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分解
ktv卫生管理制度(5篇)

ktv卫生管理制度一、收银台总台卫生1、区域内灯具和其他设备设施完好。
2、大理石台面光亮无灰尘;屋顶、四周墙壁及附属物、装饰物无蜘蛛网、无浮尘、无污迹。
3、电话、收银电脑等电器设备清洁无灰尘。
4、地面光亮无水渍、无碎屑。
5、镜子、玻璃无浮尘、无污迹指印。
6、工作柜旁、工作柜下面无死角卫生。
7、工作柜内的工作品及台面摆设物整齐清洁。
8、总台内外地角线光亮无污迹。
超市收银卫生1、区域内灯具和其他设备设施完好。
2、屋顶、四周墙壁及附属物、装饰物无蜘蛛网、无浮尘、无污迹。
3、收银台面清洁无浮尘、无污迹。
4、收银设备清洁无灰尘。
5、工作柜内的工作品及台面摆设物整齐清洁。
6、镜子、玻璃无浮尘、无污迹指印。
7、地面光亮无水渍、无碎屑;地角线光亮无污迹。
8、工作柜旁、工作柜下面无死角卫生。
二、包房卫生标准营业前的包房卫生1、包房内灯具和其他设备设施完好。
2、门框无灰尘,门面无油渍、无指印。
3、玻璃、镜子、光亮无污痕、指印。
4、墙面、屋顶、无浮尘、无污迹、无酒渍。
5、空调、换气扇、通风口清洁无灰尘。
6、房内装饰物(如灯槽玻璃)无灰尘、无酒渍、污迹。
7、点歌系统及电器设备情节、无灰尘、无酒渍、污迹。
8、小皮凳和沙发光亮无酒渍、无污迹、沙发缝无碎屑。
9、桌面清洁无灰尘、无碎屑、无污迹。
10、包房内不锈钢装饰物、无污迹、无水渍(必须用干毛巾擦拭)。
11、大理石台面光亮无灰尘、无碎屑、无油渍、无蜡烛;背面无灰尘、无酒渍、污渍。
12、桌面摆设物品无缺口、无灰尘、无酒渍、无指印、杯具无水渍、无污迹。
13、机柜旁、机柜下和沙发下死角处无果皮纸屑、无酒渍、无污迹。
14、话筒、话筒线清洁,无奶油、无灰尘、无酒渍污迹。
15、空调桶内无积水,包房内无烟味、无异味。
16、地面无碎屑、无锈、无污痕。
17、房内地角线无污迹、无灰尘。
18、生日包房装饰物及装饰干花及时补充,经常整理。
19、台面及房内摆设须整齐美观。
营业中卫生在营业过程中,全体厅面服务员应积极主动做好清台工作,做到勤收(换)杯具、勤清洁,勤换烟灰缸,勤摆设,确保卫生的整洁,给客人营造一个清洁、放心娱乐的消费氛围。
歌厅卫生管理制度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歌厅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提高歌厅环境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歌厅的卫生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区域、包厢、卫生间等。
三、卫生管理责任1. 歌厅负责人为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卫生管理工作负责。
3. 所有员工应遵守本预案,积极参与卫生管理工作。
四、卫生管理制度1. 保洁制度(1)公共区域、包厢、卫生间等区域应每天进行清洁,保持干净整洁。
(2)地面、墙壁、门窗、家具等应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垃圾桶应每天清理,及时处理废弃物。
2. 通风制度(1)确保歌厅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
(2)每天定时开启新风系统,更换室内空气。
3. 卫生间管理制度(1)卫生间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
(2)洗手池、马桶、地面等应每天清洁消毒。
(3)提供充足的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4.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1)确保食品来源合法,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严格遵循食品安全规范。
(3)提供卫生的餐具,确保消费者用餐安全。
5. 员工卫生培训(1)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2)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卫生知识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卫生知识。
五、卫生检查与考核1. 设立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歌厅卫生进行抽查。
2. 对卫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责任部门及时整改。
3. 将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
六、应急预案1. 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立即隔离患者,并报告相关部门。
2. 对被污染的区域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3. 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消费者的卫生意识。
七、附则1. 本预案由歌厅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ktv歌厅卫生管理制度

ktv歌厅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KTV歌厅卫生管理,营造干净整洁、舒适宜人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保障顾客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责任单位KTV歌厅经理是卫生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应对歌厅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对所有员工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培训和督促,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人员管理1. 所有员工在上班前需进行身体卫生检查,发现有传染病的员工需停工治疗,并要求提供治疗效果证明后方可复工。
2. 所有员工必须戴口罩进行工作,避免口腔飞沫对环境带来污染。
3. 严格落实洗手制度,员工需在进出卫生间、进入厨房之前洗手,避免细菌传播。
4. 禁止员工在工作中吸烟、喧哗等不良行为,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洁。
四、场所卫生管理1. 定期对歌厅内部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吸尘、擦拭、消毒等工作,确保卫生环境清洁卫生。
2. 对公共区域如包厢、大厅、走廊等进行定期消毒,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3. 定期清洗餐具、杯具、餐桌椅等设施,确保顾客用餐卫生。
4. 严格管理垃圾处理,保持环境整洁,避免异味和细菌滋生。
五、食品卫生管理1.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规,购买食材时必须到正规渠道采购,保障食品的安全。
2. 厨房制作过程中要做到分工明确,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卫生规范,确保食品质量。
3. 定期清洗厨房设备、餐具,保持环境整洁卫生,避免细菌传播。
4. 食品储存时要分类存放,生食和熟食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六、顾客卫生安全管理1. 对顾客入场时进行体温检测,如发现有发热等症状的顾客应当引导就诊并暂不接待。
2. 餐具、杯具等用品应严格消毒,避免传染病传播。
3. 抽烟区域应当设置禁烟提示牌,引导顾客有序抽烟,避免环境污染。
七、卫生检查与整改定期组织对歌厅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查出问题及时整改并制定改进措施,确保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八、违规处理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员工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者可予以开除。
以上为KTV歌厅卫生管理制度,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ktv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ktv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KTV娱乐服务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卫生环境问题。
