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苏州市 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汇编

词的上片描写了登北固亭所见到的秋天江上夜景,抒发了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换头处以“漫登临”一句承上启下。
作者在秋天一个月夜,信步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久久流连忘返。
紧接着作者作了回答:“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
”即登楼北望中原,都是作战的沙场,自己想要为国建功,所以频频地看着所带的宝剑。
宝剑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空有沙场杀敌的雄心壮志,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了出来。
“频看剑”这一细节描写,把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生动地勾画了出来。
“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
”这时说自古到今,长江天堑把南北分开。
这既是对千古兴亡事的慨叹,更是对眼前南北分裂的批判。
古往今来,历史上有多少统治者凭借长江天堑,划江而治;而眼前偏安江左的南宋统治者正是把长江作为“天堑”,不思收复中原。
“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
”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作者倚楼聆听,居然听到还有人在“弄新声”,作者不禁感慨系之地问道,在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国家处在危急存亡之秋的情况下,还有人在“弄”新声。
这里用语含蓄,耐人寻味,谈到这里,会自然地想起那“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商女,想起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达官贵人。
“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这句是说夜深人静,西州城中敲更之声声声在耳,历历可数。
这一结句是景语,但景语亦情语也。
这一声声更点,敲击着作者的心,使他想得很多、很远、很深。
词只有七十余字,可是作者夜登北固山,既要写所见、所闻,又要写自己的所为和感想。
而感慨,又包括国家兴亡、个人功业、昔日河山、而今霜鬓等。
在这种情况下,再像常见的诗文那样,依据事物的一般逻辑,说清楚了一项内容再说另一项内容,就有很大的困难。
于是作者另辟蹊径,不管是情景、事件,还是感触,出现在作者笔下时,都只剩下了最关键的一些片断,词中虽没有交代这些意象的前因后果,但可以想象。
想象力的调动,以及各句词之间关联词句的剔除,都保证了有限的篇幅浓缩了最广的内涵。
苏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附加+答案)分析

苏州市2016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卷2016.1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80年代,我和周先生是▲。
当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我们的教学主张常常▲ ,但这不影响我们做朋友。
他热爱学生,有些学生出言不逊,他也不以为忤,依然耐心教导,我相信他的那种精神是会▲ 后世的。
A.紧邻截然相反留传B.芳邻截然相反流传C.紧邻南辕北辙流传D.芳邻南辕北辙留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困境,浙江省着力开展“医学人才下沉”工程,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
B.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新局面。
C.语文教材的低幼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心智的发育与成熟,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人们怎么会无动于衷而不引起深思呢?D.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也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宝库,更被业界认为是中医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
3.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青山聊因美酒横B.晚花幽艳敌春阳C.乱山烟入夕阳桥D.闲花落地听无声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船靠近马萨弗埃拉岛。
关于这个岛,我手头只有一张信纸大小的地图,很快我就发现,▲ ,▲ 。
▲ ,▲ ,▲ ,▲ 。
①缓坡的地方其实是陡坡②我误读了海岛的地形③山顶处云腾雾绕④十几个捕龙虾人所住的棚屋⑤峡谷的两边是绿色的山肩⑥挤在一个巨大峡谷的底部A.①⑤④⑥③②B.②①④⑥⑤③C.②④⑥①⑤③D.①②⑤④⑥③5.下列对漫画《跳绳》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长处或许正是短处。
B.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
C.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D.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才能砥砺自己成长。
