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选手




方差(s2)
0.020
0.019
0.021
0.022
A.甲B.乙C.丙D.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详解]解:∵s2丁>s2丙>s2甲>s2乙,
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1)求点 的坐标;
(2)点 在直线 上,且位于 轴的上方,将 沿直线 翻折得到 ,若点 恰好落在直线 上,求点 的坐标和直线 的解析式;
(3)设点 在直线 上,点 在直线 上,当 为等边三角形时,求点 坐标.
答案与解析
A卷(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1)求证: ;
(2)如图2,若 , ,折叠纸片,使点 与点 重合,折痕为 ,且 .
①求证: ;
②点 是线段 上一点,连接 ,一动点 从点 出发,沿线段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点 ,再沿线段 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 后停止,点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用时最少多少秒?
28.如图,点 ,过点 做直线 平行于 轴,点 关于直线 对称点 .
[分析]
平移时k的值不变,只有b发生变化.
[详解]解:原直线的k=-3,b=0;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了新直线,那么新直线的k=-3,b=0+5=5.
∴新直线的解析式为y=-3x+5.
故答案为y=-3x+5.
[点睛]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k和b的值的变化,掌握这点很重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共四套)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共四套)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a 2=b 2,则a=b B: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81的算术平方根是9 D:x=2 y=1是方程2x-y=3的解。

2、414 ,226 15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414<`15<`226 B:226<`15<`414C: 414<`226<15 D:15< 226 <4143、以方程组{12+=+-=x y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如图,AD ⊥ BC,三角形ABD 和三角形CDE都是等腰三角形 , 且BC=17,DE=5 那么线段AC=( )A:5, B:7, C:12, D:13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直线y=kx+b 交 X 轴于A (-2,0),交y 轴于B ,且三角形AOB 的面积为8,则k=( ) A:1 B: 2 C: -2或4, D:-4或46、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4, 5, 5, x , 6, 7, 8, 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是( )A :5, 5B :6, 5C :6, 5和6,D :6, 5和7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在△ABC 中,如果BC :AC :AB=1:3:2,则∠A :∠B :∠C=……………… 8、直线y=ax-2与直线y=bx+1的交点在x 轴上,则a:b=……………9、已知实数x y 满足y=xx 221616---+2,则x-y=…………----------10、已知A (m,-2) B (3, m-1)且AB ∥x 轴,则线段AB= ---------11、函数y=-3x+2的图象上有一点P,且P 点到x 轴的距离为3,则P 点坐标为… 12、等边△ABC 的两个顶点为A (2,0) B(-4,0)则顶点C 坐标为………13、已知直线y=mx-1上有一点P (1,n)到原点的距离为10,则直线与两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4、在y=kx+b 中,当x=5时y=6,当x=-1时y=-2,当x=2时y=……… 三、简答题15(10分)解方程组(1) ⎩⎨⎧=-=+②①7211y x y x (2)⎩⎨⎧=+=.13y 2x 11,3y -4x .16.化简:(10分) (1)31318)62(-⨯-.(2)计算: 34827++)32)(32(-+17(6分)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 ∥BC ,试求∠AFD 的度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B .3-C .0.101001D .132.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 ∥b 的是()A .∠2=∠5B .∠1=∠3C .∠5=∠4D .∠1+∠5=180°3.若一次函数(2)1y k 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A .2k <B .2k >C .0k >D .0k <4.快要到新年了,某鞋店老板要进一批新年鞋,他一定会参考下面的调查数据,他最关注的是()A .中位数B .平均数C .加权平均数D .众数5.下列各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 .若a -b =0,则a =b =0B .若a -b >0,则a >bC .若a -b <0,则a <bD .若a -b≠0,则a≠b6.二元一次方程组22x y x y +=⎧⎨-=-⎩的解是()A .02x y =⎧⎨=-⎩B .02x y =⎧⎨=⎩C .20x y =⎧⎨=⎩D .20x y =-⎧⎨=⎩7.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 .8.如图,已知函数y =ax+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 ax by kx=+⎧⎨=⎩的解是()A.24xy=-⎧⎨=-⎩B.42xy=-⎧⎨=-⎩C.24xy=⎧⎨=-⎩D.42xy=-⎧⎨=⎩9.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A=80°,∠1=15°,∠2=40°,则∠BOC等于()A.95°B.120°C.135°D.无法确定10.如图,∠AFD=65°,CD∥EB,则BÐ的度数为()A.115°B.110°C.105°D.65°二、填空题11.甲、乙两地7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地这10天中日平均气温的方差S2甲与S2乙的大小关系是S2甲_______S2乙.(填“>”或“<”)12.小明某学期数学平时成绩为70分,期中考试成绩为8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90分,计算学期总评成绩的方法:平时占30%,期中占30%,期末占40%,则小明这学期的总评成绩是________分.13.若|3x﹣0,则xy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14.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4),结合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_____.15.如图,已知∠1=100°,∠2=140°,那么∠3=________度.16.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5,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AB2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Q,过P、Q两点作直线交BC于点D,则CD的长是_____.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18.如图,在△ABC 中,∠A=40°,点D 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DC 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01323(21)2-+20.解下列方程组:569745x y x y -=⎧⎨-=-⎩21.某单位750名职工积极参加向贫困地区学校捐书活动,为了解职工的捐数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名职工作为样本,对他们的捐书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共有4本、5本、6本、7本、8本五类,分别用A ,B ,C ,D ,E 表示,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2)这30名职工捐书本数的众数是本,中位数是本;(3)求这30名职工捐书本数的平均数是多少本?并估计该单位750名职工共捐书多少本?22.如图,已知12l l //,且3l 与1l ,2l 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在直线AB 上.(1)当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求1∠,2∠,3∠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试探究1∠,2∠,3∠之间的数量关系(点P 与A ,B 不重合),并说明理由.23.某市推出电脑上网包月制,每月收取费用y (元)与上网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A 是线段,且BA ∥x 轴,AC 是射线.(1)若小李11月份上网20小时,他应付多少元的上网费用?(2)当x≥30,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若小李12月份上网费用为135元,则他在该月份的上网时间是多少?2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将△ACB 沿CD 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1)求△BDE 的周长;(2)若∠B =37°,求∠CDE 的度数.25.某水果店11月份购进甲、乙两种水果共花费1700元,其中甲种水果8元/千克,乙种水果18元/千克.12月份,这两种水果的进价上调为:甲种水果10元/千克,乙种水果20元/千克.(1)若该店12月份购进这两种水果的数量与11月份都相同,将多支付货款300元,求该店11月份购进甲、乙两种水果分别是多少千克?(2)若12月份将这两种水果进货总量减少到120千克,设购进甲种水果a千克,需要支付的货款为w元,求w与a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若甲种水果不超过90千克,则12月份该店需要支付这两种水果的货款最少应是多少元?26.甲、乙两人相约周末登花果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是每分钟________米,乙在A地时距地面的高度b为________米;(2)若乙提速后,乙的登山上升速度是甲登山上升速度的3倍,请求出乙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范围);(3)登山多长时间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参考答案1.A2.B3.B4.D 5.A 6.B 7.C 8.B 9.C 10.A 11.> 12.81 1314.x=2 15.6016.8 517.(0,3)18.110°【详解】解:∵D点是∠ABC和∠ACB角平分线的交点,∴∠CBD=∠ABD=12∠ABC,∠BCD=∠ACD=12∠ACB,∵∠A=40°,∴∠ABC+∠ACB=180°−40°=140°,∴∠DBC+∠DCB=70°,∴∠BDC=180°−70°=110°,故答案为:110°.191.1)1=+1=.20.34xy=-⎧⎨=-⎩.【详解】解:569745x y x y -=⎧⎨-=-⎩①②,①×2-②×3,得-11x=33,解得x=-3,把x=-3代入①,得-15-6y=9,解得y=-4,故方程组的解为34x y =-⎧⎨=-⎩.21.(1)补全图形见解析;(2)6,6;(3)6本;4500本.【详解】解:(1)D 组人数=30﹣4﹣6﹣9﹣3=8.(2)众数是6本中位数是6本.故答案为6,6.(3)平均数=6(本),该单位750名职工共捐书约4500本.22.(1)123∠+∠=∠,见解析;(2)123∠-∠=∠或213∠-∠=∠,见解析.【详解】(1)123∠+∠=∠.理由如下:如图所示,过点P 作1//PQ l .12//l l ,12////l l PQ ∴,14∴∠=∠,25∠=∠.453∠+∠=∠ ,123∴∠+∠=∠.(2)123∠-∠=∠或213∠-∠=∠.理由如下:当点P 在下侧时,过点P 作1l 的平行线PQ ,如图所示,12//l l ,12////l l PQ ∴,24∴∠=∠,134∠=∠+∠,123∴∠-∠=∠.