为了确保KTV的安全卫生,保障顾客和员工的健康,制定全面的卫生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KTV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以便KTV经营者参考借鉴。
二、KTV卫生管理制度1.环境卫生管理(1)KTV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地面、墙面、天花板等都要经常清洁并消毒。
(2)KTV定期对卫生死角进行清洁处理,包括角落、管道、通风口等地方。
(3)定期清洁KTV内的灯具、音响设备等。
(4)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有效,保持通道畅通,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2.餐饮卫生管理(1)KTV餐饮区域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消毒。
(2)KTV餐饮食材应尽量保持新鲜,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标准处理。
(3)定期检查食品库存,严格控制过期食材,避免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3.卫生间管理(1)卫生间应每日清洁多次,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
(2)保持卫生间内的通风良好,定期更换空气消毒剂。
(3)使用干手器或纸巾,避免使用公共毛巾或是共用肥皂,以防交叉感染。
4.员工卫生管理(1)员工入职时需经过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2)员工应保持整洁干净,定期更换工作服装,避免带菌传播。
(3)员工培训时要注重卫生意识的灌输,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卫生问题。
5.客户卫生管理(1)KTV应提供免洗餐具,避免传染食源性疾病。
(2)提供免费饮用水,避免顾客因口渴选择不干净的水源饮用。
(3)提供洗手液及纸巾,方便顾客随时清洁双手。
6.常用物品卫生管理(1)麦克风、音响设备等常用物品应经常进行消毒清洁。
(2)饮料杯、水杯等需要用热水冲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KTV消毒液、洁具等物品应定期更换,确保卫生使用。
7.食品安全管理(1)KTV食品供应商应具备合格的资质,定期检查食品安全证明。
(2)KTV应定期对食品供应商进行抽检,确保食品品质合格。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全套)(KTV娱乐场专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目录一、文化娱乐场所卫生制度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三、公用品消毒制度四、卫生用品索证、验收制度五、中央空调卫生制度六、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止制度七、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必须齐全有效,做到亮证经营。
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污垢和垃圾。
二、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按时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
三、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卡拉OK厅)等场所内禁止吸烟(并有禁止吸烟标志),宜设专门吸烟室。
四、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应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五、工作人员要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要着装整齐清洁。
六、要有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卫生管理工作,设有卫生专用消毒设施,供顾客使用的饮(餐)具,应做到一客一换,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1、公共场所下列项目用符合国家和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主要有空气,微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音,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2、严格执行卫生都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的总则、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罚则、附则等内容。
3、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患有蜊疾,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4、公共场所应做好以下卫生工作(1)公共场所环境复杂,应避免滋生虫害,避免其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
(2)从事人员的健康状况与顾客的健康状况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应严格做好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
(3)对供公众使用的器具,应严格执行消毒管理,杜绝应器具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而传染某些疾病。
(4)公共场所室内人群集中,易使空气污浊,并传播疾病,所以应严格做好消毒和空气通风等工作。
(5)公共场所顾客逗留时间段,存有依赖思想,对公共场所保洁的责任心差,容易使公共场所变脏,变乱,应随时做好公共场所的保洁工作,及时清理卫生死角,杜绝滋生虫害的可能。
ktv卫生管理制度

ktv卫生管理制度KTV卫生管理制度为了保证KTV场所的卫生环境,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以下卫生管理制度。
一、场所卫生管理1. 室内卫生(1) 每天开放前,清洁人员必须对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清扫、擦拭、吸尘等工作;(2)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达标,定期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保持通风;(3) 定期更换场所内的地毯、窗帘等易积尘的物品;(4) 每天定期清洗消毒厕所和卫生间;2. 食品卫生(1) KTV提供的餐饮服务必须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2) 食品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餐具要保持清洁;(3) 员工必须遵守食品加工和储存的相关要求,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4) 厨房要保持干净整洁,消毒要定期进行;3. 环境卫生(1) KTV场所内禁止吸烟,设有吸烟区域的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2) 室内禁止乱丢垃圾,设有分类垃圾桶,按要求分类投放;二、员工卫生管理1. 健康证要求(1) 所有员工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2) 定期体检,对重要岗位的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体检;2. 个人卫生要求(1) 员工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洗手制度要求严格执行;(2) 员工禁止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指甲油、口红等化妆品;3. 工作服要求(1) 员工必须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更换;(2) 员工在工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三、消毒杀菌管理1. 