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Linux基本命令以及进程管理

实验一 Linux基本命令以及进程管理
实验一 Linux基本命令以及进程管理

实验1 Linux基本命令以及进程管理

1实验目的

1. 初步了解Linux的命令格式;

2. 实习几个文件维护命令;

3. 学会如何得到帮助信息;

4. 练习几个最常用的命令。

2实验准备

1. 写出下面命令每个部分含义,字符C表示命令(Command)、O表示选项(Option)、OA表示选项的参数(Option Argument)、CA表示命令的参数(Command Argument),如:

C OOA O OA CA Answer

$ lpr –Pspr –n 3 proposal.ps Command line

Linux命令行的语法结构:

$ command [[-]option(s)] [option argument(s)] [command argument(s)]

含义:

● $:linux系统提示符,您的linux系统可能是其他的提示符

● Command :linux命令的名字

● [[-]option(s)] :改变命令行为的一个或多个修饰符,即选项

● [option argument(s)] :选项的参数

● [command argument(s)] :命令的参数

2.查看进程

ps命令是查看进程状态的最常用的命令,可以提供关于进程的许多信息。根据显示的信息可以确定哪个进程正在运行、哪个进程被挂起、进程已运行多长时间、进程正在使用的资源、进程的相对优先级,以及进程的标识号( PID)等信息ps命令的常用格式如下:

ps [option]

以下是ps命令常用的选项及其含义。

(1)-a:显示系统中与tty相关的(除会话组长之外)所有进程的信息。

(2)-e显示所有进程的信息。

(3)-f:显示进程的所有信息。

(4)-1:以长格式显示进程信息。

(5)r:只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

(6)u:显示面向用户的格式(包括用户名、CPU及内存使用情况等信息)。

(7)x:显示所有非控制终端上的进程信息。

( 8) --pid:显示由进程ID指定的进程的信息。

(9)--tty:显示指定终端上的进程的信息

3.终止进程

kill命令是通过向进程发送指定的信号来结束相应进程。在默认情况下,采用编号为15的TERM信号。TERM信号将终止所有不能捕获该信号的进程。对于那些可以捕获该信号的进程就要用编号为9的KILL信号,强行杀掉该进程kill命令的一般格式如下所示:kill [-s信号|-p] 进程号或者kill-l [信号]。

其中,选项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1)-s:指定要发送的信号,既可以是信号名(如kill),也可以是对应信号的号码(如)。

(2)-p:指定kill命令只是显示进程的pid(进程标识号),并不真正发出结束信号。

(3)-1:显示信号名称列表,这也口T以在/usr/include/linux/signal.h文件中找到。

3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convert.txt文件,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a. $ ls -la convert.txt

b. $ more convert.txt

c. $ pwd

删除convert.txt文件

$ rm -r convert.txt

2.输入网络命令ping和telnet

$ ping –c 3 https://www.360docs.net/doc/1e9950188.html,

$ telnet https://www.360docs.net/doc/1e9950188.html, 13

3.创建file1.c,然后使用chmod方法修改其权限

$ chmod u+rw file1.c

4.使用ps命令查看一个进程,然后使用kill命令杀死该进程

5.参看教材67页,使用图形化工具管理进程。

实验一Linux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 Linux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环境: 虚拟机+Red Hat Enterprise Server 5.0 三.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的文字提示,调用相应的命令来完成,记录相应的运行结果。一)用户和组基本操作 1.添加一个user01用户,家目录为/home/sub2,并设置密码 2.添加一个group1 组 3.将user01用户添加到group1组中 4.修改group1组名称为group2 5.修改user01的家目录为/home/user01 6.判断/etc/password这个目录是否包含user01这个用户 7.修改user01的shell为/bin/tcsh 8.添加一个group3组,把user01和root用户都添加到该组

https://www.360docs.net/doc/1e9950188.html,er01用户从group2组切换到group3组 10.设置user01的密码在2012-5-20过期 11.把/home/user01目录所属的组修改为group3 12.删除user01帐号 13.查看内核版本号 二)进程管理 1.运行cat命令:vi test,输入若干字符如this is a example,挂起vi进程 2.显示当前所有作业 3.将vi进程调度到前台运行

4.将vi进程调度到后台并分别用kill/pkill/killall命令结束该该进程。 三)磁盘管理 1.通过fdisk 将为硬盘增加一个分区(主分区或者逻辑分区)。 2.并格式化ext3系统,

3.检测分区是否有坏道 4.检测分区的完整性 5.加载分区到/mnt目录(或者其他分区)下,并拷贝一些文件到该目录下 6.(选做)为test用户设置磁盘配额(软限制和硬限制参数自行设定) 7.退出/mnt目录后卸载该分区 8.用du查看/usr目录的大小

