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
参加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前言井冈山,这座坐落在江西省西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名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为了更好地了解井冈山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一行人于近期参加了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我们选择了井冈山作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地。
三、活动内容1.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详细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发展历程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通过馆内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实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 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并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我们缅怀了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 参观黄洋界保卫战遗址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保卫战,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初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我们参观了黄洋界保卫战遗址,了解了当时的战斗情况,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顽强。
4. 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通过实地参观,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环境下的革命斗争生活。
5. 体验红军生活为了更好地体验红军生活,我们进行了红军生活体验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学习了红军的军事训练、行军拉练和野外生存技能。
通过亲身体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
四、活动收获1. 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我们深入了解了井冈山革命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最新朱德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朱德旧址社会实践报告朱德旧址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革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对朱德旧址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并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朱德旧址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我们了解到朱德旧址不仅是朱德元帅的故居,也是他早年参与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里见证了朱德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伟大革命家的历程,承载了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
接下来,我们对旧址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参观了朱德的故居、纪念馆以及周边的历史遗迹。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对朱德的生活轨迹和革命活动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旧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历史资源进行了思考。
此外,我们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对朱德旧址的看法和期望。
居民们普遍认为,朱德旧址不仅是纪念朱德元帅的地方,也是传承红色文化、教育后人的重要场所。
他们希望旧址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在教育和旅游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社会实践的最后阶段,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朱德旧址保护与利用的研讨会。
会上,我们邀请了历史学者、文物保护专家和当地政府官员,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历史遗产,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
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旧址的日常维护、提升展览内容的质量、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等。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朱德旧址及其历史价值的理解,也对如何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朱德旧址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纪念的作用,成为传承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
实践报告: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一】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团联合会的成员,我们一行6人自发组成“南京印记”小分队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该社会实践活动以“融入山水城林的记忆——南京革命遗迹寻踪”为主题,于7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我们选择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实践的开端。
首先我们参观了纪念馆。
纪念馆内的气氛是沉重的,黑暗下能看清的是一具具同胞的遗骸和一张张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资料。
纪念馆外遇难同胞纪念碑上的数字——300000,足以证明日军的滔天罪行。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曾无私救助过中国平民的约翰·拉贝先生说的,这句话被刻在纪念馆内的墙上。
的确,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追究些什么,但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个遇难同胞的鲜血我们不能忘记。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又向馆内负责人询问了相关情况。
负责人告诉我们,遇难同胞们的资料至今仍不健全,希望通过我们,通过广大媒体群众,呼吁民众提供线索,完整遇难同胞的资料。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7月13日,我们来到了实践的第二站——梅园新村。
刚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馆内陈设以及资料,了解了这段历史,从中体悟到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
由于纪念馆内不能发放问卷,我们就到纪念馆附近的街道以及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向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南京革命遗迹的了解情况。
有一些外地来参观梅园新村的游客表示南京的红色文化氛围很浓重,这份红色精神也希望我们学生能传承下去。
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过程中最“艰辛”的事情就是去往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路途遥远且偏僻,我们一路换乘了3次车又步行了许久才到达目的地,那天的天气完全没有台风的踪迹,实在是酷暑难耐。
好在终于到达了纪念馆,我们顾不上休息就进行了参观。
红色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社会实践是一种宝贵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经历,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前往红色革命遗址,亲眼目睹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切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力量。
二、红色革命遗址的背景红色革命遗址位于我国某省某市,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
这里曾经是无数共产主义战士为了理想信念浴血奋战的地方。
在中国革命史上,红色革命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其雄伟壮丽的景观和浓厚的红色氛围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研究者的到来。
三、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的体会在参观红色革命遗址期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通过丰富的展览和陈列,我们了解到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斗争,用生命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些历史遗址和文物使我们对红色革命的理念和信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与红军老战士的交流在参观期间,我们还有幸与一位红军老战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向我们讲述了他年轻时为了革命事业不畏生死的故事。
通过他的亲身经历,我们更真实地感受到了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辛与牺牲。
他的话语,充满了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五、红色革命遗址对当代的启示红色革命遗址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当代社会的一种启示。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红色精神,坚守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不畏艰难与压力,为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奋斗不断。
六、结论通过本次红色革命遗址的社会实践,我们深刻领悟到红色精神的力量。
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并付诸实践。
我们将以红色革命遗址为鞭策,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参考文献[参考书目和资料等](注:本报告摒弃了"小节一"等词语,但内容整体按照报告结构进行分段,以保证阅读流畅。
