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红色革命根据地

合集下载

参加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3篇)

参加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前言井冈山,这座坐落在江西省西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名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为了更好地了解井冈山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一行人于近期参加了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我们选择了井冈山作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地。

三、活动内容1.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详细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发展历程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通过馆内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实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 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并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我们缅怀了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 参观黄洋界保卫战遗址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保卫战,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初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我们参观了黄洋界保卫战遗址,了解了当时的战斗情况,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顽强。

4. 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通过实地参观,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环境下的革命斗争生活。

5. 体验红军生活为了更好地体验红军生活,我们进行了红军生活体验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学习了红军的军事训练、行军拉练和野外生存技能。

通过亲身体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

四、活动收获1. 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我们深入了解了井冈山革命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3篇

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3篇

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一)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学生XXX,我想向您汇报一下我的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走进农村,了解红色文化,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了解他们的生活,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去了红色旧址,学习了一些红军的历史知识,了解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通过这些讲解和参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红军的伟大和他们为我们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重要贡献。

之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农村小学,给孩子们上义务教育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孩子们渴望上学的心情,他们用满满的热情迎接我们的到来。

我和我的同伴们细心倾听孩子们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在交流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英语和科学都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带来了一些学习资料,并与他们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次教学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充分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我们还参加了一些农村的劳动,如在田间劳动、帮助农民收割庄稼等。

这些劳动虽然简单,但它们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和艰苦,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和努力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结识了一些农民,听取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他们为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所做出的贡献。

通过这次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了农村和红色文化,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这次实践不仅使我成长,也使我更加感恩和珍惜了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机会。

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和指导!XXX 敬上暑假三下乡红色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二)在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一个下乡支教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支教活动让我收获颇多,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基地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基地

导语:为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我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延安。

在这里,我们深入了解了革命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深刻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

一、前言延安,这座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古城,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

在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3年的革命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红色基地之行1. 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们参观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了解了延安革命历史。

馆内陈列着革命先烈们使用过的武器、衣物、生活用品等,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艰辛历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所感动。

2. 宝塔山宝塔山是延安的象征,也是革命圣地的重要标志。

我们登上宝塔山,俯瞰整个延安城,感受着这座古城的革命氛围。

在宝塔山上,我们瞻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旧址,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3. 枣园枣园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最后一个革命旧址,也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关所在地。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枣园的红色景点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4. 延安革命烈士陵园在延安革命烈士陵园,我们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缅怀他们的英勇事迹。

陵园内安葬着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厚重底蕴,更加坚定了传承革命精神的信念。

三、心得体会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红色基地之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史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作为一个年轻人,能够有机会参与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实践是我一生中的荣幸。

这次实践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次实践中,我亲身体验了根据地的风貌,目睹了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深刻领悟到了红色革命精神的力量。

下面将通过对我参与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进行详细的报告,以期展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成果和影响。

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红色革命根据地是指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所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历史背景在蒋介石国民党统治下,中国的大多数农民处于贫困和被压迫的境地。

革命先驱们深知中国农民是改变国家面貌的重要力量,因此,他们选择在贫苦农村开展工作,推进农村革命。

2. 意义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地,也为实现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红色革命根据地不仅对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同时,红色革命根据地也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三、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实践内容与成果1. 社会实践内容(1)参与土地改革工作。

我们深入农村,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土地调查,了解农民群众的土地状况和需求,并推动土地分配和整治工作。

通过调解农民之间的矛盾,促进土地改革的公平公正。

(2)参与扶贫工作。

我们走访贫困户,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动实施扶贫政策和项目。

通过开展农村产业发展、教育支持、医疗援助等活动,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

(3)宣传红色革命精神。

我们在根据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红色教育讲座、组织文艺演出等方式,向年轻一代传递红色革命精神,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

2. 社会实践成果(1)在土地改革方面,我们帮助完成大规模土地整治,有效解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确保土地利益的合理分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种植效益。

2024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红色教育7篇

2024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红色教育7篇

2024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红色教育7篇第1篇示例:2024年暑期,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红色教育。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伟大意义,加深了对党的光辉历程的理解,也增强了我们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

以下是我们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活动内容我们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纪念馆,走访革命老区,参与传统文化体验等环节。

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明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意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厚重和悲壮,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信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我们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他们为国家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

