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

合集下载

返工返修作业规范

返工返修作业规范

返工返修作业规范一.目的为使公司的返工作业规范化、系统化,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保证返工产品品质,特制定此规范。

二.适用范围材料不良、入库验退品、客户退货、产品变更、呆滞料、库存品等皆适用。

三.相关文件《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四.名词定义4.1 材料不良:进料检验员判定拒收或后制程发现品质异常追溯之材料原因。

4.2 入库验退品:入库检验使用品质检验重点及标准抽样后,发现不良品的批量。

4.3 客户退货:由于客诉所退的不良品。

4.4 产品变更:产品进行工程变更或订单变更。

4.5 呆滞料:超出库存期限的产品(经质量部重检不良需返工)。

4.6 库存品:存放在仓库里的良品。

五.内容指引六.作业程序6.1职责划分6.1.1 销售部负责客户退货等事宜转相关部门处理。

6.1.2 技术部负责分析及拟定对策,返工工时的核算,返工流程与标准的制定。

6.1.3 质量部负责产品返工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与确认,返工过程状况汇整统计。

6.1.4 生产中心负责产品返工的执行,工时的统计与记录。

6.1.5 计划部负责产品料况的管制与追踪,返工派工。

6.2返工流程申请6.2.1来料进料检验员发现不良,或在后制程发现品质异常分析与原材料品质有关时,由进料检验员OA系统提出返工返修申请,经各单位会签,当因紧急生产需求或其他原因决定协助厂商进行挑选或返工(以下通称返工)作业时,采购人员OA系统提出返工申请。

6.2.2入库或出货检验发现批量异常时或其他原因需要对库存成品进行处理时,由制程或出货检验员在OA系统开立返工申请。

6.2.3因客户端品质异常造成批量退货时,由质量部负责召集相关部门作客户抱怨处理,当决定采取返工处理时,由销售负责协调客户,可安排在客户端返工或拉回厂内返工,均需要出货检验员OA系统提出返工申请。

6.2.4品工程变更或订单变更需要对库存品进行返工时,由技术部OA系统提出返工申请。

6.2.5库存呆滞料经过质量部检验异常经讨论决定返工时,依据材料和成品分别由进料检验员和制程检验员OA系统提出返工返修申请。

返工返修作业管理规定

返工返修作业管理规定

1.目标:为有效地控制不合格品返工返修作业,使返工返修作业过程愈加顺畅,规范以达成对返工返修品质量控制之目标。

2.范围:企业内部全部不合格返工返修作业。

3.定义:3.1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方法,返工后产品一定是合格品。

3.2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方法,返修后产品能够满足预期用途,但不一定是合格品。

4.权责:4.1品质部门负责相关不合格处理方法判定,返工返修过程品质跟踪,结果品质确定。

4.2 技术/工艺部门依据产品不合格现实状况,制订返工返修方案,必需时下发临时工艺图纸。

4.3 生产部负责返工返修作业管制、调度、成本核实、异常工时统计等。

4.4 生产部根据返工返修方案负责实施返工返修作业。

5.作业步骤5.1 返工返修品起源5.1.1 进料检验不合格品直接做全检和退货处理,确实生产所急需,组织MRB评审,也能够实施返工返修作业。

5.1.2 加工过程各制程发觉不合格品,品质部需依据不良现实状况实施判定,可做返工返修作业,需在《过程检验统计》上给予注明。

5.1.3 用户退货物有品质部负责判定是否需要返工返修。

5.2.4确定不能进行返工返修产品,根据产品报废步骤给予报废。

5.2 返工返修方案确实定5.2.1 对于已判定为返工返修不合格品,依据不合格原因,若为部分简单原因造成需要返工返修,可由品质主管直接在《检验统计》上给予确定。

5.2.2 较复杂不合格原因,有技术/工艺部门主管工程师负责制订返工方案。

5.2.3 返工返修方案必需注明使用产品数量和批次。

5.3 生产指令下达5.3.1 全部返工返修通知(如联络单、过程检验统计和返工返修方案)全部必需提交生产部,由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和订单要求,下达返工返修生产指令,安排相关人员实施返工作业。

