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对口升学语文真题

合集下载

2024 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024 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024 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 分,共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jiè)肖.像(xiāo)粗犷.(guǎng)瞠.目结舌(chēng)B.勾.当(gòu)埋.怨(mán)僭.越(jiàn)刚愎.自用(bì)C.斡.旋(wò)对峙.(zhì)戏.谑(xuè)力能扛.鼎(káng)D.粳.米(jīng)祛.除(qū)狡黠.(xiá)乳臭.未干(ch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沉湎幅射出其不意山洪暴发B.震撼寒暄声名雀起委曲求全C.抉择蛰伏厉行节约金榜题名D.坐阵脉搏一如既往走投无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___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 .____________外面电闪雷鸣,整个村子都在暴风雨中颤抖。

C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 .当我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一下慌了神,说道:“我——我——”【答案】B难度:中等 知识点:标点符号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作305篇。

B .司马迁的《史记》在史学与文学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其诗冲淡平和,自然淳朴,《桃花源记》是其诗作的典范。

D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等。

【答案】C难度:中等 知识点:作家作品 二、语言表达(共3题)1.依照例句,仿写句子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就像你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

【答案】要点:(1)内容健康(1分);(2)句式结构相同(1分);(3)语言流畅(1分)。

难度:中等 知识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你的好友心情不快时,就约你去公园散步,你总能给他(她)以宽慰。

这次,他(她)与家人闹别扭,打电话约你晚上去公园走走,你却因忙不开而无法前往。

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与他(她)进行得体的交流。

(50字左右)【答案】要点:(1)用语礼貌(1分);(2)巧妙得体(1分);(3)语言通顺(1分)。

难度:中等 知识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3.指出下面一则困难补助申请书的错误并改正。

申请书尊敬的学校领导:我叫李××,是××系2010年入学的一名学生。

湖南对口升学联考试卷(语文)

湖南对口升学联考试卷(语文)

联考语文试卷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

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

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

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

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

②在都市的暄哗....的民间生活。

从..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远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③错落有致。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④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蜚(fěi)暄哗B.淳(chún)淋漓尽至C.伫(chù)班驳 D. 幢(zhuàng)宁静质朴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优美领略繁杂B.优美领悟繁复C.幽美领略繁复D.幽美领悟繁杂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4、与文段中划线句子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B、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C、他们不敢回家,怕家里人拖尾巴。

D、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他的阶级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C、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D、我班涌现出了很多三好学生,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6、下面是几幅对联,请按要求把对联序号填在相应地方。

2020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语文真题

2020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语文真题

湖南省2020年对口高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1道小题,共6页。

时量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18分,每小题3分)从唐古拉山的()清泉发端,浩浩荡荡,奔流直下,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滚滚长江水,塑.造了神州大地丰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

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承西启东,接南济北,通江达海,干流流经全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雕琢.了祖国各地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长江之上,山水缱绻.而成的壮景莫过于长江三峡。

在经年累月的地壳上升、江水下切的共同作用下,全长193千米的长江三峡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成为历代文人默客吟咏不尽的主题。

万里长江昼夜奔流,千年文脉绵延不休。

从历史中走来的长江,也因为沿江两岸的人文古迹而熠熠生辉。

临江而建的黄鹤楼,()了这条川流不息的黄金水道上古往今来多少迎来送往和离愁别绪?从那些千古流传的名篇中,便可()一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万里长江,世代的中华儿女被滋养了,也陶冶.了风流人物无数。

