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分区详解

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分区详解(一)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以五声音阶为主。
虽然在中国的古代,出现了可以和与古希腊、古印度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相匹敌的以音律论为代表的音乐理论,在理论上对七声音阶作了许多研究,并且在古典的艺术音乐中得到了运用,但是,这种七声音阶的旋法特征仍然强调是五声性的。
另外,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感情有密切关联的民俗音乐中,却十分明显的以五声音阶和旋法为主。
在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传承的音乐也大多数是五声音阶。
朝鲜、韩国、蒙古的情况也基本相同。
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半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
因此,东亚可以称为五声音阶音乐文化区。
东亚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的音乐美。
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的节拍和节奏;(2)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3)渐变的音乐结构;(4)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的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东南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地区大致可以分为大陆部和岛屿部两大部分。
东南亚地区在音乐形态方面,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在分布于北部山岳地带的藏缅语族或帝汶岛和龙目岛等岛屿部的多声部民歌和音乐感觉的共同性,横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的铜鼓、铜鼓类的金属打击乐器群的系谱和分布等,都是这一音乐文化区的较为独特的特征。
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音乐审美特征表现在对青铜、竹制乐器的朴素、清新、稳健音乐美的喜好。
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如下特点:(1)以青铜和竹为主要制作材料的乐器。
(2)以二拍子、四拍子为基本节拍。
(3)以七平均律为特色的律制。
(4)以注重横向旋律发挥的单音音乐为基本音乐织体。
(三)南亚音乐文化区指的是包括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一地区也称为印度音乐文化区。
在音乐方面,自古以来,以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为背景的印度古典艺术音乐成为本地区的高峰。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整理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1.阿根廷探戈《化装舞会》(开头两个穿正装的男,之后三个男,接下来上来三个女的)
2.巴西卡泼伊拉舞(椰子树海边)
3.朝鲜半岛伽倻琴(两个朝鲜女子弹琴)
4.菲律宾鼻笛(用鼻子吹笛子)
5.古巴恰恰舞(舞台,3对,比赛性质的恰恰舞)
6.南美印第安民歌《雄鹰飞逝》(穿红衣的吹笛子,山上)
7.瑞士约德尔合唱(几个西装的男子一起唱,雪山)
8.苏格兰高地剑舞(两个年轻的孩子,格子裙子,用脚跳)
9.印度卡塔克古典舞蹈(礼堂里,一个男的敲鼓,一个女的唱歌跳舞)
10.越南水上木偶戏(在水上,一个类似庙宇的背景)。
世界民族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1、什么是民族音乐?答:民族音乐(ethnic?music)原意为“少数民族音乐”,广义的说法: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的说法: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2、音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语言有哪些关联?答:一、音乐与自然环境以乐器为例:①湿润的东南亚适宜竹子生长,竹制乐器较多,如笛子;干燥的阿拉伯地区,同样形态的笛子材质则选取苇秆,制成纳伊笛。
②盛产木材的东亚一带所使用的琵琶,其共鸣箱是用整块大木头挖空制成的;在干燥而不生产大木头的中亚,琉特类乐器的共鸣箱一般都是小型的,即使像乌德琴(阿拉伯琵琶)那样的大型乐器,其共鸣箱也是用木片拼凑制成的。
③干燥地带的游、牧畜牧社会,传统的琴弦多使用以羊的肠子制成的羊肠弦;中国等出产蚕丝的地方以丝弦为主。
随着社会发展,近代出现了金属弦和尼龙弦。
④以鼓为代表的膜鸣乐器,蒙在鼓框胴体两面的皮革有牛皮、羊皮、马皮、蛇皮、猫皮、狗皮、骆驼皮等,皮革来源多就地取材,与当地动物的饲养和生长环境相关。
