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管理企业三原则.pdf

合集下载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之车间级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之车间级

05 认识安全警示标志
06
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用品
躯体防护用品
眼面防护用品
足腿防护用品
听力防护用品
06 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坠落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用品
皮肤防护用品
手臂防护用品
其他防护用品
06 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07
了解生产车间的基本安全知识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为工伤的其它情形;
10 工伤认定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从业人员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道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01
02
03
1.开工前 完工后的安全检查
开工前
工作中
完工后
了解生产任务、作业要求和安全事项。
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维修设备运转安 全装置是否完好。
应将阀门、开关关好:气阀、水阀、电气设备开关等;整理好工作车、工具箱及设备,放在指定地点;危险物品应存放在指定场所,填写使用记录。
07 了解生产车间的基本安全知识
08 防火安全要求
09
伤亡事故等级分类
分 类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一般事故
<3人
<10人
<1千万元
较大事故
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3-9人
10-29人
≥30人
10-49人
50-99人
≥100人
1千万-5千万元

彼得·德鲁克:管理1定义、3任务、5项工作、8大领域

彼得·德鲁克:管理1定义、3任务、5项工作、8大领域

彼得·德鲁克:管理1定义、3任务、5项⼯作、8⼤领域现代管理学之⽗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管理思想的精髓被总结为“1358”,即管理的⼀个定义、管理的三⼤任务、管理者的五项⼯作和企业需要设定⽬标的⼋⼤领域。

1、管理的⼀个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激励与组织⼈⼒资源是领导⼒的范畴,⼆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在德鲁克管理的定义中,他使⽤了⼀个关键词:使命。

什么是使命呢?使命就是:组织存在的原因,组织的⽬的;为什么做⾃⼰所做的事情;多年以后,你希望⼈们把关于组织的什么铭记在⼼。

关于使命的假设规定了组织把什么结果看做有意义的,指明了该组织认为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应做出何种贡献。

管理的定义涉及企业的使命,⽽企业的使命是确定远景、优先顺序、战略、计划、⼯作安排的基础,企业只有确定了使命才能取得绩效。

2、管理的三⼤任务1、设定组织机构的特定⽬标和使命(⽆论是商业企业,还是医院或⼤学)2、确保⼯作富有⽣产⼒,并且使员⼯有所成就,产⽣效益。

3、管理组织机构产⽣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管理的三⼤任务中的每⼀项都有其⾃⾝的⾸要性。

管理企业之所以有其⾸要性,是因为企业是⼀个经济机构;使⼯作富有成效、使员⼯富有所成就感之所以有其重要性,正是因为社会并不是⼀个经济机构,⽽是仰赖管理来实现其基本的信念及价值;管理企业的社会影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器官不会存活得⽐其效命的⾝体还久,⽽企业正是社会的⼀个器官。

3、管理者的五项⼯作01设定⽬标⼀个管理者⾸先要制定⽬标,并考虑为实现⽬标所应采取的⾏为。

例如,制定⽬标是⼀个平衡的问题:在企业成果同⼀个⼈信奉的原则的实现之间进⾏平衡,在企业的当前需要同未来需要之间进⾏平衡,在所要达到的⽬标同现有条件之间的平衡。

制定⽬标显然要求分析和综合的能⼒。

02组织管理者要分析所需的各项活动、决定和关系。

彼得德鲁克管理精髓课件

彼得德鲁克管理精髓课件

01
出生于奥地利,后移民美国。
02
现代管理学之父,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03
提出“目标管理”、“知识工人”、“自我管理” 等概念。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概述
01
管理是一种实践,而非科学或技术。
02 管理者的三大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确保组织适 应变化、发挥员工的潜力。
03 管理不是控制,而是释放和引导个人和组织的潜 力。
目标管理
德鲁克提倡目标管理,通过制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 ,使员工了解组织期望,并据此制定个人目标。
核心能力
德鲁克认为企业应识别和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在 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激励
德鲁克认为有效的激励是提高员工积 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应关注员工
的内在需求。
人才培养
德鲁克提倡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通 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
知识经济
03
德鲁克认为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企业和
个人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原则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是有效管理的基石。通过设定明确 、可衡量的目标,组织能够更好地聚焦于实现关键成果, 从而提升整体绩效。
SMART原则
德鲁克提倡使用SMART原则来制定目标,即目标必须是 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和有时限的。这有 助于确保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
自我激励与自我约