他们在这里开启哲思,更在这里开辟.壮举,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新时代里,()雄浑激越的长江之歌正在母亲河上唱响。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一项项新举措给长江带来新气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塑.造sù孕.育yùn B.雕琢. zhuó缱绻. juǎn C.对峙.zhì陶冶.yěD.开辟. pì富裕.yù2.语段中的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文人默客B.绵延不休C.千古流传D.雄浑激越3.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弘管窥见证一曲B.一曲管窥见证一泓C.一泓见证管窥一曲D.一曲见证管窥一弘4.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经年累月B.熠熠生辉C.川流不息D.气吞山河5.将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空白处,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穿巴山蜀水越云贵高原过荆楚大地入江南水乡B.穿云贵高原越巴山蜀水过江南水乡入荆楚大地C.穿巴山蜀水越云贵高原过江南水乡入荆楚大地D.穿云贵高原越巴山蜀水过荆楚大地入江南水乡6.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世代的中华儿女被滋养,也陶冶了无数风流人物B.滋养了世代的中华儿女,无数风流人物也被陶冶C.世代的中华儿女被滋养,无数风流人物也被陶冶D.滋养了世代的中华儿女,也陶冶了无数风流人物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湖南省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湖南省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湖南省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时量15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恪守kè一叶扁舟piānB、叱咤chà亲密无间jiānC、辟邪pì 处心积虑chùD、粗糙cāo矫枉过正q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润饰恃材傲物B、漠视所向披靡C、和霭见风使舵D、伺候冒然行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师说》B、曹禺——《四世同堂》C、鲁迅——《故乡》D、雨果——《悲惨世界》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023对口升学试题及答案语文

2023对口升学试题及答案语文

2023对口升学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 yì)B. 箴言(zhēn yán)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异。

B.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路漫漫其修远兮。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让人佩服。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总是独断独行,不顾他人意见。

D.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非常认真。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落了,冬天的雪飘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C. 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D.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诚实。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B. 他的心像小鹿一样乱跳。

C. 他的话让人如沐春风。

D. 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C.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D. 他难道不热爱学习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B.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

C.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坚持不懈。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努力?因为他有一个梦想。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B. 他的心像一片平静的湖面。

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0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静谧.mì风驰电掣.zhìB、呵.护kē暴殄.天物tiǎnC、果脯.fǔ独辟蹊.径xīD、戒.备gài 朝.思暮想zh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松驰谈笑风声B、熨贴金榜提名C、诀择仗义直言D、安详泾渭分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A、为了演好剧中角色,他每天清晨都要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古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大雪纷纷扬扬....,把树木和房屋装点得格外美丽。

C、近日热播的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耳目一新....。

D、他在校园论坛上的演讲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青年的理想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一般不要让未成年的孩子过早地远离自己,否则,孩子的心理、性格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

B、同学们自发组织了志愿者团队去校外服务,几年中,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C、认识沙尘暴的特点,了解沙尘暴的成因,有助于更好地治理沙尘暴,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正是因为成千上万人的不断努力,整个社会才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下列作家、作品、体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B)A、郁达夫——《故都的秋》——散文B、莫泊桑——《项链》——戏剧C、曹雪芹——《红楼梦》——小说D、舒婷——《致橡树》——诗歌6、下列诗句,与迎接客人来访相关的一项是(B)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

2024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2024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2024年对口升学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狭隘(ài)热忱(chén)干涸(hé)参差不齐(cī)B. 坍塌(tān)惩戒(chéng)称职(chèng)随声附和(hè)C. 晕眩(xuán)嗔怪(zhēn)蜷伏(quán)咄咄逼人(duō)D. 庇护(pì)褴褛(lǚ)怂恿(sǒng)杞人忧天(qǐ)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诀别辐射旁骛味同嚼腊。

B. 取缔安详技俩走投无路。

C. 震撼寒暄迁徙郑重其事。

D. 谰语箫索奥秘不言而喻。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我们要学会______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外界所左右。

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______,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A. 静默控制绘声绘色。

B. 沉默抑制栩栩如生。

C. 静默抑制绘声绘色。

D. 沉默控制栩栩如生。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B.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

D.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许多奇妙的景观。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1道小题,共6页。

时量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民族走过的路都非一帆风顺。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

特别是贯穿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生的朴素辩证法、与时俱进的世界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

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

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兴亡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见贤思齐的优秀品格、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血肉”,极大()了中华民主的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独特性。

