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PLC梯形图编程
零基础学plc梯形图

零基础学plc梯形图学PLC时要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这个型号PLC的输入输出点数、接线方法等。
再下载安装PLC的编程软件,熟悉软件的操作和常用指令的使用。
再把继电器控制电路转成梯形图,转换后就可以在软件上编写梯形图,这个过程和接继电器的线路一样,只不过是把电线换成了软件里的连接线。
程序写好后,下载到PLC里,接上外部的电路就可以运行了。
PLC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如果你想学好,那么你就必须要去实践。
在学习PLC 书本知识的过程中,肯定会对许多指令不是很了解,如果看不懂指令的话,那么这将是学习PLC的最大障碍。
因此进行实际应用,逐一攻破,这样,你的PLC知识不但会学得牢固,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掌握了实际使用。
学习plc编程首先需要从理论基础开始。
1)学习PLC的基本原理。
硬件:搞清楚输入和输出端的基本结构,熟悉端口的基本电气要求。
软件:对于PLC系统,必须搞清楚什么是I/O刷新,这是编程的基础,知道PLC的工作循环。
2)2)学习基本指令可以先从梯形图语言开始,先练习基本的逻辑指令;学些各种逻辑指令块。
3)3)实践可以在模拟器上模拟练习:(一般plc编程软件都有模拟的功能)编写PLC程序,编译运行,手动输入一些信号,观看输出端口的信号变化是否满足程序的要求。
最后实战。
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三点:❶必备基础知识学习PLC,必须具备初级电工知识,同时最好具备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这样学起来会更容易掌握。
❷学习目标学习完初级入门方面的课程后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能够知道PLC的工作原理,结构掌握编程软件,仿真软件的使用掌握基本的逻辑指令,能够利用这些指令进行编写简单的逻辑控制程序掌握如何把程序下载到PLC里面。
把PLC的程序上载电脑❸学习步骤学习PLC的学员可选择自己想学的品牌的PLC来进行学习对于学PLC的学员来说,最好要用继电器方面的知识,这些是跟PLC梯形图编程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所以需要了解这方面的东西。
PLC入门:5个PLC梯形图实例,老电工一步步教你怎么编写梯形图!

PLC入门:5个PLC梯形图实例,老电工一步步教你怎么编写
梯形图!
PLC技术人员都知道,梯形图在PLC编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梯形图可以用来设计电气电路,能够有效的将电气原理图转化为梯形图,进而对PLC进行编程,输入指定的程序来控制现场的自动化设备,关于PLC梯形图,相信很多的PLC老师傅都很熟悉,但是对于刚入门学习PLC的师傅而言就不免得有些吃力了,特别是梯形图转化设计这方面?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看看PLC梯形图的5个应用实例和具体的经验设计方法:。
PLC梯形图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值得收藏!

PLC梯形图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值得收藏!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家掌握了plc的基本编程指令之后,就可以根据控制要求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了。
但是想要提高编程质量和编程效率,还必须了解编写梯形图程序的基本规则和基本编程方法。
一基本编程规则1.梯形图中的每一行都是从左侧母线开始画起,线圈或指令画在最右边,线圈或指令右边只能画右母线( OMRON PLC 梯形图的右母线省略)。
2.线圈或指令不能直接与左侧母线连接(除极少数没有执行条件的指令,如 END 等)。
如果必须时,可以通过特殊辅助继电器 25313 (常 ON )的触点连接,如图1所示。
图一3.用 OUT 指令输出时,同一编号的继电器线圈在同一程序中使用两次以上,称为双线圈输出。
双线圈输出容易引起误动作或逻辑混乱,因此一般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例如,在图2( a )中,设00000 为ON 、 00005 为 OFF 。
由于 PLC是按扫描方式执行程序的,执行第一行时 01000 为 ON ,而执行第二行时 01000 为 OFF 。
在I/O 刷新阶段 01000 的输出状态只能是 OFF 。
显然前面的输出无效,最后一次输出才是有效的图2又如,在图2 ( b )中,设 00000 为 ON 、 00001 为 OFF 。
在执行第一行程序后01000为 ON ,执行第一行后 01001 为 ON ,执行第三行后01000 为OFF 。
因此在I/O刷新阶段,01001为ON ,01000 为 OFF 。
但从第二行看, 01000 和 01001 的状态应该一致。
这就是双线圈输出造成的逻辑混乱。
4.梯形图必须遵循从左到右、从仁到下的顺序编写,不允许在两行之间垂直连接触点。
如果不符合上述顺序,就要进行转换。
如图3( a )若转换成(b )图就符合顺序要求了。
5.程序结束时一定要安排 END 指令,否则程序不被执行。
图3二基本编程方法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或指令可以并联输出。
PLC编程-梯形图

