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历史教案:当代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大学历史教案:当代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一、引言本课程旨在让大学生了解和探索当代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学生将对当前全球事务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独立思考并参与国际事务。
二、课程目标•理解国际关系的概念及其演变;•把握当代世界格局的核心特征;•分析主要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掌握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功能和作用;•研究当前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军备竞赛等。
三、课程内容单元一:国际关系基础1.国际关系定义与范围2.国际体系的发展历程3.主权原则与非干涉原则单元二:冷战时期的全球格局1.冷战背景与起因2.美苏两极霸权格局形成3.冷战期间的区域冲突与核威慑单元三:全球化与多极化1.全球化的背景和特征2.新兴国家的崛起与权力平衡演变3.多极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单元四:当代大国外交政策分析1.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变迁2.中国外交政策及其理念3.欧盟外交一体化进程与挑战单元五:人类安全与全球挑战1.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2.战争与恐怖主义威胁3.资源争夺和经济不平等问题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提供的案例或话题,分组进行研究和辩论,促进思维碰撞和合作。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机构或参加国际会议,增强他们对实际情况的直观了解。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参与度、发言质量等•小组项目:小组报告、策划相关活动等•个人作业:独立研究论文、案例分析等•考试与测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考能力五、参考资料1.Buzan, B., & Lawson, G. (2015).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 The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InternationalRelations.2.Keohane, R. O., & Nye, J. S. (2000).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revisited.3.Haas, E. B., & Hurrell, A. (2017).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relations.以上是关于当代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的大学历史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并通过分析当代大国外交政策以及全球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当代国际关系课程设计

当代国际关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当代国际关系的最新发展和重要议题,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学科方法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并思考并应对全球化、多极化和区域化等新时代的国际关系挑战。
二、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框架1.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2.新兴理论流派:后结构主义、文化主义等3.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演进:后现代主义、后现实主义第二部分: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2.国际规则与政策协调3.全球化与国内政治互动4.世界经济体系:全球贸易、金融与发展第三部分:当代国际安全与冲突1.大国关系:美中俄博弈与挑战2.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政策与角色3.全球性威胁与冲突:恐怖主义、核扩散、网络安全4.地区冲突与治理:中东、非洲、东亚等第四部分:当代国际关系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学1.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与不平等2.新型经济合作与治理机制:一带一路、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等3.战略产业政策的效用研究第五部分:当代中国与国际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经济合作战略2.中国的国际形象与软实力3.珠峰外交与全球治理4.特朗普时代下的中美关系与影响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自学、讨论等方式掌握相关理论和知识;课堂时间重点进行案例分析、辩论演练、小组讨论、作业展示等形式,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评估本课程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小组作业、论文撰写和期末考试等多项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左右。
同时,本课程还强调信息素养和团队合作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表现也会进行综合评估。
五、参考书目1.《国际政治经济学》(上、下),周纯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政策研究》,李相勇主编,第一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全球政治经济学》,安德鲁‧瓦尔德,徐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国际关系概论》,谢灿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5.《国际政治分析》,陈学东主编,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上参考书目只是本课程的参考性书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范围并不受限于此。
当代国际关系

当代国际关系
《当代国际关系》是2009年时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金光、李广民。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球村”的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所认同。
但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分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全球问题的困扰和挑战。
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环境恶化等问题正严重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需要国际社会高度警觉和全球治理。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作者将本书分为九章来撰写。
第一章从国际关系体系的角度论述了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从宏观上把握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脉络及特点。
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论述了美国、苏联(俄罗斯)、欧洲联盟、日本、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等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
第八章论述了国际组织与当代国际关系。
第九章论述了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重点论述了民族问题、恐怖主义和环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国际关系概论 教学大纲

国际关系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国际关系概论是国际关系学科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分析国际关系的重大事件和趋势;
3.理解国家利益、国际力量和国际制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课程内容
1.国际关系导论
国际关系的定义与性质
国际关系的历史演变
2.国家与国际关系
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
国家的外交政策与国际战略
3.国际力量与国际关系
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
非对称性国际关系
4.国际制度与国际关系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5.全球性问题与国际关系
全球化与跨国问题
地区安全与国际安全
6.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
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人工智能、信息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介绍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案例;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
3.课堂互动:提问与回答,促进学生思考;
4.课外作业: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小论文或分析报告。
五、课程评估
1.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
2.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大学政治教案:现代国际关系理论

大学政治教案:现代国际关系理论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国际关系理论成为了大学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国际事务的日益复杂化和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的增加,了解和掌握国际关系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以及帮助他们理解世界格局变得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概述国际关系理论的定义与背景,并介绍其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学科影响与发展历程。
接下来,会详细介绍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分类,包括环境主义理论、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
然后,我们将探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些重要观点和存在争议的问题,如结构性现实主义观点、社会建构主义观点以及文化多样性观点。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国际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面临挑战,包括提高学生政治意识的必要性和挑战性、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培养的挑战性,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最后,文章将总结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大学政治教案的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详细介绍,包括其概念、分类以及重要观点和争议。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国际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大学政治教案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我们希望能够加深读者对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应用的理解,促进他们对国际事务和全球变化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2. 国际关系理论概述:2.1 定义与背景:国际关系理论是对国际政治、国际体系和国家行为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探索和分析各种因素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初欧洲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总结,以及日益紧密的全球化互动。
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互联互通,国际关系理论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学科领域。
2.2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通常涉及以下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自主行动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相信权力是国家间关系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高中政治教案:学习现代国际关系理论