我们被红色革命精神所感染,更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

在革命老区的走访中,我们聆听了许多老区人民的革命故事,了解了他们艰苦奋斗、艰苦生活的历史背景,也明白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深刻理解了红色教育的重要性。

红色教育不仅是让我们了解革命历史,更是让我们铭记历史、勇于担当,传承革命精神。

这种教育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指引,使我们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对未来的影响这次实践对我们的未来影响深远。

我们将把红色教育中蕴含的革命精神、爱国情怀和使命感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也将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教育的理念,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示例: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红色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校外环境中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024年暑期,我们团队选择了“红色教育”为社会实践主题,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体验红色教育的魅力,并将这些体验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红色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红色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大学生们纷纷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征程。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假期里,我们选择了一条特殊的红色之旅,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本文将回顾我们的红色之旅,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

一、红色之旅的起点我们的红色之旅始于我国革命圣地——井冈山。

井冈山,这个曾孕育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地方,如今成为了我们追寻红色记忆的起点。

二、追寻红色足迹1.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参观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历程。

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2.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向革命先烈们敬献花圈,表达我们的敬意。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等,了解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开展革命斗争的情景。

这些旧址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展现了崇高的革命精神。

三、红色精神的传承在红色之旅中,我们不仅参观了革命圣地,还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与当地居民和游客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1. 举办红色故事分享会在井冈山,我们组织了一场红色故事分享会,邀请当地居民和游客参加。

我们讲述了井冈山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精神的伟大。

2. 举办红色歌曲演唱会在井冈山,我们还举办了一场红色歌曲演唱会,唱响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义勇军进行曲》等经典歌曲。

这些歌曲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

四、红色之旅的感悟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以下是我们的几点感悟:1.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井冈山综合社会实践活动(3篇)

井冈山综合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前言井冈山,这座坐落在江西省西南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红色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井冈山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体验革命先烈的艰苦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背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了伟大的革命斗争。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井冈山精神,我们学校决定组织这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内容1.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活动中,我们首先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过程。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2. 重走红军路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我们组织了重走红军路活动。

同学们身着红军服装,沿着红军长征路线,跋山涉水,历经艰辛。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油然而生。

3. 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纪念仪式。

同学们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

随后,大家参观了烈士陵园内的纪念碑和纪念馆,了解了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为他们的英勇献身感到无比自豪。

4. 体验红军生活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红军的生活,我们安排了体验红军生活环节。

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红军饭,体验红军战士的饮食生活。

此外,还学习了红军的行军口号和歌曲,感受红军的团结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 举行主题班会在活动期间,我们组织了主题班会,同学们分享了在井冈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班会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3大学生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23大学生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第一篇】7月21日,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小分队来到石家庄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是实践队“踏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的第一站。

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位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

纪念馆通过历史图片、珍贵文物、雕塑、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再现1919至1949年间,河北军民英勇斗争的革命史。

红日实践小分队成员对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学习,听取馆内工作人员的介绍并随机采访来参观的游客。

82岁高龄的老党员吕佃霞和儿子恰好来纪念馆参观,她的五个儿子中有三个在部队,其中一个曾担任团长。

她向实践队同学回忆起当年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依然难掩热泪。

在纪念馆担任安保工作的一位55岁的老大爷,以及84岁的一位轮椅老奶奶分别给同学们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感慨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

参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的实践活动圆满成功,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深刻领悟了抗日战争的悲壮,同样也为华北地区为抗日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

7月16日,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心飞翔”小分队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发扬革命精神”。

紧扣实践主题,小分队全体成员于7月16、17日对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进行认真地参观与学习,从中收获颇丰。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石家庄,于1953年竣工,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园内布局严谨,东西对称、层次分明,更有苍松翠柏陪衬,显得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其中的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大夫陵墓和“白求恩纪念馆”、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等。

为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感激,弘扬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小分队的队员在参观完毕后,主动向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参加到义务劳动之中。

因石家庄刚刚下过雨,陵园的甬道上有很多落叶。

小分队队员借来扫帚,认真进行打扫,希望烈士的安息之地保持干净、整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XXXXXX社会实践团队2011年5月29日一、实践主题“红色印记”之探寻湘鄂川黔红色革命根据地二、实践目的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为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院团委开展了以“建党90周年主题实践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院领导鼓励同学寻找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为响应学院号召我们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部决定开展一次以“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在历史契机中奋发成才,在社会实践中服务人民,锻炼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

