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1. 看图学写比喻句。
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1)西红柿像______。
(2)漂亮的小蘑菇像______。
2. 我会发现词和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出来。
(1)源源不断津津有味(2)无忧无虑无边无际(3)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马,凑成了那样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3.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A .排比B .比喻C .比较D .举例子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门嘎吱一声,仿佛有人进来。
B .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
C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D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小圆虫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5. 按要求写句子①早晨,太阳升起来了。
(改为拟人句)②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③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④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缩句)6. 按要求写句子。
(1)一群______蝴蝶______翩翩起舞。
(把句子写具体)(2)小明不小心打破了那个杯子。
(改为“把”字句)(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用带下划线字仿写比喻句)(4)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7. 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仿写比喻句)秋天的______,______。
(2)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仿写拟人句)8. 按要求完成句子。
①挑山工对我说:“我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
”(改成转述句)②伯父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缩句)③长江流人大海。
(扩句,至少两处)④今年的小麦、玉米、稻谷、油菜等粮食作物怎能不获得丰收?(变成肯定句)⑤红旗在风中飘扬。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复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星星害羞地躲进了云层中。
B.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C.满池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D.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
2.与“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有的小虾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
C.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D.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A.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B.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C.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D.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4.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B.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C.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D.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B.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C.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D.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6.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两句不一样的一项是()A.春天到了,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在春风中跳舞。
B.夏天正午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炉在烤着大地。
C.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玩耍。
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例:荷叶换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A.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B.笋芽儿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
C.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一条长长的锦缎。
D.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8.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是()A.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修辞手法》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修辞手法专项试卷班级姓名得分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2分)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2.教室里静得掉根针都听得到。
( )3.松针上一串串雨珠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 )4.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
( )5.牲口没了,官府怎么能善罢甘休呢?( )6.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二、把下面的排比句补充完整。
(18分)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的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中的泉水。
三、[昌平区]将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12分)1.你看,池塘里的荷叶真美呀,像一个个。
2.池水清清的,像。
四、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9分)1.“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这句话是比喻句,把火烧云比作石头狮子,衬托出了狮子的高大威武。
( )2.“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这是个夸张句,强调了这橘子味道酸的程度真让人难以忍受。
(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 )五、根据要求选一选。
(10分)1.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
B.小鹿飞快地奔跑,像是有狮子追赶它似的。
2.下列句子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A.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B.海底怎么不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C.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39分)我爱小白鹅我家的小白鹅非常漂亮。
它红红的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额头上有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羽毛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它总是摇摇摆摆地踱着方步。
修辞手法的运用-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训练(含解析)

B.有的小虾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
C.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D.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5.下列句子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一项是()
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B.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C.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B.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C.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8.下面句子中不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A.这块橡皮好像是我丢的。
B.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C.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D.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9.下列选项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一项是()
A.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呢?不是的。
B.我好像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
C.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D.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25.下列哪个句子与“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这句一样都是比喻句。()
A.这泡泡,好像我一碰就会破裂似的。
D.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27.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不是比喻句。()
A.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B.梁龙的身体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C.洞庭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D.张华像他爸爸一样又高又大。
28.下列句子与其他两项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A.微风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
A项,将“小球”比作“一串美丽的梦”;
B项,将“薄厚不均的头发”比作“梯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修辞手法专项复习(含答案)

B.小虾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C.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二、信息匹配
13.选择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1)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了起来。(_______)
20.拟人 比喻 夸张 设问
教师评语
1、该生性格活泼开朗,尊敬教师,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能虚心理解教师的教导,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平时能进取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文娱活动。思维灵活,理解本事较强,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成绩优良。
2、社会中流转着一句名言:如果连你自我都不相信你自已,谁还会信任你呢?教师想把这句话送给你,期望能对你有所启示,其实你是个很不错的孩子,要对自我有信心,大胆展示自我,不断地锻炼自我。
C.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D.主人一回来,小狗就围着主人使劲地跳着。
1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B.大家都说,他长得像他的爸爸。
C.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D.大自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12.与“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7)千载难逢(______) (8)狐假虎威(______)
17.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比喻 拟人 排比 设问 反问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________)
(2)海底难道不是一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吗?(________)
(3)有些贝类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________)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一、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2分)A.比喻B.夸张C.拟人D.反问 E.排比 F.对偶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 2.教室里静得掉根针都听得到。
( ) 3.松针上一串串雨珠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 ) 4.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
( ) 5.牲口没了,官府怎么能善罢甘休呢? ( ) 6.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 二、把下面的排比句补充完整。
(30分)1.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泉水。
2.林子里的小鸟们,有的在跳舞,好像经过排练一般;有的在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花真美啊,美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荷花真香啊,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荷花真多啊,多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9分)1.“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这句话是比喻句,把火烧云比作石头狮子,衬托出了狮子的高大威武。
( ) 2.“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这是个夸张句,强调了这橘子味道酸的程度真让人难以忍受。
( )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强化训练1.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______②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______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④这草地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______2. 按要求写句子。
(1)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缩句)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改成陈述句)3.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照例子,写出玫瑰花开放的样子)玫瑰花______ 。
(2)它们逆风面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用关联词语把上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想象人物的神态或动作,把句子补充完整。
爷爷______ ,“营苦寻找了三十年,我终于见到了老战友!”4.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举例子①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______②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______③梭子鱼攻击其他动物时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______④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______5. 按要求写句子。
(1)你难道不知道狗会叫的?(改成陈述句)(2)狗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仿写句子)天空是那么______,那么______,那么______。
(3)真想捧腹大笑。
(修改病句)6. 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刘三姐的歌声连那些飞鸟游鱼都会听得入迷。
______②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
______③莫怀仁把刘三姐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______④整个大街上,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试卷 修辞手法 附答案 (3)

