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病变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CT常规及增强要点病变描述:部位或分布、数目、大小、形状、边缘、密度、邻近关系、功能变化、动态情况、增强。
扫描基线:喉(颈4下缘),甲状腺(颈5下缘),胰腺(胸12下缘),肾脏(胸11上缘)。
方法:先平扫,设定增强扫描的范围以及两次或多扫描开始时间,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经静脉用电动压力注射器注入对比剂80ml~100ml,3ml~4ml/s,对比剂注射完后与扫描开始时间同步。
注射对比剂开始后分期肝脏25s~30s 肝脏动脉期60s~70s 肝脏门静脉期120s 肝实质平衡期胰腺25s~30s 胰腺动脉期60s~70s 胰腺实质期肾脏30s~35s 肾皮质期70s 肾实质期5min~10min 肾排泄期或肾盂期肺、纵隔25-30S动脉期60-90-120延迟扫描头动脉20-30s动脉期二、影像诊断报告的艺术1、肯定诊断2、否定诊断:排除XX。
3、拟诊断:XX可能,XX首先考虑,XX不排除,XX待排除。
4、符合诊断:XX符合XX。
5、疑诊断:XX可疑,建议进一步检查。
6、活话:建议必要时复查。
三、头颅、五官X线报告1、头颅平片X线诊断报告(1)头颅大小与形态。
(2)颅骨内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情况。
(3)颅缝与囱门有无异常。
(4)脑回压迹有无增多、增深。
(5)颅板血管压迹有无异常。
(6)蝶鞍大小、形态。
骨质有无异常。
(7)颅内有无生理或病理性钙化,其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如何。
(8)头颅软组织情况。
2、副鼻窦X线诊断报告(l)各组窦腔发育情况。
(2)各窦腔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异常,壁有无增厚,有否液平。
(3)鼻腔与眼眶情况。
(4)窦腔出现占位性病变应重点描述清理变化情况。
3、乳突X线诊断报告(1)乳突类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气房大小及密度。
(2)鼓窦入口与鼓窦区有无扩大或骨质破坏。
(3)鼓室、天盖、乙状窦骨质情况。
(4)内、外耳道情况。
(5)周围组织骨质结构情况。
影像学技术对膈肌的研究进展

影像学技术对膈肌的研究进展背景介绍膈肌是人体呼吸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通过收缩和松弛来控制呼吸。
膈肌功能的异常会导致呼吸障碍和其它相关的胸腔疾病。
由于膈肌在体内的位置是难以直接观察的,因此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膈肌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常用影像学技术X线胸片X线胸片作为最早应用于胸腔影像学的技术,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学中最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
X线胸片对于研究膈肌的位置和形态提供了基础数据,但是其分辨率并不高,无法提供更加精细的形态信息。
超声图像超声图像有着基于互动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的成像结果的优点,使其成为了流行的影像科学技术,也成为了临床研究膈肌的有力手段。
超声图像可以直接观察膈肌收缩放松以及膈肌麻痹等情况的改变,具有运动学测量和形态分析的功能。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的影像技术,它能够提供较高的分辨率、对细微病变和组织结构有清晰的显示,极大地丰富了膈肌研究的信息来源。
CT技术的快速成像能力和对剂量控制的优化使其可以大量应用于长期随访的研究。
MRI技术MRI技术是基于磁共振原理的影像技术,组织成分的差异决定了其磁化强度的差异,这可以被用来对组织进行成像。
MRI能提供出色的解剖信息,对于显示膈肌运动和组织结构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基于超声图像的膈肌研究超声图像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实时检测膈肌的变化,在膈肌研究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在运动学测量中,通常会通过超声仪器获取膈肌运动的多个方向的上下位移信息。
透过超声图像的声图模式,既可较好重现膈肌,又可以有效区分膈肌与代替膈肌条带组织的斜肌等的分界面,确定膈肌大小、形态、位置及运动方向等相关信息。
同时,超声技术也能够帮助研究者对于膈肌麻痹的判断,无论是受压还是受损,都可以很好地实现其诊断。
基于MRI技术的膈肌研究MRI技术(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更加精细的视觉信息,给了研究者更具震撼的视觉呈现。
目前MRI技术可以清晰反映出膈肌的形态,同时,其三维、动态效果的呈现,为膈肌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
膈肌病变胸部外伤影像表现经典课件

