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____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___答案

合集下载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试题及答案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试题及答案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 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一个()是一个处理。

A. 水平组合B. 水平C. 处理D. 组合2. 对金鱼草花色进行遗传研究,以红花亲本和白花亲本杂交,F1为粉红色,F2群体有3种表现型:红花196株,粉红花419株,白花218株。

检验F2分离比例是否符合1:2:1的理论比例的分析方法是()。

A. 方差的同质性检验B. F检验C. 独立性检验D. 适合性检验3. 是( )。

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决定系数D.回归平方和4.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

A. [ 0,1 ]B.( 0,1 )C. [ -1,1 ]D. ( -15. 有一两因素试验,其中A有3个水平,B有5个水平,则该试验的处理数为()。

A. 125 B. 243 C. 15 D. 306. 关于试验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验误差客观存在的 B.试验误差方差是可以估计的C.试验误差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来降低的 D.试验误差是人为可以克服的。

7. 若一资料相关系数r=0.9,则说明( )。

A. x和Y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90%B. x和Y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81%C. x和Y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10%D. x和Y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19%8. 描述一个小麦品种穗长的分布特征时,适宜采用的统计图为()。

A.方柱形图 B.多边形图 C.条形图 D.饼图9. 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方差的自由度为()。

A.8 B.9 C.10 D.1110. 下列不能反映资料变异程度的统计数是()。

A.平均数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11.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中除可加性、正态性外,还有()假定。

A.无偏性 B.代表性 C.同质性 D.重演性12. 资料中最大观察值与最小观察值的差数称为()。

A.标准差 B.极差 C.方差 D.相差13. 样本容量为n的样本方差的自由度为()。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第三版)答案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第三版)答案

第四章1、什么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步骤是什么?假设检验有什么注意事项?答: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的统计数对样本所属的总体参数提出的假设是否被否定所进行的检验。

假设检验的步骤是1、提出假设;2、计算概率;3、统计推断;4、得出结论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有:注意两类错误:(1)要有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准确的实验操作,避免系统误差,降低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选用的假设检验方法要符合其应用条件。

(3)选用合理的统计假设。

(4)正确理解假设检验结论的统计意义。

(5)统计分析结论的而应用,还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2、什么是一尾检验和两尾检验?各自在什么条件下应用?他们的无效假设与备选假设是怎样确定的?答:一尾假设:利用一尾概率进行假设检验称为一尾检验两尾检验:利用一尾概率进行假设检验称为一尾检验一般在不能通过已知条件或专业知识排除一种情况的话,是要做双尾检验的;但如果可以排除一种情况(例如已知统计量不会偏大),则可以做上单尾或下单尾检验,这样做可以提高检验的精度,因为知道了更多的信息。

值得提一句,方差分析都是做上单尾检验.3、什么是显著性水平?它与假设检验结果有什么关系?怎样选择显著性水平?答:显著水平用来推断无效假设否定与否的概率标准称为显著水平。

是指当原假设为正确时人们却把它拒绝了的概率或风险。

它是公认的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值,必须在每一次统计检验之前确定,通常取α=0.05或α=0.01。

这表明,当作出接受原假设的决定时,其正确的可能性(概率)为95%或99%。

选你用哪种显著水平,应根据实验要求或者实验结论的重要性而定。

如果实验过程中难以控制的因素较多,实验误差较大,则显著水平可选取低一点,反之则选择高一点。

4、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是什么?如何降低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答:Ⅰ型错误(α错误)--把非真实差异当做真实差异;Ⅱ型错误(β错误)--把真实差异当做非真实差异;为了降低反两类错误的概率,一般选取适当的显著水平和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5、什么是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答:点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得到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区间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未知参数在置信度下的最可能的存在区间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区间6、已知普通的水稻单株产量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单株产量μ0=250gg ,标准差σ0=2.78gg 。

2《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练习题

2《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练习题

一、单选题1. 没有采用随机原则的试验设计是()。

• A. 拉丁方设计• B. 裂区设计• C. 完全随机设计• D. 对比设计点击隐藏正确答案2. 玉米产量资料是()。

•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C. 质量性状资料• D. 半定量资料点击隐藏正确答案3. 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不显著”意味着()。