实验二 Tutorial 2 Linux 基本命令操作2

Tutorial 2 Linux 基本命令操作2 1 实验简介 虽然目前linux 图像界面的使用已相当的方便,但是有些操作还是在字符界面下使用比较灵活。除此之外,使用字符界面登陆linux 系统,系统资源的消耗也比较少,从而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本次实验内容主要包括:linxu 下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的使用方法。 2 实验目的 (1)掌握远程登录Linux 系统的软件putty 的基本用法。 (2)掌握文件和目录的区别 (3)熟悉文件和目录的相关操作:建立、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查找、统计等 (4)掌握输入、输出重定向的用法 (5)掌握find 的常见查找模式 (6)理解文件的类型及查看 3 实验准备 (1)了解远程登录的概念,以及远程登录软件putty。 (2)了解linux 命令行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配符的使用方法。 (3)了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4 远程登录软件putty的基本用法实验步骤 基本做法同实验1. 5 Linux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说明:在下面的文档中的$为系统提示符。 (1) 使用cd 和pwd 命令,掌握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对照右图,假如从目录user3 开始,键完以下命令后,你的位置会在哪里。 请将结果填在横线上。 $pwd /home/user3 $cd .. $pwd $cd.. $cd usr $pwd $cd /usr $pwd $cd.. /tmp $pwd $cd.

$pwd (2)检查当前的子目录pwd。 $ pwd (3) 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创建(mkdir)子目录:dir1、dir2。 $ mkdir dir1 dir2 (4) 在你的主目录中创建一个叫junk 的目录。将这个目录变为工作目录,应当使用什么命令?这个新目录的绝对路径名是什么? (5) 在主目录创建以下目录,要求只能用一个命令行: junk/dira/dirl junk/dira junk/dira/dir2 junk/dira/dirl/dirc 你碰到什么问题了吗?如果碰到问题,在重试之前,将刚才创建的所有目录删除,这个删除应该使用哪一个命令?mkdir –p junk/dira/dir1/dirc junk/dira/dir2 (-p创建父目录) (6) 在主目录仅使用rmdir 命令,删除在junk 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仅用一个rmdir 命令如何实现这一操作? rmdir {junk/dira/dir2,junk/dira/dir1/dirc,junk/dira/dir1,junk/dira} (7) 使用“touch 文件名”方法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建立文件file1 和file2 $touch file1 file2 (8) 将file1 file2 复制到dir1 中,并察看注册目录与dir1 目录下有何变化? $ cp file1 file2 dir1 (9) 将文件file1,file2 从注册目录移动至dir2 中,再察看注册目录与dir2目录有何变化? $mv file1 file2 dir2 (10) 将dir2 中的文件file1 改名为myfile1 $ mv /dir2/file1 /dir2/myfile1 (11) 请使用绝对路径删除文件myfile1 $ rm /root/dir2/myfile1 (12)分屏显示/bin 目录下文件的详细信息。 $cd /bin $list –l | more (13)回到根目录,利用cp 命令复制系统文件/etc/profile 到当前目录下。 $ cd ~ $ cp /etc/profile . (14)复制文件profile 到一个新文件profile.bak,作为备份。 (15)用less 命令分屏查看文件profile 的内容,注意练习less 命令的各个子命令,如b、空格键、q 、/字符串(查找)等,并对then 关键字查找。 (16)用grep 命令在profile 文件中对关键字then 进行查询。 (17) 在家目录下创建目录test,并复制/etc 目录下的最后四个字符为.ini的文件到test 目录下。 (18)使用gzip 命令对test 下的文件进行压缩。 (19)使用tar 命令对test 下的文件打包。 (20)把用tar 命令打包的文件解包,并用gzip 命令对文件进行解压缩。 (21)利用tar 命令把test 中的文件压缩打包。 (22) 在/var/lib 目录下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是games 用户的文件。

Linux 进程管理实验

Linux 进程管理实验 一、实验内容: 1. 利用bochs观测linux0.11下的PCB进程控制结构。 2. 利用bochs观测linux0.11下的fork.c源代码文件,简单分析其中的重要函数。 3. 在fork.c适当位置添加代码,以验证fork函数的工作原理。 二、Linux进程管理机制分析 Linux有两类进程:一类是普通用户进程,一类是系统进程,它既可以在用户空间运行,又可以通过系统调用进入内核空间,并在内核空间运行;另一类叫做内核进程,这种进程只能在内核空间运行。在以i386为平台的Linux系统中,进程由进程控制块,系统堆栈,用户堆栈,程序代码及数据段组成。Linux系统中的每一个用户进程有两个堆栈:一个叫做用户堆栈,它是进程运行在用户空间时使用的堆栈;另一个叫做系统堆栈,它是用户进程运行在系统空间时使用的堆栈。 1.Linux进程的状态: Linux进程用进程控制块的state域记录了进程的当前状态,一个Linux 进程在它的生存期中,可以有下面6种状态。 1.就绪状态(TASK_RUNNING):在此状态下,进程已挂入就绪队列,进入准备运行状态。 2.运行状态(TASK_RUNNING):当进程正在运行时,它的state域中的值不改变。但是Linux会用一个专门指针(current)指向当前运行的