”为目的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做到“人人有任务,队队有目标”,更好的积累经验、增长学识,完成暑期社会实践任务。

三、实践背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塔卧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是全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基地,全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精品线景点之一。

旧址现保存有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红四分校、省委党校、无线(永顺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省军区旧址)电台、兵工厂等,整个旧址共6000多平方米。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形成简介:湘鄂川黔边根据地的初创——1933年11月,由于王明“左”倾路线错误和敌人的大举进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全部丧失,红三军在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贺龙、关向应的领导下不得不转战鄂川边。

12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听湖北咸丰大村召开会议,决定“创建湘鄂川黔边新苏区”。

此后,红三军在湘鄂川黔边转战,寻找立足点。

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贵州沿河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在黔东创建根据地。

7月21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黔东根据地的建立,为红二、六军团会师和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湘鄂川黔边根据地的全面形成——1934年10月,红六军团经过艰苦转战,进入黔东,24日,与红三军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

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两军团联合行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

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与建立湘鄂川黔边根据地,决定发动湘西攻势。

1934年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从四川南腰出发,向湘西挺进。

11月7日,攻克永顺县城,湘敌何键急令湘西军阀陈渠珍派兵堵剿,陈纠集三个旅,约一万人的兵力向永顺扑来。

红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主动放弃永顺县城,退至城北90里的十万坪地区设伏。

16日黄昏,尾追之敌进入伏击圈,我军奋起痛击,歼、俘敌3000余人。

11月24日至12月17日占领大庸、桑植,进击沅陵,包围常德,攻下桃源。

由于湘西攻势的胜利,促进了新区工作的发展,红二、六军团控制了永顺、大庸、桑植的大部和龙山、保靖、常德等县的一部,并占有大庸、永顺等县城,开辟了湘鄂川黔边根据地。

根据地省委的成立并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1934年11月26日,奉中共中央电示,在大庸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任弼时为省委书记,贺龙、关向应、夏曦、王震、萧克及张子意、刘士杰(后叛变)、周玉珠为省委委员,同时成立省军区,贺龙为军区司令员,任弼时为政委。

还成立了省革命委员会,贺龙为主席,夏曦、朱长清为副主席。

至此,以大庸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图片介绍:永顺县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总面积381平方公里,辖46个乡镇。

它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的武陵山脉中段,境内地貌以山地、丘岗为主,最高海拔(永顺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全景。

) 米,最低海拔米。

境内崇山峻岭,永呈弧形雄居县境西北,人头山蜿蜒东南,其间普岸山、万福山、、四方界、羊、方石岩等山脉曲绕相连,组成斜"S"型,地势依此向东北部和南部酉水梯级下降,构成了不对称"鞍状"的地貌形态。

(省革命委员会旧址)该馆为四合院建筑,东头是任弼时、贺龙、萧克旧居,南面是展览陈列厅,西头是湘鄂川黔省委礼堂旧址,北面是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各部门办公室旧址。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原系民国7年(公元1918年)牧士建的天主堂,3栋共15间木结构平房,四周有砖墙环护。

1934年11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等领导下,一举解放大庸县城,于26日成立临时省委,12月1日在天主堂内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领导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31个县的反围剿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封建势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为缅怀先烈功绩,弘扬革命精神,中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和区政府于91年夏发动募捐修复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并新建纪念馆,于1993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

四、实践意义(一)重走红色革命道路,重温党的光辉岁月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加强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培养爱国拥党的情怀,激发建设祖国的激情。

我们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寻找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革命遗址,重走红色革命路线,探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验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员不畏艰险、献身理想的革命精神。

(二)探访红色革命旧地,重现党的奋战历程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

作为一群没有切身感受过革命历史的当代大学生,被问起当年的奋战历史,除了众所周知的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武昌起义又有多少人还知道作为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艰辛过程呢或者说,现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湖南永顺曾经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呢我们将探访湖南省永顺县塔卧镇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探寻昔日抗战前辈的足迹,重现党的奋战历程,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带入当代大学生的视野,让更多的人能关注那些被我们遗忘的革命圣地!(三)重温红色革命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在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里,太多的人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方向。

而我们将走进革命老区,了解那里的人民的生活冷暖,了解校园之外关乎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些问题。

让大家了解到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在当今社会仍是必要的,我们要继续为祖国发展艰苦奋斗,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学习党的重要思想。