• A. 两个样本平均数相差很小• B. 接受备择假设• C. 没有足够的把握否定无效假设• D. 否定无效假设点击隐藏正确答案4. ()称为Ⅱ型错误。

• A. 接受了错误的无效假设所犯的错误• B. 田间试验的记载错误• C. 否定了正确的无效假设所犯的错误• D. 田间试验的设计错误点击隐藏正确答案5. 已知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70%,现每穴播6粒种子,已知每穴种子发芽数为0的概率为0.000729,则每穴至少有1粒种子发芽的概率为()。

• A. 0.00073• B. 0.99927• C. 1• D. 0点击隐藏正确答案6. 测得某小麦品种的主穗长(cm)和穗下节长(cm),共得20组数据,计算得两性状的相关系数r=0.9047(注意:r0.05(18)=0.444,r0.01(18)=0.561),表明小麦的主穗长和穗下节长间()。

• A. 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B. 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 C. 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D. 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点击隐藏正确答案7. 有一大麦杂交组合,在F2代芒性状有钩芒、长芒、短芒三种表现,实际观测株数依次为348、115、157。

用卡方检验该观测结果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例,则自由度df=()。

• A. 3• B. 2• C. 1• D. 619点击隐藏正确答案8. 标准正态分布是()• A.• B.• C.• D.点击隐藏正确答案9. 观测()所得到的资料不是数量性状资料。

• A. 水稻的分蘖数• B. 水稻的每穗粒数• C. 玉米的果穗长度• D. 玉米花药的颜色点击隐藏正确答案10. 水稻分蘖数资料是()。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卷C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卷C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090122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代码2677 试题C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1. 因素的水平是指A.因素量的级别 B.因素质的不同状态C.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D.因素量的级别和质的不同状态2. 误差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可分为A.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人为误差C.系统误差 D.偶然误差3.如果田间试验无法在一天内完成,以下那种做法是正确的A.同一小区必须在一天完成 B.几个区组可以同时操作C.同一区组必须在一天完成 D.灵活安排4.局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误差 B.无偏估计误差 C.控制误差 D.分析误差5.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布置时可采用以下策略A.同一区组内小区可以拆开B.不同区组可以放在不同田块C.所有区组必须放在同一田块D.区组内的小区可以顺序排列6.随机区组设计A.只能用于单因素试验B.既能用于单因素又可用于多因素试验C.只能用于多因素试验D.只能用于田间试验7.进行叶面施肥的试验中,对照小区应设置为A.喷等量清水B.不喷C.减量喷D.以上均不正确8.标准差的数值越大,则表明一组数据的分布()。

A.越分散,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9.在使用变异系数表示样本变异程度时,宜同时列出()。

A.方差、全距 B.平均数、方差C.平均数、标准差 D. 平均数、标准误10.二项概率的正态近似应用连续性矫正时,其正态标准离差的表达中,错误的是A、c ||0.5 Yuμσ--=B、c0.5Yuμσ-=±C、()0.5cYuμσ-=D、cu=11.盒中有24个球,从中随机抽取3个球,其中有1个球是红球,则可以判断该盒中的红球数为()。

A.肯定是8个 B.8个以上 C.8个以下 D.8个上下12.与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标准差成反比的是A.样本容量 B.样本容量的平方 C.样本容量的平方根 D.样本容量的二分之一13.正态曲线的理论取值范围是A.6个标准差 B.± 3 C.±∞ D.没有限制14.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之和A .最小B .等于零C .最大D .接近零 15. 当假设测验的显著性水平为时,被拒绝,则当显著性水平改为时,A .一定会被拒绝B .一定不会被拒绝C .可能被拒绝,也可能不被拒绝D .无法判断16.∑x 2表示的是A .观察值 B. 观察值平方和 C. 平均数 D. 观察值的和 17.独立性测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次数资料的A .相关性B .独立性C .同质性D .随机性18.设有k 组数据,每组皆有n 个观察值,该资料共有nk 个观察值,其总平方和可分解为A .组内平方和与误差平方和B .组间平方和与误差平方和C .组间平方和与处理平方和D .误差平方和 19.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A .可以进行误差分析B .可以得到无偏误差估计C .无法计算误差方差D .无法得到无偏误差估计 20.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 .圆的半径越大,圆的面积越大B .温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C .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减小D .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量越多销售额也越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浙江农林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A)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A)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 2009 - 2010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A 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试验指标:用来衡量试验结果的好坏或处理效应的高低,在试验中具体测定的性状或观测的项目称为试验指标。

