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3)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2)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室内环境质量 (17)2.5提高与创新 (22)3 结构专业 (25)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5)3.2提高与创新 (29)4 给排水专业 (31)4.1节地与室外环境 (31)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2)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4.4室内环境质量 (39)4.5提高与创新 (40)5 暖通专业 (4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7)5.4室内环境质量 (48)5.5提高与创新 (51)6 电气专业 (54)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4)6.3室内环境质量 (57)6.4提高与创新 (58)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60)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0)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5 室内环境质量 (75)A.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1)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7)B.5 室内环境质量 (113)B.6 提高与创新 (119)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4)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4)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5)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7)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3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2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室内环境质量 172.5提高与创新 223 结构专业 25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53.2提高与创新 294 给排水专业 314.1节地与室外环境 31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2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 4.4室内环境质量 394.5提高与创新 405 暖通专业 4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7 5.4室内环境质量 485.5提高与创新 506 电气专业 54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46.3室内环境质量 576.4提高与创新 58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60 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0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5 室内环境质量 75A.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1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7B.5 室内环境质量 113B.6 提高与创新 119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4 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4 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5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7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工业厂区内的办公楼、宿舍等类似民用建筑工程可参照执行。
建筑面积小于300m2的配套附属建筑,可不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建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节地与室外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节能与能源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室内环境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提高与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结构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02 建筑专业 (2)2。
1节地与室外环境 (2)2。
2节能与能源利用 (11)2。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3)2。
4室内环境质量 (16)2。
5提高与创新 (21)3 结构专业 (23)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3)3。
2提高与创新 (27)4 给排水专业 (29)4。
1节地与室外环境 (29)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0)4。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1)4.4室内环境质量 (37)4.5提高与创新 (38)5 暖通专业 (40)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0)5。
2节能与能源利用 (40)5。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5)5。
4室内环境质量 (46)5。
5提高与创新 (48)6 电气专业 (52)6。
1节地与室外环境 (52)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2)6.3室内环境质量 (55)6.4提高与创新 (56)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58)A。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8)A。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2)A。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6)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0)A.5 室内环境质量 (73)A。
6 提高与创新 (76)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77)A。
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77)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79)B。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79)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89)B。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98)B。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4)B。
5 室内环境质量 (110)B。
6 提高与创新 (116)B。
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1)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1)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2)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4)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业厂区内的办公楼、宿舍等类似民用建筑工程可参照执行。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3)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2)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室内环境质量 (17)2.5提高与创新 (22)3 结构专业 (25)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5)3.2提高与创新 (29)4 给排水专业 (31)4.1节地与室外环境 (31)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2)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4.4室内环境质量 (39)4.5提高与创新 (40)5 暖通专业 (4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7)5.4室内环境质量 (48)5.5提高与创新 (51)6 电气专业 (54)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4)6.3室内环境质量 (57)6.4提高与创新 (58)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60)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0)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5 室内环境质量 (75)A.