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风险预案ppt课件

12
(二)透析中高血压
临床表现: 1. 头晕、头痛、耳鸣、胸部不适、胸闷、 憋气、心悸、视物模糊等。 2. 颜面潮红。 3. 呼吸急促困难。
4. 心绞痛 , 肺水肿,意识障碍等。
精选版
13
高血压--原 因
(1)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 (2)血液透析前停用降血压药物 (3)血液透析超滤过快过量 (4)血液透析钠浓度过高 (5)透析液钙浓度过高 (6)精神紧张、恐惧 (7)肌肉抽搐、痉挛
11
低血压应急流程
血透中发生低血压
当即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 同时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
应用高钠透析、序贯透析、血 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腹膜 透析
加大输液量,再输入50%高渗40~60ml 、10%氯化钠20ml、甘露醇、白蛋白
等;
必要时回血,终止血透,积极寻
找诱发低血压的原因精选,版加以解除
寻找原因,纠正诱因
精选版
21
(四)恶心和呕吐——原 因
诱因
诱因
诱因
诱因
诱因
诱因
透析低 血压
透析失 衡综合
征
透析器 反应
糖尿病 导致的 胃轻瘫
透析液受 污染或电 解质异常
精选版
22
恶心呕吐——处理
对低血压患 者采取紧急 措施处理
在针对病因 处理基础上 采取对症处 理,如应用 止吐剂
加强对患者的 观察及护理, 避免发生误吸 事件,尤其是 神志欠清者
、便意、头晕、肌肉痉挛、腹痛、抽搐
及昏迷等。
精选版
5
低血压--紧急处理!
采取 头低位
停止超滤
补充生理盐 水100ml 或20%甘露 醇或白蛋白 溶液等
精选版
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减少噪音污染
保持血透室安静,合理安 排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 的噪音。
防止紫外线辐射
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 确保人员不在消毒区域, 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
化学防护措施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
熟悉常用化学品的性质,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防止气体泄漏
在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时, 应确保密封良好,防止气 体泄漏对人员造成危害。
培训目标与内容
培训目标
提高血透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障护理人员 和患者的安全。
培训内容
介绍血透室工作环境和职业暴露风险,讲解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和废弃处理方法 ,演示标准预防措施,强调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的重要性。
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示、小组 讨论等形式,结合案例分析,提 高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 对能力。
04
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与 法规
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法律法规
01
02
03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 法》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 为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 规范》
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建设
01
02
03
04
制定并完善血透室护理人员职 业防护制度
建立职业防护培训与考核机制
伤、噪音污染等。
详细描述
某血透室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 不慎被针头刺伤,导致皮肤破损, 存在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建议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操作培训,提高对锐 器的安全处理能力,使用防护工具 如手套、护目镜等,减少物理伤害 风险。
案例二:化学防护不当导致的健康问题
血液透析风险预案PPT课件

一、原因: 血泵或管道内表面对红细胞的机 械破坏、高温透析、透析液低渗、消毒剂 残留、异型输血、血流速率高而穿刺针孔 小、回输血液时止血钳多次夹闭血管路等 因素造成红细胞破裂而发生溶血。
二、溶血表现
血管道内呈淡红色。患者表现为胸闷、 心绞痛、腹痛、寒战、低血压、严重者昏 迷。
.
31
透析中发生溶血的应急预案
3、如果溶栓失败应拔管或通过引导导丝进行 更换新导管。
.
29
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的应急预案
四、预防预案 1、封管前用生理盐水冲至双管腔内透明。 用肝素原液封管,剂量比管腔容积多0.1-
0.2ml 2、一边推一边关闭导管夹,确保正压封管,
防止血液逆流回导管内发生凝血。
.
30
透析中发生溶血的应急预案
.
13
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的应急预案
2、此时护士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找血管 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生理盐水50ml 快速推入,患者无疼痛感,局部无肿胀证 实静脉血管通畅,关血泵连接动、静脉管 路,恢复透析状态。此种方法循环时间应 小于lOmin,因时间过长会造成部分红细 胞破裂,有引起溶血的危险,应尽量避免。
400mmHg,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防止因停血 泵而造成整个体外循环凝血),立刻打开动脉管路 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然后再将动脉管路 夹住停止引血。 2、用止血钳敲打透析器动、静脉两端,将血流速逐 渐调至lOOml/min,当血液回输成功后停血泵。 3、打开动脉管路,回输动脉端的血液,如果凝固, 可拔针丢弃动脉管路上的少量血液。
灵,血泵松紧要适宜。 2、防止透析液被化学消毒剂污染,透析器中的消毒
剂要冲洗干净。 3、血管路与穿刺针应配套使用。 4、透析结束回输血液时不可用止血钳反复夹闭血管
二、溶血表现
血管道内呈淡红色。患者表现为胸闷、 心绞痛、腹痛、寒战、低血压、严重者昏 迷。
.
