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廉
读书养廉读书思廉心得体会

读书养廉读书思廉心得体会读书养廉,读书思廉,是一句余音久久的名言。
意思是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廉洁品质,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具备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了这句名言的真理。
我的读书养廉之路始于我对知识的追求。
小时候,我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对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有极大的兴趣。
从童话故事到科普知识,我都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去了解它们的欲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量也越来越大,我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作品、历史书籍、自助励志书籍等。
通过读书,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培养了我对于廉洁的追求。
读书养廉,意味着通过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廉洁品质。
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他们的品质也是无可挑剔的。
而我认为读书是培养廉洁品质的最好方法之一。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伟人的故事和他们的廉洁品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读书了解到廉洁奉公的贪官开明士。
他们不仅有着卓越的才华,还有着高尚的品德,他们不仅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坚守了廉洁奉公的原则。
而这些伟人的廉洁品质更是通过他们的读书习惯得以形成和加强的。
读书思廉,意味着通过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思考能力。
思考是人类的本质之一,人类之所以能有所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具备了思考能力。
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培养和加强我们的思考能力。
读书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无论是读文学作品,还是读历史书籍,都可以让我们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从中汲取到一些启示和教训。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追求真理,摒弃虚伪和谎言,坚守真实和正义,培养了廉洁的品质。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读书养廉读书思廉一直伴随着我。
我相信,通过读书,我们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廉洁品质,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读书养廉读书思廉是一种内在追求,是一种对于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于读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读书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廉洁品质,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读书思廉心得体会(3篇)

关于读书思廉心得体会读书思廉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是通过阅读书籍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读书思廉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在我个人的阅读和思考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读书思廉的重要性和价值。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首先,读书思廉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拓宽我们的认知范围,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其次,读书思廉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书籍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从中汲取道德养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比如,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人性的善恶,明辨是非;读哲学著作可以使我们更加注重道德和伦理的思考;读历史书籍可以使我们更加懂得尊重和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等。
另外,读书思廉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技巧。
同时,通过读书思考和思考写作,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更多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书面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他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此外,读书思廉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培养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阅读艺术理论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的内涵和规律,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阅读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最后,读书思廉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通过阅读者和主题之间的对话,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
同时,通过阅读不同作者的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
2024年读书思廉心得体会(3篇)

2024年读书思廉心得体会通过近段时间廉文推荐的学习,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廉洁从政意识,自觉加强从政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要在本职岗位上做到廉洁从政,关键要做到以下四心:即平常心、责任心、进取心、廉洁心。
保持平常心是基础。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红尘滚滚,诱惑纷纷,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显得尤为重要。
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要彻底清除“官本位”意识,保持一颗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岗位的调换,职位的变迁而有所变化,自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不骄,败不馁”,始终立足本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保持责任心是关键。
权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
规划设计关系到城市建设全局,责任重于泰山。
我们应深感责任之大,化压力为动力,切实做到对岗位负责,对人民负责。
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漂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为群众谋取利益上。
保持进取心是动力。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创新,要适应朝代的潮流。
因此,经常保持一颗进取心,多一份主动,多一份努力,加强理论学习,吸纳各种知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锐意创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自觉做到立足本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保持廉洁心是保证。
廉洁自律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修养,也是基本的行为要求。
要抵挡住各种物欲的诱惑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健康地成长,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永远做人民的公仆;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正确的人生追求,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伪,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严于自察。
读书思廉活动心得体会5篇

读书思廉活动心得体会5篇【篇一】我市举行了一次领导班子读文思廉活动,活动中我阅读了一些反腐倡廉的文章,有真实故事的、哲学伦理的、还有历史人文的,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人之所以会腐败,背后的成因主要是利益驱使,而利益的诱惑又源于人性的贪念。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之所以会有贪念,是因为自己的需要。
需要就想占有,想占有就升级为贪念。
人是高级动物,除了吃,还有穿、住、行,吃好了,喝足了,便开始追求其他方面的需求。
正因为有这种需求,人类的欲望才会无限膨胀。
记得读了一篇文章叫《廉者常乐、廉心之美》里面讲到廉者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个人除了国家按规定给予的待遇以外,别无他求,他们胸怀坦荡,开朗乐观。
安贫乐道、安福乐道,这就是廉者自在快乐的状态。
这个平常心要求人要既看重金钱,又看轻金钱。
不贪、不奢、不执迷,轻松自在地对待它。
廉心的获得和展示,在与人同乐、与人同美、与天地同在,在遵守法度、予他人无私的清流间。
廉心之美,人间至美。
所以说人世的廉心是最美的。
故曰:乐自清中出,廉从淡中来所以,我们应时刻保持廉心,时刻警醒自己,勤奋做事、廉洁做人!廉洁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领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威严,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文辞,丰富的蕴含,更有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
可以说,廉洁文化就是大兴修身养廉的文化,它以史为镜,以美德高风亮节为魂,诫勉为官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中国古代的廉洁文化传统可以很容易地追溯到孔子,孔子奠定的儒学思想体系修身养廉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最好的状态是国家没有刑法,达到万事以礼为准的地步。
孔子对人性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始终以仁为宗旨修身养性的道德关怀,推广至一般官员或公众的普遍精神升华。
党员读书思廉心得体会5篇