高三语文-苏州中学2016届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三语文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答案都做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A.申述食言但/而 B.申述失言不过/也C.申诉失言但/而 D.申诉食言不过/也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确实看到中国走过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现在,中国人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该更自豪与自信。
B.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
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
C.芜湖市教育局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将从12月第2个星期一开始至次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止,取消市区中小学冬季早读制度。
D.中国李白诗歌节经过十几年的积累,马鞍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诗歌吟诵到集歌舞、吟诗、经贸、旅游于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的节庆活动。
3.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画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52阶采点高三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40分钟。
所有答案都做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对历史细节,普通人往往采取▲,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戏谑的态度。
比如中国戏曲,台上摆一张桌子,旁边放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善恶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脸谱区别,什么朝代,都是这一套。
它和文人艺术真是▲,另有自己的欣赏规矩。
即使贵为天下母仪,如慈禧太后,人称国学大师,像陈寅恪,只要是进戏园子听戏,都得遵守这套规矩,根本没有谁跟历史较真儿。
A.漫不经心千篇一律大异其趣B.漠不关心千人一面大异其趣C.漠不关心千篇一律各异其趣D.漫不经心千人一面各异其趣2.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A.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乘车、遵守公共交通的习惯,现长期面向社会招募站台引导志愿者。
B.国际民航组织处提议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民航客机及时回避并了解在飞越交战地区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C.在这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温馨的乡村人际关系难见踪影,传统的乡村文化几乎毁坏殆尽,令人不禁感慨系之。
D.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3.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天长地久有时尽已是黄昏独自愁B.时穷节乃见曾经沧海难为水西北望长安C.居高声自远天长地久有时尽西北望长安D.居高声自远曾经沧海难为水已是黄昏独自愁4.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1.D2.D3.A4.B5.B6.(1)C(2)C(3)①(顾家)把遗留下来的八百亩田产典当(抵押)给叶公子,价格仅相当田价的一半,但(公子)仍然不给钱。
②(宪副)知道本郡县中的官吏中没有会反对(违背)公子做法的人,于是把案件移送到松江太守处,最终判定顾炎武杀有罪家奴的罪。
③哪里(怎么)知道今日的困苦危难,不是顾炎武在天下实践(施行)自己政治主张的开端?(4)用古人的例子劝勉,希望他能学以致用,展望他此行的重大作用,警醒他不要寻仇。
7.(1)年华易逝鬓霜满头之愁,无处用武功业无成之愁,山河破碎时局动荡之愁,朝廷偏安不思收复之愁。
(一点1分,共4分)(2)题材上都是登北固亭有感所作,内容上都写南宋中原沦陷期望收复故土,形象上都刻画了一个爱国报国关注民生的词人形象,情感上都抒发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悲叹,风格上都豪壮悲凉。
8.(1)朝菌不知晦朔(2)多于在庾之粟粒(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4)间关莺语花底滑(5)甲光向日金鳞开(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7)月是故乡明(8)斯仁至矣9.(1)运用动作和肖像等细节描写,写出他们的装备差,工作投入;视听结合,从警钟警炮救火声和队员奔跑的场面,写出紧张的氛围;正侧结合,从“我”心境化为晴朗,侧面衬托出救火夫精神的感染力。
(一点2分,共6分)(2)他们的生命是有目的而矫健生姿的,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又澄净清明的,他们的工作是神圣的,他们有共同努力的伙伴。
(一点1分,共4分)(3)社会上层的人们利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获取大量不义之财,这些财物在真正的火灾中被一些小偷小盗偷去抢去了。
(4)面对国家社会的火灾,许多人失职见死不救,自欺欺人敷衍,趁火打劫掠夺,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恶。
作者希望来一场更大的革命烈火,人们能觉醒,学习救火夫的精神,成为正真挽救国家社会的救火夫。
10.(1)首先总起中国人有独特的时间观,有超越的思想,讲求四时之外;接着以对联和诗句为例,论述中国文人对刹那永恒的思考;最后阐述刹那永恒的关键是“我在”,这样才能达到任由世界自在兴现的境界。
