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母正式版
Unit6Myparents第一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4. 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体表现积极,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但部分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策略不当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 口语交流中的常用短语和句型
- 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技巧
8. 阅读理解:
- 识别和提取文本中关于家庭成员的信息
- 理解作者对家庭成员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 从阅读材料中学习语言表达和句型结构
9. 课堂活动:
- 小组讨论:围绕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喜好展开讨论
- 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场景
- 词汇接龙:巩固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
- Sister ×
- Grandpa ×
- Grandma ×
- Uncle ×
- Aunt ×
2. 描述特征词汇:
- Tall ×
- Short ×
- Fat ×
- Thin ×
- Kind ×
- Strict ×
- Funny ×
- Clever ×
3. 喜好动词:
- Likes ×
- Loves ×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2We'reFamil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语法: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是本单元的语法重点,尤其是be动词和have的运用。
-难点: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在描述家庭、介绍人物时正确使用一般现在时,并能够区分不同主语下be动词的形式。
3.口语表达:能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和简单描述家庭活动。
本单元的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家庭话题较为熟悉,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表达复杂家庭关系和描述家庭环境时,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对于一般现在时的用法,特别是be动词和have的运用,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2We'reFamil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词和短语,如mother, father, sister, brother, parent, family, house等,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词汇描述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
2.使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特别是be动词的am, is, are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以及如何用have表达拥有。
3.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家庭介绍和日常交流。
4.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不同家庭场景,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本单元词汇和句型。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词汇和语法。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和语法。
我和我的家人(me and my family).doc

我和我的家人(Me and my family)我和我的家人(me and my family)hi,boys and girls,i am glad to be your english teacher this year. as you don`t know much about me,let me first talk about myself here.on the right you see an age-old picture of my family. two of them have already passed away-my father and my elder (not the eldest)brother. both of them died of cancer. my father suffered from liver cancer and was deceased in the year 1978 while my brother was killed by cancer which spread from the underside of his tongue to many other parts of his body. he left us on the 15th of april 1992 at the age of 37.in the photo,the youngest one,sitting on the lap of the woman(my mother)was me. my younger sister was not yet born. my elder sister was seated next to my mother. she was a fat little girl at that time but now she is a middle-aged mother of two children. her family and my mother are at present living in the u. s. a. my sister owns a chinese-american restaurant which has been making good profits.my eldest brother is a civil servant right now. he has been doing this job for more than 20 years. he likes this job,i guess. he has a son and a daughter. both are working now. so,his burden as the breadwinner(one who supports the whole family)has not been so heavy recently. that`s whyhe took a trip to beijing during the last lunar new year holiday.as for me,i am 36,a school teacher and the father of a boy and a girl who are still too young to help me in anything.many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over the last 35 years and things will never be the same again. no matter whether you like your family or not,think about it—some years later they won`t be around you anymore. try your best to love and forgive them. nobody is perfect. they deserve your love and care because they are your family.。
(完整word版)我和家长的故事

我和家长的故事——处理矛盾时要怎样沟通情景一:每天在接送幼儿时,总会有家长问:“今天我们家宝宝表现得怎么样?”或是:“宝宝这段时间怎么样?"我在回答的时候总是不太注意,说话直来直去,不讲技巧,结果说了半天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家长的误解,使自己很被动.首先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了如果要拜托这种处于被动的状态那就必须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讲话的内容和方法,边摸索、边试验、边总结.现在,我用借签他人的方法和结合自己的经验来采取方法和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支持、在刘老师的帮助下和家长的谅解下,我与家长的交流已有了一些进步。
