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与复习1 (3)汇编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3)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随机抽取某商场4月份5天的营业额(单位:万元)分别为3.4,2.9,3.0,3.1,2.6,则这个商场4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A.90万元B.450万元C.3万元D.15万元【答案】A【解析】1(3.4 2.9 3.0 3.1 2.6)35x=++++=.所以4月份营业额约为3×30=90(万元).2.某牧场为估计该地区山羊的只数,先捕捉20只山羊给它们分别做上标志,然后放回,待有标志的山羊完全混合于山羊群后,第二次捕捉80只山羊,发现其中2只有标志,从而估计该地区有山羊()A.400只B.600只C.800只D.1000只【答案】C【解析】【分析】捕捉80只山羊,发现其中2只有标志,说明有标志的占到280,而有标记的共有20只,根据所占比例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该地区有山羊有:20÷280=800(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3.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某校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了一次全校3000名学生参加的“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学校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3000名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全体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300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判断.【详解】A.这3000名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故A选项正确;B.每个学生的大赛的成绩是个体,故B选项错误;C.200名学生的大赛的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C选项错误;D.样本容量是200,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4.甲校男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乙校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则甲乙两校女生人数相比()A.甲校多于乙校B.甲校少于乙校C.甲乙两校一样多D.不能确定【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总人数×女生所占百分比=女生人数进行计算比较即可.【详解】因为甲乙两校总人数不知道,无法计算出各校男女生人数,因此不能确定甲乙两校女生人数的多少,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与频率,关键是掌握总人数×女生所占百分比=女生人数.5.为了测算一块600亩试验田里新培育的杂交水稻的产量,随机对其中的10亩杂交水稻的产量进行了检测,在这个问题中,数字10是()A.个体 B.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的样本【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总体: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可得答案.【详解】为了测算一块600亩试验田里新培育的杂交水稻的产量,随机对其中的10亩杂交水稻的产量进行了检测,在这个问题中,数字10是样本容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关键是掌握定义.6.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A.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 B.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C.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 D.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要采用全面调查;而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要采用抽样调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全面调查收集的到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7.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答案】D【解析】由折线统计图可知2~6月份生产量增长率逐渐减少,7月份生产量月增长率开始回升,这七个月中,生产量的增长率始终是正数,则每月的生产量不断上涨,所以A、B、C都正确,错误的只有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在图形中纵轴表示的是增长率,只有增长率是负数,才表示生产量下跌.8.为估计某池塘中鱼的数量,先捕100只鱼,做上标记后再放回池塘,一段时间后,再从从中随机捕500只,其中有标记的鱼有5只,请估计这方池塘中鱼的数量约有()只A.8000 B.10000 C.11000 D.12000【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由题意可知:重新捕获500条,其中带标记的有5只,可以知道,在样本中,有标记的占到5500;接下来再根据在总体中,有标记的共有100只,根据比例进行解答,即可得到题目的结论.【详解】由题意可知在样本中有标记的占到5 500,又∵先总共有100只鱼做上标记,∴100÷5500=10000只.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9.某校为了了解八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统计.下面5个判断中正确的有()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④1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1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解: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正确;②800名学生是总体,错误:③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正确;④1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错误;⑤1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0.以下问题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D.调查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详解】解: 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班级容量小,且要求精准度高,用全面调查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人数不多,容易调查,适合普查;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中学生的人数比较多,适合采取抽样调查;D.调查某篮球队员的身高,此种情况数量不是很大,故必须普查;故选C11.某校八年级有1600名学生,从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调查方式是普查B.200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个体C.样本容量是200D.这200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总体【答案】C【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A、是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B、每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个体,故B不符合题意;C、样本容量是200,故C符合题意;D、所有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总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12.