试验处理:事先设计好的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叫试验处理,简称处理。

试验小区:安排一个试验处理的小块地段称为试验小区,简称小区。

试验误差:观测值与处理真值产生差异,这种差异称为试验误差,简称误差。

即受非试验因素的影响使观测值与试验处理真值之间产生的差异称为试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供观察测定的个体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二、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答:田间试验设计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

重复的作用:(1) 估计试验误差。

(2) 降低试验误差。

随机排列的作用:试验的每一处理都有同等机会设置在一个重复(区组)中的任何一个试验小区上。

随机排列和重复结合,能获得试验误差的无偏估计。

局部控制的作用:可解决土壤差异较大的问题,能较好地降低试验误差。

2.在一块存在双向肥力差异的试验地进行4个玉米品种(编号分别为1,2,3,4)的比较试验,应采用哪种试验设计方法?为什么?写出设计过程并作出田间排列图。

答:应采用拉丁方设计,因为每一横行和每一直列都形成一个区组,具有双向局部控制功能,从两个方向消除试验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第一步:选择4*4标准拉丁方。

第二步:随机直列。

产生随机数字2进行排列。

A =2,B =1,C =4,D =3 排列图:三、计算题(共78分) 1.共测定了4株杨树幼苗的株高,测定值分别为(单位:m ):1.3,1.4,1.5,1.2,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1.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间比法2.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方设计3.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乘性,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30%或大于70%的,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6.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8.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表。

9.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选择:LSD法。

10.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空白试验11.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但可假设==(两样本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测验12.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13.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14.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15.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1。

16.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17.确定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18.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LSD0.01时,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19.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20.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q测验。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一、判断题1. 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时,若各区层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不同,则从各区层抽取单位数应根据其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按比例配置。

(√)2.二项分布属于连续型概率分布(×)3.一般情况下,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形小区的试验误差比正方形小区的大(×)4.准确性是指在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5.调和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研究对象不同阶段的平均速率(√)6.在计算植物生长率时,用调和平均数比用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其平均水平(×)7.就同一资料而言,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8.通常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9.正态分布属于离散型概率分布(×)10.统计分析的试验误差主要指随机误差。

这种误差越小,试验的准确性越高(×)二、填空题1.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主要性质有正交性、代表性、综合可比性。

2. 两个变量数据依据确定性关系可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2种类型。

3.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主要有直方图、多边形图、条形图、圆图这4种图形。

4.在田间试验中,由观察、测量所得的资料,一般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两大类。

5. 小样本抽样分布主要包括三类分布:t分布、 X²分布和F分布。

6. 随机事件可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基本事件3种类型7. 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主要有随机区组试验、随机裂区试验、拉丁方试验。

8.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主要类型有两种分别相同水平正交表和混合水平正交表9. 田间试验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和多级随机抽样10. 试验地土壤差异测量的方法有目测法和肥力测定法12. 试验处理重复的作用分别是估计试验误差和降低试验误差。

13. 试验地土壤肥力差异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肥力梯度的变化和斑块状变化。

14. 在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和产量的相关关系中,其中种植密度是自变数,产量是依变数15. 小麦品种A每穗小穗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值为18和3(厘米),品种B为30和4.5(厘米),根据 CVA 大于_ CVB_,品种_ A _ 的该性状变异大于品种_ B _。

田间试验统计复习题答案

田间试验统计复习题答案

田间试验统计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田间试验中,试验误差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试验地的选择B. 试验设计C. 试验材料D. 试验操作答案:A2. 田间试验中,哪种试验设计可以减少土壤肥力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A. 随机区组设计B. 完全随机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系统分组设计答案:A3.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种因素属于固定因素?A. 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施肥量答案:A4.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种因素属于随机因素?A. 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施肥量答案:C5. 田间试验中,试验重复次数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哪项?A. 试验材料的数量B. 试验地的大小C. 试验误差的大小D. 试验经费的多少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A. 试验地的选择B. 试验材料的一致性C. 试验操作的标准化D. 气候条件的一致性答案:ABCD2.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设计可以减少试验误差?A. 随机区组设计B. 完全随机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系统分组设计答案:AC3.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属于试验的随机因素?A. 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施肥量答案:BC4.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属于试验的固定因素?A. 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施肥量答案:AD5.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试验重复次数的确定?A. 试验材料的数量B. 试验地的大小C. 试验误差的大小D. 试验经费的多少答案:BCD三、判断题1. 田间试验中,试验地的选择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