任务。 3.可中断等待状态(TASK_INTERRUPTIBLE):进程由于未获得它所申请的资源而处在等待状态。不管是资源有效或者中断唤醒信号都能使等待的进程脱离等待而进入就绪状态。即”浅睡眠状态”。 4.不可中断等待状态(TASK_UNINTERRUPTIBLE):这个等待状态与上面等待状态的区别在于只有当它申请的资源有效时才能被唤醒,而其它信号不能。即“深睡眠状态”。 5.停止状态(TASK_STOPPED):当进程收到一个SIGSTOP信号后就由运行状态进入停止状态,当收到一个SINCONT信号时,又会恢复运行状态。挂起状态。 6.终止状态(TASK_ZOMBIE):进程因某种原因终止运行,但进程控制块尚未注销。即“僵死状态”。 状态图如下所示: 2.Linux进程控制块:

实验二 Linux常用命令的使用(一)

实验二 Linux 常用命令的使用(一)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Linux 系统开机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2. 掌握Linux 系统中获取命令帮助的方法 3. 掌握Linux 系统命令格式 4. 掌握Linux 系统中常用命令的作用和命令中各选项的作用 二、实验环境 安装了Red Hat Linux9.0/Fedora 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Linux 操作系统的登录和退出 【操作任务1】登录Linux 操作系统 【操作步骤】 (1)在开始---程序---Vmware 菜单中启动虚拟机,在打开的虚拟机界面中选择要启动的操作系统选项卡,点击启动图标。如下图所示。 (2)等待一段时间后,将出现登陆对话框,选择其中一个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陆Linux 操作系统。如下图所示。(如果要登陆root 用户,请选择‖其他…‖,然后输入用户名:root 和相应的密码,点击“登陆”按钮)

输入用户名 root

(3)点击登陆按钮后,即可成功登陆。如下图。(注意,如果以root 超级管理员用户身份登陆,系统会弹出对话框询问,如上图所示,点击“继续”按钮即可) 【操作任务2】退出Linux 操作系统 【操作步骤】 (1)在顶部面板上依次单击―系统→关机‖命令,如下图 (2)在打开的对话框,选择―关机‖或―重新启动‖选项,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关机或重新启动操作。 如果使用超级管理员root 用户身份登陆,操作系统 会询问“是否真的要以特权用户身份登陆”,这里点击继续按钮,即可以root 身份登陆

【操作任务3】图形界面和字符界面的切换 【操作步骤】 (1)开机使用root用户进入图形界面,请打根目录下的etc文件夹,找到inittab文件, (文件路径:/etc/inittab),双击打开之。 (2)找到该文件中的“id:5:initdefault:”这一行,将该行中的“id:5:initdefault:”行的“5” 修改为“3”,然后按Ctrl+S保存。

linux进程管理篇

目录:(内容较多,加个目录) |-进程管理 进程常用命令 |- w查看当前系统信息 |- ps进程查看命令 |- kill终止进程 |- 一个存放内存中的特殊目录/proc |- 进程的优先级 |- 进程的挂起与恢复 |- 通过top命令查看进程 计划任务 |- 计划任务的重要性 |- 一次性计划at和batch |- 周期性计划crontab 进程管理的概念 进程和程序区别 1.程序是静态概念,本身作为一种软件资源长期保存;而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它是动态概念,有一定的生命期,是动态产生和消亡的。 2.程序和进程无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程序可以由多个时程公用;另一一方面,一个进程在活动中有可顺序地执行若干个程序 父子进程的关系 1.子进程是由一个进程所产生的进程,产生这个子进程的进程称为父进程 2.在linux系统中,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进程。fork复制的内容包括父进程的数据和堆栈段以及父进程的进程环境。 3.父进程终止子进程自然终止。 前台进程和后台进程 前台进程 在shell提示处理打入命令后,创建一个子进程,运行命令,Shell等待命令退出,然后返回到对用户给出提示符。这条命令与Shell异步运行,即在前台运行,用户在它完成之前不能执行别一个命令

很简单,我们在执行这个查找命令时,无法进行其它操作,这个查找就属于前台进程 后台进程 在Shell提示处打入命令,若后随一个&,Shell创建子进程运行此命令,但不等待命令退出,而直接返回到对用户给出提示。这条命令与Shell同步运行,即在后台运行。“后台进程必须是非交互式的” 再来看这个命令就变成了后台进程,我们用同样的条件进行查找,把查找记过放到hzh/test/init.find这个文件中。不影响我们前台其它的操作。 进程的状态

实验报告1windows的基本操作范例

实验名称:Windows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桌面主题的设置。 2.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 3.掌握开始菜单的组织。 4.掌握多任务间的数据传递——剪贴板的使用。 5.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创建、属性查看和设置。 6.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复制、移动和删除与恢复。 7.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 8.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存储和解压缩。 二、实验环境 1.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通过上机完成实验4、实验5所有内容后完成该实验报告 1.按“实验4--范例内容(1)”的要求设置桌面,将修改后的界面复制过来。 注:没有桌面背景图“Autumn”的,可选择其它背景图。 步骤:在桌面空白区域右击,选择菜单中的“个性化”,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桌面背景”,在背景栏内选中“某一张图片”,单击“确定”。 修改后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2.将画图程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固定项目列表”上。 步骤:右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菜单中的画图程序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附到「开始」菜单”命令。 3.在D盘上建立以“自己的学号+姓名”为名的文件夹(如01108101刘琳)和其子文件 夹sub1,然后:

