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现代日本能剧中的应用
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及其影响

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及其影响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日本人一直尊重传统文化并且不断地将其继承和发扬。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本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和融合。
本文就探讨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及其影响。
日本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日本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这些传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其中,日本的茶道文化、武士文化、花道文化、和服文化等,都是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出了日本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审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茶道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在日本被视为一种“和敬清寂”的文化精神。
在茶道文化中,茶道师会在特定的环境中和来宾共同欣赏茶或食品,整个过程强调礼仪和仪式感。
茶道文化的精神不仅在于茶道师特殊烹制的茶,更在于和来宾之间建立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
茶道文化也是日本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武士文化在日本的历史中相当重要,它代表了侠义精神和武士道的传统。
在日本的古代,武士文化是制定和实施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武士文化强调忠诚、勇气、信仰和尊重等核心价值观,带有高度的荣誉感和道德约束。
花道文化是日本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鲜花和植物来表达自然和美的观念。
花道文化通常通过摆放鲜花来美化环境,使之更和谐、更舒适,这种精致的艺术品味在日本身处自然环境的人士中是非常普遍的。
和服文化源于日本古代,是日本特有的传统服装文化。
和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和服的身影。
在和服文化中,和服被视为一种非常精致和高雅的艺术品。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虽然日本传统文化是古老而神圣的,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给予传统文化以新的观点、维度和可能性,则为未来日本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和延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大和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融合

大和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融合大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日本现代化融合得非常紧密,传统的神社、建筑、园林、茶道、和服等,绝非逝离的传统文化符号,而是现代日本不可或缺的鲜活的日常生活元素。
一、神社祭祀的“静、净”在日本,神道教负责接受生命,基督教负责组织家庭,佛教负责超脱亡灵。
而神社,作为神道的三要素之一,是进行祭奠、教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作为神道的一种载体,更蕴涵了大量的日本历史和文化。
撇开历史、文化的依存,神社中的建筑物本身也是精美的艺术品,而神社的布局与环境同样体现出日本人所追求的恬淡与清幽。
顾名思义,所谓“祭场”就是祭祀神的场所。
与所有原始宗教一样,神道也发源自一种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信仰。
神道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一棵树、一块巨石都可供奉。
日本有十几万座神社,却没有用来供奉的神。
当然除了个别人物的神社有供奉对象,大多数神社都没有神仙。
神道最初的神实际上都是一些代表着山林、水泽等的自然环境,或者风、火、水、雷之类自然力量的精灵。
这些神灵崇尚“静、净”,它们的家园也都是些清幽宁静而又充满灵气的场所,说白了就是人迹罕至的自然绝境。
所以神社一般都掩没在绿荫葱葱的丛山里面,像中国的寺庙那样。
由于这些神灵平时不会主动与人接触,但在受到人们召唤后就会降临到凡间,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祭祀与奉献祭品的方式“请神”。
为了让“请神”更加顺利,人们便在“请神”的场所中营造出一种类似神灵们原始居住的“静、净”环境,就是神社。
据说日本的神仙们特别讲究卫生,极其讨厌污秽。
《古事记》里天照大神(日本神话中高天原的统治者与太阳女神,被奉为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最高神祗)的父亲伊邪那岐(日本神话中开天辟地之祖)去黄泉国找死去的夫人,出来之后就觉得沾染了秽气,浑身不自在,因而扔掉了身上所有的衣服,跳到河里大洗特洗。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幽寂的森林中、清澈的小溪旁或者突兀的山峰上找到古代祭场的遗迹。
神社的发展与神道的发展是同步的,当神道还仅仅是一种原始祭祀时,神社也以其原始的姿态――祭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日本传统戏剧在当代表演艺术中的实践与创新

日本传统戏剧在当代表演艺术中的实践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剧在当代表演艺术中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