急救处理:胸部外伤患者应立即接受急救处理,包括止 血、保持呼吸道通畅、止痛等。
胸部外伤的预后
重度胸部外伤:对于严重的胸部外伤,如多根肋骨骨折 、血气胸等,治疗难度较大,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和心肺功能,预后相对较差。
康复与护理
康复治疗
在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如呼吸功能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以促进康复。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膈肌病变胸部外伤影 像表现经典课件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CATALOGUE
目 录
• 膈肌病变概述 • 胸部外伤概述 • 膈肌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胸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 膈肌病变与胸部外伤的鉴别诊断 • 膈肌病变与胸部外伤的治疗与预后
REPORTING
https://
爆炸伤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可能 导致胸部外伤。
胸部外伤的分类
闭合性损伤
胸壁没有开放性伤口,但内部器 官可能受到损伤。
开放性损伤
胸壁有开放性伤口,可能导致气 胸、血胸等。
胸部外伤的症状与体征
胸痛
胸外伤后常出现胸痛,可能伴随呼吸困难。
咯血
肺部损伤可能导致咯血。
呼吸困难
由于疼痛或器官损伤,患者可能感到呼吸困 难。
护理
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加强护理,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同时,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 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膈肌病变ppt课件

X线:胸腹壁外伤后,膈面部分消失或不能 见到;胸腔内密度不均之异常阴影,其内 有时可见含气液平面的肠袢。其大小、形 态随体位改变,甚至消失,提示内容物为 滑动性。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胃及肠袢 的移位情况。心脏纵隔向健侧移位,患侧 肺受压膨胀不全。
[影像学表现]
CT:CT扫描,尤其是可疑区薄层扫描可见 膈不连续。膈疝形成者胸部扫描可见胃、 肠曲和网膜结构。扫描前口服造影剂可明 确疝入胸腔的胃肠结构性质。同时CT还可 以了解腹部实质性脏器及胸壁结构等损伤 情况。CT矢状面、冠状面重建可进一步显 示膈肌损伤的区域。
[临床与病理]
胸腹裂孔左右各一,在膈的后方,在胚胎 时期是开放的,出生时为结缔组织封闭。 闭合不全时可发生膈疝,若伴先天性膈肌 局部发育不全可以较为严重,多发生于左 侧,胃、结肠、小肠甚至脾均可疝入。
[临床与病理]
小的胸腹裂孔疝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常在 体检时偶然发现。 大的胸腹裂孔疝由于心肺受压,可产生严 重的循环、呼吸障碍,出现胸闷、气急、 心率加快和发绀。同时可伴有胃肠道功能 改变,出现腹胀、反酸、吞咽困难等。胃 肠道梗阻则出现呕吐,需急诊手术。
[临床与病理]
通常开放性膈损伤的范围比钝性暴力造成 的膈肌裂口小。疝入胸腔的脏器可以是除 直肠和泌尿生殖器以外的任何腹腔内脏器。 如疝环小则易阻断所疝入脏器的供血,而 发生嵌顿或绞窄。 临床上如膈肌的损伤严重,疝入胸腔的脏 器多而压迫心肺,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 以及休克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
膈肌主要有三大裂孔: 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 有四个膈孔: 两个在前称胸骨旁裂孔 ,两个在后称胸 腹裂孔。 是膈的薄弱环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也是膈疝的好发部位。 膈肌主要由膈神经与肋间神经支配。
影像检查的适应症

• 5.膈肌病变:膈膨出、膈囊肿、膈下脓肿、转移瘤
• 6.心脏大血管病变:心包积液、心包增厚与钙化,通过 增强扫描还可以显示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心包肿瘤等。 • 7.胸部外伤:血气胸、肋骨骨折
腹部:1.肝脏 2.胆道 3.胰腺
4.脾脏 5.肾、肾上
腺、输尿管 6.胃肠道:肿瘤来源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腘窝囊肿
半月板撕裂
前交叉韧带撕裂
内侧副韧带撕裂,胫骨不全骨折,股骨、胫骨骨挫伤
右侧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冈上肌肌腱部分撕裂,关节腔积液
骨淋巴瘤
脊柱结核 冷脓肿形成
祝景德镇美年大健康越来越好!
镜检查
胃下垂
二、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 CT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根 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 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 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 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的细小
不用造影剂显示心脏血管。
• 中枢神经系统:1.脑内血管病变2.颅脑肿瘤3.脊髓各种病 变4.颅内感染5.脑部退行性变6.颅脑先天发育畸形7.颅脑 外伤
• 五官:1.眼眶内炎症、眶内肿瘤、眶内血管病变2.副鼻窦
炎症、肿瘤3.舌部肿瘤4.腮腺病变5.耳部各种肿瘤 • 胸部:1.心脏及大血管畸形及肿瘤 2.纵隔肿瘤及纵隔疝3. 肺部先天畸形、肺血管病变及肿瘤4.乳腺炎症、增生及肿 瘤。
• 1、颅脑:脑血管意外 :颅脑外伤;脑部肿瘤;脑脓肿 ; 脑囊虫病 ;颅脑先天性畸形 ; 脑血管畸形; • 2、五官、头颈部:眼部:眼球及眼眶的良性、恶性肿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眼部外伤(如眼球内异物、眶壁骨折等);耳部:中耳炎
膈肌导航标准