31
透析中发生溶血的应急预案
3、如果溶栓失败应拔管或通过引导导丝进行 更换新导管。
.
29
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的应急预案
四、预防预案 1、封管前用生理盐水冲至双管腔内透明。 用肝素原液封管,剂量比管腔容积多0.1-
0.2ml 2、一边推一边关闭导管夹,确保正压封管,
防止血液逆流回导管内发生凝血。
.
30
透析中发生溶血的应急预案
.
13
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的应急预案
2、此时护士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找血管 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生理盐水50ml 快速推入,患者无疼痛感,局部无肿胀证 实静脉血管通畅,关血泵连接动、静脉管 路,恢复透析状态。此种方法循环时间应 小于lOmin,因时间过长会造成部分红细 胞破裂,有引起溶血的危险,应尽量避免。
400mmHg,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防止因停血 泵而造成整个体外循环凝血),立刻打开动脉管路 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然后再将动脉管路 夹住停止引血。 2、用止血钳敲打透析器动、静脉两端,将血流速逐 渐调至lOOml/min,当血液回输成功后停血泵。 3、打开动脉管路,回输动脉端的血液,如果凝固, 可拔针丢弃动脉管路上的少量血液。
灵,血泵松紧要适宜。 2、防止透析液被化学消毒剂污染,透析器中的消毒
剂要冲洗干净。 3、血管路与穿刺针应配套使用。 4、透析结束回输血液时不可用止血钳反复夹闭血管
血透相关护理安全管理ppt课件

技术因素:主要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
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 全构成威胁。 专业知识缺乏 (对专科用药作用、副作用、
危害认识不足,用错药。)
护理新项目无操作规程技术不熟练: 护理记录存在问题:
医源性因素:主要指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 当或过失、用药时药物配备不当、给药途 径不当,设备、设施使用不当等方面原因 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 服务滞后(不注重语言交流,解释不耐心, 引起病人不满,发生护患纠纷)
护理风险管理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
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
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风险。
护理安全的内涵
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
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
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
范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
人员因素 患者因素
导致原因?
管理因素 设备和环境因素
护理安全管理监督关键点
重点部门
ICU、CCU、急诊科、手术室、消毒供 应室、新生儿、 血透室 等危重病人多,
工作忙,护士心理压力大,护理安全比
较突出。
血液透析室存在的特有风险
护理操作中的风险
透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透析机操作不当或者运转不良的风险 透析后期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透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
(一)透析中发生休克 (二)首次使用综合征 (三)透析中致热原反应 (四)透析中发生溶血 (五)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 (六)透析中发生空气栓塞 (七)无肝素透析发生凝血
透析后风险
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
血液透析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PPT课件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让 他们了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操作 流程、注意事项和自我管理方法。
加强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管理,及 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和异常情况。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 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提高
服务质量。
04
血液透析护理安全管理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感染控制的成功经验
总结词
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对患者使用的物品进行严格的 消毒处理,如床单、毛巾、衣 物等。
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制定血液透析护理操 作规范,明确操作流 程和注意事项。
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操 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 改进。
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 技能培训,提高他们 的操作准确性和规范 性。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
血液透析流程
建立血管通路、诱导透析、正常透析、回血下机。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透析液质量、控制透析液温度和流量、监测患者 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等。
