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2 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22课看云识天气》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日华和月华大多全部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B. 几个农民工来到经理部索要工钱,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这些农民工.C.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是战略工程.D. 从牡蛎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二、语言表达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______(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______(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______(4)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______。

3.下面是你所在地区明天的天气预报,假如你是校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计划在播送这条天气预报时加上几句对同学表示关心的语句,你会如何播报?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阵雨温度:20℃~28℃风力<3级。

4.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借助课文相关知识,预测一下天气情况并说明理由,然后据此给出一条建议。

小明全家晚上要去国家大剧院观看演出。

午休的时候,抬头望望天空,看到天上有一层薄云,太阳的周围还出现了七彩光圈,颜色里红外紫,非常美丽。

放学时再次望向天空,发现太阳周围的光圈变小了,颜色也变成了里紫外红。

临出门的时候,第三次看天空,发现光圈变得更小了。

演出结束时的天气会如何呢?三、其他5.字音字形峰峦.______ 预兆.______ 轻盈.______匀称..______崩塌..______一霎.间______ 月晕.______mímàn ______zhēngzhào______diǎnzhuì ______6.词语积累(1)峰峦:山峰和山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看云识天气》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看云识天气》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2《看云识天气》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峰峦.(luán)绫.纱(léng)日晕.(yùn)B.坍.塌(tān)弥.漫(ní)丝丝缕.缕(lǚ)C.冰雹.(báo)粼.波(lín)谚.语(yàn)D.匀称.(chèng)卷.云(juǎn)一霎.间(shà)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归纳词语。

(1)由大卫·弗莱德伯格和斯拉吉·哈利奇联合创办的名为“Weather Bill”的天气保险公司,正致力于帮助农民减少全球越来越变化无常....的天气情况带来的损失。

(2)春节后,湖南长沙橘子洲的梅花陆续绽放。

这片盛开的梅花位于橘子洲的梅园内,总面积40余亩,有数十个品种,以宫粉为主,花形各异、________(姿态多种多样)。

3.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D.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3)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5.课文在行文中使用了大量的谚语,增强了文章的情趣,如“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

请你搜集至少两条关于天气的谚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2《看云识天气》课题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2《看云识天气》课题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 年七年级语文上册22 《看云识天气》课题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正确。

在括号内选择适合的词语填空。

领会其表达成效。

( 1)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___________(必定有时经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 2)出现了高层云,___________(必定有时常常)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

( 3)乌云洋溢着天空,瞬间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立刻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___________ (必定有时经常)竟会带来冰雹或许龙卷风。

( 4)天气变化异样复杂,看云识天气有___________(相当( 5)我们还能够依据云上的光彩,___________ (判断推测必定特别)的限度。

推测)天气的状况。

2.下边一段话的句序被打乱了,将理顺后的句序写在后边的方格内。

①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②夏季,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③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为红色,这类云彩叫做霞。

④因此有“晨晖不出门,彩霞行千里”的谚语。

⑤还有一种云彩常出此刻清早或夜晚。

⑥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⑦晨晖在西,表示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彩霞在东,表示近来几日里天气明朗。

正确句序:3.指出以下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

( 1)在太阳和月亮的四周,有时会出现一种漂亮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类光圈叫做晕。

()( 2)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潜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丛丛地布满了。

()( 3)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势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 4)因此有“日晕三更雨,月晕正午风”的说法。

()(5)那最轻快、站得最高的层,叫卷云假如卷云成群成行地摆列在空中,仿佛细风吹过水面惹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还有一种像棉花似的白云,叫积云在晴日,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练)(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练)(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一,(2015,烟台)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娴.(xián)熟玲珑剔.(tì)透休憩险象迭生B.呵.(ké)责苦心孤诣.(yì)摒息博闻强识C.告罄.(qìng)迥.(jiǒng)乎不同遵劲巧妙绝伦D.拂.(fó)晓戛.(jiá)然而止恻隐相得益章【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B.5月9日于莫斯科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庆典活动,展示了中俄两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坚.不可摧...。

C.说起燕赵大地,很多人会把那里的人同慷慨悲歌之士联系起来;讲到齐鲁之邦,大家常会把那里的人同风度翩翩....的儒雅之士联系起来。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注意成语的适用语境,不能望文生义。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

B.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

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D.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看云识天气【课文导读】《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如何看云识别天气的方法的科普文。

作者凭自己多年的观察体验,抓住“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一特征,先从总体上指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可以看云识天气;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不同的云上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最后指出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及局限性。

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学习重点】1.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比喻的妙处,摘抄、背诵文中的佳词妙句、语段,积累丰富的词汇。

3.培养观察自然、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学法指导】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涉及的内容多、术语多,但文章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学习这篇课文既要练习快速阅读,通过列图表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又要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同时多看看天上的云的,积累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并运用于生活中,以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训练提升】一、基础巩固1.给带点的字注音。

点缀.()轻盈.()绫.纱()冰雹.()圆弧.()谚.语()弥.漫()晕.圈()峰峦.()2.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A.高积云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B.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D.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3.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①天空渐渐出现了一层薄云,②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③卷云聚集着,④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⑤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⑥天气就要转阴。