元件菜单介绍
右翻页
左翻页
返回主菜单
元件菜单中包括加入 串联线、竖线、常开、 常闭、逻辑真、逻辑 输出、置位输出、复 位输出、逻辑取反元 件和删除竖线功能
常用元件菜单介绍
• 常用元件菜单包括加 入定时器、计数器、 升沿触发、降沿触发、 等于、不等于、大于、 小于、大于等于和小 于等于功能。
数学运算菜单介绍
当前刀号 目的刀号
增加元件举例
• 在梯形图中增加元件 需要先选中需要增加 元件的位置。 • 再在菜单中找到需要 加入的元件。 • 按下按键后就可以将 元件加入到指定位置。
选中的位置
需要加入的元件
删除元件举例
按下删除键
• 在梯形图中选中需要 删除的元件。 • 按下菜单中的删除元 件按键或面板上的删 除键就可以删除元件。
编辑菜单介绍
• • • • • • •
删除元件:删除当前选中元件。 删除竖线:删除当前竖线。 删除行:删除当前一行。 插入行:在当前行前插入一行。 前插模块:在当前模块前出入一个模块。 后插模块:在当前模块后出入一个模块。 删除模块:删除当前的模块。
副窗口
机床坐标 主轴转速
• 按下Alt+P键将打开梯形图副 窗口。 • 在副窗口中显示到当前机床坐 标、主轴转速、当前刀号和目 的刀号。
功能模块参数编辑
• 选中需要编辑的元件, 按下回车键就可以进 行编辑参数。编辑完 成后再按下回车将保 存参数,Esc键将不保 存参数 • 在编辑时,按下Tab键 将切换到此元件的另 一个编辑框。
Tab
生成程序
• 在梯形图编辑完成后, 就可以生成程序。按 下菜单中的“生成程 序”键。如果梯形图 中存在问题,则将在 提示框中显示错误信 息。
PLC梯形图编程方法

• 能流的方向只能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能倒流。 如果梯形图中出现了能流倒流的情况,则梯形图 编写错误。 1
X1
X2
Y1
X5
X3
X4
X5
X4
X1
Y1
X2
X5 X2
X3
X4
a) 不可编程的梯形图
b) 正确的梯形图
“能流”不能双向流动
利用能流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
分析梯形图。
1
3、母线
1
起动、保持和停止电路
实现Y10的启动、保持 和停止的四种梯形图如图 所示。这些梯形图均能实 现起动、保持和停止的功 能。X0为启动信号,X1 为停止信号。图a、c是利 用Y10 常开触点实现自锁 保持,而图b、d是利用 SET、RST指令实现自锁 保持。
1
起动、保持和停止电路
1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演示
止运转。 若需要电动机连续运转,由停
止按钮 SB 1 及起动按钮 SB 2 控 制,接触器 KM 的辅助触点起自锁 作用。
1
二、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连接
实现电动机的点动及连续运行所需的器件有: 起点按钮 SB1 ,停止按钮 SB2 ,交流接触器 KM ,热继电器 JR 及刀开关QS 等。主电路的 连接如图所示。
2)定时器和计数器组合
当X1为ON时,T1开始定时, 0.6s后T1定时时间到,其常闭 触点断开,使它自己复位,复 位后T1的当前值变为0,同时它 的常闭触点接通,使它自己的 线圈重新通电,又开始定时。 T1将这样周而复始地工作,直 至X1变为OFF。从分析中可看 出,左图最上面一行电路是一 个脉冲信号发生器,脉冲周期 等于T1的设定值。
X1 X2 X3
PLC编程语言-梯形图