当点P 在上侧时,如图所示,12//l l ,24∴∠=∠,又413∠=∠+∠,213∴∠-∠=∠.23.(1)60元;(2)y =3x ﹣30;(3)55个小时.【详解】解:(1)根据题意,从图象上看,30小时以内的上网费用都是60元;(2)当x≥30时,设函数关系式为y =kx+b ,则30604090k b k b +=⎧⎨+=⎩,解得k 3b 30=⎧⎨=-⎩,故函数关系式为y =3x ﹣30;(3)由135=3x ﹣30解得x =55,故12月份上网55个小时.24.(1)△BDE 的周长为12;(2)∠CDE 的度数为82°.【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E=AD ,CE=AC ,则△BDE 的周长=BD+DE+BE=BD+BE+AD=AB+BE ,先求出BE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即可;(2)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CD=∠BCD ,∠A=∠CED ,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E=AD ,CE=AC ,∴△BDE 的周长=BD+DE+BE=BD+BE+AD=AB+BE ,∵∠ACB=90°,AC=6,BC=8,∴BE=BC-CE=BC-AC=2,10AB =,∴△BDE 的周长=AB+BE=10+2=12;(2)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CD=∠BCD ,∠A=∠CED ,∵∠ACB=90°,∠B=37°,∴∠A=∠CED=53°,1452ECD ACB ==o ∠,∴=180=82CDE BCD CED --o o ∠∠∠.25.(1)该店5月份购进甲种水果100千克,购进乙种水果50千克;(2)w =﹣10a+2400;(3)12月份该店需要支付这两种水果的货款最少应是1500元.【分析】(1)设该店5月份进甲种水果x千克,购进乙种水果y千克,根据总价=单价×购进数星,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进甲种水果a千克,需要支付的货款为w元,则购进乙种水果(120-a)千克,根据总价=单价×购进数量,即可得出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3)根据甲种水果不超过90千克,可得出a的取值范固,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详解】解:(1)设该店11月份购进甲种水果x千克,购进乙种水果y千克,根据题意得:8181700 10201700300 x yx y+=⎧⎨+=+⎩,解得10050xy=⎧⎨=⎩,答:该店5月份购进甲种水果100千克,购进乙种水果50千克;(2)设购进甲种水果a千克,需要支付的货款为w元,则购进乙种水果(120﹣a)千克,根据题意得:w=10a+20(120﹣a)=﹣10a+2400;(3)根据题意得,a≤90,由(2)得,w=﹣10a+2400,∵﹣10<0,w随a的增大而减小,∴a=90时,w有最小值w最小=﹣10×90+2400=1500(元).答:12月份该店需要支付这两种水果的货款最少应是15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之间的关系,找出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 26.(1)10;30;(2)15(02)3030(211)x xyx x≤<⎧=⎨-≤≤⎩;(3)登山3分钟或10分钟或13分钟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分析】(1)根据速度=高度÷时间即可算出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根据高度=速度×时间即可算出乙在A地时距地面的高度b的值;(2)分0≤x<2和x≥2两种情况,根据高度=初始高度+速度×时间即可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3)当乙未到终点时,找出甲登山全程中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令二者作差等于70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出x值;当乙到达终点时,用终点的高度-甲登山全程中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70,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求出x 值.综上即可得出结论.(1)解: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是:(300-100)÷20=10(米/分钟),b=15÷1×2=30.故答案为:10;30;(2)解:当0≤x <2时,y=15x ;当x≥2时,y=30+10×3(x-2)=30x-30.当y=30x-30=300时,x=11.∴乙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 与登山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15(02)3030(211)x x y x x ≤<⎧=⎨-≤≤⎩;(3)解:甲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 与登山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k≠0),把(0,100)和(20,300)代入解析式得:10020300b k b =⎧⎨+=⎩,解得:10100k b =⎧⎨=⎩,∴甲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 与登山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100(0≤x≤20),当10x+100-(30x-30)=70时,解得:x=3;当30x-30-(10x+100)=70时,解得:x=10;当300-(10x+100)=70时,解得:x=13.答:登山3分钟、10分钟或13分钟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A.3.14B.2.12122C.D.2.下列四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2、4、6B.2、3、4C.5、7、12D.8、15、173.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一个点位置的是()A.北偏东40°B.某地江滨路C.光明电影院6排D.东经116°,北纬42°4.下列代数式能作为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是()A.3﹣πB.a C.a2+1D.2x+45.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A,且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点A的坐标不可能是()A.(2,4)B.(﹣1,2)C.(5,1)D.(﹣1,﹣4)6.老师随机抽查了学生读课外书册数的情况,绘制成两幅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被遮盖了一部分,则被遮盖的数是()A.5B.9C.15D.227.方程组的解为,则a、b的值分别为()A.1,2B.5,1C.2,1D.2,38.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同角的补角相等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9.已知m=,则以下对m的值估算正确的()A.2<m<3B.3<m<4C.4<m<5D.5<m<610.如图,直线y1=ax(a≠0)与y2=x+b交于点P,有四个结论:①a<0;②b<0;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16的平方根是.12.若y=3x n﹣1是正比例函数,则n=.13.若P(a﹣2,a+1)在x轴上,则a的值是.14.计算5个数据的方差时,得s2=[(5﹣)2+(8﹣)2+(7﹣)2+(4﹣)2+(6﹣)2],则的值为.15.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则∠1+∠2的度数为.16.双察下列等式:,,,…则第n个等式为.(用含n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解答17.(8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8.(8分)计算:.19.(8分)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官兵分布”问题:“一千官军一千布,一官四疋无零数,四军才分布一疋,请问官军多少数.”其大意为:今有1000官兵分1000匹布,1官分4匹,4兵分1匹.问官和兵各几人?20.(8分)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1.(8分)某种优质蜜柚,投入市场销售时,经调查,该蜜柚每天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单价x (元/千克)之间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某农户今年共采摘该蜜柚4500千克,其保质期为40天,若以18元/千克销售,问能否在保质期内销售完这批蜜柚?请说明理由.22.(10分)如图,把△ABC放置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C均在格点上,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点A(1,4),△ABC与△A'B'C'关于y轴对称.(1)画出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与△A'B'C';(2)在y轴上找点P,使PC+PB'的值最小,求点P的坐标与PC+PB'的最小值.23.(10分)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20名学生,对每人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间(单位:min)进行调查,过程如下:收集数据:30608150401101301469010060811201407081102010081整理数据:课外阅读平均时间x(min)0≤x<4040≤x<8080≤x<120120≤x<160等级D C B A人数3a8b分析数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80m n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a=,b=;m=,n=;(2)已知该校学生500人,若每人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间不少于80min为达标,请估计达标的学生数;(3)设阅读一本课外书的平均时间为260min,请选择适当的统计量,估计该校学生每人一年(按52周计)平均阅读多少本课外书?24.(12分)如图,在△ABC中,∠ACB=90°,点E,F在边AB上,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1)求∠ECF的度数;(2)若CE=4,B'F=1,求线段BC的长和△ABC的面积.25.(14分)已知等边△AOB的边长为4,以O为坐标原点,O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A的坐标;(2)若直线y=kx(k>0)与线段AB有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3)若点C在x轴正半轴上,以线段A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ACD,求直线BD的解析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A.3.14B.2.12122C.D.【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结合选项找出无理数的选项.【解答】解:无理数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2.下列四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2、4、6B.2、3、4C.5、7、12D.8、15、17【分析】分别求每个选项中数字的平方,根据其中两个数字的平方和等于第三个数字即可解题.【解答】解:22+42≠62,故A错误;22+32≠42,故B错误;52+72≠122,故C错误;82+152=17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数的计算,其中2个数字的平方和等于第三个数字的平方,则这3个数字为勾股数.3.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一个点位置的是()A.北偏东40°B.某地江滨路C.光明电影院6排D.