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年高考化学考试(纯word解析版)
2015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市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 2SO 4>H 3PO 4 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 Na 2CO 3>NaHCO 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 示意图如下:状态Ⅰ状态Ⅲ状态Ⅱ反应过程CO状态Ⅰ状态Ⅱ状态Ⅲ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C.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 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 2反应的过程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制造蛋白质动物摄食固氮作用(豆科类植物的根瘤)氨或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雷电作用人工固氮被细菌分解植物遗体动物排泄物及遗体大气中的氮I I n + nCH 2=CH --CH =CH 催化剂CHICH -H2n+ (2n -1)HI PP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CH 2=CH --CH =CH 2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 通过质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 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A.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 Cl 2 + 2OH -== Cl -+ClO -+H 2O B.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 -+ H 2O-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 Cl 2: 2H + + Cl -+ClO -== Cl 2↑+ H 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 CH 3COOH + ClO -== HClO + CH 3COO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 2=2NO 2 B.Ⅱ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 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 HNO 3D.针对Ⅲ中的现象,在 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25. (17分)“张一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被《Name Reactions 》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R -C ≡C -CO -CH 2HC =CH 2C -R 〞OR ˊ铑催化剂C -CHR -CHC =CH R ˊR 〞C CH 2O O(R 、Rˊ、R 〞表示氢、烷基或芳基)含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 的路线如下:C -CH CH HC =CH 2C CH 2O O J已知:-C -H O + -CH 2-C -H O碱-C =C -CHO + H 2O (1)A 属于炔烃,其结构简式是 。
2016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解析版】

2016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6•北京)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选:B.2.(3分)(2016•北京)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答案】C【解析】解: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故A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故B错误;C.箅渣取液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D.灌装是液体转移,故D错误.3.(3分)(2016•北京)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 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答案】A【解析】解: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B错误;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错误;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D错误.4.(3分)(2016•北京)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表: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沸点/℃138 144 139 80熔点/℃13 25 47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答案】B【解析】解:A、甲苯变成二甲苯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所得,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B、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甲苯小,故沸点比二甲苯低,故B错误;C、苯的沸点与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因为对二甲苯的沸点较低,冷却后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容易形成固体,从而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所以能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出来,故D正确;5.(3分)(2016•北京)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 2 CrO42-(黄色)+2H+。
(完整word版)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化学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 16 页,共 30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试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6.以下我国科研成就所波及资猜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资料的是A .4.03 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B . 2022 年冬奥汇聚氨酯速C .能障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D . “玉兔二号 ”钛合镜滑服纳米线筛网轮7.以下表示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符合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BCDNaCl 溶于水 电解 CuCl 2 溶液 CH 3COOH 在水中电离 H 2 与 Cl 2 反响能量变化 NaClNa ++Cl -CuCl 2Cu 2++2Cl -CH 3COOHCH 3COO - +H +222HCl(g)H (g)+Cl (g)H=-183kJ - 1· mol8.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布 150周年,时期科学家为完美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 )等 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纳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 )同周期。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 In 是第五周期第Ⅲ A 族元素B . 11549In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 In>AlD .碱性: In(OH)3>RbOH9.交联聚合物P 的构造片段以下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图中表示链延伸)A.聚合物 P 中有酯基,能水解B.聚合物P 的合成反响为缩聚反响C.聚合物P 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取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近似聚合物P 的交联构造10.以下除杂试剂采纳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波及氧化复原反响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 FeCl2溶液( FeCl3)Fe粉B NaCl溶液( MgCl2)NaOH溶液、稀 HClC Cl ( HCl)H O、浓 H SO2224D NO( NO2)H2O、无水 CaCl2- 111.研究草酸( H2C2O4)性质,进行以下实验。