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英语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请将第一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请直接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作答。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相关信息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15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cafeteria.B. In a restaurant.C. In a supermarket.2. Why does Jack stop playing sports now?A. He is too busy.B. He has lost the interest.C. The training is too hard.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is a visitor.B. She just moved in here.C. She knows the manager.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Buying DVDs.B. Borrowing DVDs.C. Sharing DVDs.5. How does the woman find the tickets?A. They are hard to get.B. They are cheap.C. They are expensive.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
2016届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6届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2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知道自己死后魏延必反,因此秘授赵云锦囊妙计,假意对魏延忠心,待魏延真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之时,断其首级,以保蜀国稳定。
B .《边城》中女主人公翠翠的爱情还没有完全展开就仓促结束,随着大佬殒命、二佬出走和爷爷离世,翠翠朦胧的幸福梦被迅速击碎。
C .《子夜》中杜竹斋在公债生意做到关键处时,投靠赵伯韬,这最后的一击使吴荪甫悲剧命运达到高潮,绝望的他曾举起手枪想自杀,但最终决定与妻子到庐山度假。
D .《欧也妮·葛朗台》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欧也妮生日的场景,通过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格拉桑一家的精彩表演,揭露了金钱社会的罪恶,暗示了欧也妮的悲剧命运。
E .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优柔寡断,在叔父为自己的罪行祈祷之时,他已经明确地知道叔父就是谋害父王的真凶,但因为害怕伤害母亲而错过了最佳的复仇机会。
2、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3分)A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试卷第2页,共10页C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 .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江苏省苏州市2016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80年代,我和周先生是。
当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我们的教学主张常常,但这不影响我们做朋友。
他热爱学生,有些学生出言不逊,他也不以为忤,依然耐心教导,我相信他的那种精神是会后世的。
A.紧邻截然相反留传B.芳邻截然相反流传C.紧邻南辕北辙流传D.芳邻南辕北辙留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困境,浙江省着力开展“医学人才下沉”工程,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率B.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新局面C.语文教材的低幼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心智的发育与成熟,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人们怎么会无动于衷而不引起深思呢?D.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也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这个宝库,更被业界认为是中医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3.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青山聊因美酒横 B.晚花幽艳敌春阳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小船靠近马萨弗埃拉岛。
关于这个岛,我手头只有一张信纸大小的地图,很快我就发现,,。
,,,。
①缓坡的地方其实是陡坡②我误读了海岛的地形③山顶处云腾雾绕④十几个捕龙虾人所住的棚屋⑤峡谷的两边是绿色的山肩⑥挤在一个巨大峡谷的底部。
A.①⑤④⑥③②B.②①④⑥⑤③C.②④⑥①⑤③D.①②⑤④⑥③5.下列对漫画《跳绳》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长处或许正是短处B.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C.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减少失败的可能性D.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才能砥砺自己成长二、文言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韩)滉,字太冲,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薄最详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婪攫取的现象,不应让侵夺他人利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