膈肌导航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膈肌导航标准是指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腹腔导航技术来准确定位和辨识膈肌,并对其进行精准手术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膈肌导航标准已成为腹腔镜手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膈肌是腹腔和胸腔之间的重要分隔器官,定位精准、处理得当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膈肌导航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腹腔镜手术中对膈肌的操作和处理,保证手术安全和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制定膈肌导航标准时,应考虑到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膈肌的结构、功能及解剖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和处理标准。
膈肌导航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膈肌的定位和识别: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首先要准确定位和识别膈肌的位置和形态。
膈肌是一块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特殊肌肉组织,其位置相对固定,形态也有一定的规律。
通过合理的解剖切口和逐层逐步解剖的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到膈肌的位置和形态,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精准性。
2.膈肌的保护和处理:在腹腔镜手术中,对膈肌的保护和处理至关重要。
膈肌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和解剖结构,其受损或损伤可能引起呼吸困难、食管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
在手术中应尽量避免对膈肌的直接损伤,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使用膜覆盖或填塞物等,保证膈肌的完整性和功能。
3.膈肌的修复和重建:如果在手术中不慎造成膈肌损伤或缺损,应及时进行修复和重建。
对于小范围膈肌损伤,可以采用缝合或黏合等简单方法进行修复;对于较大范围的膈肌缺损,则需要进行膈肌重建手术,包括使用自体组织或人工膈肌修复材料等。
4.膈肌的功能评估和术后护理:术后应及时对膈肌的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功能、食管运动等。
针对不同情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术后护理方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膈肌导航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膈肌导航标准,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膈肌病变

膈肌改变注意要点:
位置的改变:下降见于肺气肿、胸部占位较大的
病变。升高可由任何原因腹腔张力增高引起(胃 肠道胀气、腹水、妊娠、各腹部占位较大的肿瘤)
形态的改变:局限性毛糙不规则(胸膜炎),广
泛性毛糙不规则(肺、胸膜纤维化所致,常见于 某些尘肺晚期)幕状改变(胸膜粘连)
膈肌运动的改变:减弱或受限(肺炎、胸膜炎、
CT:一般认为膈膨升不需行CT检查,只有 怀疑膈下病变时才行其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膈膨升主要表现为膈位置升高,并可伴活 动受限或消失,甚至矛盾运动。
需要与膈麻痹、膈疝鉴别:1)膈麻痹的膈 肌升高不如膈膨升显著,但膈的矛盾运动 幅度大。2)膈疝时膈的高度及整体活动度 正常,多表现为局限性升高,另外腹腔内 容物在膈水平以上,而膈膨升时则在膈水 平以下,结合消化道造影可鉴别。
膈下脓肿、肝脓肿、胆囊炎、腹膜炎等)
一、膈疝
内容
二、膈膨升
三、膈麻痹
一、膈疝
定义:腹部脏器穿过膈突入胸腔者称 为膈疝。
膈疝可从多个方面分类,如可分为先 天性和后天性、外伤性和非外伤性、 真性与假性及嵌顿性和滑动性。
主动脉裂孔与腔静脉裂孔对膈疝发病 无重要意义。
(一)胸腹裂孔疝
胸腹裂孔疝系婴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膈疝。
三、膈麻痹
膈麻痹系指膈神经受损伤导致由膈神经下 行的冲动不能达膈肌,使膈松弛而上抬, 呼吸时无活动或出现反常运动。
[临床与病理]
引起膈神经麻痹的原因很多: ① 胎儿产伤 ② 颈部外伤:膈神经发源节或分支起始段 ③ 感染 ④ 肿瘤:压迫、侵蚀 ⑤ 手术:不慎损伤 ⑥ 人为切断
[影像学表现]
X线:患侧膈神经麻痹的主要表现为膈的升 高和矛盾运动,其特点为膈的升高不很明 显,但矛盾运动幅度很大。膈肌麻痹并非 在膈神经损伤后立即发生。在临床上若膈 麻痹是膈神经切断引起,数日内膈肌仍大 致维持正常活动,而随时间推移以后则逐 渐表现为异常。观察矛盾运动可拍吸气相 与呼气相。
医学影像学-腹部

