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答案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第一章:追寻历史的足迹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是哪种?A. 甲骨文B. 金文C. 考古文D. 楚简答案:A. 甲骨文解析: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形式,出现在商代晚期。
2.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 《左传》B. 《尚书》C. 《史记》D. 《春秋》答案:D. 《春秋》解析:《春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的历史事件。
第二章:中华文明的发展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经济最为发达的时期?A. 西周B. 春秋战国C. 汉朝D. 唐朝答案:C. 汉朝解析:汉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最为发达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 以下哪个发明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播种机答案:D. 播种机解析:播种机的发明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章:中华帝国的崛起1. 以下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A. 秦朝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了六国。
2. 以下哪个皇帝开创了中国的科举制度?A. 唐太宗B. 秦始皇C. 魏文帝D. 宋太祖答案:B. 秦始皇解析: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第四章:万里长城的故事1. 以下哪个朝代修筑了万里长城?A. 春秋战国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解析:秦朝修筑了万里长城,用于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2. 万里长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军事防御B. 交通运输C. 农业灌溉D. 文化交流答案:A. 军事防御解析:万里长城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保护中原地区不受外族侵略。
第五章:大运河的传奇1. 以下哪个朝代修建了大运河?A. 春秋战国B. 秦朝C. 汉朝D. 隋朝答案:D. 隋朝解析:隋朝修建了大运河,用于交通和农业灌溉。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第一章鸦片战争的烽烟测试题1. 下列哪一年,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A. 1839年B. 1840年C. 1841年D. 1842年2. 鸦片战争中,哪位清朝将领率领清军坚决抵抗英军的侵略,取得了著名的“三元里之战”的胜利?A. 林则徐B. 关天培C. 邓世昌D. 琦善答案解析1. B. 1840年解析: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2. A. 林则徐解析:林则徐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位大臣,他坚决主张禁烟,并在鸦片战争前夕被派往广东查禁鸦片。
他在三元里战斗中表现出色,取得了胜利。
第二章近代工业的兴起测试题1. 下列哪个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A. 上海B. 广州C. 天津D. 武汉2. 下列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之父”?A. 严复B. 张之洞C. 左宗棠D. 洪秀全答案解析1. A. 上海解析:上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拥有许多近代化的工厂和企业。
2. B. 张之洞解析: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大臣,他积极推动近代工业的发展,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第三章民主革命的兴起测试题1. 下列哪个组织是孙中山创建的,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A. 同盟会B. 国民党C. 共产党D. 光复会2. 下列哪次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标志着民主革命在中国的正式兴起?A. 南昌起义B. 武昌起义C. 广州起义D. 秋收起义答案解析1. A. 同盟会解析:同盟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成立于1905年,由孙中山创建。
2. B. 武昌起义解析:武昌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标志着民主革命在中国的正式兴起。
第四章北洋政府的统治测试题1. 下列哪位人物是北洋政府的第一任大总统?A. 黎元洪B. 曹锟C. 张作霖D. 袁世凯2.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北洋政府的垮台?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护国运动D. 第二次直奉战争答案解析1. D. 袁世凯解析:袁世凯是北洋政府的第一任大总统,他在1912年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全套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全套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变革1. 请描述商代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 商代的社会制度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制度,有明确的社会等级和职责分工。
-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以王权为核心的君主制,王是政治和宗教的统治者。
2. 商代和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以王权为核心的君主制,王是政治和宗教的统治者。
-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分封制,周王是最高统治者,但他的权力被诸侯分割。
3. 请解释“封建制”和“分封制”之间的区别。
- 封建制是一种以土地封赏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封赏者拥有政治和经济上的权力,被封者有责任为封赏者提供军事和税收。
- 分封制是一种以封地分割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最高统治者将国土分封给诸侯,诸侯有独立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4. 请列举西周的社会等级,并解释其特点。
- 西周的社会等级有王、公、侯、伯、子、男、采、仆等。
- 王是最高统治者,公、侯、伯等是封建贵族,子、男、采、仆等是其他阶层人士。
- 不同等级有不同的权力和地位,贵族享有特权,其他阶层人士从属于贵族。
5. 请简要描述西周的宗教及其特点。
- 西周的宗教以奉祀天地神灵为核心,认为天是最高神明,周王是天的代表。
- 奉祀活动包括祭祀、祈福、卜筮等,认为通过奉祀可以获得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 宗教与政治统治紧密结合,周王以宗教仪式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答案:1. 商代的社会制度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制度,政治制度是君主制。
2.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君主制,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3. 封建制是以土地封赏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分封制是以封地分割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4. 西周的社会等级有王、公、侯、伯、子、男、采、仆等。
5. 西周的宗教以奉祀天地神灵为核心,与政治统治紧密结合。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集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集第一单元海洋世界选择题1. 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B.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C. 地球的三分之二面积被海洋覆盖D.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保护生物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加拿大C. 美国D. 澳大利亚答案:B3. 以下哪个大洋是最大的?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填空题1.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__________。
2. 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是________________。
3. 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太平洋2. 太平洋3. 格陵兰岛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疆域与国家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D2. 以下哪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小的时期?A. 五世纪B. 六世纪C. 七世纪D. 八世纪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A. 韩国B. 越南C. 日本D. 俄罗斯答案:D填空题1. 五胡十六国时期,疆域最大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族。
2. 清朝疆域最大时,南海的岛屿归属于______________。
答案:1. 汉族2. 中国。