5.4 返工返修实施5.4.1 全部返工返修实施均由品质部下达《返工返修单》。

任何场所需返工返修不合格品,均需单独隔离管制、并在产品标识牌上注明“待返工/返修”。

返工作业规范

返工作业规范
(2)制程中发现不良超过5PCS或同一缺陷不良连续超过5PCS。
(3)客退品要求返工的。
2.1.2品质部依据返工条件开[返工处理报告],至责任部门进行确认和对策回复。
2.3返工及检验
2.3.1生产部依据[返工处理报告]进行返工生产安排。详细参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2.3.2生产部依据[返工处理报告]及生产部的返工生产安排制作返工作业标准书。返工若涉及
2.1.3生产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
2.1.4工程部负责返工作业标准书的制作;
2.1.5各责任部门负责返修原因及纠正措施的制定。
2.2不良判定
2.1.1品质部依据《不合格品过程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判定;依据《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过程控制程序》进行不合格处理;判定返工的条件:
(1)制程中发现批量作业不良(原材料不良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文件修改履历
项次
修改内容
修改日期
修改人
审批人
备注
1. 目的/范围
通过对不合格品判定和处理,使不合格品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证工程品质。特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不合格品返工及客退品返工。
2.内容
2.1 职责权限
生产部负责不合格品的隔离;
返工标记方法见下页表格所示。
返工次数
颜色标记
标记位置
第一次
红色
1.在产品右上侧或右下侧打点
2.打点方式:从右往左,从右往下
第二次
白色
第三次
黑色
第四次
蓝色
第五次
黄色
2.3.5返工产品经出货检验时,OQC检验员在[出货检查记录表]中备注返工的数量和LOT NO。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

四、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焊缝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问题或整体返修的焊接前准备、人员、工艺过程工艺要求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碳钢和船用高度结构钢(以下简称高强钢)材质的焊接返修。

2、焊接前准备1)、焊缝返修条件:①无论是何种形式接头的焊缝,其外表质量不符合(B/T3802-1997)《船体焊缝表面检验要求》时,则必须对该焊缝进行返修。

②无论是何种位置,何种焊接方法焊接的拼板对接焊修,当焊缝经无损探伤后,其焊缝内部或表面存在超过该产品无损检查要求的焊接缺陷时,则必须对接焊缝进行返修。

2)、焊接方法①对焊缝的返修,可采用和电弧焊或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

②当采用特殊焊接方法进行焊接的补休,该焊接方法需得到船级社或有关检验部门的认可。

3)、焊接材料①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为公司内焊接工艺认可试验合格的焊材。

②常用手工电弧焊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选用的焊接材料见表1.表1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材料4)、焊接清理①焊前焊工必须对返修部位的焊缝及焊缝及两侧各宽20mm 范围内清除氧化场、水份、油污等。

②当焊缝清理后来能及时进行返修,并因气候或其它原因影响而受潮、生锈等,在返修前应重新清理。

3、工艺要求1)、普通碳钢的焊缝返修。

①焊缝表面存在的焊缝缺陷,可采用砂轮去除而对整体焊缝也能满足标准要求的则可不需焊接,直接采用砂轮去除缺陷。

②一般南焊缝的焊接缺陷可在直接采用焊接方法进行修补,但对于直接修补仍无法满足要求的缺陷,如密集气孔等,则需要采用砂轮或碳弧气创剔除缺陷后方能进行焊接修补。

③对于水密的角焊缝表面存在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则需要用砂轮或弧气刨剔除缺陷,然后焊接修补。

④修补焊缝表面缺陷时,修补长度不得小于50mm,严禁点焊修补气孔和咬边等缺陷。

⑤焊接内部存在超标的焊缺陷时,需采用碳弧气刨。

⑥焊接修补后应保证修补焊缝与正式缝圆滑过度,突变的部位需打磨光顺。

返工返修作业规范

返工返修作业规范

返工返修作业规范文件编号:1.0目的确保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的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2.0适用范围不合格品返工、返修的处理过程。

3.0定义及术语3.1返工: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使其任符合规定的要求。

3.2返修: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使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要求。

4.职责4.1质量部:对返修(工)品的确认,返工返修后的验证以及对策跟踪。

4.2生产部:负责返修(工)品的处理。

4.3相关责任部门:负责返修(工)品的纠正处理,以及预防措施的制定、执行。

5.工作程序5.1制造过程中产生之返修(工)品5.1.1工序作业人员按照标准判为不合格后,将其与合格品分开放置,并作不合格标识。

5.1.2质量部过程检验员及生产部,必要时技术部人员会同判定不合格品,填写《不合格处理单》;若判为返修(工)品时,由检验员注明返修(工)标识并放置至指定区域,必要时,开据《纠正与预防措施表》。

5.1.3生产部根据生产情况自行制定返修(工)计划,由生产部维修人员具体执行返修(工)任务,填写《返工返修记录》。

5.1.4返修(工)人员必须对返修(工)后的产品进行重新报检,检验员根据顾客图纸、技术规范及制程检验规范,抽样计划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续流或经合格标识后放入指定的合格区域。

5.1.5返修(工)品作为让步接收时,由生产部、物流部、品质部、技术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向顾客提出申情,经顾客批准。

5.2退货返修(工)品5.2.1质量部检验员根据顾客出具的退货单进行确认,若判定为返修(工)品时,按5.1.1至5.1.5实施。

5.3防止再发生对策质量部主导,生产部、工程技术部协助调查返修(工)发生之原因,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表》,由责任部门过程负责人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确认对策实施状况。