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一、引言红色教育基地是我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红色精神。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2024年暑期,我参观了某红色教育基地,并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体验,以下是我的参观报告。
二、红色教育基地概述该红色教育基地位于某省的一个小镇,是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军事基地,也是红军长征的起点之一。
该基地由多个革命遗址组成,包括革命纪念馆、红军广场、红军烈士陵园等。
通过参观这些地方,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和英勇斗争,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力量。
三、参观过程1. 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馆是该红色教育基地的核心景点,内部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展览。
我仔细观看了革命历史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在展览馆中,我看到了许多著名的革命领袖和英雄烈士的照片和事迹介绍,感慨万分。
这些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争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2. 参观红军广场红军广场是该红色教育基地的一个露天展区,是红军时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我看到了红军的纪念雕塑和徽章墙,这些雕塑和墙上的徽章都是为了纪念红军和革命先烈的功绩和牺牲而设立的。
站在这个广场上,我仿佛能感受到红军的英雄气息和革命时代的氛围,心中涌起无尽的崇敬之情。
3. 参观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烈士陵园是该红色教育基地的最后一个参观点,也是最庄严肃穆的地方。
我在这里参观了红军烈士的墓碑和纪念碑,为英勇的烈士们默哀并献上花圈。
在烈士墓前,我发誓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学习收获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收获。
首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明白了红军是如何在艰苦条件下顽强奋斗、取得成功的。
他们的忠诚、勇气和无私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本。
其次,我通过鲜活的历史事例,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道理和人生真谛。
关于抗战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为了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我校组织了一次抗战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参观抗战纪念馆,让学生了解抗战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 传承抗战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活动内容1. 参观抗战纪念馆在活动中,我们首先来到了当地抗战纪念馆。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抗战文物、图片和史料,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禁为那些英勇的抗战英雄们肃然起敬。
2. 重走抗战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抗战历史,我们组织了一次重走抗战路的实践活动。
同学们分为若干小组,沿着抗战时期的战场遗址,追寻着历史的足迹。
在行走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年久失修的碉堡、炮楼和战壕,仿佛能感受到抗战时期战火纷飞的景象。
这一路走来,同学们不禁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纪念抗战英雄在活动最后,我们组织了一次纪念抗战英雄的活动。
同学们自发地整理了抗战英雄的生平事迹,制作了纪念册。
在纪念仪式上,我们向抗战英雄们敬献花圈,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位抗战老战士为同学们讲述抗战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抗战精神。
四、活动感悟1. 抗战精神永存通过这次抗战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抗战精神的重要性。
这种精神包括: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英勇顽强、团结协作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责任与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勇敢地肩负起责任和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拼搏。
孟良崮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孟良崮,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部,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遗址。
为了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组织了一次孟良崮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孟良崮战役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和英雄事迹,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
二、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馆内的陈列展览。
展览以丰富的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孟良崮战役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和英雄事迹。
我们了解到,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历时七天七夜,共歼敌三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户外展区,观看了孟良崮战役的战斗场景。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
2. 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环节,我们首先来到了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前,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纪念仪式。
在仪式上,我们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
随后,我们参观了纪念碑广场、烈士陵园等场所,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巨大牺牲。
在烈士陵园内,我们参观了烈士墓群,了解了烈士们的生平事迹。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正是这些英勇的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3. 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环节,我们与当地的老党员、老红军进行了座谈。
他们分享了孟良崮战役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
通过交流,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精神的内涵,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此外,我们还与其他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了交流讨论。
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感受和体会,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革命精神。
三、实践成果1. 增强了爱国热情通过孟良崮社会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斗争精神,增强了我们的爱国热情。
我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活动是促使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考察和参与,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现象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篇报告将对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详细描述和总结。
一、活动背景随着中国的发展,红色遗迹逐渐成为我们国家的重要历史符号。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精神,我们学校组织了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活动。
二、准备工作在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相关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研究,了解了红色遗迹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行程计划,并与相关单位进行了联系,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活动内容1.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在第一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伟大精神。
通过观看展览和听解说员的讲解,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红军长征的意义和影响。
2. 走访老红军第二天,我们走访了当地的老红军,听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
老红军的坚定信仰和崇高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明白了红色遗迹对我们的重要性。
3. 参与社区服务最后一天的活动我们参与了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
通过自愿服务的方式,我们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价值。
这次活动让我们认识到,只有把红色遗迹的精神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才能真正传承红色基因。
四、收获与感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收获了许多。
首先,我们对红色遗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我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和自我奋斗的重要性,懂得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成功。
最重要的是,我们从红军先烈身上汲取到了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五、建议与展望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认识到红色遗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
因此,建议学校将这样的实践活动常态化,使更多学生能够接触到红色遗迹,了解我国的革命历史。