党员读书思廉心得体会5篇“读书思廉”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党员读书思廉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参考。
党员读书思廉心得体会一修养是人的一生不断进取完善的过程。
共产党员更应有自己更高境界的修养,最近,我阅读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书中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怎样搞好修养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读《论共产党员修养》,令人倍感亲切,颇有感受。
理想信念系指人对未来事物有科学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它促使人们去奋斗、去拼搏。
古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
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人们的言论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共产党员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地锤炼革命意志。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战线,总能涌现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员。
无李林森、杨善洲,还有无数在各级岗位上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党员干部。
他们都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展示了我们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刘少奇在党员修养理论中,比较完整地借鉴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性理论。
他把“党性”与“修养”相结合,达到了传统美德与共产党人高尚道德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党性修养理论还特别引用了孟子关于凡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了一个艰苦的修养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并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题是从党性的高度,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2024年读书思廉心得体会范本(6篇)

2024年读书思廉心得体会范本阅读思廉,乃是一种对阅读的严谨态度和策略,它要求我们以专注和深思熟虑的方式研读,同时对书中内容进行反思和洞察,以期获得真知灼见。
此方法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知识层次,开阔我们的视角,以及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而带来丰富的益处。
在我的个人阅读体验中,思廉的原则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提倡深入的阅读实践。
这不仅意味着要“快速浏览”书籍,而是要全神贯注、耐心地研读,甚至反复阅读,以汲取更多的信息,更深刻地领会书中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用心。
思廉强调对书中内容的思考。
阅读的目的不仅限于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内容进行反思,将其与自己的观念相结合,激发创新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疑问,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来解答,从而深化对内容的理解。
我们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书中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辩论,这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思维路径,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
思廉还要求我们反思自身的阅读过程。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识别阅读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改进阅读策略和习惯。
例如,反思可能揭示我们在阅读时过于急躁,忽视了对内容的深入思考,或者过于依赖书中的观点,而缺乏独立的思考。
通过这样的自我审视,我们可以及时纠正错误,提升阅读的质量。
读书思廉塑造了我更为健康的阅读心态。
阅读可以带来放松和愉悦,它提醒我,阅读的目的并非仅为了应对考试,或展示知识,而是为了丰富个人的见识,积累知识,提升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我在阅读时会摒弃虚荣和功利,专注于内容本身,从中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总之,读书思廉是一种积极的阅读态度和策略,通过深入阅读、思考和反思,我们能提升知识水平,拓宽视野,增强思考能力。
在我的阅读经历中,思廉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塑造作用,使我在获取知识的也体验到了乐趣和满足。
因此,我将继续秉持读书思廉的原则,不断提升我的阅读素养和品味。
2024年读书思廉心得体会范本(二)阅读与反思是当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特别是在____年这个科技迅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人们更需审视自身的行为与价值观。
读书思廉心得(精选15篇)