以音阶为例:①温带的东亚地区主要使用五声音阶。
②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③印度、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
二、音乐与社会环境关于生产方式:①斯里兰卡的原住民维达族,其生产方式很少依赖于集团性的协作来进行劳动,因此没有集体所共有的歌和舞,每位成年男子都有自己创作的歌和舞。
此外,在安达曼岛等地的自然民族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各人拥有自己的个别性歌唱的状况,这应该可以认为是与生产方式有紧密关系的歌、舞形式。
②因纽特人的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猎捕北美驯鹿的个人劳动为中心的音乐,其节奏较为自由,不具统一性;一是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为主的音乐,其节奏较具有规律性,适合于集体性歌唱。
这也表现了生产方式与音乐节奏的关联。
关于专业音乐家:在印度教的社会中,专业从事音乐工作并不是根据个人才能,而是被纳入种姓之中,专业音乐家是作为地位特别底下的贱民的职业而存在的。
世界民族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1、什么是民族音乐?答:民族音乐(ethnic music)原意为“少数民族音乐”,广义的说法: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的说法: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2、音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语言有哪些关联?答:一、音乐与自然环境以乐器为例:①湿润的东南亚适宜竹子生长,竹制乐器较多,如笛子;干燥的阿拉伯地区,同样形态的笛子材质则选取苇秆,制成纳伊笛。
②盛产木材的东亚一带所使用的琵琶,其共鸣箱是用整块大木头挖空制成的;在干燥而不生产大木头的中亚,琉特类乐器的共鸣箱一般都是小型的,即使像乌德琴(阿拉伯琵琶)那样的大型乐器,其共鸣箱也是用木片拼凑制成的。
③干燥地带的游、牧畜牧社会,传统的琴弦多使用以羊的肠子制成的羊肠弦;中国等出产蚕丝的地方以丝弦为主。
随着社会发展,近代出现了金属弦和尼龙弦。
④以鼓为代表的膜鸣乐器,蒙在鼓框胴体两面的皮革有牛皮、羊皮、马皮、蛇皮、猫皮、狗皮、骆驼皮等,皮革来源多就地取材,与当地动物的饲养和生长环境相关。
以音阶为例:①温带的东亚地区主要使用五声音阶。
②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③印度、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
二、音乐与社会环境关于生产方式:①斯里兰卡的原住民维达族,其生产方式很少依赖于集团性的协作来进行劳动,因此没有集体所共有的歌和舞,每位成年男子都有自己创作的歌和舞。
此外,在安达曼岛等地的自然民族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各人拥有自己的个别性歌唱的状况,这应该可以认为是与生产方式有紧密关系的歌、舞形式。
②因纽特人的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猎捕北美驯鹿的个人劳动为中心的音乐,其节奏较为自由,不具统一性;一是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为主的音乐,其节奏较具有规律性,适合于集体性歌唱。
这也表现了生产方式与音乐节奏的关联。
关于专业音乐家:在印度教的社会中,专业从事音乐工作并不是根据个人才能,而是被纳入种姓之中,专业音乐家是作为地位特别底下的贱民的职业而存在的。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音乐?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最容易的回答可以是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或者是器乐和声乐,但这似乎过于简单化了,不能说明问题。
如果按国家来计算,世界上就有100多种音乐。
但问题在于有些国家虽然不同,但音乐基本相似,有的虽是一个国家,但内部人种,民族,文化差别很大,音乐往往很不一样。
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世界民族音乐,仅供参考。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一、传承自1994年亚太民族音乐学会在福建师范大学成立以来,得到了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民族音乐学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我们国家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积累了浩如烟海的音乐文献,包括各历史时期、各朝代的乐律、乐曲、乐谱等。