我总结出了和家长谈话要遵循两个原则: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
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具体步骤是:1、汇报孩子近来的发展情况(进步与问题所在)。
2、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及家长的教育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
3、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配合做的事。
这三个步骤的良好运用,就为我更好的和家长沟通开了一个好头.情景二:这学期我带小班,刚工作所以对于小班我的经验不是很足,在一次在玩滑滑梯的时候,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忽然不知谁大声喊道:“老师,韬韬他摔跤啦!”一双双眼睛都看着我,好像在看我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没过几秒钟后我听到内边传来了韬韬的哭声.当时我非常的紧张的直奔过去,马上抱起韬韬,检查他有没有哪里受伤了。
当我抱起她的时候,我发现韬韬满嘴都是血.当下我立即查看他是哪里受伤了,我打开他的嘴发现他的下嘴唇被磕破了。
We’re+Family!+Section+B+(1a-2b)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课堂教学设计课型读写课课题Unit 2 We’re Family!Section B (1a-2b)时间年级七年级科目英语课时 4 授课人课标关于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主题: 本单元围绕“家庭”这一主题展开。
该主题与课标要求的“人与自我”主题中的“丰富、充实、积极向上的生活”子主题,与“人与社会”主题中的“和谐家庭与社区生活”子主题密切相关。
在本单元,学生将学习如何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人,谈论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日常活动、兴趣爱好,学会利用全家福照片描述每个家庭成员,以及制作简单的家谱图来展示家庭成员的关系。
通过学习和讨论家庭这一主题,学生将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家人,加深与他们的联系,学会理解家人、珍视家庭。
课标、教参关于本课中的要求及建议要求:1.通过阅读文章,学生能够厘清Lily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掌握其中目标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2.能够在读写活动中准确获取并表达有关人物更多的基本信息,学会与人探讨、交流和分享自我观点和建议,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建议:1.会借助可视化图形如表格、思维导图等梳理Lily家庭的基本信息。
2.运用一般现在时态,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
本课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图片和阅读文本的呈现形态预测文本的核心内容,并能通过快速阅读验证自己的预测;2. 能够基于语篇中的细节信息识别全家福照片中的不同家庭成员,并能说出他们的相关信息,如名字、身份及互动关系等;3. 能够仿照活动2a的范文内容和结构特征,完成一篇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文章,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做到内容完整、语言得体。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慢速阅读获取细节信息。
获取短文中有关全家福照片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家庭成员身份、爱好、外貌等,梳理、概括表示他们信息的介绍,借助可视化图形呈现结构化知识。
难点:基于结构化知识和全家福的照片,运用目标语言,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复述文章内容。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Unit 2 We are family Section B 说课稿

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单元所学的家庭成员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进行快速复习和巩固。
3.任务布置
向学生介绍制作家庭树的任务要求和步骤,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
4.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制作家庭树,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5.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家庭树,并用英语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和提问。
6.总结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7.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用英语介绍自己制作的家庭树,并将介绍的内容写下来。
六、说板书设计
在黑板中间写上“Make your own family tree”,左边列出家庭成员的词汇,右边列出介绍家庭成员的句型,如:This is my... These are my...下方留出空间展示学生制作的家庭树。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本单元所学的家庭成员的词汇,如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等,并能准确表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出自己的家庭树,并能用英语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家庭成员的词汇和句型,能够制作出清晰准确的家庭树。
教学难点:用英语流利地介绍自己的家庭树,以及正确表述家庭成员之间复杂的关系。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温馨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引导学生回答出家庭成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家庭树。
Unit 6 My parents第1课时+示范教案(四上)

Unit 6 My parentsListen and enjoy; Look and learn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读、听懂、会说表示职业的单词bus driver, fireman, doctor, nurse, teacher2. 学生能够结合学过的句型This is ... He’s/She’s a ...来介绍家人的职业。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在语境中运用本课的核心词汇bus driver,doctor,fireman,nurse,teacher。
难点:能够结合句型This is ... He’s/She’s a ...来介绍他人的职业。
三、教学准备家谱图片,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I. Warm-up1. Listen and enjoy教师PPT出示Listen and enjoy部分儿歌,学生听一听并尝试跟唱。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听一听跟唱的活动中,快速进入课堂。
2. Look and say教师PPT出示各种不同的职业图片,询问学生这些都是什么。
What are these?Jobs.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看图说一说的活动中,引出本节课中关于职业的话题,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II. Presentation1. Look and learn教师PPT出示Look and learn部分图片,学生看图并学习关于职业的单词bus driver,doctor,fireman,nurse,teacher.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学习单词,在音义结合中学习理解单词及其含义,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单词。