然而,日本传统戏剧却通过实践与创新,成功地将自身融入当代艺术的舞台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日本传统戏剧在当代表演艺术中的实践与创新。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传统戏剧的实践。
传统戏剧包括能剧、歌舞伎和人形剧等,它们在日本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
然而,这些传统戏剧并不满足于停留在过去,而是通过实践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
例如,歌舞伎剧团经常会挑战传统剧目的演出方式,将其与现代舞台技术相结合,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
此外,一些新兴的戏剧团体也通过创新的演出形式,将传统戏剧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反思和思考。
其次,我们来看看日本传统戏剧的创新。
在当代表演艺术中,创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日本传统戏剧通过创新,使得自身在当代舞台上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例如,一些戏剧团体将传统戏剧中的角色设定在现代背景下,通过改变剧情和对话,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此外,一些戏剧团体还将传统戏剧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舞蹈、音乐和视觉艺术等,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体验。
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也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然而,尽管日本传统戏剧在当代表演艺术中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和创新,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戏剧的古老形式和复杂技巧对演员的要求较高,这使得年轻演员在学习和传承传统戏剧方面面临困难。
其次,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更倾向于接触新鲜的、具有现代感的艺术形式。
因此,传统戏剧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总结起来,日本传统戏剧在当代表演艺术中通过实践与创新,成功地将自身融入现代舞台。
通过实践,传统戏剧不断改革和创新,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
通过创新,传统戏剧在当代舞台上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然而,传统戏剧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
日本传统戏曲形式的变迁与现代表演

日本传统戏曲形式的变迁与现代表演日本传统戏曲是一种独特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日本传统戏曲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演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日本传统戏曲形式的变迁以及现代表演的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日本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日本传统戏曲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纪,当时它主要以宫廷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吸收了许多不同的元素,包括舞蹈、音乐、戏剧和文学等。
其中,最著名的几种传统戏曲形式包括能剧、歌舞伎和人形剧等。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和观众口味的改变,传统戏曲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少,他们更倾向于追求新颖、刺激和娱乐性强的艺术形式。
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戏曲形式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现代戏曲表演注重与时俱进,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
例如,在传统舞台上加入了现代舞蹈和音乐,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活泼。
同时,一些现代剧作也开始被改编成戏曲形式,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这种改革和创新使得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除了表演形式的改变,现代戏曲还注重剧情的更新和改编。
传统戏曲的剧情通常以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为题材,但现代戏曲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反映。
例如,一些现代戏曲作品以当代社会问题为背景,探讨人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种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并对戏曲表演产生兴趣。
此外,现代戏曲还注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
例如,在一些戏曲表演中,会加入影像、舞台设计和服装等元素,以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这种多媒体的表现方式不仅增加了观赏性,还提升了整个表演的艺术价值。
总之,日本传统戏曲形式的变迁与现代表演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口味的改变,传统戏曲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解读新海诚作品中的日本民俗文化——以《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为例

