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配上诗词太美了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一、立春1、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唐·白居易《立春后五日》2、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3、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4、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5、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
——宋·梅尧臣《立春在元日》二、雨水1、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2、春雨知时,山桃含笑,梦醒贫家。
——清·赵熙《东风齐著力·雨水节种花》3、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
——明·朱元璋《新雨水》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唐·韦庄《谒金门·春雨足》三、惊蛰1、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宋·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2、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唐·韦应物《观田家》3、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4、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宋·苏辙《游景仁东园》5、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宋·赵蕃《闻蛙》四、春分1、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2、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3、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清·顾贞观《柳梢青·花朝春分》4、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唐·徐铉《春分日》5、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宋·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五、清明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满庭芳·立春西岭萌花,东郊放蕊,江南一夜春临。
山青水秀,碧翠漫从今。
北野桃红杏嫩,蹊径外、岸柳垂金。
听阡陌,莺歌燕舞,归雁绕琼林。
人生知苦短,晓霜鬓染,晚露眉侵。
莫辜负,无边风月诗心。
羁旅红尘倦客,觅幽境、寓意千寻。
兰香里,不追昨梦,把酒寄瑶琴。
注: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百字令·雨水远山蒙翠,看芳蕊蓄势,丛花将发。
一夜春风吹陌野,万紫千红开彻。
白练飘飘,蚌珠洒洒,乡国田园悦。
潇潇雨水,几多清靓润物。
草木萌动疏生,北回大雁,展翅云天阔。
獭祭肥鱼迎播种,景象欣荣情切。
乍暖还寒,柳梢绿小,溪涧叮咚说。
朦胧春意,又掀诗韵华页。
注:1、清靓:洁净。
《汉书·王莽传下》:“乃庚子雨水洒道,辛丑清靓无尘。
”2、乍暖还寒,柳梢绿小:宋·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3、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荔子丹·惊蛰阵阵奔雷响彻天,春雨带微寒。
紫霄惊蛰渐回暖,黄鹂唱、唤醒懒虫眠。
田园锦绣绽新妍,燕子舞翩跹。
习习和风吹大地,逐耕忙、绿满山川。
注: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
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24节气对应的诗词

24节气对应的诗词24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节气对应的诗词如下:1.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立春后五日》2.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出自元代王冕的《春寒》3.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出自宋代朱翌的《游玉泉》4.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出自宋代苏轼的《癸丑春分后雪》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6.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牡丹》7.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见莺三首》8.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出自宋代邵定的《缫车》9.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出自清代洪亮吉的《伊犁记事诗》10.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出自宋代叶适的《祷雨题张王庙》11.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出自唐代李频的《暮秋重过山僧院》12.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出自唐代徐夤的《萤》13.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出自唐代齐己的《城中晚夏思山》14.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出自宋代苏泂的《长江二首》15.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洞庭秋月行》16.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出自明代孙作的《客中秋夜》17.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
出自宋代释文准的《偈十二首》18.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出自唐代元稹的《赋得九月尽(秋字)》19.己亥十月六,早为立冬日。
出自宋代方回的《十月七日早起》20.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出自唐代徐敞的《虹藏不见》21.空囊投刺远,大雪入关迟。
出自唐代贯休的《送叶蒙赴举》22.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出自唐代杜甫的《至后》23.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
出自宋代无名氏的《望梅》24.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24节气对应的古诗

