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可靠性工程基础习题答案

可靠性工程基础习题答案

习题七 答 案
2. Z = 4 , R = 0.94683 = 0.9999683 , F = 0.0000317
3. (1) S b 80 , s b 3.2(N/cm2 )
(2) L 795.775/ r 2 L 12.43/ r 2
(3) 直径为
Z 3.091
r 3.382, r 0.017 d 2 r 6.764 , d 0.034
qi
1 2
,vi
0.125
Ist
(3)
Q q3
qi
1 2
,vi
0.375
Ist
(4)
Q q4
qi 12,vi
0.625
列表求结构重要度,如对单元1,即求:Ist (1) ?
序号 1 3 4 组合 原割集 加1变割集 1 0 0 0 ×××
2001 4

3010 3
4 0 1 1 34 √
5100 2
6.77 0.10(mm)
其中MCS: (1,2,3),(1,2,6),(1,3,6),(2,3,6), (1,2,4,5),(3,6,4,5) 6个。
(3) 比较输 电线的重 要性(见右 表)。
输电浅 代号
1 2 3 4 5 6
在3阶MCS 在4阶MCS 重要性 中出现次数 中出现次数 顺序
3
1
1
3
1
1
3
1
1
2
2
2
2
3
1
1
( 2 - R )n → ∝
可见0 <R< 1 , n 为 2,3···时
( 2 – R )n >( 2 – Rn ) RS2= Rn ( 2 - R )n > RS1= Rn ( 2 - Rn )

可靠性试题及答案

可靠性试题及答案

可靠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可靠性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成本B. 提高产品性能C. 延长产品寿命D. 确保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2. 以下哪项不是可靠性分析的常用方法?A. 故障树分析B. 事件树分析C. 蒙特卡洛模拟D. 线性回归分析3. 可靠性增长的常用方法包括:A.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B. 故障注入测试C.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D. 故障预防二、填空题4.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________和规定的________内,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5. 可靠性工程中的“浴盆曲线”通常用来描述产品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________。

三、简答题6. 简述可靠性工程中常用的失效模式分析方法。

四、计算题7. 假设一个系统的可靠性为0.9,求该系统在连续运行5小时后,系统仍然可靠的概率。

五、论述题8. 论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通过可靠性工程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B二、填空题4. 条件下,时间内5. 趋势三、简答题6. 失效模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等,这些方法通过识别潜在的失效模式,评估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四、计算题7. 系统在连续运行5小时后仍然可靠的概率为 \( 0.9^5 = 0.59049 \)。

五、论述题8.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可靠性工程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方法包括: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进行可靠性设计;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减少产品缺陷;通过可靠性测试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通过持续的可靠性增长活动,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和寿命;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中南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回归预测分析中,有些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却不能由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数值准确地求出因变量,在变量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数学表达式,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应用统计方法大致地或平均地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此时我们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为()(A) 相关关系(B) 线性关系(C) 确定关系(D) 函数关系参考答案:(A)2.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的原理和方法,辨识和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序,作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A) 数学(B) 物理(C) 化学(D) 安全系统工程参考答案:(D)3. LEC评价法中,L、E、C分别表示()。

(A)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可能后果、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B)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事故的可能后果(C) 事故的可能后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D) 事故的可能后果、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参考答案:(B)4. 安全系统是典型的()系统(A) 白色(B) 灰色(C) 黑色(D) 多色参考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MES方法中衡量事故后果严重度的因素(A) 环境影响程度(B) 事故发生的频率(C) 财产损失状况(D) 职业病情况参考答案:(B)6. 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投产前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A) 专项安全评价(B) 安全检查表法(C)安全验收评价(D) 预先性安全评价参考答案: (D)7. 安全决策可通过对系统过去、现在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手段,对系统未来事故变化规律作出合理判断。

(A) 宏观(B) 现代(C) 先进(D) 预测参考答案: (D)8. 实验证明蜻蜓翅痣的角组织使蜻蜓飞行时消除了颤振。

中南大学《安全人机工程》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安全人机工程》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如操纵机器、维修设备等),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或称为( )。

