一间裁缝店和书店,你能帮她们从下列行业联中分别挑选出一副对联供开业时使用吗?①酌来竹叶凝杯绿,饮罢桃花上脸红。
②剪彩为歌袖,裁云作舞衣。
③石池春暖人宜浴,水阁冬温客更多。
④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⑤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⑥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
裁缝店:_________ 书店:___________(填序号)(2)请用线条将下列民俗节日的相关内容连结起来。
春节赏月清明赛龙舟端午舞狮中秋踏青。
【答案】(1)裁缝店②;书店⑤;(2)春节﹣﹣舞狮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解析】(1)①适合酒肆;②适合裁缝店;③适合洗浴中心;④适合理发店;⑤适合书店;⑥适合茶庄.(2)根据平时的经验连接即可.例1.1.23.2016央视猴年春晚开场,主持人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五副春联,其中一副的上联是“蓝天日丽,九州千里秀”,与之相对应的下联应该是()(2分)A.紫气东来,三秦织彩梦 B.碧海春融,两岸一家亲B.古都西望,一路展宏图 D.大地春回,草原锦绣天【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联题目,注意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结构、平仄关系,还要注意与上联的内容相对。
题模二:填空题例1.2.1完成下面的对联上联:居陋室陷淤泥如莲清净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处深山立幽谷似兰芬芳【解析】观察上联“如莲清净”可知需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表达的是在不好的环境中能洁身自好.随堂练习随练1.1《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2分)A.青面兽北京斗武 B.景阳冈武松打虎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联。
注意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结构、平仄关系,还要注意与上联的内容相对。
需要注意的是,此题考查的是《水浒》当中的对联,要求学生加强平时对古典小说的阅读积累。
如“梁山泊”对“汴京城”、“林冲”对“杨志”、“落草”对“卖刀”,字数相同,内容相对。
同时某地某人从事某事,所以选D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