步骤:选定D:\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学号+姓名”;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sub1” ①在C:\WINDOWS中任选2个TXT文本文件,将它们复制到“学号+姓名”文件夹中;步骤:选定“C:\WINDOWS”为当前文件夹,随机选取2个文件, CTRL+C复制,返回“D:\学号+姓名”的文件夹,CTRL+V粘贴 ②将“学号+姓名”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移到其子文件夹sub1中;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中其中任意一个文件将其拖拽文件到subl ③在sub1文件夹中建立名为“”的空文本文档;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 sub1”为当前文件夹,在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新建\文本文档”,把名字改为test,回车完成。 ④删除文件夹sub1,然后再将其恢复。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选择“删除”,然后打开回收站,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还原”。 4.搜索C:\WINDOWS\system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下所有文件名第一个字母为s、文件长 度小于10KB且扩展名为exe的文件,并将它们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选定“ C:\WINDOWS\system”为当前文件夹,单击“搜索”按钮,在左侧窗格选择“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中输入“s*.exe”,在“大小”中,选择“0~10KB”。 5.用不同的方法,在桌面上创建名为“计算器”、“画图”和“剪贴板”的三个快捷方式, 它们应用程序分别为:、和。并将三个快捷方式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①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计算器",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②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画图",将其拖至桌面空白处。 ③在桌面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快捷方式”,在“创建快捷方式”

Linux常用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二 姓名:陈辉龙学号:201407010201 班级:14计科(1)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常见命令,为今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新建用户为chenhuilong,配置密码为passwd: 2.切换到chenhuilong用户,并在/home/chenhuilong目录下新建文件夹dir: 3.在文件夹dir下新建文件hello(内容为"printf hello world!"),并将其拷贝至/home/user目录: 4.统计/home/user目录下文件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首字符为-的普通文件:

5.统计/home下目录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目录: 6.显示/home/user目录下名为hello的文件的行数、字数以及字符数(使用输入重定向): 7.将上步的结果输出重定向到名为cnt_hello的文件: 8.删除/home/user目录下的hello文件: 9.进入/home/user/dir文件夹,将hello文件属性变为-rwxrw-r--(使用符号标记方式),并为hello文件在/home/user目录下建立软链接,链接文件名为link_hello:

10.查看/home/user/dir/hello文件的详细信息: 11.切换至根目录下查找hello文件: 12.打包home/user/dir/hello文件,并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解压缩解包: 13.退出user用户,删除/home/user文件夹:

14.将文件夹/home的所有者改为user用户,并删除user用户: 三.实验总结: 本实验旨在熟悉Unix的常用命令,实验较简单,操作起来还算顺利,做了一遍感觉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做了两遍,第二遍就很得心顺手。通过这次实验,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命令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linux进程管理(一)

进程介绍 程序和进程 程序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设计的软件,比如OpenOffice是程序。什么是进程呢?进程就是运行中的程序。 一个运行着的程序,可能有多个进程。比如自学it网所用的WWW服务器是apache服务器,当管理员启动服务后,可能会有好多人来访问,也就是说许多用户来同时请求httpd服务,apache服务器将会创建有多个httpd进程来对其进行服务。 进程分类 进程一般分为交互进程、批处理进程和守护进程三类。 值得一提的是守护进程总是活跃的,一般是后台运行,守护进程一般是由系统在开机时通过脚本自动激活启动或超级管理用户root来启动。比如在 Redhat中,我们可以定义httpd 服务器的启动脚本的运行级别,此文件位于/etc/init.d目录下,文件名是httpd,/etc/init.d/httpd 就是httpd服务器的守护程序,当把它的运行级别设置为3和5时,当系统启动时,它会跟着启动。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35 httpd on 进程的属性: 进程ID(PID):是唯一的数值,用来区分进程; 父进程和父进程的ID(PPID); 启动进程的用户ID(UID)和所归属的组(GID); 进程状态:状态分为运行R、休眠S、僵尸Z; 进程执行的优先级; 进程所连接的终端名; 进程资源占用:比如占用资源大小(内存、CPU占用量); 父进程和子进程: 他们的关系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当父进程终止时,子进程也随之而终止。但子进程终止,父进程并不一定终止。比如httpd服务器运行时,我们可以杀掉其子进程,父进程并不会因为子进程的终止而终止。 在进程管理中,当我们发现占用资源过多,或无法控制的进程时,应该杀死它,以保护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进程管理

