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7届高三九月调研考试(语文)(含附加、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 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方格内。

(2分)“融”()获选2017年“一带一路”主题汉字。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汉字对更好地诠()释“一带一路”战略所倡导的共融共赢的精神内hán()有天然优势。

为了追sù()仓颉造字以来的汉字历史, diàn ()定“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基础, 举办者发起了这次年度汉字征选活动。

(改自《半月谈》)【答案】róng quán涵溯奠【解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尤其要注意一些常见字、多音字及生僻字的读音。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 养成熟练地语感, 多积累词语, 多读课下注释, 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 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题时, 汉字书写要注意工整, 注音要注意声调的位置。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 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 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 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B. 取经成功, 观音菩萨授唐僧为“金蝉子”, 孙悟空为“金身罗汉”, 猪八戒为“天蓬元帅”, 沙僧为“斗战胜佛”。

C. 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 被发配到江州, 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 因此被抓, 下到死囚牢中, 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 救出宋江。

D.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 智真长老收留了他, 赐他法名“智深”, 为了更好地保护他, 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E.格列佛为利立浦特王国立下了大功, 但后来得罪了皇帝, 皇帝坚持要将他砍头, 还对他用可耻手段扑灭寝宫大火的事怀恨在心。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完整版)2017年新课标全国II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2017年新课标全国II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新课标全国II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2017届高考语文考前赢分第2天爱练才会赢(含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考前赢分第2天爱练才会赢(含答案)

考前赢分第2天爱练才会赢【试题精选】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清澈./掣.肘殷.红/湮.没瞠.目/螳.臂当车B. 箴.言/斟.酌蛊.惑/商贾.船舷./扣人心弦.C. 联袂./抉.择整饬./炽.烈辍.学/风姿绰.约D. 徘徊./脚踝.戏谑./琐屑.惬.意/锲.而不舍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喇.叭辣.手竦.立毛骨悚.然不速.之客B.禅.宗邯郸.不惮.殚.精竭虑箪.食壶浆C.茧.绸浑浊.蛰.伏风烛.残年风雪不蚀.D.憧.憬瞳.孔潼.关招摇撞.骗灯影幢.幢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疏浚.逡.巡唆.使崇山峻.岭怙恶不悛.B.侠.士脸颊.海峡.狭.路相逢汗流浃.背C.供.给烘.托哄.骗山洪.暴发垂拱.而治D.浪.涛狼.藉酝酿.书声琅.琅豁然开朗.【详解答案】1.D( A. 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 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 yì/yì tī/tí mǒ/mā;D. pàn/bàn òu/shū sè/sài)2.B(A. chè/chè;yān/yān,chēng/táng,B.zhēn/zhēn,gǔ/gú,xián/xián,C.mèi/jué,chì/ch ì,chuò/chuò,D.huái/huái,xuè/xiè,qiè/qiè)3.C(A项中“竦”、“悚”均读sǒng,“喇”读lǎ,“辣”读là,“速”读sù;B项中“郸”、“殚”、“箪”均读dān,“禅”读chán,“惮”读dàn;C项全不相同,分别读jiǎn、zhuó、zhé、zh ú、shí;D项中“瞳”、“潼”均读tóng,“憧”读chōng,“撞”读zhuàng,“幢”读chuáng)4.C(A.jùn/qūn/suō/jùn/quān B.xiá/jiá/xiá/xiá/jiā/ C.gōng/hōng/hǒng/hóng/g ǒng D.làng/láng/niàng/láng/lǎng)【避错策略】《考试说明》要求“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一般采用选择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近期,王峰团队的百万字人工智能小说《天命使徒》面世引发关注。

联想到去年由清华大学沈阳团队创作而成的人工智能短篇小说《机忆之地》,可以看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变化,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似乎开始朝向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峰攀登。

②面对人工智能,艺术家似乎很难有护城河。

青年科幻作家慕明在小说集《宛转环》的《自序:从猿到神》里想象到,60年后,曾经坚固的“写作”观念早已崩塌,“当风格转移的算法成功实现中文自然语言应用,无论是博尔赫斯还是汪曾祺,曾被看作写作者指纹的语言风格被抽象、编码”,可以运用到任何原始文本之中。

因此,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词句段落,人工智能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思考和创作。

到那时,“写什么”“如何写”的方法论问题已经解决,而难住人工智能的将是“为什么写作”这个哲学命题。

③就现实而言;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正在对写作领域进行“包抄”。

2017年,微软小冰出版了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至今人工智能已能写出较为优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而在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创作中,不少作家都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来收集、整合资料,并让其承担撰写情节大纲、激发叙事灵感等功能。

更不用说在更宽泛的写作领域,人工智能对各类制式写作的驾驭已经炉火纯青……对此,文艺创作者们的态度是复杂微妙的:重复性工作日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它永远也不可能取代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完整版)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2017届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届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灿鸿”过后,杭州西湖迎来纯净的落日和透明的夜晚,苏堤、白堤,保俶塔、雷峰塔,沐浴在瑰丽的黄昏和迷离的夜色中。