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题(北京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卷(北京卷)一、选择题(共7题;共42分)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 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 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 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 “玉兔二号”钛合金筛选网轮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A. NaCl=Na++Cl−NaCl溶于水B. CuCl2=Cu2++2Cl−电解CuCl2溶液C. CHCOOH⇌CH3COO−+H+CH3COOH在水中电离3D. H2(g)+Cl2(g)=2HCl(g) △H=183kJ·mol-1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3.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I49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R37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n是第五周期第IIIA族元素B. I49115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OH)3>RbOH4.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 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B. 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 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AB. BC. CD. D6.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室温下,0.1mol⋅L-1H2C2O4的pH=1.3)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H2C2O4有酸性,Ca(OH)2+H2C2O4=CaC2O4↓+2H2OB. 酸性:H2C2O4>H2CO3,NaHCO3+H2C2O4=NaHC2O4+CO2↑+H2OC. H2C2O4有还原性,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D. 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Δ浓硫酸C2H5OOCCOOC2H5+2H2O7.实验测得0.5mol⋅L-1CH3COONa 溶液、0.5mol⋅L-1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2023年新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考查杂化轨道、空间结构、晶体类型、晶胞计算考向二考查同素异形体、晶体类型、杂化轨道、晶胞计算考向三考查电子排布式、电负性、空间结构、杂化轨道、晶胞计算考向四考查电子排布式、电离能、空间结构、晶胞计算考向五考查电子排布式、杂化轨道、晶胞计算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考向一考查电子排布式、杂化轨道、空间构型、晶胞计算考向二考查电子排布式、键角、电负性、杂化轨道、晶胞计算考向三考查轨道表示式、电离能、杂化轨道、晶胞计算考向四考查电子排布式、元素周期表、配位键、氢键、相似相溶考向五考查电子排布式、键角、氢键、晶胞计算考向六考查电离能、几何构型、轨道表示式、顺磁性物质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考查杂化轨道、空间结构、晶体类型、晶胞计算1(2023·浙江选考第17题)硅材料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1)Si (NH 2)4分子的空间结构(以Si 为中心)名称为,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Si (NH 2)4受热分解生成Si 3N 4和NH 3,其受热不稳定的原因是。
(2)由硅原子核形成的三种微粒,电子排布式分别为:①[Ne ]3s 23p 2、②[Ne ]3s 23p 1、③[Ne ]3s 23p 14s 1,有关这些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粒半径:③>①>②B.电子排布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①②C.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①>②>③D.得电子能力:①>②(3)Si 与P 形成的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
该晶体类型是,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2023·山东卷第16题)卤素可形成许多结构和性质特殊的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2023年新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1)-40℃时,F2与冰反应生成HOF利HF。
常温常压下,HOF为无色气休,固态HOF的晶体类型为,HOF水解反应的产物为(填化学式)。
2022北京高考真题化学(word版含答案)

2022北京高考真题化 学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Ca40Fe56I127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
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醋酸钠是强电解质B .醋酸钠晶体与冰都是离子晶体C .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 >7D .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乙炔的结构简式:HC≡CH B .顺-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C .基态Si 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D .Na 2O 2的电子式:3.38Sr (锶)的87Sr 、86Sr 稳定同位素在同一地域土壤中87Sr/86Sr 值不变。
土壤生物中87Sr/86Sr 值与土壤中87Sr/86Sr 值有效相关。
测定土壤生物中87Sr/86Sr 值可进行产地溯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r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ⅡA 族 B .可用质谱法区分87Sr 和86SrC .87Sr 和86Sr 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49和48D .同一地域产出的同种土壤生物中87Sr/86Sr 值相同 4.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 .加热NaHCO 3固体,产生无色气体: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B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Fe+NO 3-+4H +===Fe 3++NO↑+2H 2O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 2,出现白色浑浊:D .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有香味的油状液体:CH 3CH 2OH + CH 3COOH∆浓硫酸CH 3COOCH 2CH 3 + H 2O5.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由海水制取蒸馏水萃取碘水中的碘分离粗盐中的不溶物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固体A B C D6.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减小的是A.向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向NaOH和Fe(OH)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Cu2(OH)2CO3]D.向H2S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7.已知:H2+Cl2点燃2HCl。
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甲卷)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 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 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 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答案】C【解析】【详解】A.木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A正确;B.石油裂化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汽油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以通过石油裂化的方式得到,B正确;C.燃料电池是将燃料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不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D.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D正确;故答案选C。