德鲁克认为,个人应学会自我激 励和自我约束,以保持工作热情 和专注力,克服困难和挑战。

流程管理PPT

流程管理PPT

完善的流程的特点
A、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要求。
a.结合实际,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 作职责,向岗位职责要标准。进一步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详细职责。各部 门职责,明确到最小的组织;对岗位职责,明确到人。 b.结合职责,定位本部门的工作目标。在责任上,明确到人,具体到 事。在时限上,按年制定,按季划分,具体到月,明确到周。 c.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岗位人员工作手册,每月制定工作计划,每天记 录工作日志,每周每月进行工作小结。月有考评,季有考核,年有奖惩。 d.明确工作依据,统一衡量尺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全面 实行职责和岗位的告知制度,提高员工自律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
要形成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固化的做事方法和步骤(即流程)。僵化是一个 痛苦的适应阶段,优化就是改进、创新,最后是固化。固化就是例行化 (制度化、程序化)及规范化(模板化、标准化)。固化阶段是流程管理 进步的重要一环。
a.例行化。管理就是不断把例外事项变为例行事项的过程。例行事项越 多,管理越简单。科学程序越多,归属个人的经验知识就越不需要;责任 越能纳入流程,权利空间就越简明。
流程执行表单化,确保流程执行精细化
表单化管理的要求
表单明确、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知道是起什么 作用的
表单用字高度简洁,表述准确,让人看后知道怎么 使用
表单栏目设计合理有序,应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 展的过程展开,要有逻辑条理
表单所要记录的内容不杂乱,尽量按专项内容考 虑
表单本身编制的内容应完整,如时间和人员(如制 表人、填写人、审批人等)的要求应完整,以便于 保持和区分责任
必然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成本。
b.减少变化。
c.便利性和兼容性。

九段秘书的4R教材

九段秘书的4R教材

机密
锡恩顾问
10
科思技术
质量最好的德国门锁——坏了! 坏了! 坏了 质量最好的德国门锁
为什么以前门锁 只用半年就坏了 呢?
德国制造 ¥200元 元 所有的事都压在老总和高层的 头上,是当今中国企业家最痛 苦的难题!
机密
锡恩顾问
11
科思技术
4R管理是获得结果的有效方法 4R管理是获得结果的有效方法
• • •
绿灯: 绿灯:顺利实施 黄灯: 黄灯:执行预警 红灯: 红灯:执行失败
红绿灯系统
探照灯系统 机密 锡恩顾问
警察系统 5
科思技术
建立奖惩不过夜, R4 :建立奖惩不过夜,黑白分明的即时激励机制
你激励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你激励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11月29日,记者一大早就来到北京海洋馆,几个年轻的训练师正在海洋 剧场的大水池边给五只海豚喂鱼。他训练它们时,经常会用夸奖、抚摸、 食物奖励等办法,用他们的职业术语来讲就是“正强化训练法”,即以 积极的鼓励、奖励为主。

只要有任何一个人不能完成工作, 只要有任何一个人不能完成工作,
•赛车手随时都 赛车手随时都 会失去争夺冠 军机会! 军机会!
4
机密
锡恩顾问
科思技术
R3-结果跟踪: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 R3-结果跟踪: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和监督的
• 从不相信信誓旦旦,从不相信别人的承诺,他只相信已经发生的事实,只关心正在发生的事实和数据。 从不相信信誓旦旦,从不相信别人的承诺,他只相信已经发生的事实,只关心正在发生的事实和数据。
• 不同的门,不同的目的,自然是不同的结果! 不同的门,不同的目的,自然是不同的结果!
机密 锡恩顾问 3

