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时检测区基础达标: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精讲优练: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 1.1 孟德尔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自测·当堂达标区1.遗传学上,将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C.性状分离D.分离定律【解析】选C。
杂种后代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2.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解析】选B。
孟德尔假说的内容包括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A正确;孟德尔只叙述了遗传因子成对存在,没有确定遗传因子存在于染色体上,B错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正确;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成单存在,D正确。
3.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作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 )A.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B.F1与某亲本的杂交C.F1的自交D.F1的测交【解析】选D。
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把高茎(D)与矮茎(d)豌豆杂交,F1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由此可推知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应是( )A.Dd×ddB.DD×ddC.Dd×DdD.DD×DD【解析】选A。
F1中高茎∶矮茎≈1∶1,由此可推知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
5.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彩球50~100次,统计彩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 )A.1/3B.1/5C.1/2D.1/4【解析】选D。
由于甲、乙两小桶中D与d的比例是相同的,所以从每个小桶中抓取D的可能性为1/2,两个小桶同时抓取D的可能性为1/4。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精讲优练: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专项培优集训(五) 5.3 人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项培优集训(五)人类遗传病(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A.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4~10个家系中调查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苯丙酮尿症;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解析】选B。
在调查遗传方式时,只能从患者家系的亲子代关系中寻找规律,而在非患者家系中无法获取相关信息。
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很难调查其遗传方式。
2.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情况。
如果一个类别A的卵细胞成功地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受精,可能患的遗传病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苯丙酮尿症C.21三体综合征D.白血病【解析】选C。
通过图示可知,这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分开。
类别A的卵细胞中比正常配子多了一条染色体,若这条染色体是21号染色体,后代个体就是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
3.(2018·襄阳高一检测)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解析】选D。
由图可知,异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率小于25%,而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率高于75%,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因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并非100%发病,因此发病与否受非遗传因素影响,B项正确;异卵双胞胎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也可能不患病,C项正确。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精讲优练: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专项培优集训(四) 5.2 染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项培优集训(四)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天水高一检测)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氨基酸替换B.碱基对替换C.碱基对增添D.碱基对缺失【解析】选B。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因是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的遗传物质DNA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其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从而使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异常。
2.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②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③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解析】选B。
染色体组是指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故①正确;人有23对染色体,故一个染色体组有23条染色体,故②错误;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能是配子,也可能是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故③错误。
3.(2018·茂名高一检测)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C.个别染色体增加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解析】选B。
多倍体的形成可以采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故B正确。
4.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的变异有()①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突变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④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C。
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突变,因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均存在DNA的复制,故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精讲优练: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高考感知真题体悟区 6.2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考感知·真题体悟区考点1 生物的变异1.(2018·浙江高考)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抗性突变体”“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2)隐含信息:基因突变的原因、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A项中,由于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所以经诱变后,显性的敏感基因随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消失,剩下的是隐性的抗性基因,故正确。
B项中,1对同源染色体的片段都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其概率极低,已经缺失的片段不可能再恢复,故错误。
C项中,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再经诱变具有恢复的可能,故错误。
D项中,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该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使控制的肽链提前终止或者延长,不一定是不能编码蛋白质,故D项错误。
2.(2018·江苏高考)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下图)。
若一个DNA 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C.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D.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解析】选B、D。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单元评估检测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66分)1.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2.(2018·淮北高一检测)正常情况下,下列人体细胞中,可能存在2条X染色体的是 ( D )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卵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3.(2018·南阳高一检测)关于人类伴性遗传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B.男性和女性中发病率不同的遗传C.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的遗传D.男性中为显性,女性中为隐性的遗传4.(2018·天津高一检测)家兔睾丸中有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每个细胞分裂前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每个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都进行联会C.每个细胞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都分离D.每个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中都含性染色体5.下列哪项是血友病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具有的特征( D )A.患病个体男性多于女性B.患病个体女性多于男性C.男性和女性患病几率一样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6.(2018·成都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孟德尔定律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D )A.遗传因子就是基因B.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7.(2018·景德镇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C.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8.(2018·济南高一检测)关于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此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有染色单体4个C.此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D.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9.(2018·南通高一检测)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时提升作业: 十七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3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2017·揭阳高一检测)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拉马克生物进化理论所解释的是( )A.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所以视力很弱B.人类的盲肠没有家兔的发达,是长期吃熟食的结果C.由于草少而改吃树叶,经常伸长脖子,鹿逐渐变为长颈鹿D.由于煤烟染黑了树木,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逐渐被深色桦尺蠖代替【解析】选D。
