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大专大学语文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自学考试大专大学语文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咬文嚼字》列举的例证中,被朱光潜先生称为“炼字的好例”的是 A•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2、《行路难》(其一)中,包含了伊尹故事的诗句是 B B.忽复乘舟梦日边3、《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B) B.长锸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C) C.新时期中国如日东升5、《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C) C.相似性6、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A)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7、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B.为国让贤8、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A) A.韩愈9、《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D. “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D.爱情诗1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 B.侧面烘托12、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C) C.起伏跌宕13、《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C ) C.行为描写14、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D)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15、《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B) B.小粉红花16、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B) B.《香市》17、《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B) B.颔联与颈联18、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B) B.羁旅行役之苦19、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B) B.过雁20、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是(C) C.大革命高潮时2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D)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D) D.对比法23、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标准是 ( C ) C.是否具有说服力24、《香市》的主要特点是( C ) C. 即小见大25、《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

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_全国4月自考试卷

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_全国4月自考试卷

自考大学语文(专)试题_全国2005年4月自考试卷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湖北自考网5月22日整理课程代码:000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从八个方面阐释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它使用的论证方式是()A.由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B.由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C.一般结论是所有个别事例的总和D.由某些方面相反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2.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引用的语句中,出自毛泽东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是()A.老夫喜作黄昏颂B.蚍蜉撼树谈何易C.头悬梁、锥刺股D.日出江花红胜火3.《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从“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推导出“必须痛打落水狗”的中心论点,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类比B.归纳C.演绎D.对比4.朱自清曾经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A.文学研究会B.太阳社C.左联D.创造社5.《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所驳斥的农家的观点是()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C.父子有亲,君臣有义D.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6.下列作家中,支持范仲淹“庆历革新”的是()A.苏轼B.欧阳修C.王安石D.陆游7.下列说明文中,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的是()A.《桥的运动》B.《白丝翎羽丹砂顶》C.《苏州园林》D.《菊花》8.《白丝翎羽丹砂顶》:“关于鹤的鸣声,《诗经》就有‘鹤鸣九皋,声闻于野’之句。

”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比喻B.举例C.诠释D.引用9.下列科学小品中,大量运用掌故、引述典籍的是()A.《统筹方法平话引子》B.《我们肚子里的食客》C.《菊花》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0.下列文句中,与“这些长期食客内以‘大肠杆菌’为最主要”运用同一种说明方法的是()A.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B.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C.再就是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比较长的红外线D.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11.《追悼志摩》一文主要运用的抒情方式是()A.状物抒情B.写景抒情C.说理抒情D.叙事抒情12.老舍创作的最著名的剧本是()A.《屈原》B.《月牙儿》C.《蔡文姬》D.《茶馆》13.《我与地坛》中,地坛和母亲对“我”来说相同的意义在于()A.母亲到地坛中找我B.都在为我默默祈祷C.都是为我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D.都给我人生哲理的启迪14.下列文句中,最能表现蔺相如机智的是()A.臣愿奉璧往使B.璧有瑕,请指示王C.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D.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15.下列文句中,最能说明《哀溺文序》所言永之氓溺死原因的是()A.尽力而不能寻常B.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C.身且死,何以货为D.吾腰千钱,重,是以后16.古人所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A.分叙B.顺叙C.倒叙D.插叙17.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下片的首句是()A.欲与天公试比高B.江山如此多娇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8.下列诗句中,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用了同一种修辞方法的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9.下列诗词语句中,通过人物举动表达情感的是()A.小楼昨夜又(武汉自考)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20.下列词作中,表现作者关心国事、渴望北伐的爱国精神的是()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答案

