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方案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工程领域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组织结构和职责(一)核心团队1.中心主任:负责中心整体策划和管理工作,协调各项研究工作的推进;2.副主任:协助主任管理工作,负责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事务;3.科研人员:由一批有工程技术研究经验和潜力的科研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研究工作;4.行政与后勤人员:负责协助管理、财务、人事等后勤工作。
(二)职责分工1.中心主任和副主任主要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制定中心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协调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2.科研人员根据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开展前沿工程技术的研究,提出技术创新方案,完成科研项目;3.行政与后勤人员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
三、研究内容和项目选择(一)研究内容1.前沿技术研究:针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2.技术转化与应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工程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发展;3.人才培养与交流: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人才,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工程技术的国际化发展。
(二)项目选择1.根据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制定中长期的研究项目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2.项目选择应充分考虑科研团队的实力和资源的配比,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成功率;3.鼓励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方面进行合作,共同申报和开展研究项目。
四、资源整合和合作机制(一)资源整合1.人才资源整合: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力量,吸纳优秀科研人员加入中心,形成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2.资金资源整合:通过政府投入、企业合作、项目申报等方式,筹集研究经费,保障中心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3.实验设备资源整合: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合作,共享实验室设备和仪器,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
陕西省科技厅关于四主体一联合

陕西省科技厅关于“四主体一联合”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要求
新建“四主体一联合”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先要具备《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并具备以下条件;改建“四主体一联合”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校企共建工程中心)要具备以下条件:
1.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依托单位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校企共建工程中心要针对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主要在共建企业应用推广,预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
3.企业、高校按照一定比例联合投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建设,省级科技计划将给予支持。
4.企业要派出管理人员对校企共建工程中心进行管理,高校参与管理。
5.高校要为校企共建工程中心提供相对集中的研发场所,科研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高校要具有校企共建工程中心所在领域的高水平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企业要具有工程化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
6.企业要与高校签订校企共建工程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工作内容;双方投入经费共管,高校提供研发场地面积;双方约定的研发方向、知识产权归属等。
工程技术中心组建方案

工程技术中心组建方案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不断升级和优化,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而工程技术中心则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平台。
因此,组建一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中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的本方案旨在组建一个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专业化的工程技术中心,实现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多方面的支持,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
组织结构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和实际需求,工程技术中心分为以下几个部门:技术研究部技术研究部是工程技术中心的核心部门,主要负责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
技术研究部设有研发团队、项目管理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
研发团队主要负责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对企业现有技术进行优化升级。
项目管理团队则负责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量完成。
技术支持团队则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技术服务部技术服务部主要负责企业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
技术服务部设有服务团队和支持团队。
服务团队依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售后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客户解决问题和疑难。
支持团队则主要负责技术咨询和培训,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和精准的服务。
技术管理部技术管理部主要负责企业的技术战略规划、技术标准制定和技术人才培养等工作。
技术管理部设有技术规划团队、标准制定团队和人才培养团队。
技术规划团队主要负责规划企业技术发展方向和目标,确保企业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
标准制定团队则负责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服务水平。
人才培养团队则负责人才管理和培养,确保企业技术团队的专业化和能力提升。
建设方案1.制定工程技术中心的组织架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配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建立完善的技术平台和系统。
3.招聘和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人员,确保技术团队的专业化和能力提升。
4.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引入国内外高端技术和先进理念,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案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案一、中心简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以工程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中心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建设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二、中心目标1.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研究团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研究力量。
2.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动力。
3.打造高效务实的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平台,促进研究成果向实用技术和产品转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升级。
4.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推动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扩大中心国际影响力。
三、中心建设1.中心定位中心将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引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工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升我国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2.中心组织中心设立领导机构、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团队,形成决策、学术评估和管理机制,确保中心建设和运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中心团队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研究团队,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研究团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研究力量。
四、中心任务1.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2.推动工程技术研究成果向实用技术和产品转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升级,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生产和应用领域渗透。
3.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推动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推动工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五、中心重点领域1.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和创新,在智能制造领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力量。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2.15•【字号】陕科发〔2022〕4号3-14〔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工程中心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陕西省科技进步条例》和《陕西省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法规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pdf陕西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2月15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目标任务第三章组建条件第四章建设程序第五章运行管理第六章绩效评价第七章奖惩政策第八章附则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工程中心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陕西省科技进步条例》和《陕西省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精神,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工程中心是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工程技术研究、行业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产学研融合平台,依托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转制院所)或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建设主体。
第三条工程中心分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联合高校建立的“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类。
遵循“开放、流动、协同、竞争”的运行机制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是工程中心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工程中心的规划布局、宏观指导和认定评估。
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案提纲