“人间天堂”果然!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成为的人民公仆。

③安徽宁国籍小伙官东此次当选“中国好人”,。

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无私无畏让出自己的装备,把生还的机会给予他人。

A.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名不虚传B.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实至名归C.名不虚传实至名归名副其实D.名副其实名不虚传实至名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实至名归”,也就是先有“实”(实际的成就),然后才有“名”(名誉),根据这可知,第③句应选填“实至名归”,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名不虚传用于证实听来的名声不是假的.名副其实指名称或名声同实际一致.第①句中“人间天堂”这是听来的名声,再加上句中有“果然”,证实名声是真的,选用“名不虚传”;第②中“人民公仆”是给予的称号,与实际相符合,选用“名副其实”。

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10月23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十送红军》等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苏州市高三期初调研测试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细读”是一种专注的阅读,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

“细读”要求读者先▲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从写作者的角度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评估文本是否能够▲、言之有据、论之有理。

“细读”还要对文本的内容有所思考和判断,看它是否▲普遍道义原则,如尊重他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A.搁置自圆其说符合B.搁置无懈可击吻合C.放弃无懈可击符合D.放弃自圆其说吻合2.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各句,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然年老漂泊、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也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代官僚贵族荒淫享乐以致误国,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要以史为鉴,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和朋友在暑期里,乘船沿江而下,祖国壮美的山川深深地打动了我。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先贤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即便身处简陋的环境,我们也要拥有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它浩浩洋洋,仰之弥高。

▲,▲。

▲,▲。

▲,▲。

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①不过我以为它的来源更值得尊重②这些东西是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积累③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④当然是值得尊重的⑤那就是活着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⑥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A.②③④①⑥⑤B.②④①⑤⑥③C.①⑤②④③⑥D.①②⑤④⑥③5.下列对联可以分别与园林、宅第、寺庙、桥梁对应,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春来堂里琴书润花满阶前几席香②莲座涌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③式廓旧规模有客来游歌利涉蔚成新气象行轮无阻便通商④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嘉木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A.①园林②桥梁③寺庙④宅第B.①园林②寺庙③桥梁④宅第C.①宅第②园林③寺庙④园林D.①宅第②寺庙③桥梁④园林二、文言文阅读。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元故楼主簿行状宋濂君讳国华,字彦英,姓楼氏。

为义乌智者里人。

曾大父慧、大父绍、父浚,皆隐德不仕,而君父以家大穰为邑重望。

至君乃不复事厚积,独好诗书,志于仕进。

学成,就试翰林院,授漳州路学正。

未几,以母丧免归。

泰定间,县恶少余乙,肆为剽掠,民惧其祸。

君率强有力者,持梃以捕,得渠.凶十馀人。

因之授婺州路浦江县政内乡巡检。

君至官,逻警有严,寇盗屏息。

巡司屋坏,民欲为改作,君不欲烦民,捐禄成之。

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

至正丙申,荐饥,邻县石甲啸聚,又相劫掠。

府公知君之能,移君之任,捕得二十馀人,其患遂弭。

转授保义副尉、湖州路德清县主簿,命下,丁父忧,不赴。

服阙,浙东宣尉使司分镇绍兴,以照磨之职起君。

君从之,益务谨饬,不以案牍之劳为辞,极为上官所赏受。

遭世多故,解绶而归,以六世祖茔荒秽不治,乃谋以弟。

缭以周垣,仍创祠置田,合族以祭。

无亲疏远迩,悉以慈识接之。

或以贫窭有干,即与粟贷钱,无靳.色。

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

府君隐约田间,不务为光耀。

抚事酬物,恒出于诚悫,无矫伪自欺之意。

宗姻州里,咸目之为笃行君子云。

然其为人好施与,不以家之单索为念。

其友竞田,久不解,府君乃斥己壤之腴者庚之,其争遂息。

人有鬻.田于府君者,质剂既定,逮秋而租入过其数。

府君曰:“是膏梁子,不知物价之上下者也。

吾可苟利之耶?”明增其直。

至正甲午秋九月,忽语其子曰:“吾春秋五十有三,不可谓不老也。

汝等齿亦长矣,吾不复留意人间事。

闻歙州多佳山水,将往游焉。

”言已,即出门去,沉酣回涧曲岑.间。

复还金华,访赤松遗迹,追逐云月,浩然而归。

越明年,乙未四月十四日,以病卒。

(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得渠.凶十馀人渠:大B.无靳.色靳:吝啬C.人有鬻.田于府君者鬻:买D.沉酣回涧曲岑.间岑:小而高的山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楼国华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没有做官,而楼国华却多次做官。

B.楼国华解职归乡后,修整祖茔,修建家祠,聚集家族的人一起祭拜。

C.楼国华的朋友与别人争田产,他就拿出自己的肥田来赔偿,平息了纠纷。

D.因对现实不满,五十三岁的楼国华毅然离家,游山玩水,乐在其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

(2)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

9.楼国华为官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三、古诗词鉴赏。

(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满江红赵鼎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