东经116°,北纬42°【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语句可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北偏东40°无法确定位置,故选项A错误;某地江滨路无法确定位置,故选项B错误;光明电影院6排无法确定位置,故选项C错误;东经116°,北纬42°可以确定一点的位置,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坐标位置的确定,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可以判断选项中的各个语句哪一个可以确定一点的位置.4.下列代数式能作为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是()A.3﹣πB.a C.a2+1D.2x+4【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3﹣π<0,则3﹣a不能作为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故此选项错误;B、a的符号不能确定,则a不能作为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故此选项错误;C、a2+1一定大于0,能作为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故此选项正确;D、2x+4的符号不能确定,则a不能作为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正确把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A,且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点A的坐标不可能是()A.(2,4)B.(﹣1,2)C.(5,1)D.(﹣1,﹣4)【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k的符号,再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kx+2(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A、∵当x=2,y=4时,2k+3=4,解得k=0.5>0,∴此点符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B、∵当x=﹣1,y=2时,﹣k+3=2,解得k=1>0,∴此点符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C、∵当x=5,y=1时,5k+3=1,解得k=﹣0.4<0,∴此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选项正确;D、∵当x=﹣1,y=﹣4时,﹣k+3=﹣4,解得k=7>0,∴此点符合题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老师随机抽查了学生读课外书册数的情况,绘制成两幅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被遮盖了一部分,则被遮盖的数是()A.5B.9C.15D.22【分析】求出确定总人数,再求出被遮盖的数即可.【解答】解:由题意,总人数=6÷25%=24(人),∴被遮盖的数=24﹣5﹣6﹣4=9(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方程组的解为,则a、b的值分别为()A.1,2B.5,1C.2,1D.2,3【分析】把代入方程组,即可解答.【解答】解:把代入方程组得:解得: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用代入法进行求解.8.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同角的补角相等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补角的性质、对顶角的概念、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解答】解:同角的补角相等,A是真命题;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B是假命题;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C是假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是假命题;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9.已知m=,则以下对m的值估算正确的()A.2<m<3B.3<m<4C.4<m<5D.5<m<6【分析】估算确定出m的范围即可.【解答】解:m=+=2+,∵1<3<4,∴1<<2,即3<2+<4,则m的范围为3<m<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弄清估算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0.如图,直线y1=ax(a≠0)与y2=x+b交于点P,有四个结论:①a<0;②b<0;③当x>0时,y1>0;④当x<﹣2时,y1>y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正比例函数y1=ax经过二、四象限,所以a<0,①正确;一次函数y2=x+b经过一、二、三象限,所以b>0,②错误;由图象可得:当x>0时,y1<0,③错误;当x<﹣2时,y1>y2,④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是根据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16的平方根是±4.【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2.若y=3x n﹣1是正比例函数,则n=2.【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以列出关于n是方程n﹣1=1,据此可以求得n的值.【解答】解:∵y=3x n﹣1是正比例函数,∴n﹣1=1,∴n=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是:k为常数且k≠0,自变量次数为1.13.若P(a﹣2,a+1)在x轴上,则a的值是﹣1.【分析】直接利用x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a+1=0,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P(a﹣2,a+1)在x轴上,∴a+1=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掌握x轴上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14.计算5个数据的方差时,得s2=[(5﹣)2+(8﹣)2+(7﹣)2+(4﹣)2+(6﹣)2],则的值为6.【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方差,平均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则∠1+∠2的度数为45°.【分析】首先过点B作BD∥l,由直线l∥m,可得BD∥l∥m,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2=∠3,∠1=∠4,故∠1+∠2=∠3+∠4,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B作BD∥l,∵直线l∥m,∴BD∥l∥m,∴∠4=∠1,∠2=∠3,∴∠1+∠2=∠3+∠4=∠ABC,∵∠ABC=45°,∴∠1+∠2=45°.故答案为:45°.【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定理的应用.16.双察下列等式:,,,…则第n个等式为=.(用含n的式子表示)【分析】探究规律后,写出第n个等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则第n个等式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解答17.(8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可得.【解答】解:①+②,得:5x=5,解得:x=1,将x=1代入①,得:3+y=6,解得y=3,所以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8.(8分)计算:.【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运算,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4﹣5=﹣﹣1=﹣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19.(8分)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官兵分布”问题:“一千官军一千布,一官四疋无零数,四军才分布一疋,请问官军多少数.”其大意为:今有1000官兵分1000匹布,1官分4匹,4兵分1匹.问官和兵各几人?【分析】设官有x人,兵有y人,根据1000官兵正好分1000匹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官有x人,兵有y人,依题意,得:,解得:.答:官有200人,兵有800人.【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0.(8分)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分析】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过点A作直线MN∥BC,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MAB=∠B,∠NAC=∠C,代入∠MAB+∠BAC+∠NAC=180°即可求出答案.【解答】已知:△ABC,如图:求证:∠A+∠B+∠C=180°证明:过点A作直线MN∥BC,∵MN∥BC,∴∠MAB=∠B,∠NAC=∠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MAB+∠BAC+∠NAC=180°(平角的定义),∴∠B+∠BAC+∠C=180°(等量代换),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21.(8分)某种优质蜜柚,投入市场销售时,经调查,该蜜柚每天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单价x (元/千克)之间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某农户今年共采摘该蜜柚4500千克,其保质期为40天,若以18元/千克销售,问能否在保质期内销售完这批蜜柚?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将x=18代入(1)的函数解析式,求出相应的y的值,从而可以求得40天的销售量,然后与4500比较大小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得,即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300;(2)能在保质期内销售完这批蜜柚,理由:将x=18代入y=﹣10x+300,得y=﹣10×18+300=120,∵120×40=4800>4500,∴能在保质期内销售完这批蜜柚.【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10分)如图,把△ABC放置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C均在格点上,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点A(1,4),△ABC与△A'B'C'关于y轴对称.(1)画出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与△A'B'C';(2)在y轴上找点P,使PC+PB'的值最小,求点P的坐标与PC+PB'的最小值.【分析】(1)直接利用A点坐标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的方法以及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点P的坐标为:(0,1),PC+PB'的最小值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勾股定理,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3.(10分)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20名学生,对每人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间(单位:min)进行调查,过程如下:收集数据:30608150401101301469010060811201407081102010081整理数据:课外阅读平均时间x(min)0≤x<4040≤x<8080≤x<120120≤x<160等级D C B A人数3a8b 分析数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80m n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a=5,b=4;m=81,n=81;(2)已知该校学生500人,若每人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间不少于80min为达标,请估计达标的学生数;(3)设阅读一本课外书的平均时间为260min,请选择适当的统计量,估计该校学生每人一年(按52周计)平均阅读多少本课外书?