2. Follow the tape教师播放Look and learn部分录音,学生模仿其语音语调进行跟读。
设计意图:通过跟读,学生可以纠正发音,同时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与能力。
3. Let’s know教师补充更多关于职业的词汇,如:policeman,cook,dentist,postman,farmer,waiter,taxi driver,writer等。
我与父母的作文

我与父母的作文我与父母的作文(精选2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我与父母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与父母的作文篇1在一个人出生时,第一个认识的和看到的人就是父母。
父母,赐予了我们生命,同时父母也是很难懂的人。
在还没有正式入学的那段时间里,我觉得父母是很容易懂的。
基本上自己在想什么,父母就会行动起来,做你想做的事。
有时自己还没想到那里去,父母就替我想好了。
反正全都是依我自己的意愿做的事。
那段时间父母最好懂。
在上学的时候,由于我不爱和同学说话,所以和同学的关系很一般,一天到晚只想和父母见面,其余的人都不想见。
可是回到家里,父母就问我这一天的情况,我把和同学相处一般的事告诉了他们。
我还以为没什么事儿,结果父母就唠唠叨叨地给我讲朋友的好啊,会帮助你克服困难之类的……自己都听烦了。
在我越来越大时,几乎每一天都要被父母教导一番,或许是习惯了父母的教导,我都没有觉得那么烦了,但还是摸不透他们。
为什么每天都要花那么多时间来给我讲这些?实在是摸不透。
在我更大些时,我经过了这么多父母的“口水话”渐渐明白了个道理:父母为我们说这些都是为了我们之后的人生,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
并希望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不那么困难。
能够健康成长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父母虽是难懂的,但你只要慢慢去摸透他们,其实终究会发现,父母的儿女才是他们生命的重中之重,要好好的保护他们。
其实到这里你就已经摸透了读懂了父母他们的为儿女奉献的心,一颗默默无闻的心……我与父母的作文篇2“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当《小小少年》那动听的旋律在我耳畔响起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那无忧无虑的欢笑声,听着听着,不禁潸然泪下。
父母的房间里收藏着一个无比精致的小木盒,里面藏着一撮淡黄色的胎毛,软软的。
父亲告诉我,这是我出生时身上的第一撮毛,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学会交往》 3.1《我和父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是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学生进行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多,与父母、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感降低,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尊重。
而在父母的心目中,他们还小,还很不成熟,还需要保护。
于是他因不满父母的过多干涉而产生种种不满情绪,与父母发生冲突;由于中学教师教学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加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差异和学生个人的个性特点的影响,有些学生不善于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不善于以积极的方式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为此,第三单元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主要围绕他们怎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父母、教师的关系,学会与父母、教师进行有效沟通而展开的。
本单元共安排了“我和父母”、“师生情谊”、“文明交往”三个关系密切的主题,让学生体会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善于与父母、教师沟通等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现实意义。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青春期的学生正经历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即“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在思想上往往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与认可,不愿意父母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看待,想从父母的保护和依赖中挣脱出来。
而这时期的父母往往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形成亲子之间“爱的冲突”。
在行为上喜欢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对父母的态度更多的是疑问和批评,行为冲动较多,与父母之间容易发生冲突。
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问题之一是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我意识较强,加上家庭教育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习以为常,不懂得感恩;问题之二是作为中国茄克之都的晋江市英林镇,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父母与子女交流的时间极为有限,加上有很多外来工的子弟,亲子之间交流的渠道不畅。
这一切都导致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流,缺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既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设计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进而改变自己,达到感谢父母、爱父母、孝敬父母,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符合学生所需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
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能力、方法目标:通过看漫画、听故事等活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创设情景,开展“爱的清单”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感受父母之爱,提高他们感知的能力;通过“探究园”中的“八重奏:亲子之间”活动,提高学生辨别能力;通过学生自创短剧表演“爱的冲突”,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通过“阅读与感悟”,提高学生独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
要爱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和其他长辈。
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报答养育之恩。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
【教学策略】本课安排三个课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了认知法、观察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看漫画、听故事、动画音乐欣赏、短剧表演和“爱的清单”等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父母之爱,学会化解冲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课前探究]1、排练小短剧操作方法:①让学生自愿报名,抽签选出4-5名学生(由政治科代表组织);②让参与表演的学生选择生活中与父母冲突感触最深的事情1-3件,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短剧《爱的冲突》③可以建议学生参照书P44-46探究园里“八重奏:亲子之间”中的部分场景进行编排,但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不要参与。