02
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感染的风险
01
感染源控制不严格
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源可能来自透析机、透析器、水处理系统以及医
护人员的手部等,如果这些感染源控制不严格,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失误,确保病人安全。
05
结论与展望
总结血液透析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其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和生存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
血液透析护理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障护理安全可以提高医疗 质量和医院的整体水平。
总结血液透析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
详细描述
在感染控制方面,医院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消毒和隔离措施,包括对透析机、床位、医疗器械等进行定期消毒, 对不同感染风险的病人进行分区治疗,以及实施手卫生规范等。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了 病人的安全。
《透析室安全管理》PPT课件

中
透析发生异常凝血 消毒液残留超标
的
交叉感染
风
血液透析相关急性并发症
险
失衡综合征
肌肉痉挛
首次使用综合征
热源反应
低血压、高血安压全ppt
溶血
7
7
血
管
通
路 相 关
透析过程 中静脉血 肿
风
险
内
动静脉穿 刺针孔渗 血
瘘
动静脉内 瘘血栓形 成
动静脉内 瘘假性动 脉瘤形成
安全ppt
8
血
导
管
通
路 相 关 风
深静脉留 置导管感 深静脉留 染(出口、 置导管内 隧道、导 血栓形成 管内)
➢ 危险品管理: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毒麻 限剧药品、高压蒸气锅炉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ppt
17
管理因素
➢ 职业道德教育薄弱,安全意识不强; ➢ 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的督促
检查不到位;
➢ 业务培训不到位,对新护士、进修及实习护士的业务培训 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
➢ 法律意识薄弱: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实行 举证责任倒置的今天,护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的缺陷在医 疗纠纷中承担了不应有的本可以避免的法律责任。血液透析治疗过程 中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护士的综合素质、护士的法律意识、护士执 行法律法规的能力及落实规章制度的能力都与护理安全问题有关。
污
染
安全ppt
11
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 护理人员因素
•
物质因素
•
环境因素
•
管理因素
•
病人因素
安全ppt
血透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ppt课件

14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穿刺时护士应注意
(1)选择正确的穿刺点 动脉穿刺点应离开内瘘吻合口5-6cm以上, 针尖向吻合口方向,静脉穿刺点应尽量避开动脉穿刺点,针尖向心尖 方向。两穿刺点之间应相距8-10cm以上,且避免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 管上,以减少血液再循环,提高透析质量。
(2)尽量保护血管,穿刺时首选绳梯法,其次纽扣法,切忌点法。 不要盲目进针,要仔细摸清血管走行再穿刺,以保证一针见血。严格 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手术后的瘘管,原则上是术后4---8 周成熟后方可使用。
16
内瘘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
(2) 出血 1)表现 常见吻合口及穿刺点周围渗血
或皮下血肿,严重者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2)防治 手术操作正规,结扎止血有效;
尽量等内瘘成熟后使用;穿刺技术娴熟, 避免穿刺失败,并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 根据病情,调节肝素用量;防止感染。
17
内瘘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
(3) 感染 1) 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全身为发热、
寒战,血培养阳性,重者败血症。 2) 防治 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穿刺技术力争一 次成功;合理使用抗生素。 (4) 假性动脉瘤 瘘管静脉过度扩张,明显隆 起于皮肤呈蚯蚓或形成瘤状,严重影响外观。防 治:待内瘘成熟后使用,特别是老年人;禁止采 用定点穿刺法;用弹性绷带适当包扎,防止继续 扩张;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与正常人相同的工作(非劳累)和活动的能力,可以参加
社会和社交活动,恢复正常工作。
20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
1.饮水量:无浮肿、高血压,可不必限制水盐; 尿少、浮肿者应严格限制饮水量,并教会病人及 家属记录出入水量,以供观察和治疗时参考。 2.蛋白质:长期透析者,应注意补充蛋白质, 病愉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取蛋白质1、2G,如奶、 蛋、瘦肉、鱼等富含氨基酸的动物蛋白质。 3.维生素:透析时水溶性维生素B1、C可被透 出,故要常规补充维生素B和C。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穿刺时护士应注意