修辞手法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2分)A. 比喻B. 夸张C. 拟人D. 反问E. 排比F. 对偶1.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2. 教室里静得掉根针都听得到。
( )3.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
( )4. 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
( )5. 牲口没了,官府怎么能善罢甘休呢? ( )6.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二、把下面的排比句补充完整。
(18分)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泉水。
三、[昌平区]将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12分)1. 你看,池塘里的荷叶真美呀,像一个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池水清清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9分)1.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这句话是比喻句,把火烧云比作石头狮子,衬托出了狮子的高大威武。
( )2. “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这是个夸张句,强调了这橘子味道酸的程度真让人难以忍受。
( )3.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 )五、根据要求选一选。
(6分)1.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1.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
(改为反问句、感叹句)②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改为“把”字句、“被”字句)③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④满园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
(改为比喻句)2.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举例子①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______②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______③梭子鱼攻击其他动物时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______④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______3. 把下列句子写成拟人句。
①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②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③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门嘎吱一声,仿佛有人进来。
B .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
C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D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小圆虫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5. 我会发现词和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出来。
(1)源源不断津津有味(2)无忧无虑无边无际(3)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马,凑成了那样可爱活泼的小燕子。
6. 按要求,写句子。
(1)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
(修改病句)(2)人们注视着动静。
(扩句)(3)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改拟人句)7.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8. 按要求写句子。
(1)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被凶恶的鹫鹰吃光了。
(改为把字句)(2)地面上没有火。
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
(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9.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许多猎人还被瞎熊咬死了。
(改为“把”字句)②国王不是愁得连头发和胡子都白了吗?(改为陈述句)③动人的琴声如同在弹奏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
(修改病句)④小树叶在风中摆动着。
(改为拟人句)10. 按要求完成句子。
①挑山工对我说:“我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
”(改成转述句)②伯父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缩句)③长江流人大海。
(扩句,至少两处)④今年的小麦、玉米、稻谷、油菜等粮食作物怎能不获得丰收?(变成肯定句)⑤红旗在风中飘扬。
(改成拟人句)11. 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12.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改为反问句)②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仿写一个拟人句)13. 按要求写句子。
(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2)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改为转述句)(3)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仿写,注意修辞手法)星星闪着,就像______。
______,就像______。
14. 按要求写句子。
①人类的老师不就是大自然吗?(改为陈述句)②漓江的水很绿。
(改为比喻句)③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改为被字句)15. 按要求写句子。
(1)你难道不知道狗会叫的?(改成陈述句)(2)狗发出的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仿写句子)天空是那么______,那么______,那么______。
(3)真想捧腹大笑。
(修改病句)16. 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改为“被”字句):______(改为“把”字句):______(2)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用画线词写一句话)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改成陈述句)17. 按要求写句子。
①鹿的角被树枝挂住了。
(改为“把”字句)②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仿写比喻句)③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换种说法,不改变句意)18. 按要求回答问题。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
(改为拟人句)(2)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改为反问句)(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用加下划线的词语说一句话)19. 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画“√”,是拟人句的画“△”。
①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______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______③走了不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______④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______20.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总理始终牵挂着灾区人民的生活。
(改变词语的顺序,句子的意思不变)②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缩句)③柔软的柳枝在和煦的春风里摇曳着。
(改为拟人句)④屋子很小,容不下几个人。
(改为夸张句)21.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个学生给一位老人写了这样一张便条,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余爷爷:听说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
现送上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2)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______,______。
(3)“真娇气,我不是故意撞你的,哭什么?”(改成礼貌说法)22. 按要求写句子。
(1)一群______蝴蝶______翩翩起舞。
(把句子写具体)(2)小明不小心打破了那个杯子。
(改为“把”字句)(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用带下划线字仿写比喻句)(4)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23. 照样子写句子。
(1)例: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仿写拟人句)①小鸟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②小狗摇着尾巴向我走来。
(2)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仿写比喻句)①穿过树梢的阳光像______。
②______像______。
2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太阳的话》这首诗中,“我”指作者,“你们”指人类。
(2)“徜徉”的意思是“安然自在地步行”。
(3)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是想象,不是比喻。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25. 句子训练营。
(1)小草长出来了。
(改为拟人句)(2)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
(缩句)(3)庆龄说:“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改转述句)(4)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26. 按要求写句子。
①艳丽的蔷薇开放了。
(改写为拟人句)②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
(改写为比喻句)③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用画线的关联词语写句子)27. 按要求写句子。
(1)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缩句)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改成陈述句)28. 按要求写句子。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仿写句子)(2)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
(改为“把”字句)29. 下列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A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B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C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30. 按要求写句子。
(1)平静的湖面好像一面镜子。
______ 好像______。
(2)请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当作妹妹把一匹马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