【分析】(1)根据统计表收集数据可求a,b,再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可求m,n;(2)达标的学生人数=总人数×达标率,依此即可求解;(3)本题需先求出阅读课外书的总时间,再除以平均阅读一本课外书的时间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由统计表收集数据可知a=5,b=4,m=81,n=81;(2)500×=300(人).答:估计达标的学生有300人;(3)80×52÷260=16(本).答:估计该校学生每人一年(按52周计算)平均阅读16本课外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的知识.准确把握三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理解样本和总体的关系是关键.24.(12分)如图,在△ABC中,∠ACB=90°,点E,F在边AB上,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1)求∠ECF的度数;(2)若CE=4,B'F=1,求线段BC的长和△ABC的面积.【分析】(1)由折叠可得,∠ACE=∠DCE=∠ACD,∠BCF=∠B'CF=∠BCB',再根据∠ACB=90°,即可得出∠ECF=45°;(2)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设AE=x,则AB=x+5,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E2+CE2=AB2﹣BC2,即x2+42=(x+5)2﹣41,求得x=,即可得出S△ABC =AB×CE=.【解答】解:(1)由折叠可得,∠ACE=∠DCE=∠ACD,∠BCF=∠B'CF=∠BCB',又∵∠ACB=90°,∴∠ACD+∠BCB'=90°,∴∠ECD+∠FCD=×90°=45°,即∠ECF=45°;(2)由折叠可得,∠DEC=∠AEC=90°,BF=B'F=1,∴∠EFC=45°=∠ECF,∴CE=EF=4,∴BE=4+1=5,∴Rt△BCE中,BC==,设AE=x,则AB=x+5,∵Rt△ACE中,AC2=AE2+CE2,Rt△ABC中,AC2=AB2﹣BC2,∴AE2+CE2=AB2﹣BC2,即x2+42=(x+5)2﹣41,解得x=,∴S=AB×CE=(+5)×4=.△A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解题时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25.(14分)已知等边△AOB的边长为4,以O为坐标原点,O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A的坐标;(2)若直线y=kx(k>0)与线段AB有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3)若点C在x轴正半轴上,以线段A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边△ACD,求直线BD的解析式.【分析】(1)如下图所示,过点A作AD⊥x轴于点D,则AD=OA sin∠AOB=4sin60°=2,同理OA=2,即可求解;(2)若直线y=kx(k>0)与线段AB有交点,当直线过点A时,将点A坐标代入直线的表达式得:2k=2,解得:k=,即可求解;(3)证明△ACO≌△ADB(SAS),则OB=BD=4,而∠DBC=180°﹣∠ABO﹣∠ABD=180°﹣60°﹣60°=60°,即可求解.【解答】解:(1)如下图所示,过点A作AD⊥x轴于点D,则AD=OA sin∠AOB=4sin60°=2,同理OA=2,故点A的坐标为(2,2);(2)若直线y=kx(k>0)与线段AB有交点,当直线过点A时,将点A坐标代入直线的表达式得:2k=2,解得:k=,直线OB的表达式为:y=0,而k>0,故:k的取值范围为:0<k≤;(3)如下图所示,连接BD,∵△OAB是等边三角形,∴AO=AB,∵△ADC为等边三角形,∴AD=AC,∠OAC=∠OAB+∠CAB=60°+∠CAB=∠DAC+∠CAB=∠DAB,∴△ACO≌△ADB(SAS),∴OB=BD=4,∴∠AOB=∠ABD=60°,∴∠DBC=180°﹣∠ABO﹣∠ABD=180°﹣60°﹣60°=60°,故直线BD表达式的k值为tan60,设直线BD的表达式为:y=x+b,将点B(4,0)代入上式并解得:b=﹣4,故:直线BD的表达式为:y=x﹣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涉及到三角形全等、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其中(3)利用三角形全等,确定直线BD的倾斜角本题的难点.。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长方形OACB的顶点A,B分别在x,y轴上,已知OA=3,点D为y轴上一点,其坐标为(0,1),CD=5,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C﹣B的方向运动,当点P与点B重合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1)求B,C两点坐标;
(2)①求△OPD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A 2.5mB.2mC.1.5mD.1m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形分别求得二人的速度,相减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观察图象知:甲跑64米用时8秒,速度为8m/s,
①把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 ,画出 ,并写出 的坐标;
②以原点 为对称中心,再画出与 关于原点 对称的 ,并写出点 的坐标.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某水果种植场今年收获的“妃子笑”和“无核Ⅰ号”两种荔枝共3200千克,全部售出后卖了30400元.已知“妃子笑”荔枝每千克售价8元,“无核Ⅰ号”荔枝每千克售价12元,问该种植场今年这两种荔枝各收获多少千克?
=4,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利用乘方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注意一个正数只有一个算术平方根.
2.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B.πC.0.141414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
[详解]A、 =2是有理数,故A错误;
B、π是无理数,故B正确;
七、本题满分12分.
22.直线AB:y=﹣x+b分别与x,y轴交于A(6,0)、B两点,过点B的直线交x轴负半轴于C,且OB:OC=3:1.
(1)求点B 坐标.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在下列各数:,0.2,,,,中,无理数的个数()A.2个B.3个C.4个D.5个2.如图,AB∥CD,∠A=30°,∠F=40°,则∠C=()A.65°B.70°C.75°D.80°3.下列四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9,12,15 B.7,24,25 C.15,36,39 D.12,15,20 4.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5是25的算术平方根B.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C.(﹣4)2的平方根是﹣4D.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5.下列一次函数中,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的是()A.y=2x﹣3 B.y=x+3 C.y=﹣5x+1 D.y=﹣2x﹣1 6.某中学八(1)班8个同学在课间进行一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单位:个)如下:115,138,126,143,134,126,157,118.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26,126 B.126,130 C.130,134 D.118,1347.下面命题:①同位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若x2=y2,则x=y;④互补的角是邻补角.其中真命题有()个.A.1 B.2 C.3 D.48.给出一组数据:80,85,90,75,90,小兰在记录这组数据时不小心把最小数据记录成了70,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A.中位数B.平均数C.方差D.极差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y=﹣2x+2关于平行于y轴的一条直线对称后得到直线AB,若直线AB恰好过点(6,2),则直线AB的表达式为()A.y=2x﹣10 B.y=﹣2x+14 C.y=2x+2 D.y=﹣x+5 10.关于一次函数有如下说法:①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②函数y=5x+1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③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11.若≈1.414,≈4.472,则≈.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k>0)与直线y=﹣x+3,直线y=﹣x﹣3分别交于A、B两点.若点A,B的纵坐标分别为y1,y2,则y1+y2的值为.13.如图中的平面图形由多条直线组成,计算∠1+∠2+∠3+∠4+∠5=.14.已知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AD所在直线对折,点C落在点E的位置(如图),则∠EBC等于度.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78分)15.(5分)计算:(1).(2).16.(5分)解方程组(1)(2)17.(5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点A、B、C、M、N都在格点上.(1)作△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图形△A'B'C'.(2)若网格中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ABC的面积.(3)点P在直线MN上,当△PAC周长最小时,P点在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P点.18.(5分)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30°;∠E=∠B=45°).(1)如图1,①若∠DCE=40°,求∠ACB的度数;②若∠ACB=150°,直接写出∠DCE的度数是度.(2)由(1)猜想∠ACB与∠DCE满足的数量关系是.(3)若固定△ACD,将△BCE绕点C旋转,①当旋转至BE∥AC(如图2)时,直接写出∠ACE的度数是度.②继续旋转至BC∥DA(如图3)时,求∠ACE的度数.19.(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2,0),C(0,3),AC交x轴于点D,AB交y轴于点E.(1)△ABC的面积为;(2)点E的坐标为;(3)若点P的坐标为(0,m),①线段EP的长为(用含m的式子表示);②当S△PAB=S△ABC时,求m的值.20.(7分)按要求完成下列证明:已知: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E是AC上一点,且∠1+∠2=90°.求证:DE∥BC.证明:∵CD⊥AB(已知).∴∠ADC=.(垂直的定义)∴∠1+=90°.∵∠1+∠2=90°(已知).∴=∠2().∴DE∥BC().21.(7分)如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2,l1与x轴交于点B,直线l2经过点D(0,5),与直线l1交于点C(﹣1,m),且与x轴交于点A.(1)求点C的坐标及直线l2的解析式;(2)连接BD,求△BCD的面积.22.(7分)元旦期间,小黄自驾游去了离家156千米的黄石矿博园,右图是小黄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1)求小黄出发0.5小时时,离家的距离;(2)求出AB段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3)小黄出发1.5小时时,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23.