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Linux基本命令以及进程管理
linux-实验指导手册-常用命令

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一)1、Shell环境和Shell命令格式如果实验用计算机上Linux以图形方式启动,登录系统后打开终端窗口。
方法:桌面:右键菜单-Terminal(终端);或:主菜单-系统工具-Terminal(终端)。
命令格式:command [-option(s)] [option argument(s)] [command argument(s)]步骤1:使用who命令步骤2:使用date命令步骤3:使用上下健提取历史命令who,执行。
2、文件系统操作命令(1)改变目录命令:cd 目标目录路径步骤1:使用绝对路径依次进入Linux根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
例如:cd /usr/bin步骤2:使用绝对路径依次进入用户目录。
步骤3:使用相对路径进入子目录1)使用绝对路径进入/lib目录2)使用相对路径进入/lib/i868目录3)使用相对路径退回到/lib目录(2)列出并观察目录中的文件步骤1:进入任意目录,使用无参数ls命令列出并观察其中所有文件;步骤2:进入任意目录,使用通配符列出其中部分文件;例如:cd /binls c*步骤3:使用-l选项,列出目录中文件的各种属性,并观察识别这些属性。
步骤4:直接列出子目录中的文件。
例如:ls i868步骤5:仅列出子目录本身(-d)步骤6:使用-F选项,显示文件类型标志。
步骤7:使用-a或-A选项,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步骤8:综合使用以上选项。
(3)目录的创建与删除步骤1:在用户目录中,使用相对路径创建一个任意名称的目录,如“tmp”。
mkdir tmp步骤2:删除该目录rmdir tmp步骤3:在根目录中,使用绝对路径在用户命令中创建一个子目录。
mkdir ~/tmp步骤4:删除该目录rmdir ~/tmp步骤5:使用-p参数一次创建多级目录。
如:mkdir ~/tmp/dir1步骤6:使用-p参数删除多级目录。
如:cd ~rmdir tmp/dir1(4)文件和目录拷贝命令:cp步骤1:从/usr/include目录中,任选一个文件拷贝到用户目录的tmp子目录中mkdir ~/tmpcp /usr/include/signal.h ~/tmp步骤2:从/usr/include目录中,任选一个文件拷贝到用户目录的tmp子目录中,并改变其文件名。
进程管理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的概念及其在操作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Linux系统中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方法。
3. 熟悉进程的阻塞、挂起、恢复和终止操作。
4. 学习使用相关命令和工具进行进程管理和调试。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Linux开发环境:GCC、Xshell三、实验内容1. 进程创建与调度2. 进程同步与通信3. 进程阻塞与恢复4. 进程终止与调试四、实验步骤1. 进程创建与调度(1)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使用fork()函数创建一个子进程。
(2)在父进程中,使用getpid()和getppid()函数获取进程ID和父进程ID。
(3)使用ps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的进程,观察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
(4)使用waitpid()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
2. 进程同步与通信(1)编写一个使用管道(pipe)进行进程间通信的C程序。
(2)父进程向管道中写入数据,子进程从管道中读取数据。
(3)使用ps命令查看进程状态,观察管道通信的效果。
(4)编写一个使用信号量(semaphore)进行进程同步的C程序。
(5)使用sem_wait()和sem_post()函数实现进程同步。
3. 进程阻塞与恢复(1)编写一个使用sleep()函数使进程阻塞的C程序。
(2)在父进程中,使用waitpid()函数等待阻塞的子进程结束。
(3)使用kill()函数向阻塞的进程发送SIGCONT信号,使其恢复执行。
4. 进程终止与调试(1)编写一个使用exit()函数终止进程的C程序。
(2)在父进程中,使用waitpid()函数等待终止的子进程。
(3)使用gdb调试器分析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创建与调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fork()函数成功创建了子进程,父进程和子进程的进程ID和父进程ID被正确获取。
通过ps命令,可以观察到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
2. 进程同步与通信实验结果表明,管道通信可以成功实现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递。
linux基本命令实验报告