《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山东临清张传书法乐谱解读唐宋古乐谱》等研究通过对古代乐曲及乐谱的历史分析进行论证和总结,从而传承了丰富的古代文明,同时也成为亚太传统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宝贵资料。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二、.借鉴亚太地区的文化发展自古以来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同时又各有特色,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小国文化普遍个性突出,但最容易被大国文化团体同化。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一种文化都应保持独特性和原始性以此保护自己。
为此,韩国汉阳大学的权五圣教授在《2 1 世纪亚洲音乐学未来发展的方向》的发言中强调,中日韩传统音乐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应在个性中寻找共性,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强化自己的民族音乐风格。
世界民族音乐的理解三、发现民族音乐学不能总停留在对已有学术问题的研究上。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事业的推广和支持,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潜在力量。
如近年来山东艺术学院师生在中国音乐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他们在深入挖掘中国音乐遗产的基础上,开展中国音乐遗产的保存、传承与发展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历史文物的挖掘与整理,以及文化遗产的专门性研究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小学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简介

汇报人:XX
新西兰民族音乐
毛利文化:毛利人是 新西兰的土著民族, 他们的音乐文化具有 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毛利歌曲:毛利人的歌 曲通常由简单的旋律和 节奏组成,表达了他们 对生活、自然和祖先的 敬仰和感激之情
毛利乐器:毛利人使 用各种乐器来演奏他 们的音乐,如木鱼、 木鼓、石鼓等
毛利舞蹈:毛利人的 舞蹈通常与他们的歌 曲和乐器演奏相结合 ,展现出他们独特的 舞蹈风格和韵律
世界民族音乐对于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 人类文明的发展。
世界民族音乐的分类
欧洲音乐 美洲音乐 非洲音乐 亚洲音乐 澳洲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的特点
多样性:世界民族音乐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 形式。
地域性:世界民族音乐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 格。
乐器:印第安人常用的乐器包括木鱼、石鼓、木鼓、骨笛等,这些乐器具有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表演形式:印第安人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合唱、舞蹈等,这些表演形式都体现了印第安人对音乐的 热爱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北非民族音乐
背景介绍:北非 地区包括埃及、 摩洛哥、突尼斯 等国家,拥有丰 富的民族音乐文
化。
乐器种类:北非 民族乐器包括乌 德琴、纳伊、达 拉木等,具有独 特的音乐表现力
和文化内涵。
音乐风格:北非 民族音乐以阿拉 伯音乐风格为主, 融合了当地民间 音乐元素,形成 了独特的音乐风
格。
代表作品:北非民 族音乐代表作品包
括《阿拉丁》、 《阿里巴巴与四十 பைடு நூலகம்盗》等,具有浓 郁的阿拉伯风情和
民间特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世界民族音乐1.课程介绍

三、文脉中的音乐
(一)、音乐与自然环境 (二)、音乐与社会环境 (三)、音乐与宗教 (四)、音乐与语言
四、多种多样的世界民族音乐形态
◆1、音组织:音高、音律、音阶及旋法 ◆2、节奏:规整节奏与自由节奏、2拍子系统
与3拍子系统、节奏周期、复节奏
◆3、曲式:有再现的曲式与贯穿发展的曲式
、变奏曲式、阿拉伯风格曲式
◆4、演奏样式:异音性、固定低音、即兴演
奏
◆5、演奏形态:民俗音乐、艺术音乐
五、世界各民族的乐器
◆1、乐器的种类 ◆2、乐器的分类 ◆3、乐器的分布于地域性 ◆4、乐器的功用 ◆5、环境、文化与乐器
六、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划分
(一)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划分的依据
1、客观基础和文化背景
2、音乐形态特征: a、音乐的体裁形式方面的特征;
b、音乐形态方面的特征,包括音组织、时值、曲式结 构、乐器、演奏风格、演奏形态等; c、各民族对各自音乐的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 作用及由此形成的音乐观。
(二)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区划
世界民族民族音乐
课程介绍
一、“世界民族音乐”是什么?