(8分)某公司想招聘一名新职员,对甲、乙、丙三名应试者进行了面试、笔试和才艺三个方面的量化考核,他们的各项得分(百分制,单位:分)如表所示:应试者面试成绩笔试成绩才艺甲86 79 90乙84 81 75丙80 90 73 (1)请通过计算三项得分的平均分,从低到高确定应聘者的排名顺序;(2)公司规定:面试、笔试、才艺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并按照50%、40%,10%的比例计入个人总分,请你确定谁会被录用?并说明理由.24.(10分)随着5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5G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某5G产品生产厂家承接了27000个电子元件的生产任务,计划安排甲、乙两个车间共50名工人,合作生产20天完成.已知甲车间每人每天生产25个,乙车间每人每天生产30个.(1)求甲、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名工人将参与生产?(2)为提前完成生产任务,该厂家设计了两种生产方案:方案1:甲车间租用先进生产设备,工人的工作效率可提高20%,乙车间维持不变;方案2:乙车间再临时招聘若干名工人(工作效率与原工人相同),甲车间维持不变.若设计的这两种生产方案,厂家完成生产任务的时间相同,求乙车间需要临时招聘的工人数.25.(12分)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市和B市两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慢车到达A市后停止行驶,快车到达B市后,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A市(调头时间忽略不计),结果与慢车同时到达A市.快、慢两车距B市的路程y1、y2(单位:km)与出发时间x(单位: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A市和B市之间的路程是km;(2)求a的值,并解释图中点M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实际意义;(3)快车与慢车迎面相遇以后,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20k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解:,,故无理数有,,共2个.故选:A.2.解:∵∠A=30°,∠F=40°,∴∠FEB=∠A+∠F=30°+40°=70°,∵AB∥CD,∴∠C=∠FEB=70°,故选:B.3.解:92+122=152,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72+242=252,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152+362=392,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122+152≠202,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4.解:A、5是25的算术平方根,不符合题意;B、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不符合题意;C、(﹣4)2的平方根是±4,符合题意;D、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不符合题意;故选:C.5.解:函数y=2x﹣3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函数y=x+3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函数y=﹣5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项C符合题意;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6.解: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列为115,118,126,126,134,138,143,157,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26,中位数为=130,故选:B.7.解: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原命题是假命题;②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③若x2=y2,则x=y或x=﹣y,原命题是假命题;④互补的角不一定是邻补角,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8.解:原数据75,80,85,90,90的中位数为85、平均数为=84,方差为×[(75﹣84)2+(80﹣84)2+(85﹣84)2+2×(90﹣84)2]=34,极差为90﹣75=15;新数据70,80,85,90,90的中位数为85,平均数为=83,方差为×[(70﹣83)2+(80﹣83)2+(85﹣83)2+2×(90﹣83)2]=56,极差为90﹣70=20;所以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中位数,故选:A.9.解:由题意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b,∵直线AB恰好过点(6,2),∴2=2×6+b,解得b=﹣10,∴直线AB的表达式为y=2x﹣10,故选:A.10.解:①∵k=﹣2<0,∴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故正确;②令x=0,则y=1,∴函数y=5x+1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故正确;③∵k=3,b=﹣1,∴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11.解:≈44.72.故答案是:44.72.12.解:∵直线y=﹣x+3、直线y=﹣x﹣3关于原点对称,∴点A,点B关于原点对称,∴y1+y2=0,故答案为:0.13.解:由图可知,∠1+∠2+∠3+∠4+∠5=360°.故答案为:360°.14.解:根据翻折不变性,可知△ADC≌△ADE,∴DE=DC,∠ADE=∠ADC=45°,∴∠EDC=90°,又∵AD是△ABC的中线,∴BD=CD,于是,BD=DE,∴∠EBC=45°.故答案为45°.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78分)15.解:(1)原式=3﹣5+=﹣;(2)原式=3﹣5+3﹣﹣2=﹣2.16.解:(1),①×2+②得:﹣9y=﹣9,解得:y=1,把y=1代入②得:x=1,则方程组的解为;(2)方程组整理得:,①×2+②得:11x=22,解得:x=2,把x=2代入①得:y=3,则方程组的解为.17.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ABC的面积为:3×2=3;(3)因为点A关于MN的对称点为A′,连接A′C交直线MN于点P,此时△PAC周长最小.所以点P即为所求.18.解:(1)①∵∠DCE=40°,∴∠ACE=∠ACD﹣∠DCE=50°,∴∠ACB=∠ACE+∠ECB=50°+90°=140°;②∵∠ACB=150°,∠ACD=90°,∴∠ACE=150°﹣90°=60°,∴∠DCE=∠ACD﹣∠ACE=90°﹣60°=30°,故答案为:30;(2)∵∠ACB=∠ACD+∠BCE﹣∠DCE=90°+90°﹣∠DCE,∴∠ACB+∠DCE=180°,故答案为:∠ACB+∠DCE=180°;(3)①∵BE∥AC,∴∠ACE=∠E=45°,故答案为:45°;②∵BC∥DA,∴∠A+∠ACB=180°,又∵∠A=60°,∴∠ACB=180°﹣60°=120°,∵∠BCE=90°,∴∠BCD=∠ACB﹣∠ECB=120°﹣90°=30°.19.解:(1)过C作MN⊥y轴,过B作BG⊥MN于G,过A作AH⊥MN于H,如图所示:∵A(﹣2,﹣1),B(2,0),C(0,3),∴GH=2+2=4,BG=3,AH=1+3=4,∴S△ABC=S﹣S△ACH﹣S△BCG=×(3+4)×4+×4×2﹣×2×3=7,梯形ABGH故答案为:7;(2)设E(0,a),∵A(﹣2,﹣1)、B(2,0)、C(0,3),∴S△ABC=S△ACE+S△BCE=×(3﹣a)×2+×(3﹣a)×2=7,解得:a=﹣,∴E(0,﹣),故答案为:(0,﹣);(3)①∵点P的坐标为(0,m),∴线段EP的长|﹣﹣m|=|+m|,故答案为:|+m|;②∵S△PAB=S△ABC,∴×|+m|×(2+2)=×7,∴m=或m=﹣.20.解:证明:∵CD⊥AB(已知),∴∠ADC=90°(垂直的定义),∴∠1+∠CDE=90°,∵∠1+∠2=90°(已知),∴∠CDE=∠2(同角的余角相等),∴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90°;∠CDE;∠CDE,同角的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解:(1)∵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2经过点C(﹣1,m),∴m=1+2=3,∴C(﹣1,3),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kx+b,∵经过点D(0,5),C(﹣1,3),∴,解得,∴直线l2的解析式为y=2x+5;(2)当x=0时,y=2,∴直线BC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当y=0时,﹣x+2=0,解得x=2,则B(2,0),∴△BCD的面积:×(5﹣2)×(1+2)=.22.解:(1)设OA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kx.∵当x=0.8时,y=48,∴0.8k=48,∴k=60.∴y=60x(0≤x≤0.8),∴当x=0.5时,y=60×0.5=30.故小黄出发0.5小时时,离家30千米;(2)设AB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A(0.8,48),B(2,156)在AB上,,解得,∴y=90x﹣24(0.8≤x≤2);(3)∵当x=1.5时,y=90×1.5﹣24=111,∴156﹣111=45.故小黄出发1.5小时时,离目的地还有45千米.23.解:(1)=×(86+79+90)=85(分),甲=×(84+81+75)=80(分),乙=×(80+90+73)=81(分),丙从低到高确定应聘者的排名顺序为乙、丙、甲;(2)由题意可知,只有甲不符合规定,乙的加权平均数:84×50%+81×40%+75×10%=81.9(分),丙的加权平均数:80×50%+90×40%+73×10%=83.3(分),所以录用丙.24.解:(1)设甲车间有x名工人参与生产,乙车间有y名工人参与生产,依题意得:,解得:.答:甲车间有30名工人参与生产,乙车间有20名工人参与生产.(2)设乙车间需要临时招聘m名工人,依题意得:=,解得:m=5,经检验,m=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乙车间需要临时招聘5名工人.25.解:(1)由图可知,A市和B市之间的路程是360km,故答案为:360;(2)根据题意可知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2倍,设慢车速度为x km/h,则快车速度为2x km/h,2(x+2x)=360,解得,x=602×60=120,则a=120,点M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实际意义是两车出发2小时时,在距B市120km处相遇;(3)快车速度为120 km/h,到达B市的时间为360÷120=3(h),方法一:当0≤x≤3时,y1=﹣120x+360,当3<x≤6时,y1=120x﹣360,y2=60x,当0≤x≤3时,y2﹣y1=20,即60x﹣(﹣120x+360)=20,解得,x=,﹣2=,当3<x≤6时,y2﹣y1=20,即60x﹣(120x﹣360)=20,解得,x=,﹣2=,所以,快车与慢车迎面相遇以后,再经过或h两车相距20km.方法二:设快车与慢车迎面相遇以后,再经过t h两车相距20 km,当0≤t≤3时,60t+120t=20,解得,t=;当3<t≤6时,60(t+2)﹣20=120(t+2)﹣360,解得,t=.所以,快车与慢车迎面相遇以后,再经过或h两车相距20 km.。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在ABC 中,90C A B C ∠=︒∠∠∠,,,的对应边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222+=a b c B .222a c b += C .222a c b -= D .222b c a +=2.如图,在ABC 中,90ACB ∠=︒,CD AB ⊥,垂足为D .若3AC =,4BC =,则CD 的长为( )A .2.4B .2.5C .4.8D .53.估计3 )A .在6和7之间B .在7和8之间C .在8和9之间D .在9和10之间 4.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属于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m m n -,与点()21Q ,关于原点对称,则点()M m n ,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已知点A 的坐标为()23,,直线AB y ∥轴,且5AB =,则点B 的坐标为( ) A .()28,B .()28,或()22-,C .()73,D .()73,或()33-, 7.