PLC编程语言-梯形图梯形图表达式是在原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接触器、继电器梯形图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它与电气控制原理图相呼应,形象、直观和实用,广大电气技术人员很容易掌握,是PLC的主要编程语言。
下图所示为两种梯形图的比较。
由图可以看出,PLC 梯形图在形式上类似于继电器控制梯形图。
它是用图形符号、、、、等连接而成,这些符号依次为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并联连接、串联连接、继电器线圈。
梯形图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
一般每个继电器线圈对应一个逻辑行。
梯形图的最左边是起始母线,每一逻辑行必须从起始母线开始画起,然后是触点的各种连接,最后终了于继电器线圈。
梯形图的最右边是结束母线,有时可以省去不画。
在梯形图中的每个编程元件应按一定的规则加注字母和数字串,不同的编程元件常用不同的字母符号和一定的数字串来表示。
PLC梯形图具有以下特点。
(1)梯形图中的继电器不是物理继电器,每个继电器实际上是映象寄存器中的一位,因此称为“软继电器”。
相应位的状态为1,表示该继电器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相应位的状态为 0,表示该继电器线圈失电,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梯形图中继电器线圈是广义的,除了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线圈外,还包括定时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以及各种算术运算等。
(2)每个继电器对应映象寄存器中的一位,其状态可以反复读取,因此可以认为继电器有无限多个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在程序中可以被反复引用。
(3)梯形图是PLC形象化的编程手段,梯形图两端是没有任何电源可接的。
梯形图中并没有真实的物理电流流动,而仅只是“概念”电流,是用户程序解算中满足输出执行条件的形象表示方式。
“概念”电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
(4)输入继电器供PLC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而不是由内部其他继电器的触点驱动,因此,梯形图中只出现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而不出现输入继电器的线圈。
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表示相应的输入信号。
(5)输出继电器供PLC作输出控制用。
PLC梯形图的编程步骤

①在准确了解控制要求后,合理地为控制系统中的事件分配输入输出口。
选择必要的机内编程元件,如定时器、计数器、辅助继电器。
②对于一些控制要求较简单的输出,可直接写出它们的工作条件,依启—保—停电路模式完成相关的梯形图支路。
工作条件稍复杂的可借助辅助继电器(如例5中小车前进部分的M100、M101及M102)。
③对于较复杂的控制要求,为了能用启—保—停电路模式绘出各输出口的梯形图,要正确分析控制要求,并确定组成总的控制要求的关键点。
在空间类逻辑为主的控制中关键点为影响控制状态的点,(如抢答器例中主持人是否宣布开始,答题是否到时等),在时间类逻辑为主的控制中(如交通灯),关键点为控制状态转换的时间。
④将关键点用梯形图表达出来。
关键点总是用编程元件来表达的,在安排编程元件时需要合理。
绘关键点的梯形图时,可以使用常见的基本环节,如定时器计时环节、振荡环节、分频环节等。
⑤在完成关键点梯形图的基础上,针对系统最终的输出进行梯形图的编绘。
使用关键点综合出最终输出的控制要求。
⑥审查草图,补充遗漏的功能,更正错误,进行最后的完善。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台达PLC、西门子PLC、施耐德plc、欧姆龙PLC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式经典实用

