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1)

1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 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约》,略权益。
争。
2.号事件”、“马神甫事件”)3.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清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 教师展示:《焚烧过后的圆明园》2 (有条件可以放映视频《火烧圆明园》 3.教师提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4.教师提问: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请同学们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 学生归纳: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5.教师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目标导学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教师讲解:从19世纪40年代起,沙俄利用中英鸦片战争世纪,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教师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请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学生回答: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❸板书设计➷时间:1856—1860年经过: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结果: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❹教学反思➷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承接第一课鸦片战争所授课程。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部编版第一单元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单元(或主题)名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认识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
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3.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4.分析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所产生的影响,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5.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6.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6.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7.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8.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10.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1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12.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3.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新人教2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生回答:2.教师讲述: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依然掌握着朝政大全,但这一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为了重振国政,洪秀全大胆起用新人,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青将领。
3.教师提问:洪仁玕总理朝政后,采取什么措施重振国政?学生回答: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赏识。
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4.教师讲解:《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但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太平军进行那些军事斗争?学生回答:浦口、三河大捷——安庆陷落——受挫上海——天京围困——天京沦陷。
6.教师指出: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7.教师总结归纳:失败原因: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李秀成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8.教师总结指出: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
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显示拉近学生与历史的人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内容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认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原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原因。
2.难点: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史实。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2.资料: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事件资料、图片等。
3.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呈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战争的基本情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管理】知识点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背景: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金田起义: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起义军称“太平军”。
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为北王,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节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定都天京定都天京: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和。
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时期。
知识点3天京陷落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秋,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被处死,率部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军事防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和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刘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率领的洋枪队和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威胁。
1864年夏,病逝,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基础过关】知识点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拜上帝教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A.宗教迷信严重 B.阶级矛盾严重C.人们渴望平等平均 D.拜上帝教有创造精神2.太平天国时期有许多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的歌谣。
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 年 6 月) 鸦片战争 时间:1840 年 6 月~1842 年 民族英雄:关天培(虎门)、陈化成(吴淞) 结果:签订《南京条约》《虎门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原因:西方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 时间:1856 年 10 月~1860 年 10 月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鸦片战争 罪行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原因: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爆发:1851 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 初建政权: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1853 年,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太平天国运动 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衰落:1856 年秋,天京事变 失败:1864 年,天京陷落 意义: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 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专题一
专题二
【例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曾经占据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不 包括( ) A.提出不切实际的革命纲领 B.清政府和外国势力联合镇压 C.领导集团发生严重的内讧 D.盲目的排斥一切外洋事物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制定的《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因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D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两次鸦片战争
战 时 原 借 争 间 因 口 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 打开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年 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 件” 英国和法国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 一步加深
八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教案新人教

生:填注重点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互对答案,同桌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师:口头提问,考查学生自主温故的情况,巩固自主获得的知识。
合作温故
展示提高
【问题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阅读下面文字: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的耻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我们要从侵略中认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从反抗中感悟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
生:阅读材料,抓关键词,讨论答案并回答。
师:出示答案,(1)《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2)都开放通商口岸。(3)《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沙俄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监督学生核对,指导学生更正错误。
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和扩大?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影响等因素加以分析。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3)材料三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这场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有哪些?
生: 分组进行探究,组内讨论答案。系统知识,加深对问题的整体认识。
师:进行巡视,参与各组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反思完善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历经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内忧为患,民生痛苦中,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后反思
影响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原因:西方列强
第一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教案

第一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一、知识体系西方国家的侵略英国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禁烟运动爱国军民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抵抗太平天国运动先进中国人的探索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玕:《资政新篇》二、阶段特征阶段特征: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剧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剧变的原因:19世纪前期,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
而这时的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已显示出衰落趋势。
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日益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中来,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鸦片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中国社会的剧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剧变的表现:(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解体进程加快,为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3)中国政局发生变化:满洲贵族势力减弱,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
清政府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由排斥到抵抗,再到妥协、投降,继而“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以奕訢、曾国藩为代表的新官僚集团势力膨胀。
(4)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人民的斗争进入新阶段,带有新的时代特点,即反封建的同时反对外来侵略,形成了以太平天国运动为标志的第一次高潮。
(5)鸦片战争促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重新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但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师夷长技上”。
三、重点难点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剖析: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在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上进入全盛
由盛转衰
天京事变
失败
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一次农民起义。
师:表格出示课标要求,指导学生填注,巩固知识。
生:根据表格快速浏览课本,进行尝试回顾。
师:根据表格提问重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师:列导学提纲,指导自主温故。
生:根据记忆,对照提纲进行回顾,遇到疑难问题,自己查阅教材解决。
师:进行巡视,检查学生温故情况。
生:填注重点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互对答案,同桌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师:口头提问,考查学生自主温故的情况,巩固自主获得的知识。
合作温故
展示提高
【问题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阅读下面文字: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的耻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我们要从侵略中认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从反抗中感悟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
师:复习导入。
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复习范围。
自主
温故
【课标解读】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根据表格,梳理鸦片战争的基础知识。
名称
项目
鸦片战争
目的
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导火线
中国的禁烟:林则徐领导的
虎门销烟此事件的意义?
经过
爆发 :
大事:
结束:
结果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签订。各条约的内容。
生:阅读材料,抓关键词,讨论答案并回答。
师:出示答案,(1)《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2)都开放通商口岸。(3)《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沙俄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监督学生核对,指导学生更正错误。
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和扩大?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影响等因素加以分析。
生:通过回答问题,展示合作成果,查漏补缺,强化对知识的巩固,并提高思想认识。
师:出示参考答案,便于学生的识记:(1)1840年,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就要挨打。(4)统治阶级(地主阶级):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农民阶级:三元里人民抗英、规模最宏大的农民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统治者的腐化;纲领未能实施;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
值观
通过侵华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读书。
重点
近代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及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列强侵华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关系。如何处理与本单元知识有关的题目。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明确复习范围,点明复习重难点,指出本单元复习主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3)材料三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这场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有哪些?
生: 分组进行探究,组内讨论答案。系统知识,加深对问题的整体认识。
师:进行巡视,参与各组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影响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原因:西方列强
经过:战争开始与《天津条约》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再起与《北京条约》
列强的侵华罪行:(2项)
影响:
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填注表格,完成知识结构:
名称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
原因、准备
兴起
金田起义
初步建立政权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目的、侵华国家、结果、所签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过程与
方法
通过类比复习,培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
度与价
反思完善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历经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内忧为患,民生痛苦中,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后反思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材料三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回答:(1)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由于西方列强发动的哪些战争造成的?这些战争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近代,中华民族遭受耻辱,根本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4)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的反抗有哪些?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叫什么?这次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