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1)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7)B.5 室内环境质量 (113)B.6 提高与创新 (119)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4)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4)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5)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7)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02 建筑专业 (2)2.1节地与室外环境 (2)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1)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3)2.4室内环境质量 (16)2.5提高与创新 (21)3 结构专业 (24)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4)3.2提高与创新 (28)4 给排水专业 (30)4.1节地与室外环境 (30)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1)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2)4.4室内环境质量 (38)4.5提高与创新 (39)5 暖通专业 (41)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1)5.2节能与能源利用 (41)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6)5.4室内环境质量 (47)5.5提高与创新 (50)6 电气专业 (53)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3)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3)6.3室内环境质量 (56)6.4提高与创新 (57)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59)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9)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3)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7)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1)A.5 室内环境质量 (74)A.6 提高与创新 (77)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79)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79)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0)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0)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0)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99)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4)B.5 室内环境质量 (110)B.6 提高与创新 (116)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1)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1)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2)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4)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3)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2)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2.4室内环境质量 (17)2.5提高与创新 (22)3 结构专业 (25)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5)3.2提高与创新 (29)4 给排水专业 (31)4.1节地与室外环境 (31)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2)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4.4室内环境质量 (39)4.5提高与创新 (40)5 暖通专业 (42)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5.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7)5.4室内环境质量 (48)5.5提高与创新 (51)6 电气专业 (54)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4)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4)6.3室内环境质量 (57)6.4提高与创新 (58)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60)A.1 节地与室外环境 (60)A.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5 室内环境质量 (75)A.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0)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6)B.5 室内环境质量 (112)B.6 提高与创新 (118)B.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3)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3)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4)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6)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二○一五年六月目次1 总则 02 建筑专业 (2)2.1节地与室外环境 (2)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1)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3)2.4室内环境质量 (16)2。
5提高与创新 (21)3 结构专业 (24)3。
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4)3。
2提高与创新 (28)4 给排水专业 (30)4。
1节地与室外环境 (30)4.2节能与能源利用 (31)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2)4。
4室内环境质量 (38)4。
5提高与创新 (39)5 暖通专业 (41)5.1节地与室外环境 (41)5。
2节能与能源利用 (41)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6)5。
4室内环境质量 (47)5.5提高与创新 (50)6 电气专业 (53)6。
1节地与室外环境 (53)6。
2节能与能源利用 (53)6.3室内环境质量 (56)6。
4提高与创新 (57)附录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59)A。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9)A。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3)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7)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2)A。
5 室内环境质量 (75)A。
6 提高与创新 (78)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80)A。
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80)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 (81)B。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81)B。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91)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00)B。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6)B。
5 室内环境质量 (112)B.6 提高与创新 (118)B。
7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居住建筑 (123)B.8 “建议最低分”得分统计--公共建筑 (123)附录C 水资源利用方案提纲 (124)附录D 工程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 (126)1 总则1.1 为规范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
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
(试行)
2015-09-25发布 2015-09-25实施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前言
本技术要点是根据《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制定的,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会同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在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四川省建设工程绿色设计审查需求的基础上编制完成。
本要点共分3章,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本要点由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要点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要点参编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5年09月25日