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它10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14,且数据有160个,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A.0.2B.0.25C.32D.40【答案】C【解析】【分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可得“中间一个小长方形”对应的频率,再由频率与频数的关系,中间一组的频数.解:设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其他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y,则有x+y=1,x=14y,解得x=0.2∴中间一组的频数=160×0.2=32.【详解】解:设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其他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y,则有x+y=1, x=14 y,解得x=0.2∴中间一组的频数=160×0.2=32.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频率、频数灵活运用的考查,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频数的关系13.下列调查中,适宜抽样调查的是()A.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B.选出某校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C.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D.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根据此特征进行判断.【详解】A. 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范围较小,容易操作,适合普查,故该选项错误;B. 选出某校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要求比较严格,适合普查,故该选项错误;C.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范围较小,容易操作,适合普查,故该选项错误;D. 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破坏性大,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了解某型导弹杀伤力的情况应使用全面调查B.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D.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2甲=0.3,S2乙=0.4,则乙的成绩更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方差的意义以及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了解某型导弹杀伤力的情况应使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正确;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故此选项错误;D、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2甲=03,S2乙=0.4,则甲的成绩更稳定,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方差的意义,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5.如图是九(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由图可知,人数最多的一组是()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哪一组的人数最多,从而可以解答本题.由条形统计图可得,人数最多的一组是4~6小时,频数为22,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16.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了解某地区饮用水矿物质含量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调查某种品牌笔芯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D.调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的收视率,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答案】A【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 了解某地区饮用水矿物质含量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正确;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错误;C、调查某种品牌笔芯的使用寿命,抽样调查方式,故错误;D、调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的收视率,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调查方法.17.某同学要统计本校图书馆最受学生欢迎的图书种类,以下是排乱的统计步骤:①从扇形图中分析出最受学生欢迎的种类②去图书馆收集学生借阅图书的记录③绘制扇形图来表示各个种类所占的百分比④整理借阅图书记录并绘制频数分布表正确统计步骤的顺序是()A.②→③→①→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频数分布表、扇形统计图制作的步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由题意可得:正确统计步骤的顺序是:②去图书馆收集学生借阅图书的记录→④整理借阅图书记录并绘制频数分布表→③绘制扇形图来表示各个种类所占的百分比→①从扇形图中分析出最受学生欢迎的种类.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制作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18.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A.某班学生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知晓率B.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曲次数C.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D.了解电视栏目《朗读者》的收视率【答案】A【解析】【分析】按照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及适用范围,进行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了解某班学生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知晓率,人数不多,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故A选项正确;B.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曲次数破坏性较大,适合抽样调查, 故B选项错误;C.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做不了全面调查,故C选项错误;D.了解电视栏目《朗读者》的收视率人数众多,全面调查意义不大,适于抽样调查,故D 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此时就应该选择抽样调查,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不如普查.19.为了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要进行抽样调查.以下是几个主要步骤:①随机选择该地区一部分七年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正确的顺序是()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⑤③D.②①④⑤③【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分析排序即可.【详解】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所要经历的步骤顺序为:②设计调查问卷、①随机选择该地区一部分七年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③用样本估计总体,则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⑤③,故选:D.20.如图是张亮、李娜两位同学零花钱全学期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位同学购买书籍支出占全学期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张亮的百分比比李娜的百分比大B.张娜的百分比比张亮的百分比大C.张亮的百分比与李娜的百分比一样大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李娜购买书籍支出占全学期总支出的百分比是32%,再求出张亮购买书籍支出占全学期总支出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由扇形统计图可知,李娜购买书籍支出占全学期总支出的百分比是32%,张亮购买书籍支出占全学期总支出的百分比是200÷(150+200+100+100)≈36%,所以张亮的百分比比李娜的百分比大.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1-》-北师大版

