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必背课文集

合集下载

对口高职语文14篇要求默写的篇目整理

对口高职语文14篇要求默写的篇目整理

2021年高考默写14篇目班级姓名〔一〕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蜘蹦.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怪女美.自牧归正,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二〕诗经.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 _犹之故.不遑启居犹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日归日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日归日归,岁亦阳止.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骥麟.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 犹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那么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那么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馍;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日:“非日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日:“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等, 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那么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那么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四〕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浴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中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孽而不知发,人死,那么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五〕旬况?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纯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皤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六〕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那么群聚而笑之.问之,那么曰:“彼与彼年相假设也,道相似也.位卑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丧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那么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七〕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工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沾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八〕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理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问,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九〕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H^一〕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那么获邑,大那么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那么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周直然.古人云:〞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那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十二〕艾青?我爱这土地?假设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由于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十三〕戴望舒?雨巷?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十四〕舒婷?致橡树?我如果爱你一一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来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一一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别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湖南新高考必背60篇篇目

湖南新高考必背60篇篇目

湖南新高考必背60篇篇目1、一封给父母的信2、我的梦想与追求3、青春和爱情4、父母的教育方式5、文化交流与了解6、社会公德与个人义务7、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8、城乡教育差异与发展方式9、三峡工程对中国经济与建设的影响10、如何保护环境11、技术创新与人类进步12、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化13、交通运输的安全问题14、网络文化与社会文明15、资源的利用和管理16、政治的和平解决问题17、城市化与人口流动18、文明礼仪与社会交际19、道德问题与人类文化20、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21、老龄化与社会保障22、公平与公正的问题23、全球化和文化输出24、农村经济问题与发展25、道德教育的重要性26、家庭和谐与家教问题27、传统艺术与当代价值28、城市道德和人际关系29、社会沟通与知识普及30、权力与公民的互动31、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32、职业教育与未来就业33、青少年健康与文化34、全球领导力和合作35、文学作品与价值观36、自由和规则的关系37、国家现代化与人民生活38、青年群体的责任和担当39、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40、历史文化与知识普及41、新农村建设和民生福利42、中国梦与人类未来43、政治哲学与人民幸福44、商业社交和道德约束45、社区服务和发展46、文化体验和生活质量47、全球政治和经济秩序48、中西文化交流与双向学习49、人权和社会公正50、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安全51、新闻传播与意识形态52、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5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质量54、全民健身和体育精神55、文学与社会风气56、社会治理与政府责任57、环境保护与社会道德58、法律与社会公平59、理念创新与团队合作60、公开透明与公众参与。

(完整word版)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必背课文集

(完整word版)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必背课文集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

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

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

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

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

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

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

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湖南高考语文是中国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科目。

语文考试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文言文阅读四个方面,其中文言文阅读占总分的30%。

在历年高考中,背诵篇目一直是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

那么在2023年湖南高考中,应该背诵什么样的篇目呢?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中国唐代文学家刘敞所撰的一本文学批评书籍。

该书主要介绍了唐以前的文学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批评。

作为考生备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教材之一,其篇目在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

其中,《赤壁之赋》、《论语》、《文心雕龙》等篇目都是必背的。

这些篇目在考察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考察考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程度。

历代名言历代名言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其中既有文学家名人的名言佳句,也有历史人物的口头禅和行动准则。

在背诵历代名言时,考生不仅需要掌握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还需要理解其在当今社会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例如,“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这是南朝宋代文学家刘义庆所说的名言。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并不一定在于比别人胜过。

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诗经《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诗篇和歌曲两部分组成。

《诗经》中的篇目既有表达爱情的诗歌,也有表达爱国的歌曲。

它既展示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也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考生在背诵《诗经》时,需要理解每首歌曲和诗篇背后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并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关雎》展示了中国古代不同男女之间的爱情观念,考生需详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战国策战国策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文献,讲述了各大国家政治、军事和外交的策略和手段。

这些策略作为古代智慧和经典文献,也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

在高考语文阅读中,考生需要掌握《战国策》中的经典篇目,如《韩非子》、《孟子》、《谏逐客书》等。

这些篇目不仅考察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考察考生对中国历史和思想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2023年湖南新高考语文背诵范围

2023年湖南新高考语文背诵范围

2023年湖南新高考语文背诵范围64篇:源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也就是人教版老教材的背诵篇目,这是最广为人知的版本。

包含初中必背50篇(多数学生初中阶段背诵过),高中必背14篇(《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氓》《蜀道难》《琵琶行》《锦瑟》《虞美人》《登高》《离骚》《永遇乐》《念奴娇·赤壁怀古》)。

背64篇的考生任务相对轻,因为初中古诗文基本背过,而高中部分14篇也不多,只有《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等几篇难度较大。

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省份是最后一届使用老教材。

比如湖南,2022届高考虽然考新高考Ⅰ卷,背诵还是64篇(考的篇目《劝学》《关雎》,开放性默写“鸟类啼鸣”诗句间接考查《蜀道难》),但2023届就使用新教材默写篇目了,如果2022高考不理想,希望复读,就要考虑背诵篇目变化的因素。

58篇:源自《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也就是2020、2021年山东省和海南省高考的背诵篇目,2021年后已不再使用。

比如,山东在2022年使用新高考Ⅰ卷,而海南则使用新高考Ⅱ卷,也就是说,使用新高考Ⅰ卷、Ⅱ卷的省份挺多,而默写部分是针对不同省份分开命题。

60篇:源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也就是新教材版本的内容。

包括文言文20篇(必修教材10篇,选择性必修教材10篇),诗词曲40首。

要说明一句的是,新高考明确背诵考查范围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不包含选修教材内容。

72篇:源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其中有个附录1“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一共列出了72篇:文言文20篇(必修教材10篇,选择性必修教材10篇),选修内容12篇(高考明确不考查背诵),诗词曲40首。

这个版本说白了,是流传甚广、大多数地区过渡时期不会使用的版本,在收到官方正式通知之前,都不必准备背诵选修部分。

早在2018年,网络就有传闻“某省默写由14篇改为72篇了”,让很多考生心头一紧,很多书商也煞有介事地利用这一焦虑情绪,每年都会推出所谓的“72篇”默写版本,而且卖得很火爆。

湖南语文高考必背篇目(打印版)

湖南语文高考必背篇目(打印版)

湖南语文高考必背篇目(必修1-必修5)必修一1、荆轲刺秦王(节选)《战国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2、氓《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23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必备篇目

2023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必备篇目

湖南高考语文必备篇目1.蜀道难李白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___及鱼凫,开国何____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________地崩山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___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___欲___ 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__参_仰胁息,以手.___膺.___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___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____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___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___,___,崖转石万____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___亲,化为狼与___。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____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____嗟!2.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_____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___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____刀尺,白帝城高急砧。

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群山万____赴____ 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___漠, 独留青_____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____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___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______下,不尽长江来。

万里悲秋客,百年多病______独台。

艰难苦恨________霜鬓,潦倒新_______浊酒杯。

5、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____花秋______。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___。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_______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掩______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湖南职高语文古诗必考篇目

湖南职高语文古诗必考篇目

湖南职高语文古诗必考篇目
一、蜀道难(背诵全文)——李白。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

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二、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

《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三、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四、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五、琵琶行(背诵全文)——白居易。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

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

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

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

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

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

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

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

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

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

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

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

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

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

”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

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四万一作:一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度通:渡)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译文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

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