202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答案

202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答案1、棘手、机遇、极乐鸟、集腋成裘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读音相同。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中“徘徊”的读音是“pái huái”。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脉脉mò颤动zhàn 乘凉chéng独处chǔB、酣睡hān 参差cī袅娜nuó蓊蓊郁郁wěng(正确答案)C、点缀zhuì倩影qiàn 幽僻bì梵婀玲fánD、惦着diàn羞涩sè宛然wǎn 踱着步dù4、修辞手法选择:有的什么也不想,黑乎乎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单选题] *比拟比喻拟人(正确答案)夸张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瓤肉(ráng)热忱(chén)颤抖(chàn)缅怀(miǎn)B、浓酣(hān)掮客(qián)斡旋(wò)画卷(juàn)C、罪愆(qiān)寂寥(liáo)盗跖(zhí)伺候(sì)(正确答案)D、裨益(bì)航程(háng)翌年(yì)轨道(guǐ)6、1“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下一句是“唯见江心秋月白”。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敕造chì袅娜nuó(正确答案)B、惫懒bèi 两靥miànC、谬赞miù迤逦lìD、尴尬gān 暧昧nuǎn8、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处分(chù)称职(chèng)B、占卜(pú) 瑰丽(guēi)C、逡巡(qún) 账簿(bó)D、蜷曲(quán) 妯娌(zhóu)(正确答案)9、成语完形:星()如雨[单选题] *陨(正确答案)空宇星10、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下一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篇一」11.《吃饭》中,下面属于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有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B.一碗好菜仿佛一只乐曲C.舌头拣精拣肥D.做宰相比为“和羹调鼎”E.治国如烹小鲜12.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演讲词中,爱因斯坦阐述了自己的A.人生理念B.政治理想C.宗教感情D.娱乐方式E.生活爱好13.《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三次而歌的原因是A.食无鱼B.无家C.食无肉D.出无车E.不能养家14.在《垓下之围》这篇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A.霸王别姬B.乌江自刎C.东城快战D.败走彭城E.放逐义帝15.在《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用以阐明道理的途径和方法有A.抒情形式B.描写方式C.象征手法D.类比方法E.对比手法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篇二」11. 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选项C属于拟人修辞手法,其余为比喻手法。

12.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文中作者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人生理念、政治理想、宗教感情,所以答案选ABC。

13. 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冯谖三次而歌的原因是:食无鱼,出无车,不能养家。

选项B错误,选项D教材没有提到。

14. 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15. 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对比来说理,答案为DE。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篇三」20xx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A.象征法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这里使用的写作手法是A.烘托铺垫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3.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其宗旨是指A.研究高深学问B.教育青年志士C.研究西方学问D.做官致富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谏逐客书》中,作者在谏阻秦王逐客的论述中罗列秦王喜爱他国的珍宝、美色、音乐,其目的是A.迎合秦王的独特爱好B.批评秦王的奢靡享乐C.试图以珍宝、美色、音乐来打动秦王D.说明“重物轻人”不符合统一的方针2.《论毅力》中,作者自己提出的用于类比的论据是A.操舟B.为山C.平地D.掘井3.《咬文嚼字》中,作者引用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名言,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4.《张中丞传后叙》中,许远的性格特点是A.视死如归B.足智多谋C.宽厚谦让D.嫉恶如仇5.《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目的是A.对为官者提供鉴戒B.歌颂百姓智慧C.批判官吏压迫百姓D.记录奇闻轶事6.《先妣事略》中,作者写母亲督促自己熟读的经典是A.《论语》B.《孟子》C.《大学》D.《孝经》7.《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最欣赏的一类人是A.匿影树下,逃嚣里湖者B.不舟不车,不衫不愤者C.楼船箫鼓,峨冠盛筵者D.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者8.《秋夜》一文的语言风格特点是A.机趣幽默B.冷隽峭拔C.简净质朴D.空灵蕴藉9.《香市》中,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的是A.社庙的左屋被借去做了衙门B.乌龙潭后的那座戏台坍塌了C.武术班技艺高明,票价低,但看的人很少D.庙前广场的一角筑了篱笆,据说将建公园10.《爱尔克的灯光》中,暴露了封建家庭、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的是A.被巍峨门墙代替的太平缸和石狮子B.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C.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D.对姐姐悲剧的回忆11.《哭小弟》中,作者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使用的描写方法是A.环境描写B.肖像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12.下列作品中,以象征手法表现反权势、反媚俗的文人价值观和理想人格的是A.《纪念傅雷》B.《牡丹的拒绝》C.《我与地坛》D.《蚂蚁大战》13.《湘夫人》中,“登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所使用的抒情方法是A.直抒胸臆B.借举止抒情C.融情入景D.借比喻抒情14.《归园田居》(其一)的语言风格特色是A.回环往复,一唱三叹B.铺陈夸饰,幽默诙谐C.简净质朴,平淡自然D.严整工切,精练新警15.《登高》中运用“句中自对”对仗形式的一联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迴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D.艰难苦恨繁霜,倒新停浊酒杯1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使用的抒情方法为A.借事抒情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7.《雨巷》一诗的意象中,象征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的是A.丁香B.雨巷C.雨的哀曲D.颓圮的篱墙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A.徐志摩B.舒婷C.闻一多D.裴多菲19.《枕中记》中,卢生经历黄梁一梦后,放弃追求功名利禄的根本原因是A.对荣华富贵的厌倦B.对将来灾祸的恐惧C.对人生不定的无奈D.洞见了人生“真谛20.《哦,香雪》一文描写香雪暗夜独行时的心理状态是A.既冲动,又胆怯B.既兴奋,又恐惧C.既痛苦,又坚定D.既专注,又不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20、最能表达?断魂枪?主旨的事件是〔 A 〕
A、王三胜买艺 B、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C、孙老者求艺 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1、以下关于?我的世界观?的描绘,正确的有〔 ACD 〕
A、倡导“为别人活着〞的人生观 B、主要运用类比方法来说明道理 C、对专制专制和战争妖魔深恶痛绝
水与石哪一个更坚硬?柔与刚哪一个更永久?
女人是水做的。如水一样柔弱秀美,如水一样坚韧顽强。
当苦难让男人长吁短叹,当不幸让男人仰天长号,当命运让男人卑躬屈膝,女人用自己柔弱的手,拉起自己的男人,扯上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困难的向前走着。
有时我想,女人便如那被禁锢的水。当堤岸牢不可破时,你看到的是波平如镜,水光涟滟,天光云影;可一旦堤岸塌毁,水无尽的潜力瞬间被释放出来,一泻千里。
A、指出描绘英雄失意、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
答: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闲来垂钓碧溪上〞用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典故?
答:吕尚〔姜子牙〕的典故。
C、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借典故、像征抒情,语言的起伏跌宕。
4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答复以下问题: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大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一条绣花大红百裥裙的分量,可比旗袍重多了,旗袍人人可以穿,大红百裥裙可不是的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A、比喻 B、比较 C对偶 D排比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及答案