一次函数1y ax b 与正比例函数2y b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8.如图,某电信公司手机的收费标准有A B ,两类,已知每月应缴费用S (元)与通话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通话时间为50分钟时,按这两类收费标准缴费的差为( )A .30元B .20元C .15元D .10元9.八(1)班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王伯伯的指导下,要围一个如图所示的长方形菜园ABCD ,莱园的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用篱笆围成的另外三边的总长恰好为12m ,设边BC的长为x m ,边AB 的长为y m ()x 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A .212(012)y x x =-+<<B .()164122y x x =-+<< C .212(012)y x x =-<< D .16(412)2y x x =-<< 10.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3124x y x y ⎧+=⎨-=⎩ B .225xy x y =⎧⎨+=⎩ C .63a b b c -=⎧⎨+=⎩ D .310521m n m n +=⎧⎨-=⎩11.古代数学问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五尺四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5.4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 尺,绳子长y 尺,可列方程组为( )A . 5.412y x x y -=⎧⎪⎨-=⎪⎩B . 5.412x y y x -=⎧⎪⎨-=⎪⎩C . 5.412y x y x -=⎧⎪⎨-=⎪⎩D . 5.412x y xy -=⎧⎪⎨-=⎪⎩12.若324432a ba b 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2a b +的值为( )A .0B .-3C .3D .413.在一次投篮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各进行10次投篮,每人投篮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方差分别为S 甲2=0.24,S 乙2=0.42,S 丙2=0.56,S 丁2=0.75,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4.如图,在ABC 中,1268AD BC C ⊥∠=∠∠=︒,,.则BAC ∠的度数为( )A .68°B .67°C .77°D .78°15.如图,AB CD ∥,EF BD ⊥于点E ,50ABM ∠=︒,则CFE ∠的度数为( )A .130︒B .140︒C .145︒D .150︒二、填空题16______,338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17.已知Rt△ABC 中,AB =8,BC =10,△BAC =90°,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_____.18.已知()115P a -,和()221P b -,关于x 轴对称,则()2022a b +的值为______.19.若点()()1232A y B y -,,,都在一次函数1yx =-+的图象上,则1y ______2y .(填“>”或“<”)20.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百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小297,则原三位数为______.三、解答题21.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524x yx y+=⎧⎨-=⎩;(2)12343314312 x yx y++⎧=⎪⎪⎨--⎪-=⎪⎩22.学校运动会开设了“抢收抢种”项目,八(5)班甲、乙两个小组都想代表班级参赛,为了选择一个比较好的队伍,八(5)班的班委组织了一次选拔赛,甲、乙两组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甲组的平均成绩是____分;(2)计算乙组的平均成绩和方差;(3)已知甲组成绩的方差是1.4,如果你是老师,你将选择哪组代表八(5)班参加学校比赛?说说你的理由.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20AB=,15AD=,7CD=,24BC=,90A∠=︒,求证:△C=90°.24.某移动公司设了两类通讯业务,A类收费标准为不管通话时间多长使用者都应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付0.4元,B类收费标准为用户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若一个月通讯x分钟,两种方式费用分别是A y,B y元.(1)分别写出A y ,B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某人估计一个月通话时间为300分钟,应选哪种通讯方式合算些,请书写计算过程. (3)小明用的A 卡,他计算了一下,若是B 卡,他本月话费将会比现在多100元,请你算一下小明实际话费是多少元?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P ,Q 两点给出如下定义:|P|表示点P 到x 、y 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Q|表示点Q 到x 、y 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若P Q =,则称P ,Q 两点为“等距点”.例如:如图中的P (3,3),Q (﹣3,﹣2)两点,有|P|=|Q|=3,所以P 、Q 两点为“等距点”.(1)已知点A 的坐标为(﹣3,1),△则点A 到x 、y 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A|= ;△在点E (0,3),F (3,﹣3),G (2,﹣5)中,为点A 的“等距点”的是 ; △若点B 的坐标为B (m ,m+6),且A ,B 两点为“等距点”,则点B 的坐标为 ;(2)若()113T k --,-,()2443T k -,且|4k ﹣3|≤4,两点为“等距点”,求k 的值.261==;==2==.请解决下列问题: (1)=______; (2)=______;(3)....27.如图,已知12AB CD ∠=∠∥,.(1)求证:EF NP ∥;(2)若FH 平分EFG ∠,交CD 于点H ,交NP 于点O ,且14010FHG ∠=︒∠=︒,,求FGD ∠的度数.参考答案1.A【分析】根据题意,可得c 为斜边,,a b 为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在ABC 中,90C A B C ∠=︒∠∠∠,,,的对应边分别是a b c ,,, △c 为斜边,,a b 为直角边, △222+=a b c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A【分析】先由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再运用等面积法求得CD 的长即可. 【详解】解:△在Rt ABC △中,90ACB ∠=︒,3AC =,4BC =,△AB 5==,CD AB ⊥△1122AB CD AC BC ⋅=⋅,即342.45AC BC CD AB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面积法等知识点,掌握运用等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 3.B3 【详解】解:△161725<<,△45<,△738<+,△37和8之间,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掌握各平方数及无理数估算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B【分析】将各项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C. =D.=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掌握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C【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求得,m n 的值,即可求解.【详解】解:△点()P m m n -,与点()21Q ,关于原点对称, △2,1m m n =--=-,△()2,1M --在第三象限,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判断点所在的象限,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6.B【分析】根据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等求出点B 的纵坐标,再分点B 在点A 的上面与下面两种情况求出点B 的纵坐标,即可得解.【详解】解:△AB y ∥轴,点A 的坐标为()23,, △点B 的横坐标为2, △5AB =,△点B 在点A 的下面时,纵坐标为352-=-, 点B 在点A 的上面时,纵坐标为358+=,△点B 的坐标为()28,或()2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利用了平行于y 轴的直线是上的点的横坐标相等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7.C【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A.△一次函数经过一、二、三象限, △a >0,b >0, △-b <0,△正比例函数应经过二、四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次函数经过一、三、四象限, △a >0,b <0, △-b >0,△正比例函数应经过一、三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次函数经过二、三、四象限, △a <0,b <0,△正比例函数应经过一、三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一次函数经过二、三、四象限, △a <0,b <0, △-b >0,△正比例函数经过一、三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对于一次函数y=kx+b ,当k >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当k <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当b >0时,图象与y 轴交于正半轴;当b <0时,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8.D【分析】根据题意,待定系数法求得解析式,分别令50x =,求得S 是的值,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A 类收费的解析式为AS ax b =+,代入()0,20 ,()100,30,得2010030b a b =⎧⎨+=⎩, 解得11020a b ⎧=⎪⎨⎪=⎩, △12010A S x =+, B 类收费的解析式为BS kx =,代入()100,30,得30100k =, 解得310k =, △310B S x =, △当50x =时,150202510A S =⨯+=,3501510B S =⨯=, △251510-=(元),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求得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根据菜园的三边的和为12m ,即可得出一个x 与y 的关系式.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菜园三边长度的和为12m ,212y x ∴+=,162y x ∴=-+,0y >,x y >,∴1602162x x x ⎧-+>⎪⎪⎨⎪>-+⎪⎩,解得412x <<,16(412)2y x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即菜园三边的长度和为12m ,列出关于x ,y 的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D【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一次整式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A 、23124x y x y ⎧+=⎨-=⎩未知数的最高次不是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符合题意;B 、225xy x y =⎧⎨+=⎩xy 的次数不是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符合题意; C 、63a b b c -=⎧⎨+=⎩含有3个未知数,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符合题意;D 、310521m n m n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熟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1.C【分析】设木条长x 尺,绳子长y 尺,根据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5.4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解.