说课稿《整理与复习1-》一、说教材《整理与复习1-》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回顾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内容,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习和整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说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整理和复习各个知识点,总结和归纳学习方法和技巧。
3.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总结和归纳学习方法和技巧。
五、说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回顾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整理和复习知识点,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3. 教师引导:教师在学生复习过程中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整理和归纳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整理和复习知识点,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4.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复习内容。
可以设计成思维导图或者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汇编语言复习重点

Ch1 汇编语言基础知识1.什么是汇编语言?2.汇编语言与机器语言的区别3.学习汇编语言的意义4.码制:不同进制、原码、反码、补码、BCD码表示,压缩BCD码Ch2 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1.8086是16位微处理器,它有16根数据线和20根地址线,寻址空间1MB。
2.8086中设置了一个6字节的指令预取队列,它的意义如何?3.8086分为EU和BIU两个部分。
说明它们的功能、作用和相互关系。
4.8086中有4个寄存器可以拆分为两个8位寄存器独立使用。
是那些寄存器?5.说明8086堆栈的特点。
指令指针寄存器IP、堆栈指针SP………6.指令对标志寄存器FLAGS的影响。
7.在8086中,当一个字存入存储器时,占有连续的两个字节空间。
存放时,低位字节存入低地址,高位字节存入高地址。
8.8086是采用存储器分段管理方式来解决寻址问题的。
即将1MB地址空间分为若干个逻辑段,段的大小按实际需要确定,最大为64KB。
9.8086对于1MB的物理存储空间,每一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20位的物理地址10.8086是采用存储器分段管理方式来解决寻址问题,指令中采用逻辑地址形式,逻辑地址表示格式为:段地址:偏移地址11.逻辑地址“段地址:偏移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的方法。
Ch3 指令系统1.在一般情况下,机器指令应包含两个部分内容,其一般格式为:操作码操作数。
2.什么是寻址方式?8086有哪些寻址方式?3.重点指令。
Ch4 伪指令与汇编语言程序结构设计1.汇编语言源程序由若干条语句组成,其语句分为两类:指令性语句和指示性语句。
2.合法的名字。
3.数据定义伪指令开始。
DB、DW、DUP等。
4.段定义Ch7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1. 接口与外设之间的信息。
2. I/O接口的功能。
3. 接口的基本组成。
4. 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的概念:无条件传送、查询式传送、中断传送。
5. 中断的基本概念、优点。
6. 什么是中断向量表、特点。
Ch8 高级汇编技术1. 什么是宏。
整理与复习(一)(课件)-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三、巩固练习
1 ( 1 2) 1 3 11
14 7
14 14
17 1 7 17 5 7 15 = 3 20 4 20 20 20 14 20 4
三、巩固练习
9.淘气过生日,妈妈买了一个蛋糕。爸爸吃
了 1 ,妈妈和淘气各吃了 1 ,三人共吃
3
4
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估计一下,剩下的
蛋糕比 1 多还是比 1 少?
4
4
111 5 344 6
1 5 1 1 664
5
1
答:三人共吃了这个蛋糕的
6
,剩下的蛋糕比
少。
4
三、巩固练习
(课外)1.小明家买了一袋盐,已经用去了 1 千克。剩下 7 千克。
5
20
这袋盐本来有多少千克?
1 7 11 (千克) 5 20 20
答:这袋盐本来有 11 千克。 20
1- 1 - 1 7 3 12 12
答:开展活动用去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 7 。 12
四、课堂小结
1.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 相减。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化成分 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结果能约分的要化成最 简分数。
四、课堂小结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的要按照从左到 有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 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知识应用
1.算一算。
1+3 48
1+3 = 2+3 = 5 48 88 8
二、知识应用
1-1 28 1-1 = 4-1 = 3 28 88 8
二、知识应用
3.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1- 2 - 3 = 4 99 9
《汇编语言》综合复习资料

《汇编语言》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十六进制数88H,可表示成下面几种形式,请找出错误的表示()。
(A) 无符号十进制数136 (B) 带符号十进制数 -120(C) 压缩型BCD码十进制数88 (D) 8位二进制数 -8的补码表示2.指令指针寄存器是()。
(A) IP (B) SP (C) BP (D) BX3.若AX=3500H,CX=56B8H,当AND AX,CX指令执行后,AX=( )(A) 1400H (B) 77F8H (C) 0000H (D) 0FFFFH4.完成将累加器AL清零,并使进位标志CF清零,下面错误的指令是()。
(A) MOV AL,00H (B) AND AL,00H(C) XOR AL,AL (D) SUB AL,AL5.下列指令执行后总是使CF=0,OF=0的是()。
(A) AND (B) NEG (C) NOT (D) INC6.在下列语句中,BUFFER称为( )BUFFER DB 01H,0AH(A) 符号 (B) 变量(C) 助记符(D) 标号7.DATA SEGMENTTA1 DW 0102H,0304H,0506HTA2 DB 02H,03H,04HMOV BX,DS:[0006H]AND BX,0FFHOR BH,[BX]上述指令序列运行后,BX的内容是()。
(A) 0605H (B) 0402H (C) 0606H (D) 0204H8.当一个带符号数大于0FBH时程序转移,需选用的条件转移指令是()。
(A) JLE (B) JNL (C) JNLE (D) JL9.下面指令序列测试BH中的数是否为奇数,若为奇数则转移至K1处,横线处的指令应为()TEST BH,01H_____K1(A) JNE (B) JZ (C) JS (D) JC10.测试BL寄存器内容是否与数据4FH相等,若相等则转NEXT处执行,可实现的方法是()。
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17
第四单元
2、认识第千单米 元
① 远动场一圈是400米, 2圈半是1千米。
② 我们学校跑道长160米, 1千米相当于6圈左右。
2021
18
第单元
1 千米=( 1000)米
第1四米单=(元10)分米=(100 )厘米=(1000)毫米
2021
19
第四单元
请继续完成: 课本42页, 第11、12、13题
在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5 )× 8 < 44 ( 7 )× 4 < 30
2021
5
第一单元
④ 求第最多单的元问题(去尾法)
一个足球7元,50元最多可以 买几个?