2004年4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是【】A排比 B比喻 C反问 D设问【答案】选D。

即“设问”。

【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修辞手法的知识。

《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的议论文总体考核要求之一,就是要能识别文中所采用的各种修辞方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是设问,这是因为本文其实是谈话的记录,而非精心写作的文稿。

关于这一点,课文后的“提示”中有明确的说明。

只要认真阅读课文及其“提示”,应该有明确的印象。

在此强调一下:无论是自学、辅导、准备考试,一定不要忽视对课文“提示”的全面掌握和必要的记忆。

2《散文创作谈》:“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

”这说明写文章应该【】A选择典型材料B有深刻主题 C重视语言艺术D有直接生活知识【答案】选D。

即“有直接生活知识”。

【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及论证方法的知识。

在2001年上半年就考过本题(只是表述略有出入),请参阅该卷第5题的解析,这里不再赘述。

3《咬文嚼字》是从修改文字的实例谈起的,这个实例出自【】A曹雪芹《红楼梦》B施耐庵《水浒》 C司马迁《史记》D郭沫若《屈原》【答案】选D。

即“郭沫若《屈原》”。

【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和论据的知识。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的具体考核目标之一是:“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

”考生应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做到这一点。

这样,面对本题各备选项时就能认知:A项证明“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B项证明“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C项证明“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D项才是合乎题意的。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直接抒发羁旅之苦、思乡之切的词句是()。

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D.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最能表现祖国的新生和美好的未来的诗句是()。

A.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C.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D.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3.《先妣事略》这篇文章重要的艺术特色是()。

A.作者不动声色而读者却深受感动B.善于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C.通过说理和抒情来表现心中的情感D.文章详略有度,剪裁得体4.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的是()。

A.《红楼梦》B.《聊斋志异》C.《三国演义》D.《西游记》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篇文章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最主要方式是()。

A.对话B.抒情C.写景D.议论6.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说“守一城,捍天下”,这里的“一城”是指()。

A.长安B.睢阳C.洛阳D.渔阳7.《香市》所主要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A.今昔类比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及解析B.新旧对比C.今昔对比D.新旧类比8.词作风格雄奇豪壮而又苍凉沉郁,爱国思想一线贯穿的南宋大词人是()。

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陆游9.《都江堰》中写到“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此处用了()。

A.类比手法B.对比手法C.借代手法D.夸张手法10.《断魂枪》里写沙子龙“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里表现了沙子龙()。