⑦这种云叫卷层云。

A.⑤③④①②⑦⑥B.⑤③①④⑦②⑥C.①②③④⑤⑦⑥D.⑤⑥①②③④⑦4.辨析同义词含义,选择恰当的填入句中空白处。

(1)那最(轻快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起伏)着。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卷(2)

冰箱只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才有用武之地。
(1)解释第二段中“曲线”一词的含义:
(2)第三段中“从道理上说”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四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第五段中摘取、组合字词,填入下面句中的括号内:
甲醇所起的作用是:
(只填四字),从而制冷。
(5)从整体上看,“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具有哪些优点?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 雨。
(4)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
云。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百万分之 25 毫米,所以 1 克重的活性炭中孔的面积加起来很大,有 1000 平方米,相当
于一个网球场面积的 1.5 倍。在这些活性炭的孔中“灌进”甲醇,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活
性炭可以吸进好多甲醇。
甲醇起什么作用呢?它和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的作用是一样的。在夜晚没有太
阳时,因气温下降,接收器内的活性炭就吸进液态的甲醇。白天,太阳能接收器被太阳

(5)这段文字第一句话是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6)这段文字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7)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10.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在热带地区或航行于赤道附近的海船上,冰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冰可以防止食物腐
烂变质,可以使捕捞的海产品保鲜。但是正是炽热的阳光最能“摧残”这些冰块。不过,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看云识天气(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30分 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选择题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贮蓄偌大朗润绿草如茵B.震落苍海炫耀花技招展C.烘托轻盈清冽梦寐以求D.沉淀松弛急躁川流不息【答案】B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两人,一个精于数字统计,一个极富创造力,是一对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B.岑参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与李白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清明节,莘莘学子祭拜了永垂不朽的英魂,永远不忘英雄们的丰功伟绩....。

D. 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了耸人听闻....的里氏8.9级地震,13日将震级修改为9.0级。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这是自然灾害。

不符合题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陆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C.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D.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为语序不当,可改为“指出并纠正”;C项缺宾语的中心语,在“献爱心”后加“的号召”;D项“目前”和“当务”重复了,可删去“目前”一词。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一提到雨,也就想到雪。

“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看云识天气》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22《看云识天气》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

”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喻体:相似点: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喻体:相似点: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云识天气自主预习1.字音字形峰峦.( ) 预兆.( ) 轻盈.( )匀称..( )( )..( )( ) 崩塌一霎.间( ) 月晕.( )mí màn( )( ) zhēng zhào()( )diǎn zhuì( )( )2.词语积累(1)峰峦:山峰和山峦。

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2)预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4)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5)崩塌:崩裂而倒塌。

(6)________:(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7)________:即将出现的迹象。

(8)一霎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姿态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难以捉摸。

3.说明文文体知识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内容特点: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分类: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以表现手法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常见的有八种: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用(诗文)。

4.文意感知本文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说明的过程中,作者选取了恰当的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使文章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名师导学要点1 把握说明的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请你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要点2 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生动形象。

请你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两句品味其语言表达效果。

(1)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3)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4)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我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基础训练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biàn huà wú cháng( )。

(2)那最qīng yíng( )、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3)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yún chèn()。

(4)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yù zhào()。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华和月华大多全部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B.几个农民工来到经理部索要工钱,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这些农民工。

C.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是战略工程。

D.从牡蛎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 )(4)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1段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及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B.本文语言生动,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云的姿态描绘得非常形象。

C.第3~5段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进行说明,第6段转为从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

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

”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提升训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天空的表情《诗经》里说“螮①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

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

虹作弧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

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

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更变。

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②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公厘,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

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

大的晕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

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

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

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

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

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

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

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

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成为天气晴雨的预兆。

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戴帽,平地安灶。

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

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

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很厚的积雨云,则当日下午即有雷雨。

苏东坡诗“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但大块白色的积云,若不十分浓厚,虽满布天空,亦不降雨。

所以俗谚叫“楼梯天,晒破砖”,盖满天都是积云的时候,虽是一样高低,但看来总觉得近者高而远者低,形似楼梯,这是久晴的预兆。

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

但以天的颜色和一处的风云来做预告的根据总嫌不足,要预告精确,必得多设气象台,各处用无线电联络起来,每天制图才能有效。

(选自《竺可桢全集》第二卷,有删改)【注释】①螮(dì dōng):虹。

②公厘:毫米的旧称。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从虹的颜色、形状可推知天气情况。

B.天空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C.晕的大小、颜色都可以预报天气。

D.云呈现的高低、方向、厚薄与天气的关系。

2.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形成的。

B.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

C.晕有大小之分,大晕是低云所成,小晕是高云所成。

D.云向东移,预示着晴天;云向西移,预示着阴雨天。

3.依据文章内容,下面情境中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上,妈妈说:“孩子,上学时带上雨伞,昨晚我看见月晕了,可能会下雨。

”B.在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

”C.一群游客登上庐山,看见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

其中一位高兴地说:“明天也许是好天气,我们可以好好欣赏庐山的风景了!”D.体育中考前两天,班主任看见满天都是积云,像楼梯似的,于是对同学们说:“我估计,体育中考那天不会下雨。

”课改训练1.下面是你所在地区明天的天气预报,假如你是校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计划在播送这条天气预报时加上几句对同学表示关心的语句,你会如何播报?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阵雨温度:20℃~28℃风力<3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借助课文相关知识,预测一下天气情况并说明理由,然后据此给出一条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