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治疗学——引论
言语治疗技术-绪论-

失认
失认:是指无视觉、听觉、和躯体感觉障 碍,在意识正常情况下,不能辨认以前所 熟悉的事物。 视觉失认、听觉失认、触觉失认、体象障 碍
失认
视觉失认是指患者的视觉足以看清楚周围的物体, 却不能正确识别、描述及命名所看到的以前熟悉的 事物,可以通过其他感觉途径进行辨认。三类:物 体失认、面容失认、颜色失认。 听觉失认:是指患者听力正常却不能辨认以前熟悉 的声音 触觉失认:是指患者没有初级触觉和位置觉障碍, 闭眼后不能通过触摸来辨别以前熟悉的物品,但睁 眼看到或用耳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可辨别。 体象障碍是指患者基本的感知功能正常,却对自身 躯体的存在、空间位置及各部位之间的关系不能辨 认。如偏侧忽视,幻肢。
概述-言语与语言
言语即说话(口语),是神经核肌肉参与的发生 器官的机械运动。 言语障碍是指言语发音困难,嗓音产生困难,气 流中断或言语韵律出现困难。代表性的为构音障 碍。只涉及口语。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约定成俗的进行思想交流的符 号系统。包括口头符号、文字符号,也包括姿势 符号,如手势、面部表情、手语、旗语。语言包 括听说读写、及姿势语言和哑语。代表性障碍的 为失语症和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失语的症状学
听、说、读、写 即口语表达障碍、 听觉理解障碍、 阅读障碍、书写 障碍。
言语障碍的分类-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 由于构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造成的构音 器官肌肉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和运动 不协调等,而出现发声、发音、共鸣、韵 律等异常。 运动型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功能 性构音障碍 异常表现为:置换、歪曲、省略、添加。
言语障碍的分类-口吃
口吃 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是一种与遗传基因、 神经生理发育、心理压力和语言行为等多 方面因素有关的语言失调症,俗称结巴 除表现在元音、辅音及单词方面出现重复、 拖音及不适当的停顿外,往往表现出各种 不正常的动作和行为,如眨眼、面部和脑 袋抽搐,咬手指。
第一节 言语治疗基本概念

课后思考?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谢 谢 观 赏
言语治疗技术
第一章 绪论
目 录
言语治疗基本概念
01
言语-语言生成的基础
02
言语听觉器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03
04
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05
言语障碍治疗方法
第一节 言语治疗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掌握:言语、语言基本概念。 熟悉:听力和听觉的区别。 了解:言语治疗技术的发展。
一、概述 - 言语治疗学
言语治疗技术发展
A
第一个阶段:萌芽形成期(19世纪到二战
后)。
第二个阶段:心理治疗技术发展阶段
B
(1950-1975年)进行治疗。
第三个阶段:被称为语用学时代,开始对实
C
践进行思考和构造,包括会话、语言、文化
及日常生活等,促使更多言语领域的发展。
我国语言治疗现状
A
70年代正式确立
1981年7月首届嗓音言语医学学习班
B
1982年在麻县和开封人民医院对儿童语言障碍 调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成立言
语听觉科学专业。
C
目前语言治疗师不足需要量的1/10。
提倡早期治疗。
言语=语言?
二、言语治疗基本概念--言语和语言的概 念
言语
即说话(口语),是神经和肌肉参与的发声器官的机械运动。 言语障碍是指言语发音困难,嗓音产生困难,气流中断或言语韵律出现困难。代 表性的为构音障碍。只涉及口语。
添加标题
语言
是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进行思想交流的符号系统。包括口头符号、 文字符号,也包括姿势符号,如手势、面部表情、手语、旗语。语 言包括听说读写、姿势语言和哑语。代表性障碍为失语症和儿童语 言发育迟缓。
言语治疗技术-.ppt

掌握言语治疗的基本概念,言语障碍的分 类,言语治疗的常用治疗形式,言语治疗 的途径、原则、注意事项。 熟悉语言中枢的各区功能定位、言语的语 言学基础。 了解言语治疗的发展史、言语治疗的条件 和要求、言语康复的影响因素。
一、概述
概述-言语治疗学
言语治疗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对各种言语障碍和交流 障碍进行评定、诊断、治疗和研究 的学科。
言语基础-语言中枢
语言中枢: 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 言语定位学派认为:人脑存在较为稳定的 语言功能区,每一种语言行为模式都可以 被定位于特定的脑区。 反定位学派认为:大脑是整体化的,言语 功能不可能由孤立的脑区承担。 言语定位理论很重要,但不能绝对化。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位于额叶额下回 后部(Broca区),损伤会导致口语表达 障碍,即可以理解语言的意义,但不能表 达或表达不完整(运动性失语)
失用:是指一种特殊功能的运动障碍。患 者在意识清楚,语言理解能力及运动正常 情况下,不能完成有目的的动作。 分为:口面部失用、观念运动性失用、肢 体运动型失用、结构性失用、穿衣失用。
口面部失用与语言障碍关系密切,是指患者在非言语状态下, 随与言语产生有关的肌肉自发运动无障碍,但舌、唇、喉等 不能按照指令或者模仿进行口面部运动,如伸舌。