肝转移瘤
概述:30-50%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肝,以消化道和
胰腺肿瘤多见
影像表现:USG首选,进一步选CT、MRI
CT、MRI:
平扫:多发低密度,或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边缘不光整,可有坏死 增强:30%呈“牛眼征”,中心低密度/信号,边缘环状 强化,最外缘又略低于正常肝。少数为富血供
CT、MRI 平片、CT:阳性结石为高密度 造影:阴性结石为充盈缺损 MRI:T1WI低信号,T2WI、MRCP为充盈缺损
胆结石
急性胆囊炎
病因:结石阻塞、细菌感染、胰液返流 影像表现:
平片:胆囊增大 造影:少用 CT:壁增厚(>4mm),增强后粘膜强化,浆膜层因水肿呈
低密度环状影
MRI:一般不用
基本异常表现-造影
功能改变:
张力改变:张力增高(牛角胃、痉挛)、张力降低( 无力胃、胃下垂) 蠕动改变: 运动力改变: 分泌功能改变:
基本异常表现-CT、MRI
结石、钙化: 空腔脏器:扩张、狭窄、积液、壁增厚(食管>3mm、胃
>5mm)
实质脏器:密度/信号改变(平扫、增强,数目、形态) 淋巴结肿大:
溃
疡
疡
影像表现-胃溃疡
愈合:龛影变浅变小,水肿带减轻或消失。大溃疡可
有瘢痕,但无龛影
恶变:
龛影周围出现小结节状充盈缺损 粘膜呈杵状增粗和中断 龛影周围不规则或边缘出现尖角征 治疗过程中龛影增大
影像表现-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90%发生在球部,较小,多在前、后壁 龛影:呈小圆点,边缘大多光滑整齐,周围有一透明
绞窄性肠梗阻
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
主要依靠USG和CT 实质脏器包膜下破裂:包膜下血肿 实质脏器内破裂:脏器内血肿 实质脏器破裂(包膜不完整):腹腔内积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学表现
胸腔内出现密度不均匀异常阴影,可见胃、肠曲 和网膜等结构; 站立位和卧位阴影可发生形态变化(滑动性疝) 心脏和纵隔向健侧移位 CT:胸腔部位见胃、肠和网膜等结构 MR:冠状或矢状位便于观察膈的形态及疝入物 在胸腹腔的连续性
MR
矢 状 位 显 示 膈 肌 中 断
于胸腹腔之间,圆拱形的肌肉纤维膜 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及腔静脉裂孔 四个膈孔:前下肋胸骨间隙和胸腹裂孔由疏松的 结缔组织构成,是膈肌的薄弱环节。也是膈疝的 好发部位。
膈疝
定义:腹腔脏器穿过膈突入胸腔。 分类:多种 先天性 外伤性 嵌顿性 滑脱性等
CT: 胸腔内可见疝入的内容物:肠管、脂肪、肾脏等 有时可显示膈肌的缺损部位 发现合并其他异常如肺膨胀不全等
MR:其冠状面和矢状面有利于显示膈疝的具体部 位,有利于和胸部或腹部其他病变鉴别
外伤性膈疝
闭合性膈外伤:车祸腹部挤压伤腹腔压力骤然增 大,导致膈肌破裂,多发生于左膈 开放性膈外伤;下胸壁刀刺伤等,裂口较小 损伤大疝入脏器多可引起呼吸困难和休克 损伤小无或轻微症状直至多年后发现
膈疝
膈位置 膈轮廓 膈动度 胃肠等位置 胸脏器移位 病史 不上升 模糊 正常或受限 在胸腔内失 去正常排列 轻度或无 无或有外伤
膈膨升
显著上升 清晰 减弱、消失 或矛盾运动 在膈下或伴 发胃扭转 移位明显 无
膈麻痹
轻度上升 清晰 矛盾运动 在膈下排列 正常 无或轻度 膈神经损伤
胸腹膜裂孔疝
婴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膈疝 多发生于左侧 小者无症状 大者发生呼吸、循环障碍:气急、心率加快和发 绀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呕吐等
X线:
患侧胸部密度增高,其密度取决于疝入的内容物 心脏纵隔向健侧移位 患侧肺受压膨胀不全 患侧膈部分或完全看不见 腹部肠曲减少或缺如
膈膨升
膈麻痹
膈神经受损导致膈神经下行的冲动不能达膈肌, 使膈松弛而上抬,呼吸时无活动或出现反常运动 原因:胎儿产伤、颈部外伤、感染、肿瘤压迫、 手术损伤、人为切断等
影像学表现
一侧膈的升高和矛盾运动 特点是膈的升高不很明显,当矛盾运动幅度很大, 卧位透视,深吸气观察较好 可在膈神经损伤后数日内发生
膈膨升
膈先天性发育不良,肌层变薄弱而上抬突入胸腔 局限性多见,常见于右侧 弥漫性少见,常见于左侧 中老年男性多见,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严重者 可出现胸腹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
局限性膈膨升:右膈前内方半圆形密度增高影向 胸腔膨出,吸气时明显,密度均匀,边缘光整 一侧膈膨升: 膈位置升高,可达3、4前肋,但形态正常 膈活动减弱或消失 心影受压移位,可随呼吸运动出现摆动 邻近肺组织继发感染或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