六、总结通过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入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伟大和红军先烈的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对当代人缅怀历史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这是一笔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接下来整理了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一起来看看吧!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月至8月,光电学院光之翼小分队赴卢沟桥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卢沟桥地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社会调研。
整个实践活动包括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问卷调查、访谈法,分析问卷以及得出结论后向有关部门反馈。
7月11日,光之翼小分队前往卢沟桥进行第一部分的活动;参观抗战纪念馆及卢沟桥。
一大早,实践团成员从学校出发,乘公共汽车前往卢沟桥。
到达后,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极富历史古韵的宛平城。
随后,成员们排队进入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始了一系列的参观。
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仔细地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成员们都觉得收获颇深。
参观结束后,成员们又以北京理工大学实践团的名义在留言薄上写上了自己的感受以及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卢沟桥。
站在卢沟桥上,成员们感慨万千,仿佛能看到当年战争的场景。
参观完卢沟桥,实践团成员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初步考察,为之后设计调查问卷奠定了基础。
7月12日至31日,实践团成员通过开讨论会,网上讨论等方法研究出了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经过不断地修改和讨论,实践团成员最终确定了调查问卷的内容。
8月1日,实践团成员第二次赴卢沟桥开展第二部分的实践活动;发放问卷并且和附近居民游客进行访谈。
上午,实践团成员在抗战纪念馆门前的休息地区向许多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虽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成员们相互鼓励。
为了提高效率,成员们又分散地向卢沟桥方向分发调查问卷。
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遇到了许多在参观完卢沟桥地区后有很多想法的游客,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刻的交谈,为得出最终的建议奠定了基础。
在发完问卷后,实践团成员联系了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工作人员十月前都不在卢沟桥地区,原计划进行的当面采访改为电话交流,负责人孙涛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可以把相关建议发送到办事处的邮箱里,并对于我们反馈建议表示感谢和欢迎。
接下来,小组成员把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汇总,得出了一些结论。
根据这些内容,实践团成员写了《给卢沟桥文化旅游办事处的一封信》,并期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
至此,光之翼小分队的实践活动已经基本完成,在这次活动中,成员们回忆了卢沟桥的抗战岁月,缅怀了抗战先烈,感受到了相关部门对卢沟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为卢沟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献计献策,承担起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寻找红色记忆社会实践报告一、指导思想:了解国情、民情相结合,要聚焦民生热点,心系三农,实践基层,志愿服务社会,弘扬奉献精神,开展教育帮扶、文化宣传和社会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服务活动,红色之旅暑假实践报告。
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寻访老党员(老红军)、探寻革命遗迹等历史回顾、记录类活动,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学习党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在寻访、考察过程中为老党员(老红军)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我们此次选择开展一次以“红色之旅”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
延安历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这里有中国共-产-党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
今年暑假,我们选择了延安作为此次暑期实践的基地,旨在重温那段艰辛的历史,同时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进行一次红色精神的追溯。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对前辈们的革命道路更加了解,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和平的不易,提高我们爱国意识,通过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生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扬现代主旋律。
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通过参与革命教育活动,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建立是何等不易。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11年8月16日~2011年8月17日活动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参与人员:赵王随意,李晨,付增敏,杨洋,成晓东,侯一博,武临风三、活动内容革命人文景观: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宝塔山自然景观:壶口瀑布四、活动安排(一)活动前期1.活动设想通过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生动、多样的活动形式中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扬现代主旋律。
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参与革命教育活动,促进其自信、自尊的培养和自我发展。
2.活动准备自接到实践任务起,我们于6月26日开始召集队员,先后确定了活动主题,活动目的,于6月27日拟写策划书,修改完毕后确定活动具体流程。
此次行程需要准备的物品有:防暑用品:防晒霜,太阳伞,墨镜等;(鉴于陕北高原风沙较大,建议带好墨镜) 必备药物:藿香正气丸,晕车药,云南白药,感冒药等;个人证件:身份证,学生证等;踏访历史革命遗迹实践报告1. 活动目的地王家坪,位于延安市西北部,1937年到1947年期间,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在这儿居住。
旧址现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
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
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
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
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
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
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
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还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
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
距太原大约5、6个小时车程;距西安大约2个多小时车程。
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瀑布落差9米,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
2. 活动内容及安排8月16日中午由西安火车站出发前往延安市,傍晚到达,住宿在延安市内。
17日早晨,相继前往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进行参观学习,下午参观宝塔山,期间由组员记录活动全部流程。
采访前来参观的其他游客,以及他们对革命圣地延安的了解。
晚上召集组员进行心得交流,每个人谈几点对于一天行程的体会。
18日,驱车前往壶口瀑布,领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傍晚返回延安火车站,乘火车抵达西安,结束此次行程。
此次行程共计三天。
活动结束后,个组员进行暑期实践反馈,每人提交一篇暑期实践感想,谈谈自己对此次“红色之旅”的认识。
(三)红色体验篇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
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
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此次活动,我们以“重访革命圣地,领悟延安精神”为目标,旨在认识革命果实的来之不易,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意义,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时刻牢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并弘扬这种革命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在未来的竞争与发展中所不可或缺的!(四)地理采风篇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打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五、活动感受:翻阅党的历史,一章章,一幕幕,扣人心弦,惊天动地,可歌可泣。
是党领导农民开始了斗地主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工人与资本家斗争,是党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了以革命武装对反革命武装的新征程。
从井冈山到延安我们的党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战胜了千难万险,历经万里长征,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终于打败了内外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
虽然我未曾经历过这些年代,但我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人民政权的取得,新中国的建立,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簇首于鲜红的党旗下,铸造民-主与科学、幸福与自由的信念,倾注满腔热血,在千疮万孔的黄土地上,播种着小米精神和布尔什维克的思想真谛;是无数先烈迎着枪林弹雨,踏出的一条腥风血雨的路,一直通到神圣的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