言语障碍的分类-儿童语言发育 迟缓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儿童在发育过程中语 言发育没有达到与其年龄相应水平的一种 儿童语言障碍。 常见病因有大脑功能发育不全、脑瘫、自 闭症。
言语障碍的分类-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 碍
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听力言语障碍是指由于耳聋造成的不同程 度的听力损失,导致的言语功能障碍的疾 病。 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 补偿的问题。 获得言语之前所致的言语障碍,不经听觉 言语康复治疗,获得言语的可能性很小。
言语治疗技术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时期:治疗技术发展阶段 • 第三时期:语用学时代
第二节 言语治疗基本概念
一、言语和语言的概念
– “言语”是指人们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 – “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中形成的约
言语治疗技术
言语治疗技术
第第一一章章 绪总论论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言语康复治疗技术发展史 • 第二节 言语治疗基本概念 • 第三节 言语-语言生成的基础 • 第四节 言语听觉器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 第五节 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 第六节 言语障碍治疗方法
第一节 言语康复治疗技术发展史
• 第一时期
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表达思维和交流的最重要 的交际工具
二、听力和听觉
–听力是人们听声音的能力 –听觉是人们听清、听懂声音的能力,是人们对听到的
声音进行理解、记忆、选择后形成声音概念的能力
第三节 言语-语言生成的基础
一、口语生成的一般问题 (一)口语生成的两次编码和转换活动 (二)口语生成过程分析
二、言语器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一)呼吸与言语 (二)发声与言语 (三)共鸣与言语 (四)构音与言语 (五)语音与言语
三、听觉器官的解剖与生理 (一)耳的组成和功能 (二)声的传导
第五节 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一、失语症 二、构音障碍 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四、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五、口吃 六、发声障碍
第六节 言语障碍治疗方法
一、言语障碍的治疗原则和途径 二、言语治疗要求 三、言语治疗注意事项
本章重点
理解言语和语言的概念,掌握为 后续的言语障碍学习奠定基础
言语治疗的原理与方法

言语治疗的原理与方法言语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方法,旨在通过言语交流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以及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言语治疗的原理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一、言语治疗的原理1.1 倾听和理解言语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倾听和理解。
治疗师通过倾听来获得患者的故事、困扰和情感,积极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
这种理解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被接纳和理解的情感支持,患者会感到安慰并逐渐开启心灵的窗户。
1.2 反思和认识自我言语治疗还通过帮助患者反思和认识自己来实现变化。
治疗师会引导患者深入思考内心的感受、需求、信念和期望,帮助患者认识到这些内在的心理过程对他们的行为和情绪有着深刻的影响。
通过这种反思和认识,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做出积极的改变。
1.3 重建意义和信仰在言语治疗中,治疗师会协助患者重建和重塑他们的意义和信仰。
通过评估患者的信念系统和价值观,治疗师能够帮助患者摒弃不健康、消极或限制性的信念,并引导他们建立更健康、积极和有益的信仰体系。
这种重建可以帮助患者找到新的方向和目标,走上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轨迹。
二、言语治疗的方法2.1 对话式探索在言语治疗中,治疗师与患者之间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式探索。
治疗师通过提问、倾听和回应患者的话语,逐渐推动患者自我反思和认识。
治疗师会运用各种问策,例如开放性问题、澄清问题和引导问题等,来帮助患者更好地表达内心体验、思考和感受。
2.2 反馈与解释言语治疗中,治疗师会给予患者反馈和解释,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治疗师可能会指出患者在言语、情绪和行为方面的一些模式和困扰,并给予解释和解读。
这种反馈和解释可以帮助患者深入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激发积极的变化动力。
2.3 探索过去与现在言语治疗还会涉及到对患者过去和现在的探索。
治疗师可能会引导患者回顾过去的经历,发现与当前问题之间的关联,并促使患者对过去产生新的认识。
1第一章言语治疗学概述什么是言语治疗学

定义
➢ 言语治疗学:由言语治疗专业人员对
各种言语、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听力、吞咽障碍患
者进行治疗或矫治的一门专业学科。
什么是言语治疗学?