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一、试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用词规范、详略得当。 内容包含:试验题目、试验目的、实验原理、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注意事项。 二、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重复、随机、对照。 三、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目的:掌握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材料: 器材:注射器 1 ml、2 ml、5 ml;针头:4号、5号、6号。一般小鼠皮下、腹腔、肌肉注射用5.0-6号针头,静脉注射用4.5号或5号针头,口服灌胃用12号针头;大鼠与兔子用16号针头。 药品:生理盐水 试验方法: 1、安装针头:选择适宜号数的针头,安装在针管的管嘴上,拧紧,要求针尖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2、吸取药液:将针尖浸入药液中,左手持针管,右手提抽针芯,缓慢吸取药液至需要量。 3、排尽气泡:将吸入药液的注射器垂直向上,先抽一下针芯,使针头内的药液进入针管,并使针管内的空气汇集在药液上面,然后轻轻推动针芯,使空气自针头排出,直至溢出药液为止。若遇小气泡不易排出时,可再抽入空气少许,使该微量气泡汇合于抽入的空气中,然后一并排出(注意:避免将针头朝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喷射到人身上)。 4、持注射器: (1)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食指固定在针头与针管接头处;进针后,用食指夹住针管,拇指推动针芯注药。 (2)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无名指固定在针头和针管接头处,食指推动针芯注药。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 2、按接针头时须旋转90度; 3、针头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4、排尽气泡; 5、注射器针头按接处需用食指或无名指固定;

Linux常用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二 姓名:陈辉龙学号:201407010201 班级:14计科(1)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常见命令,为今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新建用户为chenhuilong,配置密码为passwd: 2.切换到chenhuilong用户,并在/home/chenhuilong目录下新建文件夹dir: 3.在文件夹dir下新建文件hello(内容为"printf hello world!"),并将其拷贝至/home/user目录: 4.统计/home/user目录下文件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首字符为-的普通文件:

5.统计/home下目录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目录: 6.显示/home/user目录下名为hello的文件的行数、字数以及字符数(使用输入重定向): 7.将上步的结果输出重定向到名为cnt_hello的文件: 8.删除/home/user目录下的hello文件: 9.进入/home/user/dir文件夹,将hello文件属性变为-rwxrw-r--(使用符号标记方式),并为hello文件在/home/user目录下建立软链接,链接文件名为link_hello:

10.查看/home/user/dir/hello文件的详细信息: 11.切换至根目录下查找hello文件: 12.打包home/user/dir/hello文件,并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解压缩解包: 13.退出user用户,删除/home/user文件夹:

14.将文件夹/home的所有者改为user用户,并删除user用户: 三.实验总结: 本实验旨在熟悉Unix的常用命令,实验较简单,操作起来还算顺利,做了一遍感觉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做了两遍,第二遍就很得心顺手。通过这次实验,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命令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Linux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 学习通过进程执行新的U 标程序的方法。 (4) 了解Linux 系统中进程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 Red Hat Linux (1)进程的创建 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进程运 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 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 ;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 “b”和字符“c” ,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程序代码: # include int main() { int pl ,p2 ; while((p 1 =fork())==-1); if(pl==0) putchar(b); else { while((p2=fork())==-1); if(p2==0) putchar( c 1); else putchar( a r ); } return 0; ) 运行结果:bca 分析:第一个while 里调用fork()函数一次,返回两次。子进程P1 得到的返回值是0,父进程得到的返回值是新子进程的进程ID (正 整数);接下来父进程和子进程P1两个分支运行,判断P1二二0,子 进程P1符合条件,输出%";接下来else 里面的while 里再调用 fork()函数一次,子进程P2得到的返回值是0,父进程得到的返回值 是新子进程的进程ID (正整数);接下来判断P2=:0,子进程P2符 合条件,输出,接下来父进程输出“a” ,程序结束。 (2)进程的控制 ① 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 一 《Linux 实验目的: 实验环境: 实验内容: 操作系统设计实践》实验一:进程管理

实验一 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实验一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2.熟悉常用玻璃仪器及洗涤与干燥 3.掌握称取、吸取和量取的操作规范 4.掌握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此部分要求同学们自己写,挑主要的写即可) 三、常用玻璃仪器(此部分不用写在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中的玻璃仪器分为普通玻璃仪器和标准磨口仪器。 1. 普通玻璃仪器 常见的普通玻璃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等,见图1-1所示。 图1-1 常用普通玻璃仪器 2. 标准磨口仪器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标准磨口仪器如图1-2所示。

短颈圆底烧瓶斜三颈烧瓶梨形烧瓶蒸馏头标准接头 克氏蒸馏头二口接管接受管真空接受管搅拌器套管 温度计套管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 图1-2 标准磨口仪器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实验报告此部分序号为“三”,抓自己认为重点的写,不需要全部照抄) 1. 玻璃仪器的洗涤 使用洁净的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化学工作者应有的良好习惯。洗净的仪器在倒置时,器壁应不挂水珠,内壁应被水均匀润湿,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如果有水珠,说明仪器还未洗净,需要进一步进行清洗。 (1) 一般洗涤 仪器清洗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毛刷蘸上去污粉或洗衣粉擦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洗刷时,不能用秃顶的毛刷,也不能用力过猛,否则会戳破仪器。有时去污粉的微小粒子粘服在器壁上不易洗去,可用少量稀盐酸摇洗一次,再用清水冲洗。如果对仪器的洁净程度要求较高时,可在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进行淋洗 次,用蒸馏水淋洗仪器时,一般用洗瓶进行喷洗,这样可节约蒸馏水和提高洗涤效果。 (2) 铬酸洗液洗涤

