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TB10424-20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新旧标准对照

格、同批次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 2、同一施工单位在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用于同一项目的多个单位工程
。
3、在同一项目中、针对同一
抽样对象已有检验成果可以重复利用。
4、获得产品认证的产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次均一次检验合格的产品。
新增:3.4.1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进场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按本标准 P11 及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进场检验,并可按本标准附录表B.0.1填写验收记录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14 6.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P28 表6.2.2-1 粉煤灰的性能(45um方孔筛筛余25%)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15 6.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6 混凝土分项工程 16 6.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P28 表6.2.2-2 磨细矿渣粉的性能
P29 表6.2.2-3 硅灰的性能:烧失量为≤6%
P63 续3d 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砂浆砌体工程应
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冬期施工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的70%前,不得受冻。
34 9 特殊混凝土
9 特殊混凝土
35 9.3纤维混凝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6 9.3纤维混凝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37
9.6补偿收缩混凝 土土
(主控项目) 9 特殊混凝土
1 当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统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或当同一厂家
P15 、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时,其检验批容量
可扩大一倍。
2 扩大容量后的检验批检验中出现不合格时,应按扩大前
的检验批容量重新检验,且该产品不应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一般规定)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存疑问题解答

新铁路验标疑问汇总表一、《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第6.4.11条P56和第6.4.12条P56的规定混凝土弹性模量及混凝土抗渗等级试验的混凝土试件龄期满足要求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时进行试验检测。
监理单位是否可见证检测?见证检测频率是多少?参考相关专业规范(如隧道验标等),如无相关规定,则100%检测。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第8.3.3条P69规定砌体工程所用砂浆的类别和强度等级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批检验一次。
监理单位是否可见证检验?见证频率是多少?参考相关专业规范。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8附录B质量验收记录表B.0.1 P87中,使用中一批材料用于多个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是否全部填写上,每张表填写同时到场的多批材料还是按材料种类分别填写?例如进场一批水泥用于桥梁、隧道、路基涉及多个分部分项工程,是否把所有的单位、分部、分项都填写上,如果填写单一的单位、分部、分项,材料就要重复填写多次。
A、说的清楚的都填在一起,B、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C、如果无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可统一下如何填写。
4.机械连接、双面焊等是否按半成品填写《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B.0.1进场质量验收记录表;按原材料及半成品填写5.接地端子、橡胶支座、锚具、预埋件等是否按构配件填写《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B.0.1进场质量验收记录表;是6.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对矿粉烧失量技术要求是:≤1.0%;《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8)对矿粉烧失量技术要求是:≤3.0%。
两本规范技术要求不一致,现场按哪个?按≤1.0%7.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粉煤灰规格由以前C50以下和C50及以上改为了I级和II 级,现在配置C50及以上混凝土是否可以使用II级粉煤灰拌制。
TB10424标准铁路混凝土标准要求资料

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控项目钢筋进场按每批检查直径、每延米重量抽取试件做屈服、抗拉、伸长率、冷弯,应符合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钢)检查数量: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每60t 为一批,不足60t 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10%见证检验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检验。
钢筋保护层垫块:垫块强度和耐久性应不低于结构本体砼的标准。
检验方法:垫块制作单位每半年提供一次第三方检测报告,施工和监理单位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及锁母的材料、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型式试验确定采用的套筒技术要求。
外观质量和尺寸检查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
套筒及锁母的材料、品种、规格施工、监理全部检查。
同批、同材料、同型式、同规格的每2000 个套筒或锁母为一批,施工检2%,且不少于20 个,监理按施工20%见证,且不少于4 个。
检验方法:观察和量规检查,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内螺纹尺寸及公差采用专用螺纹塞规检测。
钢筋连接:检验数量,钢筋接头外观质量施工、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 个为一批,不足200 也按一批计。
机械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一施工条件下同批材料、同等级、同规格、同型式的每500个为一批,不足500 也按一批计。
监理单位按施工抽检次数的20%见证试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外观观察和尺量。
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做拉伸,闪光对焊增做冷弯。
监理单位检查报告并见证。
混凝土:当混凝土原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定配合比。
当施工工艺和环境条件未发生明显变化、原材料的品质在合格的基础上发生波动时,可对混凝土外加剂用量、粗骨料分级比例。
砂率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应与原配合比一致。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高质量验收实用标准》TB10424-2010

标准
文案主控项目
13.3.3 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基坑开挖方法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不得影响路基安全、稳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3.3.4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基坑全部用混凝土灌注密实后,支柱基础表面应与路基表面衔接平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
13.3.5接触网支柱基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11.2.18条的规定。
13.3.6 预埋件数量、位置、型号和综合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般项目
13.3.7接触网支柱距线路中心线位置、沿线路纵向位置、截面尺寸、埋置深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3.7的规定。
表13.3.7接触网支柱距线路中心线位置、沿线路纵向位置、截面尺寸、
埋置深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1 距线路中心线位置0,+20mm
按接触网支柱数量的
10%抽样检验尺量
2 沿线路纵向位置±10mm 仪器测量
3 形状尺寸(截面尺寸) 0,+50mm 尺量
4 埋置深度不小于设计值值仪器测量。
2018版铁路混凝土工程验收标准最新版变化