内容:对各种言语、语言、听力障碍和吞咽障碍进行评定、 诊断、治疗和研究。 ➢涉及的疾病有失语症、构音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嗓音障碍、听力障碍所致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
言语-语言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
影响沟通交流能力 不能安全有效进食
什么是言语治疗学?
对象:存在各种言语、语言、听力及吞咽障碍的成人和儿童。
什么是言语治疗学?
从业人员:言语治疗师或语言治疗师
我国言语治疗师需求:26万 我国奇缺!
《言语治疗技术》绪论

治疗原则:遵循言语形成的规律,重建言语。
治疗途径
训练与指导 手法介入 辅助具 替代方式
治疗要求
治疗场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场所。 治疗频次要求:30-60min/日,上午进行。
治疗注意事项
抓住训练时机 注意反馈的重要性 关注患者状态 确保交流手段 合理安排训练次数和时间 做好原发病、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的预防 搞好过程卫生管理 尊重、理解和关爱患者
Contents
言语治疗的基本概念 言语-语言生成的基础及解剖生 理学基础 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言语障碍治疗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言语、语言基本概念;言语-语言障碍 的分类及治疗。
2.熟悉:言语-语言生成的基础。
3.了解:言语-语言治疗方法言语听觉器官的解 剖生理学基础;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
学习重难点
读写及计算等方面的障碍。
构音障碍表现为用词正确但发音不
清楚。
02
听障所致言语障碍是由于缺乏听觉
刺激而导致的言语障碍。
03
语言发育迟缓是儿童在生长过程中
04 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
言语-语言障碍 的分类
口吃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
05
发声障碍是构音器官器质性病变所
06 致的发声异常或不能。
言语障碍 的治疗
运动的声带是言语产生的振动源
如图a所示,吸气时声门开放 呈倒置的”V”型,空气通过 声门,无阻到达肺部;吸气完 成后声门闭合呈“I”型,发 声时,呼出的气流挤开声门, 使声带产生振动,振动产生气 流脉冲波,转化成声能脉冲信
号,形成言语基本声源
共鸣与言语
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的声道,是言语产生的共鸣腔
舌是最主要的构音器官,舌在 口腔的前后、上下运动改变了 声道的形状,从而发出不同的 元音;舌的不同位置和齿列、 硬腭、软腭形成不同程度的阻
言语治疗学引论

1、掌握言语疗法的定义 2、掌握言语障碍的治疗目的 3、掌握言语障碍的治疗原理和原则 4、熟悉正常人言语的产生、传递和接受过程 5、熟悉语言形成的模式与障碍 6、熟悉言语障碍的分类 7、了解言语疗法训练的条件 8、了解言语障碍的治疗途径 9、了解言语治疗的发展历程
37
语言发育迟缓也称发育性语言表达 障碍,是指小儿语言发育明显落后 于同年龄孩子的语言发育水平。一 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如: 爸爸、妈妈),30个月不会讲短句 就属于语言发育迟缓。
19
•
语言发育延迟的患儿在学话时, 就表现出明显的语言缺陷,有 时只能发出一些单音,但不能 组成词,也记不住普通的词, 他们的词汇十分贫乏,不能用 完整的句子去描述自己所要求 的东西。这样的孩子容易情绪 烦躁、爱哭,对学习语言兴趣 差,不愿学说话,但对语言的 理解力正常。
实用交 流能力 检查
促进实用 交流能力 技术 对家属的指 导交流环境 的调整
日常生 活资料 收集
心理学 检查
认知功 能障碍
心理疏 导
27
言语评定时期
• 初期评定 • 中期评定 • 末期评定
28
初期评定(初次评定):
目的是了解语言功能状况及失语症严重
程度、类型、康复潜力,并估计康复的预
后,以此作为拟定语言康复目标和制订
9
• 3.语言发育第二期(1.5~2岁) 又称"称呼期",这个时期的幼 儿开始知道"物各有名",喜欢 问其名称,字句迅速增加。
10
• 4.语言发育第三期(2~2.5岁) 能说短句,会用代词你、我、 他,开始接受"母语"所表现独 特的语法习惯,如用感叹句来 表示感情,用疑问句询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基本概念语治疗学是由言语治疗专业人员对各类言语障碍者进行治疗或矫治的一门专业学科。
其内容包括对各种言语障碍进行评定、诊断、治疗和研究,对象是存在各类言语障碍的成人和儿童。
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声障碍和口吃等。
直接从事言语治疗工作的人称为言语治疗师或语言治疗师。
言语治疗在发达国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目前该领域已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在这些国家,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大多要求取得硕士学位和临床资格后才能就业。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将言语治疗师更名为言语一语言病理学家( speech- language pathologist,SLP)。
言语治疗师是康复小组的成员之一,在医院大多是与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密切合作进行康复工作的。
在发达国家,一些SLP还可以在学校工作或私人开业。
在我国,言语康复工作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近几年来有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仍然匮乏,因此,发展壮大言语治疗人员队伍和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是当前重要工作之一。