高中政治教案:学习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一、引言•国际关系是现代政治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合作与竞争等方面。
了解和掌握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对于高中政治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认识现代国际关系理论2.1 国际关系理论的定义•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国家或其他政治体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行为的框架。
它旨在解释和预测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并提供分析工具和策略指导。
2.2 主要的现代国际关系理论2.2.1 实力政治理论•实力政治理论认为,国家间的决策者主要受到实力因素影响,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
这种理论强调权力和利益的重要性,并倡导通过战争或强硬手段来实现自身目标。
2.2.2 利益集团理论•利益集团理论认为,国家行为主要受到国内利益集团的影响。
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和协调,决定了国家对外政策和行为。
2.2.3 影响国际关系的其他因素•除了实力和利益等因素,还有其他趋势和因素对于国际关系产生影响,如全球化、人权、环境问题等。
这些因素反映了当今国际体系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学习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目标与意义3.1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习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3.2 培养学生对于国际事务的关注与参与意识•学习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并激发他们对于国际问题的关注与参与意识。
3.3 提供知识基础,为未来职业选择做好准备•学习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可以为有志于从事国际事务、外交、政治等领域的学生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背景。
四、教学方法与实践4.1 探究型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思考,培养他们对于理论的深入理解能力。
4.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信息传递效果。
4.3 实例分析与讨论•运用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当代国际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阅读指定教材及参考书目的相关章节,课堂上以教 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适当的讨论和演讲。
This is an elective course intended for third-year students in the Translation Program of the English Department. It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the evolution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 (Learning Outcomes)
1.掌握当代国际关系史的发展脉络 2.了解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 3.理解中国与时俱进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 4.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作用 5. 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 要求
The course will be done through lectures by the instructor.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ad the reference materials before class and participate fully in class discussions.
diplomatic strategies and its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world. This instructor will guide students through the basic framework, development
and basic historical fact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mportant events of the
复旦大学出版社版《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计划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计划复旦大学朱明权一、关于本教学计划的几点说明1. 本教学计划以本人所著《当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出版社,2013年)为基础,根据本人教学经验编写,仅供使用者参考。
2. 本教学计划假设的授课对象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的本科生。
使用者应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如国际新闻等)和层次(如硕士生等)作适当调整。
3. 本教学计划假设授课对象已经或将要学习有关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课程,因此对此没有加以重点分析。
如果授课对象没有机会学习这一方面的课程,使用者应增加有关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内容。
4. 本教学计划假设授课时间为一学期,有效授课时间为18周(不包含考试、测验或答疑时间),每周两课时,共36课时。
使用者应根据授课时间长短作必要调整。
5. 本教学计划根据教科书的五章将课程分为五个单元,另外加课程介绍和总结:* 课程介绍1课时第一章冷战的开始与两极的形成(1945-1955)8课时第二章冷战的进行(1955-1980)8课时第三章冷战的结束(1980-1991)6课时第四章冷战后初期(1991-2000)6 课时第五章跨入21世纪之后(2000-2010)6课时* 课程总结1课时6. 本教学计划每一单元均包括“本章教学要点”,提出该单元教学中应当特别要解决的问题。
7. 本教学计划每一单元的各章均包括:(1)“本节讲授建议”,提出本节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的问题,其他内容则可少讲甚至不讲,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即可。
(2)“本节讲授内容”,实际是根据教材的章、节、目的标题编成。
如上所说,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但是教师的讲授则须有所侧重。
8. 本教学计划所附教学大纲可在适当修改基础上发给学生。
9. 本教学计划所附PPT可在适当修改后于课堂上使用。
二、教学计划(正文)* 课程介绍(1课时)[讲授建议]1.着重分析国际关系研究的内涵(政策、理论和历史的结合)。
2.着重分析学习国际关系史的重要性。
3.着重分析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国际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002299
课程英文名称: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2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选修课课程,面向全校开设,旨在丰富其知识结构。
通过本门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学会应用国际视野看问题,从而更好地领会我国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国际背景,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基本国际关系常识;
2.能够具备国际视野角度。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国际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基本理论和方法: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规律;
3.基本技能:初步分析国际热点和难点。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在讲授时围绕本大纲,并结合现实生活,并要紧扣各部分的主题,运用讲座式教学;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安排一次习题课,做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侧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测试。
3.成绩构成:出勤、课堂作业和论文分别占30%、30%、40%。
(七)主要参考书目: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主要介绍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关系知识,重点以中国为中心,讲述中国与各主要方的关系。
通过本门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发展变化,丰富其知识结构。
学会应用国际视野看问题,从而更好地领会我国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国际背景,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世界格局演变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1.1部分世界格局演变的概念和演变历史(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1)世界格局的概念
2)世界格局演变的历史过程
重点:世界格局的概念
第1.2部分当代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1)当代世界的特点
2)发展趋势
难点:和平发展主题下世界并不太平
第2部分:国际组织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联合国(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联合国概况
2)联合国改革
第2.2部分世贸组织(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世贸组织概况
2)中国入世
重点:中国入世
习题:
如何评价中国入世?
第3部分:美国及中美关系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美国概况
2)中美关系
重点:中美关系
第4部分:欧盟及中欧关系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欧盟概况
2)中欧关系
重点:中欧关系
难点:欧盟扩大
第4.2部分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1)俄罗斯概况
2)中俄关系
第5部分:日本及中日关系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日本概况
2)中日关系
重点:中日关系
第6部分: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第三世界概况
2)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重点: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第7部分:中国对外发展战略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7.1部分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立场(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1)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7.2部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1)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提出
2)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实施
重点: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习题:
中国为何在海湾战争中投弃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