实验一 Linux常用命令

淮海工学院计算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Linux程序设计》 题目: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 班级:D软件091、092 学号: 姓名:

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Mware Workstation 虚拟机的使用; 2、熟悉Ubuntu操作系统; 3、掌握常用的Linux 命令。 二、实验设备 1、硬件:PC; 2、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虚拟机和Ubuntu操作系统。 三、实验预习要求 1、关于Ubuntu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2、Linux 常用操作命令。 四、实验内容 1、基于虚拟机的Ubuntu操作系统的使用; 2、文件与目录相关命令的使用; 3、压缩备份命令的使用; 4、磁盘管理与维护命令的使用; 5、系统管理与设置命令的使用; 6、网络相关命令的使用。 五、实验步骤 1、基于虚拟机的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 (1)启动Windows以后,选择“开始”—“程序”—“VMware”—“VMware Workstation”,启动VMware Workstation应用程序; (2)选择File—Open选择安装好的Linux虚拟机文件启动Linux操作系统; (3)启动系统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X window界面; (4)选择“应用程序”—“附件”—“终端”,进入终端界面; (5)在终端中执行Linux 常用命令。 2、文件与目录相关命令的使用(要求在每一个操作命令后写出命令显示效果) (1)查询/bin目录,看一看有哪些常用的命令文件在该目录下: ll /bin

(2)进入/tmp目录下,新建目录myshare:cd /tmp mkdir myshare ls –ld myshare/

实验一——Linux环境下的进程管理之欧阳光明创编

软件学院 欧阳光明(2021.03.07) 上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实验一:Linux环境下进程管理 实验室:耘慧402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4.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性质 1.进程的创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2.进程的控制: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一句话,再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如果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lockf ()来给每一个进程加锁,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互斥,观察并分析出现的现象。 3.用fork( )创建一个进程,再调用exec( )用新的程序替换该子进程的内容;利用wait( )来控制进程执行顺序。 三、实验学时 实验性质:验证性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要求:必做 四、实验环境 1.实验环境: Linux系统开发环境 2.知识准备: (1) Linux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2) Linux环境下GCC编译器的使用; (3)语言中函数定义与调用、指针和类型的定义与使用、结构的定义、动态

内存的申请等预备知识。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①实验内容: (1)进程的创建 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2)进程的控制 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一句话,再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如果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lockf()来给每一个进程加锁,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互斥,观察并分析出现的现象。 (3)用fork( )创建一个进程,再调用exec( )用新的程序替换该子进程的内容;利用wait( )来控制进程执行顺序。 ②实验步骤: 1.进程的创建 1.1 进程 UNIX中,进程既是一个独立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又是一个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实体由若干个区(段)组成,包括程序区、数据区、栈区、共享存储区等。每个区又分为若干页,每个进程配置有唯一的进程控制块PCB,用于控制和管理进程。 PCB的数据结构如下: (1)进程表项(Process Table Entry)。包括一些最常用的核心数据: 进程标识符PID、用户标识符UID、进程状态、事件描述符、进程和U区在内存或外存的地址、软中断信号、计时域、进程的大小、偏置值nice、指向就绪队列中下一个PCB的指针P_Link、指向U区进程正文、数据及栈在内存区域的指针。 (2)U区(U Area)。用于存放进程表项的一些扩充信息。 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私用的U区,其中含有:进程表项指针、真正用户标识符

最新整理Linux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详解

L i n u x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详解 L i n u x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L i n u x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详解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L i n u x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详解 对于L i n u x的进程的管理,是通过进程管理工具实现的,比如p s、k i l l、p g r e p等工具; L i n u x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1、 p s监视进程工具; p s为我们提供了进程的一次性的查看,它所提供的查看结果并不动态连续的;如果想对进程时间监控,应该用t o p工具; 1.p s的参数说明; p s提供了很多的选项参数,常用的有以下几个; l长格式输出; u按用户名和启动时间的顺序来显示进程; j用任务格式来显示进程; f用树形格式来显示进程; a显示所有用户的所有进程(包括其它用户); x显示无控制终端的进程; r显示运行中的进程;

w w避免详细参数被截断; 我们常用的选项是组合是a u x或l a x,还有参数f 的应用; p s a u x或l a x输出的解释; U S E R进程的属主; P I D进程的I D; P P I D父进程; %C P U进程占用的C P U百分比; %M E M占用内存的百分比; N I进程的N I C E值,数值大,表示较少占用C P U时间; V S Z进程虚拟大小; R S S驻留中页的数量; W C H A N T T Y终端I D S T A T进程状态 D U n i n t e r r u p t i b l e s l e e p(u s u a l l y I O) R正在运行可中在队列中可过行的; S处于休眠状态; T停止或被追踪;

实验一 Matlab基本操作(2016)