消毒频率(1) 在消毒杀菌方面,所有物品、设备等每天必须进行消毒一次;(2) 每周对场所进行全面消毒;2. 消毒方法(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酒精、84消毒液等;(2) 注意消毒剂的浓度,和消毒时间,确保消毒效果;四、制度贯彻1. 员工培训(1) 对新员工进行卫生管理制度的培训,确保员工对制度的了解;(2) 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管理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2. 监督检查(1) 设立专门的负责卫生管理的监督人员,定期对场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定期邀请卫生监督部门对KTV场所进行检查,接受卫生监督的指导和检查;以上为KTV卫生管理制度,希望能够确保KTV场所的卫生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歌厅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保障歌厅内员工的身体健康,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责任分工1. 歌厅经理负责全面协调、监督歌厅卫生管理工作。
2. 主管负责监督所属员工遵守卫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卫生状况。
3. 保洁员负责歌厅内公共区域的日常卫生清洁工作。
4. 服务员负责包厢内的卫生清洁及物品整理工作。
三、卫生标准1. 歌厅内地面、墙壁、门窗、卫生间等公共区域保持干净、整洁,无污渍、蛛网、灰尘等。
2. 卫生间内设施齐全,地面无积水、污渍,洗手池、马桶、地面等保持干净。
3. 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无异味。
4. 桌椅、沙发、茶几等家具保持干净、整洁,无破损。
5. 门窗、空调、灯具等设备保持完好,无积尘。
四、卫生清洁要求1. 保洁员每天对歌厅内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门窗、卫生间等。
2. 保洁员每周对歌厅内公共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包括沙发、茶几、桌椅等。
3. 服务员在每次客人离开后,及时清理包厢内垃圾,擦拭桌椅、沙发等家具。
4. 服务员每天对歌厅内空调、灯具、门窗等设备进行清洁。
五、卫生检查与考核1. 主管每月对歌厅内卫生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2. 歌厅经理每季度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一次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
3. 客户满意度调查,如发现卫生问题,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六、卫生宣传与培训1. 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
2. 通过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宣传卫生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对卫生工作的重视。
3. 鼓励员工提出卫生管理建议,共同提高歌厅卫生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歌厅经理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修改,需经歌厅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通过以上卫生管理制度,我们旨在为歌厅内员工和顾客创造一个舒适、卫生、安全的工作与娱乐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KTV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KTV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KTV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安全,维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二、场所卫生管理责任1.KTV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由场所管理者负责,包括对卫生设施的保养维护、环境的卫生整治以及卫生员的培训。
2.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落实工作方案,负责卫生设施和设备的日常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对KTV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场所的卫生状况良好。
4.管理者应指派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对卫生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技能。
三、卫生设施和设备管理1.KTV公共场所应配备卫生设施和设备,包括洗手池、卫生间、垃圾箱等,并保持其干净整洁。
2.管理者应定期检查卫生设施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
3.管理者应制定卫生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规范,包括正确使用洗手池、卫生间等,并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使用意识。
4.卫生设施和设备的卫生清洁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证使用安全和卫生。
四、环境卫生整治1.KTV公共场所的门厅、大厅、包厢等区域应保持整洁干净,无杂物堆放和灰尘积聚。
2.场所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应定期清洁,定期进行擦拭和消毒,保持其清洁卫生。
3.各包厢内的家具设备、麦克风等音响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使用安全和卫生。
4.管理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场所内的空气质量,消除异味和烟雾,确保场所内空气清新。
5.KTV公共场所应配备充足的垃圾箱,并定期进行垃圾清理,保持场所内的卫生环境整洁。
五、员工卫生管理1.KTV公共场所应配备专业的卫生员,负责场所的清洁工作,并具备相关卫生知识和技能。
2.卫生员应按照工作安排和卫生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卫生管理职责,保证场所的卫生整洁。
3.卫生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和技能,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4.卫生员应定期接受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缘KTV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目录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二、文化娱乐场所卫生制度
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四、公用品消毒制度
五、卫生用品索证、验收制度
六、中央空调卫生制度
七、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制度
八、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公共场所下列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主要有空气、微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音;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2、严格执行卫生部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的总则、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罚则、附则等内容。