A.固然谋取麻木不仁肆意B.当然谋取置之度外恣意C.固然牟取置之度外恣意D.当然牟取麻木不仁肆意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改善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生活,由道路建设公司转型而来的市政公司经过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B.互联网部分新词,格调不高、品味低下,却被一些媒体广泛使用,对此,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第十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对网络语言做出一定的规范C.近年来,因为“扶老人”引发风波的新闻不时见诸于报端,引发不少社会讨论.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截至今年10月的149起相关案件,80%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D.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3.下面是张之洞所撰的苏轼故居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选出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五年间谪官栖迟,①②;三苏中天才独绝,③④。
甲。
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乙。
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丙。
还是公游戏文章丁。
那得此清幽山水。
A.①甲②丁③乙④丙B.①乙②丁③甲④丙C.①丙②甲③丁④乙D.①丁②甲③丙④乙4.下列关于书信用语、格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家兄”等,而家慈”“A.写信回家,起首称呼自己的家人,应加“家”字,如“家严”“写信给他人,起首称呼往往加“令”字,如“令尊”“令堂”等B.老师对学生有所教导,在书信中往往用“商量”“讨论”等以表谦逊;但学生仍当恪守分际,用“请教”“请益”等保持敬意C.中文书信的格式是这样的:称呼,顶格写;问好,紧跟在称呼后面写;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可单独成行;“敬礼”紧跟在“此致”后面同行书写D.书信作为一种应用文体,信封书写应该考虑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把信函上的称谓用到信封上面,让收信人确认自己是不是收信对象5.下列古代名句中所蕴含的理趣与语段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文言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顾宁人①北游序归庄余与宁人之交,二十五年矣。
其他同学相与,或二十年,或十余年,盖未尝有经年之别也。
今于宁人之北游也,而不能无感慨焉。
宁人故世家,崇祯之末,祖父蠡源先生暨兄孝廉捐馆②,一时丧荒,赋徭猬集,以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价仅当田之半,仍不与。
阅二载,宁人请求无虑百次,仍少畀之,至十之六,而逢国变。
公子者,素倚其父与伯父之势,凌夺里中,其产逼邻宁人,见顾氏势衰,本畜意吞之。
而宁人自母亡后,绝迹居山中不出,同人不平,代为之请,公子意弗善也。
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公子钩致之,令诬宁人不轨,将兴大狱,以除顾氏。
事泄,宁人率亲友掩其仆,执而棰之死。
其同谋者惧,告公子。
公子挺身出,与宁人讼,执宁人囚诸奴家,胁令自裁。
同人走叩宪副行提,始出宁人。
比刑官以狱上,宁人杀无罪奴,拟城旦③.宪副与公子年家,然心知是狱冤,.公子忿怒,遣刺客戕宁人。
宁人走金陵,刺客及之太平门外,伤首坠驴,会救得免。
而叛奴之党,受公子指,纠数十人,乘间动宁人家,尽其累世之传以去。
宁人度与公子讼,力不胜,则浩然有远行。
而同人之知宁人者,携尊榼送之。
酒半,归子作而言曰:“宁人之出也,其将为伍员之奔吴乎?范雎之入秦乎?吾辈所以望宁人者不在此。
宁人之学有本,而树立有素,使穷年读书山中,天下谁复知宁人者?今且登涉名山大川,历传列国,以广其志而大其声施。
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发轫乎?若曰怨仇是寻,非贤人之志;别离是念,非良友之情。
”于是同人曰“善”,请歌以壮其行,而归子为之序。
(有删改)【注】①顾宁人:顾炎武,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
②捐馆:舍弃所居之屋舍,死亡的婉称。
③城旦:原为秦汉时的一种刑罚名,这里指流放或徒刑。
④云间:松江的古称。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他同学相与彼此交往B.仍少畀之给予C.适宁人之仆陆恩得罪于主冒犯D.比刑官以狱上等到(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炎武本出生世家,因祖父和兄长相继故去,加上灾荒和繁重的赋税徭役,导致家道中落。
B.叶公子依仗父亲和伯父的势力,在乡里为非作歹,地产与顾家相邻,见他家衰微,有侵夺之意。
C.宪副由于和顾炎武是同科中举,而且知道顾炎武含冤,故而异地审判,目的是轻判顾炎武。
D.文中归庄点明寻仇非贤人之志,以此激励顾炎武,这是知己之言,也是作序的一个原因。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遗田八百亩典叶公子,价仅当田之半,仍不与。
②又知郡之官吏,无非公子人者,乃移狱云间守,坐宁人杀有罪奴。