崇尚仁爱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的处事方法,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倍的美学追求,俭约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崛.起jué骨骼.géB.禀.赋bǐng 经络.luòC.泱.泱yāng 孝悌.dìD.并蓄.xù泰.和tài2.第一段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B.能够C.为了D.特别3.根据文脉,下列短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传统美德②思想理念③人文精神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4.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知行合一B.见贤思齐C.求同存异D.形神兼倍5.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激发修养B.迸发滋养C.迸发修养D.激发滋养6.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排比B.比喻、排比C.拟人、夸张D.拟人、比喻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清,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张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7.下列关于苏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八大家”之一B.“豪放派”代表词人C.晚唐著名的文学家D.与父、弟合称“三苏”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用深青的柳色以映衬梨花的洁白,色彩鲜明。

B.次句将纷飞柳絮与满城梨花两相对比,突出主旨。

C.三句以白雪摹状梨花,比喻巧妙,自然铺垫下文。

D.末句用议论方式收束点睛,由物及人,寄意筑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9分,每小题3分)许仲平义不苟取《元史·许街传》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

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

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颖悟不凡.凡:平凡B.他日必有大过.人者过:超过C.如是者凡更.三师更:更换D.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歪斜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怀之.河内人也B.实大奇之.C.父母强之.不能止D.或问之.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默写。

(3分,每空1分)12.(1)桑之落矣,________ 。

(《氓》)(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 _;_______ ___,无以成江海。

(《劝学》)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4题。

(6分,每小题3分)博士·硕士·学士如今,“博士”一词在我国代表着最高学位,很多人以为它是从英文Doctor翻译而来,其实,“博士”一词是中国本土词汇,而且历史悠久。

“博士”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

作为官名,始见于二十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那时博士主要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有机会潜心读书治学,所以学识渊博。

“皇帝”这个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还是由秦时的博士所议定的。

“博士”在古代是专备皇帝咨读的文官,兼管教育和学术。

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

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大学、四门等博士。

隋唐之前采用征拜和荐举的方法来选拔博士。

古代还把专门精通某一职业的人称为“博士”,如“医学博士”、“太常博士”(精于礼仪的人)等。

后来还出现了“茶博士”的称呼,这是套用博士的职衔称呼茶楼、茶馆内沏茶跑堂的堂信。

“茶博士”一词始见于唐代《封氏闻见记》茶罢,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这些茶馆堂馆不但茶艺高超,有许多绝活,遂由于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而见识广博,因此被茶馆誉为“茶博士”。

到了近代,博士正式和学位挂钩,其官职之意已消失。

现代学位中次于博士的便是硕士。

古代的硕士意谓硕学之士,指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但硕士并非指称学位或者官职,和“博士”指称官职不同。

与“博士”用法较为接近的倒是“学士”。

南北朝时,学士是编纂撰述的官员。

唐玄宗开元三十六年,建翰林学士院,掌起草诏书,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了皇帝的私人顾问。

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专司草拟内制之职。

到了清代,内阁,翰林院皆有学士之官。

内阁大学士是文臣的最高官职。

相较而言,自从“学士”在宋代有了品级之后,倒是一直高于“博士”。

宋代国子,正经博士仅为正五品,而翰林学士却是正三品。

到了清代,两阁大学士更是文臣最高官职,远远高于博士一职。

13.下列关于“博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士一词历史悠久,作为官名,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有,属中国本土词汇。

B.博士在古代学识渊博,政治权利极大,连“皇帝”这个称号都是由博士商议定的。

C.博士在古代是专备皇帝咨询的文官,兼管教育等,隋唐之前采用征拜荐举方法选拔。

D.博士在古代也称精通某职业的人,茶艺高超见识广博的茶馆堂馆就被称为“茶博士”。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近代,博士一词不再是指官职,而是与学位挂钩,现在在我国代表着最高学位。