3、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4、公共场所应做好以下卫生工作
(1)、公共场所环境复杂,应避免滋生虫害,避免其成为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
(2)、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与顾客的健康状况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应严格做好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
(3)、对供公众使用的器具,应严格执行消毒管理,杜绝因器具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而传染某些疾病。
(4)、公共场所室内人群集中,易使空气污浊,并传播疾病,所以应严格做好消毒和空气通风等工作。
(5)、公共场所顾客逗留时间短,存有依赖思想,对
公共场所保洁的责任心差,容易使公共场所变脏、变乱。
应随时做好公共场所的保洁工作,及时清理卫生死角,杜绝滋生虫害的可能。
(6)、公共场所容易通过物件的存放或接触,产生相互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
应严格做好公共场所物件的分类存放、分类管理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5、经营场所严格执行以下禁烟制度:
(1)、员工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违规者按照相关规定处罚。
(2)、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3)、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4)、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内不放置吸烟器具,不得设置烟草广告。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制度
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必须齐全有效,做到亮证经营。
二、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污垢和垃圾。
三、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按时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
四、影剧院、音乐厅、录相厅(室)、游艺厅(室)、舞厅(卡拉OK厅)等场所内禁止吸烟(并有禁止吸烟标志),宜设专门吸烟室。
五、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应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六、工作人员要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要着装整齐清洁。
七、要有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卫生管理工作,设有卫生专用消毒设施,供顾客使用的饮(餐)具,应做到一客一换,用后
及时清洗消毒。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
工作。
二、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卫生法规和基本卫生知识。
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每两年组织从业人员复训一次。
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组织机构,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检测机构进行体检,并上报应体检从业人员名单。
组织漏检的从业人员补检和可疑阳性者复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率必须达到80%以上。
三、建立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的档案。
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
四、对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五病”患者,必须及时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公用品消毒制度
一、公共场所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公用品消毒间,上下水设施齐全,配各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各类公用品消毒设施和保
洁设施。
二、落实专人负责公用品的清洗、消毒工作。
三、公共场所内茶具、拖鞋等公用品须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供顾客使用的公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公用品的更换、消毒要有工作记录。
四、公共场所内公用品消毒方法符合卫生规范的要求,做到一洗、二过、三消毒。
五、公用品须配备专用的保洁设施,经清洗、消毒后的公用品必须分类保洁存放。
卫生用品索证、验收制度
一、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有相应的经历、资历及较强的责任心。
二、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
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购买消毒产品,应向供货方索取国产或进口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四、客用化妆品、消毒产品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采购设立专人验收并造册登记,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制度
一、建立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
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三、有计划地改造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四、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要及时逐级报告,并做好疫情报告登记。
疫情报告告顺序为:顾客或从业人员、部门负责人、企业卫生管理组织、企业负责人、各地卫生监督所、卫生厅(局)。
五、对发生疫情的场所应做到及时消毒,其他场所隔周用有效消毒药剂进行消毒。
六、发现顾客患有传染病,立即进行隔离,配合卫生部门进行妥善处理。
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为及时调查、处理本单位的突发卫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本单位传染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危害。
三、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
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O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O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三、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
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五、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撰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一、范围和时间
1、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一次。
2、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3、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次。
二、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