5.4 返工返修措施指导6.相关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P8.3.1 7.相关记录7.1《不合格品处理单》 QR8.3-03 7.2《纠正与预防措施表》 QR8.5-02 7.3《返工返修作业记录》 QR8.3-07。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1.总则
本规程对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CO 2气保焊、关键焊缝的角焊缝等不合
格焊缝的返修做出规定。

2.焊工
2.1担任手工电弧焊返修焊接的焊工必须按AWSD1.1的规定,经考试合格并在该项目持证有效期内才能担任焊接。

2.2焊工必须遵守《不合格品通知单》的返修工艺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3.焊接设备
施焊前应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安全、可靠,设备上的电流表、电压表应经过校验并在鉴定有效期内,设备经过维修、保养,处于完好状态。

4.焊接材料
4.1填充用的焊条其型号、规格必须符合工艺的要求。

4.2焊条必须领自焊材库,并按有关规定经烘干后,方可领用实施焊缝返修焊接。

4.3焊条自焊材库领出后,必须放在焊条保温筒内使用,不得随意放置,以防受潮或被油锈污染。

4.4焊丝焊前应除油、除锈处理。

5.缺陷的清除。

焊缝返修工艺规程

焊缝返修工艺规程
6.2.9同一位置的焊缝返工不得超过2次,第2次返工前必须由焊接责任人员制定返工方案,经主管焊接责任人员批准后实施。
6.2.10所有焊缝返修后其焊接质量应符合EN 15085-3、ISO 5817标准和图纸中焊缝质量等级的要求。
6.3焊缝的检验
6.3.1所有焊缝返修后都要重新进行检验。
6.3.2返修后的工件必须使用和首次检验时相同的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焊接责任人员也可以要求使用其它附加的检验方法。
6.2.1返工使用的WPS(原WPS或焊接责任人员专门为返工编制的WPS)必须符合WPQR的适用范围。
6.2.2实施返工焊接必须由经ISO9606-1标准考试合格的焊工进行焊接操作,其操作范围在焊工证书所规定的范围内。
6.2.3为确保施工安全和焊接质量不受影响,焊接应在防风防雨的设施内进行。
6.2.4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应保持不低于预热温度。
6.1.3焊缝有咬边或未焊满缺陷时,不允许以打磨母材作为修正,应先将缺陷部位补焊,补焊应按首次施焊一样进行焊接,然后对成型不均匀的部位采用砂轮机或直磨机进行修磨,保证与未咬边焊缝高低宽窄差一致并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的要求。
6.1.4当焊缝收尾产生弧坑裂纹或因其它原因产生裂纹时,在用焊接技术排除裂纹之前,应准确确定裂纹走向,必要时应在裂纹末端钻止裂孔,接着去除裂纹,不许在裂纹上焊接。
6.1.5返工焊接时,应将裂纹和未熔合部位彻底清理干净,必要时采用PT、MT确定裂纹已彻底清除再施焊;然后根据部件的重要性决定是采用MT还是PT进行内部质量检查,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的要求。
6.1.6焊缝上产生局部气孔或夹渣时,先用碳弧气刨或砂轮机将表面气孔彻底清除,再将清除部位焊满并打磨至圆滑过渡,保证与原焊缝表面平齐且高低宽窄差一致并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的要求。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1.总则本规程对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CO2气保焊、关键焊缝的角焊缝等不合格焊缝的返修做出规定。

2.焊工2.1担任手工电弧焊返修焊接的焊工必须按AWSD1.1的规定,经考试合格并在该项目持证有效期内才能担任焊接。

2.2焊工必须遵守《不合格品通知单》的返修工艺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3.焊接设备施焊前应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安全、可靠,设备上的电流表、电压表应经过校验并在鉴定有效期内,设备经过维修、保养,处于完好状态。

4.焊接材料4.1填充用的焊条其型号、规格必须符合工艺的要求。

4.2焊条必须领自焊材库,并按有关规定经烘干后,方可领用实施焊缝返修焊接。

4.3焊条自焊材库领出后,必须放在焊条保温筒内使用,不得随意放置,以防受潮或被油锈污染。

4.4焊丝焊前应除油、除锈处理。

5.缺陷的清除5.1对焊缝表面可见的夹渣、气孔、咬边及表面裂纹等缺陷,一般采用砂轮打磨的方法清除。

5.2对深度较大的表面缺陷及焊接接头内部缺陷,一般采用碳弧气刨的方法清除。

操作中应采用较小电流。

凡焊前要求预热的材料,碳弧气刨前必须预热,其温度不得低于该材料的焊接预热温度。

6.焊接6.1施焊前,对焊接部位母材周边和焊槽表面应进行清理,打磨出金属光泽,以上范围内的油、锈、水等有害物质应清除干净。

6.2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CO2气保焊、关键焊缝的角焊缝的返修严格执行工艺的规定或原焊接工艺。