目录
1 总则 (3)
2 居住建筑 (4)
2.1建筑专业 (4)
2.2 结构专业 (5)
2.3给水排水专业 (6)
2.4暖通专业 (7)
2.5电气专业 (8)
2.6景观绿化 (9)
2.7建筑环境与建筑物理 (9)
3公共建筑 (11)
3.1建筑专业 (11)
3.2 结构专业 (12)
3.3给水排水专业 (12)
3.4暖通空调 (13)
3.5电气专业 (15)
3.6景观绿化 (16)
3.7建筑环境与建筑物理 (16)
附表1 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 (18)
附表2 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19)
附表3 施工图审查意见汇总表 (20)
附表4 施工图审查意见表 (21)
附表5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中的绿色建筑专篇住宅建筑(范例) (22)
1 总则
1.0.1为加强《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的贯彻执行,规范绿色建筑设计的管理与控制,制定本要点。
1.0.2本审查要点适用四川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
1.0.3本审查要点的标准依据是《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1/T009-2012。
1.0.4施工图设计中增加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1.0.5 条文中黑体字为控制项,必须严格执行,非黑体部分为评分项,各专业评分项应达到相应的项数要求。
1.0.6绿色建筑设计审查除应符合本要点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1.0.7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要点。
1.0.8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审查时,设计单位应报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附表1),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使用附表2、3、4。
2 居住建筑2.1建筑专业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3项。
2.2 结构专业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1项。
2.3给水排水专业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2项。
2.4暖通专业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2项。
2.5电气专业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2项。
2.6景观绿化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2项。
2.7建筑环境与建筑物理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3项。
3公共建筑3.1建筑专业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3
项。
3.2 结构专业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1项。
3.3给水排水专业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3项。
3.4暖通空调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3项。
3.5电气专业
本专业可选评分项中至少应满足2项。
3.6景观绿化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2项。
3.7建筑环境与建筑物理
本专业评分项至少应满足3项。
附表1 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申报表
设计单位(盖章)
年月日
附表2 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合格书
编号:
建设单位:
你单位于年月日委托审查的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含绿色建筑设计
2、本表一式七份,分别由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单位、质监部门使用和建设行政施工图审查管理部门备案。
(审查机构名称)(盖章)
年月日
2、在综合结论栏的正方形内打“√”
3
( )专业
2 3、在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在方形内打“√” 第1次审查 共 页 第1页
附表5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中的绿色建筑专篇住宅建筑(范例)
1.本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为星级绿色住宅建筑。
设计依据为《四川省绿色建筑
评价标准》DBJ51/T 009-2012。
2.本项目原场地主要用途为,现规划用地性质为,未非法占用及
破坏需特殊保护的区域。
场地为平地,无可利用的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
(场地中如果有可利用的水系、植被,应写明保留和利用的措施,并在总平面图中标明。
如果对场地内的水系、植被进行了改造,应说明在工程结束后采取的生态补偿措施)。
根据单位提供的《项目的地勘报告》(及单位提供的《项目环境评估报告》、《项目的土壤氡检测报告》),该项目选址避开了不利地段,场地内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资等危险源。
(说明应有依据)
3.本项目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表如下,满足标准要求。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表
4.该项目为新建(旧城改造)住区,绿地率为,人均公共绿地率为。
5.机动车停车数量为,非机动车停车数量为,满足市规划部门要求。
6.经日照分析显示,建筑布局室内日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
范》GB50180的要求,即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能满足日照标准的规定,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规定。
7.居住空间均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比值最小为 %。
8.本项目纯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 %。
9.建筑外立面设计及材料选用没有造成光污染。
10.景观设计要求:
(1)未砍伐、破坏场地内树龄大于5年或树径大于10cm的具有一定生态价值的树。
(2)绿化物种均选择适应四川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从植物产地到场地运输距离为500km以内的植物数量占同类物种总数量的70%以上。
(3)绿化物种均能构成乔、灌、草及层间植物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并满足以下要求: A.每100 m²绿地上乔木量不少于3 株,灌木量不少于10 株;B.每100m²硬质铺地上乔木量不少于1 株;C.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
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宜控制在1:3~1:4之间;D.选用木本植物种类满足:
住区用地面积≤5万m²时不少于30种,住区用地面积5~10万m²时不少于35种,住区用地面积≥10万m²时不少于40种。
11.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填写说明:如果住区内部有污染源排放,应在设计说明中明确采取的合理布局、隔离或处理措施,如公共配套锅炉房烟囱、餐厅厨房油烟及空调室外机避免向行人通过区域排烟、排热与排风,采取高位排放、烟气处理等措施避免对行人产生不利影响。
)12.本项目有公交线路 X路或地铁X号线,公共交通站点距项目主要出入口的距离
(≤500m),证明文件详见交通示意图或总平面图。
13.室外透水地面计算表如下,透水地面面积比满足标准要求。
镂空铺地和透水砖的位置见 A-XXX 总平面图。
14.所用的建筑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未使用国家及四川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现行公布的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装饰装修材中的有害物质限量符合国家标准GB 18580~18588的要求。
室内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的规定。
15.本项目采用获得节能性能标识的门窗产品。
16.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为白天≤45dB,夜间≤35 dB;分户楼板的做法为,空气声计权隔声量≥45 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70dB ;分户墙的做法为,空气声计权隔声量≥45dB 。
17.户门采用门,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 dB;外窗窗型为,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
18.本项目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均已采取隔断热桥保温措施,外窗外侧四周墙面已进行保温处理,详见A-XXX,墙身详图。
外窗(门)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均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
变型缝内也采取了适宜的保温措施。
19.本项目户型中凡设有2个及以上卫生间的,均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详见A-XXX,平面图。
20.本项目公共使用空间中的设备、管井均设置在公共部位,并预留有不影响人流通行的检修门、检修通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