(1)选择正确的穿刺点 动脉穿刺点应离开内瘘吻合口5-6cm以上, 针尖向吻合口方向,静脉穿刺点应尽量避开动脉穿刺点,针尖向心尖 方向。两穿刺点之间应相距8-10cm以上,且避免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 管上,以减少血液再循环,提高透析质量。
(2)尽量保护血管,穿刺时首选绳梯法,其次纽扣法,切忌点法。 不要盲目进针,要仔细摸清血管走行再穿刺,以保证一针见血。严格 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手术后的瘘管,原则上是术后4---8 周成熟后方可使用。
16
内瘘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
(2) 出血 1)表现 常见吻合口及穿刺点周围渗血
或皮下血肿,严重者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2)防治 手术操作正规,结扎止血有效;
尽量等内瘘成熟后使用;穿刺技术娴熟, 避免穿刺失败,并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 根据病情,调节肝素用量;防止感染。
17
内瘘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
(3) 感染 1) 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全身为发热、
寒战,血培养阳性,重者败血症。 2) 防治 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穿刺技术力争一 次成功;合理使用抗生素。 (4) 假性动脉瘤 瘘管静脉过度扩张,明显隆 起于皮肤呈蚯蚓或形成瘤状,严重影响外观。防 治:待内瘘成熟后使用,特别是老年人;禁止采 用定点穿刺法;用弹性绷带适当包扎,防止继续 扩张;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与正常人相同的工作(非劳累)和活动的能力,可以参加
社会和社交活动,恢复正常工作。
20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
1.饮水量:无浮肿、高血压,可不必限制水盐; 尿少、浮肿者应严格限制饮水量,并教会病人及 家属记录出入水量,以供观察和治疗时参考。 2.蛋白质:长期透析者,应注意补充蛋白质, 病愉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取蛋白质1、2G,如奶、 蛋、瘦肉、鱼等富含氨基酸的动物蛋白质。 3.维生素:透析时水溶性维生素B1、C可被透 出,故要常规补充维生素B和C。
血透护理安全管理ppt课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人员因素: 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 保证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 隐患。
❖ 护士法律意识淡漠(抢救时) ❖ 工作态度不严谨: ❖ 如巡视病人输液,只顾液体量多少,不观察穿刺
部位情况; 工作粗心大意,查对不认真
❖ 人员配置不足,护士压力负荷过重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技术因素:主要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 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 全构成威胁。
透析后风险
❖ 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 ❖ 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 ❖ 透析后感染血液传染病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其它护理风险
❖ 血液透析计次计费 ❖ 大量输血的护理风险 ❖ 用药的护理风险 ❖ ......
医疗护理安全 管理不容忽视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生命高于一切 责任重于泰山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透析机器运转及操作中的风险
(一)透析机器运转不良 (二)透析机出现空气报警 (三)透析时电源中断 (四)透析时水源中断 (五)管路破裂 (六)水质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策: NKF-DOQI溶栓方案(2)
按管腔容量注射尿激酶( 5000U/ml) ,使尿激 酶充满管腔,保留30分钟。 必要时重复以上步骤
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形成
对策: 5-25wU尿激酶用4-5ml生理盐水溶解后注入导管内,保留
20-30分钟 25wU尿激酶加入50-250ml生理盐水中,透析间期从导管滴
诊断标准 导管标本培养 -“金标准” 半定量培养 菌落数≥15 cfu 定量培养 菌落数≥100 cfu
保留还是拔除导管?
1、临时导管皮肤入口处发红或有脓性分泌物 者,应拔除导管
2、临时导管皮肤入口处无炎症表现且病情较 轻者,可保留导管并作血培养,一旦确诊, 应拔除导管;另选穿刺部位放置新的导管
入,至少6-8h 用100mg/2ml的肝素原液溶解尿激酶后封管 阿斯匹林50-100mg,1/日口服 DSA直视下经股静脉将纤维蛋白鞘取出
导管相关性感染
感染发生率 10-55% 1、导管类型: 导管越粗、越硬、越复杂越易发生感染 2、导管插入部位: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3、导管留置时间: 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高
2、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TCC)
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NTC)
使用原则及时间:
1.颈部静脉原则上不得超过4周,如果预计4周 以上应当使用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
2.股静脉原则上不超过一周,长期卧床病人可 延长至2—4周。
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TCC)
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2年!