存在于世界各地不同人们生活中的音乐景观
1、广义:就是世界各民族的音乐,在一定的文化 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承与传承的音乐 总和。 2、狭义: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 具有该民族的音乐特征人类音乐的多样性,理解音乐 在文化中的特殊性。
1、东亚音乐文化区 2、东南亚文化区 3、南亚文化区 4、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 5、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 6、欧洲音乐文化区 7、北美音乐文化区 8、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 9、大洋洲洲音乐文化区
世界民族音乐解释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雅乐(广义):雅乐是把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以及接受了从亚洲大陆输入的唐乐和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
这类歌曲(包括催马乐,朗咏,披讲)。
且雅乐是给神听的,演奏全是男子。
2,能乐——武士阶级的音乐。
象征剧:表演者戴着象征人,鬼,神的面具。
以唱,念,做来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的性格。
狂言:滑稽剧,讲人的故事。
猿乐:日本歌舞杂技的总称。
3,庶民音乐——以歌舞伎为代表的三味线音乐。
1,集乐,舞,唱,念,做,打和哑剧,脸谱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的喜剧艺术,是最能代表日本民族心态和美学趣味的庶民戏剧。
4,拉格:来自梵文,意为“感染人的心灵”是一种旋律的框架和曲式框架,每一种拉格都有它自己特有的音阶,音程以及演奏特定的时间段落并表达麽一种特定的情绪,拉格的演奏演唱是以即兴为特征的。
5,塔拉:印度音乐另一支柱,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塔拉是一个基本计数时间,一个周期,要通过分割产生再计分计数,时间才是实际的节拍单位.6,洽瓦利(qawwali)(巴基斯坦):是印度次大陆伊斯兰教徒独特的宗教歌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包含了在北印度音乐文化范围内,是古典音乐要素与民俗音乐要素兼而有之的中间性音乐,称为准古典音乐,其流传中心地是巴基斯坦,意为祝词.7,船歌(孟加拉):一般由掌舵船夫演唱,内容广泛,带有寓意,节奏较自由,音域不宽,没有太大跳跃,习惯把音阶中第七个音阶降低半音,旋律婉转曲折,其典型乐句是唱腔在一个音上延长,经过短小装饰音转折后在同一个长音上结束。
8,保乌尔(孟加拉):音域较广,演唱情绪慷慨激昂,具有鲜明,纯粹的民歌风格,曲调,节奏都源于孟加拉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
9,甘美兰(印尼):这个词是爪哇语,主要指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可以用来繁殖一切合奏音乐,此外还只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它是由许多音色不同的音响层次和几条相互独立的旋律线组合而成,各种节奏错落有致,是一首长,大的乐曲,旋律似乎固定不变,不断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音乐
广义:指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非洲音乐
一、非洲音乐
1、舞蹈:①按表现内容,运用场合分为——仪式、娱乐性。
②从舞蹈表现手段形式特点分——歌舞、乐舞、假面舞、高跷舞等。
阿格巴扎——加纳最古老,受欢迎的音乐舞蹈形式之一,特别在丧葬仪式中演出。
波波波之歌舞音乐——兴起于20世纪56十年代,在丧仪和其他社会活动中表演。
舞蹈拍子为偶数。
2、黑人非洲音乐的特色
