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合集下载

地球自转公转现象

地球自转公转现象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它们分别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等地理现象。

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轴线倾斜约23.5度,因此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在不同时间面对太阳。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意味着在地球表面的观察者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大约24小时,即一天,这个周期决定了我们的日常时间单位。

地球自转导致了以下现象:
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地球的一半始终面向太阳,这部分是白昼;而另一半背离太阳,这部分是黑夜。

地方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由于地球自转,太阳的高度角和时间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地方时差的存在。

2.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大约365.25天。

地球公转导致了以下现象:
四季更替: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轴线的倾斜,不同季节地球不同部位的倾斜角度不同,导致不同季节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角度变化,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昼夜长短变化:随着地球公转,昼夜的长短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冬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而在夏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它们影响了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南极出现极昼,北极出现极夜。 冬至日: 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太阳越向南走, 南半球昼越长。
●总结: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昼夜等长 春分 昼 昼 短 渐 于 长 夜 冬至 昼渐长,昼 >夜 昼最长 夏至 昼 长 于 夜
地 球 公 转 昼地 夜理 长意 短 义 的
变 化 ——
(一)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长短比例”来表示
昼弧 夜弧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太阳越向北走, 北半球昼越长。
返回目录
例 [2012•海南卷] 图5­13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 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 成(1)~(2)题。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图5­13 (1)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日5时20分 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 D.5日6时20分 (2)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悉尼 B.上海 C.雅加达 D.莫斯科
北半球为例
昼 渐 短
昼渐短,昼<夜
秋分
昼最短
昼夜等长
(二)昼夜长短的计算
• 1、根据昼弧和夜弧来计算: • 昼(夜)长时间=昼(夜)弧所跨经度数÷15° • 2、利用已知的日出日落的地方时来计算: • 昼长时间=(12-日出时间 )×2=(日落时间-12)×2 • 3、同日内:同一半球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而位于南北 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另一地的夜长。 • 4、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小时和0时。 • 5、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小时。

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

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

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极昼和极夜、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产生,
四季交替
1.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划分: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
今天。

第六讲 地球的公转(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昼夜长短变化

第六讲 地球的公转(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昼夜长短变化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1)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根据昼夜长短的纬度对称分布特点,北半球各地的昼 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可以求对称 纬度的昼长(夜长)。
[典题精研]
返回
[典例2] (2019·天津高考)假期
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
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
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
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
上做出了回复(如图)。结合图文材
料,回答(1)~(2)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
城市最可能是
()
A.呼和浩特(112°E,40°N)
B.兰州(104°E,36°N)
C.杭州(120°E,30°N)
D.南宁(108°E,23°N)
北半球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 越长
图3为冬至,北半球各地昼长 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 图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时间)或9月23日前 分日 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返回
02
关键能力 · 互动探究
返回
考点一 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的影响
(2)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返回
[提信息]
①小明的爸爸此时在天津117°E,39°N,妈妈在国外出差。 ②小明所在城市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7:29,天津日出 时间为7:31,故太阳直射南半球,小明所在城市应位于 天津的西南方向。 ③小明妈妈此刻在国外甲城市将要看到的是日落景观,说 明当地是下午。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

B 0° C
C: 6点
D: 8点 E: 12点

此时,北京的日期
E 时间是


题目3:计算出各(字母)纬度白昼时间

B 0°
A: 24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8小时 E: 0小时

E

题目1:太阳直射的经纬度
B
45°
C 南极 23 °26′S,135 °E
90°
A
题目2:A地夜长?C地的昼长?
活动2、画出二分二至日侧视光照图
活动2、画出二分二至日侧视光照图
活动2、画出二分二至日侧视光照图
3、画出冬至日与夏至日的北极俯视光 照图
3、画出冬至日与夏至日的北极俯视光 照图
活动4: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
____2_3__.5__°__N______, 为 6月22日 日, (D_2_0)__._地、方E_时_1_2C___、_6___、 F__2___,
昼夜长短的变化
2、计算昼夜长短 (3)有关昼长的计算
昼长
日出
12时
日落
①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②昼长= (12-日出时刻)×2
昼长= (日落时刻-12)×2 ③赤道上永远6时日出,18时日落。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题目2:读出各(字母)点的日出时间


A: 0点 B: 4点
(3).C地日出地方时
_6______、日落地方时 __1__8__
活动4:回答下列问题:
(4).C地昼长
____1_2___、
( )
4.
F地日出地方时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地球昼夜长短变化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造成的。

地球绕自身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每天完成一次自转,这是地球的日晷运动。

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绕行一周,这是地球的年运动。

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1. 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因此每天都会有一个昼夜周期。

当地球上某一地区面对太阳时,该地区将经历白天,而同时地球的另一侧将面对太阳的背面,经历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的区域将相互转变。

2. 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椭圆的,这意味着在公转过程中,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

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面积更大,同时也更强烈,这时候地区将经历夏季。

相反,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面积较小,同时也较弱,这时候地区将经历冬季。

春季和秋季则是地球距离太阳适中的时候。

3. 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由于地球的倾斜轴使得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在公转过程中会经历极昼和极夜。

当地球的北极点倾向太阳时,北极将经历持续数月的极昼,而南极则经历相同时间的极夜。

相反,当北极离开太阳时,北极将进入极夜,而南极则进入极昼。

这些规律导致地球昼夜长短和季节的变化,并且对人类活动、气候和动植物生长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以稳定的方式公转自转,使得人们能够享受到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以及相关的科学原理。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道运动。

自转则是指地球自身绕着地轴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自转的周期为一天。

二、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当地球公转时,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因为太阳高度角的不同而产生昼夜的变化。