【详解】设木条长x 尺,绳子长y 尺,可列方程组为5.412y x y x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2.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1a b +=,3241a b +-=,解出a b 、的值,然后把a b 、的值代入2a b +,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324432a b a b 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可得:13241a b a b +=⎧⎨+-=⎩, 解得:32a b =⎧⎨=-⎩, 把32a b =⎧⎨=-⎩代入2a b +, 可得:22324a b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13.A【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求解.【详解】解:△S 甲2=0.24,S 乙2=0.42,S 丙2=0.56,S 丁2=0.75△2222甲乙丁丙<<<S S S S△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反应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4.B【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得145,22DAC ∠=︒∠=︒,即可求解.【详解】解:△1268AD BC C ⊥∠=∠∠=︒,,,△90ADB ADC ∠=∠=︒,△1245∠=∠=°,90906822DAC C ∠=︒-∠=︒-︒=︒,△1452267BAC DA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得145,22DAC ∠=︒∠=︒是解题的关键.15.B【分析】根据题意和平行线的性质得=50D ABM ∠∠=︒,根据垂直得=90DEF ∠︒,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40EFD ∠︒,即可得.【详解】解:△AB CD ∥,50ABM ∠=︒,△=50D ABM ∠∠=︒,△EF BD ⊥,△=90DEF ∠︒,△=180=1805090=40EFD D DEF ∠︒∠∠︒︒︒︒----,△180=18040=140CFE EFD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些知识点.16. 2±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4,△4的平方根是2±,,即338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计算,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a 的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a 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掌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7.24【分析】根据阴影部分面积等于以,AB AC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的和减去以BC 为直径的半圆面积即可求解.【详解】解:Rt△ABC 中,AB =8,BC =10,△BAC =90°,6AC ∴==,222111111=+222222ABC S AB AC BC S πππ⎛⎫⎛⎫⎛⎫∴+- ⎪ ⎪ ⎪⎝⎭⎝⎭⎝⎭△阴影部分 ABC S =△1862=⨯⨯ =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8.1【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 b 的值,进而代入代数式即可求解.【详解】解:△()115P a -,和()221P b -,关于x 轴对称, △12,510a b -=+-=,解得3,4a b ==-,△()2022a b +()202234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根据解析式中10k =-<,可得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求解.【详解】解:△在1y x =-+中,10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2-<,点()()1232A y B y -,,,都在一次函数1yx =-+的图象上, △12y y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0.643【分析】设原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则百位数字为2x ,由题意: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小297,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解:设原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则百位数字为2x ,由题意得:1100210(100102)297y x x y x x y x =+⎧⎨⨯++-++=⎩, 解得:34x y =⎧⎨=⎩, △26x =,即原三位数为643,故答案为:64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1.(1)32x y =⎧⎨=⎩(2)22x y =⎧⎨=⎩【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1)解:524x y x y +=⎧⎨-=⎩①②△+△得: 3x=9,解得: x=3,把x=3代入△得:3+y=5得 y=2,则方程组的解为32x y =⎧⎨=⎩ ; (2)12343314312x y x y ++⎧=⎪⎪⎨--⎪-=⎪⎩ 方程组整理得:432342x y x y -=⎧⎨-=-⎩①② 由△×4-△×3得: 7x=14,解得: x=2,把x=2代入△得:4×2-3y=2得 y=2,则方程组的解为22x y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2.(1)9(2)乙组的平均成绩为9,方差为1(3)选择乙组,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得平均数即可求解;(2)一组数据:123n x x x x ⋯,,,,,则它们的平均数1232n x x x x x ++++=,方差是()()()()2222212312n s x x x x x x x x ⎡⎤=-+-+-+++-⎣⎦; (3)根据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则数据的波动就越大,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甲组的平均成绩是:()1789710109101010910+++++++++=, (2)乙组的平均成绩是:()110879810109109910+++++++++=, 方差是:()()()()22221109897999110⎡⎤-+-+-++-=⎣⎦; (3)选择乙组,理由如下,△1.41>,且平均成绩都为9,△乙组的方差较小,应该选择乙组.【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平均数,求方程,以及根据方差做决策,掌握平均数,方差是解题的关键.23.见解析【分析】连接BD ,勾股定理求得BD 的值,进而根据222CD BC BD +=,即可得证.【详解】解:如图,连接BD ,△20AB =,15AD =,90A ∠=︒,△25BD =,△7CD =,24BC =,△22224957662525CD BC BD +=+===,△CDB △是直角三角形,且90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4.(1)500.4A y x =+,0.6B y x =(2)选择A 类(3)350元【分析】(1)A 类应缴50元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0.4元,则费用是月租费加上通话费;B 类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则费用是通话费与时间的乘积,通讯x 分钟,由此即可求解;(2)由(1)的结论可知,当300x =时,170A y =元,180B y =元,由此即可求解; (3)由题意可知选择A 卡的费用比选择B 卡的费用少100元,由此可列出等量关系100A B y y +=,由此即可求解.【详解】(1)解:根据题意得,A 类的费用是月租费加上通话费,即500.4Ay x =+; B 类的费用是通话费与时间的乘积,即0.6B y x =,△500.4A y x =+,0.6B y x =.(2)解:通话时间为300分钟,根据(1)中的结论得,500.4500.4300170A y x =+=+⨯=(元),0.60.6300180B y x ==⨯=(元) △A B y y <,△选择A 类.(3)解:根据题意得,100A B y y +=,△500.41000.6x x ++=,解方程得,750x =,即小明打电话的时间为750分钟, △500.4500.4750350A y x =+=+⨯=(元),△小明实际话费是35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在实际中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两类缴费的方式,A 类的费用是月租费加上通话费,B 类的费用是通话费与时间的乘积.25.(1)△3;△E ;F ;△(−3,3)(2)k 的值是1【分析】(1)△找到x 、y 轴距离最大为3的点即可;△先分析出直线上的点到x 、y 轴距离中有3的点,再根据“等距点”概念进行解答即可; △根据A ,B 两点为“等距点”得出点B 的坐标即可;(2)根据“等距点”概念对4k−3分类讨论,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解:△点A (−3,1)到x 、y 轴的距离中最大值为|A|=3,故答案为:3.△△点A (−3,1)到x 、y 轴的距离中最大值为3,△与点A 的“等距点”的是E ,F ,故答案为:E ;F .△当点B 坐标中到x 、y 轴距离其中至少有一个为3的点有(3,9)、(−3,3)、(−9,−3),这些点中与A 符合“等距点”的是(−3,3).故答案为:(−3,3).(2)解:()113T k --,-,()2443T k -,两点为“等距点”, △4=−k−3或−4=−k−3,解得:k =−7或k =1,△当k =−7时,43314k -=>,△k =−7不符合题意舍去,根据“等距点”的定义知,k =1符合题意,△k 的值是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此题属于阅读理解类型题目,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等距点”的定义,而后根据概念解决问题.26.(1)21【分析】(1)先找出有理化因式2,根据平方差公式求出即可;(2(3)先分母有理化,再合并即可.【详解】(1-故答案为:2;(2(3...+⋅⋅⋅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能正确分母有理化是解此题的关键.27.(1)见解析(2)6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1BNP ∠=∠,即可判定EF NP ∥; (2)过点F 作FM AB ∥,根据平行公理得出AB FM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定义得到50GFH EFH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AB CD ∥,50GFH EFH ∠=∠=︒△2BNP ∠=∠,△12∠=∠,△1BNP ∠=∠,△EF NP ∥;(2)解:如图,过点F 作FM AB ∥,△AB CD ∥,△AB FM CD ∥∥,△14010EFM HFM FHG ∠=∠=︒∠=∠=︒,,△50EFH EFM HFM ∠=∠+∠=︒,△FH 平分EFG ∠,△50GFH EFH ∠=∠=︒,△60FGD GHF HFG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图1AB C D3412图2B CBC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前面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 1)1(33-=- B. 525±= C. 9)9(2-=- D. 2)2(2-=-2、二元一次方程12=-yx有无数多个解,下列四组值中不是..该方程的解是()A.⎩⎨⎧==11yxB.⎩⎨⎧-=-=21yxC.⎩⎨⎧-=-=31yxD.⎩⎨⎧==32yx3、如图1,相对灯塔O而言,小岛A的位置是()A. 北偏东60 °B. 距灯塔2km处C. 北偏东30°且距灯塔2km处D. 北偏东60°且距灯塔2km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数据0,5,-7,-5,7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0;B. 数据0,1,2,5,a的中位数是2;C. 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不可能相等;D. 数据-1,0,1,2,3的方差是4。