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523—2005--资料

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523—2005--资料

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523—2005)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5-02-05 发布2005-04-01 实施)前言为提高我省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保障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服务行为,为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提供参考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建设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建设厅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英、王晓瑜、胡冰、张恒志、张宣文、王西涛、蔡志刚、韩小华、蓝颉、闫晓燕。

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物业管理服务的定义、分类及服务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9号)《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10号令)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试行)》(城住字[84]第677号)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物业:已建成并交付使用的房屋以及相配套的设备、设施3.2 物业管理: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3.3 业主:物业的所有权人。

3.4 非业主使用人:物业的承租人和其他实际使用物业的非所有权人。

3.5 物业管理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依法取得物业管理资质的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组织。

3.6 一级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高标准物业管理服务。

3.7 二级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普通物业管理服务。

3.8 三级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基本物业管理服务。

普华永道合伙人制度

普华永道合伙人制度

普华永道合伙人制度篇一:不同行业间合伙人制比较分析不同行业间合伙人制比较分析合伙人制简介一、合伙人的概念。

合伙人在法学中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概念,通常是指以其资产进行或有限责任的自然人或法人。

在对合伙人的身份方面,多数国家规定合伙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即允许法人参与合伙;少数国家或地区则禁止法人参与合伙。

二、合伙人的责任形式。

合伙人的责任形式,指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方式,是合伙企业区别于法人类企业的本质特征。

对于合伙人的责任形式,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应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三、合伙人的权利义务。

作为合伙企业的投资人,合伙人在企业享有权利,也负有义务。

一般而言,合伙人的权利为经营合伙企业,参与合伙事务的执行,享受企业的收益分配;义务为遵守合伙协议,承担企业经营亏损,根据需要增加对企业的投入等。

合伙人的权利义务主要由合伙协议予以确定,对于一些特定的权利义务也可以在事后由全体合伙人共同确定。

但对有些合伙人的特定权利义务,法律也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规范。

不同行业间合伙人制比较分析附:高盛非竞争协议及保证协议内容每份非竞争协议包括下列内容:(1)保守秘密。

执行董事中参与公司利润分享的每位有限合伙人,均被要求按照高盛公司在内部信息使用及披露方面的规定去保护与使用这些信息。

(2)非竞争。

执行董事中参与公司利润分享的有限合伙人在其与高盛公司终止聘用关系12个月以内,不得: .. 在任何竞争性企业中取得5%及以上的所有权,投票权或利润分享权。

.. 加入竞争性企业,或与从事与执行董事在高盛公司的活动有关系的任何活动的协会建立联系。

这里的竞争性企业是指从事与高盛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任何营利企业,或在这样的实体中拥有相当利益的企业。

(3)不得带走现有客户。

执行董事中参与公司利润分享的有限合伙人在其被高盛公司停止聘用18个月以内,不得直接或间接,以任何方式:.. 动员与执行董事合作的或因其被高盛公司聘用而熟悉的任何客户,与高盛公司的竞争性企业进行业务合作,或减少、限制与高盛公司的业务往来;.. 干扰或破坏高盛公司与任何现有或潜在客户的任何关系;.. 动员高盛公司的任何雇员去申请或接受任何竞争性企业的聘用。

企业战略决策管理的三个原则

企业战略决策管理的三个原则

深圳市中旭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由中旭股份提供! 企业战略决策管理的三个原则企业由于自身内外环境的影响力,需要及时的调整自身的企业战略决策管理体系。

当企业在对其进行调整时,需要遵循其相关的调整原则,以确保调整后的企业战略决策管理具有可实施性。

一、动态适应原则在企业战略决策调整过程中,增加企业战略决策决策的柔性,使其可以根据新信息加以修正。

因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企业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这就要企业战略决策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适应性,进而要求企业战略决策具有动态适应的能力,企业战略决策方案具有一定的柔性。