实验一 MATLAB 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和掌握MA TLAB 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命令窗口的使用 3. 熟悉MATLAB 的数据表示、基本运算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实验内容 1) 练习MATLAB7.0或以上版本 2) 练习矩阵运算与数组运算 2. 实验要求 1) 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交实验报告 2) 禁止玩游戏! 三、实验主要软件平台 装有MATLAB7.0或以上的PC 机一台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 实验方法:上机练习。 2. 实验步骤: 1) 开启PC ,进入MA TLAB 。 2) 使用帮助命令,查找sqrt 函数的使用方法 答: help sqrt 3) 矩阵、数组运算 a) 已知 ??????????=987654321A ,???? ??????=963852741B ,求)2()(A B B A -?+ 答: A=[1, 2, 3; 4, 5, 6; 7, 8, 9]; B=[1, 4, 7; 2, 5, 8; 3, 6, 9]; (A+B)*(2*B-A) b) 已知?? ????-=33.1x ,??????=π24y ,求T xy ,y x T c) 已知??????????=987654321A ,???? ??????=300020001B ,求A/B, A\B. d) 已知???? ??????=987654321A ,求:(1) A 中第三列前两个元素;(2) A 中所有第二行元素;(3) A 中四个角上的元素;(4) 交换A 的第1、3列。(5) 交换A 的第1、2行。(6) 删除A 的第3列。

e) 已知[]321=x ,[]654=y ,求:y x *.,y x /.,y x \.,y x .^, 2.^x ,x .^2。 f) 给出x=1,2,…,7时,x x sin 的值。 3)常用的数学函数 a )随机产生一个3x3的矩阵A ,求:(1) A 每一行的最大、最小值,以及最大、最小值所在的列;(2) A 每一列的最大、最小值,以及最大、最小值所在的行;(3) 整个矩阵的最大、最小值;(4) 每行元素之和;(5) 每列元素之和;(6) 每行元素之积;(7) 每列元素之积。 b) 随机产生两个10个元素的向量x ,y 。(1) 求x 的平均值、标准方差。(2) 求x ,y 的相关系数。(3)对x 排序,并记录排序后元素在原向量中的位置。 4) 字符串操作函数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如‘ABc123d4e56Fg9’),然后对该向量做如下处理: (1) 取第1~5个字符组成的子字符串。 (2) 将字符串倒过来重新排列。 (3) 将字符串中的小写字母变成相应的大写字母,其余字符不变。 (4) 统计字符串中小写字母的个数。

Linux实验报告

Linux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姓名:杨帆 班级:计1242 学号: 121842284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老师:赵帼英

实验一 Linux系统安装与启动(选做实验)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践及查阅资料完成如下实验) 1.掌握虚拟机的配置过程。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过程和简单配置方法。 3.掌握与Linux相关的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4.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 5.了解Linux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 二、实验内容 1.安装虚拟机软件(如VMware、Virtualbox)。 2.在虚拟机软件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如Fedora、Ubuntu、redhat等)。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三、实验步骤 1 .安装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7.0) 。 2.在虚拟机软件中新建Linux虚拟机 2.1设置内存大小(建议大于256MB) 2.2设置虚拟硬盘大小(建议大于8GB) 2.3设置虚拟光驱(虚拟方式,镜像文件) 2.4设置网络连接模式(建议采用桥接方式) 2.5设置共享目录(建议英文目录名) 1.在Linux虚拟机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fedora10 )。 3.1选择安装界面 3.2检测安装截介质(建议跳过) 3.3安装过程中的语言、键盘选择 3.4磁盘分区(采用自动分区,总大小与2.2相匹配) 3.5引导程序选择(采用GRUB) 3.6注意事项(禁用SELinux) 2.通过相关命令实现对操作系统的登录、退出与关机 3.使用文件浏览器査看Linux操作系统目录结构

实验五 Linux进程管理

实验五Linux进程管理一.实验目的: 1.进行系统进程管理。 2.周期性任务安排 二.实验内容: 1.进程状态查看; 2.控制系统中运行的进程; 3.安排一次性和周期性自动执行的后台进程; 三.实验练习: 任务一进程管理 实验内容: 1、查看系统中的进程; 2、控制系统中的进程; 3、安排计划任务。 实验步骤: 1.使用ps命令查看和控制进程 显示本用户的进程: 显示所有用户的进程:。 在后台运行cat命令:

查看进程cat : 杀死进程cat:。 再次查看进程cat,看看是否被杀死。 注:ps命令包括较丰富的可选参数,常见的可选参数包括如下几个。 -A:显示所有用户启动的进程。 -a:显示所有其他用户的进程。 -u::显示进程拥有者、进程启动时间等更详细的信息。 -x:显示不是终端提供的进程信息。 -r:只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 -m:显示线程信息。 -w:宽行显示进程信息。 -l:用长格式显示进程信息。 -t::只显示由终端/dev/tty提交的信息。 2.使用top命令查看和控制进程 用top命令动态显示当前的进程。 只显示用户user01的进程(利用u键)。 利用k键,杀死指定进程号的进程。 top参数: -b 以批量模式运行,但不能接受命令行输入;