(A) 作业活动空间(B)作业接触空间(C) 安全防护空间(D)作业休息空间参考答案: (B)2. 人机界面主要指( )。

(A) 控制和运行系统 (B) 控制系统 (C) 显示系统(D) 显示和控制系统参考答案: (D)3. 为了防止和减轻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有,但下列( )对防止和减轻眩光无明显效果。

(A) 限制光源亮度 (B) 合理分布光源 (C) 采用直射光源(D) 适当提高环境亮度以减少亮度对比。

参考答案: (C)4. ( )光线的90%至更多的光都照在天花板和墙面上,通过反射来照明,故不会产生阴影。

(A) 散射光源(B) 背景光源(C) 反射光源(D) 透射光源参考答案:(C)5. 作业环境中的照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天然采光、人工照明、( )。

(A) 近距离采光(B) 远距离采光(C) 移动采光(D) 混合采光参考答案:(D)6. 根据操纵器和显示器的功能进行适当的划分,把相同功能的配置在同一分区内。

这是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的( )原则。

(A) 功能性(B) 准确性(C) 关联性(D) 优先性参考答案:(A)7. ( )是指系统的功能分配要适合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多种需求,有意识地发挥人的技能。

(A) 剩余分配原则(B) 经济分配原则(C) 比较分配原则(D) 宜人分配原则参考答案:(D)8. 安全人机系统主要包括人、机、( )三部分。

(A) 环境(B) 设备(C) 厂房(D) 家庭参考答案:(A)9. ( )是指在作业面及其周围光的照度。

(A) 光的数量(B) 光强(C) 照度(D) 亮度参考答案: (A)10. 根据有关测定,气温( )时,是温度环境的舒适区段,在这个区段里,体力消耗最小,工作效率最高,最适宜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A) 5℃~21℃ (B) 15℃~21℃ (C) 15℃~35℃ (D) 21℃参考答案: (B)11. 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如机械转动部位等)直接触所需要的空间称为( )。

中南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回归预测分析中,有些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却不能由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数值准确地求出因变量,在变量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数学表达式,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应用统计方法大致地或平均地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此时我们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为()(A) 相关关系(B) 线性关系(C) 确定关系(D) 函数关系参考答案:(A)2.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的原理和方法,辨识和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序,作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A) 数学(B) 物理(C) 化学(D) 安全系统工程参考答案:(D)3. LEC评价法中,L、E、C分别表示()。

(A)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可能后果、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B)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事故的可能后果(C) 事故的可能后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D) 事故的可能后果、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参考答案:(B)4. 安全系统是典型的()系统(A) 白色(B) 灰色(C) 黑色(D) 多色参考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MES方法中衡量事故后果严重度的因素(A) 环境影响程度(B) 事故发生的频率(C) 财产损失状况(D) 职业病情况参考答案:(B)6. 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投产前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A) 专项安全评价(B) 安全检查表法(C)安全验收评价(D) 预先性安全评价参考答案: (D)7. 安全决策可通过对系统过去、现在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手段,对系统未来事故变化规律作出合理判断。

(A) 宏观(B) 现代(C) 先进(D) 预测参考答案: (D)8. 实验证明蜻蜓翅痣的角组织使蜻蜓飞行时消除了颤振。

系统可靠性原理习题及答案

系统可靠性原理习题及答案

系统可靠性原理习题及答案1、 元件可靠性的定义是什么?规定条件、规定时间、规定功能各是什么含义? 解:元件的可靠性:元件在规定的吋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时间:指保修期、使用期和贮存期。

规定条件:即使用条件,主要包括:环境条件、包装条件、贮存条件、维 修条件,操作人员条件等。

规定功能:指元件/系统的用途。

2、 元件的可靠度、故障率和平均寿命各是怎么定义的?解:元件的可靠度:在规定条件下,在时刻t 以前正常工作的概率。

元件故障率:即故障率函数,元件在t 时刻以前正常工作,在t 时刻后单 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条件)概率。