二、有效控制原则企业的控制性是指在一定环境变化条件下,企业能通过控制内部管理系统的方法,影响和控制环境受控系统,以达到预期企业战略决策目标的能力。

因为,企业与环境实际上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企业对自己进行了积极改变的时候,将使企业在环境的变化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对环境的变化将有更好的预测,进而有助于企业战略决策调整的成功。

三、局部调整原则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对企业战略决策进行局部的调整。

由于企业战略决策决策本身要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随时进行全面的调整将使企业的工作完全陷入企业战略决策调整之中,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

同时,各种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往往也是从一个个方面开始,因此企业应该先对影响最大的方面进行调整。

如企业战略决策可以分为总体经营企业战略决策、业务单元企业战略决策和职能企业战略决策。

企业可以先对其职能企业战略决策进行调整,当需要调整的内容增加了,并达到一定的程度,再对其业务单元企业战略规划决策和总体经营企业战略决策进行调整。

企业战略管理:/zlxt.sht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企业三原则本文作者:史光起史光起新浪博客:史光起新浪微博:从晏子的“为与不为”看管理者的取舍智慧在《轶闻杂记》中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村庄经常受到周围山上猴子的侵扰,这些猴子晚上下山来祸害庄稼,偷走树上的果子、田里的稻谷或打烂村子的蓄水缸等。

慢慢村民发现,只要抓住猴群中的首领,这群猴子就会散去,在选出新猴王之前就不会来骚扰村庄。

于是村民就集中力量捕捉来捣乱猴群中像是猴王的那只猴子,那只猴子的特征通常是体形健硕,年轻力壮,冲在最前面,闹的最凶的那只。

可是有一次,猴子又下山来村子捣乱,村民抓住了几只像是猴王的猴子,可是猴子们还是在村子里捣乱,而且他们变得更机警,不再嬉笑打闹,而是目的性很强地寻找食物,一旦得手,马上撤离。

出现的时间和频率也不固定,非常隐蔽,很多时候当村民发现猴子来偷东西时,猴子已经满载食物离开了,村民们无计可施。

村里一个樵夫进山砍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群猴子,它们围在一只瘦小的猴子身边,这只小猴子在指挥着它们搬运食物,井井有条,而这只猴子从没有在在村庄里出现过。

原来,这只瘦小的猴子是猴群的新首领,它虽然瘦小,而且也不亲自去偷食物,但是它安排的计划和制定的规矩却让猴子们很少被逮到,得到的食物也更多,群猴因此拥护它做猴王。

企业管理三原则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企业管理者正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往往深陷其中,迷失在繁杂的事物里,结果是做的越多,效率越低。

笔者认为,在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只要把握管理工作的三个原则,就可以从企业经营的繁杂事务中跳脱出来,从容管理。

这三个原则分别为:不做不该做的事、不做不重要的大事、做好重要的小事。

不做不该做的事在中国的企业中,尤其是中小企业中,许多企业领导者由于企业刚刚起步,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事情都亲自去做,一人多能,一人多职,即使公司慢慢发展壮大,不再需要自己去做很多事情,但还是习惯于事必躬亲,觉得谁做事都不放心。

在事业起步初期可以这样,但是企业管理者一直都事事亲力亲为,那样企业将做不大,做不强。

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是擅长某个领域的专家,觉得谁做都不如自己做得好,虽然事实上可能真的是这样,但是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成了一个技术专家、销售精英或公关高手,单单不是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

比如一些技术出身的领导者,多把精力都投在了专业工作上,而忽视了自己的真正工作是管理企业,要做一位统帅,而非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开篇的小故事让我们知道,一个管理者可以不会其它技能,但是必须要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个管理者。

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或是任何一名员工,去用心专注地做好自己工作的内容,就是他最该做的事,反之,就是失职。