解读新海诚作品中的日本民俗文化——以《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为例解读新海诚作品中的日本民俗文化——以《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为例新海诚是当代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和制作人,他的作品以其精美的画面、引人入胜的剧情和深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日本民俗文化元素,特别是在《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这两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展现了日本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交汇。
首先,我们来看《你的名字》。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生活在深山小镇上的乡村少女和一个生活在东京的城市少年突然互换了身份的故事。
其中,蕴含了许多有关日本民俗文化的细节。
首先是影片开始时描绘的神社。
神社是日本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城市、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神社,用来祀奉神明和许下愿望。
在影片中,乡村少女和城市少年都去神社祈祷,并在那里完成了身份互换的奇迹。
接着,影片中还出现了传统的日式温泉。
温泉是日本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相信温泉水具有治愈身心的功效,并常常在温泉旅行中放松身心。
在电影中,乡村少女和城市少年因为互相交换了身份而体验了不同的生活,乡村少女在城市中体验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城市少年则在乡村中感受到了传统的温泉文化。
此外,《你的名字》还展现了日本的传统节日—新年。
在日本,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去神社祈祷、吃年夜饭、放烟花等。
在电影中,乡村少女和城市少年在互相交换身份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日本的新年氛围,通过这些节日元素的呈现更加贴近了观众的生活体验。
接下来,我们来看《天气之子》。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孩能够操控天气的故事。
同样,影片中也渗透了许多日本传统文化元素。
首先是天气操控的概念,这一概念存在于日本神话和传说中,人们相信人类和自然之间有着某种联系,而影片中男主角的能力正是体现了这一观念。
此外,影片中还出现了御守和风信子。
御守是日本民俗的一部分,是一种用来保佑和守护的符咒。
在影片中,男主角的母亲常常给他带来御守,给予保佑和支持。
东京日本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交融之地

东京日本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交融之地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城市,拥有繁华的城市景观和传统的文化底蕴。
在这个城市里,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东京作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交融之地的原因和特点。
一、现代化建筑与传统街道共存东京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
在新宿和银座等商业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彰显了东京作为商业中心的现代化元素。
然而,在浅草寺和秋叶原等地,仍然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传统街道和建筑,这些地方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和传统。
二、传统庙宇与现代科技共生东京拥有许多寺庙和神社,这些古老的宗教建筑成为东京传统文化的象征。
在浅草寺和明治神宫等地,游客们可以体验到传统祈福的仪式,了解到日本古老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东京也是现代科技的中心,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元素在东京城市空间中和谐共存。
三、传统艺术与现代表演艺术的交汇东京是日本文化艺术的中心,从传统的能剧和歌舞伎到现代的流行文化和动漫,各种表演艺术各有其独特之处。
东京的剧院和演出场所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开展了现代表演艺术的创新。
在东京的表演艺术场所,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日本舞蹈和音乐,也可以感受到现代流行音乐和舞蹈的魅力。
四、传统美食与现代料理的交融日本的美食文化是世界闻名的,东京作为日本的美食之都更是吸引了无数食客。
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传统的寿司、天妇罗等料理,还有众多的现代化餐厅和酒吧提供各种国际菜肴。
东京的美食展示了传统料理与现代烹饪技术的完美融合,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东京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交融的魅力。
五、传统庆典与现代活动的共同展示东京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传统庆典和现代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参与。
例如,每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和东京时装周都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展示了东京作为国际化都市的现代魅力。
与此同时,传统的祭典和庆典如东京大神踊和东京夏祭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东京传统文化的魅力。
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与冲突