A.留恋往昔的绝技和英名B.以“不传”绝技来与时代抗衡C.寂寞孤傲但深藏不露D.武艺高强但思想保守11.如果把《蒹葭》看成是招贤诗,那么诗中的“伊人”最有可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专)试题
课程代码:000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从八个方面阐释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它使用的论证方式是
()A.由一般原理推导出个别结论
B.由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
C.一般结论是所有个别事例的总和
D.由某些方面相反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引出结论
2.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引用的语句中,出自毛泽东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是()A.老夫喜作黄昏颂B.蚍蜉撼树谈何易
C.头悬梁、锥刺股D.日出江花红胜火
3.《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从“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推导出“必须痛打落水狗”的中心论点,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类比B.归纳
C.演绎D.对比
4.朱自清曾经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
A.文学研究会B.太阳社
C.左联D.创造社
5.《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所驳斥的农家的观点是()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C.父子有亲,君臣有义D.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6.下列作家中,支持范仲淹“庆历革新”的是()
A.苏轼B.欧阳修
C.王安石D.陆游
7.下列说明文中,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的是()
A.《桥的运动》B.《白丝翎羽丹砂顶》
C.《苏州园林》D.《菊花》
8.《白丝翎羽丹砂顶》:“关于鹤的鸣声,《诗经》就有‘鹤鸣九皋,声闻于野’之句。

”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比喻B.举例
1
C.诠释D.引用
9.下列科学小品中,大量运用掌故、引述典籍的是()
A.《统筹方法平话引子》B.《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C.《菊花》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10.下列文句中,与“这些长期食客内以‘大肠杆菌’为最主要”运用同一种说明方法的是()
A.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B.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C.再就是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比较长的红外线
D.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
11.《追悼志摩》一文主要运用的抒情方式是()
A.状物抒情B.写景抒情
C.说理抒情D.叙事抒情
12.老舍创作的最著名的剧本是()
A.《屈原》B.《月牙儿》
C.《蔡文姬》D.《茶馆》
13.《我与地坛》中,地坛和母亲对“我”来说相同的意义在于()
A.母亲到地坛中找我B.都在为我默默祈祷
C.都是为我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D.都给我人生哲理的启迪
14.下列文句中,最能表现蔺相如机智的是()
A.臣愿奉璧往使B.璧有瑕,请指示王
C.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D.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15.下列文句中,最能说明《哀溺文序》所言永之氓溺死原因的是()
A.尽力而不能寻常B.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C.身且死,何以货为D.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16.古人所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
A.分叙B.顺叙
C.倒叙D.插叙
17.毛泽东《沁园春·雪》中下片的首句是()
A.欲与天公试比高
B.江山如此多娇
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8.下列诗句中,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用了同一种修辞方法的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9.下列诗词语句中,通过人物举动表达情感的是()
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20.下列词作中,表现作者关心国事、渴望北伐的爱国精神的是()
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孔子的语录中,侧重言道德修养的有()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周彡也
D.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E.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2.《我们肚子里的食客》:“有时混着一二刺客如‘结核杆菌’,那就危险了”,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A.比喻B.数据
C.诠释D.举例
E.比较
23.《秋夜》的内容主要写()
A.作者的一个秋夜的梦B.鲁迅演讲时的风采
C.鲁迅对青年的热情关怀D.鲁迅写作《野草》的情景
E.作者对鲁迅的无限崇敬
24.《柳敬亭说书》中“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对刻画武松来说属于()
A.行动描写B.语言描写
C.侧面描写D.场面描写
E.心理描写
25.下列诗篇中,属于近体诗的有()
A.李商隐《夜雨寄北》B.孟郊《游子吟》
3
C.杜甫《蜀相》D.杜牧《江南春》
E.陆游《书愤》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就有道而正焉
就有道:
27.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同俗自媚于众:
28.晋代衣冠成古丘
衣冠:
29.骨微伤,病间月
间月:
30.或者天下竟可以臻于郅治
臻于郅治: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

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1)这段文字属于什么表达方式?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依次分析作者“哭”的内容。

3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车在桥上是要走动的,而且走动的速度可以很高,使桥梁全部发生震动。

桥上不但有车,而且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暖冷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

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影响它在地基中的移动。

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

所有以上的种种的动,都是桥的种种变形,在不同的外因作用下而产生的。

(1)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2)文中介绍“不同的外因作用”时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文中的“蠕动”是什么意思?
3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研究科学最宝贵的精神之一,是创造的精神,是独立开辟荒原的精神,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卓越的科学家往往另辟蹊径,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以独立开创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优秀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

独立开创与拒不接受他人的经验并无丝毫相同之处。

科学工作如接力赛跑,人愈多,路程也便会
4
跑得愈远。

我们理解的“开创”,应当是基本了解了前人成果之后的开创工作。

因为在愈高的基础上努力,所得的结果也更高。

如果永动机的研究肯吸收前人的经验,就不会白白浪费精力与时间。

因为这个问题的结论,正是建筑在若干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的无数次失败的经验之上的,我们又何苦、更何必走回头路呢?
(1)这段文字可分为两个层次,写出第二层次的第一句话,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作者用“永动机研究”论证了什么观点?这属于何种论证方法?
五、作文(30分)
34.以《路就在脚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