平均寿命:即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也称做首次故障平均时间,是寿命的 期望值。

3、 设某种元件的X=0.001/h,试求解:(1)由这种元件组成的二元件并联系统、两元件串联、2/3 (G)系统的平 均寿命。

解:由题意可知,单个元件的可靠度为Rj(t)=e'M , i=l, 2, 3。

A 、二元件并联: 系统的可靠度为: R p (t)=l-(l-R 1(t))(l-R 2(t))=2e At -e-2At 此时系统的平均寿命为由于 1=0.001/h,故 MITF=1500(h)B 、二元件串联: 系统的可靠度为: Rs(t)=Ri(t)R 2(t)=e 2M此时系统的平均寿命为由于 X=0.001/h,故 MTTF=500(h)C 、2/3 (G)系统: 系统的可靠度为:RG("Rdt)R2(t)R3(t)+⑴ Rdt))R2(t)R3(t)+R 丄⑴⑴ R2(t))R3(t)+R"t)R2(t)⑴也⑴)=3严2严此时系统的平均寿命为由于 D ・001/h,故 MTTF=2500/3 (h)(2) t=100h, 500h,1000h时,由这种元件组成的二元件并联系统、两元件串MTTF= R G (t)dt53e"2Xt 一 2e"3At dt =—32e"At _ e _2At dt =—Z联、2/3 (G )系统的可靠度分别是多少? 解:将各t 值代入⑴中的各可靠度R (t )即可得结果。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软件工程一、选择题:1.下面哪些UML图描述系统行为( A )A.用例图B.类图C.对象图2.属于概要设计活动的是( A )A.软件结构设计B.数据结构设计C.算法设计3.属行为型设计模式的是(C)A.组合模式B.工厂方法模式C.观察者模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UML是软件开发方法B.UML是系统描述语言C.UML是软件开发过程5. 根据程序流程图划分的模块通常是( B )A. 信息内聚的模块B. 过程内聚的模块C.逻辑内聚的模块6.如果某程序中的比较个数是m,则其McCabe环形复杂度为( C )A.m-1B.mC.m+17.按ISO9000-3的说明,下列属软件配置项的是( C )A.软件开发方法B.软件开发组织管理制度C.软件开发合同8.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C )A.证明软件无错B.发现软件中的所有错误C.尽可能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9.软件重构关注的是( B )A. 软件体系结构B. 模块细节C.软件性能10.软件项目开发计划的内容有( B )A. 数据分析B.风险分析C.功能分析11.在UML的类图中,描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有( B )A.泛化关系B.聚合关系C.依赖关系12.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用以评价(A)A.软件过程能力B.组织能力C.学习能力13. 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 C )A. 完善性维护B. 改正性维护C.适应性维护14. 对项目软件而言,软件功能需求信息主要由谁提供( A )A.软件用户B.软件开发人员C.软件项目管理人员15. IDEF0图反映不出(C)A.系统做什么B.系统功能由谁做C.系统如何做16. 原型模型是一种什么开发过程模型(B)A.自顶向上B. 由外至内C.增量式17. 系统流程图描述(A)A.物理系统B.逻辑系统C.软件体系结构18.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C )A.软件确认准则B.软件的性能描述C.算法过程的详细描述19.适合需求模糊或需求不确定系统开发的软件开发模型有( C )A. 瀑布模型B. RAD模型C.原型模型20.UML图中描述系统结构的有( A )A. 组件图B. 顺序图C.状态图21.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什么软件开发方法( B )A.层次化B.迭代增量式C.逐步求精22.不可以用来衡量软件可维护性的有()A.可靠性B.可用性C.可行性23. 系统分析员在需求分析最后负责编写()A.用户手册B. 概要设计说明书C.可行性研究报告24.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维护性等而对软件的修改称为()A.改正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预防性维护25.在结构化方法中,为使需求改变对软件影响较小,应该使软件结构()A. 与问题结构对应B. 与问题结构独立C.与用户界面对应26.单元测试的计划应该在什么阶段完成()A. 需求分析B. 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27. 下列属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有()A. LCP方法B. OMT方法C.IDEF0方法28.强调信息隐藏的软件工程设计方法有()A.Jackson方法B.Parnas方法C.SA/SD方法29.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模型有()A.包图B.软件结构图C.状态图30.考虑输入条件组合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A.等价分类法B.语句覆盖法C. 因果图法31. 下列能减少支援性维护活动的有()A.利用软件包B.进行配置管理C.对用户进行适当培训32. 只支持单重继承的程序设计语言有()A.C++B.DelphiC. C33. IDEF0图的顶层图是()A. A0图B.A-0图C.A-1图34. 在UML的用例图中,扩展关系是一种()A. 泛化关系B.依赖关系C.关联关系35.独立测试小组开始介入测试是在()A.模块测试阶段B.集成测试阶段C.确认测试阶段36. 在成本估计中容易低估局部问题的方法是()A. 基于经验模型的估计B. 自底向上估计C. 自顶向下估计37.在IDEF1X图中,如果子实体与父实体存在联系,则子实体将继承父实体的()A.全部属性B.主关键字属性C.非主关键字属性38. 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的工具有()A. 数据流图B.类图C.软件结构图39. 白盒测试设计用例的方法是()A. 等价分类法B.基本路径覆盖法C.因果图法40. 在衡量软件质量时,最重要的标准是()A. 可维护性好B. 可用性好C. 满足用户功能需求41. 瀑布模型是一种()A. 演化模型B. 顺序模型C. 增量模型42. 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什么定性标准度量()A. 耦合度B. 复杂度C.可靠性4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对象的特点有()A. 继承B. 多态C. 封闭44.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有()A.Parnas方法B.Jackson方法C. IDEF0方法45. 与UML配合最好的软件开发方法是()A.RUP方法B.Coad/Yourdon方法C.IDEF4方法二、填空题:1.统一建模语言UML提供了两种描述整体/部分关系的方法,分别是和。