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与冲突从古至今,日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历经多次战争、政治变革、天灾人祸甚至文化浪潮的冲击、影响之后,拥有了独特的传统文化。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不断的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和冲突着。
日本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日本的传统艺术了。
其中的茶道、武道、传统歌舞、浮世绘、能剧、文化、曲艺等等,都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其中,茶道便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代表。
茶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通过一次泡茶的过程,使来宾们达成心灵上的默契,共同感悟这一瞬间。
武道则是一种传承了几百年的传统格斗拳术,它寓意着日本武士们的荣誉、忠诚和信仰。
现在的武道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与此同时,日本的现代文化也异军突起。
二战后,日本炙手可热的经济成就为现代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日本的动漫、电影、流行音乐、时装、科技,无不展示出日本在现代文化上的一片蓝天。
其中,动画文化是日本现代文化的代表之一。
它富有创意,颜色鲜明,形象可爱,深受日本的年轻一代所喜爱,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然而,日本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也随之出现。
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一些传统文化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比如说,现代的都市生活节奏紧凑,工作忙碌,无暇顾及茶道和武道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活动,这使得它们的传承变得十分困难。
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逐渐取代了持续几百年的书信文化,让书信的“文化性”受到了冲击。
另一方面,现代文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比如说,日本的动画作品在某些场合中被批评为破坏合适的道德和伦理观。
另外,现代文化中流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准则和规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点在时装、流行乐、文学方面尤为明显。
与此相对应的是,像日本的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如日本茶道、武道,在现代社会中并未逐渐消失。
日本传统生活艺术的民间继承与创新

日本传统生活艺术的民间继承与创新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中传统生活艺术是其独特之处之一。
这些传统生活艺术不仅反映了日本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生活艺术在民间得到了继承和创新,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日本的传统生活艺术包括茶道、花道、剪纸、和服等。
茶道是日本人独特的礼仪和艺术形式,通过准备和品尝茶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茶道强调的是整个过程的细致和和谐,从准备茶具到沏茶、煎茶,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操作。
花道则是通过插花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美的追求,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剪纸是一种以剪纸艺术为基础的装饰艺术,通过剪纸的形状和图案来表达美感和寓意。
和服则是日本传统的服饰,以其独特的剪裁和织造工艺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生活艺术在日本民间得到了广泛的继承和发展。
无论是茶道、花道还是剪纸,都有许多民间组织和团体致力于传承和推广这些艺术形式。
他们通过举办展览、培训班和讲座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生活艺术。
同时,一些传统生活艺术也在民间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例如,茶道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茶室,现代人们也将茶道融入到咖啡馆和餐厅等场所,使其更加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花道也不再仅限于插花,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将花道与现代艺术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这种传统生活艺术的民间继承和创新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更是为了让这些艺术形式能够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传统生活艺术的民间继承和创新不仅仅是个体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政府可以通过资助和扶持这些民间组织和团体,为他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同时,教育机构也可以加强对传统生活艺术的教育和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这些艺术形式。
传统生活艺术的民间继承和创新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探索和追求。
通过传承和创新,这些传统生活艺术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艺术在现代日本能剧中的应用