当某个地区的太阳正好位于当地观测点的正上方时,这个地区将会经历正午,此时太阳在天顶直射,太阳光最强烈,这时候是白天。

而当地区的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时,这个地区将会经历夜晚。

实际上,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会经历昼夜变化,只是时间长度的不同。

三、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引起了昼夜时间长度的变化。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重要点是:夏至点和冬至点。

夏至点是指太阳直射点达到南纬23.5度的时刻,这一天称为夏至,此时南半球将迎来最长的白天和最短的夜晚。

冬至点则是指太阳直射点达到北纬23.5度的时刻,这一天称为冬至,此时北半球将迎来最长的夜晚和最短的白天。

对于赤道附近的地区来说,地球公转不会带来明显的昼夜时长变化,因为阳光垂直照射,使得昼长夜短相对平衡。

而对于极地地区来说,在冬至时,这些地区会经历极长的极夜,即连续的黑暗,而在夏至时,则是极长的极昼,即连续的白天。

四、科学原理地球公转和昼夜变化的产生是由于地球轴倾斜的原因。

地球的轴与公转平面之间的倾角导致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光线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地球的不同地区,从而产生了昼夜的变化。

当地球上某个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较大时,太阳光的照射范围更广,产生了白天;而当太阳照射角度较小时,太阳光的照射范围较小,产生了夜晚。

五、地球公转昼夜变化的影响地球公转昼夜变化对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和行为往往受到昼夜变化的调节。

昼夜的交替也影响人类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人类往往根据昼夜的变化来决定工作、休息和社交的时间。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之昼夜长短变化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之昼夜长短变化
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 。 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长短比例”来表示。




5
观察课本19页的光照图,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如何?
夏至日
1.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 长 夜 短 ,纬度越 高,昼越 长 ,夜越 短 ,北 极圈及其以北为 极昼 ;南半
球昼 短 夜 长 ,纬度越高, 昼越 短 ,夜越 长 ,
a c b
11
三、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规律
【活动探究】 1.按下列顺序观察课本19页的光照图,该
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说出此 内乡县(33°N)的昼夜长短分布状况。
(1)图c 图a 图c
a
1 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内乡县昼长夜短。
c
2 (2)图c 图b 图c
b
3
分布规律:
12
三、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规律
2.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20,°N 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 高,昼越短。70°N及其以北为极昼, 70°S及其以南为极夜。
3.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 最低纬度互余
10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要求: 1. 小组在5分钟内完成导纲上的合作探究部分。 2. 组长组织组员积极参与,组内选出发言代表。
地球的公转之昼夜长短变化
说明了什么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掌握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规律。 3.理解生活中与昼夜长短的变化相关的现象。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 太阳直射点 会 南北移动。 2.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 昼弧 和夜弧。太阳 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导 致 昼夜长短 的变化。 3.同一条 纬线 上,昼长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地
丙地
丁地
13小时56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5.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D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 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B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6月22日
12月22日
12月22日
3月21日或9月23日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同纬度地区 昼夜长短状况一致 ②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正好相反 (春秋分日除外) ③赤道地区全年 昼夜等长 ④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 昼夜等长
⑤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 昼最长夜最短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 昼最长夜最短 ⑥太阳直射的半球 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 长 ,极 地附近出现 极昼 ⑦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 昼渐长 太阳直射点南移,则南半球各地 昼渐长
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
昼夜长短
太阳光照侧视图画法: 1.确定直射光线,并延长。其肯定穿过球心。 2.根据太阳平行光线与晨昏圈垂直确定晨线或昏线。 3.画出昼半球和夜半球。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太阳光线照射地 球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导致晨昏线的变化, 从而带来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思考: 1.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日期?
1、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随日 出而变化,升旗最早的节日是( C ) A、国庆节 B、劳动节 C、建党节 D、建军节
2、从3月21日至6月22日,地球上极昼极夜的 范围变化情况是( AD ) A、极昼范围从北极点往北极圈方向逐渐扩大 B、极昼范围从北极点往北极圈方向逐渐缩小 C、极夜范围从南极点往南极圈方向逐渐缩小 D、极夜范围从南极点往南极圈方向逐渐扩大
赤道
23026‘N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北极圈以北极昼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以南极夜
赤道
昼 =夜
昼 =夜
昼 =夜
1、太阳直射点上( D ) A、昼最长夜最短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2、北京白昼最长时( AD )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远日点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近日点 C、北半球为冬至日 D、北半球为夏至日 3、下列地点中夏至日白昼最长的是( D ) A、上海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知识目标: 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技能目标: 能准确地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 的示意图,并能说明地球上不同纬度昼 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课时:1.5课时
地球公转与昼夜 长短的变化
6月22日
23º 26′N
3月21日 9月23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12月22日
23º 26′S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关系(FLASH)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2.A、B两地何处昼长? 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一致 3.北半球各地昼长还是 夜长?南半球呢?
4. C、E、F三地昼夜长 短状况如何?
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5.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昼长之和是多少?查看课本图,40ºN 和40º S昼长之和是多少小时?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正好相反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同纬度地区 昼夜长短状况一致 正好相反
②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Hale Waihona Puke ③太阳直射的半球 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 长
④赤道地区全年
昼夜等长
思考: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哪里 会出现极夜现象? 北极圈以北
日期 太阳直 射点
北半球
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 极地四周
冬至 23026‘S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北极夜 南极圈以南极昼 春分 夏至 秋分
3、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 B ) A、上海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4、广州市傍晚路灯开始亮的时间分别为18 时和18时30分,想想政府是根据什么选择 亮灯时间的?
下面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 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5~6 题。
甲地
白昼 时间
5小时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