中南大学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作业答案

中南大学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作业答案

一架飞机有三个着陆轮胎,如果不多于一个轮胎爆破,
飞机能安全着陆。试验表明,每一千次着陆发生一次轮 胎爆破。用二项分布求飞机安全着陆的概率。
习题10
某一大型网络系统的平均故障是每三个月一次,设系统
故障服从泊松分布,求一年精选发202生1版课5件次以上故障的概率。
12
习题8
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
1 0.25104
ln(0.368)
40000h
平均寿命:
R(t)dt
etdt 1
40000h
0
0
精选2021版课件
5
习题3:50个在恒定载荷运行的零件,运行记录如下表:
时间h
10 25 50 100 150 250
失效数△n(t)
42 37
5
3
累积失效数n(t) 4 6 9 16 21
式中:t为年。求:累积失效概率F(t),可靠度函数R(t),失效率
λ(t),平均寿命θ ,中位寿命T(0.5)和特征寿命T(e-1)。
解:F (t)
t f (x)dx 0.25t ( 0.25)t2
0
16
8 (1 0 .2 5 t 0 .2 5 t2 )d t 2 .6 6 7 年
0
1 6
24
400 3000
4
3
28 31
仍旧工作数N-n(t) 46 44 41 34 29
26
22 19
求:(1)零件在100h和400h的可靠度;(2)100h和400h的累积失效概率; (3)求10h和25h时的失效概率密度;(4)求t=25h和t=100h的失效率。
解: Rˆ (1 0 0 ) N n (t1 0 0 ) 3 4 0 .6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可工作时间 可工作时间 不能工作时间
U
U DBiblioteka MTBF MTBF MTTR
习题6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P(X=k)=pk bk k=1,2,3,L ,则b,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提示:等比级数:(
aqn
a aqn )
n=0
1 q
习题7
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
P( X k) p(1 p)k1, k 1, 2,3L , (0 p 1) 求:均值E( X )和方差D( X )。
nxn1
1
,| x | 1
n1
(1 x)2
n2 xn1
0
16
R(t) 1 F(t) 1 0.25t 0.25 t2 16
(t) f (t) 2 0.25t R(t) 8 2t 0.125t2
R(t)dt
(1 0.25t 0.25 t2 )dt
0
0
16
上式中不知道∞是多少,但有R(∞)=0,即:
R 0.5为中位寿命,即: 0.5=1-0.25r+ 0.25 r 2
习题1:一组元件的故障密度函数为:
f (t) 0.25 (0.25)t 8
式中:t为年。
求:累积失效概率F(t),可靠度函数 R(t),失效率λ(t),平均寿命MTTF, 中位寿命T(0.5)和特征寿命T(e-1)。
习题2:已知某产品的失效率为常数, λ(t)=λ=0.25×10-4/h。
求:可靠度R=99%的可靠寿命,平均 寿命MTTF,中位寿命T(0.5)和特征寿 命T(e-1)。
24
400 3000
4
3
28 31
仍旧工作数N-n(t) 46 44 41 34 29
26
22 19
求:(1)零件在100h和400h的可靠度;(2)100h和400h的累积失效概率; (3)求10h和25h时的失效概率密度;(4)求t=25h和t=100h的失效率。
解: Rˆ(100) N n(t100) 34 0.68
习题3:50个在恒定载荷运行的零件, 运行记录如下表:
时间h
10 25 50 100 150 250 400 3000
失效数△n(t)
42 37 5
3
4
3