24节气对应的古诗1. 立春:东风解冻万物生,一年之计在春。
-白居易《立春日感怀》2. 雨水:雨水洗尽寒冰消,春风吹绿大地饶。
-王之涣《雨过山村》3. 惊蛰:万物苏醒春意浓,蛰伏的生机渐重逢。
-刘禹锡《惊蛰》4. 春分:日夜平分春意长,归程万里正芳香。
-白居易《春分日怀古》5. 清明:踏青去处人云散,墓前烧纸哭声断。
-杜牧《清明》6. 谷雨:田间农夫忙开耕,谷雨时节喜丰收。
-刘禹锡《谷雨》7. 立夏:立夏光阴已过半,炎炎夏日暑气燃。
-白居易《立夏》8. 小满:麦田金黄骄阳热,收获即将悄然至。
-杜牧《小满》9. 芒种:三夏之季耕忙时,麦浪翻滚黄金飞。
-王之涣《芒种》10. 夏至:午后骄阳烈火炎,夏至时节日最长。
-白居易《夏至日怀古》11. 小暑:小暑过后暑气生,烈日炎炎炙人心。
-晏殊《小暑》12. 大暑:大暑时节热难当,凉风乍起才一场。
-陆游《大暑天》13. 立秋:凉风习习秋意浓,万物开始迎收蓊。
-王之涣《立秋》14. 处暑:处暑过后酷暑退,凉风吹送秋光彩。
-杜牧《处暑》15. 白露:白露时节露水凉,秋意渐浓衣袂长。
-杨万里《白露》16. 秋分:日夜平分秋意浓,丰收在望情满怀。
-王之涣《秋分日怀古》17. 寒露:秋雨寒露已纷纷,采菊东篱又一年。
-杜甫《寒露》18. 霜降:冷风一吹霜降生,守卫庄稼又一年。
-杜牧《霜降》19. 立冬:立冬时节寒风起,寒意逐渐渗人心。
-白居易《立冬》20. 小雪:小雪寒冷雪花飞,北国冰天雪地归。
-杜牧《小雪》21. 大雪:大雪纷飞冬日寒,白茫茫一片冰天。
-刘禹锡《大雪》22. 冬至:冬至时节寒气浓,长夜漫漫短日中。
-白居易《冬至》23. 小寒:小寒过后寒意浓,温暖守望万家中。
-王之涣《小寒》24. 大寒:大寒天气寒冷透,冰天雪地围炉火。
-陆游《大寒》。
描写24个节气的古诗

1、《雨水》客路飞舟渡,离家入雨怜。
大江帆啸志,踏水梦淮烟。
2、《立夏》春去花犹在,身闲枣叶轻。
远山邀入夏,策马恐鸾惊。
3、《小暑》不畏南风汗,荷锄比赋诗。
鸣蝉高洁近,小暑正当时。
4、《谷雨》竹影梨花貌,舟推谷雨欢。
陈香思不尽,荆楚夜时寒。
5、《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6、《夏至》夏至难逢雨,青天不解愁。
禾伤心欲碎,江上宦官舟。
7、《东北版本:二十四节气歌》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8、《春分》好花争四季,天地有春分。
休恨朱颜老,关情始问君。
9、《小满》杏绿酬心事,桃红总自夸。
筝来移困顿,待饮竹枝斜。
10、《清明》碧柳悬鞭势,追情陇上尘。
三杯躬奠酒,尽是断肠人。
11、《二十四节气歌其二》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12、《芒种》田家秧换手,断续水分泥。
烈日无情笼,坡前泪老妻。
13、《二十四节气五言诗》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咏二十四节气诗

咏二十四节气诗春雨新洗尘除,仲春月光清晖,仲春春色醉人心,仲春期待来日生。
夏日炎炎压芒草,仲夏蒲公英指日半,仲夏天窗烟月分,仲夏炎炎总有伴。
秋分晚霞弥漫烟,仲秋垂柳秋气全,仲秋叶红菊黄里,仲秋暮色反黄天。
冬至长夜星陨耀,仲冬鹅毛雪细腻,仲冬方知凛冽酷,仲冬锦簇喜灯台。
咏二十四节气中,蕴藉着一种深深的思乡情怀。
这种节气,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深深的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春天,是草木苏醒、花开蝶舞的季节,它也是多彩繁华、生机勃勃的季节。
它代表着祥和、开朗、喜悦、温暖,是一切企盼、希冀、期待激荡的季节。
仲春,也是一个滋润祥和的时节,“春雨新洗尘除,仲春月光清晖”,这里面蕴含着大自然给我们带来洁净、崇高的景象,而它也是中国人民开启新生活的好时机,是祈求耕耘丰收的时节。
夏季,是炎炎酷暑的时节,它也是夏日的热情、夏夜的浪漫。
夏季充满生机活力,“夏日炎炎压芒草,仲夏蒲公英指日半”,夏季是自然的大肆迸发,小草芊芊、蝴蝶绕绕,是大自然的繁荣。
它也是中国人民生活活力的春季,是古人把节气用诗歌描绘出来的景象。
秋季,是风霜变幻的季节,它也是枫红柳绿、青山绿水的季节。
秋天是祝愿丰收、歌颂美景的季节,“秋分晚霞弥漫烟,仲秋垂柳秋气全”,它呈现出秋意悠悠、黄色柔美的景色,是古人用绵延的语言描写的一段美丽的时光。
冬季,是寒风凛冽的季节,也是温馨安详的季节。
它代表着冷清、宁静、单调,也是理性和平安慰的时候。
“冬至长夜星陨耀,仲冬鹅毛雪细腻”,它将大自然中冷清寂静的声音唱响,是古人把应季变化用诗歌细腻描绘出来的一个场景。
透过咏二十四节气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它让每一个中国人对于自然的情绪,就好像一句句咏叹中深深的接受,那么大自然的美好,就一点点的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田中,把他们所有的思念和仰望都融入其中。
此外,从节气的文化传承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蕴含着的另一种精神层次,它不仅仅是对于自然环境的感受,它更多的蕴藉着对于自然的推崇和尊敬,而这种尊敬更是古人把它融入到习俗中去探寻大自然那深邃的灵性,去探寻那肃穆、平和、宁静的心境。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二十四节气诗词

