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下第二单元知识点填空(教师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是通过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实现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的?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重要意义?▲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1)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去权力的重要形式。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
2、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行使这项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1)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重要性(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途径: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和地方人大常委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等。
(2)应注意的问题: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监督权。
②要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③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4、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纲知识点归纳复习

八年下道德与法治复习题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38、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是通过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实现的。
(了解)39、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公民权利第一框公民的基本权利40、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什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4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需要哪些条件?⑴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
⑵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42、选择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3、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4、监督权包括什么权利?公民行使监督权要注意什么?⑴公民有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利。
⑵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45、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6、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⑴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⑵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⑶住宅不受侵犯;⑷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47、我国宪法对人身自由的保护?※⑴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⑵禁止非法拘禁、非法搜身。
48、对人格尊严权的理解?⑴禁止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⑵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49、对住宅不受侵犯的理解?⑴宪法规定,公民住宅不受侵犯;⑵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50、对通信自由的理解?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检察机关依法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解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51、对社会经济权利的理解?(了解)⑴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使用、获得收益、处分;;⑵劳动权:(即是权利也是义务)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八年级品德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品德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一节: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既包括了对别人的意见、看法、感受、习惯、信仰等方面的尊重,也包括了对别人人格的尊重。
在尊重他人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接受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我们应该为别人的不同看法给予充分尊重,并接受他人的不同观点,否则将会影响我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2. 尊重别人的感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关注和理解别人的心情和需要,尽量不要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而是尊重和关注他人的情绪。
这样会增强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
3. 尊重别人的习惯和信仰。
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尊重别人的习惯和信仰,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对生活和信仰的选择。
这样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友谊。
第二节:勇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既包括了对自己行为的负责,也包括了对社会和家庭行为的责任。
在勇于担当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对自己行为负责。
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和责任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不要逃避或推卸责任。
尽快纠正错误行为,反省自身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2. 对社会行为负责。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对家庭行为负责。
作为家庭成员,我们需要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有认识,照顾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尽量减少家庭矛盾,为创建幸福温馨的家庭提供支持。
第三节: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劳动是人类的天性,具有种种的益处,尊重劳动能够帮助我们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收获感。
在尊重劳动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细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不要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枯燥无味的任务,要把工作当做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对待。
做到对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创造出卓越的工作成果。
2. 肯定别人的劳动。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精选文档 .人教版 ( 部编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概括人教版 ( 部编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概括第二单元理解权益义务P32 公民的基本权益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与第一课P2 重复要点)第三课公民权益公民基本权益P33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益和自由是由谁规定的?政治权益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履行这些政治权益和自由有什么意义?(要点)【版(权(全部:21 教育】(1)由宪法例定。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益和自由包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察权等。
P34(3) 意义:我国公民依法履行这些政治权益和自由,有益于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化事业,是人民履行当家作主权益的重要形式。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益,履行这项权益是公民参加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要点)3.我国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出哪些规定?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益的人除外。
P344. 公民的监察权表此刻哪些方面?▲履行这项政治权益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要点)(1)表现:我国公民关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责备和建议的权益;关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纪渎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述、指控或举报的权益,可是不得假造或许扭曲事实进行诬陷诬陷。
21*ny*(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经过各样门路和形式履行监察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权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P34-355. 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宪法是对人身自由权作出如何的规定?(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入侵的自由。
(2)内容:包含人身自由不受入侵,人品尊严不受入侵,住所不受入侵,通信自由和通信奇特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益,只有在人身自由获得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述欢迎来到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学习之旅!这一单元我们将一起探索关于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知识,既有深入心灵的自我探索,也有世界眼光下的人际关系认知。
简单来说这个单元带我们一起去看我们自己,去理解我们身边的情感、行为和道德的选择。
我们会探索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理解个人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道德决策。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富有深度和实用性的学习旅程吧!1. 阐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首先道德与法治教育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它是我们塑造良好人格的基础。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的身体在成长,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我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道德与法治教育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我们的行为和思想都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道德与法治教育也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事、物。
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和问题,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有信心和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成长,还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它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理解社会的重要工具。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这门课程,把它当作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2. 引出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的目的和意义在繁忙的学业中,你是不是对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感到有些迷茫呢?别担心我们来帮你梳理一下,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让我们的学习更加高效,更加有条理。
这个总结的意义可不小哦,它就像一盏指路明灯,让我们在学习中不再迷失方向。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1.政治权利和自由: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地位:选举权和被包括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梳理--八下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部编版)

【笔记清单】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单元核心笔记梳理(部编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政治权利:含义: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②年满十八周岁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基础性政治权利)4.监督权:谁监督、监督谁: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何行使:①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②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注意事项)5.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形式?(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④通过网络举报的方式监督。
6.人身自由: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内容:选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通信自由通信秘密。
地位、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7.人格尊严权:法律规定: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重点知识(可编辑修改word版)

②道德义务指人们自觉自愿去做的或帮助他人的行为,如,主动让座、见危施救等,没有强制
11.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2.什么是违法行为?分类
性,靠自觉履行。 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含义:公民做了法律所禁止的或没有做法律要求的,这些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以及后果各是什么?
5.为什么说维护国家统一和
因为: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全国各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 设的基本保证;②历史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
的义务?
则丧权辱国、让人民遭殃。③所以,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政治自由的内容以及作用 (1)内容:“六个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各是什么?
(2)作用: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4.公民享有的监督权内容以 (1)内容: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
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7.例举公民的人身自由受到 ①公民被非法逮捕、拘禁、绑架;②公民的身体被非法搜查等。
侵犯的事例(行为)。
8.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以及包 (1)含义:指公民应当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4.公民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 有哪些?
③我们要自觉做到依法律己、依法办事。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 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③维护国家荣誉(包括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教师版)
第二单元
第三课公民权利
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重点)
(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及具体内容包括:(重点)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重点)
(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年满十八周岁;(3)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4.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掌握)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5.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掌握)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地位(掌握)
(1)含义: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7.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内容:(掌握)
(1)人身自由不收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重点)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了解)
(3)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了解)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了解)
8. 人格尊严权内容(掌握)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9.社会经济权利内容(了解)
(1)财产权。
(2)劳动权。
(3)物质帮助权。
10.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了解)
(1)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文化权利。
二. 依法行使权利
11. 行使权利不能超越界限的原因是什么?(了解)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2. 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哪些界限?(重点)
(1)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3. 公民怎样行使权利?(重点)
(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14. 公民行使权利为什么要依照法定程序?
(1)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3)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15.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重点)
(1)协商:特点: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维权行为:权益争议(常见的消费、劳动争
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是通过协商解决的。
(2)调解:方式有:人民调节、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
(3)仲裁:适用: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4)诉讼:诉讼种类: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
第四课公民义务
一.公民基本义务
1.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重点)
(1)遵守宪法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5)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 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必要性和表现(了解)
(1)必要性: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 守宪法法律要求我们怎么做?(重点)
(1)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4.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容分别有哪些?(掌握)
(1)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维护国家荣誉: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3)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5.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了解)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6. 公民为什么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了解)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7.违法税法的行为有哪些?(了解)
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依法履行义务
8.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重点)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4)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9.为什么说法定义务须履行(掌握)
(1)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10.怎样履行法定义务(重点)
(1)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11. 违反义务须承担什么责任?(了解)
(1)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