B.古代硕士与官职、学位无关,而指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人,其品级高于学士。

C.学士古代用法接近博士,南北朝是编纂撰述的官员,宋元丰改制后为正式官员。

D.学士在宋代有品级后,等级高于博士,到清代,内阁大学士是文臣的最高官职。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8分)庄稼地里的老母亲彭学明①母亲又在刨地了。

从早到晚,母亲总是这样在地里忙碌着。

地里的包谷秆已窜起一丈多高,嫩绿的叶片闪着油光交错摇曳,泥土和包谷花的气息,从地里爆裂开来,淡澳的清香,直沁肺腑。

一只肥黄的狗,几头雪白的羊,还有十几只灰红的蜻蜒,荡漾着生命的气息。

②母亲在这样的境界里刨地,就像在我们的书本里刨诗,那躺在课本里被我们读了又读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仿佛不是唐代某位诗人所作,而是母亲所为。

母亲,是站在庄稼地里最为朴素最为动人的诗人。

③那年,农村实行责任田,田地到户,本来已跟我们住在城里的母亲,硬是不顾我们的阻拦,独自跑到乡下要了一亩田两亩地半坡荒山。

那阵子,母亲高兴得一连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没日没夜在田地里转,一趟两趟,一天两天,竟转出一把一把的老泪。

一双鞋印蹒跚着像花朵,开在田边地角。

母亲托人写信说:“我一辈子没得肥田肥土,现在有了。

……这些都为你们种的,是一份好家业,我要用一把老骨头守着。

”我们看了不禁黯然伤神。

④母亲16岁就到我们这个家族里来了。

结婚几年,父亲就死了,母亲从此几乎过着沦为乞丐的生活。

而我们在母亲的泪水与屈辱喂养下一天天长大。

长成了花,花与别人一般香艳长成了树,树与别人一般高壮,我们都成了有出息的儿女。

⑤可是母亲,似乎生就的土命,她还没有好好地享受这种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就回到庄稼地里,培植、浇灌和延续对土地的感情。

⑥站在庄稼地里,母亲像一只停落的瘦鸟,飞遍海角天涯后,又找到了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

那种对土地的执著和热爱愈来愈牢不可破。

母亲说:“再贱的草也有离不开的根!"因此,在儿女长大后,母亲惟一的愿望,就是加倍地用汗水和生命喂养这块土地。

每年每年,母亲都站在春光枝头,用犁头跟土地对话,用种子跟土地同眠。

长出了庄稼,庄稼是绿的,长出了绿色,绿色是希望的,长出了希望,希望是诱人的。

顶着夏日的辣热,母亲双手的剪子在田地里又修又剪,皮破了,茧老了,汗干了,手粗了,整个夏天秀发飞动,翠生生地漂亮起来了:绿的裙子,黄的地毯,辣椒、南瓜、茄子、稻谷、小米、葡萄,都像一张张剪纸贴满了田间地头坡上陇上。

庄稼地里的庄稼活是一种质地优良的民间工艺,母亲是这工艺的传人。

⑦终于,母亲不能下地了,劳动的艰辛,使母亲日见衰老,母亲却无论如何不愿接受自然给予生命的败落,硬撑着到地里来回逡巡。

再也不能背包谷下山,割谷子进仓了,母亲就拄一拐杖,上上下下在地里捡散落的稻穗,找遗漏的包谷棒子。

③土地——是母亲生命的根。

⑨母亲,以一种精神,喂养着她的儿女们。

(有删改)15.第①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16.请解说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诗人”的含义。

(4分)17.第⑥自然段末为什么说“母亲是这工艺的传人”?(4分)18.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

(6分)四、语文综合实践(8分)19.根据下面图表补全相应空行中的内容。

(8分)某地几所学校课外活动与学生动手能力情况调查图表(1)几所学校课外活动的____ _、___ __不等,分别为: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

(2)调查图表显示,学生的____ _____与_____ _____成正比。

(3)根据调查图表可得出结论:经常开展课外活动________________ 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