⑴交叉节奏:指的是一般拍子和不同拍子的复数节奏同时进行情况下产生的节奏现象。
---错开同一拍子构造节奏的起点组合起来的。
---组合不同拍子构造的节奏中,形成两种类型的组合。
⑵多声部唱法:
----是各声部在同一节奏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和声性构造的样式。
----是各声部的旋律线互相独立进行的样式,各声部的起点和旋律的长度均不同。
(复调性的)
3、乐器:
⑴拉梅拉丰:非洲独特的本地乐器。
(拇指钢琴,姆比拉,散扎,利肯赫)被看作是祭拜祖先仪式中依附祖先灵魂的不可缺少的乐器。
4、乐器特征
⑴乐器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象征着国王的地位和权力,如拉梅拉丰。
(谱例)
⑵乐器所具有的信息传达功能。
通过乐器音响进行的语言信息传达,是利用了非洲音调语言和节奏进行变化的结果。
(如桶形鼓,祭拜国王祖先时叙说王朝漫长的系谱)
⑶注重乐器音色的细致变化。
非洲人对音乐敏感(如鼓演奏中,每个音在鼓膜上的打击位置都有严格规定)
北美洲音乐
一、北美洲音乐文化区:由加拿大、美国、丹麦(属于格陵兰岛)构成。
二、北美音乐文化区的欧洲音乐文化来源:英语和法语系,东欧,南欧。
都保存着原居住地传承的音乐舞蹈传统,其中的某些部分也可能接受了其他影响,或相互影响,但大多数保
三、北美非洲黑人音乐特征:
①注重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相互交流、作用,演奏者是即兴发挥。
(如现代版福音歌)
②音乐、舞蹈和日常生活、民俗活动紧密相关。
(演唱者为表达情感可自由处理节奏音高
音色)
③音乐形态上,特注重节奏(鼓及打击乐器)。
切分和其他复杂节奏型。
④演奏中,常用一个短小的主题进行即兴演奏
⑤题材形式上,有黑人灵歌,福音歌,布鲁斯,爵士音乐。
一、因纽特人的音乐类别:
㈠在家族中进行的音乐活动
①儿歌:算数歌、拍手拍胸歌、手指游戏、凝视赌笑、捉迷藏、翻花线歌等。
②游戏歌:喉咙发生的歌。
③摇篮曲:催眠歌、哄小孩歌。
㈡与信仰相关的音乐活动
①妖精妖怪之歌和念咒歌(与信基督有关,仙姑)
②萨满之歌(信基督,呼唤灵魂唱的)
③基督教的宗教歌(做礼拜和弥撒中的赞美歌)
㈢与共同体表现相结合的音乐活动
①故事歌(村民集合场所唱的,唱前冗长的歌唱内容说明,唱时挨不着说的内容)
②舞蹈歌(最重要的歌唱形式,用鼓伴舞的鼓舞)
③新歌(传统旋律中填新歌词,及接受西方音乐影响创作的新民歌)
④乐器(引进小提琴、吉他、手风琴)
二、主要音乐体裁
(一)舞蹈歌(鼓舞歌)
歌词类型:①没意义(全部只唱哎哎啊这些衬词)
②有意义(生活中捕猎狩猎的)
注:鼓舞举行在冬季,小屋里进行。
歌舞交流会(男鼓,舞,妻子唱,传给客人也一样)(二)动物歌(模仿动物叫声、动作)
(三)竞赛游戏
喉鸣游戏,特征——比赛声音的技巧。
瞪眼竞赛
心脏竞赛
三、乐器——传统乐器只有鼓,单面鼓。
(只敲鼓边,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
四、音乐特点
(一)音阶——无半音五声音阶
①大2与小3连接成的中国徵调式561235
②小3与大2连接成的中国羽调式612356
(二)音域和旋法
①音域较窄,多在5、8度之内
②旋法与语言的重音、声调密切相关(旋法特征)
(三)节奏——多为2拍子。
鼓的伴奏多用雨点拍子,有均等性,与舞蹈动作相关。
美国印第安人音乐
印第安人四大古代文明:玛雅,阿兹特克,印加,奇布查。
(一)音乐体裁
应用方式分:劳动、儿歌、祭祀、情歌
①民歌——
演唱形式分:齐唱、合唱、独唱、独唱
②歌舞——祭祀活动、宗教场合,载歌载舞,歌舞结合,打击乐器为伴奏。
③乐器——鼓、梆子、木棍、笛子(演奏民歌及变奏)
(二)民间音乐的一般性特点
①音阶——无半音五声音阶,旋律大2和小3为基础进行。
羽、徵、宫调式。
均分律动:强拍出现有规律,节奏整齐有力,齐唱和一领,鼓伴奏
(一拍/两拍一击)
②节拍——
非均分:独唱,对唱的民歌,旋律特点是吟诵性,节奏不整齐,速
度自由。
④旋律——a、直线下行形式(全曲从高音区开始,随旋律展开,到最低音时也就
结束了)
b、弧线下行形式(全曲旋律以高到低音趋势发展,但中间插了从低到高的弧线)
c、右半抛物线式(旋律从中音区开始,很快上升到高音,后逐渐低音结束)
拉丁美洲音乐
概括:天主教,3.6亿人,占80%.是世界上天主教最集中的地区。
其次是基督教。