linux基本命令实验报告Linux基本命令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开源操作系统。
它以其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而闻名,并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基本命令,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功能和用法。
二、实验目的1. 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2. 掌握Linux命令的用法和参数;3. 通过实验验证Linux命令的功能。
三、实验内容1.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1.1 ls命令:用于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
1.2 cd命令:用于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1.3 mkdir命令:用于创建新目录。
1.4 touch命令:用于创建新文件。
1.5 cp命令: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
1.6 mv命令:用于移动文件或目录。
1.7 rm命令: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
2. 文本处理命令2.1 cat命令:用于查看文件内容。
2.2 grep命令:用于在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2.3 sed命令:用于对文件进行文本替换和编辑操作。
2.4 awk命令:用于处理和分析文本数据。
3. 系统管理命令3.1 ps命令:用于查看当前系统进程。
3.2 top命令:用于实时监控系统资源占用情况。
3.3 kill命令:用于终止指定的进程。
3.4 ifconfig命令:用于查看和配置网络接口。
3.5 ping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了ls命令列出了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并使用cd命令切换了工作目录。
我们还创建了新目录和新文件,并使用cp命令和mv 命令进行了文件和目录的复制和移动。
最后,我们使用rm命令成功地删除了文件和目录。
2. 文本处理命令实验结果:我们使用cat命令查看了文件的内容,并使用grep命令在文件中搜索了指定的字符串。
我们还使用sed命令对文件进行了文本替换和编辑操作,并使用awk 命令对文本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linux的进程管理实验总结

linux的进程管理实验总结Linux的进程管理实验总结1. 引言Linux中的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在实际的系统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进程管理能够有效地分配系统资源、管理进程的运行状态和优先级,以及监控进程的行为。
本文将以Linux的进程管理实验为主题,分步骤介绍实验过程及总结。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理解Linux中进程的概念,掌握进程的创建、运行和终止的基本操作,以及进程的状态转换过程。
3.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是Linux操作系统,可以选择使用虚拟机安装Linux或者使用Linux主机进行实验。
4. 实验步骤4.1 进程的创建在Linux中,可以使用系统调用fork()来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
在实验中,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来调用fork()系统调用,实现进程的创建。
具体步骤如下:(1)创建一个新的C程序文件,例如"process_create.c"。
(2)在C程序文件中,包含必要的头文件,如<stdio.h>和<unistd.h>。
(3)在C程序文件中,编写main()函数,调用fork()函数进行进程的创建。
(4)编译并运行该C程序文件,观察控制台输出结果。
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控制台输出结果,判断新的子进程是否被成功创建。
4.2 进程的运行在Linux中,通过调用系统调用exec()可以用一个新的程序替换当前进程的执行。
可以使用exec()函数来实现进程的运行。
具体步骤如下:(1)创建一个新的C程序文件,例如"process_run.c"。
(2)在C程序文件中,包含必要的头文件和函数声明,如<stdio.h>和<unistd.h>。
(3)在C程序文件中,编写main()函数,调用execl()函数来执行一个可执行程序。
(4)编译并运行该C程序文件,观察控制台输出结果。
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控制台输出结果,判断新的程序是否被成功执行。
liunx实验总结

Linux实验总结在本次Linux实验中,我深入了解了Linux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命令、文件系统、用户和组管理、进程管理等重要主题。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Linux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总结:一、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目标是熟悉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和目录管理、用户和组管理、进程管理以及系统工具的使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命令,掌握了Linux 系统的文件系统结构和文件权限管理。
二、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命令,如cd、ls、mkdir、rm等。
接着,我进行了文件和目录管理,包括创建、删除、移动和重命名文件和目录。
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cp命令进行文件的复制,以及如何使用mv命令进行文件的移动。
在用户和组管理方面,我了解了如何创建用户和组,以及如何设置用户和组的属性。
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sudo命令为特定用户提供管理员权限。
进程管理方面,我学习了如何查看当前运行的进程,如何杀死不响应的进程,以及如何查看系统负载。
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crontab进行定时任务的管理。
三、实验收获通过本次实验,我收获了很多实践经验,加深了对Linux系统的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Linux 系统进行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如何设置用户和组的属性,以及如何进行进程管理和定时任务的管理。
这些知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实验不足虽然本次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某些操作中,我仍然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实践。
此外,我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思考不够全面,需要加强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经历。
它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Linux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