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案提纲一、中心概况(一)中心名称:工程研究中心(二)中心性质:研究与技术开发(三)中心定位:服务国家战略、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四)中心目标: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工程技术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中心组织结构(一)中心主任:负责中心整体工作的领导(二)科研部门:负责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三)人才培养部门:负责培养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四)技术支持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五)行政部门: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工作三、中心建设规划(一)研究方向:明确中心的研究领域和重点方向(二)科研基地:建设研究设施和实验室(三)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四)项目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五)成果转化: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四、中心运行机制(一)决策机制:建立科学决策、高效执行的机制(二)运行机制:优化中心的运行流程和管理体系(三)监督机制:实施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四)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推动中心全体成员积极工作五、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一)选人用人:重点选聘具有较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二)科研项目:重点开展具有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的科研项目(三)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四)科研成果:重点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六、中心建设的保障措施(一)政策支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二)外部合作:加强与国际或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三)内部管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内部监督(四)风险预防:建立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保障中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七、中心建设的预期效果(一)科研水平:提升中心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二)产业服务:加强中心与产业的对接,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三)国际影响:提升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四)经济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明显贡献八、中心建设的风险和对策(一)政策风险:对策是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并建立协调机制(二)人才风险:对策是引进和培养顶尖科技人才,加强团队建设(三)资金风险:对策是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四)技术风险:对策是实施风险评估和技术预测,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九、中心建设的推进路径(一)前期准备:做好前期调研和规划,明确中心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二)建设规划: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制定中心的建设规划(三)组织领导: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机构和管理团队(四)资源整合:积极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十、中心建设的实施步骤(一)成立筹备组:启动工程研究中心组建筹备工作(二)明确任务目标:制定中心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三)编制计划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中心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四)组织实施:按计划逐步推进中心的组建和建设工作十一、中心建设的总结与展望工程研究中心的组建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科技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和未来的重要工程。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篇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编写提纲根据《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规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是立项和验收的主要依据,实施方案务必强调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一、组建概要简述组建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对行业技术、社会经济发展作用与意义;组建单位主要技术成果、技术工程化基础条件、人才队伍、财务等状况。
二、工程中心组建目标工程中心未来二年和五年在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建设目标(目标要明确、可测)。
三、工程中心组建任务根据《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第五条,从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公共平台建设、技术辐射、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开放与交流等五大方面详细阐述工程中心组建期间将要完成的任务。
要求分年度详细阐述,指标具体、明确、可测。
四、工程中心运行机制工程中心的组建方式、组织结构、制度建设、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包括中心各部门组成和职能、工程中心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工程中心部门负责人等的详细名单。
五、工程中心经费预算依托单位上年度财务状况,总收入、支出、利润、上缴税金等中心建设计划总投资、分项投资支出预算明晰表,资金详细筹措计划。
六、预期成果效益中心组建预期获得的成果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篇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任务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任务书中心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下达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报时间: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制二00一年一月编写说明1.《计划任务书》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正式立项并实施的基本依据,具有行政约束力。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计划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计划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建立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全面且可行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立计划,以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
二、背景分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作为一个专门负责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机构,在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技术储备,促进产品创新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在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之前,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基础和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以确保建立的研发中心能够切实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三、目标与战略1. 目标: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2. 战略:a. 引进优秀人才: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引进优秀科研人才,提高研发中心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b. 加强研发团队建设:设立研发团队,明确职责分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合作能力。
c. 投入研发资金: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供充足的研发经费,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d. 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引入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研发项目的计划、执行和监控,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
四、组织架构与职责1. 组织架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将分为以下三个部门:a. 技术研究部:负责开展前期的技术研究和创新实验,为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b. 产品设计部:负责根据技术研究部的成果,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优化,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生产性。
c. 测试与验证部:负责对研发出的产品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市场竞争力。
2. 职责:a. 技术研究部:开展技术前沿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新的技术创新方向。
b. 产品设计部:根据技术研究部的成果,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优化。
c. 测试与验证部:对研发出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五、资源保障1. 人力资源:引进高端科研人才,设立专业技术团队,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团队成员的创新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方案
编写提纲
封面格式
中心名称: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15”科技创新工程)
第一依托单位:
联合共建单位:
主要依托单位主管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年月日
内容提纲
一、组建背景
1、该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产业化发展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及效益分析
2、拟组建的中心所在行业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所处技术
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本行业、本技术领域组建中心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
4、拟组建的中心对行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及预期经济效益
二、基本情况:
1、共建单位目前的合作情况
2、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包括研发带头人、技术工人情况)
3、工程技术试验条件、研发用房和仪器设备等
4、研究开发活动状况及效益
5、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得的专利及奖励
三、研发方向
1、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含义
2、研发方向及主要内容
四、组建内容
1、组建目标
2、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与合作的任务(包括为合作企业生产提供的成
熟、配套的工艺和技术开发;研发出的新产品、新工艺;引进消化再创新等情况)
3、管理体制(理事会、技术委员会、日常管理等机构的设置与职
能,中心负责人等)
4、运行机制(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
使用、运行经费的筹集与使用)
5、开放合作(吸纳省内外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
研究开发和转化情况,承接委托任务及合作开发设想)
6、组建经费预算(经费来源及使用)
7、年度计划内容
附件1.拟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主要固定人员名单
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务)、工作单位、研发方
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按主要技术研发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
主要技术工人分别排列
附件2.现任技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研究方向等主要
信息
附件3.现任理事会成员名单
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务)、单位等主要信息
附件4.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协议
附件5.近3年来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清单
附件6.近3年来重要科研成果和重要获奖清单附件7.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8.科研用房位置图和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