2. 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B. 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C.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D.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答案】D【解析】【详解】A.玻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用氢氟酸刻蚀玻璃时,SiO2和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A错误;B.Fe3+可以将Cu氧化成Cu2+,三氯化铁刻蚀铜电路板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B 错误;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硫代硫酸根成硫酸根,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Cl2+5H2O=2SO+8Cl-+10H+,C错误;D.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钙,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水垢使硫酸钙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答案选D。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Ⅲ(解析版)

A.非金属性:W> X>Y> Z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则WX3为NH3,WZ为HCl,所以W为H元素,X为N元素,Z为Cl元素,又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则Y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1,Y为N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于硫化氢气体和盐酸不发生反应且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烧瓶内外压强差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喷泉现象,A错误;
B.氯化氢可以和稀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使烧瓶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能够出现喷泉实验,B正确;
C.一氧化氮不与硫酸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现象,C错误;
C.向H2O2中滴加少量的FeCl3,Fe3+的氧化性弱于H2O2,不能氧化H2O2,但Fe3+能催化H2O2的分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2O2 2H2O+O2↑,C选项错误;
D.NH4HSO4电离出的H+优先和NaOH溶液反应,同浓度同体积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恰好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H++OHˉ=H2O,D选项错误;
【详解】A.当负极通过0.04mol电子时,正极也通过0.04mol电子,根据正极的电极方程式,通过0.04mol电子消耗0.01mol氧气,在标况下为0.224L,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Ⅰ得到的产物用I2进行分离.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含低浓度I2的H2SO4层和含高浓度I2的HI层.
(2)①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两层溶液的密度存在差异
b.加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不互溶
c.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
(3)ⅰ和ⅱ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
对此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
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11.(2015•北京)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A.
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
B.
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H2O⇌HClO+OH﹣
北京市年高考化学考试(纯word解析版)
———————————————————————————————— 作者:
——————————————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6.(2015•北京)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②辨别两层溶液的方法是.
③经检测,H2SO4层中c(H+):c(SO42﹣)=2.06:1.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是.
(3)反应Ⅱ:
2H2SO4(I)+2SO2(g)+O2+2H2O(g)△H=+550kJ▪mo1﹣1.
它由两步反应组成:
ⅰ.H2SO4(I)=SO3(g)+H2O(g),△H=+177kJ▪mo1﹣1;
(2)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
+ (CH2O)n+x18O2+xH2O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气提、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海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
(3)C、D含有与B相同的官能团,C是芳香族化合物.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4)F与试剂a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试剂b是.
(5)M和N均为不饱和醇.M的结构简式是.
(6)N为顺式结构,写出N和H生成I(顺式结构)的化学方程式:.
26.(2015•北京)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A.
氮元素均被氧化
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9.(2015•北京)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ⅱ.SO3(g)分解.
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图2表示L一定时,ⅱ中SO3(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①X代表的物理量是.
②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27.(2015•北京)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写出CO2溶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
12.(2015•北京)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二、解答题
25.(2015•北京)“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被《NameReactions》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
(R、R′、R〞表示氢、烷基或芳基)
合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 的路线如下:
已知:
(1)A属于炔烃,其结构简式是.
(2)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30.B的结构简式是.
28.(2015•北京)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图1所示:
(1)待实验Ⅰ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目的是使实验Ⅰ的反应到达.
(2)ⅲ是ⅱ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ⅱ中造成的影响.
②滴定.将吸收液吸收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xmol▪L﹣1HCl溶液滴定,消耗ymL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mol▪L﹣1.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处理至合格的方法是.
C.
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10.(2015•北京)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A.
A
B.
B
C.
C
D.
D
7.(2015•北京)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酸性:H2SO4>H3PO4
B.
非金属性:Cl>Br
C.
碱性:NaOH>Mg(OH)2
D.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8.(2015•北京)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