2、按排一位学生准备讲《天亮了》的创作背景。
[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提问导入)老师: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是谁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又是谁在我们每晚挑灯夜读时陪在我们身边?学生异口同声:父母[新课教学]活动一:爱的清单思考1:父母除了赋予我们生命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还为我们做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①教我们说话走路②为我们生活奔波忙碌,提供物质保障③为我们学习操心④教我们怎样做人┄┄思考2:将“爱的清单”另一半完成,回忆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们,帮父母干家务等老师: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活动二:(故事)一、《天亮了》的创作背景①媒体播放Flash《天亮了》,让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
②请事先准备的同学讲《天亮了》创作背景:2000年秋,广西一组游客到贵州兴义马岭河峡谷风景区游玩,在乘坐缆车时出现意外,造成5死11伤的事件,其中一个家庭,在缆车下坠的时候,父亲用手高高托起年仅二岁的儿子,使儿子幸免于难,但小孩的父母永远却离开人世。
韩红以此事件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
③老师总结: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我们对父母的爱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那将是不平衡的,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又太少太少我们要永远记住父母的恩情。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探究园,观察一下活动三:观看探究园中的“八重奏:亲子之间”①提问:“八重奏”里,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表现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冲突”?学生回答:②对同学中有异议的“场景”展开讨论,说明原因。
③老师总结:小时候,我们无论是衣食还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父母,那时候感觉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开始与父母之间有了间隙,与父母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我们会抱怨:父母变老了,他们变得好罗嗦,好严格,爱管闲事,再不像以前那么通情达理,爱我疼我了。
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出现了“冲突”。
下面,大家一起来欣赏小短剧“爱的冲突”,掌声有请短剧小组的同学上来。
活动四:短剧表演《爱的冲突》设计此项活动的目的: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面对关爱与冲突,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同时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需要,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活动的方式:①先由短剧小组同学表演自编、自导的与漫画类似经历的短剧《爱的冲突》。
②由短剧小组主创者谈创作此剧的原因或创作的体会、感想。
③同学自由发言,点评短剧编、演的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
④老师总结:(略)师:(过渡提问)既然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如此血脉相连,又为什么会出现“爱的冲突”呢?双方要怎么样才能化解“爱的冲突”?活动五:出谋划策,化解冲突小锦囊①让全班同学写出化解与父母冲突的方法,小组长按组集并整理同学的答案②各小组长在黑板上写下各组整理的化解冲突的方法③教师及时点评、引导教师总结:的确,有时父母会做出一些让我们很不开心的事,引起争吵和冲突。
但我们知道,在世上最关心最疼爱我们的人是父母。
也许有时候因为方式的不恰当会伤害到我们年少的自尊,进而演化为冲突,但不管怎样,这都是“爱的冲突”它是因爱而起,只要我们和父母互相理解学会体谅,那么这些“冲突”也必将在爱中化解。
(让学生参考课本49页化解冲突小锦囊)活动六:节日的礼物活动导言:父母赋予我们这么多,我们又将用什么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呢?让我们在一个特别的日子为父母献上一份特殊的爱的礼物,并谈谈你的礼物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请5到7个同学发言)教师总结:表达爱的礼物各种各样,但是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有一样礼物所有的家长都会喜欢,那就是我们优秀的成绩。
但是,是不是只要考高分就可以了,让我们来看漫画〈“孝敬”新观〉,活动七:漫画赏析一个同学正在做作业,饮水机就在旁边,伸手可得,却要喊妈妈来倒水。
“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先提问学生)教师总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做到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课堂总结部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自己的父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很多话想对父母说,那晚上回去马上替父母洗一次脚,你们之间的爱将进一步加深。
学着课后“阅读与感悟”的形式,给父母写一封信,把你想对父母说,而又不敢当面说的话说出来,或表达对父母的爱。
最后全班齐《妈妈的吻》【板书设计】我和父母一、相互关爱二、爱的冲突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三、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教学反思】应该说这一课例设计将使孩子们受到看、听、说、唱、演、议等全方位的刺激,所设计的话题也来自于他们日常的家庭生活,因而我相信课堂上一定会互动的很好,再配合精美的课件,学生们一定会有所感悟,上的也会很开心。
的确,课堂教学如我期待般状态进行着。
有几位同学还给大家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感人的父母之爱的故事。
班级气氛在这浓浓的亲情中走向高潮,当《天亮了》歌声响起时,一些同学的眼圈已红了起来……上完的课后,我座下来静思整个的课堂教学过程,觉得这个课例设计成功之处在于:一是育教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加上教学设计形式多样,刺激了学生各种感观,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二是教学内容由理论学习向生活世界回归,显示出开放和活力。
所创设情景预设话[新课导入]题是交流者自身对父母爱的感受,因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基础,很充分,学生的情感在互动中也得到了升华。
若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课堂时间的把握问题。
由于学生谈话的个体较多,发言踊跃,课堂教学进度受到一定影响。
在学生讲《天亮了》的创作背景时,上第一个班时,全班同学都哭了,我受到感染,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跟着哭了,场面一时失控,这时我自己所料想不到的,以到影响到我接下来的讲课情绪。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班上课时我事先控制自己的情绪,课堂秩序顺利进行。
在我布置学生回去给父母洗脚时,有些同学感到很难做到,他感到不好意思,因此,我觉得这堂课的真正目的还没达到,而且孝敬父母也不一定要给父母洗脚才能达到目的。
我认为我布置的作业应该让学生有选择性,多样性,对所有的学生不能以同样的要求,不但要因材施教,更应该因“才”施教。