T0
T0
M202
Y1
T1
T1
Y1 M203
Y2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2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式
例3 用传送带传送长物体的控制系统
GK1
GK2
用传送带传送长物体的控制
图如图所示。为了减少传送
带的运行时间,采用分段传
A
B
送方式。A、B为两条传送带, GK1、GK2为两个光电开关,
工作过程如下:按一下起动
1)I/O分配 2)画出功能表图 3)设计梯形图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式
设计起保停电路的关键是:找出它的起动条件和停 止条件
Mi=(Mi-1 Xi+Mi) Mi+1
Mi-1 Xi
Mi Xi+1
Mi+1
Mi-1
Xi
Mi+1
Mi
Mi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式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式
5-10根据图示信号灯控制系统的时序图设计出梯形图
功能表图
GK1
GK2
M 8002
A
B
输入 GK1 X0 GK2 X1 启动按钮 X2
输出 A线圈 Y0 B线圈 Y1
M 20 X2
M 21 X0
M 22 X0
M 23 X1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式
Y0 A运 行 Y0 Y1 A、 B都 运 行 Y1 B运 行
梯形图
M23
X1
M21
M8002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式
3 PLC只执行活动步对应的电路块,不同的 STL触点可以分别驱动同一编程元件的1个 线圈。但是同一元件的线圈不能在可能同时 为活动步的STL区内出现,在有并行序列的 顺序功能图中,应特别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学PLC梯形图编程,应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下面以三菱FX系列PLC为例,简单介绍一下PLC梯形图编程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以三菱PLC为例,但这些规则在其它PLC编程时也可同样遵守。
一,梯形阶梯都是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通常可以省掉不画,仅画左母线)。
每行的左边是接点组合,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只能接在右边的母线上。
接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
如下图(a)应改为(b):
二,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线上,如下图(a)中的接点X005与其它接点间的关系不能识别。
对此类桥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原则,单独画出所有的去路。
如图(b)所示:
三,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右轻原则);串联块并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原则)。
这样做,程序简洁,从而减少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要。
如下图所示:
四,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
若在同一梯形图中,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则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利用。
双线圈输出一般梯形图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之一。
在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后一次的线圈才有效,而前面的线圈是无效的。
这是由PLC的扫描特性所决定的。
PLC的CPU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
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如图所示):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
当方式开关处于STOP时,只执行前两个阶段: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
1,输入采样阶段
PLC顺序读取每个输入端的状态,并将其存入到我们称之为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在单元中。
当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如输入端状态发生改变.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并不会跟着改变,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才会改变。
因此,PLC会忽视掉小于扫描周期的输入端的开关量的脉冲变化。
2,程序执行阶段
PLC从程序0步开始,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扫描用户程序并进行逻辑运算。
PLC按输入映象区的内容进行逻辑运算,并把运算结果写入到输出映象区,而不是直接输出到端子。
3,输出刷新阶段
PLC根据输出映象区的内容改变输出端子的状态。
这才是PLC的实际输出。
以上简单说明了PLC的工作原理,下面我们再以实例说明为什么编写梯形图程序,不宜重复使用线圈。
如下图所示,设输入采样时,输入映象区中X001=ON,X002=OFF,Y003-ON,Y004=ON被实际写入到输出映象区。
但继续往
下执行时,因X002=OFF,使Y003=OFF,这个后入为的结果又被写入输出映象区,改变原Y003的状态。
所以在输出刷新阶段,实际外部输出Y003=OFF,Y004=ON。
许多新手就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X001已经闭合了,而Y003没有输出呢?逻辑关系不对。
其实就是因为双线圈使用造成的。
注意:我们所说的是不宜(最好不要)使用双线圈,双线圈使用并不是绝对禁止的,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也可以使用双线圈,这时就需要你有较丰富的编程经验和技巧了。
下面我们会谈到这一点。
但对于初学者还是不要冒这个险。
其实,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重复利用线圈之所以会造成Y003的输出混乱,是由于程序是从上到下顺序执行的缘故造成的。
但如果我们可以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保证在任何时刻两个线圈只有一个驱动逻辑发生,就可以使用双线圈。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跳转指令。
如下图所示:
程序分析:M0闭合,程序跳至P0处(不执行X001语句),M0常闭断开,CJ P1不会发生,执行下一语句。
此时,Y003将X002状态进行驱动。
M0断开时,程序顺序执行并按X001的状态对T003进行驱动,M0常闭闭合,跳至P1按X003状态对Y004进行驱动,即跳过了X002驱动Y003的语句。
可见,在同一时刻,Y003驱动只有一个可以发生。
此时,双线圈利用是可以的。
但在梯形图编程时,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使用双线圈,而引入辅助继电器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
图(b)中,X001和X002接点控制辅助继电器M000,X003~X005接点控制辅助继电器M001,再由两个继电器M000,M001接点的并联组合去控制线圈Y000。
这样逻辑关系没变,却把双线圈变成单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