八年级历史部编人教版上册单元测试题全集(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部编人教版上册单元测试题全集(含答案)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起源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地区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A. 欧洲- B. 非洲- C. 亚洲- D. 美洲- 答案:B答案:B2.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主要以什么为生?- A. 渔猎- B. 农耕- C. 牧牛- D. 采集- 答案:D答案:D3. 以下哪个文明是我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中国文明- 答案:D答案:D二、判断题1.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时期。
- 答案:错误答案:错误2. 农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3. 古代文明的起源地只有一处,没有其他地区也能孕育出文明。
- 答案:错误答案:错误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的封建政治制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A. 家族血缘关系- B. 地理位置- C. 宗教- D. 民众选举- 答案:A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A. 春秋战国- B. 秦朝- C. 东汉- D. 唐朝- 答案:D答案:D3. 我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中,地位最低的人群是谁?- A. 皇帝- B. 贵族- C. 平民百姓- D. 奴隶- 答案:D答案:D二、判断题1. 我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一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
- 答案:正确答案:正确2.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格局是唐朝建立的。
- 答案:错误答案:错误3.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平民百姓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 答案:错误答案:错误。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第一章考古发现与古代文明1. 考古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古代文明B. 古代历史C. 古代遗迹D. 古代文物答案:C解析:考古学是研究古代遗迹的学科,通过对遗迹的发掘、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2. 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需要遵守的原则是什么?A. 精确性原则B. 完整性原则C. 速度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B解析: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需要遵守的原则是完整性原则,即要尽可能保持遗迹的完整性,不损坏或丢失任何重要的信息。
3. 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发掘可以了解哪些内容?A. 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B. 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C. 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D.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答案:A解析:通过考古发掘,考古学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居住、饮食、服饰、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印度古代文明1. 印度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哪个河流流域?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恒河流域答案:C解析:印度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印度河流域,该地区是古印度人定居并发展起来的地方。
2. 印度古代文明的两大古城分别是哪些?A.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B. 罗姆和斯巴达C. 塔基西和迦太基D. 亚历山大和雅典答案:A解析:印度古代文明的两大古城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它们是印度古代文明的中心。
3. 印度古代文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什么?A. 渔业B. 农业C. 狩猎D. 铁矿开采答案:B解析:印度古代文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古印度人以种植小麦、大麦、棉花等为主。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哪个河流流域?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淮河流域D. 珠江流域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人定居和发展的地方。
2. 中国古代文明的两大古城分别是哪些?A. 北京和上海B. 西安和南京C. 长沙和成都D. 郑州和武汉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文明的两大古城是西安和南京,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两个文明的对话课文练1. 什么是“两个文明的对话”?- 答案:两个文明的对话指的是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之间的文明交流和互动。
2. 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是怎样进行文明交流的?- 答案: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文明交流,互相传递商品和文化。
3. 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丝绸之路是由中国的汉朝皇帝开辟的,目的是通过陆路和海路连接不同国家,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
提高练1.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中国和埃及的文明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和埃及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对两国的文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除了丝绸之路,古代中国还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路线?- 答案:除了丝绸之路,古代中国还有辽河、黄河和长江等重要的交通路线。
3. 丝绸之路上有哪些著名的交易点?- 答案:丝绸之路上有敦煌、河西走廊、巴尔喀什湖等著名的交易点。
第二单元:中华古代科技课文练1. 什么是“中华古代科技”?- 答案:中华古代科技指的是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和发展。
2. 古代中国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答案:古代中国有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重要的科技成就。
3. 造纸术的发明对古代中国有何影响?- 答案:造纸术的发明使古代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明的进步。
提高练1. 古代中国的火药是如何发明的?- 答案:古代中国的火药是通过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制成的,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而发明的。
2. 古代中国的指南针是如何应用于航海中的?- 答案:古代中国的指南针通过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帮助航海者确定航向,从而在航海中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3. 印刷术的发明对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播有何影响?- 答案:印刷术的发明使古代中国的书籍和文化更加便捷地传播到各地,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第三单元:希腊罗马文明课文练1. 什么是“希腊罗马文明”?- 答案:希腊罗马文明指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和文明,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鸦片战争的烽烟课题1 林则徐虎门销烟【研究目标】1. 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过程和意义。
2. 理解禁烟运动的必要性和意义。
【课堂练】1. 选择题a. 下列哪一年,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了侵华战争?A. 1839B. 1840C. 1841D. 1842b. 下列哪位官员被道光帝派往广东查禁鸦片?A. 林则徐B. 魏源C. 左宗棠D. 奕訢2. 简答题请简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和意义。
课题2 鸦片战争【研究目标】1. 知道鸦片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2.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课堂练】1. 选择题a. 下列哪一年,鸦片战争爆发?A. 1839B. 1840C. 1841D. 1842b. 下列哪位将领率领英军攻占了南京?A. 关天培B. 华尔C. 戈登D. 璞鼎查2. 简答题请简述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单元太平军的抗争课题1 金田起义【研究目标】1. 知道金田起义的时间、过程和意义。
2.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课堂练】1. 选择题a. 下列哪一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了金田起义?A. 1851B. 1852C. 1853D. 1854b. 下列哪位是太平天国的东王?A. 杨秀清B. 萧朝贵C. 冯云山D. 韦昌辉2. 简答题请简述金田起义的过程和意义。
课题2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目标】1. 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