50÷7=7(个)……1(元) 答:50元最多可以买7个。
2021
6
第一单元
⑤ 求至第少单的元问题(进一法)
运动会有35人报名,如果每组 8人,至少需要分几组?
35÷8=4(组)……3(人) 答:至少需要分5组。
2021
7
第一单元
请继续完成: 课本40页, 第2、3、4题
2021
8
第二单元
①认识第东单、南元、西、北
北
西
东
南
2021
9
② 认识东第北、单西元北、东南、西南
第二单元
西北 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
2021
10
第二单元
请继续完成: 课本40页,
整理与复习
2021
1
目 录
1 第一单元 2 第二单元 3 第三单元
CONTENTS
4 第四单元
2021
2
① 没第有余一数单的元除法竖式
第一单元 除数
汇编复习提纲

1.计算机系统的结构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4.计算机语言的分类5.数据之间进制的转换6.ASCII码、BCD码7.8086/8088的CPU结构8.如何上机编写汇编语言程序9.8086CPU的寄存器分类及其使用10.标志寄存器的使用11.存储器组织结构12.寻址方式分为2类:操作数的寻址、转移地址的寻址13.掌握常见的指令。
14.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15.汇编语言的语句可分为指令语句、伪指令语句16.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程序的几个重要特点18.伪指令的使用方法19.名字项的分类及其属性20.掌握顺序程序设计21.掌握分支程序设计22.掌握循环程序设计23.掌握DOS系统功能调用 INT 21H24.掌握第23点中的01H,02H,09H,0AH这4个子功能。
25.掌握分支程序程序设计中的无条件转移指令、有符号数比较指令、无符号数比较指令26.掌握循环程序的设计结构27.掌握常见的循环程序设计中其循环控制方法28.计数法又分为正计数、倒计数2种。
知道计数法的适用场合。
29.条件控制法的使用,以及其适用场合。
程序设计的例题:1.输入一个字符,将其原样显示出来。
2.输入一个字符串,将其原样显示出来。
3.输入一个字符,判断其是否是指定的某个字符。
根据判断结果显示相应的信息。
4.在内存中定义若干个指定的数据。
5.判断几个数中,最大值是谁。
6.统计某指定字符串中,特定字符出现的次数。
7.编写一个程序,求解几个数之间的累加和;8.输入任意一个0~9的数字,显示与之对应的“*”个数;9.在屏幕上显示大写字母表;10.比较2个字符串是否相同。
11.统计某班级中,成绩分类的情况。
12.判断某个字符是否在指定区域中出现。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整理与复习(一)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整理与复习(一)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测量、统计与概率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整合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练习题、评价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自主学习1. 教师发放整理与复习的资料,提出学习要求。
2. 学生自主阅读资料,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合作交流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和复习的知识点,互相补充和完善。
3.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四、展示与评价1.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整理和复习的知识点,其他学生认真听讲并给予评价。
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练习与巩固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发言,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延伸:布置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整理与练习1 课时
安排 11
教学
目标 1、把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引导学生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帮助他们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教学重
点难点对面积公式的回顾与整理,既要注意公式的再现,更要强调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个人反思修改
分类指导安排
一、复习面积公式
二、巩固练习
一、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1、让学生依次说说学过的每个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在讨论中明白: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通过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归纳出来的;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根据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由长方形面积公式类推出来的。
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需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则需要把它们分别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3、概括:一句话,在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中,长方形是基础,其余图形都可以通过转化推导出来。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相应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2、完成第1题
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第1题,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4厘米、3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4厘米、3厘米,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4厘米、3厘米,梯形的上、下底之利是4厘米,高是3厘米。
由此可见,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三角形、梯形的面积都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完成第3题
(1)让学生数一数点子图中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几格的长度,算出面积是多少格。
(2)让学生尝试画出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3)组织学生讨论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的画法,使他们认识到:要使画出的三角形、梯形与长方形面积相等,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的乘积应等于长方形长与宽乘积的2倍。
3、完成第4题
(1)独立审题
(2)说说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就是它的长和宽)(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第5题
(1)要求20千克油漆够不够,需要知道什么?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巩固练习:
拓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