五、活动时间及日程安排六、实践地点湖南省永顺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七、团队组成八、实践前期准备1、于6月13日前,根据报名学生实际情况选拔团队成员。

2、邀请了解当地情况的老师加入团队。

3、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于6月15日前修改好前期制定的调查问卷、及革命历史文化宣传单,认真了解当地情形,指导老师和队员商讨实践行程。

4、准备相关器材。

如:笔记本电脑、队旗、药品、相机、记录本等。

5、于6月20日前联系好当地的文化宣传部门,向他们介绍有关活动情况,认真听取他们对活动的意见,及时的进行调整和完善。

6、6月25日前和巴士公司洽谈好车票价格,并联系当地旅店确定居住点。

八、实践后期安排1.返回学校后,成员整理调查问卷,对调查的内容进行整体归纳。

2.记录员整理实践过程的实时记录,并将其以论文形式写出,交与指导老师修改。

3.财务主管对实践过程中的花费进行统计制作财务报表。

4.摄影员、后勤主管及安全员合力制作后期宣传海报,准备在下学期开学后进行实践活动的宣传。

5.每人写一份个人总结,于9月5日前交于指导老师。

九、可行性分析1.拟定邀请对当地环境比较熟悉的老师,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十分有利。

2.永顺县隶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土家族的发源地及历史上土家王朝——老司城的所在地。

3.从武昌航海站出发到湖南永顺全程627km,乘坐巴士耗时约8个半小时,路途不远且有巴士直达,十分便利。

4.实践时间安排在刚放暑假的时候,方便团队成员统一出行,且活动时间较短,不会影响成员们的暑期安排。

5.实践地点较近,所需费用较少,不会给学校及团队成员造成太大困扰。

十、经费预算附件一:调查问卷1.您的身份是A.当地居民B.游客2.您的政治面貌是A.群众B.共青团员C.共产党员D.其他民主党派人士3.年代会几年召开一次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地点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长沙5.您多久参观一次革命遗址A.一个星期B.一个月C.半年D.一年以上6.您一般参观革命遗址是出于哪种目的A.为了激发对历史的热情与兴趣B.出于好奇,看看就算了C.为了增加自己的历史知识7.您怎样看待革命遗址拍照留念A.为了证明自己游过此地应该拍照B.不该拍照C.为了纪念先辈,应该拍照留念附件二:革命历史文化宣传单——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塔卧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是全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基地,全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精品线景点之一。

旧址现保存有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红四分校、省委党校、无线电台、兵工厂等,整个旧址共6000多平方米。

湘鄂川黔边根据地的初创:1933年11月,由于王明“左”倾路线错误和敌人的大举进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全部丧失,红三军在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贺龙、关向应的领导下不得不转战鄂川边。

12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听湖北咸丰大村召开会议,决定“创建湘鄂川黔边新苏区”。

此后,红三军在湘鄂川黔边转战,寻找立足点。

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贵州沿河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在黔东创建根据地。

7月21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黔东根据地的建立,为红二、六军团会师和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湘鄂川黔边根据地的全面形成:1934年10月,红六军团经过艰苦转战,进入黔东,24日,与红三军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

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两军团联合行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

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与建立湘鄂川黔边根据地,决定发动湘西攻势。

1934年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从四川南腰出发,向湘西挺进。

11月7日,攻克永顺县城,湘敌何键急令湘西军阀陈渠珍派兵堵剿,陈纠集三个旅,约一万人的兵力向永顺扑来。

红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主动放弃永顺县城,退至城北90里的十万坪地区设伏。

16日黄昏,尾追之敌进入伏击圈,我军奋起痛击,歼、俘敌3000余人。

11月24日至12月17日占领大庸、桑植,进击沅陵,包围常德,攻下桃源。

由于湘西攻势的胜利,促进了新区工作的发展,红二、六军团控制了永顺、大庸、桑植的大部和龙山、保靖、常德等县的一部,并占有大庸、永顺等县城,开辟了湘鄂川黔边根据地。

根据地省委的成立并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1934年11月26日,奉中共中央电示,在大庸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任弼时为省委书记,贺龙、关向应、夏曦、王震、萧克及张子意、刘士杰(后叛变)、周玉珠为省委委员,同时成立省军区,贺龙为军区司令员,任弼时为政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