(错误)2. 田间试验中,试验材料的一致性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正确)3. 田间试验中,气候条件的一致性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

(错误)4. 田间试验中,施肥量的增加一定会导致作物产量的增加。

(错误)5. 田间试验中,试验重复次数的增加可以减少试验误差。

(正确)四、简答题1. 田间试验中,随机区组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答:随机区组设计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土壤肥力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试验的精确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 2009 - 2010 学年第 二 学期考试卷(B 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试验因素:试验中人为控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原因。

因素水平:对试验因素所设定的量的不同级别或质的不同状态。

精确性:也叫精确度,指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之间彼此接近的程度。

随机误差:由多种偶然的、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总体:根据试验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二、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田间试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典型抽样、顺序抽样、随机抽样和成片抽样等。

典型抽样:有目的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方法灵活机动、收效较快;但完全依赖调查者的知识和经验,结果不稳定,且不符合随机原则,无法估计抽样误差。

顺序抽样:按照某一既定的顺序抽取一定数量的抽样单位构成样本,方法简便、易操作,能使抽样单位在试验小区中的分布比较均匀,样本代表性好,一般情况下抽样误差较小。

但若存在趋势变异,可能出现偏性,而且难以无偏估计抽样误差。

随机抽样:样本的代表性强,能无偏估计抽样误差;但比较麻烦。

成片抽样:破坏面积最小;但易因基础材料的不同而造成很大的抽样误差。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拟对3个水稻品种、2种密度进行两因素试验,试验重复2次,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区因素,品种为副区因素,主区作随机区组排列。

对该试验进行设计,作出田间排列图。

答:(1)对主区因素密度产生随机数字如2、1,并在图上排列。

(2)将2个主区因素分成三个小区,分别产生随机数字,如密度2主区产生随机数字1、3、2,密度1主区产生随机数字3、1、2,并在图上排列。

区组I:同法得到区组II:区组II:三、计算题(共80分)1.共测定了4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分别为(单位:kg/亩):1.3,1.4,1.5,1.2,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18分)答:算术平均值x=(1.3+1.4+1.5+1.2)/4=1.350几何平均值=(1.3*1.4*1.5*1.2)1/4=1.345调和平均值=n/(1/1.3+1/1.4+1/1.5+1/1.2)=1.341中位数=(1.3+1.4)/2=1.35众数:无极差=1.5-1.2=0.3方差=[(1.3-1.35)2+(1.4-1.35)2+(1.5-1.35)2+(1.2-1.35)2]/(4-1)=0.016667标准差={[(1.3-1.35)2+(1.4-1.35)2+(1.5-1.35)2+(1.2-1.35)2]/(4-1)}1/2 =0.129变异系数=0.129/1.350*100%=9.56%2.用两种电极测定同一土壤3个样品的pH,结果如下表。

问两种电极测定的结果有无差异?(15分)处理样品号1 2 3A电极 5.78 5.74 5.84B电极 5.82 5.87 5.96注:t0.05(1)=12.706 t0.05(2)=4.303 t0.05(3)=3.182 t0.05(5)=2.571 t0.05(6)=2.447 答:处理样品号1 2 3A电极 5.78 5.74 5.84B电极 5.82 5.87 5.96d -0.04 -0.13 -0.12 H0:μd=0;H A:μd≠0。

显著水平α=0.05。

d=(-0.04-0.13-0.12)/3=-0.29/3=-0.097SS d=(-0.04)2+(0.13)2+(-0.12)2-(-0.29)2/3=0.00487_ds={SS d/[n*(n-1)]}1/2=(0.00487/6)1/2=0.02848t=d/_ds=-0.097/0.02848=-3.4059|t|<t0.05(2)=4.303,P>0.05结论:接受H0,两者没有差异。