一、构成——由新兴民族、印第安民族、外来移民。
二、整体特色: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色。
其因素分为三个:
1、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
2、曾征服和统治中、南美洲、以伊比亚半岛人为主体的欧人的
3、很早开始就作为欧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非黑的音乐文化。
细分为——印第安人因素,伊比利亚,非黑。
总的来说——主要是由以上三种因素结合而成的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历史产物,创造出了拉美的独特个性,是混血音乐。
(是以欧人为主体,大量吸取印第安和黑人后
融合而成的多元文化,具有广阔多姿,丰富多彩的特点)
一、印第安因素
(1)印第安人的乐器:排箫、缺口笛、五弦吉他(恰兰戈,科)、鼓(大,万卡尔。
小,天雅。
双面鼓)
(2)音乐特征:五声音阶。
下行53216方式出现,双拍子为主,85度的平均旋律,似西洋中世纪的奥冈农复音音乐。
归纳:①与生活有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
旋律单纯带有独特表情。
例:南美民间音乐《神鹰》,没半音无声音阶,12356构成,风格独特趣味。
②节奏单纯,没有欧洲意义上的和声。
乐器——没有弦乐器(最大特色)
传统——笛、奥卡里(埙)
打击——鼓、摇响器
管——竖笛、排箫、鼻笛
(排箫——统称为桑波尼亚摇响器——统称为马拉卡斯阴阳笛)
二、欧洲伊比利亚因素
和西欧音乐文化相通的一般性共同基础
葡萄西班牙音乐文化
遗留下一部分重复积淀的东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
独具特色。
①节奏——3拍子,把每一拍分割成细小的音符,创造出独特的律动感。
让3/4和6/8在隔一小节交替那样的复杂有生气的节奏。
②乐器——吉他(称为“西班牙国民乐器”)
古巴的特雷斯——三弦
夸特罗——四弦
蒂普乐——音区高,没低音弦
恰兰戈——简单的自制吉他
比奥劳——巴西狂欢节吉他
③歌唱:歌词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语,有社交舞曲,沙龙音乐
三、非洲黑人因素(勃鲁斯、黑人灵歌、灵魂音乐)
(1)宗教和世俗性,旋律向五声音阶倾斜。
音色独特。
唱法独、合、齐交替进出,一呼一应的对答形式。
(2)最大特色是与生俱来的丰富节奏感。
①乐器——鼓,摇响器,擦弦体鸣。
②拍子——2拍子基础,和混合节奏(23或3种以上的节奏型同时重叠进行)
③拉丁节奏——伦巴、曼博、桑巴为代表的
三、拉美各国音乐——代表性民族音乐形式:舞曲
①阿根——探戈起源于西班牙的吉普赛、古巴、非洲
特点2/4拍子的哈巴涅拉的摇曳节奏。
最早出现的是米加隆。
称为“代替自己的气质和心情的音乐”,也称客厅舞。
南美民间音乐(伙尔克罗列):采用印第安人乐器和吉他等乐器演奏的(印人音形)
②委内——霍罗波国舞,2/4、 3/4 、6/8 拍子结合表演。
③智力——萨玛奎卡边挥手绢边舞蹈的舞曲。
常用6/8,伴奏3/4,多用大调,
26-30小节,情绪开朗,反应乐观主义精神。
④墨西——马里奇亚乐队认为音乐是通过旋律节奏音色来表现的。
旋律——陶土制的管乐器
节奏——用鼓敲出
音色——不同材料、形状、大小的乐器加以变化
乐器——笛、海蜗牛壳、竖鼓、横鼓、葫芦锉骨锉类乐队——由小提琴、竖琴、大小吉他组成的帽子舞,多元混合拍子,红白喜事。
⑤巴西——桑巴、乔罗桑巴——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感觉作基础,大量溶
进欧洲人的旋律,多声音乐乔罗产生的舞蹈音形。
特征 2拍子、大调式、短促的滚动性节奏
分类农村(切分性强)城市(节奏变化少)
乔罗——起源于1860年左右的大众性器乐合奏。
乐器长笛、吉他、四弦小吉他构成的乐队(巴西民族
音乐的支柱)
⑥古巴——崧(节奏形式)切分节奏强烈,节奏结构为“五音列”,最后一个8
分成两个16。
《神鹰飞翔》是安第斯地带以民歌为基础的南美民间音乐名曲,采用印第安的乐器和吉他来演奏,没有半音的五声音阶,以12356的五音构成的旋律,形成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