6混凝土分项工程6.2原材料(主控项目)
P28
表6.2.2-2磨细矿渣粉的性能
P27
表6.2.2-2矿渣粉的性能
新增:烧失量≤1.0,
且技术要求细化为S75 S95 S105。
活性指数7d≥55%≥70%≥95%
28d ≥75% ≥95% ≥105%
24
6混凝土分项工程6.2原材料(主控项目)
P29
表6.2.2-3 硅灰的性能:烧失量为≤6%
P28
表6.2.2-3硅灰的性能
新增:碱含量≤1.5%、 三氧化硫,烧失量技术要求改为≤4.0%。
25
6混凝土分项工程6.2原材料(主控项目)
P28
新增: 表6.2.2-4 石灰石粉的性能
26
6混凝土分项工程6.2原材料(主控项目)
P29
表6.2. 2-4矿物掺和料的检验要求
9
5钢筋分项工程5.4钢筋连接
P19
5.4.1 钢筋接头检验数量:钢筋接头外观质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
P18
5.4.1 钢筋接头检验数量:钢筋接头外观质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3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300个也按一 批计。
P14
表4.3.1 (第三行)悬臂梁(板)跨度一,强度≥100
6
5钢筋分项工程5.1 一般规定
P15
新增: 5.1.1钢筋、成型钢筋应按规定的批次进场检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1、当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统规格的钢筋, 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或当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 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2018版铁路混凝土工程验收标准最新版变化

12
6混凝土分项工3程6.4混凝土施
P48
删除: 6.4.5冬季施工混凝土出机温度不低于10C的要求
P53
6.4.4
13
6混凝土分项工程6.4混凝土施工(主控项目)
P47
删除: 6.4.1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主控项目)
P23
6.1.8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拌和用水每车(罐)称量允许差不应大于1%,粗、细骨料每车(罐)称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 (一般项目)
P23
6.1.12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C或最低气温低于0°C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C时, 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冬期施工期间,混凝土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之前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应小于设计强调的75%。
19
6混凝土分项工程6.1一般规定
P25
6.1.21对海洋浪溅区及浪溅区以下的新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前或在规定的养护期内,混凝土不得受海水与浪花侵袭。
P23
6.1.14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前或养护时间不足6周,混凝土不应与海水或盐渍土直接接触。
20
6混凝土分项工程6.1一般规定
P24
6.1.16混凝土小型预制构件在脱模后移运和堆放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所要求的吊装强度,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混凝土养护期满后方可进行出场运输。在搬运过程中应采取垫木或软包装等措施,加强成品保护,保证构件的外观完整性。
P11
新增: 3.4.2混凝土拌和物出场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对拌合物采用的原材料、 配合比设计、拌和物的拌和过程等进行验收,并可按本标准附录表B.0.2填写混凝土拌和物出场质量验收记录。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中有关规定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中有关规定注:文字中黑体加粗字体表示强制执行条文。
本标准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的客货车共线运行的新建、改建标准轨距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地基处理1.1一般规定1.1.1地基处理应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夯、试桩,以确定施工参数及验证地基处理效果,并应由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试夯、试桩资料应完整。
1.1.2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及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部)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1.1.3当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分析情况,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
1.2换填地基主控项目1.2.1换填地基所用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换填用砂应为中、粗砂,有机质和含泥量均不得大于5%;2碎石粒径不得大于10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3石灰等级不得小于III级。
检验数量:砂和碎石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以连续进场数量每400m3为一批,不足400m3也按一批计;石灰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每200t为一批,不满足200t 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批均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对砂、碎石进行筛分试验、含泥量和有机质含量试验,对石灰进行未消解残渣含量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1.2.2压实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数量:施工单位采用湿度密度仪、注水法或灌砂法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施工单位每层每100m2检查不少于5处;监理单位见证检测每层检查不少于1处。
1.3重锤夯实主控项目1.3.1重锤夯实地基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数量:施工单位进行标准贯入或环刀取土试验;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施工单位每个基坑不少于5处;监理单位不少于3处。
1.4强夯主控项目1.4.1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6混凝土分项工程6」一般规定6.1.1混凝土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性质、结构特点、环境条件等,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
6.1.2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粉煤灰。
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可选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C30以下混凝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柚水泥和匍合硅酸朴水泥。
水泥进场后不得露天堆放,不同种类的水泥应分类存放。
水泥由于受潮或其它原因而变质时不得使用。
6.13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
在运输和存贮过程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它粉状材料混淆。
6.1.4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
不得使用海砂。
6.1.5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无抗拉和抗疲劳要求的C40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也可采用符合要求的卵石。
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骨料混配而成,粗骨料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6.1.6外加剂应选用质量稳定的产品,减水剂与水泥及矿物掺和料之间应具冇良好的相容性。
当将不同功能的多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外加剂之间以及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适应性。
6.1.7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和检脸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骨料含泥虽超标时必须采用专用设备处理合格方可入仓,严禁不合格骨料与合格骨料混放。
6.1.8混凝土中宜适量掺加符合技术要求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等矿物掺和料。
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环境条件、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6.1.9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等进行设计。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标准养护试件养护龄期应符合第6.4.11 条的规定,耐久性能试验标准养护试件养护龄期为56d。
配合比选定试验应提前进行,以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配合比调整及长期耐久性能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控项目
13.3.3 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基坑开挖方法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不得影响路基安全、稳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3.3.4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基坑全部用混凝土灌注密实后,支柱基础表面应与路基表面衔接平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
13.3.5接触网支柱基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
13.3.6 预埋件数量、位置、型号和综合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般项目
13.3.7接触网支柱距线路中心线位置、沿线路纵向位置、截面尺寸、埋置深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3.7的规定。
表13.3.7接触网支柱距线路中心线位置、沿线路纵向位置、截面尺寸、埋置深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