-c 显示命令行,而不仅仅是命令名; -d N 显示两次刷新时间的间隔,比如-d 5,表示两次刷新间隔为5秒; -i 禁止显示空闲进程或僵尸进程; -n NUM 显示更新次数,然后退出。比如-n 5,表示top更新5次数据就退出;-p PID 仅监视指定进程的ID;PID是一个数值; -q 不经任何延时就刷新; -s 安全模式运行,禁用一些效互指令; -S 累积模式,输出每个进程的总的CPU时间,包括已死的子进程; 交互式命令键位: space 立即更新; c 切换到命令名显示,或显示整个命令(包括参数); f,F 增加显示字段,或删除显示字段; h, 显示有关安全模式及累积模式的帮助信息; k 提示输入要杀死的进程ID,目的是用来杀死该进程(默人信号为15) i 禁止空闲进程和僵尸进程; l 切换到显法负载平均值和正常运行的时间等信息; m 切换到内存信息,并以内存占用大小排序; n 提示显示的进程数,比如输入3,就在整屏上显示3个进程;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 一:容量瓶凡要求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必须使用容量瓶。 容量瓶的容量有大有小,均在瓶上标出(如50ml、500ml等)。瓶颈上有一刻度线,表示当液体加到此刻度时就相当于瓶上所标容量。瓶上并标有温度,通常为20℃,表示瓶上所标容量是在20℃时的容量。室温不在20℃时,容量将会有所增减。 配制溶液时,先将溶质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再把溶液沿玻璃棒引入容量瓶;用少量溶剂冲液烧杯后倒入容量瓶,最后再添加溶剂到刻度线。加溶剂时在接近刻度线前,应改用滴管吸取溶剂添加,以免超过刻度线。装透明溶液时应使液体凹面下线与瓶上刻度线重叠;非透明溶液则应使液体凹面上线与刻度线重叠。 混匀时,一手握瓶颈并按住瓶塞;一手托瓶底,反复颠倒、摇动数次。 为了保证容量瓶的准确度,容量瓶中所装溶液温度应在20℃左右,不可过高或过低,切不可直接加热;用后只能以水冲洗或用铬酸洗液浸泡,切不可放入毛

刷直接刷洗;洗净后倒置放干而不能烘干;容量瓶与其瓶塞是成套固定的,不可任意更换,以免不严而漏出液体;当配制蛋白质溶液时,先在烧杯内溶解后再沿瓶壁缓缓加入,在加到刻度后再混匀,以免产生大量气泡影响观察刻度。 二:吸量管是精密的卸量容器。实验室常用的分三种: 1:刻度吸管这类吸管的管壁上刻印有多个刻度。刻度分为刻到尖端的及刻度不到尖端的;刻度读数有从上而下及从下而上的,用前必须分清楚。 用刻度吸量管量取液体时,若使用刻度不到尖端的,只要小心将液体放至下端最后刻度处即可。若使用刻度到尖端的吸管则要注意使用规则。北京等地生产的吸管规定:1ml(包括1ml)以上的刻度管,在放出液体后,尖端遗留的液体不应吹出,只要使管尖紧靠容器内壁转动几秒钟即可;1ml以下(不包括1ml)的刻度管则必须把尖端遗留的液体吹入容器内。这类管上一般都印有“吹”字。 若遇不明是否该吹的吸管,可作校正后(其校正法见附录)再行使用,以免产生错误。

Linux实验五 进程管理命令

实验五进程管理命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如何监视系统运行状态 (2)掌握查看、删除进程的正确方法 (3)掌握命令在后台运行的用法 (4)掌握进程手工、调度启动的方法 二、常用命令 who 查看当前在线用户 top 监视系统状态 ps 查看进程 kill 向进程发信号 bg 把进程变成后台运行 & 把进程变成后台运行 fg 把后台进程变成前台运行 jobs 显示处于后台的进程。 at 在指定的时刻执行指定的命令或命令序列 batch 在系统负载较低、资源较空闲时执行命令或命令序列以上命令的具体用法请参阅教材、课件和man手册 三、实验内容 1、用top命令察看当前系统的状态,并识别各进程的有关栏目。 2、用ps命令察看系统当前的进程,并把系统当前的进程保存到文件 process中。

3、用ps命令察看系统当前有没有init进程。 4、输入“cat <回车>” 按-z 键,出现什么情况?输入fg命令出现什么情况? 答:将cat进程挂起,fg将挂起进程调到前台运行 按-c 键,出现什么情况? 答;强制中断 5、输入“find / -name ls*>temp &”,该命令的功能是什么? 查看该进程; 答:在根目录下按名字查找以ls开头的文件,并把查询结果保存到temp文件,并且把进程置为后台运行 输入killall find命令后,再查看该进程。 答:输入该命令后回车后,和fand相关的进程全部被杀死 6、输入“find / -name ls*>temp &” 输入jobs命令,出现什么情况? 答;查看后台进程的信息 输入fg命令出现什么情况? 答:将后台进程调到前台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