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为例,大家都知道,他是卓越的计算机领域天才,但当他做经营的时候,就全力投入公司运营和管理,彻底放下技术方面的工作,当他搞技术研发的时候,又彻底离开管理岗位,另委派他人管理,结果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这让他做什么工作都能全心,全力,结果就很出色。

相对的,苹果电脑公司的乔布斯曾经在担任当家人的时候既做管理,也抓营销,同时又过问技术研发工作,虽然他是一个比比尔·盖茨更优秀的软件设计师,但是因为他不能专注于自己该做的工作,结果两面都没做好,因此曾被苹果公司罢免,请出了自己一手开创的苹果电脑公司。

孔子在《论语》中讲:“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指的就是不去做不该做的事,这样一来也就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也就容易做好。

很多企业管理者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做得越多就等于工作效率越高。

但是事实确是——对于一个司机而言,除了去专注地操作方向盘以外,做其他任何事情,即使做的再好,也是失职。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古时候的房子都会有很多房柱来支撑房子的顶棚。

一个人觉得这么多房柱在屋子中很碍眼,影响美观,于是就将屋子中的房柱雕刻成盘龙、走兽等形状,有的房柱掏空后在上面摆放花盆古董等,可谓是巧夺天工。

到其家中的客人无不赞赏,主人非常得意,可是不到一年,房子就垮塌了,房子的主人被压死在倒塌的房屋里。

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每一样东西,都有其自身的工作与作用,比如房柱,它的工作就是撑起房子,而非是工艺品、摆放物品的架台。

做了分外的工作,影响到了本职工作,本职工作失职,所作的其它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企业管理者就像房子的梁柱,作用是撑起一家企业,带领大家走一条正确的路,其它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如果非要去做其它的事情,那也许说明你并不适合去做一个管理者,那样倒不如去做一个技术总监或生产总监之类擅长的职务,让善于管理的人去管理企业。

在西方,这样的管理思想很成熟,而在中国,则很少有企业主能认识到这个问题。

宋徽宗赵佶也许是中国最有才气的皇帝,其对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文化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还自创了“瘦金体”书法,一生的诗词字画作品无数。

在艺术领域及其他很多方面都称得上成绩斐然,但是,遗憾的是他单单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治理天下。

结果只顾着做别的事,把自己最该做的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交给了蔡京、童贯等祸国奸臣,导致朝野上下穷奢极欲,大肆兴建楼台殿阁,滥增捐税,以致山河日下。

全国各地起义不断,宋江、晁盖、方腊都是此时出现的乱世豪杰。

外有金兵入侵,内有起义不断,而京城却一片歌舞升平,赵佶甚至不知道江山社稷已经朝不保夕。

宣和七年,金兵南下,赵佶无奈,传位与赵桓,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

说的严苛一点,一个人没能做好该做的事,其它都等于零。

因此,一个领导者要转变观念,自己先从事必躬亲中跳出来,而后也不要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下属,因为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只有专注于本职工作才能有最佳劳动产出。

现代社会经常提到复合型人才,一人多能,甚至是一人多职。

但是笔者认为,多能和多职的前提是,这些技能、工作之间要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可以去做。

我个人喜欢画画,就发现,画画的同时可以研习书法,因为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两份或多份工作之间如果不能融通、相互促进的话,还是应该去专注做好一件事。

专注于本职工作才可能成就卓越,就像我们从没看过一个文学泰斗同时也是一名奥运会冠军一样。

笔者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的作者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到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家医院去,他注意到了医院里一男一女两个工作态度截然不同的实习医生,,男医生每天上班不会迟到,也不会早到,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事情置之不理,如有病人来求助,和自己无关的事他就会笑眯眯的说:“请你去找护士,这不是医生的职责”。