能剧(Noh)在日本的古典舞台艺术中,格调甚高,极受推崇,是日本独有的音乐戏剧,是将舞蹈、音乐、诗歌、戏剧等艺术混合的一种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舞台艺术。
能剧出现于南北朝时期(1336—1392)。
早在10世纪后,日本从中国输入“散乐”,促进了日本杂艺的发展。
12世纪末,每当宫廷庆典或各大寺院举行法会,总要举行演艺大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带有一定情节的歌舞剧“猿乐能”,后简称为“能”。
曲子的结构并不重视旋律的多样变化,而以序、破、急的形式为格。
能剧是幽玄美(优雅的美)最好的代表,其着眼点在幽玄的歌舞,主角几乎都是幽魂,因此情节都是叙述已经完结的人生,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戏剧。
能剧的动作非常缓慢简单,但是每一个动作都能表现出复杂的感情。
表演者是
扮演一种
叙述故事
的角色,能
剧中的对
话极少,动
作、音乐都只是个大概象征,其中几无事件的发生,表演者多是以某种形式的譬喻来表达具体的概念,故必需对日本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认知,才能明了表演者所表达的内容。
能剧的演出以捕捉意境或情感的精髓为目标,一段情节往往费时长久,精采的部份则出以极端特定风格化的静止姿势与体态。
演出时的举手投足、吐气语调等都遵照既定规则。
乐团主司配乐,并且控制每个姿态持续的时间。
能剧是世界上剧场条件最经细心控制的表演方式之一,从表演者走路方法到持扇方式都有严格,13世纪圣德太子大化革新之后,日本走上了全面学习唐文化的道路,引进了唐朝的礼法,儒教文化教曰:“始于礼,止与礼,”能剧深受礼法的影响而产生一种繁缛典礼或仪式的总体效果。
能剧的表演中,面具是非常
重要的一个环节,面具对于能乐者,有如武士刀对于武士,面具
的制作不同的流派都有严格的要求,面具主要分为:将军,仕女等,比如日本电影《咒怨》的原型就来源于能剧的角色:孙次郎。
能剧源于日本人民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
一种抒发感情的活动,是
日本民俗的一个体现,能
剧大约在14至15世纪开
始盛行。
观阿弥(Kannami,
1333-1384)及世阿弥父
子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
能剧作家,今天仍经常演
出的250出剧均出自世阿
弥的手笔,而世阿弥亦写
了不少关于能剧美学和
表演技巧的著作,时至今日,能剧艺术大都源自世阿弥的理论。
在14世纪以后,日本关主大权旁落,内政大权落在幕府将军之手。
在江户时代(Edo period, 1603-1868),由于获得幕府的支持,能剧渐渐成为一种官方艺术,而剧场中每种形式都经精简成刻意拟就的一套成规。
在17世纪,能剧演员享有最高的武士地位,而由国家以统筹征收的收入作为薪酬。
当时有六支能剧演者受到认可,各支的领袖皆成世袭之职,这六个支派至今仍然存在。
这时的能剧都是供将军、大名等高阶人士欣赏,平民鲜少有机会
一睹其丰采。
明治维新时期(Meiji period, 1868-1912),由于失去了政府的支持,能剧艺术濒临失传边缘,后来幸得私人资助,以及一些能剧工作者的努力,这种传统的日本艺术才能得以保存。
今天,能剧在日本并不盛行,但仍被日本人视为国宝,而全国仍有大约1500位专业能剧工作者,为保存和推广能剧而努力。
能剧剧种及演员能剧的题材大致可分为五类:神事物或物,以神祇为题材;修罗物,以武士为题材;鬘物,以妇女为题材;狂物,以狂人为题材,通常为恶魂,其下又分数种,如现世物,写实地记述时人事迹;鬼畜物,以鬼怪为题材。
能剧的演出者全是男性。
主要角色称为主役(shite),次要角色称为 役(tsure),两人可能各有一名从仆,但许多剧本中仅有主、 役二名。
人物数目极少超过六名。
在很多剧本里,主役会在前半段以普通人出现,然
后离开,当他在下半场再次出现时,他会回复他的真正身份 - 一个著名人物的鬼魂。
在这里,前半场出现的称为maejite,而后半场出现的则称为nochijite,演出都是同一名演员。
第二名演员称为waki,会解答主役的疑问从而推动剧情发展。
另外还有一名间场的演员称为ai或ai-kyogen,他会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为waki提供更多的故事背景,从而令waki及观众了解主役的处境。
能剧中的歌队称为jiutai,多是由八人组成,他们会坐在舞台旁边,功用是叙述故事背景,有时亦会描述角色的思想和情绪。
能剧所用的舞台没有幕,舞台成正方形,并有桥挂连接台前和台后,舞台顶还有一个木制的檐。
舞台上的陈设极为简单。
木制或竹制的台架可以象征山峦、宫殿、卧室或其它地方,由布臵的方
式而定。
通常而言,舞台上极少同时出现二个以上的道具,而这少数的一两个道具都各具风格,别有殊貌。
舞台上没有布景或机关装臵。
演员进场时主要利用桥挂,是一条长约三十三至五十二呎,宽约六呎,两旁有栏栅的走道。
桥挂衔接舞台和化妆间,所有重要的进场皆由此处。
桥挂的前方植有三棵松苗,象征天、地、人。
上舞台左方的后座处有另一个进口,高仅约三呎,供不重要的人物、舞台助理、歌队及乐师使用。
能剧中的演奏者称为hayashi,主要乐器包括一支横笛nohkan、一个沙漏型的肩鼓kotsuzumi、一个放在大腿上,比kotsuzumi较大的沙漏型鼓okawa或otsuzumi、还有一个桶型的坐地鼓taiko,是以两支鼓棍演奏的。
这些乐器的旋律和节奏必须遵守着一定的规则。
能剧如中国京剧一样,诞生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是日本民众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民俗文化。
2001年,日本能剧入选首批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今,不仅有大量的日本青年学习这一历史悠久的民俗,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众多粉丝。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能剧经典节目《教敦盛殉死舞》,被许多中国游客称赞,:“人间五十年,与天相比,不过渺小一物,看世事,梦幻似水,入灭随即在眼前,此为懊恼之情,满怀于胸…..”,许正是能剧中这种视生死如入定般的禅宗思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能剧,将能剧发扬光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题目:民俗艺术在现代日本能剧中的应用
学号:2011063310
姓名:顾萍萍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刘流
所在系部: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