5、已知正比例函数kxy=的函数值xy随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kkxy+=的图象大致是()6、如图2在△ABC中,∠1=∠2,∠3=∠4,若∠D=25°,则∠A等于()A. 25°B. 50°C. 65°D. 75°7、小强每天从家到学校上学行走的路程为900m,某天他从家去上学时以每分30m的速度行走了450m,为了不迟到他加快了速度,以每分45m的速度行走完剩下的路程,那么小强离学校的路D程s (m)与他行走的时间t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8、如图3,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 ∠ABC 的度数为( )A. 90°B. 60°C. 45°D. 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6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一、耐心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1.若无理数a 满足14a <<,请写出一个你熟悉的无理数a : .2.如图14、26分别为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则图中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A= .3.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比棱长为5 cm 的正方体的体积小98 cm 3,则这 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cm .4.比较大小:8110-_____41. 5.观察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图形.6.如图菱形花坛ABCD 的边长为6米, 60=∠B ,其中由两个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部分种花,则种花部分的图形的周长为 .7.点P (—5,1)沿x 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y 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后,点的坐标为_________.8:若实数x , y 满足0)2(2=-+-y y x ,则x y 的值为________.9.已知一种数据为-3,6,-3,6,13,20,6,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10.下列每个图案都是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图案的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n 个棋子,每个图案的棋子总数为s ,按下图的排列规律推断s 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________来表示.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1.在给出的一组数13.2,722,9,14.3,7,3.03--中,无理数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5个12.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93=±B .2(3)3-=-C .33(3)3-=±D .3273= 13.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经过40分钟,分针和时针旋转的角度分别是 ( )A .40°和20°B .240°和20°C .240°和40°D .40°和40°14.小明的爸爸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下列对29英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认为指的是荧屏的长度B .妈妈认为指的是荧屏的宽度C .爸爸认为指的是荧屏的周长D .售货员认为指的是荧屏对角线的长度15.将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乘以2,纵坐标不变,则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关系是( )A .将原图向左平移两个单位B .与原点对称C .纵向不变,横向拉长为原来的二倍D .关于y 轴对称16.已知⎩⎨⎧==12y x 是方程组⎩⎨⎧=+=-51by x by ax 的解,则a 、b 的值分别为 ( )14 26AAB C DA B C D E A .2 , 7 B .-1 , 3 C .2 , 3 D .-1 , 7 17.某市自来水公司欲调整价格:现行居民用水1.8元/m 3,调整后月用水量少于30m 3,价格为2.3元/m 3;超过部分2.5元/m 3,则调整后用水量x 与应缴水费y (元)的函数图象是 ( )18.对于函数y=2x -1,当自变量增加m 时,相应的函数值增加 ( ) A .2m B .2m -1 C .m D .2m +119.把16个数据分成3组,若第一组4个数的平均数是18,第二组5个数的平均数是14,第三组7个数的平均数是20,那么这16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17.33B .18.5C .17.625D .16.520.等腰梯形ABCD 中,底AD=5,BC=8,腰AB=6,且AB//DE, 则ΔDEC 的周长是( )A .3B .12C .15D .19 三、细心算一算(21~22每题5分,23~24每题6分,共22分)21.解方程组⎩⎨⎧=+=+1743132y x y x22.虹胜广场要建一个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花园,现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建正方形花园,一种是建圆形花园,如果你是设计者,你能估算出两种花园的围墙有多长吗?(误差小于1米)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选择那种方案?为什麽? 23:旅客乘车按规定可以随身携带一定重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则需要购买行李票,设行李费y (元)与行李重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行李重量在多少千克以内,不必交费? (2)当行李重量60千克时,交费多少元?(3)当行李重量多少千克时,交费10元? (4)行李重量每增加1千克,多交多少元? (5)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x (千克) y (元) 30 60 90 5 10O x y O 50 30 x y O 50 30 x y O 50 30 x y O50 30 D . C . B . A . ①②24.某中学为了了解全校的耗电情况,抽查了10天中每天的耗电量数据如下表 (1) 写出上表中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2) 由上题获得的数据,估计该校一个月的耗电量(按30天计算);(3) 若当地每度电的价格是0.5元,写出该校应付电费y(元)与天数x (x 取正数,单位: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四、用心想一想25.已知:ΔABC 中DF//AC , EF//AB , AF 平分BAC .(1) 你能判断四边形ADFE 是菱形吗?说明理由。

(2) ΔABC 满足什麽条件时,四边形ADFE 是正方形?26.某地生产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000元。

经粗略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涨至7500元,当地一家农工商公司收获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的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如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条件的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之内将这批蔬菜全部加工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加工方案,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方案二:尽可能多的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有来得及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全部销售。

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在15天完成,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度数(度) 90 93 102 113 114 120 天数(天) 1 1 2 3 1 2B C D EFO Pxy P五、操作与探究 27.在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设坐标轴的单位长为1cm ,整点P 从原点O 出发,速度为1cm/秒,且点P 只能向上或向右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 P 从O 出发的时间 可以得到的整点的坐标 可以得到的整点的个数1秒 (0,1)、(1,0)2 2秒 (2,0)、(0,2)、( )3 3秒 (3,0)、(2,1)、(0,3)、( )4秒时,可得到的整点个数是 个;(3)当点P 从O 点出发 秒时,可得到整点(10,5);(4)当点P 从点O 出发30秒时,整点P 恰好在直线y =2x -6上,请求P 点坐标.第5页 共5页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三、计算题21.解 (1)⨯3-(2)⨯2得31-=y …………………………………………… 3分代入(1)得47=x …………………………………………… 5分所以方程组的解为⎩⎨⎧-==3147y x …………………………………………… 6分22.解:正方形:边长=2.631020≈ 周长=252.8 ………………………… 2分 圆:半径=35.7 周长=224.1………………………………………… 4分 所以 选择圆形图案 …………………………………………… 6分 23.解:(1)行李重量在30千克以内,不必交费. …………………………1分 (2)当行李重量60千克时,交费5元. ………………………… 2分 (3)当行李重量90千克时,交费10元. …………………………3分 (4)行李重量每增加1千克,多交61元. ………………………… 4分(5)设b kx y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bk bk 605300解得61=k ,5-=b 所以561-=x y …………………………………………… 6分24.解:(1)众数是113. ……………………………………………1分平均数=()2120111431132102193190101⨯+⨯+⨯+⨯+⨯+⨯ =108 …………………………………………… 3分 (2)324010830=⨯(度) …………………………………………… 4分 (3)x y 54= ……………………………………………………… 6分 25.(1)能判断四边形ADEF 是菱形因为:DF//AC,EF//AB ,所以四边形ADEF 为平行四边形又AF 平分BAC ∠,所以BAF ∠=FAC ∠,所以DAF ∠=DFA ∠ 所以AD=DF,所以四边形ADEF 是菱形 (2) 90=∠A26.解: 方案一获利为:4500⨯140=630000(元)方案二获利为()()7250005000675000564010001567500=+=⨯-⨯+⨯⨯(元) 方案三获利如下:设将x 吨进行精加工,y 吨进行粗加工,则得⎪⎩⎪⎨⎧=+=+510614y x y x 解得⎩⎨⎧==8060y x 方案三获利为810000804500607500=⨯+⨯(元)第三种方案获利最多. 27.(3)当点P 从点O 出发10秒时,可得到的整点个数是 11 个; (4)当点P 从O 点出发 15 秒时,可得到整点(10,5); (5)设P 点坐标为(x , y ),则有x + y =30,)18,12(18126230点坐标为即得由P y x x y y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