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Linux 系统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和熟悉 Linux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命令行使用以及系统配置,掌握常见的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提高对 Linux 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Ubuntu 2004 LTS2、实验工具:终端模拟器(Terminal)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系统登录与基本命令1、启动计算机,选择 Ubuntu 操作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2、打开终端模拟器,熟悉常用的基本命令,如`ls`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cd` (切换目录)、`mkdir` (创建新目录)、`rmdir` (删除空目录)等。
(二)文件管理1、在用户主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experiment` 的文件夹,使用`mkdir experiment` 命令。
2、进入该文件夹,使用`cd experiment` 命令。
3、在`experiment` 文件夹中创建一个文本文件`filetxt` ,使用`touch filetxt` 命令。
4、使用`vi` 或`nano` 编辑器打开`filetxt` 文件,输入一些文本内容,并保存退出。
5、查看文件的内容,使用`cat filetxt` 命令。
6、复制文件,使用`cp filetxt file_copytxt` 命令。
7、移动文件,使用`mv filetxt/`命令将文件移动到上级目录。
8、删除文件,使用`rm file_copytxt` 命令。
(三)进程管理1、运行一个后台进程,例如`ping &`,然后使用`jobs` 命令查看后台进程。
2、将后台进程切换到前台,使用`fg %1` (其中%1 为后台进程的编号)命令。
3、终止进程,使用`Ctrl + C` 组合键终止正在运行的进程。
4、查看系统当前运行的进程,使用`ps aux` 命令。
(四)用户权限管理1、创建一个新用户,使用`sudo adduser username` 命令,其中`username` 为新用户的用户名。
操作系统实验(1)

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实验一.目的和要求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命令接口、图形接口和程序接口;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目录结构;用vi编辑器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用gcc编译器编译、运行。
二.实验内容1、实现开机、登录、退出与关机:(1)如果以root用户登录,则命令窗口的提示符为#;如果以普通用户登录,则命令窗口的提示符为$;登陆用户名:user 密码:123456(2)修改口令(修改口令操作不做):成功进入系统后,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passwd”并键入回车键(3)退出帐号:命令方式下:logout(4)关机或重启:命令方式下:halt或reboot窗口方式下:“桌面”->“注销”2、掌握的基本常用命令列表(1)关于目录的操作命令:cd、ls、mkdir 、rmdir、pwd等;(2)关于文件的操作命令:cat、find、man/help、vi/vim、cp、rm、mv、dd、du、df、chmod、ln等;(3)关于进程管理的操作命令:ps、kill、top、free 等;(4)关于系统管理的操作命令:whoami、passwd、adduser/useradd、addgroup、userdel、groupdel、su、who、Ctrl+Alt+Fn(n=1、2、3、4、5、6)(在X-Window界面下切换到字符界面,重新登录,Ctrl+Alt+F7返回图形界面)、Alt+Fn(n=1、2、3、4、5、6)(在6个虚拟终端之间切换)等;(5)安装和卸载文件系统:mount、umount等;(6)显示有关计算机系统信息的命令:uname(显示操作系统的名称)、uname –n(显示系统域名)、uname –p(显示系统的CPU名称)(7)其它命令:time、date、cal 等。
3、阅读/etc/inittab 文本文件,思考问题:如果要求启动Linux系统之后进入字符界面,应如何修改/etc/inittab文件?用户应具有什么权限?4、切换到不同的虚拟终端,登录到Linux系统5、vi 编辑器的使用(1)进入和退出vi(2)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3)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
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基本命令