读书思廉心得(精选15篇)读书思廉心得篇1公仪休拒鱼的故事有很多记载,比如《史记》、《淮南子》等等。
《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
以高弟为鲁相......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
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鱼。
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淮南子·道应训》中记载: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鱼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
”按现代的话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小故事: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公仪休的博士,因为廉洁,被任命为鲁相。
国人都想巴结他。
有消息灵通人士打听到了他的嗜好,就立刻置办了几筐鲜活的上等石斑,兴冲冲的送去。
公仪休见到几筐鱼摆到院子里,就走过来,一只手捻着胡须绕着筐子踱起了步。
送鱼的人凑向前,小心翼翼的笑着,小心翼翼的说:“小人知道您爱吃,就弄来些孝敬您。
” “哦”公仪休微笑着看看他,用手从筐里抓出一条凑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称赞道“好鱼,好鱼”。
送鱼者脸上立刻呈现出幸福的表情:“大人要是喜欢,以后小人就隔些日子送来些。
”“大胆!”公仪休勃然变色,把鱼掷入筐中,用那只摸了鱼的湿手指着来人的鼻子说:“本官一向两袖清风,你想用几筐鱼就腐蚀我?赶快给我抬走,迟一些就把你关起来。
” 片刻间,公仪休的面前只剩下了几滩散发着腥味的水和送鱼者的一只鞋。
他的弟弟走过来问他:“白送的东西,怎么不要呢?更何况以你现在的地位,吃老百姓几条鱼算什么。
” 公仪休的手仍捻着胡须,来回的踱着步,看了他弟弟一眼,然后朝门口的方向沉吟了片刻,缓缓的说:“你怎么不明白,正是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拒绝他的鱼。
如果我收下了,他必然会得寸进尺,而其他人也会仿而效之。
长久下去,终有一天我可能会因此而相位不保,那时不会再有人送鱼给我,我自己也很有可能吃不起鱼了。
我所以今天没有收他的鱼,只是为了能让相位坐的更长久些,在这个位子上就不愁没鱼吃。
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 读书思廉心得体会(6篇)