而另一位女实习医生则非常热心,除了本职工作外,她还帮助小患者量体重,喂他们吃饭,帮患者制定食谱,推送病人去拍X光片等等。

每天都会忙到很晚才下班。

医学院每年期末都要评选5名最佳实习医生,文章的作者以为,那位勤劳肯干的女医生一定会上榜,可公布榜单后,却没有这位女实习医生,那位男医生却赫然上榜。

文章作者去问院长,这样亲和热心,负责任的医生怎么没有入选,院长说:“她落选的原因就是她负责过头了,因为,医生的职责就是为病人看病,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什么事情都做,必然会手忙脚乱,疲惫不堪。

其它事情不一定能做好,本职工作也注定会做不好,即使其它事情都能做好,但是医生的职责是为病人看病,喂患者吃饭有护理员去做,帮助病人量体温,是护士的工作,推送病人去检查,是运送员的职责,医生的职责则就是为病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优秀的前提。

她非常有爱心,那是另一回事儿,但是此次评选的是最优秀实习医生,她是不合格的”这就是美国的文化,和中国截然不同,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对于一个工作中的多面手往往是给予肯定的,但是却忽视了,这个人拿出大量时间做不属于自己该做的工作,虽然值得嘉奖,但是他的本职工作却因此受到了影响,我们却很少注意,虽然可能他们的本职工作已经完成,但是,相信如果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投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他们会做得更出色。

这也是中国不乏优秀人才,却缺少卓越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讲,一人多职如果安排的不够科学,不仅不会降低企业的成本,反倒会降低工作质量与效率,增加人力成本。

看看现在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我们就会清楚,每个流程就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一块,这样才能做好,效率也最高。

试想一下,如果工厂里的工人每人都独立完成一件商品的所有制造过程,那样设备成本、人力成本将会提高数倍,其它工作岗位的效率原理也是相同的。

笔者以为,一人多职某种程度来讲就是管理科学的倒退。

可能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会说,我们企业规模有限,并不用每个环节都设置专人。

如果是这样,那我到建议你们把这些自己专人去做成本高,兼职去做质量又无法保证的工作外包出去,这样成本即使不能比一人多职时低,但是质量和效率却一定会大大提高。

《吕氏春秋·士容》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人想买一只最好的狗,于是他的邻居为他挑选了一只强壮凶猛的猎狗。

这个人觉得,既然是最好的狗,又花了这么多钱,它就应该什么都会,那样才算得上是最好的狗。

于是,他让这只猎狗去捉家里的老鼠,可是无论他怎么训练这只猎狗,它都不去捉老鼠。

后来他求教一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这个人告诉他:“这是一只难得的好狗,它想捕捉的是獐、麋、猪、鹿这类野兽,而不是老鼠。

如果你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得把它的后腿拴起来”。

于是,这个邻居把狗的后腿拴住,慢慢的这只狗真的捉起老鼠来了。

但是,时间久了,这之猎狗再也不会捕捉野兽了。

在我们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让员工一人多能,一人多职的同时,看似多做了很多工作,殊不知却扼杀了多少某个方面的专才,也不知少产出了多少专业的成果。

因此,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只有深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精髓,自己才能做好管理工作,下属也才能把工作做好。

不做不重要的大事一个动物园的管理员发现园中的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动物园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于是,他们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会跑到外面来,于是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但是,第二天依然有袋鼠跑到外面,最后,管理员们开始考虑砌围墙及张网等措施。

但是,他们在做这些看似重要的大事的时候却忽视了,袋鼠们跑出来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笼子门上的锁坏了而已。

在管理中,有些时候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是我们忽略了没有去做,而是去做那些看起来很大的,很重要,却没用的事。

因此,一个企业管理者面对每天纷繁复杂的事物,要有辨别能力,不去做那些看似重要的却并非重要的大事,这样才有精力去做好该做的事。

我认识一位企业家,很多大事他都不过问,只过问3件事:财务状况、产品质量、市场反馈。

仅仅如此,更多的时间是去旅游和打球,但是其企业发展的非常好,非常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