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基本命令一.实验目的了解Linu某运行环境,熟悉交互式分时系统、多用户环境的的运行机制。
练习Linu某系统命令接口的使用,学会Linu某基本命令、后台命令、管道命令等命令的操作要点。
二.实验准备复习操作系统中相关的用户接口概念。
三.实验内容通过终端或虚拟终端,在基于字符的交互界面中进行Shell的基本命令的操作。
四.实验步骤1、参照本《实验指导》第二部分介绍的方式,登录进入Linu某命令操作界面。
2、使用主机终端的用户可以用、<Alt+F2>、┈<Alt+F6>切换屏幕,转换到其它虚拟终端,试着再登录进入系统,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登录到同一台计算机。
3、参照本《实验指导》第二部分介绍的方式及实例,执行以下各类命令,熟悉Linu某用户命令接口。
查看信息命令序号1234命令man[命令][命令]--helppwddate功能显示联机手册显示联机帮助显示当前目录显示系统日期和时间56789101112whowhoamIw[选项][用户名]id[用户名]cal[月][年]envvmtat或topclear查看当前注册到系统的每个用户的信息显示本用户信息显示目前注册的用户及用户正在运行的命令显示用户名与用户id、组名与组id查看日历显示环境变量显示系统状态清除屏幕操作:1执行pwd查看当前目录。
2用whoami看看当前用户信息。
3通过who看看有谁在系统中。
4用vmtat显示系统状态。
思考:你的用户名、用户标识、组名、组标识是什么当前你处在系统的哪个位置中现在有哪些用户和你一块儿共享系统文件操作命令序号1234567命令cat[>]文件名more[文件名]head[-显示行数]文件名tail[+起始行数]文件名或tail[-起始行数]文件名cp[选项]源文件目标文件ln文件名新文件名mv[选项]源文件目标文件功能显示或创建一个文件分页浏览文件显示文件头部显示文件尾部复制文件文件链接移动或重命名文件89rm[选项]文件名|目录名find目录[条件][操作]删除文件查找文件提示:先用cat命令建立一个文件,然后用它进行其它目录操作和文件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Linux基本命令以及进程管理
1实验目的
1. 初步了解Linux的命令格式;
2. 实习几个文件维护命令;
3. 学会如何得到帮助信息;
4. 练习几个最常用的命令。
2实验准备
1. 写出下面命令每个部分含义,字符C表示命令(Command)、O表示选项(Option)、OA表示选项的参数(Option Argument)、CA表示命令的参数(Command Argument),如:
C OOA O OA CA Answer
$ lpr –Pspr –n 3 proposal.ps Command line
Linux命令行的语法结构:
$ command [[-]option(s)] [option argument(s)] [command argument(s)]
含义:
● $:linux系统提示符,您的linux系统可能是其他的提示符
● Command :linux命令的名字
● [[-]option(s)] :改变命令行为的一个或多个修饰符,即选项
● [option argument(s)] :选项的参数
● [command argument(s)] :命令的参数
2.查看进程
ps命令是查看进程状态的最常用的命令,可以提供关于进程的许多信息。
根据显示的信息可以确定哪个进程正在运行、哪个进程被挂起、进程已运行多长时间、进程正在使用的资源、进程的相对优先级,以及进程的标识号( PID)等信息ps命令的常用格式如下:
ps [option]
以下是ps命令常用的选项及其含义。
(1)-a:显示系统中与tty相关的(除会话组长之外)所有进程的信息。
(2)-e显示所有进程的信息。
(3)-f:显示进程的所有信息。
(4)-1:以长格式显示进程信息。
(5)r:只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
(6)u:显示面向用户的格式(包括用户名、CPU及内存使用情况等信息)。
(7)x:显示所有非控制终端上的进程信息。
( 8) --pid:显示由进程ID指定的进程的信息。
(9)--tty:显示指定终端上的进程的信息
3.终止进程
kill命令是通过向进程发送指定的信号来结束相应进程。
在默认情况下,采用编号为15的TERM信号。
TERM信号将终止所有不能捕获该信号的进程。
对于那些可以捕获该信号的进程就要用编号为9的KILL信号,强行杀掉该进程kill命令的一般格式如下所示:kill [-s信号|-p] 进程号或者kill-l [信号]。
其中,选项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1)-s:指定要发送的信号,既可以是信号名(如kill),也可以是对应信号的号码(如)。
(2)-p:指定kill命令只是显示进程的pid(进程标识号),并不真正发出结束信号。
(3)-1:显示信号名称列表,这也口T以在/usr/include/linux/signal.h文件中找到。
3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convert.txt文件,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a. $ ls -la convert.txt
b. $ more convert.txt
c. $ pwd
删除convert.txt文件
$ rm -r convert.txt
2.输入网络命令ping和telnet
$ ping –c 3
$ telnet 13
3.创建file1.c,然后使用chmod方法修改其权限
$ chmod u+rw file1.c
4.使用ps命令查看一个进程,然后使用kill命令杀死该进程
5.参看教材67页,使用图形化工具管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