6.3焊缝焊接工艺有预热要求时,补焊前必须按工艺严格预热,预热宽度为补焊处周边不小于焊件厚度的三倍,且不小于50mm。

6.4严禁在焊槽周边的母材表面起弧,应特别注意起弧和收弧的焊接质量;多层焊时,焊道的起弧位置应错开一定距离。

6.5每焊完一道焊缝,应认真清理焊渣,并检查焊道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消除后,方可继续施焊。

6.6焊接时必须按工艺控制焊接电流及层间温度,防止发生过热而影响焊缝的使用性能,不允许用大幅度的横向摆动慢速焊堆方式进行补焊。

6.7对于厚度较薄或尺寸要求严格的产品,返修时应采取防变形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格焊缝返修返工作业规范
1、目的为防止不合格的焊缝没有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建立并实施对不合格焊缝处理的文件化程序,加强对焊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焊接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从事焊接作业的焊工、焊接操作工、焊接组长和焊接检验人
员。

3、引用标准
公司《焊接质量管理手册》公司《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公司《纠正与预防改善措施管理程序》
4、术语不合格焊缝:是指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的焊缝。

返修:局部焊缝中存在超标缺陷时,用局部挖补的方法进行修复,使其满足规定或预期的使用要求的过程。

返修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返工:对那些性能已无法满足要求或焊接缺陷过于严重以致局部修理不经济或不能保证质量的焊缝进行割除、清理后重新焊接,使其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

返工是处理不合格焊缝的一种类型。

报废:指存在于焊缝中的缺陷过于严重,采取返工方式已不能保证其焊缝质量满足规定要求,而将该焊缝连同工件一起不再用作产品中去的一种处理方式。

5、不合格焊缝的范围
错用焊接材料的焊缝;焊缝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焊缝;违反焊接工艺规程施焊的焊缝;无资格证书而上岗的焊工施焊的焊缝;按不符合要求或已作废的焊接工艺文件施焊的焊缝。

6、不合格焊缝的控制程序标识:通过外观、尺寸或无损探伤检查出的不合格焊缝要及时
在工件上作出标志,以方
便识别。

记录:将不合格焊缝的范围以及存在于不合格焊缝中的缺陷位置、缺陷类型记录于《焊接质量检验记录》表中。

隔离:确认不合格焊缝的范围,将不合格焊缝与合格焊缝的工件分开存放,固定构件中的不合格焊缝则应做好明显的标记,以区别于合格焊缝。

评价:由指定人员对不合格焊缝的形成原因及危害程度作出分析。

处置:根据评价对不合格焊缝作出处理,并监督实施。

7、不合格焊缝处理程序
返修当焊接接头存在不允许的缺陷时,应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焊接组长制定措施由施焊人员实施返修。

返修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必须确认是正确的工艺方法,施焊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且考核合格。

返修过程及结果应有书面记录。

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由技术规范规定。

对于超过规定返修次数的,应由焊接组长会同检查人员、焊工共同分析查明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可靠的技术措施后方可实施超次返修。

焊缝危害性缺陷的返修,应在焊接组长或专职检验员的监督下进行。

返修后的焊缝其外形与原焊缝一致,并按规定对返修区进行外观、尺寸或无损检测,且符合质量要求。

返工
首先要对返工的整条焊缝予以确认。

根据焊缝位置及材质的不同用合适的方式割除或铲除焊缝。

整条焊缝割除或铲除后,对能采用机加工方式制作坡口的焊缝一定要采用机加工方式来制作,对不能采用机加工方式制作的坡口,则应按有关技术要求,采用人员仔细打磨制作坡口。

注意:经过机加工或打磨制作的坡口要确保原焊缝熔敷金属被全部清除。

返工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必须确认是正确的工艺方法,施焊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且考核合格。

对于自动焊或半自动焊完成的焊缝,若补焊范围超过焊缝全长的1/5 或其厚度的1/2 ,则应将焊缝全部除去,重新焊接。

不合格焊缝返工后必须重新进行外观、尺寸或无损检测,且符合质量要求并予以记录。

检验
设计图样及焊接工艺规程中有关焊接施焊及验收规范是焊接质量检验的依据。

返修或返工的焊缝必须作100%目视检查,必要时可用5-10 倍放大镜观察,检查结果应符合相应技术规范要求,并作出记录。

返修后的焊缝,需对返修部位按原检验方法重新检查至合格外,还应从该焊工当日所焊的同一批焊接接头中增做不合格数的加倍检验。

加倍检验中仍有不合格时,则该批焊接接头评为不合格,对该焊工当日所焊同一批的其他焊接接头应全部进行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