鼹鼠视力很弱和人类的盲肠不发达都是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
长颈鹿的祖先由于长期伸长脖子去吃树叶,脖子得到发展,伸长的脖子这一性状遗传给后代,使脖子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用进废退理论。
桦尺蠖的浅色和深色是不同的变异,由于体色与环境之间的相似程度不一样,适者就得以生存,不适者就被淘汰,生物变异在先,环境选择在后,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2.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解析】选C。
A项和D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进步意义,B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C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
3.(2017·安阳高一检测)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解释是( )①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②能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解析】选B。
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这与拉马克的观点一致,①错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生存,不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被淘汰,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可能产生出生物新类型,②③⑤正确,④错误。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 单元质量评估(二) Word版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质量评估(二)(第3、4章)(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型)细菌使小鼠得肺炎而死亡。
下列哪一项叙述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给小鼠注射S型细菌,小鼠死亡;给小鼠注射R型细菌,小鼠不死亡B.混合注射S型细菌DNA与活R型细菌,小鼠死亡C.加热杀死S型细菌并与活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D.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DNA后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解析】选A。
给小鼠注射S型细菌,小鼠死亡,给小鼠注射R型细菌,小鼠不死亡,只能说明S型细菌有毒,R型细菌无毒,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B.用35S标记蛋白质是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C.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D.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解析】选C。
噬菌体也叫细菌病毒,其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所以可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病毒的繁殖只能在细胞内进行,不能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直接培养。
【误区警示】遗传物质证明实验中的两点注意事项(1)并不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含有的元素均可以作为标记元素,如一般蛋白质中标记S,DNA中标记P。
(2)病毒营寄生生活,如果离开活的细胞,将不能独立生存。
3.某生理过程经分析发现有两个核酸分子、五种碱基、三条多核苷酸链,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两个DNA分子B.转录:一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C.翻译:一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D.复制:两个RNA分子【解题指南】根据“五种碱基”先确定此过程涉及两种核酸,然后根据“三条多核苷酸链”,再确定DNA和RNA 的分子数。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单元评估检测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3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啄木鸟的长舌是啄食树洞中的昆虫时,经常伸长的结果B.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在杀虫剂的刺激下,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将此性状遗传给后代,并且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C.洞穴中的盲鱼是定向变异的产物D.狼和鹿都很敏捷、善跑,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的结果2.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产生大量后代B.为获取食物和空间,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C.为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D.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保留下来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内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C.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是一个种群D.一个树林里的全部杜鹃是一个种群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5.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就没有进化B.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不可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C.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但不能使有利变异积累下来6.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7.(2018·淄博高一检测)某植物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甲所示,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个体繁殖成功率如图乙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检测区·基础达标
考点1:拉马克学说
1.以下叙述与拉马克进化学说观点不符的是( )
A.生物是进化的
B.变异是不定向的
C.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
D.生物获得的变异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解析】选B。
拉马克反对神创论,认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属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拉马克认为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生物获得的变异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2.(2017·淄博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B.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D.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解析】选D。
拉马克指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逐渐进化的,A正确;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因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正确;用进废退即经常使用
的器官发达,不使用就退化,C正确;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D错误。
考点2:自然选择学说
3.(2017·威海高一检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很好地解释的内容是( )
A.生物具有适应性
B.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生物具有多样性
D.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原因
【解析】选B。
由于受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达尔文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并不清楚,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
4.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取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种现象说明( )
A.物种是可变的
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解析】选B。
从“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可以看出该植物存在过度繁殖现象;“其中大部分被鸟取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说明要与不同种类的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生存斗争。
5.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
B.鹿角经常使用的个体保留因而发达
C.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
D.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
【解析】选A。
达尔文的观点认为,古代雄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很难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的进化,就成了今天的有发达鹿角的雄鹿。
6.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狼的进化过程:
世纪金榜导学号94294079 (1)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如有跑得快的,有跑得慢的。
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一般是________的。
________和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
这样食物、环境对狼起了__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
【解析】(1)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由于遗传和变异,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且可遗传。
(2)环境对变异起着选择的作用,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3)狼的进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答案:(1)变异不定向遗传变异
(2)选择定向方向(3)生存斗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