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

肠欲断,头应白。

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

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注】:赵鼎,南宋初年贤相,此词写于靖康之变后,作者奉宋高宗之命,告别中原南渡,途经仪真江口时。

10.上阙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11.下阙抒情,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3)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5)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7)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8)见贤思齐焉,▲。

(《论语》)五、现代文阅读(一)。

(20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3~16题。

异禀汪曾祺①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

②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四面不挨人家。

房子很旧了,碎砖墙,草顶泥地,倒是不仄逼,也很干净,夏天很凉快。

这家总是那么安静,从外面听不出什么声音。

后街的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

他们家起得很早。

天不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

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

后来王二喂了一头小毛驴,她就不用围着磨盘转了。

省出时间,好做针线。

③每天下午,在人家淘晚饭米的时候,王二就在保全堂药店廊檐下,摆他的熏烧摊子。

“熏烧”就是卤味,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

到了上灯以后,王二的生意就到了高潮。

只见他拿了刀不停地切,一面还忙着收钱,很少有歇一歇的时候。

一直忙到九点多钟,他媳妇给他送饭来了,他才用热水擦一把脸,吃晚饭。

吃完晚饭,总还有一些零星的生意,他不忙收摊子,就端了一杯热茶,坐到保全堂店堂里的椅子上,听人聊天,一面瞟着他的摊子,见有人走来,就起身切一盘,包两包。

他的主顾都是熟人,谁什么时候来,买什么,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④这一条街上的店铺、摆摊的,近几年,景况都不大好。

只有王二的生意却越做越兴旺。

后来经人说合,出了租钱,他就把他的摊子搬到隔壁源昌烟店去了。

源昌烟店是个老名号,专卖旱烟,但渐渐败落了。

王二来了,就占了半边店堂,他所卖的东西的品种也增加了。

春天,卖一种叫做“鵽”的野味;卖鹌鹑;入冬以后,就卖五香兔肉。

⑤王二的发达,是从他的生活也看得出来的。

第一,他可以自由地去听书。

王二最爱听书。

以前去听书都要经过考虑。

一是花钱,二是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考虑这于他的身份不大相称:一个卖熏烧的,常常听书,怕人议论。

近年来,他觉得可以了,想听就去。

下午的书一点开书,不到四点钟就“明日请早”了,这耽误不了他的生意。

第二,过年推牌九。

王二平常绝不赌钱,只有过年赌五天。

过年赌钱不犯禁。

下注时,王二把五吊钱稳稳地推出去,心不跳,手不抖。

推牌九这玩意,财越大,气越粗,王二输的时候竟不多。

⑥王二把他的买卖乔迁到隔壁源昌去了,但是每天九点后他还是端了一杯茶到保全堂药店来。

药店里的“先生”里分为几等,最低等的叫“同事”。

“同事”每年都有被辞退的可能。

像陶先生,就有三次差点被辞退。

他咳嗽痰喘,人也不精明。

没有辞退,是因为店伙纷纷说情,加上他也越来越勤勉谨慎了。

“先生”以下,是学生意的,叫做“相公”。

保全堂现有的“相公”姓陈。

陈相公嘴唇厚厚的,说话呜噜呜噜地说不清楚。

他老是挨打。

挨打的原因大都是做错了事:纸裁歪了,灯罩擦破了。

这孩子也好像不大聪明,记性不好,做事迟钝。

有时,他会想一会家,想想他的守寡的母亲,想想他家房门背后的贴了多年的麒麟送子的年画。

⑦王二每天到保全堂来,是因为这里热闹。

总有几个常客,其中有一个叫张汉的。

这张汉有七十岁了,年轻时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

有一天,张汉谈起人生有命。

说凡是成大事业、兴旺发达的,都有异相,或有特殊的秉赋。

汉高祖刘邦,股有七十二黑子——就是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谁有过?樊哙能把一个整猪腿生吃下去;燕人张翼德,睡着了也睁着眼睛。

就是市井之人,凡有走了一步好运的,也莫不有与众不同之处。

大家听了,不禁暗暗点头。

⑧张汉猛吸了几口旱烟,忽然话锋一转,向王二道:“即以王二而论,他这些年飞黄腾达,财源茂盛,也必有其异秉。

”王二不解何为“异秉”。

“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你说说,你说说!”大家也都怂恿王二:“说说!说说!”⑨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在大家敦促之下,只有很诚恳地欠一欠身说:“我呀,有那么一点:大小解分清。

”他怕大家不懂,又解释道:“我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后解大手。

”张汉一听,拍了一下手,说:“就是说,不是屎尿一起来,难得!”⑩说着,已经过了十点半了,大家起身道别。

管事卢先生向柜台里一看,陈相公不见了,就大声喊:“陈相公!”喊了几声,没人应声。

⑪原来陈相公在厕所里。

这是陶先生发现的。

他一头走进厕所,发现陈相公已经蹲在那里。

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

(有删节) 13.王二“发达起来”,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5分)14.文章第⑤段写王二听书和推牌九,请说说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