读书思廉心得体会(6篇)读书思廉心得体会(一)开展读书思廉活动,是开展干部职工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好形式,十分必要。
作为一名党员,我在工作之余静下心来读了一些“读书思廉”活动推荐的文章,收获很多。
“读书思廉”顾名思义,既读又思,在读的过程中,要理解所读资料,要认真反复地思考自我的行为有否过失,是否时刻持续一颗廉洁的心。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读书是锤炼党性,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思维层次和潜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防止思想庸俗化,抵制不正之风的思想防线。
同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把书本知识和别人的经验变成自我的东西,务必透过思考这个再加工过程。
只有读后而思,才能把读的东西变成自我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引导自我的行为能够廉洁从教。
故读书思廉“重在读、贵在思”。
读完、思后,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即为“实践”。
俗语说的好:“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读书的最终目的在于净化灵魂、指导实践。
作为一名党员,就应真正做到严于律己、思廉践廉。
一、要用科学的理论、坚定的信念时刻武装自我。
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可能滋生腐败的土壤,这就需要坚定自我的党性,用科学理论武装自我的头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锐利的思想武器,把握精髓,悟透要义,树立坚定的信念,持续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观点鲜明,纪律严格,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持续高度一致。
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知荣辱、明廉耻,恪守立身之道、做人之道、齐家之道、交友之道,时刻持续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二、要警钟长鸣、从严自律、管住自我。
党的纪律是全体共产党员务必遵守的行为准则。
作为一个党员教师干部,应严格按照《廉政准则》等相关要求和规定,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时刻警钟长鸣,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以权谋私、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从严自律、管住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思廉
刚听到学校开展“读书思廉”的活动时,说实话,心里有些不耐烦。
可是,但我开始阅读有关廉洁的文章时,我明白了。
开展“读书思廉”活动,是学校让我们学习廉政的一个很好的举措。
为此,我上网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近几年来,不少地方组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读书思廉,觉得学校开展这次活动很合时宜。
我认为“读书思廉”的主要关键在于解决好读什么,怎么思,如何保证读书者思廉进而践廉等问题,书籍浩如烟海,读书思廉应有选择的读。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他只是讲了书籍中的一部分,且并非都对廉政建设有用。
所以,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应当选择那些“心灵的良药”的书籍。
读书思廉,政治类书籍自然必不可少,这类书能让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但是,那些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书籍更必不可少,尤其是一些选录腐败案例的书籍。
这些书籍对腐败案例进行剖析,深刻揭示腐败分子从堕落走向毁灭的人生轨迹,给我们提供了种种警示。
为此,我找到了《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好干部范匡夫》一文,使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范匡夫永恒的信念、无私的品格,高尚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刻不在激励着自己、鞭策着自己,其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范匡夫与慕绥新、马向东是同一时代涌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一种是克己奉公、名扬天下、永载史册;一种是腐化堕落、身败名裂、甚至走上了“断头台”。
我在感叹两种“典型”之余,更加深了对“三个代表”深刻内涵的理解,更懂得了怎样当官、如何做人的道理,特别作为领导干部来说,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一心一意对事业,一往情深对人民,一丝不苟对工作,一身正气对邪恶,一尘不染对生活。
常言说:“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我们只有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才能抑制利欲熏心,防止私欲膨胀。
由此可见,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思想,但只是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就像一桌子珍菜佳肴,却没有放盐一样,实施浪费。
因此,读书思廉,重在读,贵在思。
书籍有一种魔力,能使人看见另一种生活,一种刺激人们、使人们去干大事业,强烈的感情和愿望。
其实,书籍具有两面性,既能勉励我们干事业,也能怂恿我们去犯错误。
思的方式不同,思的结果迥异。
因此,读书应当择善而从,见贤思齐。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要对书本内容咀嚼消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读书受益,而不是读书受害。
看到书中名言警句,笔录之,心思之,脑记之,身行之;看到书中廉洁人物,照照自己,寻找差距,扬长避短;看到书中腐败典型,常思贪欲之害。
读书最忌“思贪”、“羡腐”,看到腐败分子穷奢极欲、花天酒地,便心理失衡,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却落得一个终毁其身的下场。
在学校开展读书思廉活动,也是可以让我们深刻了解廉政。
大量阅读有关廉政的书籍,对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自不待言,对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思考习惯,提高文化修养,净化思想更是益处多多。
我认为,我们读书思廉有“三要”。
一要“精”。
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读书思廉应精选读本,应当选择那些具有“心灵良药”的书籍。
读书思廉,政治类书籍自然必不可少,这类书能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那些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书籍尤不可少,特别是剖析腐败案例的书籍。
这类书籍揭示了腐败分子从堕落走向毁灭的人生轨迹,给读者种种警示:丧失信念,就会迷失方向;滥用职权,就会埋下祸根;不慎交友,就会陷入泥坑;荒废学习,就会走向误区……还有一类书也不能不读,那就是法律书籍。
凡与廉政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都要精读细学,做到知法畏法。
二要“悟”。
在世事纷杂、竞争激烈的社会,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
有一些为政者,整天忙于应酬,根本就没有时间读书;三杯酒下肚,已然迷迷糊糊,哪里读得进
去?偶遇闲暇,读书也就成了一种消遣,猎奇览胜、走马观花。
读,且这么难,悟,就更不易。
因此,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多读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有所悟、悟准悟深。
看到书中名言警句,笔录之、心思之、脑记之、身行之;看到书中廉洁典型,比照自己,寻找差距,迎头追赶;看到书中腐败典型,心鄙之、内省之、行戒之。
切忌思贪、羡腐。
三要“行”。
英国翻译家诺思说:“读书很多而行动很少的人,就像是一口钟;它发出的鸣响,召唤别人,自己却从来不走进教堂。
”思廉只是敲响了心中的“大钟”,践廉才走进了廉政的“教堂”。
读书思廉,重在思,贵在行。
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小处做起,积小成大,成就业绩。
从小事抓起,始终做到慎独、慎微、自警、自省、自励。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在这次的读书学习,我有如下体会:
一、正确使用手中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正确使用权力,会让你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正确使用权力会使你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千古罪人。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大公无私,勤政为民,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
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这是为人民办事的“权”,脱离了这个标准,“权”就没有意义了,就是说权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
切实做到对岗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为群众谋取利益,保持廉洁的心才是当好领导干部的根本保证。
国家就象一座大厦,政府工作人员就是叠起大厦的一块砖,如果砖块不能承受甚至不可能承受(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压力,那么大厦迟早会倒塌。
所以,每一个公职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建立一个大家庭的观念,没有大家是不会有小家的,没有国泰是没有民安的,要维护这个大家才可安居乐业。
那么我们在平常的工作就要认真负责、勤政廉政、无私奉献,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才是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
二、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
一位国家干部应该模范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漂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每一位党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发扬党员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保持一颗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溶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
读本内很多事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必须引以为鉴,自觉做到立足本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经常保持一颗进取心,加强理论学习,吸纳各种知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锐意创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工作中处处想着群众,处处从群众利益出发,只有奋发进取,才能争做时代的先锋,才能成为群众爱戴的干部。
通过“读书思廉”活动,使我清醒地看到,我们应该保持正常心态,保持人生清廉,只有勤奋学习,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抵挡不良风气的侵蚀;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恪守为民之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时时严格要求,事事严于律己,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