在学习言语治疗学之前,必须明了两个概念,言语(speh)和语言( Clanguage),它们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言语和语言两个词往往混用,虽然不会影响意思的理解,但从言语治疗学的角度来说,就有所区别。
言语是音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
为使口语表达声音响亮、发音清晰,需要有与言语产生有关的神经和肌肉参与活动。
当这些神经或者肌肉发生病变时,就会出现说话费力或发音不清。
代表性的言语障碍为构音障碍( dysarthria),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假性球麻痹所致的构音障碍。
语言是指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通过应用这些符号达到交流的目的。
语言包括对符号运用(表达)和接受(理解)的能力,也包括对文字语言符号的运用(书写)、接受(阅读)以及姿势语言和哑语。
代表性的语言障碍是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
“言语”、“语言”的区分主要是为了使言语治疗人员能够对各种言语和语言障碍正确理解并进行康复治疗。
为了用词的简化,而又不失强调和突出言语一语言障碍的性质和特点在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中区别使用“语言”和“言语”,在其他章节仍用“言语”一词代表“言语”和“语言”。
第二节言语的产生、传递和接受过程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用言语进行交往和传递信息,在产生和运用言语的过程中常常是无意识的,包括意识不到哪些言语器官如何进行活动,但实际上言语处理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为了便于理解,可将言语的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言语学水平阶段言语学水平阶段是在大脑内完成的。
不论是汉语、英语,还是其他语种,都是以所规定的符号为基础,用语言学概念将所要说的内容组合起来,例如小单位由个个的音排列成单词,大单位依语法结构排列成字句和文章等。
二、生理学水平阶段如果决定了要说的内容,就要实际运用构音器官,通过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说出单词、字句和文章。
构音器官的运动包括横膈、声带、腭、唇等的协调运动。
例如在说出“苹果”这个词时,就要通过大脑和神经支配下的言语肌肉的协调运动来实现;在说出这个词后通过对方的耳郭、中耳、内耳、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同时也通过同样途径传到说话者中枢,由此说话者可以调节和控制说话的音量。
以上的三个方面都属于复杂的生理过程。
三、声学水平阶段由说话者通过言语肌肉的协调运动产生的单词或语句,是以声的形式传递的,这种形式包括三方面的因素:声的大小(强度)、高低(音调)和音色。
听觉言语器官先天或后天的障碍在声学水平阶段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将在以后的内容中详述。
言语处理过程中的每一水平都很复杂,而且要表达的意图、内容的组合发声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等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言语功能与大脑的发育有关。
如果存在先天性因素所致的大脑发育不全,便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言语学水平的处理过程。
在后天性因素中,如脑梗死或脑外伤损伤了大脑的语言中枢,也会影响言语学水平和生理学水平,进而影响声学水平。
如在言语发育完成之前发生听力障碍,对言语障碍的影响也会由生理学水平影响到言语学水平和声学水平。
第三节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一、失语症失语症( aphasia)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常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
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
二、运动性构音障碍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出现发声和构音不清等症状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 dysarthria)。
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瘫、多发性硬化等。
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从言语康复的观点出发,获得言语之前与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鉴别很重要。
儿童一般在七岁左右言语即发育完成,这时可以称之获得言语,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补偿问题;获得言语之前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中度以上的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 deafness and dumbness),不经听觉言语康复治疗,获得言语会很困难。
四、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
最常见的病因有大脑功能发育不全、自闭症、脑瘫等。
这类儿童通过言语训练虽然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言语发育水平,但是可以尽量发挥和促进被限制的言语能力,不仅言语障碍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还能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器质性构音障碍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称为器质性构音障碍( deformity dysthria)。