累积失效数n(t) 4 6 9 16 21 24 28 31
仍旧工作数N-n(t) 46 44 41 34 29 26 22 19
求:(1)零件在100h和400h的可靠度;(2)100h和 400h的累积失效概率;(3)求10h和25h时的失效 概率密度;(4)求t=25h和t=100h的失效率。
习题4:一设备从以往的经验知道,平均无故障时 间为20天,如果出了故障需2天方能修复,假定该 设备发生故障时间及修复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求:(1)该设备5天和15天的可靠度各为多少?; (2)该设备的稳态有效度为多少?
提示:
如果维修时间服从指数分布,有 MTTR 1
如果R(t) et , 服从指数分布
16
解得r1=2.243年(r2=13.66 年>8年舍去)。
R 0.368为特征寿命,即:
1 0.25t 0.25 t2 0 16
解得t1=t2=8年,表明8年后元件将 全部失效
0.368=1-0.25r+ 0.25r2 16
解得r1=3.147年(r2=12.85 年>8舍去)。
习题2:已知某产品的失效率为常数, λ(t)=λ=0.25×10-4/h。
因MTBF=1/λ,λ=1/20;
同理平均修复时间为2天,MTTR=1/μ,μ=1/2
R(5)=exp(- λt)=exp(-5/20)=0.779
R(15)=exp(- λt)= exp(-15/20)=0.472 (2)A= μ/(μ+λ)=0.909或A=MTBF/(MTBF+MTT稳R态)=2有0/2效2=度0.9定09义
答案 习题1:一组元件的故障密度函数为:f (t) 0.25 (0.25)t 8
式中:t为年。求:累积失效概率F(t),可靠度函数R(t),失效率
λ(t),平均寿命θ ,中位寿命T(0.5)和特征寿命T(e-1)。
解:F(t)
t f (x)dx 0.25t (0.25)t2
0
16
8 (1 0.25t 0.25 t2 )dt 2.667年
N
50
Rˆ(400) N n(t400) 22 0.44
N
50
Fˆ (100) n(100) 16 / 50 0.32 N
Fˆ (400) n(400) 28 / 50 0.56 N
fˆ(10) Vn(10) 2 2.67103 / h NVt 50(25 10)
fˆ(25) Vn(25) 3 2.4103 / h NVt 50(50 25)
ˆ(25) Vn(25) 3 2.7103 / h (N Vn(25))Vt 44(50 25)
ˆ(100) Vn(100)
5
2.9103 / h
(N Vn(100))Vt 34(150 100)
要点:f(t)、 λ(t)是研究t时间后单位时间的失效产品数, f(t) 是除以试验 产品总数,λ(t)是除以t时仍正常工作的产品数。注意单位。
求:可靠度R=99%的可靠寿命,平均寿命θ ,中 位寿命T(0.5)和特征寿命T(e-1)。
t
解: R(t) e0 (t)dt et
t 1 ln R(t)
可靠性寿命t(0.99)
1 0.25 104
ln(0.99)
402h
中位寿命t(0.5)
1 0.25 104
ln(0.5)
27725.6h
特征寿命t (e 1 )
1 0.25 104
ln(0.368)
40000h
平均寿命:
R(t)dt
etdt 1 40000h
0
0
习题3:50个在恒定载荷运行的零件,运行记录如下表:
时间h
10 25 50 100 150 250
失效数△n(t)
42 37
5
3
累积失效数n(t) 4 6 9 16 21
MTBF R(t)dt 1
0
习题4答案:一设备从以往的经验知道,平均无故障时间 为20天,如果出了故障需2天方能修复,假定该设备发生 故障时间及修复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求:(1)该设备5天和15天的可靠度各为多少?;(2)该设备 的稳态有效度为多少?
解: (1)该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时间为20天,即MTBF=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