Hale Waihona Puke 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
感染来源 经皮肤入口细菌定植于导管壁 (临时导管) 经导管接口细菌定植于导管腔 (临时、长期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感染部位 出口感染: 出口红、肿、压痛、脓性分泌物 隧道感染: 皮下隧道部位触痛、红斑或硬结 全身感染: 寒战、高热
导管相关性感染
3、长期导管可暂不拔管,试用“抗生素导管 封闭疗法”和静脉输注抗生素;如感染无法 控制,或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并发症,则拔 管
全身抗生素治疗 一般细菌:7-14天 金葡菌: 2-6周 真菌感染:4-8周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
抗生素导管封闭疗法 抗生素封管后导管内浓度高、持续时间长,
能有效杀灭定植菌
抗生素封管后足够的抗菌、杀菌浓度可维持 72小时
抗生素+肝素封管(7-14天) 头孢唑啉 125mg/ml 万古霉素 1-10mg/ml 头孢他啶 100mg/ml 庆大霉素 1-5mg/ml 环丙沙星 1-2mg/ml 肝素浓度 4mg/ml(5000U/ml)
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置管指征 尽量不选择股静脉置管 置管和更换敷料要严格无菌操作 不用导管输血或输液 与血透管连接时严格无菌操作
未能证实有确定的预防作用: 1、局部使用抗菌软膏或霜剂 2、以无菌薄膜封贴导管皮肤入口处 3、定期更换导管(原位或新部位) 4、银离子或抗生素浸渍的导管或导管帽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与维护
茂名市中医院 黄亚羡
简介:
大专学历 主管护师 广东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 茂名市中医院血透室护士长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与应用
1.中心静脉导管分类 2.导管常见并发症与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分类
根据2015年版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护理操作指南》将导管
分类: 1.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或者非隧道导管(NTC)
按管腔容量注射尿激酶( 5000U/ml) ,使尿激 酶充满管腔,保留30分钟。 必要时重复以上步骤
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形成
对策: 5-25wU尿激酶用4-5ml生理盐水溶解后注入导管内,保留
20-30分钟 25wU尿激酶加入50-250ml生理盐水中,透析间期从导管滴
诊断标准 导管标本培养 -“金标准” 半定量培养 菌落数≥15 cfu 定量培养 菌落数≥100 cfu
保留还是拔除导管?
1、临时导管皮肤入口处发红或有脓性分泌物 者,应拔除导管
2、临时导管皮肤入口处无炎症表现且病情较 轻者,可保留导管并作血培养,一旦确诊, 应拔除导管;另选穿刺部位放置新的导管
入,至少6-8h 用100mg/2ml的肝素原液溶解尿激酶后封管 阿斯匹林50-100mg,1/日口服 DSA直视下经股静脉将纤维蛋白鞘取出
导管相关性感染
感染发生率 10-55% 1、导管类型: 导管越粗、越硬、越复杂越易发生感染 2、导管插入部位: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3、导管留置时间: 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高
2、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TCC)
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NTC)
使用原则及时间:
1.颈部静脉原则上不得超过4周,如果预计4周 以上应当使用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
2.股静脉原则上不超过一周,长期卧床病人可 延长至2—4周。
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TCC)
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2年!
Hale Waihona Puke 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
感染来源 经皮肤入口细菌定植于导管壁 (临时导管) 经导管接口细菌定植于导管腔 (临时、长期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感染部位 出口感染: 出口红、肿、压痛、脓性分泌物 隧道感染: 皮下隧道部位触痛、红斑或硬结 全身感染: 寒战、高热
导管相关性感染
3、长期导管可暂不拔管,试用“抗生素导管 封闭疗法”和静脉输注抗生素;如感染无法 控制,或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并发症,则拔 管
全身抗生素治疗 一般细菌:7-14天 金葡菌: 2-6周 真菌感染:4-8周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
抗生素导管封闭疗法 抗生素封管后导管内浓度高、持续时间长,
能有效杀灭定植菌
抗生素封管后足够的抗菌、杀菌浓度可维持 72小时
抗生素+肝素封管(7-14天) 头孢唑啉 125mg/ml 万古霉素 1-10mg/ml 头孢他啶 100mg/ml 庆大霉素 1-5mg/ml 环丙沙星 1-2mg/ml 肝素浓度 4mg/ml(5000U/ml)
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置管指征 尽量不选择股静脉置管 置管和更换敷料要严格无菌操作 不用导管输血或输液 与血透管连接时严格无菌操作
未能证实有确定的预防作用: 1、局部使用抗菌软膏或霜剂 2、以无菌薄膜封贴导管皮肤入口处 3、定期更换导管(原位或新部位) 4、银离子或抗生素浸渍的导管或导管帽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与维护
茂名市中医院 黄亚羡
简介:
大专学历 主管护师 广东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 茂名市中医院血透室护士长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与应用
1.中心静脉导管分类 2.导管常见并发症与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分类
根据2015年版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护理操作指南》将导管
分类: 1.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或者非隧道导管(N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