关于⼆⼗四节⽓的诗词,⼆⼗四节⽓诗词 你知道⼆⼗四节⽓在古⼈的笔下有多美吗?请看店铺⼩编为⼤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四节⽓的诗词,希望⼤家和⼩编⼀起领略古⼈诗词之美。
⼀、⽴春 ⼀、⽴春 ⽴春诗 (宋)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先春动六街。
⽣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诗怀。
⼆、⾬⽔ 《七绝·⾬⽔时节》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花那⽇开? 三、惊蛰 观⽥家 唐韦应物 微⾬众卉新,⼀雷惊蛰始。
⽥家⼏⽇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
饥劬不⾃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惭不耕者,禄⾷出闾⾥。
四、春分 偷声⽊兰花.春分遇⾬ 徐铉 天将⼩⾬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天涯,浅黛春⼭处处纱。
焦⼈不过轻寒恼,问⼘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误把前⽣草踏青。
五、清明 寒⾷上冢 宋杨万⾥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新阡去岁⽆。
梨花⾃寒⾷,进节只愁余。
六、⾕⾬ 《七⾔诗》 清郑板桥 不风不⾬正晴和,翠⽵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壶新茗泡松萝。
⼏枝新叶萧萧⽵,数笔横皴淡淡⼭。
正好清明连⾕⾬,⼀杯⾹茗坐其间。
七、⽴夏 寓⾔⼆⾸ 贾⾄ 春草纷碧⾊,佳⼈旷⽆期。
悠哉千⾥⼼,欲采商⼭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
怀君晴川上,伫⽴夏云滋。
凛凛秋闺⼣,绮罗早知寒。
⽟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桐花覆井栏。
今来思君时,⽩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盘。
⽟以委贞⼼,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使妾⾐带宽。
⼋、⼩满 吴藕汀诗 ⼩满 诗画/吴藕汀 ⽩桐落尽破檐⽛, 或恐年年梓树花。
⼩满⽥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九、芒种 五律芒种节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二十四节气的古诗210首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的古诗21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11、烟雨馆立冬前一日宋葛绍体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休言明日朔风起,肠断天涯人怀家。
2、立冬日野外行吟宋释文珦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3、立冬夜舟中作宋范成大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4、立冬后风雨宋刘敞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
5、立冬后作宋唐庚身外无馀念,残年守旧书。
窗先寒日补,园趁小春锄。
边耗多疑信,邮传久缺疏。
往来南北客,时得问何如。
6、立冬日清刘绎万木凋零感百忧,萧条风景入双眸。
一年屈指余三月,四序惊心又九秋。
霜雪有威应国耻,山川无色亦神羞。
穷阴急望阳来复,消息梅花在岭头。
7、喜迁莺立冬清尤侗朝看月令。
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
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
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
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
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
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
莫怪天公作恶,雅称玉堂官冷。
青镜里,惊漫空霜雪,又添双鬓。
8、秋尽夜作现代张采庵去尽秋光睡未浓,卧闻疏雨打芙蓉。
寒衣尚待烦刀尺,又说明朝是立冬。
9、立冬客馆病坐明李英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
病多丝发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频如幻,纵横一似棋。
寒暄何足问,天地总无私。
10、立冬日有怀京师诸友明代:潘希曾东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晓色开。
五日新正浑醉里,百年残梦又春来。
他乡綵燕随缘看,何处云鸿寄劄回。
料得故人多健在,寻芳联辔满金台。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21、《立冬》唐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配上诗词太美了
2016-04-30 05:37
这是由清华美院吴冠英教授手绘的《二十四节气》明信片,一起来感受春天的春意融融,也期待一年的风调雨顺,平安四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竹几与藤床。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熟梅天气豆生蛾,一见榴花感慨多。
芒种积阴凝雨润,菖蒲修剪莫蹉跎。
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晴时不共寒。
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众卉欣荣非及时,冷艳客来贻。
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