其代表为腭裂,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缺损,但部分患儿还会遗留有构音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可以治愈或改善。
六、口吃口吃( stutter)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
口吃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部分儿童是在言语发育过程中不慎学习了口吃,或与遗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
口吃可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单词或语音、停顿、拖音等。
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自愈;没有自愈的口吃常常伴随至成年或终生,通过训练大多数可以得到改善。
七、发声障碍发声是指由喉头(声门部)发出声波,通过喉头以上的共鸣腔产生声音,这里所指的“声”是嗓音。
多数情况下,发声障碍( dysphonia)是由于呼吸及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常见于声带和喉的炎症新生物以及神经的功能失调,发声异常作为喉头疾病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八、功能性构音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 functional dysarthria)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指在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部分发音不清晰。
通过训练这种障碍可以完全恢复。
第四节如何进行言语治疗一、治疗途径1.训练和指导是言语治疗的中心,包括听觉的活用,促进言语的理解和口语表达,恢复或改善构音功能,提高语音清晰度等言语治疗。
2.手法介入对一些言语障碍的患者,可以利用传统医学的手法帮助改善受限的与言语产生有关的运动功能,此方法适用于运动性构音障碍,特别是重症患者。
3.辅助具为了补偿功能受限,有时需要装配辅助具,如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腭咽肌闭合不全时,可以给患者戴上腭托,以改善鼻音化构音。
4.替代方式当重度言语障碍很难达到正常的交流水平时,就要考虑使用替代交流方式,如手势交流板和言语交流器等。
二、治疗原理言语治疗的目的是促进交流能力的获得或再获得。
通过治疗人员给予某种刺激,使患者作出反应,正确的反应要强化(正强化),错误的反应要加以更正(负强化),反复进行可以形成正确反应,纠正错误反应。
1.基本过程(1)给予患者事先准备好的刺激,比如图片、文字或实物等。
(2)若患者反应正确(正反应),告诉他回答正确(正强化)。
(3)若患者反应不正确(错误反应),则告之错误(负强化)。
(4)通过患者和治疗师的努力,患者的正反应增多并固定下来。
(5)正反应固定下来以后,则上移一阶段开始新的课题。
(6)反复进行,当达到目标阶段时结束。
2.设定训练课题按特定的目标选择训练材料,规定实施顺序的具体过程称为设定训练课题。
设定训练课题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言语障碍进行正确的评定和分型,了解言语障碍的各个侧面和程度。
在此基础上,针对言语障碍症状的各个方面,设定能使之改善的训练课题。
若评定结果不准确,就会给患者设定出过于简单或过于难的课题。
3.制定训练程序明确了训练课题后,还要制定训练程序,也就是把训练课题分解成数个小步骤。
训练程序制定正确与否会明显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必须加以注意。
4.刺激与反应在训练进行过程中,由于患者的障碍程度不同反应也会多种多样。
比如做事物基础概念的选择训练,在患者的面前摆上牙刷、手套和眼镜,训练者手中拿着一个玩具小娃娃,并对患者说“请你给小朋友刷刷牙”(刺激),患者执行正确(正确反应)时会拿起牙刷放在小娃娃的嘴前做出刷牙的动作(反应)。
患者执行不正确即为错误反应。
这便是训练过程中的一种刺激——反应。
5.强化与反馈在训练过程中患者反应正确时,要使之知道正确并给予鼓励(正强化);反应错误时也要让其知道错误并一起表示遗憾(负强化)。
向患者传递反应正误的过程称为反馈。
正确使用反馈在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刚刚开始训练的患者,往往可以使患者配合训练,巩固训练成果。
在强化和反馈的应用过程中,对儿童患者有时要给予奖励,但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兴趣合理应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6.升级与降级在刺激一反应进行过程中,正反应会逐渐增强,当正反应能固定下来时,就可以考虑将训练上升一个阶段。
当顺利达到训练目标时,训练即结束。
但有时错误反应会增强,此种情况大多由于训练难度超出了患者的水平,这时反而要降级。
在下降一阶段训练一段时间后,当有所改善时,还可以重新升级。
但如果是由于初期的评定不准确使训练课题设定不正确所致,则可能在降级以后错误反应仍继续存在,这时候就要进行再评定和修订训练程序。
当正答率达到100%时,要把训练上升一个阶段,但有时判定也有一定困难,一般情况是在正答率达70%~80%时,就可以考虑升级。
三、治疗的条件和要求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要尽量按以下要求去做:1.场所对于脑血管病急性期或脑外伤患者,病情许可时,可以在床边进行训练。
当可以借助轮椅活动时,可到训练室进行训练。
要尽量避开视觉和听觉上的干扰,最理想的是在有隔音设施的房间内进行。
成人治疗的房间不要太大,一般10平即可。
2.形式原则上以一对一训练为主,有时要进行集体训练,可请心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一起参加,这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兴趣。
3.治疗次数和时间可以根据训练者和患者人数而定,一般一次半小时至1小时,住院患者每周3~5次,门诊患者可以间隔时间长一些。
为使患者更好地康复,还应对患者家属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