2.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课堂练】1. 选择题a.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哪一年?A. 1851B. 1852C. 1853D. 1854b. 下列哪位是太平天国的北王?A. 杨秀清B. 萧朝贵C. 冯云山D. 韦昌辉2. 简答题请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
第三单元甲午中日战争课题1 甲午中日战争【研究目标】1.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过程和结果。
2. 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下学期期终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闭卷)请注意:本试卷共4页,四道大题。
考试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
题次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得分得分评卷人复评人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近代学者杨人楩指出:“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备受列强侵略,而广东一省……所受苦痛,更为切身;所以秀全一创上帝教,凡两广贫苦无告的农民,就相率奉教,而酿成伟大的革命运动。
”这一观点A.肯定了太平天国在近代化方面的贡献B.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改朝换代性质C.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 D.赞扬了洪秀全反侵略的彻底革命精神3.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A. “自强”“求富”B. “扶清灭洋”C. “振兴中华”D.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4.《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A.增辟通商口岸B.割占土地C.开设工厂D.获得赔款5.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生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C.“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行使立法权的是A. 临时大总统B. 国务员C. 参议院D. 总理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为此孙中山发起的斗争是A. 二次革命B. 护国战争C. 护法运动D. 北伐战争8.“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是A .陈独秀B .李大钊C .胡适D .鲁迅 10.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A .在井冈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 .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C .在井冈山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围剿”D .在井冈山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1.1941年底至1942年初,哪一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A .淞沪会战B .徐州会战C .武汉会战D .第三次长沙会战 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近代史上,使台湾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抗日战争的胜利13.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A .联合蒋介石抗日B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C .筹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D .结束长期内战局面14.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中,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援前线,主要是由于A .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B .解放战争具有正义性C .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D .国民党陷于被动防御15.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A .《义勇军进行曲》B .《黄河大合唱》C .《在太行山上》D .《白毛女》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填上字母T ,错误的填上字母F 。
每小题2分,共10分)16.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 ) 17.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
( ) 18. 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和劝禁缠足,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 ) 19.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 20. 鲁迅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子夜》等。
(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1.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与变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
(2分)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1912年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变局”与“创举”含义是什么?(6分)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指“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材料四又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3分)(4)综合上述材料,上述的探索与变革过程有什么特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
……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
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5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有哪些?(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4分)(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可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3分)(4)以抗日战争的成果和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4分)四、探究题(15分)23.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民在国势沉沦中顽强抗争。
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2分) 这次战争后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分)(2)侵华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哪一国?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3分)(3)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请你列出其中一次反侵略或反封建的斗争,说出一位印象最深的民族英雄。
(4分)(4)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4分)2017年下学期期终考试试卷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F 17、T 18、T 19、T 20、F三、材料解析题(共30分)21. (1)把西方先进的科技引入中国,兴办近代工业。
(2分)(2)运动:戊戌变法。
(2分)含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4分)(3)民主、科学。
(2分)陈独秀(1分)。
(4)特点:从技术(或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层面,不断深入。
(2分)启示: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等。
(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22.(1)标志: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2分)成果:创办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政治军事人才;共同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发动了北伐战争。
(2分)(2)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
(2分)意义: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分)(3)百团大战;(1分)精神: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2分)(4)国共第二次合作对民族国家作出巨大贡献: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分)四、探究题(15分)23. (1)鸦片战争。
(2分)中英《南京条约》。
(2分)(2)沙俄。
(1分)《辛丑条约》。
(2分)(3)斗争: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等。
(列出其中一次,2分)民族英雄:林则徐或邓世昌等。
(列出一位,2分)(4)废除封建制度;实行对外开放;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工商业;改革教育制度;提倡民主、科学等。
(言之有理,答出有关的两点给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