3.在相同栽培条件下,3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如下表。

检验3个品种产量是否有差异。

(15分)品种产量(kg/20m2)A 16 12 18B 10 13 11C 11 8 13注:F0.05(2,6)=5.14 F0.05(6,2)=19.33 F0.05(3,8)=4.07 F0.05(3,9)=3.86答:品种产量yi 总和Ti 平均数A 16 12 18 46 15.33B 10 13 11 34 11.33C 11 8 13 32 10.67T=112 y=12.44C=T2/nk=1122/(3*3)=1393.78SS T=∑y2-C=162+122+182+102+132+112+112+82+132-1393.78=74.22SS t=∑Ti2/n-C=(462+342+322)/3-1393.78=38.22SSe=74.22-38.22=36玉米品种产量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DF SS MS F 显著F值品种间 2 38.22 19.11 3.185 F0.05(2,6)=5.14 品种内 6 36 6总变异8 74.22结论:三个品种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4.以绿子叶大豆和黄子叶大豆杂交,在F2得黄子叶苗762株,绿子叶苗38株。

检验大豆黄子叶、绿子叶苗的比例是否符合15:1。

(15分)注:x20.05(1)=3.84 x20.05(2)=5.99答:(1) 提出假设:H0:大豆黄子叶、绿子叶苗比例符合15:1;H A:大豆黄子叶、绿子叶苗比例不符合15:1。

(2) 计算理论次数:在无效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计算理论次数,即根据理论比例15:1计算理论次数。

黄子叶苗理论次数:E1=(762+38)*15/16=750绿子叶苗理论次数:E2=(762+38)*1/16=50df=1,对X2要进行连续性矫正。

F2代表现型观察次数(O) 理论次数(E) O-E (|O-E|-0.5)2/E黄子叶苗762 750 12 0.1763绿子叶苗38 50 -12 2.645总数800 800 0 2.8213(3) 统计推断:Xc2=2.8213< x20.05(1)=3.84,故不能否定H0,即大豆黄子叶、绿子叶苗比例符合15:1。

5.水稻栽培试验,品种A、密度B、施氮量C 3因素分别有3个水平,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及结果见下表。

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确定最优水平组合。

(15分)处理秧龄A 密度B 施氮量C 产量1 1 1 1 3402 1 2 2 422.53 1 3 3 4394 2 1 2 3605 2 2 3 492.56 2 3 1 4397 3 1 3 3928 3 2 1 363.59 3 3 2 462.5 注:F0.05(2,2)=19.00 F0.05(2,3)=9.55 F0.05(3,2)=19.16 F0.05(2,8)=4.46答:正交试验结果计算表处理秧龄A 密度B 施氮量C 产量1 1 1 1 3402 1 2 2 422.53 1 3 3 4394 2 1 2 3605 2 2 3 492.56 2 3 1 4397 3 1 3 3928 3 2 1 363.59 3 3 2 462.5T1 1201.5 1092.0 1142.5 3711.0(T) T2 1291.5 1278.5 1245.0T3 1218.0 1340.5 1340.5400.50 364.00 380.83x1430.50 426.17 415.00x2406.00 446.83 441.17x3(1) 计算各项平方和与自由度C=T2/n=3711.02/9=1530169.00SS T=∑x2-C=(340.02+422.52+…+462.52)- 1530169.00=21238.00SS A=∑T A2/r a-C=(1201.52+1291.52+1218.02)/3-1530169.00=1530.50SS B=∑T B2/r b-C=(1292.02+1278.52+1340.52)/3-1530169.00=11153.17SS C=∑T c2/r c-C=(1142.52+1245.02+1323.52)/3-1530169.00=5492.17SSe=SS T-SS A-SS B-SS C=21238.00-1530.5-11153.17-5492.17=3062.16df T=n-1=9-1=8df A=a-1=3-1=2df B=b-1=3-1=2df C=c-1=3-1=2dfe=df T-df A-df B-df C=8-2-2-2=2(2) 列出方差分析表,进行F检验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DF SS MS F 显著F值品种(A) 2 1530.50 765.25 <1 F0.05(2,2)=19.00 品种(B) 2 11153.17 5576.59 3.64品种(C) 2 5492.17 2746.09 1.79误差 2 3062.16 1531.08总变异8 21238.00F检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最优水平组合是:A2B3C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