③焉知今日困厄,非宁人行道于天下之发轫乎?(4)文中归庄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勉顾炎武的?三、古诗词鉴赏7.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祝英台近?北固亭岳珂①淡烟横,层雾敛。
胜概分雄占。
月下鸣榔,风急怒涛登,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
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
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
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
历历数、西州更点。
【注】①岳珂,字肃之,岳飞之孙、岳霖之子。
(1)词中写“关河无限清愁”,词人心中有哪些“愁”?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2)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此词:“与辛幼安‘千古江山’一词相伯仲。
”请简述两词的相同之处。
四、名句名篇默写8.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4),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5)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6),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7)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
(《论语?述而》)五、现代文阅读(一)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救火夫梁遇春①三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我正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听到接连不断的警钟声音,跟着响三下警炮,我们都知道城里什么地方的屋子又着火了。
我的父亲跑到街上去打听,我也奔出去瞧热闹。
远远来了一阵嘈杂的呼喊,不久就有四五个赤膊工人个个手里提一只灯笼,拼命喊道,“救”“救”……从我们面前飞也似的过去,后面有六七个工人拖一辆很大的铁水龙同样快地跑着,当然也是赤膊的。
他们只在腰间系一条短裤,此外棕黑色的皮肤下面处处有蓝色的浮筋跳动着,他们小腿的肉的颤动和灯笼里闪烁欲灭的烛光有一种极相协的和谐,他们的足掌打起无数的尘土,可是他们越跑越带劲,好像他们每回举步时,从脚下的地都得到一些新力量。
水龙隆隆的声音杂着他们尽情的呐喊,他们在满面汗珠之下现出同情和快乐的脸色。
他们只顾到口里喊“救”,那么不在乎地拖着这笨重的家伙往前直奔,他们的脚步和水龙的轮子那么一致飞动,真好像铁面无情的水龙也被他们的狂热所传染,自己用力跟着跑了。
一霎间他们都过去了,一会儿只剩些隐约的喊声,我的心却充满了惊异,愁闷的心境顿然化为晴朗,真可说拨云雾而见天日了。
那时的情景就不灭地印在我的心中。
②从那时起,我就想当一个救火夫,他们真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们。
.当他们心中只惦着赶快去救人这个念头,其他万虑皆空,一面善用他们活泼泼的躯干,跑过十里长街,像救自己的妻子一样去救素来不识面的人们,他们的生命是多么有目的,多么矫健生姿。
他们一心一意想营救难中的人们,他们尝到无数人心中的哀乐,那班人们的生命同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他们忘记了自己,将一切火热里的人们都算做他们自己,这样子他们生活的内容丰富到极点,又非常澄净清明,他们才是真真活着的人们。
③救火夫不单是从他们这神圣的工作得到无限的快乐,他们从同拖水龙,同提灯笼的伴侣又获到强度的喜悦。
他们那时把肯牺牲自己,去营救别人的人们都认为比兄弟还要亲密的同志。
不管村俏老少,无论贤愚智不肖,凡是努力于扑灭烈火的人们,他们都看做生平的知己,因为是他们最得意事的伙计们。
④若使我们睁开眼睛,举目四望,我们将看到世界上﹣﹣最少中国里面﹣﹣无处无时不是有火灾,我们在街上碰到的人十分之九是住在着火的屋子的人们。
被军队拉去运东西的夫役,在工厂里从清早劳动到晚上的童工,许多的失业者……总之,他们都是无时无刻不在烈火里活着,他们个个都正晕倒在烟雾中,等着火舌来把他们烧成焦骨。
可是我们却见死不救,还望青天歌咏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夜莺。
⑤我们都是上帝所派定的救火夫,因为凡是生到人世来都具有救人的责任,我们现在时时刻刻听着不断的警钟,然而我们有的正忙于挣钱积钱,有的正阴谋权位,有的正缘着河岸,自鸣清高地在那儿伤春悲秋,都是失职的救火夫。
有些神经灵敏的人听到警钟,也都还觉得难过,可是又顾惜着自己的皮肤,只好拿些棉花塞在耳里,闭起门来,过象牙塔里的生活。
若使我们城里的救火夫这样懒惰,那么我们会多么愤激地辱骂他们,可是我们这个大规模的失职却几乎变成当然的事情了,天下事总是这么颠倒地安排着,难怪有人喊起“打倒这胡涂世界”的口号。
⑥有些人的确是去救火了,但是他们只抬一架小水龙,站在远处,射出微弱的水线。
他们总算是到场,也可以自欺欺人地说已尽职了,但是若使天下的救火夫都这么文绉绉地,无精打采地做他们的工作,那么恐怕世界的火灾永不会扑灭,一代一代的人们永远是湮没在这火坑里,人类始终没有抬头的日子了。
⑦当我们住的屋子烧着的时候,常有人来趁火打劫,这样幸灾乐祸的办法真是可恨极了。
然而一想许多人天天在火坑里过活,他们不能得到他们应得的报酬,我们坐着说风凉话的先生们却拿着他们所应得的东西来过舒服的生活;他们饿死了,那全因为我们可以多吃一次燕窝,可以多喝一杯白兰地,于斯而已矣。
所以睁大眼睛看起来,这真是大盗不动干戈。
们趁火打劫来的东西有时偶然被人们趁火打劫去,,我们就不胜其愤慨,说要按法严办,这的确太缺乏诙谐的风趣了。
⑧人性已朽烂到这样地步,我想彗星和地球接吻的时候真该到了。
(写作于1930年,有删改)(1)文章第①段的描写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2)文章第②段说救火夫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们”,体现在哪些方面?(3)如何理解“我们趁火打劫来的东西有时偶然被人们趁火打劫去”的含义?(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